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教育硕士心理学学习理论复习思想结构图心理学理论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有关看法总结:认识过程心理学心理过程感情过程注意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色能力气质性格知情义的关系:三个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限制,互相浸透认识过程基础感情过程前提反作用影响影响调理意志过程心理学研究客观任务心理本质发展研究任务和意义系统研究意义原结构主义教育则机能主义原则心理学方法和行为主义派别察看方格式塔试验法精神剖析丈量过去和此刻人本主义检查现状认知个案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体信息整合神经元轴突传达信息树突接受信息突触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神经元联系神经元2、神经激动神经激动刺激 去极化状态 电位差 极化状态不该期 刺激不反响神经激动脉冲式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活动大脑皮层颞叶——听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 中边沿系统额叶——语言中枢 脑顶叶——运动中枢枢大脑 神小脑经间脑:丘脑和下丘脑个体和种族保留系脑干:延脑、脑桥、中脑调理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 统脊参加记忆活动髓感觉的整合中 最低部位,基本功能是反射和传导神经激动枢神 喜悦过程减退克制经 活动过程条件克制 分化克制克制过程系非条件克制统扩撒和集中外克制 活超限克制活动规律动互相引诱正引诱、负引诱4、反射结构及其种类结构感觉器-传反射反射弧特别通路着迷经-中三种通路非特别通路 枢-传出神无条件反射环形通路经-效应器经典条件反射强两种化关系信号 条件反射时系统工具性条件反射程表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动物心理的发发生:反应-感觉性-信号性反应发展:感觉-知觉-思想萌芽生与发展心人类心理的发发生:两个基本条件:劳动和语言发展:阶段性;心剪发展条件(遗传,理生与发展环境和教育,心剪发展的动力)的发人类心理的基归纳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限制性生本特色与行为主义——华生(五个看法)发精神剖析学派——两个人头,五八阶段展个性心剪发展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四个要素,三种适理论应),四个阶段。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三、突触及突触传递 • 神经系统是由众多神经元相互联系而构 成的,从而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对人类 来说,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没有细胞质相 连,仅互相接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 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它是神经元 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 整合的关键。
• 每个突触包含三个部分。突触前部分, 突触间隙及突触后部分。突触前部分 指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形成的突 触小体,其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突 触小泡内储存有神经递质
• 二、中枢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脊髓位于脊柱中,脑 位于颅腔内。 • (一)脊髓 •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在脊管内,上接 延髓,下端终止于细长的终丝。从横切面看,脊髓中 间是呈“H”型的灰质,灰质外面是白质。灰质的主要 成分是神经元的胞体,白质的主要成分是聚集的神经 纤维束。
• 五、第一作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 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是巴甫洛夫在晚年提出 的,他将客观环境中所有的刺激分成两种 性质不同的信号刺激物,进一步认为存在 着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 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 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用语 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 作第二信号系统。
舌回
海马回钩 海马旁回 齿状回 海马沟
底面的沟和回
嗅球 海马回钩 嗅束 嗅三角 前穿质 枕颞沟 海马旁回
枕颞内外侧回
侧副沟
海马
在齿状回的外侧,侧脑室下角底壁上的弓形隆起。
海马结构 : 海马 + 齿状回
海马
侧脑室
齿 状 回
海马旁回
海马旁回
齿状回
海马
边缘叶
扣带回、海马旁回、齿状回、海动的基本过程 •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 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跟有机体的 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抑制 过程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 弱相联系。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一、填空题1、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神经元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
(2003年选择题)3、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2001年填空题)4、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6、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7、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
8、(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
9、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大脑)、(小脑)六部分,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10、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11、聚精会神看书时对其他情况听而不闻,这是(负诱导)现象。
12、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3、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14、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15、非条件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6、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7、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18、视觉中枢位于(枕叶)(1999年选择题)19、听觉中枢位于(颞叶)20、运动中枢位于(额叶)21、感觉中枢位于(顶叶)22、反射弧的特殊通路保证了反射的(准确性)23、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是(强化)24、超限抑制属于(非条件性抑制)25、枪声响起引起注意是(外抑制)26、人因过度疲劳而睡眠是(超限抑制)27、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叫做(不应期)。
28、对英语发音的细微区别是通过(分化抑制)实现的。
29、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脊髓)30、不属于脑干部分的是(间脑),属于脑干部分的是(延脑、脑桥、中脑)。
31、“望梅止渴”、“谈梅生津”和吃梅子时流口水分别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反应、第二信号系统反应、非条件反射)二、名词解释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机制.
