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理解地球的公转是怎样产生四季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
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课程标准解读
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课程标准解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材解读】1.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等。
从成因上分析,这些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但各版本教材都进行了简单化处理,把昼夜交替和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归入自转引起的,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等归入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黄赤交角的变化引起的。
2.结合课程标准对本知识模块提出的活动建议“运用教具、学具或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来看,湘教版做得较好,提供了很多演示性活动,既有利于师生实践操作,激发学生探究地球运动产生的后果(地理影响),又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与合作精神,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发展观和联系观。
3.对于地球自转的特点,重点包括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其中:(1)对于地球自转方向,湘教版和中图版的做法很好,既从侧视角度,也从南北极上空俯视角度对之加以认识,这对后面判断地球俯视光照图很有帮助。
并且中图版的【实验】环节,对于实践新课标,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及归纳表述能力很有帮助。
(2)对于地球自转周期,各版本都强调了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其长23时56分4秒。
除了鲁教版没有介绍“太阳日”,其他各版本都对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作了介绍。
但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异同只需作一般了解。
(3)中图版教材中缺少地球自转速度的内容,使用中图版教学时需加以补充。
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介绍的方法上也各有特色,比如:人教版用图示和【读图思考】的方式、鲁教版用图示的方式、湘教版用【活动】的方式介绍地球自转的速度。
4.对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有关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时差、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等地理意义,人教版和鲁教版内容较为相似,只是人教版上缺少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知识。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四季的更替课件
[特别提醒] “昼夜等长”的两种情况 (1)“无论时间怎么变,地方不变”——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无论地方怎么变,时间不变”——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和夜弧的弧度代表昼夜长短( 如下图)。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欧美 春分至夏至 夏至至秋分 _秋__分___至__冬__至__ _冬___至__至__春__分__
我国 立春至立夏 _立__夏__至__立__秋___ 立秋至立冬 立冬至立春
物候 3、4、5 月 6、7、8 月 _9_、__1_0_、__1_1_月 __1_2_、__1_、__2_月
五带的南热、带北温带::有无阳阳光光直直射射,、全年极皆昼夏极夜 现象,季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 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
题,甲地地方时7:00日出,则17:00日落,昼长为10小时。
答案:3.D 4.B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5~7题。
5.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B.b
C.c
D.d
6.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A.a、c、b、d B.a、b、c、d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短 (1)昼弧和夜弧的界线:__晨__昏__线__。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更替
第2课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更替学习目标 理解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而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短(1)昼孤和夜孤的界线:晨昏线。
(2)特点⎪⎪⎪ —昼弧长于夜弧:昼长夜短—昼弧短于夜弧:昼短夜长—昼弧等于夜弧:昼夜等长2.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①______________。
(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②______________。
(3)北半球夏半年(③________日至④________日)a .北半球各地⎩⎪⎨⎪⎧昼长⑤ 夜长纬度越高,⑥北极附近出现⑦ b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⑧ 极昼范围达⑨ c .南半球情况相反。
(4)北半球冬半年(⑩______日至次年⑪______日) a .北半球各地⎩⎪⎨⎪⎧ 昼长⑫ 夜长纬度越高,⑬北极附近出现⑭b .冬至日北半球⎩⎪⎨⎪⎧ 各地夜长达一年中⑮ 极夜范围达⑯c .南半球情况相反。
二、四季的更替1.成因 ⎪⎪⎪⎪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太阳辐射的时间变化⇒四季更替 2.纬度差异(1)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的是:⑱______________。
(2)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也不明显的是:高纬度地区。
(3)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⑲________________。
三、五带的划分1.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3.划分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昼夜长短变化1.下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图中各点中太阳高度角大于0°的点是__________。
(3)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E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时。
考查点二四季、五带的划分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66.5°N-90°N有极夜; 66.5°S-90°S有极昼;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1)北极和南极地区存在极昼现象的时间长度分 别是?
北极极昼:3.21-9.23 (北半球夏半年) 南极极昼:9.23-次年3.21(北半球冬半年)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极圈-北极点 是极昼 南极圈-南极点 是极夜
光照图中如何判断昼夜长短?
