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8 量子力学基础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量子力学是一门探讨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科,它对于了解我们所处宇宙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1. 波粒二象性在经典物理学中,我们习惯于将物质看作粒子的形式。
但是在量子力学中,物质既可以表现出粒子的性质,也可以表现出波动的性质。
这就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
比如说,电子、光子等微观粒子既可以表现出粒子的形态,也可以表现出波动的波长等特性。
2. 等效原理量子力学中的等效原理指的是,对于粒子的两种性质,任何一种性质都可以代替另一种性质进行描述。
比如说,对于电子的运动状态,我们可以用它的波函数来描述,也可以用它的动量和位置来描述。
这就意味着,在量子力学中,我们可以自由地切换不同的描述方式,来保证对物质的全面描述和理解。
3.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中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
它表明,在同时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我们最多只能准确测量其中一个属性,另一个属性就会出现一定的不确定度。
由于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这个原理也可以解释为,测量会干扰粒子的波函数,导致难以准确测量其它性质。
4. 量子态和波函数在量子力学中,我们通常会用量子态和波函数来表示粒子的性质。
量子态是一个数学概念,用来表示粒子的全部信息,比如说它的位置、动量、自旋等。
而波函数则是用来描述粒子位置分布的函数,它的平方值表示粒子在不同位置的可能性。
5. 量子叠加和纠缠量子叠加和纠缠是量子力学中最为神奇的现象之一。
量子叠加是指,在没有被观测之前,一个粒子有可能处于多个不同的状态之中,例如电子可能同时处于不同的能级之中。
纠缠则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出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纠缠状态,它使得这些粒子表现出非常特殊的关联性,例如一个电子的自旋状态能够与远处的另一个电子呈现相同的状态。
6. 解释量子力学的不同诠释量子力学的不同诠释是人们对这门学科的不同理解方式。
其中,哥本哈根诠释最为出名,它将波函数看作粒子的概率分布,任何观测都会破坏波函数,使粒子处于观测的状态。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科,它揭示了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行为,与经典力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量子态和测量等重要概念。
1. 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物理学家们发现光既可以表现出波动性,又可以表现出粒子性。
这一观察结果引发了对物质微粒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思考。
根据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既可以被视为粒子,也可以被视为波动。
例如,电子和光子既可以像粒子一样在空间中传播,又可以像波动一样干涉和衍射。
2.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
它指出,在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这两个物理量的精确测量是不可能的。
简而言之,我们无法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这意味着测量的结果是随机的,存在一定的误差。
3. 量子态量子力学中,量子态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所有信息。
量子态可以用波函数表示,波函数是描述粒子在空间中分布和运动的数学函数。
根据波函数的模的平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粒子出现在空间中某个位置的概率。
量子态还包括诸如自旋、能量等其他信息。
4. 测量问题在量子力学中,测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测量会导致量子态的塌缩,即系统从一个可能的量子态跃迁到一个确定的量子态。
然而,测量结果是随机的,我们只能得到一定的概率性结果。
这与经典物理学中的确定性测量有所不同。
5. 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
它描述了量子体系的演化规律,可以用于求解系统的量子态和能量。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可以解释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态等现象。
总结:量子力学是一门奇特而又挑战性的学科,它已经对人类的科学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简要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量子态和测量等重要概念。
了解和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量子力学以及应用量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力学基础教程答案
量子力学基础教程答案【篇一:量子力学课后答案】class=txt>?????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第三章力学量的算符表示第四章态和力学量的表象第五章微扰理论第六章弹性散射第七章自旋和全同粒子?301.1.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mt?b,b?2.9?10m?c。
