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诊疗关键问题
风湿免疫科疑难病例分析阅读札记
《风湿免疫科疑难病例分析》阅读札记一、病例一分析病例一是一位中年女性患者,主诉为长期关节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
在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后,该患者被初步诊断为某种风湿性疾病。
在分析这一病例时,我首先关注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以及主诉症状。
我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史,包括病程长短、发病诱因、家族遗传史等,这些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在病例分析过程中,我结合风湿免疫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病例中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
通过对比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已知风湿性疾病的典型表现,逐步缩小诊断范围。
在分析病例时,我注意到患者关节疼痛的特点,如疼痛部位、性质、程度以及发作时间等,这些都是诊断风湿性疾病的重要依据。
我还关注了患者的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其他并发症或疾病的伴随情况。
在分析病例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影响诊断的关键问题。
患者的病程较长,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或特殊检查来明确疾病的诊断。
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因素,一些与年龄或性别相关的风湿性疾病的可能性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对疑难病例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诊断。
在分析病例时,我还注意到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医生在询问病史时需要更加细致入微,以获取更多有助于诊断的信息。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通过对这一病例的深入分析,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诊断能力,还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 病例介绍男性,XX岁,因多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持续一个月来我院就诊。
患者自诉关节疼痛逐渐加重,并伴有晨僵现象。
在就诊前两周,患者还出现了低热、乏力及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患者既往无重大病史,但有长期饮酒史及吸烟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记载。
患者入院后,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其关节滑膜增生明显,关节腔内存在积液。
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的几个关键问题
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的几个关键问题
张源潮;刘东霞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045)023
【摘要】@@ 自身免疫病的实验室检测涉及自身抗体、细胞因子、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多脏器损伤的相关检测、病理检测等.自身抗体可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并启动免疫炎症,此为大部分自身免疫病都存在的重要病理环节,所以准确检测自身抗体具有半病理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页数】1页(P72)
【作者】张源潮;刘东霞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风湿病学实验室检查 [J], Robin Butler;Victor N Cassar-Pullicino;杨宏梅
2.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关节炎 [J], 孙红胜;侯传云
3.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强直性脊柱炎 [J], 杨清锐;李鸣
4.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多发性肌炎 [J], 丁峰
5.深度思考:十问2010年我国农药工业——对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对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一对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对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2010年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 [J], 韩永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诊断中的难题与解决方案
临床诊断中的难题与解决方案一、引言临床诊断是医生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践中,医生们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难题不仅仅来自于医学知识的局限,还包括临床实践中的复杂环境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一些临床诊断中常见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临床诊断中的难题1. 症状模糊不清在一些疾病中,患者的症状常常模糊不清,难以明确诊断。
比如,一些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患者的症状常常不具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2. 罕见病的诊断罕见病指的是患病率较低的疾病,因此医生可能对其了解不够深入,造成诊断困难。
此外,罕见病的症状和体征也可能与常见疾病相似,增加了诊断的复杂性。
3. 误诊和漏诊误诊和漏诊是临床诊断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临床上的一些限制条件,医生在诊断时可能会出现诊断错误,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出现。
4. 多因素疾病的诊断一些疾病的发生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三、解决方案1.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生是临床诊断的主要执行者,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提高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是解决临床诊断难题的关键。
医生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参加学术交流,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临床诊断能力。
