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
《伤寒论》渊源析微——邹学熹教授伤寒观
《伤寒论》渊源析微——邹学熹教授伤寒观
佘贤武;韩哲林
【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28)2
【摘要】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邹学熹教授对《伤寒论》学术渊源的认识。
从伤寒的命名、“六经”的名称和六经的排列次序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邹学熹教授《伤寒论》六经源于《易经》的观点。
【总页数】2页(P27-28)
【关键词】易学、伤寒论
【作者】佘贤武;韩哲林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6
【相关文献】
1.《伤寒论》问答:《伤寒论》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其学术渊源和成就是什么?[J],
2.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 [J], 佘贤武
3.邹学熹教授治疗疑难病验案 [J], 佘贤武
4.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金匮理论的汇通 [J], 佘贤武
5.伤寒学、《伤寒论》与《伤寒论》学 [J], 李心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易与伤寒论
周易与伤寒论周易与伤寒论首先八卦一下。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乾,纯阳之卦,纯阳为仙;坤,纯阴之卦,纯阴为鬼。
这个就无须多说啦。
兑,太阳之卦,主肺,汗法为本。
巽,阳明之卦,主胃,下法为本。
离,少阳之卦,主肾,和法为本。
震,太阴之卦,主脾,温法为本。
艮,少阴之卦,主心,潜法为本。
坎,厥阴之卦,主肝,补法为本。
以上说法,可能和标准的中医说法不一样,但是个人认为,这个说法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是非之争暂且放在一边,现在先来详细探讨一下这样立论的逻辑体系。
上面六卦对六经的说法,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就这么武断地认为这些八卦的东西就能和六经辨证对应呢?好吧,其实小弟我也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我只能引用一个别的事情来说明,物理学中的物体运动,为什么就要用微积分和微分积分方程来描述?为什么微积分的数学性质和物体运动的规律会有天然的吻合呢?这个事情实在不好解释。
(正因为此,科学界有个有趣看法的认为,数学本身不是科学,和物理,化学这些经得起实验考验的(实证)科学不一样,数学本身无法满足了真实的物理意义:)所以,在中医上,我们也只好同几何学一样,先承认几个公理,假设它们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然后在它们的基础上来作推理了。
我们先用乾坤两卦表征生死,六卦来演绎六经,然后呢,就用周易六十四卦来演绎伤寒论的变化之道。
兑,太阳之卦,主肺,汗法为本。
论坛上大多都是中医高手了,看到这点应该本能地反对了。
太阳,寒水,主肾,这样才对嘛!没错,标准的说法就是这样的。
不过呢,大家应该注意到,标准说法是建立在五行说的基础上的,但是在这里是用周易来解伤寒,所以呢,按前所说,是非暂且不论,看看它的推理成立不成立,再看看它的疗效好不好就自然知道有理没理是对是错啦!我们以太阳病的主方--麻黄汤来说明。
麻黄,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OK,看上去是不是和肺关系比较密切呢。
再看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临床应用汇通
伤寒论临床应用汇通《伤寒论临床应用汇通》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由古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
《伤寒论》中系统地总结了关于伤寒发病机理、诊断方法、辨证施治等内容,对于临床医生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下面将探讨《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首先,《伤寒论》对于诊断疾病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观察症状和望闻问切等方式进行。
张仲景通过《伤寒论》的系统整理,很好地概括出了伤寒病的诊断要领,包括根据发热、恶寒、头痛、脉象等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这种临床诊断体系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诊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伤寒论》提出的辩证施治法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治是核心内容之一。
张仲景通过《伤寒论》详细论述了伤寒病的分型,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情提出的相应治疗方案。
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疗效。
此外,《伤寒论》还对于中医药的运用和配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医药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的运用和搭配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细阐述了各种中药对于不同病证的适应症和配伍原则,指导医生在临床应用中做出合理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伤寒论》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对于临床医生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伤寒论》,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运用中医传统医术,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更多的医生能够深入研读《伤寒论》,将其中的精华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以造福广大患者。
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金匮理论的汇通
温茂兴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襄樊441021
恬淡清静、致虚无为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道教养生修身的基本要求,即i崮槛静养神以
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在这一哲学思想指导下,道教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对心灵进行调控的炼养方术,其中, “内丹修炼”是道教炼养方术的最高成就。也是道教养生区别于医学保健和其他各家养生术的根本标志。 内丹理论的核心就是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的逆向应用。道教内丹学强调人 是精(形)、气、神的统一体,强调精、气、神是维持生命存在的三个基本要素。内丹修炼的目的有两个层 次:第一个层次是追求精、气、神的和谐统一,促进入的健康和长寿,第二个层次是炼化精、气、神.实现 精、气、神的合而为一,重返本源,达到长生久视。因为道教内丹学的理论基础、目标和途径与中医心身 医学以及现代心身医学是一致的,所以继承发扬、研究探索道教内丹学,将有助于丰富心身医学的理论及 方法学。(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
与一因一果的西医病因学不同,中医在认识病因时更注重多因复合致病,早在《内经》就有“风寒致病在临床上更具有广泛性。 然而系统分析中医病因学相关文献发现,中医病因学体系主要强调论述各种病因独自的致病特点.“复合病 因”理论虽有广泛记载,但尚未形成系统。目前有关中医病因学的研究也大多是从单一病因入手开展研究, 而且通览历次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及病因病机专著,基本上只从单—病因方面阐释了病因的致病特点和规律。 虽然对单一病因的了解有助予对复合因素致病的认识,但复合因素致病毕竟不是几种病因各自为患的简单 叠加,复合因素致病,其危害往往大于单一因素作用之和,这也是临床上许多慢性病、疑难病治疗非常棘手 的根本原因。因此,首次提出“中医病因组”这一概念,通过文献整理,建立中医病因组数据库;流行病 学调查;建立病因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等方式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从整体的高度、从病因之 间的相互联系入手,探索复合因素致病的特点和规律,使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更加贴近复合因素致病的临床 实际,更加有效地指导复杂疾病的临床治疗。(摘要)
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
作者简介:佘贤武,男,1951年生;副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邹学熹教授学术继承人;研究方向: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教学及科研。
