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研究
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反流性食管炎(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造成的食管黏膜损伤、炎症和症状,如胸骨后疼痛、反酸、嗳气等。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GER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但往往效果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
方法成为了研究热点。
证候学是中医特有的疾病诊疗方式,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可用于疾病的防治、中医药的开发与应用等诸多方面。
目前证候学在GERD的诊断和治疗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但在证候学研究方法、证候辨识标准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利用案例对照的方法,收集一定数量的GERD患者和健康人群,并通过症状、舌象、脉象等多方面进行证候分析和辨识,研究GERD不同证型的临床表现和
病程特点。
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如内窥镜检查、PH值监测等,对不同证型的GERD患者进行病理、生化等方面的分析,寻找其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证候的关联性。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望为进一步深入了解GERD的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证候学在GERD的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对不同证型患者的研究,有助于个体化诊疗,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本研究还可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并为中医药的研发提
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指导。
24 h食管pH值监测胃食管反流的临床分析
24 h食管pH值监测胃食管反流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24 h食管pH值监测胃食管反流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在本科就诊,可疑胃食管反流的患儿507例,给予24 h食管pH值监测,分析监测结果。
结果反复呕吐254例,喘息134例,反复咳嗽117例,重症肺炎72例,胸痛、胸闷11例,其他13例。
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降低,年龄越小,重度胃食管反流的比例越高。
结论24 h 食管pH值监测应用广泛,涉及多个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标签:24 h食管pH值监测;胃食管反流;儿童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反流入胃的胆盐和胰液等反流入食管。
儿童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1],除溢乳、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表现为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喘息、胸痛、胸闷、类抽搐样症状、中耳炎等,一些严重疾病,如重症肺炎也容易并发胃食管反流。
24 h食管pH值监测对胃食管反流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强,对临床可疑胃食管反流的患儿进行该项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3年12月在本科就诊,可疑胃食管反流的患儿507例,其中男359例,女148例;年龄3岁58例。
1.2 24 h食管pH值监测方法采用便携式24 h食管pH值自动监测仪(北京长安汉德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HYW型)在常态下作24 h食管pH监测。
患儿禁食4 h后将经pH值为7.01和1.07的两种缓冲液校准的pH电极由鼻腔插入,当电极到达胃内pH监测显示为1.0时,将电极向后退出,当pH监测为2.0时,将电极再向后退出约4 cm。
使电极置于下食管括约肌(LES)上缘2~3 cm处(膈肌上方3~4 cm)固定并开始监测。
监测期间记录进食(喂奶)体位改变,呕吐等的起止时间。
监测结束,将记录仪通过数码式多导接卡与计算机相连,输入数据,采用胃食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1.3 监测指标反流:以食管pH值降至15 s定义为一次反流。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
有解剖异常,如食管裂孔疝伴反复呕 吐、上消化道出血;
(3)与反流有关旳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 ,如吸入性肺炎、难治性哮喘,甚至窒息
(4)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
3. 24h食管胆汁反流监测(Bilitec-2023 ):食管胆红素值>0.14提醒有胆汁反流 ,是诊疗DGER旳客观证据。
4.胃镜检验:
5.食管黏膜组织活检:(1)RE旳病理特 点(2)Barrett食管:
6.其他检验:(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5min内有3次以上钡剂反流至食管提醒有 反流。同步可排除食管裂孔疝、贲门失 弛缓症、胃扭转等疾病。(2)胃食管同 位素闪烁扫描:胃食管反流指数(RI) ≥3.5%。
反流病患者旳主要发病机制,90%GER是 因为此因造成。
His角学说
LES周围组织抗反流作用 减弱
食管与胃底间夹角称 His 角。
在正常成人,该角为锐角;
该处组织较游离,犹如活瓣,
故被称之 His 瓣 胃内压增高时, His 瓣贴向食 管壁,阻止胃内容物返向食管, 而到时食团依然能进入胃囊
病因和发病机制:
治
疗
2.药物治疗(注意药物合用年龄及不良 反应):(1)抑酸剂:疗程8~12周, 推荐降阶“step-down”方案,先用质子 泵克制剂(PPI)[1.0mg/(kg.d)]4周,有 效者减量至0.5mg/(kg.d)或用组胺受体阻 滞(H2RA)维持4-8周,必要时可延长 至6个月以上。无效者可合适增长PPI剂 量或延长用药时间,或改用其他PPI。① PPI:奥美拉唑(omeprazole),0.5~ 1.0mg/(kg.d),早餐前半小时顿服。
pH测定和24h连续监测