2. 制定规范化诊断流程规范化诊断流程能够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系统化地开展工作,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医院和临床科室可以制定一套规范化的诊断流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推理等环节,以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够得到准确的诊断。
3. 引入辅助诊断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辅助诊断技术已经出现,如医学影像技术、基因检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判断。
因此,医院和临床科室可以适当引入这些辅助诊断技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4. 多学科协作对于一些复杂性疾病而言,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多个关节的慢性对称性炎症,并伴随系统性病变。
诊断RA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各项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
1.血常规:查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 C 反应蛋白等指
标。
2.类风湿因子(RF):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但也
有其他疾病可以引起RF升高。
3.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辅助诊断RA,对早期RA的诊断
较敏感。
4. C 反应蛋白和血沉:检测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活动性和炎症程
度。
5.类风湿因子亚型:亚型检测有助于预测疾病活动性和预后。
关节液检查
1.关节积液检查:分析关节积液的细胞分类、蛋白质含量和结晶情况
等,帮助鉴别RA与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
1.X射线检查:观察关节发育情况、关节破坏和骨赘形成等变化。
2.MRI:对早期关节炎变化敏感,可发现关节软骨、骨和滑囊等病变。
3.超声波:观察关节滑囊积液、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增厚等情况。
其他相关检查
1.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情况。
2.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查:评估RA对心脏和肺部的影响。
3.眼科检查:关注RA合并的眼部病变。
综上所述,多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结合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控制风湿性关节炎进展的关键。
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摘要:风湿痹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常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在治疗风湿痹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论文旨在综述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医病因学和中医治疗原理、中药治疗风湿痹症的方剂和药理作用、针灸与艾灸在治疗风湿痹症中的应用、中医康复技术的综合治疗策略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和总结,本文旨在为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风湿痹症,中医,中药,针灸,康复引言:风湿痹症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疼痛加重休息后反而加重、活动受限和关节僵硬等。
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风湿痹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限制了其长期应用。
相比之下,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具有治疗疾病的独特优势,已经在治疗风湿痹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从中医病因学和中医治疗原理、中药治疗方剂和药理作用、针灸与艾灸在治疗风湿痹症中的应用以及中医康复技术的综合治疗策略等方面综述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病因学和中医治疗原理中医病因学认为,风湿痹症的发生是由于外在环境因素(如寒湿、风邪等)与内在因素(如遗传、体质、情志等)相互作用所致。
根据中医理论,风湿痹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湿邪、寒邪、风邪侵袭人体,使机体正气受损,阻滞了经络气血的流通,导致气滞、血瘀,局部关节和组织受阻,从而引起炎症、疼痛、肿胀等症状。
根据中医治疗原理,针对风湿痹症的病因与病机,中医采取多种治疗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首先,中医通过祛风湿的方法,以驱散体内的湿邪为主要治疗手段,如采用温通方法,通过温热灸法、艾灸等温通手段来驱散湿邪,改善湿重的病理状态。
其次,中医注重活血化瘀的治疗原理,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排除局部血瘀,改善局部炎症、疼痛等症状。
采用中药活血化瘀的方法,通过药物的疏通作用,激活气血循环,改善关节和组织的供血和营养,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瘀血,进而缓解风湿痹症。
风湿免疫科的自我鉴定
风湿免疫科的自我鉴定关键信息项1、工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作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专业技能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团队合作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面对的困难与挑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取得的成果与业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自我反思与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未来发展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工作时间在风湿免疫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11 初期阶段刚进入科室时,我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
112 中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熟悉了科室的日常工作流程,能够独立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任务。
113 近期阶段到了近期,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12 工作内容在风湿免疫科,我的工作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
121 患者诊疗参与患者的日常诊疗工作,包括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跟踪治疗效果。