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佘贤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摘 要: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医易学家邹学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对《伤寒论》的命名以及六经的由来及其排列次序的独特认识,认为《伤寒论》是仲景以自然界的六气“寒”为起点命名的,六经学说则是《内经》根据易经阴阳之理、六爻之论提出来的,其排列次序是以阐明伤寒传变规律予以确立的。
关 键 词: 邹学熹;易学;伤寒论 中图分类号: R222.2.13;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668(2004)0420028203 汉代医家张仲景著《伤寒论》,奠定了伤寒学派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就是六经学说。
以六经论伤寒这是仲景的创见,也是他从治疗伤寒病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邹师认为六经学说不是张仲景建立的,而是《内经》根据易学阴阳之理,六爻之论,提出的三阴三阳六经学说,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也说,《伤寒论》本“《素问》、《九卷》”而来。
现将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对《伤寒论》的命名与六经由来及其排列次序进行简要整理。
1 关于《伤寒论》名称的问题由于日、月、星等的运行而产生了气化活动。
由于日月运行的方位不同,便形成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人从天气的观察所得,则分出三阴三阳来,所以,伤寒六经的病变中,在太阳则病多从寒化,在阳明则从燥化,在少阳则从火化,在太阴则从湿化,在少阴则从热化,在厥阴则从风化。
对于此说,不能不使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仲景不曰《六气论》而曰《伤寒论》呢?邹师认为这一问题在《内经》和《周易》中早已有了回答。
《周易・系辞传》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一语点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变化,皆从寒和暑两个起止点开始变化和结束变化的。
从天象看,寒当冬至时令,斗柄回寅,日月会于亥宫,为一年之始点,《内经》称为“总统坤元”。
四川中医2007年(第25卷)索引
1 7加味桃核承气汤含药 血清对胰 岛素诱 导兔血管平滑细胞增殖 的抑制作用 6 :9煦少火胶囊对 家兔血脂 和主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的影响 6 2大 鼠任 脉 、督脉不同腧穴的针刺痛阈相关性 比较 6 4耳针及加味六 味地黄 汤对糖 尿病 脂代谢紊 乱 防治作用 的实 :1 :1
1 :1 1 2岳美 中治肝病 1 :1郭子光治血 小板疾病 1 :3张之文治 C P 1 :5郭淑云治慢性萎缩性 胃炎 1 :7张发荣治 2型糖尿 2 2 OD2 2 病 1 :8杨运宽治皮肤病 1 :1 2 2 0路志正治眩晕 1 :1 2 1
【 理论探讨 】
肺主皮毛理论 的发生学思考 3 2中药 复方方证相关研究 的思路与方 法刍议 6 6关于证本 质研究现 状的思考 6 8 :3 :1 :1 浅谈 中医 儿科疾病 论治特点——肺脾 同病 6 1 “ :2 将 枢经 ”理论引人亚健康 领域 的探讨 9 :9试论 中西 医双重 诊断的必要 性 9 1 :1
刘采倩运用桂枝汤经验 4 刘旭生治慢 性肾衰 4 :6 :7张 珍玉治 胃脘痛 5 :1彭暾治慢性 结肠炎 5 :3刘小凡治小儿哮喘 5 :4朱德 贵应用全蝎蜈 蚣经验 5 :5陈焕 朝治肺 癌 5 :7郑钦 安真 阳学 说与潜阳归 肾法理论探讨 6 :1亓鲁光治消渴 6 :3魏绍斌 治子宫腺 肌病 6 :4奚九一治痛 风性关节 炎 6 :6郭军治男性不育症 6 :7金妙文治 心脑血 管疾病 7 段 富津 治 胃脘痛 7 :1 :3赵纯修治血管
维普资讯
2O 第 2 索 引 O7年 5卷
Id x o 12 2 07 n e f、 . 5, 0
四 川
中 医
J u n l fSe u n o r dt n l h n s den o r a o ih a fT a io a i ee Me iie i C
中医各家学说(湖南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各家学说(湖南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温病学派的鼎盛时期在()答案:清代中叶2.易水学派的开创者是( )答案:张元素3.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始于(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4.《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作者是( )答案:张锡纯5.温补学派,实际是()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与延续。
答案:易水6.属错简重订派的医家有( )答案:吴谦;方有执;张璐;喻昌7.依据学派划分标准,结合具体情况,一般可以将学派分为四种类型 ( )答案:特殊性学派;问题性学派;地域性学派;师承性学派8.吴有性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之一,是温疫学说的创立者。
答案:对9.师门授受为学派形成的内在因素之一,其主要形式包括亲炙和私淑。
答案:对10.河间学派的开山是刘完素。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钱乙的著作是()答案:《小儿药证直诀》2.阳气怫郁的治法,刘完素主要与下列哪些有关()答案:宣;辛苦寒;清;通3.张元素治疗脏腑疾病用药的依据是()寒热虚实4.张元素的制方大法有()答案:燥制法;湿制法;风制法;寒制法5.张从正吐法不包括()答案:泄气6.张从正使用下法常与吐法前后连用。
()对7.《丹溪心法》中治疗痰证的方剂有 ( )答案:二陈汤8.张介宾指出命门为()答案:真阴之脏9.喻昌创制的方剂是()答案:清燥救肺汤10.王清任认为中风先兆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肌肉肢体活动异常;感觉异常;神志异常11.李中梓认为肺与大肠为“兵家之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
答案:错12.薛己的著作有答案:《口齿类要》 ;《内科摘要》;《正体类要》;《外科发挥》13.明代中医经典《外科正宗》在中医外科古书中,曾以“列症详,论治精”见称,向为学习和研究中医外科者所重视答案:对14.徐大椿认为后世之方药味增多,是由于后人学不如古人而不能以一药治数症答案:对15.郑钦安创制的诸多扶阳方主要源于答案:四逆汤16.陈自明痈疽的治疗原则是答案:内外合一17.绮石认为,“治虚二统,统之于肺、脾而已。
(1)五脏辩证体系(邹学熹)
(1)五脏辩证体系(邹学熹)五脏辨证论治体系五脏自病表五脏本脏自病肺(金)肺气壅塞肺阴不足心(火)心火上炎心阴血虚脾(土)食滞中焦脾虚气陷肝(木)肝阳上亢肝血不足肾(水)命门火衰肾阴亏损五脏相生关系失衡病变表病变五脏太过不及母病及子子病犯母母不顾子子盗母气肺(金)金病及水(肺风水肿)金病及土(肺病生痰)金不生水(肺肾阴虚)金虚土弱(脾肺气虚)心(火)火盛及土(热积胃府)火病及木(热极动风)火不生土(五更泄泻)火衰木病(血不养筋)脾(土)土盛及金(脾湿犯肺)土病及火(脾湿化热)土不生金(脾虚肺燥)土虚火衰(小肠虚寒泄泻)肝(木)木旺生火(怒动肝火)木病及水(郁火伤阴)木不生火(胆虚不眠)木衰水亏(肝肾阴亏)肾(水)水盛及木(寒滞肝经)水病及金(水饮凌肺)水不涵木(阴虚肝旺)水虚金病(阴虚肺燥)五脏相克关系失衡病变表病变五脏太过不及相乘相侮反乘反侮肺(金)金行乘木(肺燥肝热)金旺火郁(肺热化火)火旺金囚(心热肺燥)木旺金伤(肝火侮肺)心(火)火行乘金(心火伤肺)火旺水枯(肝胆湿热)水胜克火(水饮凌心)金冷火衰(寒滞胸痹)脾(土)土行乘水(脾病及肾)土盛木郁(肝胆湿热)土败木贼(脾虚肝旺)土不制水(脾虚水肿)肝(木)木行乘土(肝病传脾)木火刑金(肝火犯肺)金胜克木(肝弱肺旺)木不疏土(肝脾不调)肾(水)水行乘火(寒水冲心)水泛土崩(肾病水肿)土旺克水(泻致癃闭)水虚火盛(心肾不交)1本脏自病:肺气壅塞:三子养亲汤送服礞石滚痰丸。
肺阴不足:百合固金汤。
心火上炎: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竹叶心。
心阴血虚:天王补心丹食滞中焦:楂曲平胃散。
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加乌梅。
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加夏枯草。
肝血不足:一贯煎去川楝子加白芍。
命火衰微:右归丸肾阴亏损:左归饮。
2五脏相生关系失去平衡的病变(1)肺金病及水(肺风水肿例):越婢汤合导水茯苓汤。
金病及土(肺病生痰):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拗汤。
金不生水(肺肾阴虚):保肺丸(玄参、茯苓、炙草、隔山撬、胡黄连、麦冬、玉竹、白芍、川贝、百合、百部、生地、地骨皮、旱莲草)。
学中医要看的书籍
