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法文案
地质工程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培养计划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及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地质工程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岩土工程学、水文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解决地球环境问题和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计划。
一、基础课程地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将重点安排基础课程的学习,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相关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地质工程学科的整体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将深入学习岩土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地震工程学、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等相关课程。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具备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安排实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实践能力培养地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课程、实习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跨学科交叉培养地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将鼓励学生选修跨学科的课程,如地质工程与环境科学、地质工程与建筑工程等相关课程。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五、职业素养培养地质工程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专业伦理课程、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六、终身学习和发展地质工程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
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留学生
36
课
geochemistry)
岩石地球化学
070900M32
(Petrological
36
geochemistry)
岩矿分析
070900M10 (Mineral and rock
36
analysis)
石油地质学
070900M17
培养等多种模式。 六、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应修满的学分至少为 28 学分,其中学位课 15-18 学分。 七、培养环节
1、师生互选:研究生入学 1 个月之内进行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制订培养 方案,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课程学习:安排在一年级进行; 3、开题报告:研究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安排在第 3 学期进行,应在实地考 察的基础上提出开题报告。⑴开题报告之前应针对拟解决的科学或实际应用问题 提交有深度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要求最近 5 年的文献不低于 30 篇, 外文文献不低于文献数的 1/3;⑵开题报告应有明确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解决一 个基础科学问题或应用基础问题;⑶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要有详细 的说明,要有具体的工作量,一般应包括野外调查、样品采集与测试项目等,作 为中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4、中期考核:论文中期考核安排在第 5 学期进行,重点核对论文工作量完 成情况和野外工作情况,工作量完成率达不到 80%的,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毕 业论文撰写阶段; 5、论文提交:根据学校研究生院盲评论文抽察的时间,要求所有硕士研究 生论文(非盲评论文)与盲评论文提交时间一致。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进行审查, 论文工作量少,或论文质量差的研究生,论文答辩至少推迟半年。 八、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同一门课程的学时数及该门课程是考试或考查根据不同的研究 方向有所不同,详见附表。所选学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28 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 九、答辩及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前,要求导师自行组织预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应由两位外校同行专家进行盲评,评阅通过后,方可答辩。答 辩委员会由 5 人组成,其中外单位同行专家至少 1 人参加,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 持。论文答辩通过及完成相关培养环节要求后,且参加我校认可的外国语水平考
体现油气地质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
体现油气地质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油气资源是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油气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需求也日益增长。
油气地质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是为了培养具有油气地质勘探与开发能力以及地质工程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以适应国内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需求。
通过开展油气地质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油气地质勘探与开发的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油气地质特色的科研项目指导和学术交流合作,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安排,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促进其在地质工程领域的专业发展。
油气地质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将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意义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主要能源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油气地质专业作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基础学科,其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地质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是为了适应我国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地质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通过对油气地质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可以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科学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油气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家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油气地质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通过油气地质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培养具有优秀的油气地质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这些高级人才将具有深厚的油气地质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在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目的还在于探讨如何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科研项目指导、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实习与就业等方面的举措,进一步提高油气地质特色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推动我国油气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备系统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人文素养,在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资源勘探与采掘、等方面,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地质研究工作,具备解决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或与各类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合理利用能源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
本专业可以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与工程等方面有所侧重。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1. 主干学科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2. 主要课程
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与变质岩,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产勘查与评价*,遗迹学理论与应用*,矿床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为特色课程)