122 病情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运用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23 医疗记录认真书写医疗记录,包括病历、病程记录、医嘱等,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13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在风湿免疫科的工作,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131 疾病诊断能力掌握了各种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标准,能够准确鉴别不同类型的疾病。
132 治疗方案制定学会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手段。
风湿病的预防措施
风湿病的预防措施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为了预防风湿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预防措施:1.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是预防风湿病的关键。
我们应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和D、钙和镁等,因为它们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促进骨骼健康。
2.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体重、增强肌肉力量,并改善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减少风湿病的风险。
例如,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和保持适度的体重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
3.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给关节施加压力并导致疼痛。
为了预防风湿病,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应该多休息并改变姿势。
4. 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气会使关节变得更加僵硬和疼痛。
因此,在寒冷的气候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
穿上适当的衣物,特别是对于关节部位,穿戴保暖的衣物和使用热水袋等辅助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疼痛。
5.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风湿病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经常洗手,避免传染病,尤其是感冒和流感。
这是因为某些感染可以引发风湿病。
6. 慎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增加患风湿病的风险。
我们应该在有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7.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并降低患风湿病的风险。
戒烟和限制酗酒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步骤。
8. 定期体检:定期的身体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处理与风湿病相关的问题。
如果我们有家族史或其他风湿病的风险因素,我们应该定期向医生进行检查。
9.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使关节受损,增加患风湿病的风险。
我们应该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风湿病的预防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注意保暖、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定期体检等措施来减少患病的风险。
风湿科护理工作总结
风湿科护理工作总结内容总结简要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担任了风湿科护理工作的关键角色。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深知风湿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始终致力于为他们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治疗管理以及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
在患者护理方面,负责为风湿病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协助他们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监测病情变化以及心理支持。
深知疼痛是风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我特别注重疼痛管理,通过调整药物剂量、采用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方法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病情观察是我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负责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我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恶化,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药物治疗管理也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监督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药物的发放、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以及调整药物剂量。
深知药物治疗的风险和副作用,因此始终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物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是我工作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和护理查房,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与其他护理人员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
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深刻理解到风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护理水平,为风湿病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战胜疾病,重拾健康和快乐。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在风湿科护理工作中,我承担着多重角色,包括患者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治疗管理以及与医疗团队的协作。
始终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在患者护理方面,负责为风湿病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协助他们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监测病情变化以及心理支持。
