髓腔和根管口的解剖规律
根管治疗基础资料讲解

第二步:牙胶尖加糊剂
干燥根管 将主牙胶尖切断0.5mm 在根管壁上涂一薄层根管封
闭剂 将涂好根管封闭剂的主牙胶
尖放入根管
第三步:烫牙胶尖
工作针加热后,在 根管口处将牙胶 尖烫短去除
第四步:垂直加压
使用大号垂直加压器压实根 管口
暂封的问题
根管器械
锉针长度(刃部长度)16mm 锉总长度有21mm,25mm,28mm,31mm 锉按颜色分6#(粉红),8#(灰色),10#
(紫色),15#(白色),20#(黄色), 25#(红色),30#(蓝色),35#(绿色), 40#(黑色)
根管治疗手工锉扩针性能
超级柔顺K针:常用来探查根管,柔韧性强,在 弯曲根管也不易侧穿,切削力量较小,因横断面 积三角形,不易折断。(K- file)
上颌磨牙
1.近中轴壁距近中接触 点2-2.5mm 2.远中轴壁扩展至斜嵴 3.扩展至MB尖内1mm 4.扩展至颚尖 5.近中轴壁要与牙齿的 近中面平行 6.窝洞外形为钝角三角 形
髓腔与根管口的解剖规律
从颜色看:髓室底比髓腔壁颜色深,继发性牙本 质比原发性牙本质颜色浅
根管口之间有较深的沟裂相连,根管口一定位于 髓腔侧壁与髓腔底的交界处,即髓室底的转角处
逐步后退法
1.根管下1/3预备:通常根尖预备顺序为 10#→15# →10# →20# →15# →25# →20# 每根锉预备的长度均为工作长度 2.根管中1/3:若主尖锉定为25#,自此,每增大 1号器 械,插入根管的深度减少1mm。如工作长度为
20mm,顺序则为30#(19mm) →25#(20mm) →35#
根管口分布具有对称性,如只有一个根管一定位 于中央线上
髓腔解剖

2020/9/20
第五章 牙体髓腔解剖
14
5.3.1上前牙髓腔形态
髓腔较大,根管粗,髓腔与根管之间无明显界 限;
多为单根管;
近远中向切面可见:
近远中髓角突出,
唇舌向切面可见:
髓腔膨大部分在近舌隆突处。
2020/9/20
第五章 牙体髓腔解剖
15
5.3.1上前牙髓腔形态
应用解剖: 髓腔在颈部最大:开髓时从舌面窝入手,向
2020/9/20
第五章 牙体髓腔解剖
25
5.3.4 下双尖牙髓腔形态
大多数为单根管:可在根中部以下分为颊舌 二根管,根尖处合为一个;
髓室及根管的颊舌径都宽,近远中都窄;
2020/9/20
第五章 牙体髓腔解剖
26
5.3.4 下双尖牙髓腔形态
下4牙冠舌倾:颊尖位于牙冠中部,髓角高,牙 体预备时防穿髓;
上4: ➢ 绝大多数为双根管,
颊舌各一; ➢ 单根者多有两个平行
根管,两根管之间可 有侧枝相通。
2020/9/20
第五章 牙体髓腔解剖
24
5.3.3 上双尖牙髓腔形态
上5: ➢ 50%单根管:有的根尖部分支,各有一根尖孔通至牙
外; ➢ 双根管:颊舌各一,两根管可沿根全长分开,或在根
尖端合成一总管,由一根尖孔通至牙体外。
髓室位于牙冠的颈1/3及根干内;
最凹处与颈缘平齐,顶底之间距
2mm,髓室底在颈缘下约2mm,距
根分叉处约2mm;
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
一般为两个牙根三个根管。(近2远1)
2020/9/20
第五章 牙体髓腔解剖
31
5.3.6 下磨牙髓腔形态
应用解剖:
根管治疗中常见操作失误开髓不当