四
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 高等脊椎动物是指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
类、灵长类动物。
• 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了沟、
回,扩大了皮层的面积,脑的各部分的机能逐 渐分化。
• 出现了高级的心理反映形式--知觉、思维。
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的进化遵循下 列的方向:
(三)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人脑和动物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巨大的
差异。
结构上: 小脑: 低等动物占比重大 人占的比重小。 新皮层:动物新皮层面积小 人的面积大。
功能上:
大脑皮层可以分为不同的脑区,分
别执行着不同的功能,但不同的进化阶梯
上,皮层区的功能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
人脑的功能更复杂,更先进。
• 重点与难点:
•
科学家德尔盖多(Jose Delgado)进入斗牛场,身披斗牛 士的斗篷,手里拿着一个无线电遥控器。公牛朝德尔盖多 冲过来了!他后退了两步,站了下来,正对着狂奔而来的 公牛,没有躲避,而公牛则在就要定到德尔盖多之前的霎 那间停住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德尔盖多手中的遥控器发 出了信号,使深埋在公牛大脑里的电极给脑特定的控制中 枢施以刺激,大脑发出的指令使公牛骤然停住。
(一〕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脑指数的大小来衡量脊椎动物脑的相对大小 的变化。 脑指数是指用脑的实际的大小与预期的脑的 大小的比值来表示。 预期大小是指哺乳动物脑的平均值,它考虑 了脑重和体重的关系.
常见的几个物种脑的大小的比较
物种 脑容积(毫升) 脑指数 2.3 25.3 106.4 440.0 1350.0 0.40 1.01
(一)结构:
神经元由胞体与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普心02:心理学的生理基础
人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说明心理是客观世界的
映像。
2、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
3、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
经和
等五部分组成。
4、 “谈虎色变”是 信号刺激物引起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反射
活动。
5、
和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6、无脊椎动物的心理水平停留在
到
,出现了思维的萌芽。
阶段。动物进化
7、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
人类 最高的反映形式----人的意识
整理课件
客观现实是心理内容的源泉
心理活动总是有一定的内容的,这种内容 的源泉在于客观现实。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无论是简单的心 理活动,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可以在 客观现实中找到它的“原材料”。
整理课件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主观性
因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在具 体的人的身上发生的。
整理课件
神经元的功能和分类
基本功能
接受信息 贮存信息 整合信息 传导信息
分类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整理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位于脊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具有
1
两种功能,即脑神经传入与传出的中转站以及简单的反射控
制中心。膝跳反射活动就是在脊髓水平上进行的
整理课件
操作性条件反射
•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B.F.Skinner)以其著名的“斯 金纳箱”为基础对白鼠和鸽子进行 实验
整理课件
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
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 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知识点 (1)
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本章重点脑是怎样进化的?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脑功能发挥作用的几种理论是什么?难点:神经冲动的传导的机制、神经冲动化学传导的机制;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一、神经系统与脑的进化1.神经系统的起源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可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性反应。
例如,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
多细胞动物——网状神经系统,执行传递兴奋功能。
例如,腔肠动物水螅己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属于链状或节状神经系统,由头部神经节和腹部神经节组成。
头部神经节的发达,在神经系统演化上称“发头现象”。
发头现象的岀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1)脊椎内有一条神经管——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
在神经管的前端膨大部分首先形成脑泡,随后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五个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和小脑。
(2)两栖动物的前脑己经发展成为两半球。
(3)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
注意: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神经组织的主要区别: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组织位于腹侧,是实心管状;脊椎动物的神经组织位于背侧,是空心管状;4.髙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高等脊椎动物是指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髙部位。
(1)脑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衡量脊椎动物脑的相对大小。
进化特点之一:脑重占体重比例增加。
(2)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皮层指数:新皮层的实际大小与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比值。
进化特点之二:新皮层容积和面积增大。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进化特点之三:皮层结构、功能更加复杂。
5.人类文化与脑进化的关系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群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文化是人类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脑的产物。
2019心理学考研真题(11)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一、填空题12、根据功能特性,神经元可分为345、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和67、89、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