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
1. 修业年限:3-6年
2. 学分要求:总学分195学分
3.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就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炭、石油、地矿、交通、冶金、材料等领域的生产单位、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工作。
地质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七、地质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硕士)
地质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沉积学,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等二级学科专业)一、学科专业简介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等五个二级学科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优势学科之一。
在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人才培养为中心,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为我国地质学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矿床地质学方向在多源成矿理论,层控矿床理论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地球化学方向在铀地球化学与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构造地质学方向在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造山带与盆地耦合、青藏高原演化、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方向在生物成矿、古脊椎动物学与环境考古学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在地质学一级学科下,根据我校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自主设置有以下四个二级学科,其中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属交叉学科。
沉积学:是我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在以刘宝珺院士、曾允孚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沉积古地理、盆地构造动力学、沉积地球化学、优质储层成岩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位居国内前列,为沉积地质学基础理论发展和油气勘探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矿产资源化学:在研究地质矿产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主攻矿产资源的成因、多组分和具极端浓度的复杂特种矿产体系的探采、加工及综合利用中遇到的化学与工程问题,已形成相平衡与相分离技术、液态(卤水)及固体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物料分析测试技术与环境保护等优势方向。
矿物材料学:以矿物资源高效利用为主要任务,研究矿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加工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以及矿物原料性质与特点等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已形成非金属矿物材料与应用、矿物材料加工工程等优势方向。
地质工程领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领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 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现代地质工程技术发展需求的能力。
二、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地质学基础课程:包括地质概论、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使学生建立起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2)工程地质学基础课程:包括岩土工程学、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学等,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比如地下水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地质遥感等。
2. 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地质工程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实训,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地质工程实际操作技能。
(2)校内实验:设置地质工程实验室,进行岩石力学、地质勘察等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地质勘察等实地考察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 创新教学环节(1)开设创新实验课程:设置针对地质工程领域的创新实验课程,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工作。
(2)科研项目指导: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申请指导和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4.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1)参与地质工程项目:安排学生参与地质工程项目实践,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地质勘察等实际工程项目。
(2)参与科研项目:开设地质工程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技能。
5. 团队合作教学环节(1)多人合作实验:设置多人合作实验环节,鼓励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实验和研究工作。
(2)团队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工程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团队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6. 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需要设置针对地质工程领域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803 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具有良好道德的四化建设人才。
2.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地质工程领域的常规实验及技术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科研、教学或在生产实际项目中独立工作的能力,能熟练地应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资料。
着重培养认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三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四年。
三、研究方向01、岩土体稳定性及工程治理02、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03、岩溶水资源与水环境04、地质灾害与环境05、碳酸盐岩红土及其工程环境问题06、环境地质与地理信息系统四、培养方式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在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能毕业,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申请硕士学位。
2、硕士生的培养由教研室(研究室)集体研究,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指导。
导师应强调硕士生的学习重在独立钻研、自学为主,导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把握研究方向,调动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研究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自学、动手、表达、写作等综合能力。
3、教学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应注重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研讨班、社会实践等学术活动,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应修满的学分至少为27-30学分,其中学位课15-17学分。
五、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学位课、非学位课和教学实践三类(见课程表)。
六、科学研究、教学实践与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还必须参加教学实践。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同学们!咱们这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啊,就像是地球的探秘者训练营。
这个专业主要就是研究地球内部的那些宝藏——地质资源,像石油、天然气、金属矿、非金属矿这些,同时呢,还得搞清楚地球的各种地质结构和工程地质条件,为各种大型工程建设打基础。
简单说,一边找宝贝,一边确保盖大楼、修大坝的时候地底下稳稳当当的。
二、培养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 基础地质知识。
咱得把地球的基础知识学扎实喽,什么岩石啊、矿物啊、地层啊这些,就像认识人体的各个器官一样,得知道地球的这些“零件”都是啥样的。
要能熟练识别各种岩石和矿物,就像你能轻松认出苹果和香蕉一样。
而且要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知道咱们这个地球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2. 地质资源知识。
对于那些珍贵的地质资源,像石油天然气是怎么形成的,在地下哪里能找到它们,得门儿清。
还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分布规律、开采方法等知识,都要装进脑袋里。
这就好比你要知道宝藏在哪个山洞里,还得知道怎么把宝藏安全地拿出来。
3. 地质工程知识。