中医书籍1:《关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黄帝内经难经医林掇英桂林古本伤寒论药铺林中华本草8卷神农本草经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doc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陆懋修冯兆张沈金鳌李时珍叶天士)神农本草经彩色图谱(全)《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编著《思考中医》刘力红秦伯未《中医入门》《图表诠释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编《用药心得十奖》焦树德编《图表注释伤寒论新义》余无言编《本草崇原》张志聪《郑钦安医书阐释: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唐步祺阐释《本经疏证邹澍(清)(上卫57)》《本经序疏要邹澍(清)(上卫57)》《本经续疏邹澍(清)(上卫57)》《濒湖脉学》《扁鹊心书》《长沙方歌括--陈修园》《陈苏生医集纂要》《曹氏金匮伤寒发微合刊1956》《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讲》《陈修园金匮方歌括》《程门雪医案(上海科技2002)》《陈修园金匮要略浅著》《陈修园医学全书》《串雅内外编》《当代医家论经方》《读过金匮卷十九陈伯坛1956》《读过伤寒论陈伯坛1954》《敦煌古医籍考释马继兴1988》《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丛春雨2000》《读过伤寒论》中医书籍2:扶阳安髓止痛汤治疗阳虚阴火牙痛217例复泰草堂医论高尿酸血证和痛风的治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蔡德元1992儿科临床处方手册(吴中匡主编2002年)费伯雄-医醇胜义桂林孤本伤寒杂病论胡希恕单穴治病选萃吕景山等主编199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修正版)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皇汉医学丛书五中国内科医鉴皇汉医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修正版)金匮要略方论集注黄竹斋1957金匮方歌括--陈修园金匮要略今释陆渊雷1955经方实验录金匮要略注--张志聪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兰台轨范--徐灵胎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八)论药集恽树珏景岳全书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内经讲义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群经见智录恽树珏类经附翼--张景岳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七)临证笔记恽树珏黄帝内经太素理论骈文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七)论医集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三)风劳鼓病论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六)保赤新书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一)金匮翼方选按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五)伤寒论研究恽树珏灵枢经脉翼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三八)药?医案全集恽树珏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伤寒挈要明清名医全书--郑钦安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修园医学全书)(无缺本)景岳新方砭--陈修园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冯兆张医学全书)家庭健康百科知识丛书家庭医疗卫生百科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孙一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万密斋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修园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昂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缪希雍医学全书)名老中医之路内经知要白话解张登本(三秦2000)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唐容川医学全书)蒲辅周医疗经验破鳖斋医草龚士澄1988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石山医学全书)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清宫药引精华伤寒论今释陆渊雷1955伤寒论集注黄竹斋1957伤寒论浅注--陈修园伤寒论类方汇参左季云1957伤寒医诀串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语释李克绍1982伤寒论宗印--张志聪慎疾刍言--徐灵胎神农本草经读--陈修园伤寒真方歌括--陈修园时方妙用--陈修园时方歌括--陈修园唐步琪咳嗽辨证论治王正龙--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唐宗海医学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明)熊宗立医宝秘囊--王成德赵绍琴内科学(杂病证治)医贯砭--徐灵胎太素珍本a医法圆通医学三字经--陈修园医学从众录--陈修园王正龙疑难杂症医学真传--高士宗医学要诀--张志聪医林五十年--麻瑞亭1986医学心悟易学精华丛书易学精要邹学熹1992易学精华丛书易学图解邹学熹1993易学精华丛书医易汇通邹学熹1992医学衷中参西录腑脏经络按摩针灸心悟张璐医学全书中国秘方验方精选曾德环等编1992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中国秘方验方精选续集曾德环等编1992中医疾病预测学杨力1991周莓声灸绳中医诊疗要览(增订本)大塚敬节1953恽铁樵遗著选见智录续篇读金匮翼1989左季云证治实验录1999足部反射区按摩法“附子不宜与瓜蒌同用”之我见“火神派”述略20世纪上海地区擅用附子六大家灵枢经《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三《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一附子配半夏临床应用体会从吴佩衡临床经验探析附子的临床应用中医书籍3附子为百药之长上--附子用法述略《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四附子温五脏之阳善用益之滥用误之--朱良春用附子的经验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中--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二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下)--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五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肾阳虚感冒100例疗效观察祝味菊伤寒质难湿重于热即重附子巧用附子治顽症浅谈姜、桂、附的临床应用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上--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阳气困郁每仗附子引火归原药物应用考辨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中--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谈祝味菊先生医案中附子制川乌的应用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章次公先生应用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郑钦安及其著作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下--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祝味菊善用附子上、下茶饮保健顾问百病自测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附子增强药效的作用常见病自测火神派述略常见中老年疾病的防治儿科手册减肥新法与技巧附子为百药之长下--附子用法述略家庭医学百科美容化妆400问食物疗法老年食养食疗老年百病防治手纹诊治四季保健食谱饮食疗法1500方实用中药炮制学实用气功外气疗法小儿常见病家庭单验方针灸大成手掌与疾病中老年保健手册太极金书自我调养好治病中医疾病预测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正统道藏目录六祖坛经讲记了凡四训讲记藏外道书目录佛教与中国文化家庭保健药膳制作400法王凤仪嘉言录黄帝内经素问直解类经--张景岳秦伯未《金匮要略杂病浅说》秦伯未《内经类证》内科名家黄文东学术经验集齐氏医案伤寒类方--徐灵胎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治疗格律》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左季云著2000伤寒论集注--张志聪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针灸心传质疑录--《张景岳》医学实在易--陈修园“火神派”再述中国医易学邹学熹1989《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著名蜀医卢铸之生平及学术思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上、下--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一、三见微知著擅用附子附子配伍方法之探析临证秘验录--朱晓鸣中国炙疗集要浅谈附子之毒江苏省90位名中医成功因素与临床情况的调查报告内经知要周岩本草思辨录难经经释--徐灵胎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中华本草2,9,10古今名医奇病治法三百种伤寒解惑论素问识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太素饮膳正要中医之钥修正版经络针灸心法古代针灸医案翻译按各家针灸医籍选