证明:由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8?h?31 ??d??d?, h3c ekt?1c c及??、d???2d?得?? 8?hc1?? ?5,hc?e?kt?1 d?hc令x?,再由??0,得?.所满足的超越方程为 ?d? ktxex 5?x e?1 hc x?4.97,即得用图解法求得?4.97,将数据代入求得?mt?b,b?2.9?10?3m?0c ?mkt1.2.在0k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求de broglie波长.0hh?10解:? ???7.09?10m?7.09a p2me # 3e?kt,求t?1k时氦原子的de broglie波长。
1.3. 氦原子的动能为 2h0hh?10??12.63?10m?12.63a 解:? ??p2me3mkt ?23?1其中m?4.003?1.66?10?27kg,k?1.38?10j?k # 1.4利用玻尔—索末菲量子化条件,求:(1)一维谐振子的能量。
(2)在均匀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电子的轨道半径。
绪论第一章b?10t,玻尔磁子?b?0.923?10?23j?t?1,求动能的量子化间隔?e,并与t?4k及已知外磁场t?100k 的热运动能量相比较。
p21解:(1)方法1:谐振子的能量e????2q2 2?2p2q2可以化为??1 22 ?2e?2e? ????2???2e 的平面运动,轨道为椭圆,两半轴分别为a?2?e,b?,相空间面积为 2 ??2?eepdq??ab???nh,n?0,1,2,? ?? e?nh?,n?0,1,2,? 所以,能量方法2:一维谐振子的运动方程为q????2q?0,其解为q?asin??t??? 速度为 q??a?cos??t???,动量为p??q??a??cos??t???,则相积分为 2222tta??a??t222pdq? a??cos??t???dt?(1?cos??t???)dt??nh,n?0,1,2,? 002222a??nh e???nh?,n?0,1,2,? 2t 2?v?v evb?(2)设磁场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受洛仑兹力作用作匀速圆周运动。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¾ 1900年,Planck(普朗克)假定,黑体中原子或 分子辐射能量时作简谐振动,只能发射或吸收频率
为ν,能量为ε = hν的整数倍的电磁能,即振动频率为 ν的振子,发射的能量只能是0hν ,1hν , 2hν ,……,nhν (n为整数)。
¾按Planck假定,算出的辐射能Ev与实验观测到的
黑体辐射能非常吻合:
ε = hν,p=h/λ
Â左边为粒子性,右边为波动性。 Â光是波动性和微粒性的矛盾统一体,不连续的粒子性和连续的
波动性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传播时呈波动性,与物质作用
时呈粒子性。
e f 3
11
1.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de Broglie(德布罗意)波
¾1924年, L.V. de Broglie(德布罗意)认为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wave-particle duality )同样适用于实物微粒(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粒 子,如电子、质子、原子、分子等)。 波以某种方式伴随电子和 其他粒子, 正如波伴随着光子一样.
1.3 阱中粒子的量子特征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 三维无限势箱中的粒子
e f 3
2
1.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经典物理学遇到了难题
z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相当完善: Newton力学 Maxwell电磁场理论 Gibbs热力学 Boltzmann统计物理学
z 上述理论可解释当时常见物理现象,但也发现了解释不了的 新现象: 黑体辐射问题、光电效应、原子光谱和原子结构等问题
e f 3
19
1.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¾ 测不准关系式的导出:
OP-AP=OC=λ/2
狭缝到底片的距离比狭缝的宽度大得多当 CP=AP时,∠PAC,∠PCA,∠ACO均接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doc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1.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基本内容一、微观子的能量量子化1. 黑体辐射黑体:是理想的吸收体和发射体.Plank 假设:黑体中原子或分子辐射能量时作简谐振动,它只能发射或吸收频率为ν,数值为ε=hν整数倍的电磁波,及频率为ν的振子发射的能量可以等于:0hν,1 hν,2 hν,3 hν,…..,n hν.由此可见,黑体辐射的频率为ν的能量,其数值是不连续的,只能为hν的倍数,称为能量量子化。
2. 光电效应和光子光电效应:是光照射在金属样品表面上,使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金属中的电子从光获得足够的能量而逸出金属,称为光电子。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1) 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某个最小频率ν时金属才能发射光电子,不同金属的ν值也不同。
(2) 随着光强的增加,发射的电子数也增加,但不影响光电子的动能。
(3) 增加光的频率,光电子的动能也随之增加。
光子学说的内容如下:(1)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νεh =0(2) 光子不但有能量,还有质量(m ),但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按相对论质能联系定律,20mc =ε,光子的质量为:c h c m νε==2,所以不同频率的光子有不同的质量。