注重疼痛管理,通过调整药物剂量、采用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方法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风湿免疫疾病的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畸形的关节,可能需要进行截骨矫形或关节置换等手术,以恢复关节的正 常形态和功能。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 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 、血栓形成、关节僵硬等。
01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症等因素,评估麻醉风险。
手术并发症风险评估
02
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方式,预测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
及其风险。
术后恢复能力评估
03
综合考虑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因素,评估术后恢复能
力。
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心理准备
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说明手术 的必要性和风险,帮助患者消
度等。
早期康复锻炼
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 炼,如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训 练等,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减
少并发症。
心理康复支持
提供心理康复支持,帮助患者缓 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
康复信心。
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术后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继续使用抗风湿 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控 制疾病活动度和预防复发。
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破坏的关节,通 过开放手术将病变关节置 换为人工关节,以恢复关 节功能。
软组织松解术
针对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和粘连,通过开放手术进 行松解,以改善关节活动 度。
微创手术
微创滑膜切除术
利用微创技术,通过小切 口切除病变滑膜组织,具 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
微创关节清理术
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提供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指导。
鉴于风湿免疫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科研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潜力。
然而,目前许多医院对于风湿免疫科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因此,本指南旨在帮助医院更好地开展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并提供相关管理经验与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引言、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风湿免疫科学科管理指南、客观评估与绩效考核体系实施指南以及结论与展望。
每个部分都涵盖了重要的内容,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提供全面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指南,旨在加强该学科在医院内部的发展与规范化。
此外,指南还将探讨客观评估与绩效考核的实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以引导医院在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各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医务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风湿免疫科学科健康发展和优质服务的提供。
本指南可以作为医院内部管理者、行政领导、科室主任及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和推动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同时,也欢迎各界专家学者积极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风湿免疫科学科在我国医学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2. 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2.1 确立科室定位: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是一个重要的专科,致力于诊断、治疗和管理各种与风湿免疫相关的疾病。
该科室应该明确其定位,确定其在医院整体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
在确定科室定位时,应参考国家和地方对风湿免疫学科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2.2 人员组成及配置要求:为了保证风湿免疫科专业的发展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需要具备合适数量和素质的人员。
这包括以下人员构成:- 科主任或副主任:该职位由有丰富临床经验、较高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强的专家担任。
他们负责领导整个科室,并协调各项工作。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2010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20101. 引言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关节炎和关节功能障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诊断RA,国际类风湿学会(ACR)和欧洲风湿学会(EULAR)于2010年联合制定了一套RA分类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套分类标准的内容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RA分类标准的制定背景2.1 RA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难点RA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复杂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
早期RA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关节炎或其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制定一套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类标准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2 既往版本中存在的问题在此之前,ACR曾于1958年、1987年和1991年分别发布了三个版本的RA分类标准。
然而,这些版本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早期RA的敏感性较低,对于非关节表现的RA的诊断标准不明确等。
因此,制定新版的RA分类标准成为必要。