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天都 发生 变化 ,最北可到达 北回归线 ,最南可到 达 南回归线,因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日期
6.22
前后 9.23 前后 12.22前后
3.21 前后
节气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太阳直射点
二
北回归线
分
赤道
二
南回归线
至
赤道
B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50N(北回归线)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A(3月21日前后)CE 00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D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23.50S(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叫 做太阳的回归运动。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能够 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只有一次直射,而它们 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太阳直射。
地球的公转
回忆:地球自转知识知多少
方向 周期 旋转轴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天(约24小时) 地轴
昼夜交替 时间的差异
思考:什么是公转?
定义
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时候,也在绕太阳公转
方向 周期 旋转轴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西向东 一年(约365天)
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教案第一册
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通过地理课件的演示,观察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地理实践力)2.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总结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综合思维)3。
运用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人地协调观)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与它所在纬线昼弧与夜弧的长度有关.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
2.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
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范围也达到最大.(3)北半球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范围也达到最大。
(4)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时.二、四季的更替1.天文四季(1)表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出现明显的四季变化。
(3)划分①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点.②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起点.2.气候四季(1)划分目的:与气候变化相吻合。
(2)划分方法:北温带国家多把3、4、5月确定为春季,6、7、8月确定为夏季,9、10、11月确定为秋季,12月和次年1、2月确定为冬季。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恰好相反。
(1)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别越大。
()(2)自9月1日到教师节,我国各地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3)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短。
()(4)全球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特征明显;低纬度、高纬度地区“四季模糊”,特征相似。
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 提示 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 寒带范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
3.黄赤交角变为0°,对气候和四季五带有什么影响? 提示 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 和季风气候。地球上将不会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 现五带。
(2)纬度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 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 夜长 相等,
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
昼越长 。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 夜越长 。 ③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 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 的变化幅度 越大 。
[深 度 解 读] 与黄赤交角有关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
1.地轴与赤道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3.地轴与黄道面成66.5°交角。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5°交角。
[对 接 高 考] 命题角度一 地球公转及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2015·重庆文综,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 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 日左右。据此回答第1题。 1.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 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 A.15° B.105° C.195° D.285°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 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 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看“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 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 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 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什么 有哪些影响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小编整理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围着太阳自西向东的转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道周长为94000万公里,我们所谓的年就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可以这幺理解,我们一直在跟着地球在旅行。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太阳的直射点随着地球的公转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表面接受到的热量也随着地球公转而不同,因为地球是斜着身子在公转,外形近似球形,因此造成了地球各地随着地球公转接收到的热量而不同,因此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再加上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造成了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在改变。
一个近日点在一月初左右,远日点在七月初左右。
南北半球接受到的光照面积和时间不同,造成昼夜长短不同。
1地球公转会产生什幺影响首先,地球的公转会造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落在地球上,直射点一年之中会发生回归运动,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在直射点北移过程中,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
《四季更替》 说课稿
《四季更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季更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四季更替》是教材版本年级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了四季形成的原因、四季的特点以及四季变化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四季的不同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然后逐步深入,从天文角度解释四季更替的原理,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理性的科学认知。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感受到四季的温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以及自然景观的差异。
但是,对于四季更替的真正原因以及其背后的天文知识,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思考新奇的事物。
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相对较弱,在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天文概念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和规律,知道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而产生的。