(3) 光子具有一定的动量(p) p=mc=c h ν=λh(4) 光子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ττρτd dNN =∆∆=→∆0lim将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金属上,当金属中的一个电子受到一个光子撞击时,产生光电效应,并把能量hν转移给电子。
电子吸收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金属对它的束缚力,其余部分则表现为光电子动能。
2021mv h E w h k +=+=νν 当νh <w 时,光子没有足够的能量,使电子逸出金属,不发生光电效应,当νh =w 时,这时的频率时产生光电效应的临阈频率0ν,当νh >w 时从金属中发射的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它随ν的增加而增加,阈光强无关。
量子力学基本假设解读
量子力学基本假设解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奇妙之旅中,量子力学无疑是我们手中的神奇钥匙。
然而,这把钥匙背后的基本假设却常常让人感到困惑。
让我们一同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读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量子力学的第一个基本假设是“量子态的叠加原理”。
想象一下,一个粒子不再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球那样,只能处于确定的位置或状态。
在量子世界里,它可以同时处于多种可能的状态,就好像是多个状态的叠加。
这就好比你在选择晚餐吃什么的时候,不是只能决定吃中餐或者西餐,而是可以同时处于想吃中餐和想吃西餐的叠加态!这种叠加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一种独特的量子现象。
举个例子,电子的自旋可以向上或者向下。
但在未被测量时,它可能处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叠加态。
只有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它才会“随机”地展现出其中一种确定的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在微观世界,粒子的行为不再遵循我们熟悉的经典物理规律。
叠加原理让量子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第二个基本假设是“波函数的概率诠释”。
波函数是描述量子态的数学工具,但它并不是直接对应我们能直观感受到的物理量。
而是通过波函数的平方,给出了在某个位置或某个状态找到粒子的概率。
比如说,我们知道了一个电子的波函数,就能计算出在某个空间区域找到这个电子的概率。
这并不是说电子像云雾一样弥漫在空间中,而是表示在测量时它出现在某个位置的可能性大小。
这一假设让我们对微观粒子的位置和状态有了全新的理解。
不再是确定性的“在这儿”或者“在那儿”,而是一种概率性的分布。
第三个基本假设是“测量导致波函数坍缩”。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且令人费解的概念。
当我们对处于叠加态的量子系统进行测量时,系统会瞬间从叠加态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
还是以电子的自旋为例,在测量之前,它处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叠加态。
一旦测量,它就会立即确定为向上或者向下。
这种坍缩是瞬间发生的,而且结果具有随机性。
这就好像是量子世界在跟我们玩一个神秘的游戏,只有在测量的那一刻,它才会揭示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量子力学知识点
量子力学知识点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物理学理论,它主要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电子等的行为。
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波函数、量子态、不确定性原理、量子纠缠等。
以下是量子力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1. 波函数:量子力学中,一个粒子的状态由波函数描述,波函数是一个复数函数,其模的平方给出了粒子在某个位置被发现的概率密度。
2. 薛定谔方程:这是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波函数随时间演化的基本方程。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能够预测粒子的行为。
3. 量子态:量子系统的状态可以由波函数表示,这些状态是离散的,并且遵循一定的量子数规则。
4. 量子叠加原理: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处于多个可能的状态,这些状态的叠加构成了系统的总状态。
5. 不确定性原理:由海森堡提出,指出无法同时精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这是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一个根本区别。
6. 量子纠缠:两个或多个粒子可以处于一种特殊的相关状态,即使它们相隔很远,一个粒子的状态改变也会立即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
7. 量子隧道效应:粒子有可能穿过一个经典力学中不可能穿越的势垒,这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非直观现象。
8. 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中的粒子既表现出波动性也表现出粒子性,这种性质由德布罗意提出。
9. 量子力学的诠释:包括哥本哈根诠释、多世界诠释等,不同的诠释试图解释量子力学中观察到的现象。