将pH电极置于LES上缘之上5cm处,正 常情况下该处酸度为pH6左右,如降至 pH4或下列则以为有返流 应用携带式微电脑,统计受试者整个24 小时旳动态pH变化,了解站位和卧位时 旳变化、总旳返流时间所占百分比、返 流次数、返流不小于五分钟旳次数、最 长 返流时间等,此措施比较符合生理情 况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 151 -[28] MUBDER M,AZAB M,JAYARAJ M,et al. Autoimmunehepatitis in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J/OL]. Medicine (Baltimore),2019,98(37):e17094.https:///31517833/.[29] STEFANOU M I,KRUMBHOLZ M,ZIEMANN U,et al.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multiple sclerosi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Neurol Res Pract,2019,1:24.[30] KARAMPOOR S,ZAHEDNASAB H,BOKHARAEI-SALIM F,et al. HIV-1 Tat protein attenuates the clinical course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J]. Int Immunopharmacol,2020,78:105943.[31] FERNANDEZ-GUTIERREZ B. COVID-19 with pulmonaryinvolvement. an autoimmune disease of known cause[J]. Reumatol Clin (Engl Ed),2020,16(4):253-254.[32] ZHOU Y,HAN T,CHEN J,et al. Clinical and autoimmune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and critical cases of COVID-19[J]. Clin Transl Sci,2020,13(6):1077-1086.[33] CASO F,COSTA L,RUSCITTI P,et al. Could Sars-coronavirus-2 trigger autoimmune and/or autoinflammatory mechanisms in genetically predisposed subjects?[J]. Autoimmun Rev,2020,19(5):102524.[34] GAGIANNIS D,STEINESTEL J,HACKENBROCH C,et al.Clinical,serological,and histopatholog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severe COVID-19 and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TD-ILD)[J]. Front Immunol,2020,11:587517.[35] TSAO H S,CHASON H M,FEARON D M. Immunethrombocytopenia (ITP) in a pediatric patient positive for SARS-CoV-2[J/OL]. Pediatrics,2020,146(2):e20201419.https:///32439817/.[36] SZEKANECZ Z,BALOG A,CONSTANTIN T,et al.COVID-19: autoimmunity, multi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autoimmune rheumatic patients[J/OL]. Expert Rev Mol Med,2022,24:e13.https:///35311631/.(收稿日期:2023-08-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4243);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JD2022SZ03)①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②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通信作者:赵崧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李牛牛① 赵崧②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抑酸为主,但对于气体反流、非酸反流、内脏高敏感患者的疗效欠佳,抑酸不能调节反流本身,并可能因其强力抑酸作用造成不良反应。
胃食管反流
(2)抗酸及抑酸剂
1)抑酸剂 : 4-8w
H2受体拮抗剂 : 雷尼替丁 3-5mg/kg.d,
西米替丁 10-15mg/kg.d,
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 0.7mg/kg.d,
2
)中和胃酸药
氢氧化铝凝胶
(3)粘膜保护剂
硫糖铝 思密达(硅酸铝盐)
4.外科治疗 指征
1)内科治疗6-8周无效,有严重并发症者 2)严重食管炎伴溃疡、狭窄或有食管裂孔疝 3)严重呼吸道并发症 4)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抗反流屏障功能低下 1)食管下括约肌(LES)
压力低下。正常LES压力 为10~35mmHg。
药物 食物
2)LES周围组织 作用减弱
缺少腹腔段食管 食管角增大
正常30~50o
食管裂孔疝
2.食管廓清能力降低 食管推动性蠕动 唾液的中和作用 食丸的重力 食管粘膜分泌的碳酸氢盐
3.食管粘膜的屏障功能破坏 粘液层 细胞内的缓冲液 细胞代谢 血液供应
胃食管反流
概念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 肠液反流入食管
生理性反流及病理性 反流(胃食管反流病)
生理性反流 6个月内发生,12~18个月消失 主要于餐后发生,无症状 每次反流时间短 睡眠状态较少发生 不影响生长发育
病理性反流 频发的长时限反流 日间和/或夜间均发生反流 可产生症状及食管炎症或粘膜损伤。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据国内1000例GER综合资料显示, 新生儿占29.88%,2-6个月占8.35%,7个月-12 岁占61.77%,说明新生儿占1/3,同时也说明年长 儿缺乏细致的分组资料。 学者估计有1/300-1/1000的儿童因症状性GER就 诊 有人指出在2个月的健康婴儿中约50%有GER症状 正常人群中发病率为7%-15%,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
内科学胃食管反流病
对于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可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如认知行为疗 法等。
05 患者管理与教育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减轻体重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可 以减少腹内压,从而降低反流发生的 频率和严重程度。
抬高床头
睡觉时抬高床头15-20cm,利用重 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
避免紧身衣物
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和腰带过紧,以减 少对腹部的压力。