(2)学生能够描述四季的特点,包括气温、昼夜长短、自然景观等方面的变化。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四季更替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概要
春分日前后 的3、4、5三 个月是北半 球的春季, 春季北半球 获得的太阳 光热适中, 气温温和
夏至日前后的 6、7、8三个 月是北半球的 夏季,夏季北 半球获得的太 阳光热强,气 温高
秋分日前后 的9、10、 11三个月是 北半球的秋 季,秋季北 半球获得的 太阳光热较 弱,气温较 低。
冬至日前后的 12、1、2三个 月是北半球的 冬季,冬季北 半球获得的太 阳光热弱,气 温低。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地球公转→黄道平面
地球自转→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 太阳辐射能在地表的分布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
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和评价,力求做到: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潜力。
体现: 以探究问题为主轴,以探究思维为主攻,以学生为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主讲:东光一中 窦以杰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重、难点
说课流程
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 的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与初中知识点 连接并深化发展。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 义的学习对以后要学的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差异等,有着铺垫作用,所以本 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四季更替表格化总结对比
教学过程
秋分
9月23日前 后 太阳光直射 在赤道上, 全球昼夜长 度相等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及昼夜长 短 季节和光 热资源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 在赤道上, 全球昼夜长 度相等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在 北回归线上, 北半球白昼最 长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造成的。
地球绕自身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每天完成一次自转,这是地球的日晷运动。
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绕行一周,这是地球的年运动。
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1. 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因此每天都会有一个昼夜周期。
当地球上某一地区面对太阳时,该地区将经历白天,而同时地球的另一侧将面对太阳的背面,经历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的区域将相互转变。
2. 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椭圆的,这意味着在公转过程中,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
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面积更大,同时也更强烈,这时候地区将经历夏季。
相反,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面积较小,同时也较弱,这时候地区将经历冬季。
春季和秋季则是地球距离太阳适中的时候。
3. 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由于地球的倾斜轴使得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在公转过程中会经历极昼和极夜。
当地球的北极点倾向太阳时,北极将经历持续数月的极昼,而南极则经历相同时间的极夜。
相反,当北极离开太阳时,北极将进入极夜,而南极则进入极昼。
这些规律导致地球昼夜长短和季节的变化,并且对人类活动、气候和动植物生长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运动,周期为一年。这个运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从而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我国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植被变化,了解地球公转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一、教学内容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本节课内容选自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等。
2.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公转方向、周期、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
-掌握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及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认识地球公转对人类生活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和环境伦理观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四季变化的关系有了基本的理解,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首先,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区分是学生们的一个难点,有些同学容易将两者产生的地理现象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明确地强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动画演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初中地理: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doc
初中地理: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读地球公转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到图中四处的节气名称甲处:( );乙处:( );丙处:( );丁处:( )(2)地球公转到乙处时,太阳直射在线,泰州白天达到一年中最( )(长或短).地球公转到图中处( )和处( )时,我们泰州白天、黑夜一样长. 本题答案:(1)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2本题解析:(1)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2)北回归;长;甲;丙. 2、单项选择题对于珠海来说,白天最长的节日是( )A .国庆 B .春节 C .六一 D .中秋 本题答案:C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解答: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时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至日(12月22日),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白昼最长的节日,就看哪个节日离夏至这天最近即可.故A、B、D不符合题意.点评:此题在明确各节假日的时间,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解答即可.3、单项选择题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北斗星的斗柄会随着季节的推移而改变指向.那么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A.冬季B.夏季C.春季D.秋季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解答: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天文知识的积累,以及方向的判定.4、单项选择题以下四个节日中,泉州市白昼时间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教师节B.圣诞节C.儿童节D.国庆节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是6月22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选项中儿童节(6月1日)距夏至日(6月22日)最近,是泉州市白昼时间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节日.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要知道教师节为9月10日,圣诞节为12月25日,国庆节为10月1日.5、单项选择题通过“测量竿影的长度和方向”活动,我们知道()A.一天中,正午的竿影最长B.一天中,正午的竿影最短C.竿影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D.一年中,正午竿影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分析:离地球十分遥远,体积非常巨大的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的.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解答: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竿影最短.点评:考查太阳高度与气候的关系,要理解记忆.6、问答题读图,回答:(1)图上各点中,正值白天的是(),正值黑夜的是().(2)朝向太阳的半球上,()点将首先进入黑夜;背向太阳的半球上,()点白昼即将来临.(3)该图表示的()月()日的太阳照射情况,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时间().这时,北半球是()季,南半球是()季本题答案:(1)CDEF;AB;(2)D;B;A.6月22日B.9月23日C.12月22日D.3月21日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解答: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故选项C符合题意.点评: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属于中档题.8、单项选择题一天当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D.