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常识

合集下载

(整理)教育学基本原理

(整理)教育学基本原理

1、什么是教育观(在“上篇教育观”背面)教育观是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是对教育的基本理解与总体认识,主要包括教育的历史与形态、教育的目的与功能以及教育的规划与构想三方面内容。

第一章1、简要了解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P4-7) (1)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生存的本能,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动物世界。

(2)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

(3)劳动起源论。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

2、什么是教育。

(即教育的定义P7-12)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上说,教育主要是只学校教育。

3、简要掌握教育的要素。

(P12)(1)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就是教育者,他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2)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作为教育对象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是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系起来的中介,如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教科书等等。

4、简要掌握教育的基本形态及历史分期。

(P15)教育的基本形态:家庭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的历史分期: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的教育、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5、简要掌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2)内容上具有零散性,方式方法上往往表现出一种随意性。

(3)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灵便性、针对性和终身性等特点。

学校教育: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环境优越社会教育:(1)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影响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

幼师常识知识点总结

幼师常识知识点总结

幼师常识知识点总结幼师在幼儿园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幼师常识知识,才能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本文将从教育学、心理学、保健学等多个角度总结幼师常识知识点。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理论:幼师应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学习和成长。

2. 教学方法:幼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教学、游戏教学、体验教学等,以便灵活运用,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

3. 教育评估:幼师需要了解教育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进行科学评估。

二、心理学知识点1. 儿童心理发展:幼师应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等,以便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2. 儿童心理问题:幼师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合理的帮助和引导。

3. 儿童行为管理:幼师需要掌握一些儿童行为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良好的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保健学知识点1. 儿童常见疾病:幼师需要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2. 儿童安全教育:幼师需要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火灾逃生、防拐抢等,保障幼儿的安全。

3. 卫生保健:幼师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卫生保健知识,如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预防等,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四、艺术教育知识点1. 艺术教育理论:幼师需要了解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美育理论、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等,以便设计更具有效果的教学活动。

2. 艺术教育技巧:幼师需要掌握一些艺术教育的技巧,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律动等,以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

3. 艺术教育实践:幼师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教育水平,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幼儿特点的艺术教学活动。

五、社会教育知识点1. 社会教育理论:幼师需要了解社会教育的理论基础,如社会化理论、社交教育理论等,以便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基础,公共基础知识则是构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整理和归纳教育领域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

一、教育的定义与功能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有组织地传授和培养人类特质和能力的活动或过程。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知识传递、人格塑造、社会适应和个体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育体系与层次1. 教育体系:教育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按照一定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和组织形式。

它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层次。

2. 教育层次:教育层次指的是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等不同教育阶段的划分。

一般来说,教育层次可以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

三、教育理论与流派1. 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教育研究的基础。

常见的教育理论包括进化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2. 教育流派:教育流派是指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学派和观点。

例如,进步教育、传统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等都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流派。

四、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1.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评价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等。

2. 教育质量保障:教育质量保障是指通过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规范和有效。

包括教育法规政策的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等方面。

五、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要求的提高,教育领域不断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方式创新,以适应时代需求。

六、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品质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

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

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非常重视教育在国家开展和人的开展中的作用。

?礼记?是儒家著作,其中?学记?(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为经典。

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见于其弟子辑录的?论语?中。

主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古希腊人。

启发式教育,?产婆术?,方法:讨论、谈话、提问等。

4.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①②③①柏拉图:古希腊人。

培养哲学人才,?理想国?和?法律篇?。

②卢梭:法国人。

?爱弥儿?,强调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其自然,自然主义思想。

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③杜威:美国人。

?民主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代表,提出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历中心。

5.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1632年撰写?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教育要适应自然、分科教学。

6. 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传统教育代表,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围绕三个中心:教师、教书、教室。

7.教育起源:心理起源:孟禄,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如:中国。

第二章教育与开展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是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开展所起的作用。

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物+人〕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材〕③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多元文化〕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创新〕: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

第三章教育目的1.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①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

②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

根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开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

根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2.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①我国教育目的表达了社会主义方向性;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根底;③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④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⑤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原那么;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教育学基本理论

教育学基本理论

教育学基本理论一、日常语言世界中的教育1、语词中的教育教化、教训、教导教养、教授、教诲……教育是要使人向善的。

为了使人向善,教育者需要对受教育者施以感化、说教、启发与开导,以身为教,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并传授给受教育者必要的知识,并不排斥必要的强制和命令。