内科学胃食管反流病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胃食管反流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方案与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管理与教育 • 总结与展望
01 胃食管反流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或)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反流物主要是胃酸 、胃蛋白酶,尚可有十二指肠液、胆酸、胰液等,前者临床上多见,后者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吻合术 后、食管肠吻合术后。
发病机制
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通常就是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物反流到食管,对食道黏膜的攻击作用。一般胃酸会 中和和稀释某些食物,但是胃酸与这些反流的食物混合以后,会使胃内的酸性环境遭到破坏,其他酶也会遭受破 坏,使得食管黏膜的抵抗力进一步的下降,受损加重。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 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 增加。
地域差异
不同地域的胃食管反流病 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 素有关。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吸烟、 饮酒、肥胖、高脂饮食、 食管裂孔疝等。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典型症状为烧心 和反流,不典型症状有胸痛、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嗳气 等。还伴随食管外症状,包括咳嗽、咽喉症状、鼻窦炎、复 发性中耳炎、哮喘和牙蚀症等。
第十四讲 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综合治疗的护理
第十四讲难治性慢性鼻一鼻窦炎综合治疗的护理慢性鼻及鼻窦炎(CRS)是鼻腔黏膜及鼻窦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由急性鼻及鼻窦炎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引起,或与长期吸入有毒气体和粉尘等有害物质有关,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
该病发病率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据相关统计,有8%T5%的人群都有不同程度的鼻及鼻窦炎。
临床上绝大部分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常规会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对于反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则会考虑手术治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可以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及鼻窦炎病变。
由于变态反应、超抗原及细菌生物膜等多种致病因素参与,局部或全身炎症等各种因素的持续存在,10%T5%的患者即使经过系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仍存在鼻塞、脓涕及面部胀痛感等症状且迁延不愈。
内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明显慢性炎性改变,息肉样组织不规则增生;术后鼻窦内可见黏膜水肿、囊泡、息肉及黏液脓性分泌物。
这些持续存在的临床症状以及术后复发性等问题,临床上称为为难治性慢性鼻及鼻窦炎(RCRS)。
【发病机制】1、变态反应临床上已经公认变态反应为CRS的重要病因,同时也是导致鼻窦炎症持续性和反复性的原因之一。
内镜鼻窦手术后,鼻窦作为一个开放的术腔,不断受到来自吸入气流中各类变应原的攻击,对具有变应性体质的患者构成直接威胁。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长期以来并不被认为是形成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的主要和直接原因,对于RCRS的形成也并没有相关文献报道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近来有研究显示多重耐药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已被证明存在于RCRS鼻腔鼻窦黏膜中,其原因可能与疾病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从而导致呼吸道定植菌的改变有关。
3、细菌生物膜(BBF)BBF时细菌在对自身不利的生长环境下所形成的一种保护性结构,生成之后可以产生对抗抗生素的抗药性,影响局部免疫应答,抑制先天性免疫和修饰获得性免疫,从而成为许多感染性疾病难治性的重要原因。
4、免疫缺陷大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功能缺陷是导致CRS反复手术疗效不佳及难治性的潜在原因。
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的发病率约10%
30%,我国GERD的发病率较西
方低,但近年亦呈上升趋势。GERD的主要治疗目 的是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预防复发和防治并发 症。它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急性期治疗后停药 半年,食管炎与症状的复发率分别为8()%和90%, 因此,经过初始治疗后,为控制症状、防止复发、预 防并发症,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R。Sylvan A,et
to
a1.Daily treatment
with
ca-
is superior
that
taken
on-demand for maintenance
Ther,2005,
erosive
oesophagitis.Aliment Pharmacol
22:183-191. 12
Musana AK,Resniek JM,Torbey CF,et a1.Barrett's
染u 6‘。胃酸分泌长期受抑制还会引起胃息肉的形
mg按需治疗在轻至中度RE患者中可取得较好
成,但发生率较低,并且多不会进展为胃癌“引。另 外,PPI长期应用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一直受到学 者的广泛关注。最初在大鼠中发现因奥美拉唑相 关的高胃泌素血症而诱发肠嗜铬样(ECI.)细胞肿 瘤,但人体研究显示,高胃泌素血症可以引起ECL
1
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方案 目前有多种维持治疗方案可供选择,常用的包