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皇汉医学丛书系列《伤寒论》脉法研究全息胚针灸学临证概要董氏奇穴针灸学骨伤方歌白话解张步桃演讲提博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戴丽三医疗经验选文魁脉学针灸经穴图考-黄竹斋孙秉严40年治癌经验集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孙秉严治癌秘方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常用贵重药材、进口药材分册、常用根及根茎药材分册肝病证治概要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编共五册产前产后宜忌手册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之灵枢素问金匮伤寒温病条辨杂病论、方讲义伤寒论、方讲义伤寒方法经方歌括-杂病伤寒医宗金鉴伤寒金匮汇证诠解-廖厚泽三指禅明堂浅义-气功经络学浅说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廖育群慎斋遗书伤寒名方解析伤寒杂病论会通切脉针灸治癌症脾胃论(全本)马王堆医书沈绍九医话林如高正骨经验针灸腧穴图谱(修订版)针灸心扉手相手纹手诊冉雪峰医著全集腑脏图点穴法伤寒汲古图版《真气运行法》伤寒知要伤寒析疑聿修堂医学选中国汤液经方伤寒杂病论传真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清代名医医话精华李冠仙医话精华蔡友敬临床经验集董建华老年病案集东阳名老中医经验录中医诊治精要中医临床验案汇辑第六辑河南省卫生展览会资料汇辑中医中药4诊余随笔医话医论荟要医学碎金录2新编外科秘方大全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上、下册)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必读女科三书评按医门补要医门新录医论医案荟萃医论选萃第一集医伦疑案医林锥指医林一介医门真传医林误案医效选录医林五十年医学碎金录医林绳墨医林蒐雅医学文摘近十年来日本中医临床经验选(1971-1981)医林漫步医林漫笔医学文摘医林典故医学问对医海珠玉医学新悟医海丹心医笔谈医验大成医海拾贝--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医药丛谈医案助读倚云轩医话医案集虞山墩头丘陈氏方案余氏附子经验集医方经验汇编翼经经验录医案医话选第一辑余无言医案中医书籍4中医书籍4.ISO目录: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何绍奇.pdf古今名医验方秘方.chm胡国栋临床经验集.pdf壶隐医案.pdf湖北名老中医经验选.pdf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pdf湖南中医医案选辑第一集.pdf湖岳村叟医案.pdf湖州十家医案.pdf华廷芳医案选.pdf黄石屏.pdf黄寿人医镜.pdf黄伟林医案.pdf黄文东医案.pdf黄一峯医案医话集.pdf回春录新诠.pdf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pdf今古医苑奇案.pdf金子久专辑.pdf津门医粹.pdf近代江南四家医案医话选.pdf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pdf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金子久专辑.pdf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叶熙春专辑.pdf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第二版).pdf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pdf经方临证集要.pdf经验资料汇编中医内科临床.pdf颈肩腰腿痛病案集.pdf景岳学说研究(第一集).pdf菊人医话.pdf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pdf柯与参医疗经验荟萃.pdf孔伯华医案.pdf孔伯华医集.pdf孔氏医案.pdf来春茂医话.pdf老中医经验汇编第一集.pdf老中医经验汇编第一期.pdf老中医经验汇编.pdf老中医经验选(续辑).pdf老中医经验选.pdf老中医经验选编4.pdf老中医经验选编5.pdf老中医经验选编.pdf老中医临床经验选.pdf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第一辑(上).pdf 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pdf老中医医案选.pdf老中医医案医话选.pdf历代名医老年病案评析.pdf历代名医临证经验精华.pdf历代名医医案选讲.pdf历代无名医家验案.pdf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pdf历代著名中医误诊挽治百案析.pdf莲舫秘旨碎玉篇.pdf临床辩证施治备要.pdf临床经验回忆录.pdf临床经验集.pdf临床实践浅谈.pdf临床心得选集第二辑.pdf临床心得选集(第一辑).pdf临床心得医案选(二).pdf临床心得医案选(一).pdf临床验集(第二版).pdf临度庐医藁.pdf临诊一得录.pdf临证笔录秘验集.pdf临证会要.pdf临证见解.pdf临证经验荟萃.pdf临证录.pdf临证论医集.pdf临证秘津.pdf临证偶拾(张羹梅医案).pdf临证实效录.pdf临证心得.pdf临证心得选.pdf临证新悟.pdf临证医案医方(修订本).pdf临证用药经验.pdf临症初探.pdf临症心得选.pdf临症医案医方.pdf刘纯医学全集.pdf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pdf刘惠民医案.pdf刘季文医论医案集.pdf刘启庭医学经验荟萃.pdf刘寿山正骨经验(修订版).pdf刘树农医论选.pdf刘越医案医论集.pdf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pdf陆观虎医案.pdf陆银华治伤经验.pdf路志正医林集腋.pdf论古今理论精华集团内临床成果新编实用中医内科学.pdf 论症指迷新编(附医案选).pdf罗元恺论医集.pdf洛阳专区中医治疗经验汇集(一).pdf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编.pdf孟河费氏医案.pdf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pdf孟河四家医集.pdf绵阳地区老中医经验选编(二).pdf绵阳地区老中医经验选编(三).pdf勉斋临证医诀.pdf名老中医经验汇编.pdf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上册).pdf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下册).pdf名老中医医话.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二集.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三集.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一集.pdf名医特色经验精华.pdf名医医术精萃.pdf名医针灸精华.pdf名医珍言录.pdf名中医治病绝招.pdf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编.pdf内科精华评述.pdf内科临证录.pdf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pdf内科名家黄文东学术经验集(1).pdf内科名家严苍山学术经验集.pdf内蒙古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粹.pdf南方医话.pdf南平专区中医药学术研究参考资料创刊号.pdf 南平专区中医药学术研究参考资料第贰期.pdf 南郑医案选.pdf宁夏中医药学术经验汇编第一集.pdf欧阳锜.pdf潘春林医案.pdf破鳖斋医草.pdf蒲辅周医案.pdf蒲园医案.pdf祁振华临床经验集.pdf起死回生集第一辑.pdf潜村医案.pdf强和亭医案手迹.pdf乔保钧医案.pdf秦伯末医文集.pdf冉雪峰医案.pdf任继然临床经验录.pdf三十种病治验灵.pdf三湘医萃:医话.pdf三湘医粹:医案.pdf山西名老中医经验汇编.pdf山西省中医药临床实效要录第一辑.pdf陕西名老中医经验选.pdf上海地区名老中医临床特色经验集(I).pdf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pdf尚友堂医案.pdf申江医萃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pdf沈阳市老中医经验选编第一集.pdf肾病综合征.pdf盛国荣医案选.pdf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pdf施今墨临床经验集.pdf时门医述.pdf实习医案选辑.pdf寿石轩医案.pdf四川省中西医合作临床治疗经验第一辑.pdf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pdf孙谨臣儿科集验录.pdf孙鲁川医案.pdf孙润斋医案医话.pdf孙允中临证实践录.pdf台北临床三十年.pdf唐福舟医验汇粹.pdf田宗汉医寄研究.pdf通江庐医藁.pdf桐山济生录.pdf万济舫临证辑要.pdf万友生医案选.pdf王海滨医案选.pdf王静安临床精要.pdf王孟英医案.pdf王渭川临床经验选.pdf王渭川疑难病证治验选.pdf王修善修证笔记.pdf王玉润教授五十年论医集.pdf魏长春临床经验选辑.pdf巫百康临床经验集.pdf吴安庆医案医论选.pdf吴光烈临床经验集.pdf吴菊方医案.pdf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pdf吴少怀医案.pdf吴士彦临证经验集老中医临证经验汇编·第三辑.pdf 