10.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量子计算机能够执行某些特定类型的计算任务,速度远超传统计算机。
11. 量子纠缠与量子通信:量子纠缠是量子通信的基础,可以实现安全的信息传输。
12. 量子退相干:量子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量子态的相干性丧失,是量子系统向经典系统过渡的过程。
13. 量子场论: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结合起来,描述粒子的产生和湮灭过程。
14. 量子信息:研究量子系统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通信等。
15. 量子测量: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问题涉及到波函数的坍缩,即测量过程会导致量子态的不确定性减少。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解释微观世界的现象至关重要。
量子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在研究光和原子的性质时遇到了一些难题。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一些实验现象,比如黑体辐射和电子在原子中的行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物理学家们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概念。
量子力学的基础概念之一是波粒二象性。
根据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既可以表现出波动性质,也可以表现出粒子性质。
这一概念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的对立观念,为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量子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量子态和量子态叠加原理。
量子态是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数学对象,它可以用波函数表示。
波函数包含了微观粒子的所有可能状态和概率分布。
根据量子态叠加原理,当一个系统处于多个可能的状态时,它的波函数可以表示为这些状态的叠加。
量子力学还引入了不确定性原理,由海森堡提出。
不确定性原理指出,对于某些物理量,比如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精确地确定它们的值。
这是由于测量过程本身对微观粒子的状态产生了干扰。
不确定性原理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量子力学还包括了量子力学算符和量子力学方程。
量子力学算符是用于描述物理量的数学对象,它们作用于波函数可以得到相应物理量的取值。
量子力学方程描述了波函数随时间演化的规律,最著名的方程是薛定谔方程。
在量子力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现象,比如量子纠缠和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联,它们的状态无论多远都是相互依赖的。
量子隧道效应是指微观粒子在经典物理学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在量子力学中却是可能的。
除了基础知识,量子力学还有许多应用。
量子力学的应用领域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等。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态的叠加和纠缠特性,可以实现比传统计算机更快的计算速度。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纠缠实现了更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传感利用量子隧道效应实现了更高灵敏度的传感器。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dx
(2)
d
2 2
(3x x )
3 2
d dx
(9 x 2 x) 18 x 2 (3x x )
2 3 2
dx
2013-3-22
3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ˆ ˆ 将总能量算符 H 代入本征方程 A a , ˆ 则得方程 H E —— Schrodinger 方程
2
通解为: ( x) A cos x B sin x
2013-3-22
11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根据边界条件确定方程的特解 边界条件为: (0) (l ) 0
(0) 0
A cos 0 B sin 0 0
A0 B0
( x) B sin x
2013-3-22 27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掌握几重要个算符; 对于给定体系,会求: 本征态:物理量的确定值; 任意态:物理量的平均值;
A
2013-3-22
ˆ * A d
* d
或 A
ˆ * A d
28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3. 掌握一维势相粒子的处理结果
2
] 0
B
2
l
2
B
2 l
( x)
2 l
Sin
nx l
一维势箱波函数
2013-3-22
14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三、解的讨论
1、能级 A. 能量量子化 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随n 不同,能量取一 系列不连续的分立值。
2013-3-22 15
E
n h 8ml
2
量子力学基础
23.03.2020
17
% 1
R°H
1
n12
1 n22
R° 为H 里德堡常数, R°=H 1.09677576×107m-1
莱曼系(Lyman) n1=1 n2 =2,3... 远紫外区 巴尔麦线系(Balmer) n1=2 n2 =3,4... Hα,Hβ,Hγ,