根管治疗中常见操作失误——开髓不当开髓的目的是揭去髓室顶,清除冠髓,建立进入根管的直线入口,同时要保护健康的牙体组织,为根管治疗后的冠修复提供足够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开髓不当常常会增加根管治疗后续步骤的难度,导致根管治疗失败。
因此,恰当开髓是根管治疗最关键的步骤。
1、开髓不当主要表现1.1 开髓不全开髓口过小,髓室顶未揭全,髓室底和根管口未完全暴露(图1a)。
1.2 过度开髓开髓口过大,揭去髓室顶后过度扩展,导致髓室底形成台阶,破坏了过多的冠部牙体组织,形成薄壁弱尖(图1b)。
1.3 髓室壁侧穿开髓方向偏离牙长轴导致髓室侧壁穿孔,穿孔位置一般较高,位于牙槽嵴顶以上(图1c)。
1.4 髓室底破坏或穿孔开髓过深破坏了髓室底的原始解剖形态,甚至导致髓室底穿通,损伤根分叉区牙周组织,常常与龈沟相通(图1d)。
2、开髓不当主要原因2.1 不熟悉髓腔的解剖结构不同牙位其髓腔解剖特点不同,因此进入其髓腔的开髓口设计也存在差异。
开髓时如不熟悉各牙位髓腔的解剖形态,就难以设计合理的开髓口外形,导致开髓过程中上述操作失误的发生。
2.2 未考虑髓腔的生理病理变化髓腔的形态非一成不变,年龄的增长、外界物理和化学刺激、龋损等都会引起髓腔形态的改变,如髓腔体积变小、髓室顶和底的距离减小、髓腔钙化阻塞根管口等,都会增加开髓难度(图2)。
术前如检查不充分,未考虑髓腔的生理病理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会导致在寻找根管口的过程中破坏髓室底,甚至出现穿孔。
3、开髓不当预防措施3.1 熟悉髓腔的解剖结构掌握髓腔的一般解剖特点和变异,并根据各牙位髓腔的解剖规律,设计合理的开髓外形,是建立理想入口的重要前提之一。
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1.1 据各牙位髓腔解剖特点设计开髓外形术者治疗前需对患牙的髓腔形态进行预评估,根据所属牙位,联系其髓腔一般解剖规律,设计开髓位点和洞形,如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开髓位点一般位于舌面隆突以上,舌面窝中央,洞形近似三角形;上颌前磨牙,开髓一般位于牙合面中央窝,呈椭圆形等(图3)[2]。
恒牙的髓腔形态

唇舌剖面:
梭形颈缘最厚。切嵴缩成尖形近牙冠中1/3,颈缘向根尖缩小变细
横剖面观:
圆▲,似牙根外形,居中央偏唇侧,舌侧根管壁较唇侧略厚 约为颈部一半,呈圆形,居中央偏唇侧,舌侧根管壁较唇侧厚
2.上颌侧切牙的髓腔形态
似上颌中切牙,但略小。
髓室顶较整齐,近牙冠中部,为髓腔最宽处、髓腔宽度从 牙颈至根中部逐渐缩小,至根尖1/3才显著缩小。
横剖面:
髓室呈椭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颊舌向中分缩小呈肾形
单根管-椭圆形,双根管-颊舌两根管呈圆形,偶三根管,颊侧两管小
28%
31%
27%
14%
颊舌2根各1根管 窄扁,颊舌径大 2或1个根尖孔通 1-2,2-1分而复合, 至根尖缩小 体外 合而复分
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似上4,近远中宽度较窄,颊舌厚度较大,颊、舌髓角较短,于牙 冠颈部1/3。 根管有4种类型:单根单管型(48%)单根双管型(19%);单根 单双管型(29%);双根双管型(4%)
前牙髓腔应用解剖
上颌前牙髓腔的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开髓时应 从舌面窝中央,上颌切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 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 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 线片上, 因双根管唇舌像相重,应改变投射的 角度才能显示。 下颌前牙在作根管治疗时,须检查根管口的数目。 下颌切牙因根管较窄,根管侧壁薄(近中根管壁 厚约1.20mm,远中根管厚约1.10mm),根管治 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
恒牙的髓腔形态
切牙的髓腔形态
与相应牙体外形相似 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 根管多为单根管 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
上颌中切牙髓腔形态
髓腔大 根管粗 单根管 无明显界限
寻找根管口法则