吴中医集临证类.pdf五十年临证得失录.pdf现代名医医案选析.pdf现代名中医类案选.pdf现代名中医内科绝技.pdf现代医案选第一集.pdf现代医案选集.pdf现代著名老中医临床诊治荟萃.pdf向日老中医临证实录.pdf谢海洲论医集——中华医药家系列.pdf谢映庐医案附一得集.pdf新医林改错《内经·素问》分册.pdf邢锡波医案集.pdf邢锡波医案选.pdf邢子亨医案.pdf杏春医论——中医阴阳、方药的理论与证治.pdf杏林拾翠.pdf许玉山医案.pdf悬壶集.pdf悬壶漫录.pdf雪斋读医小记.pdf言庚孚医疗经验集.pdf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pdf燕山医话.pdf燕医传薪录(1).pdf燕医传薪录.pdf杨志一医论医案集.pdf姚贞白医案.pdf叶熙春专辑.pdf叶心清医案选.pdf医案选编7.pdf医案选编.pdf易学精华从书医易汇通邹学熹1992(1).pdf易学精华从书易学精要邹学熹1992(1).pdf易学精华从书易学图解邹学熹1993(missing p38)(1).pdf 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pdf袁正瑶医术验案集锦.pdf袁子谦医疗经验选.pdf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pdf岳美中论医集.pdf岳美中医案集.pdf岳美中医话集(增订本).pdf云南省老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pdf杂病证治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pdf杂病证治.pdf湛园医话.pdf张伯臾医案.pdf张琪临床经验辑要.pdf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pdf张泽生医案医话集.pdf张志豪论医集.pdf张志雄医案选.pdf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pdf章次公医案.pdf章太炎医论猝病新论.pdf章真如医学十论.pdf章真如中医临床经验集.pdf赵棻医疗经验(选集).pdf赵金铎医学经验集.pdf赵绍琴临床400法.pdf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pdf赵文魁医案选.pdf赵锡武医疗经验.pdf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pdf浙江省中医药临床经验汇编第二辑.pdf诊籍续焰——山东中医验案选.pdf治验回忆录2.pdf治验回忆录.pdf治验回忆录.pdf中草药临床实验录.pdf中国当代中医特效疗法临证精萃.pdf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4.pdf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2.pdf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第三集1.pdf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一).pdf中医百家谈.pdf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pdf中医经验集锦.pdf中医临床200解2.pdf中医临床200解.pdf中医运气学.pdf竹棠医镜.pdf中医书籍5目录:《本草纲目》医案类编.pdf《古方医案选编》上集.pdf《何氏历代医学丛书》之七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上、下).pdf 百家验案辨证心法.pdf宝山县老中医经验选编.pdf北方医话.pdf北京名医鲍友麟论胃肠病.pdf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pdf病案讨论汇编第二辑.pdf病案讨论汇编第一辑.pdf病案讨论集.pdf餐菊轩医辑.pdf长江医话.pdf长宁医萃.pdf陈良夫专辑.pdf陈树森医疗经验集粹.pdf成都市中医药治疗经验选辑.pdf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第二集.pdf成人医案.pdf程门雪医案.pdf疮疡经验录.pdf慈济医话第一卷.pdf慈溪光绪医方选议.pdf从中医药典籍符咒龟卜探讨其宗教疗法和疾病观念.pdf 丛桂草堂医草.pdf崔文彬临证所得.pdf当代名医证治汇粹.pdf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pdf丁甘仁医案.pdf丁甘仁医案续编.pdf杜雨茂肾病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pdf儿科妇科针灸科外科周介人参订卷四.pdf二续名医类案(上、下集)1.pdf方 涛医案.pdf福安专区中医药学术经验交流会资料汇编.pdf福建省龙海溪地区老中医学术经验汇编.pdf福建省龙溪地区老中医学术经验汇编.pdf福建省中医临床经验汇编.pdf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二辑).pdf福州医案医话第一辑.pdf乾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pdf乾祖望医话.pdf乾祖望中医五官科经验集.pdf簳山草堂医案.pdf高辉远经验研究.pdf耿鉴庭.pdf古代卷6.pdf古代卷8.pdf古代卷11.pdf古方今病.pdf古方医案选编中、下集.pdf古方医案选编上集.pdf古方医案选编中、下集.pdf古今救误.pdf古今名医医案选评.pdf古今医案按.pdf古妙方验案精选.pdf古医案奇观.pdf顾氏评注印机草.pdf顾西畴城南诊治.pdf顾西畴方案.pdf顾兆农医案选.pdf怪病妙治选析.pdf关幼波肝病、杂病论.pdf关幼波临床经验选.pdf广西老中医医案选.pdf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pdf贵州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pdf国内期刊中医药资料索引.pdf海外医话.pdf寒热真假一百案.pdf韩哲仙治肝经验录.pdf汉方临床治验精粹.pdf何任临床经验辑要.pdf何任医案选.pdf何世英医案.exe何书田医著四种.pdf河北中医验案选.pdf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pdf贺季衡医案.pdf横泖病鸿医案选精.pdf洪天吉医学论文集.pdf洄溪医案.pdf菁菁园诊余笔谈.pdf冷庐医话卷二.pdf冷庐医话卷三.pdf冷庐医话卷四.pdf冷庐医话卷五.pdf冷庐医话卷一.pdf冷庐医话冷庐医话补编.pdf冷庐医话考注.pdf冷庐医话(第二卷).pdf冷庐医话(第六卷).pdf冷庐医话(第三卷).pdf冷庐医话(第四卷).pdf冷庐医话(第五卷).pdf冷庐医话.pdf历代笔记医事别录.pdf临证指南医案.pdf柳宝治医案.pdf脉学心悟.pdf孟河四家医集2.pdf名医类案.pdf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騐录二集序.pdf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騐录二集自序.pdf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医十病有序.pdf 评校柳选四家医案.pdf奇症汇.pdf潜厂医话.pdf清代宫廷医话.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曹仁伯医案精华.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巢崇山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陈莲舫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陈良夫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何书田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凌晓五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马培之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笛桥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九峰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旭高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吴鞠通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薛生白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尤在泾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聿青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仲华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赵海仙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pdf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程观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何鸿舫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李修之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齐有堂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王孟英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魏筱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魏玉璜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吴东晹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灵胎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