Hδ为可见区,其 余为近紫外区 帕邢系(Paschen) n1=3 n2 =4,5... 近红外区
23.03.2020
10
Ek 0 ν0
23.03.2020
②对于每一种金属电极, 仅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 某一频率时,才有电流 产生,称临阈频率,与 金属性质有关。
③光电效应产生的电子
ν
的初动能随光的频率增 大而增加而与光的强度
无关。
④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 面立即有电子逸出,二 者几乎无时间差。
11
根据光波的经典图象,光波的能量与它 的强度(振幅的平方)成正比,而与频率 无关。因此只要有足够的强度,任何频率 的光都能产生光电效应,而电子的动能将 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与光的频率无关, 这些经典物理学家的推测与实验事实不符。
23.03.2020
电子的波性是和微 粒行为的统计性联
系在一起的。
29
原子和分子中的电子其运动具有波性, 其分布具有几率性。原子和分子的运 动可用波函数描述,而电子出现的几 率密度可用电子云描述。
23.03.2020
30
3.不确定关系(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是由微观粒子本质特性决定的。 1927年海森堡( (Heisenberg)提出:一个粒子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 量(也不能将时间和能量同时确定),它要遵循测不准关系。
量子力学(物理学理论)—搜狗百科
量子力学(物理学理论)—搜狗百科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量子力学是描述物质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物理科学。
它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量子力学的发现引发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19世纪末正当人们为经典物理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一系列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一个接一个地发现了。
德国物理学家维恩通过热辐射能谱的测量发现的热辐射定理。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解释热辐射能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在热辐射的产生与吸收过程中能量是以hf为最小单位,一份一份交换的。
这个能量量子化的假设不仅强调了热辐射能量的不连续性,而且跟'辐射能量与频率无关,由振幅确定'的基本概念直接相矛盾,无法纳入任何一个经典范畴。
当时只有少数科学家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说。
1916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表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为解决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不稳定性(按经典理论,原子中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要辐射能量,导致轨道半径缩小直到跌落进原子核),提出定态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并不像行星一样可在任意经典力学的轨道上运转,稳定轨道的作用量fpdq必须为h的整数倍(角动量量子化),即fpdq=nh,n称之为量子数。
玻尔又提出原子发光过程不是经典辐射,是电子在不同的稳定轨道态之间的不连续的跃迁过程,光的频率由轨道态之间的能量差确定,即频率法则。
这样,玻尔原子理论以它简单明晰的图像解释了氢原子分立光谱线,并以电子轨道态直观地解释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导致了72号元素铪的发现,在随后的短短十多年内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学进展。
这在物理学史上是空前的。
由于量子论的深刻内涵,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对对应原理、矩阵力学、不相容原理、测不准关系、互补原理。
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等都做出了贡献。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一、引言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领域的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自从其诞生以来,量子力学一直在推动科学的发展,并给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介绍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量子力学的起源、基本原理、波粒二象性以及量子力学的测量等内容。
二、量子力学的起源量子力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一系列学者的贡献构建而成。
其中,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和波尔的量子化条件为量子力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普朗克假设能量的辐射是离散的,而非连续的,基于这一假设,波尔提出了电子只能存在于特定的能级上,并且在能级间跃迁时会放出或吸收能量。
这些基本思想为量子力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1. 状态和波函数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可以由波函数来描述。
波函数是一个数学函数,描述了粒子在空间中的概率分布情况。
根据波函数的不同形式,可以分为定态波函数和非定态波函数。