寻找根管口法则【原创版】目录1.引言:了解根管口法则的重要性2.根管口法则的概念与原理3.根管口法则的操作方法与技巧4.根管口法则在牙科治疗中的应用5.结论:总结根管口法则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价值正文【引言】在牙科治疗领域,根管治疗技术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然而,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找到根管口至关重要。
根管口法则是一种寻找根管口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根管口法则的概念、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牙科治疗中的应用。
【根管口法则的概念与原理】根管口法则是一种根据牙齿的解剖结构,通过触摸和观察来定位根管口的方法。
牙齿的根管是牙齿髓腔的一部分,髓腔通过根管与牙髓相连。
当牙齿受到感染或损伤时,根管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
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找到根管口,以便清除感染部位并填充药物。
【根管口法则的操作方法与技巧】1.观察法:通过观察牙齿的解剖结构,找到根管口。
一般而言,前牙的根管口位于牙颈部,后牙的根管口位于牙冠部。
2.触摸法:用牙科探针轻轻触摸牙齿表面,感知根管口的位置。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熟悉牙齿的解剖结构,以便准确找到根管口。
3.透照法:使用牙科 X 光透照牙齿,观察根管口的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难以通过触摸法找到根管口的情况。
【根管口法则在牙科治疗中的应用】根管口法则在牙科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根管治疗、牙髓炎治疗以及牙齿矫正等领域。
通过应用根管口法则,医生可以更准确地找到根管口,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结论】根管口法则是一种有效的寻找根管口的方法,对于提高牙科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根管口

根管口”寻找——基础篇[ 2010-9-6 22:27:00 | By: 王玉楼 ]原征文通知:/u/1491/archives/2010/49225.html根管口寻找寻找根管口必须了解各个牙的根管数目及其占有率,关于口内治疗,各个版本及教材统计数据也各不相同,个人认为北医版教材相对还是比较全面的。
牙位(上颌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一磨牙(近颊)第二磨牙第二磨牙(近颊)根管数目个(检出率)1(100%)1(99.9%)1(100%)1(9%),2(85%),3(6%)1(75%),2(24%),3(1%)3(41.1%),4(56.5%),5(2.4%)1(41.1%),2(58.9%)3(54%),融合(46%)1(63%),2(37%)牙位(下颌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一磨牙(近中)第一磨牙(远中)第二磨牙(近中)第二磨牙(远中)根管数目个(检出率)1(70.1%),2(29.9%)1(56.9%),2(44.1%)1(94%),2(6%)1(73.5%),2(26%),3(0.5%)1(86.5%),2(13%),3(0.5%)2(6.7%),3(64.4%),4(28.9%)2(100%)1(71.1%,2(28.9%)1(13%,2(87%)1(92%,2(8%)想准确寻找根管口,必须了解髓腔解剖和开髓部位髓腔和根管口的解剖规律:在实际操作中,真正作为寻找和定位根管口依据的是髓腔和髓室底的解剖形态和标志。
当牙齿的髓腔被打开.髓顶完全被揭干净时,髓室底完全被暴露出来,此刻就像一张地图展现在寻宝人的眼前。
尤其是在显微根管治疗时,被放大的髓室底上各种解剖标志清晰地呈现出来,包括髓底形状.牙本质颜色、沟裂走向、新鲜的或坏死的或治疗过的牙髓,寻找根管的过程就像根据地图寻宝的游戏,通晓游戏规则是必备的条件,更是制胜的前提。
要熟悉髓腔和髓室底的解剖形态,明了解剖标志的意义,掌握根管口的排列规律,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根管口,避免根管遗漏。
根管治疗髓腔应用解剖