信号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信号,又称10、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11、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过程,这种1213141516、枕叶是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在颞叶;171819、第一信号系统是用实物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用言语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1.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A.神经元B.神经系统C.大脑D.大脑皮层2.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的神经元是( )。
A.感觉神经元B.联络神经元C.运动神经元D.特异神经元3.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是( )。
A.神经元B.神经系统C.大脑D.大脑皮层4.听觉中枢在( )。
A.枕叶B.颞叶C.额叶D.顶叶5.某个原本不能引起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但它总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多次重复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该反射称为( )。
A.工具性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经典性条件反射D.第一信号系统6.下列哪种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见风流泪B.谈梅生津C.望梅止渴D.吃梅生津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
A.反射活动B.信号活动C.精神活动D.意识活动8.大脑皮层部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是( )。
A.正诱导B.负诱导C.扩散与集中D.相互诱导9.小孩临睡前会兴奋地“闹觉”,这是( )所致。
A.扩散B.集中C.正诱导D.负诱导10.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这种现象是( )。
A.强化B.诱导C.分化D.动力定型11、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顶叶B额叶C颞叶D枕叶12、下列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心理的生理机制
BRAND PLANING
商业产品部
神经元的构造、分类及神经兴奋的传导
神经系统及其机能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本章内容提要:
神经元的构造及其分类: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神经系统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具有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规律:
扩散与集中
相互诱导
01
02
03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
两种信号系统:
01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02Biblioteka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03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的构造:
——神经传导是由感觉N细胞传到中间神经细胞,再传到运动神经细胞,是单向传导。
一、神经元
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神经元机能,可分为: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等。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多极细胞。
1
神经兴奋的传导:
2
神经兴奋:
04
人的两种信号系统总是协同作用的。
05
作业:
名词解释:主要是反射、反射弧、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书后第一题)
阐述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
阐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和系统性功能。
3
当以某一形式刺激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较安静的状态转至较活动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神经兴奋。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一节脑的进化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一)结构特点:有专门负责接受刺激的细胞,开始出现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
分化出感觉细胞、运动细胞、神经细胞三类细胞。
形成了网状神经系统,神经元之间没有突触联系,联系是原浆的,没有神经节和中枢。
1、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
如:变形虫,单细胞可执行感受器、神经系统、效应器多种功能。
功能特点:趋向有利刺激,避开有害刺激;对刺激有适应性的反应。
2、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如:水螅,海蛰,水母,多细胞(二)功能特点: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
神经元的兴奋不具方向性,而是向任何方向传导,刺激任何一点将引发全身性反应。
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一)环节动物:如,蚯蚓,身体有许多节构成,每个节体中央有一个神经节,由神经节发出的神经分布身体各部,将全身联合成一个整体。
出现头部现象,为脑产生准备了条件。
头神经节以后是纵贯身体的腹神经索,呈链状,称链状神经系统。
(二)节肢动物:如,昆虫。
分三部分:头、胸、腹部,头部有敏锐的感受器,胸部有足、翅,形成三大神经节,头部神经节是脑的雏形,胸和腹部各有一个神经节,形成一条神经索,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三)功能特点:处于感觉阶段,有大量本能行为:①营生,②筑巢,③照顾后代,④种内交际。
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大约出现在5亿年以前,是动物进化史上一大进步。
(一)结构特点:左右对称;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尾部;体内有一根脊柱骨,称脊椎。
脊柱骨内有一根神经管,称管状神经系统。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神经形状:链状,节状管状位置:腹部背部空间面积:实心(小)空心(大)管状神经系统为脑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在脊椎动物神经管的前段,首先形成脑泡,随后分化成为相对独立的5个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考点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电传导,化学传导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不对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生物反馈:通过训练让个体自行控制自己的身体过程。
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1.神经系统是由()构成的。