定态波函数描述的是粒子在确定能级的状态,而非定态波函数描述的是粒子在多个能级之间的叠加态。
2. 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波粒二象性。
根据波粒二象性,物质既可以表现出波动性,又可以表现出粒子性。
对于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它们的波动特性可以通过波函数来描述,而粒子性则体现在其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动量。
3.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又一基本原理。
它指出,在同一时刻,无法准确测量一个粒子的多个性质,如位置和动量,或者能量和时间。
这是因为在测量的过程中,会对被测量粒子产生扰动,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性。
四、量子力学的测量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测量是通过测量算符来实现的。
测量算符对应于一个可观测量,如位置、动量、能量等。
在测量的过程中,波函数会坍缩到一个特定的本征态上,这个本征态对应于特定的测量结果。
五、应用与展望量子力学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物质等领域备受关注。
(2021年整理)量子力学18
(完整)量子力学18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量子力学18)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量子力学18的全部内容。
§3-11 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 守恒定律一、力学量的平均值随t 的变化规律(量子力学运动方程或Heisenberg 运动方程) 设),(t x ψ为归一化的波函数,则 F dx t x Ft x ),(ˆ),(*ψψ=⎰ (x 代表所有自变量) 考虑到Fˆ可能显含t (比如),(ˆˆˆt x U T H +=),则上式两边对t 的微商可表述为 dtF d dx t F dx t F dx F t ∂ψ∂ψ+ψ∂∂ψ+ψ∂ψ∂=⎰⎰⎰ˆˆˆ*** 由薛定谔方程得ψ=∂ψ∂H i t ˆ1 **)ˆ(1ψ-=∂ψ∂H i t 考虑到Hˆ为厄米算符,于是 *****ˆ11ˆˆˆˆ()ˆ1ˆˆˆˆ()d F F H F dx dx FH dx dt i t i F dx FH HF dx t i∂=-ψψ+ψψ+ψψ∂∂=ψψ+ψ-ψ∂⎰⎰⎰⎰⎰ 即ˆ1ˆˆ[,]d F F F H dt t i∂=+∂ 此即为海森伯运动方程.其中右边第一项是由于Fˆ显含时间而引起的,即使ψ不随t 变化这一项也存在;第二项是由于ψ随t 变化而引起的,即使F 不随t 变化这一项也存在。
如果F ˆ不显含时间t ,即0ˆ=∂∂tF ,则1ˆˆ[,]d F F H dt i =。
二、守恒定律 在运动方程(1)中,如果F ˆ不显含时间t ,即0/ˆ=∂∂t F ,并且0]ˆ,ˆ[=H F (即对易),则有0/=dt F d ,即力学量F ˆ平均值不随时间变化。
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
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研究细小、基本的属性微观世界。
它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波动粒子双重性、原子与多原子体的结构与能级、原子核的结构、分子的结构与条件引力、量子化中所运用的一些基本原理、量子热力学和量子力学应用。
首先,量子力学的最基本原理是波动粒子双重性。
根据普朗克定律,宇宙中所有物理实体都可以作为同时具有粒子和波动性质的双重性体来描述,即物质既具有粒子性质也具有波动性质。
粒子性质表现为它们可以被视为有形的小粒子,具有线性和有效质量。
而波动性质表现为它们可以被视为一种振幅,可以按照一定的波动模式移动。
紧接着,原子与多原子体的结构与能级是量子力学的另一个基本知识点。
原子与多原子体通常由多个电子组成,每个电子都在其单独的能量状态中运动。
它们的不同的能量状态由电子的总角动量和总角动量的分量来描述。
由于电子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分量差异,不同的原子和分子会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之间跃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光辐射,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化学作用。
随后,原子核的结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核子通常由多个中子和多个质子组成,这些中子和质子受到强大的内部核力的作用,由此产生了一个复杂的核子结构。
这种结构决定了原子核的稳定性,决定了其在环境中的变化,以及原子核可能会产生哪些核反应。
此外,分子的结构与条件引力也是量子力学的基本知识点之一。
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这些原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做条件引力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得它们可以形成分子结构。
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子,它的结构由条件引力的强弱来确定,其稳定性也由当时的条件引力来决定。
条件引力也为分子谱研究提供了基础,通过研究条件引力的本质,可以计算出分子的振动能以及分子的吸收光谱。
另外,量子化中所使用的一些基本原理也是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
量子化是描述微观系统的最基本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将粒子和波动性质都考虑在内,并通过求解基本方程式来描述物理系统的行为。
第十七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doc