3. RA分类标准的制定过程3.1 参与制定的专家团队ACR和EULAR联合成立了一个专家团队,由风湿学、流行病学和疾病分类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
他们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临床经验和多中心临床研究等方式,共同制定了这套新版分类标准。
3.2 标准制定过程在制定过程中,专家团队首先明确了RA诊断和分类的目标,并确定了关键问题。
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系统性文献回顾和多中心临床研究,并通过德尔菲法进行多轮征求意见。
最终,在广泛讨论和修改后,确定了这套新版RA分类标准。
4. RA分类标准的内容4.1 关节受累特征新版RA分类标准将关节受累特征作为首要因素进行评估。
关节受累特征包括关节肿胀、压痛、早晨僵硬等,其中关节肿胀是关键指标。
根据关节受累的数量和分布,将RA分为单关节受累型、多关节受累型和弥漫型。
4.2 血清标志物血清标志物在RA的诊断和分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版分类标准将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作为血清标志物进行评估。
风湿免疫内科进修心得体会
风湿免疫内科进修心得体会
引言
风湿免疫内科是一门专注于风湿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医学专业。
在我进修期间,我有幸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本文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抓住基础知识
在进修期间,我深刻意识到掌握风湿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风湿病是一组复杂的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因此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是理解和诊治这些疾病的关键。
多研究典型病例
通过研究和分析典型病例,我对风湿病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不同的病例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我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重视团队合作
在风湿免疫内科工作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与其他医疗
专业人员,如风湿病专家、放射科医生和实验室技师等密切合作,
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我学会了与团队合作,共同努力解决患
者的问题。
积极参与科研
不断更新学术知识是成为一个优秀的风湿免疫内科医生的关键。
在进修期间,我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包括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撰写研
究论文。
通过科研工作,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还加深了
对风湿免疫内科的理解。
结论
风湿免疫内科进修期间,我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典型病例、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科研等方式,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些经
验和心得将对我未来的临床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使我成为更出
色的风湿免疫内科医生。
中文版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中文版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朱桂华;侯十前;王永志;童宗武;陈景华;吴冬梅;路萍;范秋兰;岳鸿丽;朱理平【摘要】目的探讨中文版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CCQR)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住院,出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54例,通过翻译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CQR)原文并根据中国文化进行调整后制定出CCQR.间隔2~4周重复问卷,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来评估CCQR的信度.采用药房处方数据评估患者治疗的现实依从性,通过确定CCQR评分和患者现实依从性的相关情况来评价CCQR的效度.结果 54例患者完成了第1次问卷调查,4例拒绝接受第2次调查,2例失访,最终48例患者完成第2次问卷调查.第1次平均CCQR评分为(57.7±19.8)分,第2次平均CCQR评分为(60.2±17.0)分,两次CCQR 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95%可信区间为(0.990,0.997)].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QR评分与患者的现实依从性呈正相关(R2=0.635,P=0.000).结论CCQR是评估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可靠、有效的工具.【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3(016)024【总页数】3页(P2803-2805)【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信度;效度【作者】朱桂华;侯十前;王永志;童宗武;陈景华;吴冬梅;路萍;范秋兰;岳鸿丽;朱理平【作者单位】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风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疾病,造成关节和各种器官的慢性炎症,其治疗方法目前仍是抗风湿药物的长期使用[1-3]。
浅析风湿免疫科护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风湿免疫科护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
方法:对我科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出现的10例不良事件的原因、类型、发生时间及与护士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规章制度的落实、核心制度的执行、工作流程的规范、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经验有关。
结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核心制度落实、重视工作流程的改进,强化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的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风湿免疫;护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导致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
风湿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等,病情反复发作,很难治愈。
患者在治疗时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个体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现对1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6例不良事件为女性患者,年龄56~82,平均69岁;4例不良事件为男性患者。