玉臺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许恩普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许珊林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姚龙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余听鸿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喩嘉言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石顽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畹香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希白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术荟萃.pdf清宫医案研究.pdf任应秋论医集.pdf沈氏女科辑要.pdf施慧治疗男女不育症专集.pdf实用临床月经病学.pdf四肢躯乾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pdf胎病论浅谈.pdf太和医案选.pdf潼南县老中医经验集.pdf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pdf外科病实用方.pdf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妙方.pdf万氏家传广嗣纪要.pdf王九峰医案2.pdf王九峰医案.pdf王孟英医书全集归砚录.pdf王孟英医著精华.pdf王琦男科学.pdf王氏医案译注.pdf王旭高临证医案.pdf王旭高医案.pdf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pdf问斋医案(点校本).pdf问斋医案.pdf吴鞠通医案.pdf吴佩衡医案.pdf五官科病实用方.pdf先哲医话.pdf小儿疾病千首妙方.pdf小儿疑难病辨证治疗.pdf新编妇人大全良方.pdf杏林小品.pdf杏轩医案续录.pdf杏轩医案并按.pdf续名医类案.pdf续名医类案.pdf薛氏医案选下册内科摘要女科撮要保婴撮要.pdf 眼科临床实用中药.pdf眼科临床药物.pdf眼科名家姚和清学术经验集.pdf眼科外用中药与临床.pdf叶氏医案存真疏注.pdf叶天士医案大全.pdf叶天士诊治大全——叶天士医案研究.pdf医理衡正.pdf医学入门(上、下.pdf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二册.pdf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三册.pdf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册.pdf医验随笔第三集(四).pdf。
《伤寒论》讲解PPT课件
20
六经辨证
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 厥阴来划分外感病证治,是一个包括邪正、 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 段等理论以及治法、方药、调护在内的综 合性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医学课件
21
六经辨证体系:
三阳病:以腑病为主,正盛邪实
太阳病-为初起阶段,病位在表(膀胱),病
机为感受外邪,营卫失调。治以汗法。
由“单纯急下存阴”发展为“攻补兼 施”
医学课件
16
第五节 伤寒的涵义
广义:为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感受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
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伤寒论》涉及广义伤寒,重点是论述人体感受 风寒所致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注意:与西医之伤寒不同
阳明病-极期阶段,病位在里(胃肠),病机
是阳明化燥,胃肠实热。治以清、下。
少阳病-亚急性期,病位在半表半里(胆、三
焦),病机是胆气内郁,三焦失枢。治以和法。
医学课件
22
三阴病:以脏病为主,正衰邪盛
太阴病-为后期(正虚),病位在里(脾),
病机是脾阳不足,寒湿内阻。治以温中散寒, 健脾燥湿。
少阴病-为危重期(衰竭),病位在里(心
医学课件
3
第一节 伤寒学的基本定义与构成要素 伤寒学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组成部分,中医主 干桥梁课 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研究内容 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 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 最终目的 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
医学课件
19
第七节 伤寒的辨证方法
六经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总领 十二经及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22古诗两首(第一教时教案)常州市武进区南苑小学沈玉芬[教材简析]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我想,作者的编排意图也正是如此吧。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说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功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
后两句是进一步地告诫儿子,意思是说,从书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一诗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
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地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完,第一课时朗读并初步寻找两首诗的共同点,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然后,侧重学习第一首诗,突破读该首诗明白道理这个教学难点。
第二课时侧重学习第二首诗,明白道理,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并导行[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古诗;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能借助课文插图领悟诗的文字和意境美,初步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着重学习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重点难点]能借助课文插图领悟诗的文字和意境美,初步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1、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体会语言之美;2、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体验,领悟诗情、诗意、理趣、导行。
[设计思路]初读感知——整体感知——比较朗读——精读感悟(侧重第一首)——读背体会——理趣导行——导读课外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背诵显身手。
脉诀汇辨
脉诀汇辨[清]李延昰辑著周小青整理《中华传世医书》编委会总策划齐学进 何清湖审定工作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马继兴 王永炎 王雪苔 王绵之 史常永 白永波张灿朱文锋 江育仁 李今庸 李经纬 余瀛鳌 玾陈可冀 欧阳锜 尚天裕 钱超尘 唐由之 董建华 谢海洲 裘沛然 谭新华编辑工作委员会总 编何清湖 周 慎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仇湘中 李元聪 杨志波 杨维华 旷惠桃 何清湖 张崇泉 吴润秋 易法银 周 慎 周小青 贺菊乔 章 威 黄政德 程丑夫 路振平 蔡铁如 潘远根 整理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卜献春 王 韬 王永宏 王书献 王维贤 王文波 王明辉 王令月 王旭东 仇湘中 文体端 邓奕辉 田令青 司银楚 朱传湘 伍大华 向显衡 刘 芳 刘丽芳 刘伶田 刘巧田 刘志龙 刘玉青 刘炳午 江建波 杜杰慧 严 洁 李 点 李佑生 李和生 李坤三 李元聪 李璜河 杨 柳 杨运高 杨维华 杨志波 杨坚贞 杨正望 杨少峰 吴永贵 吴润秋 吴勇军 旷惠桃 肖 瑄 肖森林 肖锦仁 何清湖 何江 何耀荣 邹青玉 宋含平 张颖清 张炜宁 玥张崇泉 陈其华 林 洁 欧阳剑虹 易振宁 易发银罗青江 周 衡 周 慎 周 华 周小青 郑佑君胡郁坤 胡静娟 钟 颖 钟共河 段晓慧 贺福元贺菊乔 贺双腾 秦华珍 徐 英 徐基平 黄明舫黄令月 玥黄水 黄政德 黄佑初 黄江波 黄惠勇章 威 蒋文明 蒋士生 蒋益兰 韩育明 喻 嵘喻桂华 喻正科 程丑夫 谢 林 谢 立 谢立科谢春娥 蒲祖纯 路振平 解发良 蔡铁如 谭圣娥谭广波 谭新华 潘远根 瞿岳云学术秘书:刘朝圣 赵建业 葛晓舒总校对:蔡铁如校 对(以姓氏笔画为序)万 姗 王青青 方 照 邓 萍 刘亚芳 刘倩萍 刘锦霞 李长香 李海兰 李 银 李 萍 吕建美 杨永芳 苏劲松 杨宗纯 余茂龙 邹宇杰 张 文 张佳莉 武婧如 周颖璨 段顺艳 郭隽殊 袁建平 曾 鸣 葛姿宇 焦 蕉 廖 健 潘思明 颜翠岑|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现存古籍约十万册,传承数千年。
这首方子,几近失传!