04
牙髓组织生理功能
牙髓组织结构特点
牙髓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 ,主要包含神经、血管、淋巴 和结缔组织。
牙髓组织具有丰富的细胞成分 ,包括牙髓细胞、成纤维细胞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等。
牙髓内神经分布广泛,对疼痛 刺激非常敏感。
牙髓组织生理功能
形成牙本质
牙髓细胞具有形成牙本质的能力 ,参与牙齿的修复和再生。
营养供给
牙髓内的血管为牙齿提供必要的营 养物质和氧气,维持牙齿的正常生 理功能。
感觉与防御
牙髓内的神经能够感受外界刺激, 并通过神经反射产生防御反应,保 护牙齿不受损伤。
牙髓与周围组织关系
牙髓与牙骨质、牙周膜等周围组 织紧密相连,共同维护牙齿的稳
定性和健康。
牙髓炎症时,周围组织也会受到 影响,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
根管预备技术要点
根管清理
彻底清理根管内坏死组织和细菌 ,使用根管锉、根管扩大器等工
具进行机械预备。
根管成形
保持根管原始走向和形态,避免 过度扩大或缩小,确保根管壁光
滑、连续。
根管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次氯酸钠等冲洗 液进行根管冲洗,去除残留组织
和碎屑。
根管充填方法及材料选择
充填方法
采用侧方加压法、垂直加压法或热牙胶充填法进行根管充填 ,确保根管封闭严密。
根管峡部
根管峡部是指根管在走向过程中发生 的缩窄部分,通常位于根中1/3处。 根管峡部的存在使得根管预备和充填 时需要特别注意。
后牙的根管走向通常较为弯曲,尤其 是根尖1/3处。这增加了根管治疗的 难度。
特殊牙齿髓腔形态
C形根管
C形根管是一种特殊的根管形态,主要见于下颌第二磨牙 。其髓室底和根管口呈连续的C形,根管之间无明显的分 隔。
牙体解剖生理——牙髓腔解剖

❖ 9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 应避免穿髓。
❖ 10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 疗时应加注意。
❖ 11下颌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应 防止穿通髓室底。
❖ 12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 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应的牙体外形相似 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 根管多为单根管。
❖ 下颌尖牙髓腔形态 根管为双管者占4%。
(三)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 上颌前磨牙的髓室类似长立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 上颌前磨牙的根管可分为下列4种类型: (1)单根单管型:从髓室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 (2)单根双管型:髓室较深,多在根中1/3分为颊舌两管,至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六节 牙髓腔解剖
一、牙髓腔各部分的名称
(一)髓腔(pulp cavity) ❖ 髓室(pulp chamber)
髓室顶(roof of pulp) 与髓室底(floor of chamber) 髓室壁 髓角(pulp horn) ❖ 根管口(root canal orifice)
❖ 双管型或单双管混合型者约占17%。
(五)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 上颌磨牙的髓室似立方形, 主要位于根柱内;
❖ 髓室顶上有4个髓角; ❖ 髓室底上可见3或4个根管口,
与相应的根管相通。
1、上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 颊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 ❖ 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远颊髓角和
三、乳牙髓腔形态
(一)乳牙髓腔形态
❖ 乳前牙多为单根管,偶见下颌乳切牙根管分为唇、舌向 二根管。
❖ 乳磨牙通常都有三个根管:上颌乳磨牙有两个颊侧根管, 一个舌侧根管;下颌乳磨牙有两个近中根管,一个远中 根管。下颌第二乳磨牙有时可出现四个根管,其分布为 近中两个根管,远中两个根管。
开髓图说明

2
髓顶是否揭全:
用探针小钩检查: 各个方向 近远中方向、颊舌方向 髓角方向 (髓角伸入到相应牙尖)
精选可编辑ppt
3
用根管扩大器械检查:
是否为直线通路(器械进入无阻挡) 开髓洞形—髓腔—根管口—根管自然弯曲处
直线通路: not 直立进入
根管口情况 根管个数
精选可编辑ppt
4
开髓洞形—髓腔—根管口的直线通路的建立:
精选可编辑ppt
13
(1)定高点(2)定中点(3)连线 确定根管口在合面的投影位置
近中颊尖
远中颊尖
中央窝
斜
近中舌尖
嵴
近中舌尖
精选可编辑ppt
14
垂直于合面进针(与牙体 长轴一致)
进入到牙本质一定深度 向颊舌向扩展,同时加深
遇到穿髓孔(近中舌尖或 近中颊尖髓角先穿孔)
精选可编辑ppt
15
近中舌尖穿髓—— 落空感明显
• 误把多个穿髓口认为根管口(怎样区分?)
精选可编辑ppt
27
精选可编辑ppt
Back
28
精选可编辑ppt
Back
29
精选可编辑ppt
30
怎样区分髓底和有穿髓孔的髓顶?
• 颜色 • 质地 • 形态 • 探诊 • 髓底图 • 深度位置
精选可编辑ppt
31
• 颜色:髓底(髓室)颜色深暗
髓顶淡黄色(同牙本质)
19
探查根管
• 根管扩大器 • 探查根管数目 • 检查是否为直线通路,通入各根管深部
• 直线通路: not 直立进入
精选可编辑ppt
20
根管情况
• 3根管或4根管 • 远中颊根:1个根管 • 腭根:1个根管 • 近中颊根:2个根管(有MB2)或1个根管
(完整版)髓腔和根管口的解剖规律:“根管口”寻找