括持续治疗、间歇治疗和按需治疗。持续治疗是指 当症状缓解后维持原剂量或半量PPI,每日1次,长 期使用以维持症状持续缓解,预防食管炎复发。间 歇治疗是指PPI剂量保持不变,但延长用药周期, 最常应用的是隔日疗法,3日1次或周末疗法因间 隔太长,不符合PPI的药代动力学,抑酸效果较差, 不提倡应用。在维持治疗过程中,若症状出现反 复,应增至足量PPI维持。按需治疗是指经初始治 疗成功后停药观察,一旦出现烧心、反流症状,随即 再用药至症状消失为止,即按停药一症状出现一服药一 症状消失一停药的规律用药。 在进入维持治疗前需要经历急性期治疗使症 状和食管炎均得到缓解。2007年亚太地区共识认 为,NERD患者需接受至少连续4周的初始PPI治 疗,RE患者需接受至少4~8周的初始PPI治疗后 方可进入维持治疗阶段[4]。相比亚太地区共识意 见,我国共识中推荐的疗程要长些,我国2007年西 安共识中推荐RE的疗程为8周,NERD的疗程也 不应小于8周。
刘万里,南京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博士,副主任中医师,擅长采
刘万里,南京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博士,副主任中医师,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道疾病.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中西医结合谈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新闻视点】:患者朱先生,48岁,多年来反复出现胃部有反酸、咽喉部紧缩,呼吸不畅,胸闷憋闷不适的症状,痛苦不堪。
自己以为是慢性咽炎,不予重视,常年采用草珊瑚含片治疗,效果不明显。
经过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疾病,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及药物治疗,两周后症状明显减轻。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
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将近一亿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
【专家手记】: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胃酸和十二指肠的肠液从下而上地反流,进入食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这一类疾病就称之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胃接连区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失调,或由于局部机械性抗反流机制障碍。
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物质损伤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
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孔癌等病并存,也可单独存在。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主要是人体正常的结构有很多的抗反流的机制,一旦这些机制失常如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减退或胃排空障碍等,就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是患者反复出现烧心反酸,严重者也可以出现反食。
还有一个症状就是胸骨后和心窝部隐隐疼痛,这种疼痛有时候放射到后背,有时候放射到左肩甚至于颈根部。
发作起来和心绞痛很相似,叫做食管源性胸痛。
长时间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还可以感觉到咽部疼痛、紧缩或有异物感。
也可以出现咳嗽或哮喘久治不愈。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必须治疗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必须予以重视,尤其食道粘膜已经损伤者。
食道粘膜出现明显的溃疡、糜烂,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食道的斑痕挛缩,引起食道狭窄,继续发展下去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食道粘膜病理改变,最终可能形成食管癌。
近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概况
道〔 1 9 ] R E 的 愈 合与抑 郁状态的 改 善明 显相关 . 此外, 最近的
研究还显示 G E R D的遗传可能性为 3 1 %, 具明显的遗传倾
的 一个不 可忽 视的因 素。 许军 英等[ 7 7 对G E R D 患 者行2 4 小
损伤, 从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或食管炎症, 临床上可以表现为 内 镜阳性和内镜阴性的G E R D , 即N E R D ( n o n - e o r s i v e r e l f u x d i s e a s e ) 。 前者即是反流性食管炎( r e l f u x e s o p h a g i t i s , R E ) , 内 镜下具有食管粘膜破损、 糜烂、 溃疡等形成; 后者内镜下无糜 烂性食管炎表现。G E R D呈慢性过程, 临床表现不一, 且容 易复发; 部分患者诊断困难,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长 期的维持治疗也加重了经济负担。现就近年胃食管反流病 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疾病谱的变化 传统观念认为 ( ; E R D的发病过程是从非糜烂性食管炎 到R E , 然后演变为 B a r r e t t 食管和食管腺癌, 目前这一观点
排空 延迟, 且胃 排空 延迟 者餐后酸 反流明显增多 [ 1 3 ] , 而胃 排 空 延迟 使近端胃 扩张, 容 易引 起t L E S R [ 1 4 7 0
2 . 3 神经功能异常 近年来的研究还涉及到神经调控。
L l u c h 等[ 1 5 ] 报道, 累 及心血管自 主神经( C V A N ) 功能的 糖尿
大部分 G E R D患者的初筛方法。不同于这些有创的侵人性 检查, P P I 治疗试验为非侵入性, 价格便宜, 可应用于任何 人, 并在较短时间内作出诊断, 且敏感性较高, 可达 5 0%左
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2.1
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质量,近年来有关GERD的认识、发病机制、诊治方面 均有较大进展,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应用及 提高。
1
定义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GERD,