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B、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大脑C、脊髓和大脑D、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正确答案:A2.对一般人来说,言语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在()A、左半球B、右半球C、左右半球没有区别D、有人在左半球,有人在右半球正确答案:A3.脑干包括()A、桥脑、下丘脑和中脑B、延髓、中脑和下丘脑C、延脑、桥脑和中脑D、桥脑、丘脑和下丘脑正确答案:C4.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等组成部分。
A、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感觉区、大脑皮层运动区和大脑皮层联合区C、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D、额叶、顶叶、枕叶和旁叶正确答案:C5.用“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于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神经生理学家是()A、布洛卡B、巴甫洛夫C、罗杰?斯佩里D、艾宾浩斯正确答案:B主观题二、填空题1.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 ________ 来完成的。
正确答案:神经递质2.神经元通外面包裹的 ___________ 加快了冲动的传导速度。
正确答案:髓鞘3.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包括神经细胞内的电传导和神经细胞间的_________ 传导。
正确答案:化学4.神经元通过自己的树突和胞体接受冲动,并经过_________ 传导冲动。
正确答案:轴突。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一节 神经系统神经元树突:接受信息轴突:传递信息细胞体:整合信息树突及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间脑、小脑、大脑六部分。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三沟四叶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顶叶:躯体感觉中枢额叶: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注意、记忆、思维、语言。
觉性失语症”。
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反射第三节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M:经典性条件反射。
(当条件刺激成为无条件刺激的信号,有机体对这个信号起反应。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时间接近;条件刺激的预测性。
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叫做“分化”。
叫做“强化”。
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一次出现,巴普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开车,早操)工具性条件反射M: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关系:共同规律: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消退后有都会自然恢复,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都有泛化和分化。
不同点: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经典:无条件刺激很明显。
工具:由身体内部某些情况(内驱力)。
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经典:强化与刺激有关。
工具:强化只与反应有关。
3.反应方式不同。
经典:反应是先天固有的。
工具: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强化时程表J:主要分五种:1.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2.定比间隔强化3.定时间隔强化4.不定比间隔强化5.不定时间隔强化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第四节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M: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超限抑制M: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M: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系统一、神经元1.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3.轴突通常又称为神经纤维。
4.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以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5.突触——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
6.神经细胞的膜有一定的通透性,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让正离子进入,也不让负离子出去,保持膜内外的电位差,叫做极化状态。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人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2.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
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网状结构在脑干中占很大比例,它由灰质和白质相混杂而成。
3.间脑被称为在脑的中间,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4.人的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能力。
5.人的大脑的两个半球表面覆盖着面积很大的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6.大脑中枢——人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最大结构,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重要的沟裂: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这三条沟裂将大脑皮层划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大区。
7.听觉中枢——位于颞叶。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
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2.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3.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条渠道: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非特殊通路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2022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2022心理学考研进入到冲刺阶段,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仍应紧扣考纲,重视笔记与精要知识点。
做到查缺补漏,将自己已经记住的重点强化,未记住的重点重新记忆!下面是整理的心理学导论重点复习笔记吧。