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解答:解: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一天当中,太阳的高度不同,旗杆的影子长短就有变化.故选:B.点评:考查了地球的运动,要结合实际理解解答.9、问答题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周期是______.(2)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__(主要纬线);这一天,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多或少).(3)今天(6月3日),地球运行在图1公转轨道中甲、乙、丙、丁的______段,相应的太阳直射点在图2中a、b、c、d段的______段.(4)当太阳直射点处在图2中的a段时,此时段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A.全部到无B.无到全部C.一半到全部D.全部到一半.本题答案:(1)一年;(2)南回归线;少;A.赤道B.回归线上C.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当3月21日左右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此时为春分日.从今天起,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当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时为夏至日.从这一天开始,太阳光的直射点转向南运动,当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此时是秋分日.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南运动,当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此时是冬至日.2007年11月8日位于秋分日(太阳光线直射赤道)与冬至日(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之间,故2007年11月8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11、单项选择题从我国“清明节”到“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更替.解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我国清明节到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根据题意.点评:该题考查的重点是要对地球公转示意图有准确的把握.12、单项选择题留心观察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变化规律是()A.短---长----短B.长----短-----长C.长----再长----更长D.短----再短----更短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一天中同一地方的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往往不同,其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解答:一天中同一地方的太阳高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变化规律是长--短--长.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要灵活应用.13、问答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我国的国庆节时地球公转______点和______点之间(3)根据图中A、B、C、的位置.完成表格:本题答案:(1)(2)D;C;(3)14、单项选择题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B.我国北方的河流都已经结冰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我国处于夏季,河流不会结冰,昼长夜短,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故南半球为冬季,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结合生活实际判定选项.15、单项选择题北半球冬至日昼夜情况是()A.昼长夜短B.昼夜平分C.极昼或极夜D.昼短夜长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16、问答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写出图中字母所处位置的节气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本题答案:冬至;春分;夏至;秋分.本题解析:冬至;春分;夏至;秋分.17、问答题读图(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D三点的经纬度:A______;B______;D______(2)A,B,C,D,E五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点是______;位于北温带地区的是______点;B点位于C点______方向.(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位置P时,太阳光直射点______.A.正向南移B.正向北移C.在南半球上D.在赤道上(4)地球从位置②③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______再到______;地球从位置④①②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5)地球公转到图2中②的位置时,图1中的E点的白昼时间达到最______(长/短);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_(极昼/极夜)现象.本题答案:(1)20W,20N;20W,20N;20S,20E;20E,40S;(2)C;E;东南;(3)B;(4)赤道;南回归线;昼变长、夜变短;(5)长;极夜.18、问答题A是______日B是______日C是______日D是______日当地球运行到______(填字母)的位置的时候黑龙江省各地的白昼最长.当地球运行到______(填字母)的位置的时候黑龙江各地的黑夜最长.当运行到______(填字母)和______(填字母)位置时黑龙江各地昼夜等长.本题答案:夏至;春分;冬至;秋分; A;C;B;D.本题解析:夏至;春分;冬至;秋分; A;C;B;D.19、单项选择题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B.35C.55D.6634〃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9月23日,太阳光线直射了赤道,为了使洛阳(35N,112E)的热水器有最好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35,才能使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高度角最大.故选项B符合题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该题有一定的实用性,理解记忆.20、问答题2014年春节为2014年1月31日.读图1后,回答下列问题.(1)过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约是在图1中的()点和()点之间.(2)12月22日冬至,这时地球在轨道的位置是ABCD四点中的()点.这天在正午时分,宝鸡市行政中心的国旗旗杆影子和图2中的()所示最相似.本题答案:(1)D;A;(2)D;D本题解析:(1)D;A;(2)D;D21、单项选择题在南温带建房时,要想采光好,房屋的门窗应朝向()A.东B.南C.西D.北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解答: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温带以北,要想采光好,房屋的门窗应朝向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理解解答有效.22、单项选择题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A.一定是3月21日B.一定是6月l(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点和______时,蚌埠的昼夜等长.(3)图中各点表示的北半球节气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4)今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点和______之间(填数码).(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点时,蚌埠的昼长最长,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点时,蚌埠的昼长最短.本题答案:( 1)一年;(2)②;④;(3本题解析:(1)一年;(2)②;④;(3)夏至;春分;冬至;秋分;(4)④;③;(5)①;③.24、单项选择题这里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以上文字描述的是()A.热带地区B.两极地区C.温带地区D.寒带地区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是温带地区.解答: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两极地区即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是温带地区.点评:此题考查五带的主要自然现象,属于基础题.25、单项选择题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昼夜平分.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26、问答题材料一:地球公转示意图.材料二: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与神州九号对接成功.(1)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______(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的______的周长.(2)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______线,纬度是______.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日(节气),南半球这时是______季节.(3)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州九号对接成功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__处与______处之间.(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B-C之间时,太阳光直射点(多选)______.A.正向南移B.正向北移C、在南半球D.在北半球.本题答案:(1)自转;赤道;(2)南回归;23.5S;冬至;夏;(3)D;A;(4)AC.27、问答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太阳直射赤道时,其节气是______或______.