1934年,美国胃肠病学家winkelstein首次将烧 心与反流导致的食管炎联系起来[1],从而逐渐建立了 GERD这一概念。近几十年来,人们对GERD的认识 有了重大的突破。2006年来自北美洲、南美洲、亚洲、 欧洲及澳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44位专家通过历时 2年的反复讨论,制定了胃食管反流病的最新定 义——蒙特利尔定义,认为GERD是一种由胃、十二 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 其典型症状是烧心与反流。食管并发症有食管糜烂、 狭窄、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2]。新定义认为典型的 烧心和反流症状如果使患者感到不适,就可以诊断 GERD,而无需依赖其它的检查手段。
4诊断流程
4.1有典型症状:烧心,反流+内镜所见+食管Ph 值监测可确诊。24h食管Ph监测有食管过度反流的 客观证据,一直被认为是诊断GERD的“金标准”。纤 维内镜+食管粘膜活检可作为诊断EE的金标准,目 前多采用洛杉矶分级法[6]。目前尚无诊断NERD的 金标准,高分辨率内镜联用24h非卧床Ph监测及质 子泵抑制剂(PPl)诊断性治疗,有助于NERD的诊断。 4.2对无报警症状患者进行PPI诊断性治疗。2004 年,亚太地区有关GERD的共识中提到,在初始治疗
・
朴)
・
75
万方数据
2009年4月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第2期
下段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 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或不伴肠化。其粘膜受累长 度达到或超过3cm的称为长段Barrett食管(10ng—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机制
di 03 6 0i n17 —8 02 1 .8 0 o: . 9 .s.6 10 0 . 00 . 2 1 9 s 0 0
【 中图分类号】 R 6 【 7 文献标志码】
C
【 章编 号】 17 ・802 1 )80 4 —3 文 6 10 0 (0 00 —8 30
一
些 不足 , 如装 置需 要长 期鼓 膜切 开置 管 , 易导 致 经切 除 、 容 耳蜗 球 囊切 除 、 经耳 道或 乳 突迷 路切 除) 可
外耳 和 中耳 感染 , 但对 内科 治 疗 失败者 可 以试 用 。 3 康 复治疗
以长期 改善 听 力 。有 问卷调 查发 现 , 采用 保 守治疗 、 手 术 治疗和 鼓 室注射 庆 大霉 素 治疗 的患 者 ,生活 质 量 没有 明显 差 别 。 缺 乏相应 的临床研 究 前 , 在 MD的
换增 加 。用 Me it装 置 治疗 经传 统 的 内科 治疗 失 好 的依 从性 患者 可 以使 用 。 net
败 的典型 的单侧 MD 患 者 , 期 随访 发现 大 部分 患 长
以上所 述 的是在 使用 手术 治疗 MD前 的 内科 处
者眩 晕逐 渐 改善 , 7 (95 ) 者达 到美 国耳鼻 咽 理 , 6 % 3 /8 患 毫无疑 问, 手术 治疗对 常 规治疗 失败 的患者有 重
见代 实器 第 8期
・8 43 ・
管 没有证 据说 明这 些方 法有 效或 他们 之 问存在 某些 平 衡功 能 障碍者 , 和某 些 间隙 期有平衡 功 能障碍 者 。
关 系 , 一 些 MD 患者 正在试 用 这些 方法 。 但 大 多数 患者眩 晕 的处理 往 往是 成功 的 ,但耳 鸣
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抗反流屏障功能低下 ①LES压力降低 是引起GER的主要原因。正常吞咽时LES反射性松弛,压力下降, 通过食管蠕动推动食物进入胃内,然后压力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出现一个反应 性的压力增高以防止食物反流。当胃内压和腹内压升高时,LES会发生反应性主 动收缩使其压力超过增高的胃内压,起到抗反流作用。如因某种因素使上述正常 功能发生紊乱时,LES短暂性松弛即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 ②LES周围组织作用减弱 例如缺少腹腔段食管,致使腹内压增高时不能将其传 导至LES使之收缩达到抗反流的作用;小婴儿食管角(由食管和胃贲门形成的夹角, 即His角)较大(正常为30‘一50’);膈肌食管裂孔钳夹作用减弱;膈食管韧带和 食管下端粘膜瓣解剖结构存在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时;以及胃内压、腹内压增高 等,均可破坏正常的抗反流功能。 •
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
定义
•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人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 流人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情况下,由于小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 发育不成熟或神经肌肉协调功能差,可出现反流,往往出现于日间餐时或餐后, 又称‚溢乳‛。病理性反流是由于LES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 结构异常,以致LES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常常发生于睡眠、仰卧位及空腹 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即胃食管反流病。随着直立体位时间和固 体饮食的增多,到2岁时60%患儿的症状可自行缓解,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到4 岁以后。脑瘫、21—三体综合征以及其它原因的发育迟缓患儿,有较高的GER 发生率。
2024胃食管反流病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
2024胃食管反流病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特征表现多样化,诊断、治疗方式多样,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个体化的诊疗方式最大程度的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我国GERD 抗反流外科在不断积累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时,积极推广及培养更多专业外科医师,掌握GERD标准化诊断与治疗流程,加强并普及对GERD判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是我国GERD抗反流外科重要的研究方向。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为临床常见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约为13%,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1 1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已成为治疗GERD的主要外科手段,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