请参考: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解析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心理是人脑的技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神经元一词,并创立神经元学说基本作用:接收和传递信息,以及整合信息构成:由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生物钟典型神经元五部分:胞体、树突、轴突、髓鞘和突触小体分类:根据其机能特性(功能)分为三大类:感觉神经元(传入/内导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外导神经元)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信息并传至胞体胞体:中央有细胞核是能量中心髓鞘:包裹在神经纤维外围,由胶质细胞组成轴突:又叫神经纤维,把冲动由胞体传至远处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轴突、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的储存场所)突触间隙:大小影响了化学传导速度突触后:胞体、树突神经递质:产生兴奋/抑制作用,兴奋和抑制是神经系统两个基本状态冲动传导到轴突末端,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后膜,激发后膜上的受体,打开/关闭某离子通道,改变膜的通透性,引起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神经冲动:神经元通过接收和传递神经冲动进行交往,实际为电位变化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分为两种:电传导和化学传导电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内的传导(同一神经元)——较快,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即突出间传导(不同神经元)——较慢,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媒介电传导过程:内负外正-接受刺激-通透性变化+离子进入膜内-产生电位差极化状态-去极化状态-反极化状态-复极化状态周围神经系统:概念:周围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构成:躯体神经系统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腺体,几乎向所有腺体发送神经冲动交感神经系统是主导兴奋,当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时产生以适应环境变化副交感神经系统主导安静,也叫自主神经系统,保持身体安静时的生理平衡,如:协助消化进行,保存身体能量中枢神经系统:自上而下:中脑-脑桥-延脑-脊髓功能: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行为,控制人的全部行为构成:脊髓:活动受脑控制,重要通路上接脑,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位于两侧可以完成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轴反射、跟腱反射负责本能活动(如一部分反射活动)脑干:重要通路,12对脑神经与高级神经相连神经纤维大量汇集形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控制觉醒和意识状态的神经系统分流信息,进行弥漫性传导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水平,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延髓: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称延脑,上接脑桥下接脊髓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称生命中枢脑桥:在中脑和延髓之间维持机体平衡的初级中枢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中脑:神经信息的主要通道有视、挺的反射中枢,瞳孔和眼动中枢间脑:位于大脑两个半球之间丘脑:位于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所有感觉信息先到丘脑进行初步分析综合,再由丘脑传到大脑皮层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调节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控制中枢负责内脏器官活动,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正常代谢调节饥饿、渴、性等生理活动情绪反应的重要中枢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作用大脑:又称端脑,由左右对称两个半球组成,分隔左右半球的深沟称为纵裂内部是白质,外部是灰质,灰质就是大脑皮层纵裂底上是胼胝体,连接两个半球大脑半球:两半球对称,但功能不对称左半球抽象思维,右半球为形象思维表面有深浅不同沟和裂,沟裂中间隆起部分为脑回三条大沟:中央沟、外侧和顶枕裂沟将半球分为四叶:1.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枢在中央前回2.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枢在中央后回3.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中枢在枕叶的枕极4.颞叶: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在颞上回和中回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联合活动,共同完成复杂的活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其分工与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
普通心理学教案(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普通⼼理学教案(第2章⼼理的神经⽣理机制)贵州医科⼤学教案
2020年1085⽇授课年级应⽤⼼理学专业2020级班
课程名称普通⼼理学
教研室应⽤⼼理学教研室
教师徐鹏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普通⼼理学》第4版(彭聃龄著)
起⽌章节页码第⼆章,P46 – P90
讲授题⽬
⼼理的神经⽣理机制
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神经系统
熟悉内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从低等脊椎动物到⾼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了解内容脑的进化
教学要点:重点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系统;
难点神经系统
疑点
教学进程: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讲义)
10分钟30分钟50分钟第⼀节脑的进化
第⼆节从低等脊椎动物到⾼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第三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第四节神经冲动的传递
50分钟第五节神经系统
第六节⼤脑的结构和机能
第七节脑功能学说
第⼋节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
10分钟⼩结:复习本章节掌握内容和做习题
教学⽅法:课堂多媒体讲解式+提问式+讨论式+习题练习
参考资料:
1.《⼼理学与⽣活》(美)津巴多等著,王佳艺译 /2008-07-01 /中国
⼈民⼤学出版社
作业:⼀、复习本次课所授内容
⼆、预习下⼀章内容贵州医科⼤学教案。
2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例出现在报道里,它们或多或少地表达 了相同的观点:前额叶皮层看来与呼吸、 体温调节等基本生存功能或任何一种感 觉加工或运动协调并无任何关系,但与 我们头脑中最复杂的方面,即我们个性 的本质和我们如何作为个体对外部世界 作出反应等有关。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一、神经元(Neuron) 神经细胞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基本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
1.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信号的组织、加工 树突
神经元
突起
信号的传递 轴突
神经细胞结构图
轴突 神 经 末 梢 神经髓鞘 胞体细胞核 树突
“盖奇再也不是原来的盖奇了”.