(3)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此时,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______现象.(4)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__;此时,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最______,白昼最______.(5)对比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填写下表本题答案:(1)(2)春分日;秋分日;(3)北回归线;极昼;(4)南回归线;小;短;(5)28、问答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B.(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3)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节气是,B点时是.本题答案:(1)夏至;冬至;(2)北回归线;极昼;(3)如图甲中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______.A.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北寒带.本题答案:(1)4万;(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B;本题解析:(1)4万;(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B;(3)D.30、单项选择题一年内有太阳光直射,且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点位于()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极圈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解答: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春分,全球昼夜平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在赤道上,即秋分,全球又昼夜平分.所以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方是赤道.根据题意.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公转》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从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入手,再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将地球公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地球公转的影响;
-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基本知识;
-结合地球仪、天文软件等工具,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
-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等。
2.教学实施:
-教师讲解:“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困惑。
2.教学实施: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公转,知道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等现象。”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3.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复习地球自转的知识,自然过渡到地球公转的学习;
-新课: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地球公转有初步的认识;
-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地球仪、天文软件等工具,观察和模拟地球公转现象,探究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设计与地球公转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
为什么昼夜长短总在变化
为什么昼夜长短总在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运行着,其中昼夜交替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运动之一。
我们可能并不清楚昼夜长短为何总是在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它的周期约为24小时。
在北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的;而在南半球,则是顺时针的。
这个周期决定了我们所经历的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也直接受到了自转的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的轴线倾斜,所以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还需要了解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运动,它的周期约为365.24天。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而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这也对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断地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会有所变化,这就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日照时间较长,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日照时间较短。
所以,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的。
这两种运动的组合造就了我们所经历的昼夜交替,昼夜长短也因此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地球的轴倾角也是导致昼夜长短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的轴倾角约为23.5度,这决定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每天受到的日照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在夏至和冬至时,地球的轴倾角所决定的昼夜长短差异最为明显。
在夏至时,地球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而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短;而在冬至时,情况则正好相反。
这就是由地球轴倾角决定的昼夜长短变化,它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
地球围绕太阳的椭圆公转轨道也会对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影响。
由于轨道的椭圆形,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地球的公转速度也会不断变化。
而地球的公转速度与昼夜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椭圆公转轨道也是昼夜长短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初中地理: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初中地理: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2、单选你自己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正午时刻人影最长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人影最长.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说出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的时间.3、单选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A.23.5°SB.赤道C.66.5°N或66.5°SD.23.5°N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解答: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春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在赤道上,即秋分.所以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地方是赤道.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掌握情况.属基础题.4、单选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在这里,每天升旗的时刻与日出同时,下面几个节日升旗最早的是()A.“六•一”儿童节B.“十•一”国庆节C.“五•一”劳动节D.“三•八”妇女节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选项中“六•一”儿童节(6月1日)与6月22日接近.故选项A符合题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现象.要知道各节日的时间.5、单选一年中,物体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北半球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更替.解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有规律的变化.根据题意,“物体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说明太阳的直射点总会在其南面,那么此点应在北回归线以北的位置.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也随之产生的变化,结合教材和实例多加练习、掌握.6、单选每年冬至日过后,家住临沧的玲玲感觉()A.白天越来越长了B.黑夜越来越长了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冬至日过后,云南省的临沧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白昼越来越长.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是昼夜长短的变化,理解解答即可.7、单选地球上每天昼夜等长的地方是()A.南北回归线B.