目前,我国开展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GERD已有20余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我国GERD外科治疗亦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全面推广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培养更多的专业外科医师、提升手术疗效,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和团队经验,回顾我国GERD外科治疗的发展历程,总结现状并展望未来。
1 国内外GERD外科治疗的发展历程GERD外科治疗在西方国家开展历史比较悠久。
1951年,Allison首次报道通过食管裂孔痐修补术控制GERD症状,开启了人类以外科手段抗反流的时代。
1956年,Nissen首次报道利用胃底360°包绕远端食管来达到抗反流的目的,自此,以宵底折叠术为主流的抗反流手术得到了决速的发展。
1991年,抗反流手术进入微创外科时代,手术损伤及并发症明显减少,国际上抗反流手术量出现指数式增长,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抗反流手术年总量最高>3万例。
我国各地区GERD发病率有所差异,呈现南方地区低千北方地区、东部地区低千西部地区的特点。
广东地区人群GERD患病率约为2.3%北京上海两地人群GERD患病率约为5.8%,青海格尔木地区人群GERD 患病率约为9.4%,而新疆喀什地区由千特有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导致人群GERD患病率高达23.4%[ 2-3 1我国迫切需要提高GERD诊疗的规范性,加强对GERD的认知。
返流性食管炎X 线下动态研究
返流性食管炎X 线下动态研究我院自2002年5月~2006年5月收集400例返流性食管炎病人进行X线下动态观察、研究返流致食管炎X线下动态表现并探讨返流的发生机制。
胃食管返流是上消化道症状返流性的一个常见原因,越来越被临床重视。
X线下动态跟踪观察其有其重要的价值。
1 一般资料400例病人均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确诊为返流性食管炎。
男性226例、女性74例。
年龄为38~82岁平均年龄60岁。
55岁以上占72%X线机检查为岛津XHD150B型遥控摇篮床钡剂 200%双重硫酸钡、低张药物654-2注射液。
检查时见胃的类型为:低张力型52例占l3%。
中张力型114例占28.5%。
高张力型254例占58.5%。
所取体位分别为:站立、半卧、卧位。
分别在各种体位转动病人,必要时停止转动观察返流情况,一般静止观察30秒~50钟。
400例X线下动态观察返流全部过程,并注意观察贲门口的形态、返流的方式、返流量及食管对返流的情况。
2 X线检查方法与动态观察常规低张气钡双重检查方法准备。
病人检查前5~l0分钟肌注654-2注射液20mg、病人自觉口干为宜,服产气剂。
置病人于检查床面上再服200%硫酸钡100ml。
分别取三个体位(站立、半卧、卧位)。
转动病人,电视跟踪观察钡剂返流于食管的表现,我们将食管分为5个返流等级。
将返流程度分为较轻、轻、中、较重、重五种类型。
通过在各个体位上以及病人转动的情况下观察,各个角度返流程度无明显差异。
在各体位上观察约50秒钟以上,少于50秒钟无意义。
一般转动左侧卧位约30~60°时即可见钡剂逆流入食管内或于胃泡内侧贲门口处可见鸟嘴状钡影突出。
此时停止转动病人,可嘱病人深呼吸,钡剂常可在呼气像时呈细流样进入食管内,待食管被充钡扩张后再点片,返流全过程可在电视下观察,用录像记录返流方式,返流量及食管廓清状况。
即为胃食管返流。
上述过程可反复进行,一般经3~4次反复仍未见返流者,可排除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近年来发 展起来 的高强度 聚焦 超声 治 疗 技 术 , 低 能 量 的 超 声 波 聚焦 在 体 内 将 病 灶 内 , 过 焦 点 处 高 能 量 超 声 产 生 的热 通 效应 、 械 效 应 和空 化 效应 等 生 物 学效 机
,
迹环 , 可见疝囊形成 。 并
430 50 0河 南 省 新 乡 医 学 院 第 三 附 属 医 院
消化 科
统计 学处 理 : 用 S S 1 . 件 , 应 P S 10软 对 于均 数 的 比较 采 用 单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 率 对 的 比 较 采 用 检 验 。 P< .5为 差 异 存 00
RH E P阳性 率 3 . % , 显 低 于 胃 溃 04 明
疡 、 二 指 肠 溃 疡 和 萎 缩 性 胃炎 ( < 十 P
00 ) . 1 。深 入 分 析 R 的 4 3例 中 , E合 E 6 R
级 0 6 。结 论 : 流 性 食 管 炎 患 者 以轻 .% 反
中型 为 主 ; 老 年 男 性 为 高 发 人 群 ; 门 中 幽 螺 杆 菌 在反 流 性 食 管 炎有 较 低 的 感 染率 ; 反 流性 食 管 炎 主 要 伴 发 疾 病 为食 管 裂孔
27 6 5 0 4胜 利 石 油 管 理 局 胜 北 医 院 《 东 山 东营)
声 波治 疗 仪 探 头 与宫 颈 直 接 接 触 , 宫 颈 以 口 为 圆 心 , 渐 丌 线 连 续 扫 描 , 度 作 速 5 m 秒 。 治 疗 域 要 超 出 糜 烂 面 1~ m / 2 m, 至 糜 烂 面 充 血 水 肿 。 累 计 治 疗 时 m 直 间 : 度 糜 烂 4~6分 钟 , 度 糜 烂 7~9 轻 中 分钟 , 度糜烂 1 重 0~1 钟 。 2分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研究论文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研究论文【关键词】GERD抑酸Hp根治胃失和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的组织损害。
主要表现为烧心、反流、胸骨后疼痛三大症状。
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1]。
通过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是否有破损,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即RE)和内镜阴性GERD,后者又称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efluxdiseaseNERD)。
内镜检查可以对RE进行确诊,并评价食管炎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Barrett’s食管(BE)。
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地区消化疾病学术周讨论并通过的关于GERD的亚太共识中,认为胃镜是诊断NERD的金标准。
1/3的GERD病人有食管黏膜破损,可以通过常规内镜检出[2]。
GERD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的深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西医药治疗抑酸治疗是该病的主导措施,一般分为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