菲尼亚斯· 盖奇
一次不幸的事故揭开了情商的秘密
他的大脑额叶受损,这使他不能感觉到
任何情感,他也因此而不能再做出任何 决定。
当时美国正在大规模地发展铁路。菲尼亚
斯· 盖奇(Phineas Gage)是一个铁路班组 的工头,他的工作是把甘油炸药注入孔中, 在铁轨铺设的沿途炸掉阻塞通道的所有障 碍物。 根1.2米长,最粗处达3厘米多的钢管。
痛苦情绪: 主体处于沮丧、无力状态, 肌肉紧张度下降,显示为肌肉无力, 心率、脉搏缓慢,血糖分泌降低; 甚至在痛苦得悲哀时引起泪腺分泌和 肌肉颤抖。
4. 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
恐惧情绪: 外周血管收缩,表现为手脚发凉、 皮肤温度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 等,这些生理反应导致主体处于退 缩、压抑状态。 100年前维廉•詹姆士提出 : “情绪是机体变化的知觉”
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神经元如何传递信息
神经冲动由树突接受,然后传给细胞体,在这 里也不断进行着维持生命的各种代谢活动,负责最 后传递过程的是轴突,轴突通常是被脂肪性的髓鞘 (myelin sheath)包住的,经过轴突分枝后,末 端的终止扣再把冲动传递给其他细胞。如图所示:
二、神经兴奋的传递
(一)、几个重要概念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感觉区: 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是接 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 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头部在感觉区 的投射是正直的.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取决 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2、运动区: 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 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运动 区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也是左右交叉、上下 倒置的。 运动区与头部运动的关系是正直的. 身体各部位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不取决于各部位 的实际大小, 而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 度。功能重要的部位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也比较 大。
ART投射在病人的左半球,所以能命名,而HE 投射在了右半球,因而不能用言语描述。大脑两半 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 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 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 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第三节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一 、神经活动的反射性质
2、聚合式:许多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共同与一个 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这样,同一神经元可以接受 许多其他神经元的影响。这些神经元可能都是兴奋 的或都是抑制的,也可能是一部分兴奋,一部分抑 制。它们聚合起来共同决定着突触后神经元的状态。 它表现了神经兴奋在时间上的整合作用。 3、环式: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经过几个 中间神经元,又传回到原发冲动的神经元。它使神 经冲动在这个回路内的传递可以往返持续一段时间。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重要问题: 1、中枢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2、怎样建立条件反射。 3、如何理解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4、神经的兴奋如何传递。
重要概念:
神经元 神经兴奋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突触 反射 反射弧
第一节
神经元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构造和机 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瓦尔岱耶(waldeyer,1891)提出神经 元的名称,并创立了神经元学说。
4.联合区: 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上述有明显不同 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 的一些脑区,称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 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维,也很少直接投射 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联合区可分成感觉 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切断胼胝体后,大脑两半球的信息就不能相互 传递,这为单独研究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提供了可 能。
(一)、反射的概念:
反射是动物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 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 律的反应。
(二)反射弧的构成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部位,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特异与非特异传入通 路,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反馈。
二、 巴浦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它是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 来的反射。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 物。 2、条件反射: 动物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为适 应千变万化的环境,还必须建立多种反射,后天获得 的反射就叫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条 件刺激物或信号刺激物。
二、周围神经系统
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对应,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 自主神经系统。 (一)、 躯体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脑神经:12对 (二)、自主神经系统:(也叫植物性神经系统), 虽然在本身运作上,好像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显得自主,但实际上人们经受训练后完全可以随意 控制内脏的活动,所以,将其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是 不合适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两部分。如图:
交感神经通常在个体紧张而警觉时发生 作用,是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 则常使个体在松弛状态下发生作用,抑制各 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
三、大脑的结构与机能
(一)、大脑的结构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体 积的一半以上,重量为脑总重量的60%左右。 白质:胼胝体 灰质:大脑皮层 见图
第二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构成的复杂的机能系统。 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一)、脑的构造与功能