髓腔和根管口的解剖规律:“根管口”寻找髓腔和根管口的解剖规律 :在实际操作中,真正作为寻找和定位根管口依据的是髓腔和髓室底的解剖形态和标志.当牙齿的髓腔被打开.髓顶完全被揭干净时,髓室底完全被暴露出来,此刻就像一张地图展现在寻宝人的眼前。
尤其是在显微根管治疗时,被放大的髓室底上各种解剖标志清晰地呈现出来,包括髓底形状.牙本质颜色、沟裂走向、新鲜的或坏死的或治疗过的牙髓,寻找根管的过程就像根据地图寻宝的游戏,通晓游戏规则是必备的条件,更是制胜的前提.要熟悉髓腔和髓室底的解剖形态,明了解剖标志的意义,掌握根管口的排列规律,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根管口,避免根管遗漏。
根据国外的研究文献和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有助于临床上快速地判断牙齿根管数目,并进一步准确地找到根管口。
以下的规律,摘自文章“Anatomy 0f the Pulp—Chamber Floor",作者Paul Krasner等,发表于Joumal Of Endodontics,2004年第一期.(1)髓室底的水平相当于釉牙骨质界的水平,继发牙本质的形成小会改变这个规律.所以,釉牙骨质界可以作为寻找和确认髓室底的固定解剖标志。
(2)在釉牙骨质界水平的牙齿横断面上,髓腔形状与牙齿断面形状相同.并且位于断面的中央。
就是说,髓室底的各个边界距牙齿外表面是等距离的.(3)继发性牙本质形成有固定的位置和模式:在髓腔的近远中颊舌四个侧壁、髓室顶和髓室底表面成球面状形成。
(4)颜色规律1:髓室底的颜色比髓腔壁的颜色深,即髓室底的颜色发黑,髓腔壁的颜色发白,黑就是髓室底的边界。
(5)颜色规律2:继发性牙本质比原发性牙本质颜色浅,即继发性牙本质是白色的,原发性牙本质颜色是黑色的。
(6)沟裂标志:根管口之间有深色地沟裂相连,沟裂内有时会有牙髓组织。
当根管口被重重地钙化物覆盖时,沿着沟裂的走向去除钙化物,在沟裂的尽头就能找到根管.这是相当快速而安全的技巧。
髓腔

根 管
根 管
根尖孔——
解剖性根尖孔——根管在牙根表面的开口 生理性根尖孔——根尖最狭窄处,距解剖性根 尖孔约1mm.
(二)根管系统(root canal system)
根管系统——髓腔除髓室外的管道部分 根管(root canal) 每个牙根内不一定只有一个根管 根扁者可有2-3个
根管分型:根管口
5多为单根管(60%)
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上开髓揭顶后的形状 牙颈部根管口的形状 根管挫示两根管的方向
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第二前磨牙
根管扁,多为单管
根管口:肾形
下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 下颌前磨牙
复习外形 :
颊舌径=近远中径,方圆
颊舌面: 五边形,4颊尖高锐,舌尖短小
邻面: 四边形
下颌窄长,唇舌径>近远中径
邻 根
面:
似三角形,外形高点
多为单根,颈横剖面: 上—圆三角形,近远中径大
下—窄小,扁圆,唇舌径大
上中切牙的髓腔
近远中剖面: 三角形,髓室顶最宽, 冠中1/3
唇舌剖面:梭形,最宽处平颈缘
颈横剖面:圆三角形,中央偏唇侧 近远中径>唇舌径
上侧切牙的髓腔
较中切牙窄小
近远中剖面
前牙髓腔形态
切牙髓腔 尖牙髓腔
前牙髓腔应用解剖
前牙的开髓路径
前牙髓腔应用解剖
粗而直的单根管,有利于根管治疗 上切牙制备嵌体针道时,应避开髓角
下切牙注意双根管的存在(多角度投射、检查)
防止下切牙根管侧穿
(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前磨牙
复习外形: 立方形,颊舌各一个牙尖 颊舌径>近远中径 颊舌面: 邻面: 根: 4 5 五边形,颊尖高于舌尖 四边形 多为双根 多为单根
髓腔