当涉及到在地质环境里搞工程建设的时候,咱们得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要知道怎么去评估一个地方的地质条件适不适合盖大楼、建桥梁,要是地底下有软乎乎的淤泥或者容易滑动的山体,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得学会怎么提前发现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
# (二)能力目标。
1. 野外考察能力。
咱们这个专业可不能老在教室里闷着,得经常跑到野外去。
要具备很强的野外考察能力,就像探险家一样。
在野外,要能准确地观察地质现象,记录数据,比如哪里有断层啊,岩石的层理走向是啥样的。
而且得能在野外生存,可不能一到野外就饿肚子或者迷路啦。
2.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在研究地质资源或者处理地质工程问题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比如说,石油开采的时候遇到了复杂的地层结构,或者是在修隧道的时候遇到了地下水渗漏。
这时候就需要咱们能像侦探一样,分析问题出在哪儿,然后想出解决办法。
地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
地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地质工程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是国内培养水利水电地质工程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综合排名处于前列。
本学科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近年来在各类中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学科拥有地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地质参数快速测试系统等先进设备。
本学科教师每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攻关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经费达500万元以上。
先后有20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毕业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土木、交通、国土资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一般应在1年时间内完成。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
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5学分,其中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
实践环节为5学分。
地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绪论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环境影响的学科,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地质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方案旨在加强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以提高地质工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促进地质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目标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地质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精通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技术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1.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具备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2.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地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
3.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
4.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三、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研究生应全面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地质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2.研究能力:研究生应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地质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应用能力:研究生应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程实践。
4.工程实践: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5.科学素养: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观念,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四、培养方式1.课程教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等,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理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地质学、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具备从事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等工作能力;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地质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跨行业的工作环境。
二、培养规格1. 学制:四年制本科2. 学分:150学分3.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三、课程体系地质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36学分)1.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12学分2. 外国语课程:12学分3. 计算机基础课程:6学分4. 体育课程:6学分(二)专业基础课程(48学分)1. 地质学基础课程:12学分2. 工程力学课程:12学分3.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课程:12学分4.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12学分(三)专业核心课程(48学分)1. 地质工程勘察课程:12学分2. 地质工程设计课程:12学分3. 地质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12学分4. 地质灾害防治课程:12学分(四)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1. 矿山地质课程:6学分2. 环境地质课程:6学分3. 地质工程CAD/CAM课程:6学分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教学:30学分2. 课程设计:15学分3. 毕业设计:20学分4. 生产实习:20学分五、教学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设计、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培养模式1. 产学研结合:与地质工程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研究等机会。
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学科基本情况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0709 获得授权时间:2006年2.学科、专业简介(400字以内)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在1981年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的基础上于2006年获得的。
合肥工业大学自1957年成立时即创建有地质系,创建以来地质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和构造地质学专业为原机械工业部和安徽省重点学科,现已获得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多年来地质学一级学科点及相关专业为国家的建设输送了大量急需的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生约200名、博士生约100名。
本学科现有教师3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3人,讲师3人;32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30人。
本学科承担大量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重大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攻关、博士点基金、国际合作基金和企业委托项目,国际合作和交流广泛。
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代表性的有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土资源部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近年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平均科研经费约60 万元/年;平均发表论文近5篇。
3. 培养目标(150字以内)本学科专业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创新精神,在地质学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必要的专业技能,具有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教学工作、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拥有健康的体魄,成为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4. 主要研究方向(6个)(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地球化学(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构造地质学(5)环境地质学(6)资源评价与地理信息科学5. 学制及学分学制2.5年,课程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