9例患者意识均清楚,1例患者痴呆;其中2例患者偏瘫长期卧床,听力严重受损,2例患者听力中度受损,其余几例听力正常。
1.2原因分析1.2.1管理因素。
1)操作流程有漏洞。
2)休完产假及刚换科室等长时间没有上班的护士没有适应过程直接上班,存在不安全隐患,管理人员未发现或未引起重视。
3)护理人员缺编,床护比不符合要求,护理人员忙于临床的治疗护理工作,不能按时巡视病房,为病人做健康指导。
4)医院没有规范的护理人员转科轮转制度护理人员轮转科室太少或一直呆在一个科室,患者病情复杂时,护士对病情的观察不全面;一些特殊患者的护理不到位;某些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对一些问题没有经验。
1.2.2护士因素。
1)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提出的疑问没有及时与医生沟通,凭经验做事。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关注热点研究
综述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不明,主要表现慢性、破坏性多关节损害,导致患者残疾、劳动力丧失,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据统计中国的患病率达0.3%~0.4%,残疾率约50.3%。
研究证实,RA 患者的预后与改善风湿病病情药物开始治疗时机早晚有很大关系,越早规范使用则患者远期结局越好。
近年来RA的研究进展丰硕,规范性指南不断更新,对临床医师更好地开展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下就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一综述。
早期诊断诊断标准变迁: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RA分类标准,其标准要求患者病程>6周,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
这个诊断标准临床应用简便,但要求诊断时间较长,导致临床不能对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延误治疗。
2009年,费城风湿病学年会上发布了RA新分类标准。
新标准采用累积评分的方法,推荐评分≥6分时可以诊断RA,其摆脱了前一个标准的时间限制,可使患者在RA早期得到明确诊断,接受规范性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1]。
《2018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建议中国医师根据前2个分类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指导临床诊治更细化和规范[2]。
影像学诊断:RA早期的病理改变有关节滑膜的增厚破坏、关节腔积液、血管翳形成等,病变进展可累及软骨、肌腱等周围组织。
诊断的影像学技术有X线、MRI、超声检查。
X线在反映RA早期的骨质上的变化灵敏度不高,MRI可以极早期看到骨髓水肿、滑膜增生的程度、血管翳的形成、血流灌注的情况、关节积液;以及后期关节软骨、骨破坏,累积韧带、肌腱肿胀等情况,但如果多个关节检查,费用很高。
2009年ACR提出了肌骨超声诊断滑膜炎,肌肉骨骼超声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因其廉价、无创、诊断方便快速应用于临床。
实验室诊断:RA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免疫病理、自身抗体等紧密相关。
风湿病的口腔表现特征及诊治策略
风湿病的口腔表现特征及诊治策略风湿病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全身关节及其他器官的慢性炎症反应。
口腔表现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炎症、溃疡和干燥及咀嚼困难等问题。
如何诊断和治疗风湿病的口腔表现是临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口腔黏膜炎症:风湿病患者的口腔黏膜常常出现红肿、糜烂,并伴有疼痛感。
黏膜炎症常发生在唇内侧、颊黏膜、舌面等部位。
有些患者可能伴随牙龈炎症和出血。
2. 口腔溃疡:风湿病患者的口腔溃疡常为多发性、边界清晰的溃疡,大小不一。
溃疡一般出现在口腔黏膜的软组织部位,如颊黏膜、舌面等处,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
3. 口干症状:风湿病常导致患者的口腔黏膜失去正常湿润的状态,产生干燥感。
干燥的口腔环境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进而引发口腔感染。
诊治策略:1. 病史和体格检查:对疑似风湿病患者,医生首先要收集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包括了解患者的口腔症状的发展情况、其他器官的表现、家族史等信息。
2. 实验室检查:口腔黏膜炎症和溃疡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因此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来明确风湿病的诊断。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风湿因子检测、抗核抗体检测等。
3. 综合治疗策略:治疗风湿病的口腔表现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口腔症状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治疗策略:a. 干预措施:针对口腔干燥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如使用人工唾液替代液、口内湿润剂等。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也很重要。
b. 局部治疗:对于口腔黏膜炎症和溃疡,可以使用消炎药物、局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咽喉喷雾、溃疡贴片等。
c. 全身治疗:对于严重的口腔炎症和溃疡,可能需要全身治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4. 预防和保健:口腔表现可能是风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及早发现和治疗风湿病是很重要的。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也对预防和控制口腔症状有积极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专家指导建议(2023)要点
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专家指导建议(2023)要点【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病。
据估计,我国约有500万RA患者是RA高疾病负担国家。
由千患者人群基数大,病程长,治疗达标率低,致残比例高,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此,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慢病管理学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RA的疾病特点,提出了全面、连续、主动的科学管理模式,制订了本建议,涉及RA不同管理阶段的10个关键问题,形成16条专家建议,旨在改善患者的诊疗状况,优化诊疗资源的分配,减少社会、家庭及患者的医疗负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关节滑膜、软骨和骨质,长期慢性炎症会导致骨质破坏和关节畸形,甚至残疾,此外亦可能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
据我国RA直报项目(C R EDIT)显示,目前约有500万RA患者,从出现症状至明确诊断平均时间2年以上其中约40%的RA患者处千高疾病活动状态。
RA 患者致残率高,病程5~10年的致残率为43.48%I 10年以上完全残疾率高达30%~40%,15年以上致残率达61.25%。
严重的疾病负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RA高风险人群的筛查与预防建议1: 关注RA的临床前阶段,早期识别具有RA风险的人群RA的发生发展是—个多重打击的过程,打击越多,发病风险越高。