要注意髓腔的形态,其中包括髓室的大小、 位置、髓角的高低、根管口的位置、根管 数目和粗细、根管的类型、弯曲程度和方 向等。对治疗效果影响很大。
• 2、对牙髓炎的意义:
2020/3/1
13
二、恒牙髓腔形态
• (一)切牙的髓腔形态 • 切牙的髓腔形态与相应的牙体外形相似,
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的界限,都是单根管。
• 1、上颌切牙的髓腔形态 • 特点:髓腔大,根管粗,根尖孔多在根尖
顶(58%)。
2020/3/1
14
1、上颌切牙的髓腔形态
• (1)唇舌剖面观:呈
梭形,平颈缘处最厚, 向切嵴缩小成尖(接 近牙冠中1/3),从颈 缘向根尖逐渐缩小。
2020/3/1
15
1、上颌切牙的髓腔形态
42
(七)恒牙髓腔应用解剖
• 正面X线片上,因双根管唇舌像相重,应改
变投射的角度才能显示。作根管治疗时注 意根管的数目。
• 5、下颌切牙因根管小,侧壁薄,根管治疗
时注意防止侧穿。
• 6、上颌前磨牙近远中径在牙合面宽而近颈
部窄,开髓时应注意窝洞的形态和位置, 防止侧穿。
2020/3/1
43
(七)恒牙髓腔应用解剖
与牙合面或切嵴相对 应的髓室壁称髓室顶, 与髓室顶相对应的髓 室壁称髓室底,两者 之间的距离称为髓室 高度。
2020/3/1
5
(一)髓腔各部名称
• (2)髓室壁:与轴面
相对应的髓腔牙本质 壁,称为髓室壁,分 别称为近中髓壁、远 中髓壁、唇、颊侧髓 壁和舌侧髓壁。
2020/3/1
6
(一)髓腔各部名称
• 1、下颌第一磨牙髓腔
形态
牙体髓腔解剖系统开髓讲解学习

5.根尖孔:根管在牙根表面的开口,是牙髓与牙周组织 的唯一通道,开口不一定在根尖,可能位于根尖顶的 舌侧或颊侧。(年轻恒牙根尖孔呈喇叭口状)
二、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根管系统的结构非常复杂,加之牙增龄性变化 及某些病理性因素的影响,除根管的固有形态外, 不同年龄、不同情况下根管形态亦有其特点,从 临床应用的角度,应重点熟悉每个牙根管的数目、 长度、弯曲方向及程度,侧副根管及根尖形态等。 熟练掌握根管系统的结构是根管治疗术成功的先 决条件。
下颌前牙髓腔较小,髓室和根管间也没有明显界限,多为单根管,下颌 切牙一般在9-10岁时根尖形成,下颌中切牙平均长度20.7mm,下颌侧切牙 平均长度21.7mm,下颌尖牙一般在13岁时根尖形成,平均长度为25.6mm。
③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形态
上颌第一前磨牙一般在12-13岁时根尖形成,平均长度为20.6mm,87%为 双根管,其次为单根管,根尖1/3常有弯曲,49.5%有侧支根管。
上颌前牙
圆三角形,舌面 窝的中央,近远 中边缘嵴之间
顶在舌隆突处, 两边分别与近远 中边缘嵴平行
尖牙:近似椭圆 形
下颌前牙
椭圆形, 位于舌 面窝中 央
上颌前磨牙
长椭圆形,外 形与颈部横断 面处的髓室外 形相似
颊舌颈径为颊 舌三角嵴中点 之间的距离, 近远中径为咬 合面近远中的 1/3
C形根管
⑩上下颌乳牙髓腔形态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牙的外形一致。就髓腔和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乳牙 髓腔相对比恒牙大,表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大、髓腔壁薄以及根尖 孔大。年幼的乳牙髓腔特别大,冠髓腔和根髓腔无明显分界,牙颈部之髓腔 亦较大,此特点在乳前牙尤为明显。
下颌磨牙髓腔解剖及开髓