2、日常口语中的教育X对Y的言行不满而要教育Y;X因某种经历而受到了教育;X是受过教育的人;X认为某种自然事物或人为事情对人有教育价值和作用。

3、俗语中的教育关于劝学的;关于研究的方法和原则的;关于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的;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反映教育观念的……二、理论世界中的教育寻找理论世界的教育的意义,就是要通过考察“教育”这一概念的定义和以“教育”为核心的命题,发现教育的意义三、从教诲与糊口的关系中看教诲1、从教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中看教诲;2、从教诲与社会的关系中看教诲关于教育问题,似乎谁都必须能说上几句,那么,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你认为什么是教育?动物界有无教育?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第一章教诲与教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本质1、教育本质的纷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复合现象说社会实践说特殊范畴说教诲文化说教诲的社会化说等2、教育的本质(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过程是“育”;教育的结果是“化”。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3、何谓教育?广义)教育:凡是有组织地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4、教诲的基本要素:教诲者受教诲者教诲措施(内容、手段)第二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一、教诲起源的认识教育的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生活起源论二、教诲的发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性(教学手段单一,口耳相传)非独立性无阶级性(原始平等性)2、古代社会的教诲教诲目标局促,学校教诲产生教诲具有阶级性与等级性教诲与生产劳动脱离,内容为古典文学和治人之术教诲方法机械,个别教学3、近代社会的教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诲与宗教分离,教诲走向世俗化正视教诲立法,以法治教4、现代社会的教育1)不断提高普及教诲,教诲工具具有遍及性(2)教诲密切接洽社会,教诲性质具有生产性3)研究内容极为丰富,教诲内容具有开放性(4)正视教诲立法,教诲具有法制性5)教诲贯穿人的一生,教诲呈现毕生性(6)正视教诲的交流与合作,教诲具有国际性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第三节教诲学的研讨工具及历史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诲学是研讨教诲现象和教诲题目,揭示教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知识及学说代表人物

教育学知识及学说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教育学=—孔子1、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2、”有教无类”——孔子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7、因材施教--孔子8、”学而时习之”——孔子9、”温故而知新"--孔子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11、”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学记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5、”师严然后道尊"——《学记》6、”君子之教,喻也”——《学记》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8、"学不躐等”——《学记》9、教学相长——《学记》10、循序渐进——《学记》11、"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12、”不陵节而施”—-《学记》朱熹1、”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陶行知1、“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2、《中国教育改造》其他1、”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2、”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5、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古希腊=—苏格拉底1、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柏拉图1、《理想国》——柏拉图2、人的发展的最高境地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3、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的思想4、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5、是“寓学习与教育"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1、《政治学》—-亚里士多德2、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3、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亚里士多德4、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2、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3、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4、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6、《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7、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8、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9、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赫尔巴特夸美纽斯1、《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2、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4、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5、"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6、”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夸美纽斯7、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夸美纽斯8、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五大教学原则.——夸美纽斯洛克1、《教育漫话》——洛克2、”白板说”—-洛克(英国)3、提倡绅士教育-—洛克4、”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1、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2、教育即生活——杜威3、”在做中学”——杜威4、儿童中心主义-—杜威5、《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卢梭1、《爱弥尔》-—卢梭(法国)2、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3、自然教育理论-—卢梭4、儿童是教育主体-—卢梭康德1、"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凯洛夫1、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2、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其他=-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2、西方最早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3、”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4、”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一、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它的本质特点在于其社会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离开了培养人的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教育的社会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总体目的上,而且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教育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这一点决定了教育社会性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二是怎样培养人,即教育的方法性问题。

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2、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教育必须针对一定的社会需要来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育的针对性也要不断变化。

这种针对性既表现在培养人的种类上,也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的针对性上。

3、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正是保证其社会性的必要条件。

4、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功能。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这种影响作用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来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传播文化知识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就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教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满足主体(人)的需要上。

教育的主体(人)包括教育者(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两个方面。

因此,教育的价值也就包括它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1、教育对个体的价值。

教育的个体价值就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二是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是指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和效能。

个体的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借助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与社会生活的广泛,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自己的个性,选择或创造自己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

第一篇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经典真题回顾1.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学的发展”,考生一定要准确记忆在教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及其人物。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A. 现代社会B. 奴隶社会C. 原始社会D. 封建社会【解析】“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

我国西周时期的社会形态是奴隶社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 布鲁纳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杨贤江【解析】该题考查主要的教育家及其所对应的理论。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是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5.教育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A. 社会生活B. 科学技术C. 生产劳动D. 经济建设【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案例分析【案例】六年级某班老师收到了几个学生联名书写的一封信,信中说:“我们都已十二三岁,已经长大了,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在这个年龄都很有主见了。

可是在您眼里,我们还是一群小孩子,总想时刻保护我们、监督我们,规定我们这么做,不让我们那么做。

教育综合知识

教育综合知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2、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和英国的沛西-能。