在初始治疗中,抑酸剂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首选药物,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是最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既可迅速缓解症状,又可减轻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尤其适用于伴有糜烂性食管炎的患者,维持治疗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长期策略,也是达到长期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及临床治愈的现实途径。
因为GERD是一种时发时愈的慢性疾病,一般初始治疗缓解,但停药半年后复发率可达80%左右,故通常均需要采取维持治疗。
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个性化的分割应用PPI原剂量或减量进行间歇性或按需治疗[3]。
如反酸、反食特别严重甚至呕吐者,应用促动力药物可迅速抑制症状,此类药物主要有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以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促进胃排空,但其可进入血脑屏障引起椎体外系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Aug 29(16)鼻窦炎是鼻及鼻窦黏膜出现炎症性反应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多样性鼻窦疾病,该病在美国患病率高达14%,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本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大多数患者术后较易复发,因此明确疾病发生及复发影响因素,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对策,继而降低发病率[1]。
研究[2,3]认为鼻窦炎复发和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免疫力、是否存在感染以及环境因素和情绪状态等。
胃食管反流作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可由多种病因造成,研究[3]认为胃食管反流也可能导致鼻窦炎的发生,其通过观察胃食管反流患者与正常人群鼻窦炎发生率发现,伴发胃食管反流人群鼻窦炎发生率更高,但尽管目前诸多学者认为鼻窦炎的发生和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因果关联有待进一步商榷,为此,本研究特探究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135例。
纳入标准:符合复发性鼻窦炎诊断标准[4];经相关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者;病历资料完整;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且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合并真菌性鼻窦炎者;合并恶性肿瘤及免疫性疾病者;合并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者;合并肝、肾、脑等功能不全者。
其中男79例、女56例;年龄在16~72(39.65±10.02)岁。
1.2方法患者入院后询问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坚持鼻内镜综合治疗,并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 )对其精神状态进行评价,标准:评分在8分及以上则视为存在焦虑抑郁。
复发诊断标准: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未见明显改善,且术后鼻内镜检查可见鼻窦腔粘膜充血水中,鼻肉组织形成或结缔组织增生,广泛粘连,存在粘性脓性分泌物。
随访1年,统计复发病例,纳入复发组,其余病例纳入未复发组,比较两组基本情况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明确复发性鼻窦炎复发影响因素,并在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分析胃食管分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针对符合正太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 依s 表示,对于偏正太分布计量资料则采用中位数法,并经对数转化使之正态化,然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基本情况,并对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均α为0.05,P <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鼻窦炎复发情况分析经1年随访,共统计复发病例62例,复发率45.93%,纳入复发组,其余73例纳入非复发组。
2.2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是否存在吸烟史、是否坚持鼻内镜检查以及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和胃食管反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3复发性鼻窦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存在吸烟史、未坚持鼻内镜检查、焦虑抑郁以及合并胃食管反流均是复发性鼻窦炎影响因素(P <0.O5)。
见表2。
校正吸烟史、是否坚持鼻内镜检查以及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状态后,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发现,胃食管反流是复发性鼻窦炎独立危险因素,OR=3.596(95%CI 在1.965~5.468)。
3讨论鼻窦炎是鼻窦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与患者自身鼻腔粘膜纤毛清洁运输、鼻窦开口处解剖、鼻部健康状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研究樊迎春1袁陈丽芳2(1.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2.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目的探究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135例。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随访1年,统计术后复发病例,纳入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
结果经1年随访,共复发62例,复发率为45.93%,纳入复发组。
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存在吸烟史、未坚持鼻内镜检查、焦虑抑郁以及合并胃食管反流均是复发性鼻窦炎影响因素;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发现,胃食管反流是复发性鼻窦炎独立危险因素,OR=3.596(95%CI 在1.965~5.468)。