中老年患者牙髓室顶底距离较近,开髓时应注意区别顶底 的不同形态,防止破坏髓室底形态或造成底穿。注意体 会在髓角处的脱空感,用探针小弯钩检查髓室顶是否揭 净。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及
防止穿通髓室底。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于远 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意髓角的位置。
三、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形态与下和第一磨牙相似。但其近中根有两个根管者 的较小,约占64%,远中根约有18% 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断面呈C 型,称为C型根管约占31.5%
三、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四、下颌第三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及根管依牙齿外形而异 髓室、根管均较大 有 2 根的为 2 根管 融合根的多为单根管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髓室壁侧穿
治疗后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髓室底穿通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髓室底穿通可采用MTA修补
A 修补后 B 修补后6个月 C 修补后18个月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开髓不足
开髓不足易造成根管 预备时台阶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开髓不足
遗漏根管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式方法揭净髓室顶。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2.建立直线入口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3.修整洞形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钻入牙体组织
穿通髓室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揭髓顶
修整洞形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可以使用尖部无切削作用的牙钻保护髓底
下颌磨牙开髓的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髓腔和根管口的解剖规律
实际操作中,真正作为寻找和定位根管口依据的是髓腔和髓室底的解剖形态和标志。
当牙齿的髓腔被打开.髓顶完全被揭干净时,髓室底完全被暴露出来,此刻就像一张地图展现在寻宝人的眼前。
尤其是在显微根管治疗时,被放大的髓室底上各种解剖标志清晰地呈现出来,包括髓底形状.牙本质颜色、沟裂走向、新鲜的或坏死的或治疗过的牙髓,寻找根管的过程就像根据地图寻宝的游戏,通晓游戏规则是必备的条件,更是制胜的前提。
要熟悉髓腔和髓室底的解剖形态,明了解剖标志的意义,掌握根管口的排列规律,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根管口,避免根管遗漏。
根据国外的研究文献和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有助于临床上快速地判断牙齿根管数目,并进一步准确地找到根管口。
以下的规律,摘自文章“Anatomy 0f the Pulp—Chamber Floor”,作者Paul Krasner等,发表于Joumal Of Endodontics,2004年第一期。
(1)髓室底的水平相当于釉牙骨质界的水平,继发牙本质的形成小会改变这个规律.所以,釉牙骨质界可以作为寻找和确认髓室底的固定解剖标志。
(2)在釉牙骨质界水平的牙齿横断面上,髓腔形状与牙齿断面形状相同.并且位于断面的中央。
就是说,髓室底的各个边界距牙齿外表面是等距离的。
(3)继发性牙本质形成有固定的位置和模式:在髓腔的近远中颊舌四个侧壁、髓室顶和髓室底表面成球面状形成。
(4)颜色规律1:髓室底的颜色比髓腔壁的颜色深,即髓室底的颜色发黑,髓腔壁的颜色发白,黑就是髓室底的边界。
(5)颜色规律2:继发性牙本质比原发性牙本质颜色浅,即继发性牙本质是白色的,原发性牙本质颜色是黑色的。
(6)沟裂标志:根管口之间有深色地沟裂相连,沟裂内有时会有牙髓组织。
当根管口被重重地钙化物覆盖时,沿着沟裂的走向去除钙化物,在沟裂的尽头就能找到根管.这是相当快速而安全的技巧。
(7)根管口一定位于髓腔侧壁与髓室底交界处。
(8)根管口一定位于髓室底的拐角处。
(9)根管口分布对称性规律l:除了上颌磨牙之外的多根牙,在髓底画一条近远中方向的中央线,根管口即分布在颊舌两侧.并且对称性排列。
就是说,颊舌根管口距离中央线的距离相等。
如果只有一个根管,则该根管口一定位于中央线上。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快速地判断下颌磨牙是否存在远中舌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