3、美国心理学教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

4、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5、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6、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学的萌芽: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语》、《孟子》、《四书集注》、《师说》。

9、《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10、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名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11、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1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画》、卢梭的《爱弥儿》。

1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成稿于1632年,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传授,首先发生在德国,康德。

15、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1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通常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17、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

18、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伊;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观念,形成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教育教学观。

19、杜威被称作现代教育之父。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1、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2、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3、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一、教育学概论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教育学派和学说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原理
二、教育原理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
•教育评价与教学效果评估
•教育心理学中的注意力、记忆、思维、情感等要点
三、教育制度与政策
•教育法规及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教育评估与监督
•学校管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经费的分配与管理
四、教育实践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五、教育技术
•教育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
•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和管理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育技术评价与质量监控
六、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教育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教育创新模式及实践探讨
•未来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与发展
以上是关于教育综合知识的必背考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在教育领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学有关常识

教育学有关常识

教育学有关常识教育学有关常识:1、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的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在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理想。

康德与赫尔巴特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倡导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

2、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3、教育的基本属性: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4、教育与经济基础:(1)、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2)、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削弱---消解作用:通常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它所培养出来的人通常会通过为社会服务去巩固相应的经济基础;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进步理论,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加速变革的作用。

5、教育与政治制度:(1)、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教育基础必学知识点

教育基础必学知识点

教育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教育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教育理论: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
义等,以帮助理解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发展心理学: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
以便在教学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3.教学设计:学习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
设计,并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资源。

4.学习理论:了解学习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记忆、理解、应
用和评估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
的学习成果。

5.教育法律和伦理:了解教育领域的法律要求和规范,包括学生权益、教师责任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6.教学评估: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包括课堂评估、作业评估、标准化测试和学生反馈等方面的知识。

7.跨文化教育: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需求和教育差异,并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元素,以提高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
流能力。

8.特殊教育:了解特殊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残疾类别、支持服务、教育法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等方面的知识。

9.教育技术:了解常见的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如电子白板、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应用程序,以帮助创新教学和提高学生参与度。

10.学校管理和领导:了解学校管理和领导的基本原则和实践,包括教师领导、课程管理、学校文化和家长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支持,并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1)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 (撤消惩罚) 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

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和教育规律的学科。

它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旨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教育学基础知识是理解教育学核心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一、教育学的定义和特征教育学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研究与探索的学科,它关注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方法和影响。

教育学的特征包括: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和系统性。

它通过分析教育现象和评价教育成果,为改进和创新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二、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可分为多个学科分支,其中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和教育法学等。

每个分支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教育问题,丰富了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

三、教育学的核心概念1. 教育目标:教育活动的宗旨和发展方向,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 教育内容:涵盖了学科知识、技能、文化、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教育课程的制定和实施。

3. 教育方法:指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等。

4. 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和教育成果进行客观评判和反馈,帮助教育实践持续改进。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教育问题,常见的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研究者需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运用。

五、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1. 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学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帮助教育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育规律,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2. 促进教育改革: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引导教育制度的创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

3. 培养教育专业人才:教育学作为培养教育专业人才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教育思维和专业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

六、教育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教育学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教育学趋势包括:注重个性化教育、技术融入教学、创新教育模式和跨文化教育等。

教资科目一选择题知识点

教资科目一选择题知识点

教资科目一选择题知识点教资考试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中,选择题是教资考试中常见且重要的题型之一、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教资考试科目一中常见的选择题知识点。

一、教育基础知识类1.教育学常识:涉及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等。

2.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理论派别、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等。

4.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与教育相关的经济指标等。

5.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教育管理的方法等。

二、学科知识类1.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国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内容。

2.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主要精神和要求等。

3.教育测量与评价:包括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方法和工具、评价结果分析等内容。

4.教育技术: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定义、分类、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等内容。

5.教育统计学:涉及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6.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三、教育教学类1.教育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

2.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等。

3.课程与教材:包括教材分析与评价、教材编写与使用等。

4.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

5.课堂教学与评价:涉及课堂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法等。

总结:选择题在教资科目一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学科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备考中还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应对教资考试科目一选择题的考查要求。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力拓贝尔诺,理论观点:教育是一种生物行为,否认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理论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育的发展过程1.古代教育一般而言,古代教育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在我国,学校最早出现在商代。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以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特别是四书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古代印度的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其经典《吠fei陀》是主要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小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