南北极圈C.赤道D.两极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由于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上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但赤道上每天昼夜等长.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8、单选以下四个节日中,泉州市白昼时间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教师节B.圣诞节C.儿童节D.国庆节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是6月22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选项中儿童节(6月1日)距夏至日(6月22日)最近,是泉州市白昼时间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节日.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要知道教师节为9月10日,圣诞节为12月25日,国庆节为10月1日.9、单选北半球冬至日昼夜情况是()A.昼长夜短B.昼夜平分C.极昼或极夜D.昼短夜长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10、单选当北京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时,南极大陆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节是相反的.解答:当北京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即夏季时,南极大陆是冬季.点评: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特点,理解记忆即可.11、单选在北半球,每年3月21日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是从()A.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B.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C.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D.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当春分日(3月21日前后),阳光直射在赤道上,从今天起,太阳光的直射点向北运动,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12、单选当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当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时,是太阳光线直射了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故选项D符合题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说一下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13、单选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中学放寒假时,通辽市的自然景观是()A.春暖花开B.烈日炎炎C.草木枯黄D.白雪皑皑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而且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当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中学放寒假时,通辽市的季节应是夏季,自然景观是烈日炎炎.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注意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14、单选夏至日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是()A.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地区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C.北回归线及其为北地区D.北半球各地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时,太阳光线直射最北界线北回归线,故夏至日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是北回归线及其为北地区..点评: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理解解答.15、单选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A.一定是3月21日B.一定是6月22日C.一定是9月23日D.可能是9月23日或3月21日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解答: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中不同节气的日期,牢记即可.16、单选当威海市所有物体正午的影子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北回归线B.赤道C.南回归线D.南极圈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威海市位于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影子最长.根据题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17、单选下列地区中,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的是:()A.赤道B.南北回归线之间C.南回归线以南地区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如果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18、单选关于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北半球各地昼长时,南半球各地也是昼长B.每年夏至时,北极圈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C.当昆明昼短夜长时,位于南半球的悉尼也是昼短夜长D.春分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更替.解答:A、当北半球各地昼长时,南半球各地是夜长,因为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北半球上每年夏至时(6月22日前后),北极圈会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当处于北半球的昆明市昼短夜长时,位于南半球的悉尼会出现昼长夜短;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春分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9、单选一年中北半球人的影子最长的一天是()A.6月22日B.9月23日C.12月22日D.3月21日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解答: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故选项C符合题意.点评: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属于中档题.1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跨东西半球的是______.(2)将图1中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3)在图2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4)地球绕日公转时,______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______之间移动.(5)图1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的是______,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__.(6)6月10日,我们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7)我国白天时间最长,这一天是______(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本题答案:(1)①;②;③;(2)①>②>③;(3(4)地轴;南北回归线;(5)②;③;(6)昼长夜短;(7)夏至;北回归线.21、单选当首都北京是夜晚的时候,美国纽约却是白天,其原因是()A.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不同B.因为地球是球体的缘故C.因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原因D.这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有关系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以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解答:当首都北京是夜晚的时候,美国纽约却是白天,其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不同.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理解解答即可.22、单选新上任的李协理员,一大早就到下岗失业人员王某家,进行入户走访。
1.3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教学设计第一学期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天文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布置课后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现象,撰写观察报告。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生活中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撰写一篇观察报告,要求不少于500字。报告内容需包括观察时间、地点、方法,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和感悟。
2.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型,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要求模型能直观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3.地理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解读能力。
4.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什么?