1、脑干:维持个体的生命,心跳、呼吸、消化、 体温、睡眠等与脑干有关。包括延脑、脑桥、中脑、 网状结构。 2、小脑:与大脑皮质运动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 节身体姿势与身体平衡。 3、间脑:最复杂的中枢,也是最重要的中枢,包 括:丘脑: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传递站,也具有控制 情绪的功能。 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管制中枢,管制内分 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体温,并与生理活动 中饥饿、渴、性等生理性动机有密切关系。
一、神经元的构造
(一)、结构:
神经元由胞 体与胞突两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
细胞膜 胞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神经元 树突:形状如树的分枝,作用是接 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胞突
轴突:较长,从十几微米到一米,唯 一一根,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 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 种细胞。
(二)、神经元的分类
1、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 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 2、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 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 活动。 3、中间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或抑制 在皮层上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来的发生地点 (原发点),而是沿皮层向临近部位传播开来, 使这些部位也出现同样的活动,这种现象叫扩 散。跟扩散相反的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 神经过程又返回原发点上。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在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引起或加强另一与之相 反的神经过程,叫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有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抑制引起 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反之,由兴奋引起或加 强抑制过程叫负诱导。
3.言语区:定位于大脑左半球.在左半球额叶的 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有一个言语运动区,它通 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的舌头和颚的运动。 这个区域受损就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在颞叶上 方、靠近枕叶处,有一个言语听觉中枢,它与理解 口头言语有关。损伤这个区域将会引起听觉性失 语症.在顶枕叶交界处,还有言语视觉中枢, 损伤 这个区域将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产生视觉 失语症或失读症。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某种无关的 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重合。
巴浦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基本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条件刺激物
定向反射
无条件刺激物
无条件反射
巴浦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它是以大脑皮层上神经联系的暂时接通为基础的。 无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可以形成两 个兴奋点(或兴奋灶)。由于多次重复,两个兴奋 灶就会沟通起来,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这就是条件 反射的基础。这种条件反射的系统是动物和人的一 切学习行为的基础。
泡
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 释 放 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 神经元产生兴奋。
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使突触
小泡释 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 触后膜“超级化”,从而显示抑制性 的
四、神经网络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构成了 极端复杂的神经网络,有三种形式: 1、辐射式: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它的末梢分枝 与许多神经元(胞体与树突)建立突触联系。这种 联系使一个神经元的活动,有可能引起许多神经元 的同时性兴奋或抑制。
+
(二)、神经兴奋的传导
神经兴奋的传导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密切 联系。当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纤维某一局部就 会出现电位变化,细胞膜表面由正电位变为负电 位,而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但是,临近未 受刺激的部位,膜外仍为正电,膜内仍为负电。 这样,在细胞表面,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之间便 出现电位差,于是就产生了由未兴奋部位的正电 荷向兴奋部位的电流。同样,膜内兴奋部位与静 息部位间也出现电位差,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 构成一个电流的回路,称局部电流。
(一)突触: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 叫突触。 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的球状小体:突触小 泡,突触前膜。 突触 突触间隙: 狭义的突触,一个神经元末端 与另一个神经元始端间的缝隙。 突触后部分: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 内的一定部位。
(二)突触传导――化学传导
神经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某种化 学物质(神经物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兴奋达到轴 突末梢时,突触小泡内存储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 膜的张口处释放出来。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 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突触后神经元内另一种化 学物质(受体)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变了膜的通透 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了神经 兴奋的传递。
巴普洛甫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条件反 射,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随着环境 中各种条件 的改变,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意义也可能改变或消失, 这种现象叫条件反射的抑制。由于新异刺激物的出现 使原来的条件反射暂时受到抑制,叫外抑制。由于条 件刺激物不再受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而使条件反射 逐渐消退,叫消退抑制。当条件刺激物出现后经过一 段时间间隔才给予强化,这样,动物必须等待一段时 间才对条件刺激物作出反应,叫延缓抑制。消退抑制 和延缓抑制也叫内抑制。条件反射的各种抑制保证了 人和动物有机体能够更灵活、更合理的适应自然界。
这种局部电流使临近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的 通透性发生了变化,使之除极,并产生动作电流这 种作用反复进行下去,就使兴奋从一处传向另一处。 神经兴奋的这种传导称为电传导。 神经兴奋的传导服从于全或无法则。神经元 反应的强弱并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这种 特性使信息在传递途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