确诊RA前,人体可能会经历RA相关的遗传风险因素(家族史、易感基因等入RA相关的环境风险因素(吸烟、生活行为方式等入RA相关的系统性自身免疫阶段、无临床关节炎症状阶段、未分化关节炎等阶段。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工作组将具有RA风险的人群分为无症状人群、无临床关节炎症状人群、早期临床关节炎人群三大类,并提出了每类人群相应的核心风险因素(表1).不同风险因素与不同人群相关。
EULAR工作组还设定了一组临床特征,定义为"临床疑似关节痛'(CSA)(表1),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状和体征,概括了RA前期的特征性症状及体征,可帮助医务工作者沪另U具有RA风险的人群。
2024年风湿免疫科出科小结
2024年风湿免疫科出科小结____年风湿免疫科出科小结____年是风湿免疫科发展的关键之年。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风湿免疫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一年的出科小结中,我将回顾今年的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工作成绩1.临床服务水平提升:____年风湿免疫科继续严格贯彻国际和国内最新的诊疗指南,并致力于引进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我们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复杂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工作,为病患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患者的教育和康复指导,提高了临床服务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2.科研成果丰硕:今年,风湿免疫科的科研力量进一步增强,大量科研项目得到了批准和资助。
我们积极参与了国内外的多项风湿免疫疾病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和发现。
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提升了我院在风湿免疫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3.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我院风湿免疫科致力于培养优秀的风湿免疫科医生和护士团队。
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人才培养计划,组织了一系列临床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在这一年中,一些年轻的医生和护士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进行了报告,并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1.科室建设有待加强:虽然科室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与国内一流风湿免疫科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我们需要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提升临床和科研的硬件条件。
另外,科室的人员不足也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引进更多高水平的专家和人才。
2.临床服务仍需改进:虽然我们已经提升了临床服务水平,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一些复杂病例的诊疗需要更多的专家团队合作,这需要加强科内外的协作机制。
另外,患者的心理困扰和疾病认知水平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三、改进措施1.加强科室建设:我们将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检验仪器和治疗设备,提升科室的服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祛风清热止痛药
如:徐长卿、秦艽、秦皮
徐长卿为祛风止痛药。有扩张血管、抗血管炎、
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管炎、关节炎等。 秦艽为清热祛风药。秦艽碱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 有消肿镇痛作用,还有抑制血管通透性、抑制渗 出,以及退热等作用。临床上秦艽对风湿病之关 节肿痛、低热有较好的疗效。 秦皮具有消炎、镇痛之作用。秦皮甙有利尿作用, 能促进家兔及风湿病患者尿酸的排泄,临床可用 于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
如土茯苓、漏芦、金银花、连翘、蒲公英,
有抑制细胞免疫和抑制炎症的作用,临床用
于类风湿关节炎、白塞病、狼疮性口腔溃疡、
银屑病性关节炎属于热毒闭阻、湿热闭阻之
证。
(3)理气活血化淤通络药
如:郁金、莪术、伸筋草、忍冬藤
郁金为理气化瘀药,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尚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莪术的破瘀之力强于郁金。莪术为细胞毒药,有免疫抑制 作用。现用于治疗肿瘤和有瘀血的风湿免疫病。 伸筋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较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忍冬藤具有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抑制体液免疫、提高激 素水平之作用,又能清热祛风除湿,临床应用剂量要大一 些、时间要长一些才能生效。
生地、知母临床用于阴虚内热证候的风湿病,
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皮肌
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对不服皮质激素的病人,
可以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
临床上对长期依赖激素的病人,长期服用生地、
知母,可以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代偿功能,
从而能渐渐地将激素减量,减少和减轻病情反
跳。
(2)清热解毒药
五、中医风湿病杂合以治思辨
发挥综合治疗优势,因人因病制宜:由于风
湿病病机复杂,同一种病不同个体可有不同 的表现特点,且病情迁延不愈,单纯一法一 方很难取得疗效,所以临床治疗用药强调 “杂合以治”进行综合治疗,治疗方案因人 而异。在临床上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类风 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性关节 炎等取得了较好疗效。
本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肾亏虚,督脉失荣为本,
风寒湿、湿热、痰浊瘀血为标。治疗上强调以补益肝 肾为主以治本,以祛风散寒除湿或清热利湿或化痰祛 瘀通络以治标,以辨证为主并结合分期及本病病理改 变特点进行病证结合治疗。
(一)辨证施治
1、肾督亏虚、风寒湿痹阻证(多为 AS 的早期阶段) 治法:补肾益督、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常选用狗脊、川续断、巴戟天、 仙灵脾、赤白芍、杜仲、蜈蚣、青风藤、 伸筋草、独活等药。
常用的有尫痹颗粒、益肾蠲痹丸等。
2、据证定治法,现代药理阐机 理
临床用药要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前提
下,选用一些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风湿病
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药物,这样才能在临