b.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c.如何运用地理图表分析昼夜更替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小组分享: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提问。
(四)课堂练习
1.判断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初中地理知识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知识点的认识】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
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
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都与地球公转有关,但是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
【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例:(2014•威海)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 1 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A.23.5°S﹣冬至日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D.23.5°N﹣夏至日分析: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均没有太阳直射。
解答:由题意“我国某地”“每年只有 1 天有阳光直射现象”可得知我国是处于北半球上,故 AB 不符合题意;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的北回归线(23.5°N)时,是在夏至日这天。
故 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地球公转示意图的考查,结合教材和图示多角度掌握,并熟知。
【解题思路点拔】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季节是解题的关键。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更替。
1/ 1。
地球昼夜交替知识点总结
地球昼夜交替知识点总结昼夜交替的原因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绕自己的轴线自转。
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3.5度,这个角度使得地球自转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和时间不同,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昼夜交替和地球自转的关系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发生。
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地区处于太阳照射下,而其他地区则处于太阳阴影下,这就造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为约24小时。
因此,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也为24小时,即每天有一次昼夜交替。
不过,在不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昼夜的长度会有所不同。
地球昼夜交替的原理地球昼夜交替的原理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导致了太阳的照射角度和时间的变化。
当一个地区处于地球自转轴的阳光照射下方时,就处于昼间;当一个地区处于地球自转轴的阳光照射上方时,就处于黑夜。
这就形成了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昼夜交替的影响地球的昼夜交替对人类和自然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它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
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这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影响。
昼夜交替也影响了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对自然界的生物和植物都有重要的作用。
地球昼夜交替的地理分布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全球性的现象。
在地球的不同地区,昼夜的长度和变化规律会有所不同。
在赤道附近的地区,昼夜的长度基本相等;而在极地地区,昼夜的长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地球各地的昼夜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形成了地球昼夜交替的地理分布。
地球昼夜交替和季节的关系地球昼夜交替和季节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地球自转轴和公转轨道的倾斜,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会处于不同的太阳照射角度下,从而导致了昼夜长度和季节的变化。
在北半球,夏至时昼间最长,冬至时昼间最短;而在南半球,情况则相反。
这就形成了地球昼夜交替和季节的密切联系。
总结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它造成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和时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3、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
)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夜长的计算公式
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15°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24—夜长 =(日落时间—12)×2 =(12—日出时间) ×2 夜长 =夜弧所跨的经度/15 ° =(24—日落时间) ×2 =24—昼长 =日出时间×2
日落
夜 弧
A B
昼 弧
昼长
日出
12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问题设计上,更多的是利用光照 图切入,因此要熟悉和理解不同时间背景下的日照图。 不同节气的日照图
节气 侧视图 北半球 6时 0时 6时 12时 12时 18时 6时 12时 18时 两分 12时 18时 0时 12时 18时 0时 12时 18时 6时 0时 12时 0时 12时 0时 12时 俯视图 南半球 18时 S 6时 18时 S 6时 18时 0时 0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四季的更替 5、五带的划分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地理问题:
1、放暑假和寒假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2、我国南极科考队为什么一般选择在我 国的冬半年前往南极考察?
一、昼夜长短有什么决定?
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长短比例”来表示
夏至
冬至
S
6时
0时
练习
b
1、a、b两地的地方时是:
a
2、若a点的纬度为75度, 则最接近图示的昼夜状况 的日期是: A、4月上旬,B、6月中旬, C、9月中旬,D、1月下旬
D B
B
B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标注太阳高度 为0度,地方时为8点的点 M。 (2)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 沿CD向D运动,其方向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这一节内容的设想是自制简易教具,演示地球的公转,从而使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理解地球的公转是怎样产生四季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的。
下面是演示的主要步骤:
一、自制教具
图2-1
把一个乒乓球切成两半,一半当太阳,固定在椭圆形的纸板上,纸板作为地球公转轨道的轨道面模型,如图2-1(2)所示。
另一半当昼半球,照在地球仪上,很明显地球仪是有颜色的,能体现出来是白天,对准地轴剪两个口子,并在半球的中间扎一个小孔,当做太阳直射点,如图2-1(3)所示。
图2-2公转轨道面
如图2-2所示,在地球公转轨道面标出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并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二、用自制的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
提醒学生注意,在演示的时候公转轨道面模型与地球仪
的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
先将地球仪放在冬至的位置,将公转轨道面移至南回归线上,固定轨道面,如图2-3所示。
图2-3固定轨道面
水平移动地球仪至春分、夏至、秋分三个位置,观察它的现象。
将当做昼半球的另外半个乒乓球,照在地球仪上,扎个小孔当做太阳直射点,和刚才方法是一样的,演示地球的公转。
提醒学生注意,地球是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
当地球运行到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位置的时候,观察地球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如图2-4至图2-6所示。
图2-4罩上昼半球(冬至)
图2-5罩上昼半球(春分)
图2-6 罩上昼半球(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