这首方子,几近失传!导读:邹学熹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易学家。
《邹学熹》这本书系统介绍了邹老对易学入医的独到见解,医易结合的五行辨证体系,以及他对多种疾病的辨证和治疗方法。
其中退热12法,专病专方20余首,医易验方27首,十类病脉等,皆是邹老不传之秘。
肝脾肿大表现为两胁下痞块,伴随疼痛,且部位固定,这一体征贯穿疾病始终,或见耳后及背部血丝赤缕,舌紫,脉沉涩,表现为“瘀血成积”的典型证候。
因此治疗上,祛瘀软肝作为基本法也需贯穿治疗始终。
邹学熹曾治一李姓男子,43岁,因肝炎肝硬化,致右胁下癥块8年余,久治不愈,长期卧床,了无生意。
初诊之时,邹老见其可怜,欲用平生所学,挽救于万一,思忖再三,竞未得其法。
遂告诉患者,待熟思后为之处方。
当晚,邹老反复阅读其病历资料,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欲用常法,难救其于危重;欲用虎狼之药,而患者早已正气不支,生气萧索,经不住大刀阔斧地猛攻猛打。
踌躇之间,邹老猛然想到《金匮要略》治虚劳采用“缓中补虚”之法,而先母李俊卿传下来的《栖霞子妙方》手抄本中有张果老软肝散一方,与此病甚为吻合,于是决定以峻药散服,缓攻其癥;同时根据患者的虚实错杂的情况,用汤剂扶正祛邪。
如此治疗10个月,患者病情大为好转,信心倍增;继续治疗3年,已能下床;又治2年,经医院检查肝脏变软,肝功能完全正常。
此后,邹老用张果老软肝散治疗多例肝脾肿大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张果老软肝散:水蛭60g,䗪虫20g,熟大黄15g,三七15g,延胡索20g,鳖甲30g,鸡内金15g。
上药共为细末,每服3~5g,每日2~3次。
邹老指出,水蛭一物,能破血逐瘀消癥,前人过于强调伤人正气,医生因其性猛而使用时缩手缩脚,近代名医张锡纯盛赞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纯系水之精华生成,于气分丝毫无损,而瘀血默消于无形。
水蛭与䗪虫皆虫类药,入血软坚,配合熟大黄、三七、延胡索破血消癥。
鳖甲咸而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血分,此处取其软坚散结之功,为软肝之良药。
邹时祯中医理论div我的首页微博div
邹时祯中医理论div我的首页微博div
#邹时祯聊中医# #邹时祯中医理论#
说理工具(下)
隋唐以后科举盛行,读书人重点学习都以应对科举为主,对周易逐渐生疏,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温病学说就已经不使用六经模型了,叶天士创造了卫气营血模型,吴鞠通创造了三焦模型。
这两个模型已经有把中医理论还原到人体中来的初始观念了。
惜乎只采取了几个静态的标志点作为模型的分层标志,无法描述人体气机运行情况,所以不能全面替代六经模型,中医外感病理论中就一直存在这三个模型。
邹时祯的外感病模型是从这三个模型中脱胎而出的既把中医理论还原到人体中来,又可以准确描述人体气机运行的一个全新的模型,有了这个模型,当然可以把六经模型扬弃了。
学习了这个模型,认识和分析问题不再是模型归模型,人体归人体,而是把中医理论还原到人体,直接分析人体发生了什么变化,非常直观,便于理解,又和人体气机运行完美结合。
所以学员学习以后都觉得中医水平大大提高。
一切理论都是说理工具,不是它说理对象的本身,如果把说理工具看作是说理对象本身,那么对描述同一对象的不同理论就非要分对错才能思想上不打架,这是非常没有智慧的体现,如果因此而抨击形式不同的理论,那就不仅是愚蠢,而且是粗鲁了。
伤寒学高等教育教材
伤寒学高等教育教材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也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
以下是关于《伤寒论》的高等教育教材:
1. 《伤寒论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该教材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包括原文、注释、解析等内容,适合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2. 《伤寒论精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该教材对《伤寒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重点讲解了《伤寒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使用。
3. 《伤寒论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该教材对《伤寒论》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包括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内容,适合对《伤寒论》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可以查阅高等教育教材目录或咨询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佘贤武,男,1951年生;副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邹学熹教授学术继承人;研究方向: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教学及科研。
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佘贤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摘 要: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医易学家邹学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对《伤寒论》的命名以及六经的由来及其排列次序的独特认识,认为《伤寒论》是仲景以自然界的六气“寒”为起点命名的,六经学说则是《内经》根据易经阴阳之理、六爻之论提出来的,其排列次序是以阐明伤寒传变规律予以确立的。
关 键 词: 邹学熹;易学;伤寒论 中图分类号: R222.2.13;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668(2004)0420028203 汉代医家张仲景著《伤寒论》,奠定了伤寒学派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就是六经学说。
以六经论伤寒这是仲景的创见,也是他从治疗伤寒病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邹师认为六经学说不是张仲景建立的,而是《内经》根据易学阴阳之理,六爻之论,提出的三阴三阳六经学说,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也说,《伤寒论》本“《素问》、《九卷》”而来。
现将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对《伤寒论》的命名与六经由来及其排列次序进行简要整理。
1 关于《伤寒论》名称的问题由于日、月、星等的运行而产生了气化活动。
由于日月运行的方位不同,便形成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人从天气的观察所得,则分出三阴三阳来,所以,伤寒六经的病变中,在太阳则病多从寒化,在阳明则从燥化,在少阳则从火化,在太阴则从湿化,在少阴则从热化,在厥阴则从风化。
对于此说,不能不使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仲景不曰《六气论》而曰《伤寒论》呢?邹师认为这一问题在《内经》和《周易》中早已有了回答。
《周易・系辞传》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一语点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变化,皆从寒和暑两个起止点开始变化和结束变化的。
从天象看,寒当冬至时令,斗柄回寅,日月会于亥宫,为一年之始点,《内经》称为“总统坤元”。
凡研究人体的气化活动,皆于此起算。
仲景遵循这一自然规律而立法,所以,取寒这一点为起算点,故名曰《伤寒论》,而不曰《六气论》。
所以,伤寒论六经的病变,不仅可以发展到寒极之变,也可由寒极而发展于热极之变。
温病的三焦学说,则从寒的另一端暑这个始点算起。
如《温病条辨》说:“东西者,阴阳之道路也,由东而往,为木、为风、为湿、为火、为热,……火也者,南也,由西而往,为金、为燥、为水、为寒,水也者,北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南北者,阴阳之极致也。
……天地运行之阴阳和平,人身之阴阳和平。
……天地与人之阴阳一有所偏,即病也。
偏于火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凉病寒。
此水火两大法门之辨,医者不可不知。
烛之为水之病也,而温之热之,烛之为火病也,而凉之寒之,各救其偏,以抵于平而已!”这段议论,完全符合《内经》日行三道之说。
《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