第十七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和分子等)运动规律的学科量子力学的建立经历了由经典物理学到旧量子论,再由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征1 、几个代表性的实验经典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在理论上已相当完善,对当时发现的各种物理现象都能加以理论上的说明。
它们主要由牛顿的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和光的电磁波理论,玻耳兹曼和吉布斯等建立的统计物理学组成。
19世纪末,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它们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有以下3个。
(1)黑体辐射黑体是指能全部吸收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它是一种理想的吸收体,同时在加热它时,又能最大程度地辐射出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绝热的开有一个小孔的金属空腔就是一种良好的黑体模型。
进入小孔的辐射,经多次吸收和反射,可使射入的辐射实际上全部被吸收,当空腔受热时,空腔会发出辐射,称为黑体辐射。
实验发现,黑体辐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主要与温度有关,而与空腔的形状和制作空腔的材料无关。
在不同温度下,黑体辐射的能量(亦称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如图所示。
许多物理学家试图用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方法解释黑体辐射现象。
瑞利(Rayleigh J W)和金斯(Jeans J H)把分子物理学中能量按自由度均分的原理用于电磁辐射理论,得到的辐射能量公式在长波处接近实验结果,在短波处和实验明显不符。
特别是瑞利-金斯的理论预示在短波区域包括紫外以至x射线、γ射线将有越来越高的辐射强度,完全与事实不符,这就是物理学上所谓的“紫外灾难”。
维恩(Wien W)假设辐射按波长分布类似于麦克斯韦的分子速度分布,得到的公式在短波处和实验结果接近,在长波处相差很大。
1900年普朗克(Planck M)在深入研究了实验数据,并在经典力学计算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设,他认为黑体中原子或分子辐射能量时做简谐振动,这种振子的能量只能采取某一最小能量单位ε0的整数倍数值。
量子力学知识点归纳
量子力学知识点归纳
粒子性质
- 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既具有波动性质又具有粒子性质。
- 粒子的量子态:用波函数描述粒子的状态。
- 粒子的叠加态:在量子力学中,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不同状态的叠加态。
波函数与测量
- 波函数的基本性质:波函数必须满足归一化和连续性条件。
- 算符与期望值:量子力学中的物理量用算符表示,其期望值对应其在该态下的平均值。
- 不确定性原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表明,无法同时准确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Schrödinger 方程
- 定态和非定态:物理系统可以处于定态或非定态,定态由定
态方程描述,非定态由非定态方程描述。
- 离散能级和连续能谱:不同物理系统的能级结构可以是离散
的也可以是连续的。
- 波函数的时间演化: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由薛定谔方程描述。
量子力学中的操作
- 叠加和干涉:量子力学中的粒子可以叠加在一起,并在经典
中无法解释的方式上产生干涉效应。
- 量子纠缠: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纠缠状态是量子力学的独
特现象,纠缠态可以表现出非常特殊的相关性。
- 测量与波函数坍缩:测量一个物理量会导致波函数坍缩到一
个确定的状态,而非叠加态。
以上是量子力学知识点的一个完整归纳,展示了该领域的基本
概念和特性。
深入研究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量子力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率为 0 ,与题目要求不符,舍去。
又因为当n = -1,-2,„分别与n = 1,2,„实际上是 代表着同一种概率分布状态, 所以
n k n 1,2,3, a 0 x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解为:
(4)归一化条件确定常数A
x 0, x a
n sin x (0 x a ) a
• 连续(概率不会在某处发生突变)。
1933诺贝尔物理学奖
E.薛定谔
量子力学的 广泛发展
二、薛定谔方程
质量为m的粒子,在势能函数U(r,t)的势场中运 动,当它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其波函数所满 足的方程为
式中:
i H t
2 2 2 2 ˆ H ( 2 2 2 ) U ( r , t ) 称哈密顿算符 2m x y z U (r , t ) :微观粒子所在势场的势能函数。
左边是时间的函数,右边是空间坐标的函 数,只有两边都等于常数E才成立,即
i df E f dt
(2)式的解为
(2)
ˆ H (r ) E (r )
i Et
(3)
f (t ) ce
只是空间坐标 r (3)式称为定态薛定谔方程,
的函数,如果给定了 U (r ) 和边界条件,就可根据该式求 出 (r ) 。所以
量子力学的氢原子理论: (1)氢原子的能量
1 13.6 En 2 2 ev ( , n 1,2,3) 2 2 32 0 n n me4
n 称为主量子数,氢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2)电子的角动量
L l (l 1)
(l 0 ,1 ,2 , , n 1)
n 2 2 2 能量的可能取值 n 2ma2
讨论:
2mE k 2
2
n 1,2,3,
1) n为量子数,能量是量子化的,每一个能量 值称为一个能级。 2 2 2) 基态能(或零点能) 1 0 2