论地方院校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位 硕 士研 究 生 。并 计 划在 2 0 1 5 年 ,将 学 术 型研 究生 与 专业 型 研 究生 的 比例 调整
为l : l ” 。
在研 究 生 教育 蓬 勃发 展 的 今 日,笔 者 经过 调研 发现 :部 委 院校 由于 占有 各
略。我国要坚定不移地采取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关 键 问题 ,人才 培 养在 党 和 国家 工 作 中 占有 十 分 重要 的地 位 。国家 要 努力 造 就数 以亿 计的 高 素质 劳 动者 、数 以千 万计 的 专 门人 才和 一 大批 拔 尖创 新 人才 , 建 设 规模 宏大 、结 构 合 理 、素 质 较 高 的 人 才 队 伍 ,充分 发 挥 各 类 人 才 的 积 极
专 业学 位
院 梁 炯丰
◇东 华 理 工大学 建 筑 工程学 1前言
杨泽 平 易 萍 华 薛 凯
2 1 世纪 ,人 才培 养 的好 坏 已经 影 响到 党 和 国家 事业 未 来的 发 展 ,人才 资 源 是党 和 国 家最 宝 贵 的财 富 ,是 坚 持 走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现 代 化 建 设 道 路 的 战
这种培养模式 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社
会 生 产相 结 合 ,真 正满 足 了社 会 发 展对 人才 的 需求 。这 三种 培养 模 式 的比较 如 下 :德 国 运 用 学 徒 式 培 养 模 式 。具有 师生 问是 师 徒 关 系 ,实 行 导 师个 人 负责 制 ,缺乏 校 一级 的 管理 机 构 的特 点 ,学 生 以科 研 助手 身份 在 科研 过 程进 行 中培
新形势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以河北工程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20, 10(3), 307-312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journal/aehttps:///10.12677/ae.2020.103051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Master'sProgram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Geological Engineering under the NewSituation—Taking the GeologyResource and Geology EngineeringDiscipline of Hebei EngineeringUniversity as an ExampleHongli Song, Chunhong Wa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ndan HebeiReceived: Apr. 10th, 2020; accepted: Apr. 23rd, 2020; published: Apr. 30th, 2020AbstractFacing the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the geology resource and geolog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 class” and “new engineering”, this paper taking the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explored the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from multi-angle such as study direc-tion, curriculum se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expansion. Through the training program reform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2017 to 2019, academic structure is more diversified,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s increasingly rich.Keywords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Geology Resource and Geology Engineering Discipline新形势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以河北工程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宋宏利,王春红宋宏利,王春红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收稿日期:2020年4月10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23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30日摘 要针对当前“双一流”及“新工科”背景下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探索了该专业培养方案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综合实践、国际视野拓展等方面的改革。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
树立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文献,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外文摘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18)下设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81801),设以下6个研究方向。
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以中大比例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为研究重点,在系统研究矿产形成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信息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提出矿床预测准则,进行矿床和矿体定位(量)预测。
2.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加强综合勘查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深入研究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建立矿床地质模型;探索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最佳优化组合及应用效果,研究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探索矿体数学特征和规律,建立矿产综合勘查模型。
3.资源与勘查经济研究矿产勘查与矿床经济评价及矿业权评估的理论方法,建立矿产勘查经济评价、咨询与决策方法体系,开展矿产勘查经济分析、矿床经济评价和矿业权评估。
4.石油与天然气勘查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方法及现代分析测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常规和非常规储层和油气藏描述,研究油藏中油气水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与成储和成藏作用相关的地质过程,开展储层沉积学和盆地火山岩、烃源岩和含油气性研究,预测储层和油气分布规律。
5.油气资源综合评价与预测以油气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盆地分析方法、地球物理勘探及计算机技术,研究含油气盆地充填和层序地层学特征,开展非常规和常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进行区块评价、油藏描述、远景预测。
6.油气田开发地质综合利用油藏的精细沉积微相、开发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生产测井处理和解释的成果,结合生产测试数据和生产动态数据,实现油气田开发末期的精细地质研究,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开发井网的调整部署。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领域代码:085217一、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培养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领域范围及研究方向介绍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领域覆盖的范围及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地质调查技术和方法,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矿区与矿床的勘探、开发与评价,地质勘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质过程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业的工程管理等。
三、培养方向1.油气田勘探工程2.油气田开发地质3.油气田勘探开发地球物理技术四、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非全日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三段式培养,其中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半年。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为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实践和论文方向,成立联合指导小组。
基本学习年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五、学分要求:总学分30学分,必修课15学分。
六、课程设置对跨学科报考的学生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学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3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领域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深入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明显成绩;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油气地质与勘探
2.油气藏开发地质
3.油气田地质工程
4.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
5.测井理论、方法与技术
6.工程地球物理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