”即言日行有上中下三道,燥暑在上,以配时令之夏秋。
风寒在下,以配时令之冬春。
湿气居中道,火游行其间,所以“火土同宫”。
结合温病学来看,也不是纯属火热为病,也同样包括了六气的病变,所以也不称之为《六气论》,而称之为《温热论》。
温热病的发展过程,是从热开始的,不仅可以发展到热极之变,也可由热极而发展到寒极之变。
由于有燥热在上,有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所以温热病大的方面可分为“有热无湿”和“有热有湿”两大类病变。
为什么要强调寒和暑这两个互为起止的始点・82・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12月第27卷第4期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 C M Dec.2004,V ol.27,N o.4呢,这是根据古代始终学说决定的。
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始终之学说用现代哲学名词来讲,就叫因果论。
由此可以明确,为什么不曰《六气论》,而曰《伤寒论》、《温热论》的道理了。
2 六经由来及其排列次序2.1 六经的由来伤寒六经重气化,是根据《内经》阴阳气化的学说而来。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何谓气有多少?”“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至于《内经》则从易学中得到了这条自然法则。
所谓六经,即太阳出入地平形成的六条法线,这六条法线是恒常不变的,故《素问・气交变大论》命名为六经。
《伤寒论》运用六经演人体的气化活动,认为人体一切生理和病理变化,都是气的活动和变化,为了了解气的活动和变化,就必须运用阴阳这个方法去进行分析。
邹师认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经之说,是在阴阳的基础上,再加上太、少、明、厥四个系辞。
太少表示气有多少:从阳的方面说,太阳就是代表阳气多的阶段,少阳代表阳气少的阶段。
在阴的方面,太阴代表阴气多的阶段、少阴代表阴气少的阶段。
明厥是指阳明和厥阴,它是阴阳划分界限的转折点。
在阳的方面,是以阳气以达到极盛的阶段作为太阳和少阳划分界限的转折点,阳明就代表了这个阳气极盛的阶段。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阳明者,两阳合明也。
”在阴的方面,则把阴气趋于最衰的阶段,作为阴尽阳生的转折点,所以把厥阴放在阴的最末一位,用以代表阴气到了尽的阶段,以表示阴阳是互根的,阴尽则阳生。
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者,两阴交尽也。
”2.2 六经的排列次序至于伤寒六经的次序,也是本《内经》自然法则而来,考六经排列次序,在《内经》中有三种:一是按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次序排列的,这是为了代表阴阳的消长变化;二是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次序排列的,这是为了代表四季的气候变化;三是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排列的,这是用以阐明自然界和人体气化活动的规律。
邹师认为伤寒六经则是用以阐明伤寒病传变的气化活动规律,所以仲景运用了第三种排列方式。
但三阴三阳六经和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因脏腑经络是六经气化活动的场所。
六经气化活动有表里、升降、离合之分:从脏腑看,三阳主外运从下而上,三阴主内用从内而外,合则阴阳配偶,离则各异其用,其活动形式,则不外升已而降,降已而升。
从经络看,则包括营卫气血在此经隧中活动,前人将经络之功能,称为经气;营卫气血之功能,称为脉气,六经则含经气与脉气为一体。
分而言之,营血又合脉气为一气,卫气又合经气为一气。
而营卫气血皆出自中焦,由水谷之气的精微所化生,上归于肺,输布全身,内荣五脏,外濡肢体。
这就是阴阳互根、阴平阳秘之理,也就是整体活动借气化以生存的大概,这便是六经气化活动之常态。
常与变是联系在一起的,有常必有变,宋代学者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指出: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种阴阳动静,就是上述气化活动的正常现象。
但阳过动则其气外露而害生,阴过静则其用不彰而弊出,因而便产生了阴阳失衡的病理变化。
伤寒六经从太阳病到厥阴病,就是把不同脉证,根据六经阴阳之气的多少异用,相应地表现出来,因此形成了六大类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影响的病证,使能在人体中找出全部诊疗方法来,而且按阴阳气化原理说明这些病变的病证,都是由于人体内外感受的各种病因的影响所引起的复杂变化,由于病因不同,故而引起了六经脉证的种种变化。
现将六经气化失常的主证分析如后,便可窥见六经理论的由来和疾病演变的基本规律。
2.2.1 太阳病太阳病的提纲证,具有脉浮、头痛、项强和恶寒等四个主要症状,现分析如下:脉浮:太阳为阳盛阶段,若太阳一经受阴寒之邪侵袭,则产生阳气泛溢于外以抗病的现象,因而在脉象上便可出现浮脉。
头痛项强:太阳之经脉交于头项,头为诸阳之会,寒为阴邪,以阴邪而临阳位,阴胜则阳病,故头痛;项为阴阳交通之枢纽,阴寒之邪凝于枢纽之道,故项强。
恶寒:太阳既属阳盛阶段,卫外之阳气固护于体表,本应无寒可恶,今反恶寒,必因卫外之阳气受阴寒之侵袭所致,此乃阳气不能排阴邪之象。
但太阳恶寒常与发热并见,而且寒热俱盛,因卫阳遭受侵袭・92・第4期余贤武 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则恶寒,遏郁则发热。
从以上太阳病提纲证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阳盛阶段,若阳气为阴寒之邪侵袭,则可引起一系列病变,太阳病提纲有脉证特征,正反应了太阳盛的气化活动,这也就是太阳病的病理机制。
2.2.2 阳明病阳明代表阳气极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气化活动,从天象看已由天空下临地面,从人身看在时令之地气即应在胃土。
故曰阳明属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正因为阳热之气极盛,遏而不能行,聚于胃肠,则形成胃家实之证,若形成阳明腑实证,则以大便坚硬、脘腹痞满为主症;形成阳明经证,则以身大热、口大渴、脉洪大为主症;不管阳明经证、腑证,都反应了这一特点,阳气经过这一阶段之后,则由盛转衰了。
2.2.3 少阳病少阳为初阳,亦指阳气少的阶段。
从自然界来看,少阳已阳近竭而阴渐始,故少阳的病变都在枢转之器的口、咽、目等部。
少阳之为胆,若胆火上炎则口苦,津为热耗则咽干,风火上扰则目眩。
2.2.4 太阴病太阴为阴气盛的阶段,阴气向下压抑阳气从地面下退,结合到病理看,脾为胃行其津液,太阴病则胃家不实而脏有寒,故出现以下一系列脾胃虚寒之候。
腹满而吐:阴气太盛压抑阳气复归原位,以致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中焦气机痞塞,故腹满;脾虚阳气不足,寒邪进而上逆,故吐。
食不下:脾阳虚则胃之受到影响,故食不下。
自利益甚;乃阴邪反作,阳气下陷而不能上升,以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故而自利;由于自利不止反过来又使脾胃更虚,因果交替,以致下利日益加重。
时腹自痛:阴寒遏阻,阳气郁而不伸,气机难以保持畅通,故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上结硬:清气本应在上,今为阴寒之气抑而下陷,若再将此虚寒之证误为肠胃实热而下之,必然导致胃脘部为阴寒凝聚而结硬。
以上太阴之病为阴盛阳衰,寒邪损伤脾阳所导致的一系列病证,阴气长则阳气消,此自然之理也。
2.2.5 少阴病少阴为阴气少的阶段,它的病变主要向着虚寒方面转化,虽然病及心肾,可以出现化寒化热的病变,但它仍以虚寒证为主。
故少阴病的提纲为“脉微细,但欲寐是也。
”脉微细:微者肾中阳气衰微之象,细者乃心营血亏虚之征,也即心肾阳气阴血均不足所致的病理反映。
但欲寐:乃阳气大衰,精神疲乏所出现的证候。
病人想睡又不能入睡,自觉昏昏蒙蒙之象。
从卦象来看,有屯蒙气,欲旦不旦,如有薄雾笼罩之象,仲景故以“但欲寐”三字形容之。
2.2.6 厥阴病厥阴者,逆阴也,阴逆而阳,故把厥阴作为阴尽阳生的划界点。
其气化活动,为一阳排二阴而上,为风动而雨之象,即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经主要出现绝阴绝阳之病变,如发生应下而僭上,应外而反内,必然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邪正交争达到极点,故见本经出现寒热错杂或偏盛偏衰的严重病变。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此为阳热之气上逆所致。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虫尤:系肝经寒邪横犯脾胃,故饥而不欲食;强食之,脾难运化,则虫随肝气上逆而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