结论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较强,是影响鼻窦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复发性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6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 ̄8174(2018)16 ̄2604 ̄022604··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Aug29(16)表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复发组(n=62)未复发组(n=73)χ2/t P性别年龄(岁)是否存在吸烟史是否存在饮酒史是否坚持鼻内镜综合治疗是否存在焦虑抑郁胃食管反流男女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382440.36±8.6935273725233920422438413239.05±8.1712613538522111627660.3630.9026.3371.85415.8225.59916.0710.5470.3690.0120.173<0.010.018<0.01以及全身抗感染能力等相关,鼻窦黏膜对空气有一定过滤、清洁以及温湿度调节能力,继而对呼吸道产生保护作用。
国外学者Garg等[5]指出鼻窦炎患者的全身免疫反应体现在下呼吸道粘膜炎症,这也是导致鼻窦炎复发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移至鼻窦炎复发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报道称吸烟、情绪等可能影响鼻窦炎的发生。
且在本次研究多因素分析中,患者存在吸烟史、伴发焦虑抑郁情绪均可能是影响鼻窦炎术后复发的因素。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反流物引发的不适症状及食管外症状统称,患者常表现为食管症状及食管外症状,常见如咳嗽、哮喘及咽喉炎和鼻窦炎等。
最早发现鼻窦炎和胃食管反流有关是在儿童鼻炎PH值检测中,研究发现伴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鼻窦炎患儿鼻咽部PH值片酸性比例显著较正常对照组高,但该项研究并未对食管进行PH值检测,故无法明确鼻咽部酸性物来源。
本次研究特探讨胃食管反流和鼻窦炎复发相关性[4]。
本文中经1年随访,共统计复发病例62例,复发率45.93%,可见鼻窦炎术后复发率较高。
经单因素分析是否存在吸烟史、是否坚持鼻内镜检查以及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和胃食管反流均是影响鼻窦炎复发的相关因素,该结果和Song等[6]研究相符,经校正吸烟史、是否坚持鼻内镜检查以及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状态后,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发现,胃食管反流是复发性鼻窦炎独立危险因素,OR=3.596(95%CI在1.965~5.468)。
相关机制初步认为如下:(1)鼻窦口复合体狭窄或阻塞,引起该区域引流及通气障碍,纤毛运动受阻,鼻腔分泌物排除受阻。
正常生理情况下,鼻咽部PH值中性,若存在反流,胃酸将损害鼻咽部及鼻腔粘膜,造成粘膜炎症及水中,最终导致鼻窦阻塞、感染。
研究[5]发现鼻内镜手术后部分患者仍存在持续性鼻窦炎症状,甚至有患者出现较术前更为严重的鼻炎、食管远端反流,尤以鼻咽部最为明显。
(2)胃食管反流,消化酶的刺激对上气道粘膜造成的损伤。
有学者认为可通过鼻腔灌流液检测是否存在胃液反流,其发现胃食管反流物可能通过鼻咽部渗入,这继而造成鼻咽部粘膜感染。
(3)胃食管反流对自主神经系统造成的高反应性,引起鼻窦粘膜水肿,从而影响鼻窦引流,造成鼻粘膜分泌物滞留[7]。
由上述结果可见,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较强,是影响鼻窦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针对复发性鼻窦炎患者应及早防范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然而胃食管反流引起鼻窦炎复发的机制尚需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1]张巧,黄赞胜,王斌,等.慢性鼻炎/鼻窦炎相关性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特征比较[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 (5):462 ̄465.[2]高刚,周长华,孙建军.慢性鼻-鼻窦炎与胃食管反流疾病[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16(1):77 ̄80.[3]Liew MS,Sia J,Starm ans MH,et parison of toxicity and outcom es of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with carboplatin/paclitaxel or cisplatin/etoposide in stageⅢnon-sm all cell lung cancer[J]. Cancer M ed,2013,2(6):916 ̄924[4]皮文,吕凌云,王成禹.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影响因素[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4, 20(1):17 ̄20.[5]Garg S,Gielda B T,Turian J V,et al.Patterns of regional failure in stageⅢnon-sm 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 oradiation therapy and resection[J].Pract Radiat Oncol, 2013,3(4):287 ̄293[6]Song CH,Wong A.Rapid diagnosis of bacterial sinusiti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chronic coughing and without wheezing[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6,137(2):AB162.[7]王进东,葛玥铭,周雪冰,等.鼻窦炎和胃食管反流与儿童慢性咳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6):825 ̄827.收稿日期:2018 ̄04 ̄19表2复发性鼻窦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 OR95%CI P存在吸烟史未坚持鼻内镜检查存在焦虑抑郁胃食管反流3.1451.0532.6193.0250.2200.8241.6450.3182.5324.1192.3298.3691.1441.7551.5403.1481.431~3.2101.325~2.2341.541~3.4301.058~6.3280.0390.0050.0420.004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