小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

小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一、语言文字- 语言与文字的定义及关系-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方法- 汉字的拼音和注音符号- 汉字的读音规律- 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二、数学- 数的读法与书写- 数的大小比较-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表示与转化-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图形的基本属性和分类三、英语- 英语的基本字母和发音- 常用的日常用语和问候语- 数字、颜色、家庭成员、动物等基本词汇的研究- 简单的日常生活对话与简单短文的理解- 基本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四、科学- 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物体的特性- 基本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的认识- 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 植物和动物的认识和分类五、历史与社会- 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差异和变化- 中国历史的概括与重要事件的了解-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简单的社会实践与社交礼仪的研究- 国家、城市和地理常识的了解- 珍惜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六、体育与健康- 基本的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的研究- 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的了解- 身体结构和机能的认识- 基本的危险和安全常识的掌握- 树立团结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具备基本的体育礼仪和基本的保护自己的能力七、音乐与美术- 音乐元素和音乐基本符号的认识- 基本的音乐节奏和听音能力的培养- 基本的歌曲演唱和音乐表演技巧的研究- 简单的音调和音阶的研究- 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认知- 发展审美品味和创造力八、品德与劳动教育- 敬爱师长和团结同学的重要性- 了解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助人为乐- 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常识- 培养勤劳、自律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情感的培养和情绪的管理以上是小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精华版,涵盖了语言文字、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音乐与美术以及品德与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常识

教育学常识

教学理论、教育理念、新课改精神、班级管理知识及教学案例专业知识主要考察考生所报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按综合知识占30%、专业知识占70%的比例计算笔试总成绩。

选拔“教学能手”教育教学理论测试题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强调()A教师教学生学 B学生自学 C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D完成教学任务2、教学关注的对象是()A学科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目标3、“元认知技能”也叫()A反省认知能力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协调技能4、竞争与合作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际相互作用形式,学校应该培养()的人。

A具竞争能力 B团结合作,不搞竞争 C既勇于竞争又善于精诚合作 D非竞争非合作5、班集体形成与巩固的关键因素是()A班主任 B集体目标 C铁的纪律约束 D班级小干部培养6、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7、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指学生的()A身心发展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个性所有方面的发展 D知识与能力的发展8、“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提出这个观点的教育家是()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卢梭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 D课外辅导10、在教学认识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实现的。

()A生活经验 B生产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新课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2“在教学中,教师将自己总结出的知识重点直接教给学生,既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又减少了学生不必要的盲目尝试”,请结合学习策略的有关知识,评析此观点。

三、案例分析题(30分)案例1李老师经过一定的学习,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于是,他在上课时总是先拿出5分钟的时间专门给学生讲解各种学习方法,如如何划重点、如何加深理解、如何复习和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等,然而,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得到什么显著的变化。

教育基础

教育基础

1、广义教育:指有目的、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育本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本质特性:a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b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c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5、教育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就会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6、教育的起源: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人类各人种的演化》又名《动物界的教育》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史教科书》);d教育的家庭起源说(凯姆佩尔《教育史学》);e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叫教育的社会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7、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1986年4月12日《义务教育法》)8、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趋势:a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日益结合紧密。

教育与生产劳动衔接和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的普遍规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已成为目前各国发展本国教育的共识;b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教育民主化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对象普及化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可体现为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平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c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常识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
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UK为代表。

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形式教育论
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杜威
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赫尔巴特
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发展性教学)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夸美纽斯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培养》
《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
我国我国的私学开始于春秋
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是梅伊曼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德国
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实质教育论
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杜威
我国新课程改革于2011年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论语》
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康德
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科教育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梅伊曼
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六艺”
提出学科结构理论和发现学习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心理起源说
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各种官能,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无足轻重的教育理论是形式教育论
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是那种教育形态的主要特征古代学校教育
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一乐的教育家是孟子
我国的私学开始于春秋战国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我国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赞可夫教学论的观点(发展性教学论)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马卡连柯
汇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论语》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作者是赫尔巴特
提出著名的“从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杜威
苏联在1939年出版了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这本教育学对苏联和我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通称“六三三制”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提出者是子夏
“人性有种原本趋向,通过多中择一反应形成一切行为和道德品格,这一切是受精卵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这是桑代克提出的观点。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这是卢梭提出的观点。

《民主主义与教育》出版于1916
我国正式实行第一个学制的年份是1904
我国在1922年颁布的“任戌学制”(即“六三三制”)借鉴了美国学制
2006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2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作了修订,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建立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不收学费、杂费
终身教育的倡导者是朗格朗
专门而详细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强调教学应走在教学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杜威
实验法是教育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最早倡导者是拉伊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最早出现在封建社会
能够将大班教学、小组研究、个别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朗普制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应遵循长善救失的原则
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中国近代暌卯学制是以日本教学为蓝本建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