3) 相邻能级的间隔 En n1 n 2n 1
i ( Et pr )
上式称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 2、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的模的平方代表着微 观粒子在空间某点出现的概率密度(空间某点单 位体积内发现粒子的概率)。
p(r , t ) (r , t )
2
(r , t ) (r , t )
张甫宽
理学院物理系
1932诺贝尔物理学奖
W.海森伯
创立量子力学,
并导致氢的同素 异形的发现
第1节 不确定关系
微观粒子的空间位置要由概率波来描述,概率 波只能给出粒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任意时刻不具 有确定的位置和确定的动量。
x
电子束
屏
a
缝
2
衍射图样
幕
X方向电子的位置不确定量为:
x a
第 4节
量子力学对氢原子的应用
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质子质量 是电子质量的1837倍,可近似认为质子静止,电子 z 受质子库仑电场作用而绕核运动。 电子势能函数
r
P
球坐标系下电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O
y
1 2 1 2 (r ) 2 (sin ) 2 2 2 2 r r r r sin r sin 2m e2 2 (E ) 0 40 r
( x 0, x a) 0 (x, t ) i A exp( Et ) sin x (0 x a) a
来描述,式中:E ,a为常量,A为任意常数。求: (1)归一化波函数;
(2)概率密度;
(3)概率密度最大值的位置。 (本题与教材P191,【例18-3】类似)
x
电子束
x a
屏
a
缝
2
px
p
幕
py
X方向的动量 px 的不确定量为:
px px p sin
第1级暗纹的衍射角满足:
a sin
px x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x x h
考虑到在两个第一级极小值之外还有电子出现,所以:
px x h
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E
V 0 O
V V0
金属中电子能量低于势 垒高度 E V0
Ⅰ Ⅱ E
x1
Ⅲ
V 0
x2
x
0 V ( x ) V0 0
0 x x1 x1 x x2 x x2
Ⅰ区薛定谔方程为:
2 1 2 k 1 1 0 2 x
E
V 0 O
V V0
l 称为副量子数或角量子数,电子的角动 量是量子化的。角动量公式与玻尔理论不同。 (3) 电子的角动量在z轴上(常为外磁场方向) 的投影
Lz ml
(ml 0 ,1 ,2 , ,l )
ml 称为磁量子数。可以看出L在空间的取向 是量子化的,此结论称为角动量的空间量子化。
空间量子化示意图
4)当 n
2ma
2 2
2ma2
n 2n 1 时,能级的相对间隔 n 2 0 ,能量 n
趋于连续,即量子理论过渡到经典理论。
*二、隧道效应
玻璃 玻璃 光波能透过界面进入 空气达数个波长的深 度(渗透深度)。
电子的隧道结:在两层金属导体之间夹一薄绝缘层。
电子的隧道效应:电子可以通过隧道结。
( ) ( ) z 1 0
z
( ) 3
z
2 1
0
2 1
0
1
l 1
L 2
1 2
l2
L 6
1
2 3
l3
L 12
第5节 电子的自旋
一、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1921年,斯特恩(O.Stern)和盖拉赫(W.Gerlach )发现一些处于S 态的银原子射线束,在非均匀磁场 中一束分为两束。
(2)定态薛定谔方程的通解
阱外: ( x) 0
2 d 2 x E x 阱内 2 2m dx 2 2 d x U x x E x 阱外 2 2m dx
阱内: 令 k 2 2mE 得定态方程: 2
上式称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
定态薛定谔方程
当U U (r ) 时,波函数为:
(r , t ) (r ) f (t )
代入薛定谔方程得
df i (r ) H [ (r ) f (t )] f (t ) H (r ) dt 两边除以 ( r ) f (t ) i df 1 H (r ) f dt (r )
x1
令 R r H
d 2 (1) d 2 ml 0 2 ml d dH 1 (sin ) [l (l 1) ]H 0 (2) 2 d sin sin d 1 d 2 dR 2m e2 2 l (l 1) r 2 dr ( r dr ) 2 [ E 4 r 2m r 2 ]R 0 (3) 0
2mE k1 2
2
E Ⅰ Ⅱ
x1
Ⅲ
V 0
x2
1 Ae
ik1 x
Be
ik1 x
x
Ⅱ 区薛定谔方程为:
2 2 2 k 2 2 0 2 x
2m( V0 E ) k2 2
2
2 A2e
k2 x
B2e
k2 x
Ⅲ 区薛定谔方程为:
2 3 2 k3 3 0 2 x
S1
S2
L
S
z s
O
Q
N
斑纹条纹数(ml 的取值) = 2l+1
从斑纹条纹数可确定角量子数l 发现:Li,Na,K,Cu,Ag ,Au等基态原子的斑纹数为2
1 l 2
1 1 Lz 或 2 2
与l 0 ,1,2 ,矛盾?
二、电子的自旋
1925年,乌仑贝克 ( G.E.Uhlenbeck )和高德斯密 特(S.A.Goudsmit)提出: 除轨道运动外,电子还存在一种自旋运动。 电 子具有自旋角动量和相应的自旋磁矩。 (1)电子的自旋角动量
2mE k3 2
2
3 A3e
ik3 x
Ⅰ区粒子进入Ⅲ区的概率为
E E
O V 0
V V0
P
3 1
2 x2 2 x1
2 2
2 x2 2 x1
e
2a 2 m ( V0 E )
Ⅰ Ⅱ
Ⅲ
V 0
x1
k2 x
x2
x
a x2 x1为势垒的宽度
2a ln P 2m( V0 E )
( r , t ) ( r )e 2 在定态中: p(r , t ) (r , t ) (r , t ) (r ) r 满足的条件:
•标准条件(单值、有限、连续)。
i Et
•归一化条件。
•对坐标的一阶偏导必须存在且连续。
例:假设粒子只在一维空间中运动,其状态可用波 函数
d 2 x 2 k x 0 2 dx
其通解:x sin kx
(3)根据标准条件确定k、
0 sin 0 又称为边界条件 a sin ka 0 0 ka n n 0,1,2, 当 n = 0 时得 x 0 ,在势阱中找到粒子的概
x p x 2 y p y 2 z p z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