床上取得好的疗效。举例如下:
(1)滋阴清热药
如:生地、知母
生地、知母单用或二药同用,能促进肾上腺
皮质功能,起到防止由于使用了皮质激素而 引起的皮质功能减退甚至萎缩的作用。
中医风湿病病因病机
自《素问.痹论》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之后,后世医家多遵从这 一经典论述,认为痹证以风寒湿痹为主, 治疗多采用辛温之剂。近年来,从事中医 风湿病研究的学者对痹证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病因上已不再局限于经典的风寒湿三气 致痹之论。许多学者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指出湿热、热毒、痰瘀在中医风湿病的发 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浅谈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 风湿类疾病诊疗水平关键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
望京医院 胡荫奇
风湿类疾病既是、皮肤科、
骨科、妇科等多学科交叉的疾病。
自1983年来中国中医风湿病学会成立以来,遵 循中医药理论发挥其特色优势,坚持以安全性、有
效性的临床评价的原则,深入研究一致认为风湿类
现的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均属风湿
病范畴。
2、中医风湿病取代痹证、痹病的必要性
到目前为止,已知具有不同名称的风湿 类疾病已达l00多种。1983年,美国风湿病 学会(ARA)将这些疾病共分为10大类,已被 世界卫生组织采纳。 尽管两种医学的理论不同,对风湿病认 识的概念不一,但都是研究“人体的同一 类疾病”,中医风湿病研究范畴基本涵盖 了西医风湿免疫病。
2、中医风湿病取代痹证、痹病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认为“痹病”的名称,
虽较“痹证”命名更合理,但仍有不足之处。根据对历代中
医文献的考证,“痹病”命名应更改为“中医风湿病”,其
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痹证、痹病虽沿用多年,但作为一个大的病类命 名,仍不能囊括所有子病种。
2、中医风湿病取代痹证、痹病的必要性
中医风湿病病因病机
风湿病病机思辨尤应重视正气不足以及与脏腑的相
关性。正气亏虚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本。而 风寒湿、热毒等是痹病发生的外在因素,是标。正 气不足既包括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不足, 亦包括脏腑功能的低下。
三、中医风湿病三级诊断模式之思辨
中医风湿病三级诊断模式
一级即病类 — 二级病名 — 三级即证候
3、本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
带、椎间盘的钙化,最终发生骨性强直。晚期病人 可见脊柱僵硬、腰脊弯曲,可出现脊柱竹节样改变。 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肾督亏虚,筋脉失养,骨质 受损。故对本病患者要选用补肾督、壮筋骨的中药, 如杜仲、川断、狗脊、骨碎补、龟甲、补骨脂、鹿 角片等。 在临床上观察到部分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后骶髂关 节及脊柱改变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2、肝肾阴虚、湿热痹阻证 (多见于活动期)
治法:滋补肝肾、清热利湿通络。
方药:常选用知母、黄柏、怀牛膝、萆薢、
山萸肉、生地、木瓜、秦艽、忍冬藤、苦参、 穿山龙、苡米、丹皮、穿山甲等药。
3、肝肾亏虚、痰瘀痹阻证 (多见于缓解期)
治法:补益肝肾、化痰祛瘀通络。
方药:常选用狗脊、山萸肉、鹿角胶、鸡血
2、中医风湿病取代痹证、痹病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以中医风湿病命名替代“痹证” 或“痹病”命名,是有理论和文献依据的。 这种命名,不但不失突出中医学术特点,而 且可补“痹证”或“痹病”命名之不足,启 用这一名称,既是对疾病命名的再提高,又 是在疾病命名规范化研究中的一次有意义的 学术性探索。
二、中医风湿病病因病机思辨
七、对西药的不良反应对策
糖皮质激素药、免疫抑制药、非甾体抗炎药
这些是风湿病的常用治疗药,大多有一定的 毒副反应。其中激素的副反应比较明显和严 重。近几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在 减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 药的毒副反应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一)糖皮质激素的副反应 及处理
能像使用西药一样按病给药,这样才 能提高疗效。风湿病常用中成药如下:
(1)祛风散寒胜湿类中成药
常用的有疏风活络丸、寒湿痹颗粒、正清风痛宁 片、风湿液等。
(2)清热除湿解毒类中成药
常用的有湿热痹颗粒、新癀片、滑膜炎颗粒等。
(3)理血类中成药
常用的有瘀血痹颗粒、活血通脉胶囊等。
(4)补益类中成药
病人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又要针对风湿病这种病的
发病机制及其疾病发展规律进行辨病治疗,辨病辨证 相结合。
病证结合临床应用举隅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等,早期可表 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 至于严重功能受损。
其二,古医籍中,对于那些应属于狭义的“痹”范畴的病证,单独 列出,人为地分出另作一类病证讨论,给“痹病”的研究造成混乱。如 果将其改为“风湿病”,就可以把这些具有相似病因、病机、证候表现 的疾病归纳成一类疾病,避免了这种混乱。 其三,关于中医“风湿病”的名称,自古有之,并非是受近代西医 学的启迪而命名的。
↓
↓
(中医风湿病) (痛痹、行痹、着痹等)
四、病证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临床应用之思辨
痹病(风湿病)作为一类疾病,就其病因病机、发病
机制、临床表现及转归上必有其规律性(共性),但 反映到每一位风湿病患者身上,由于先天禀赋、后天 的居住环境、饮食营养、发病诱因及体质类型之不同, 又各有特点(个性),因此临床治疗时既要针对每个
3、重视中药之不良反应
(4)马钱子具有消肿止痛之作用,对风湿病引起的疼
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本药用之不当可引起中 毒,临床上要慎用。
(5)乌头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作用,临床可
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此药毒性极强,若剂量过大或 煎煮时间不够长等,可引起口唇、舌及肢体发麻, 烦躁不安、心律失常、呼吸急迫甚至昏迷。临床应 用此药时一定要慎重。
1、病名的沿革
“ 痹病 ”之称,首见于宋代,此称自宋代以后 的医书中很少见到 ,而渐被“痹证”所代替。 近年来,中医界再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 合 , 由于中医痹病病名诊断自古有之 。因此一些 专家建议把 “ 痹证”改称为 “ 痹病 ” 。 风湿病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方论》,以风湿 作为病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
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 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2、中医风湿病取代痹证、痹病的必要性
西医学所指的风湿病,全称应是“风湿类疾
病”(rheumatic diseases )。凡侵犯关节、肌
肉、韧带、肌键、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
中医风湿病杂合以治
1、辨证论治
2、中药离子导入 3、中药泡洗疗法
4、针灸、穴位敷贴治疗
5、推拿疗法
六、中药临床应用思辨
已出版的“风湿病常用中药应用指南”一书
就如何应用中药提供了临床指导意见,现仅 就以下几点提供一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