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计划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

2.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和例2,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收集历史和民间的各种轴对称的图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课文第3页的六幅图,让学生一起欣掌各种各样的图案。

2、提问: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过渡:对于这些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二年有时已经初步认识过,今天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二、探求新知1、师:请大家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自己动手画,然后教师讲评。

)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让学生自己举例,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3、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出示课文第3页的例1。

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松树和小草)这幅图有什么特点?(对称性)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对称轴)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对称轴的距离,就可以知道)点B与点B′呢?点C与点C′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变换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相关术语;2.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方法;3.能够应用图形变换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图形的平移变换;2.图形的旋转变换;3.图形的翻转变换。

三、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指将图形在平面上保持大小和形状不变的情况下,沿着指定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例子:给定一个正方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 图形的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指将图形以某一点为中心,按照给定的角度进行旋转。

例子:给定一个三角形,以顶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45度。

3. 图形的翻转变换翻转变换是指将图形按照指定的轴线进行镜像翻转,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例子:给定一个五边形,以x轴为对称轴进行翻转。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引入平移变换的概念,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和讲解;2.引入旋转变换的概念,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和讲解;3.引入翻转变换的概念,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和讲解。

第二步:学生探究1.学生分组,每组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并进行平移、旋转或翻转变换,并记录下变换过程;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设计和变换过程。

第三步:巩固练习1.课堂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进行特定的变换;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交换答案进行订正。

第四步:拓展应用1.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变换的例子,并进行讲解和展示;2.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形变换在设计和建筑中的应用。

五、教学延伸1.挑战性的图形变换问题:例如,如何通过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将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2.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和探究:如果给定一个图形变换的结果,如何确定原图形和变换方式?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2.综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进行综合评估。

七、教学反思1.针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2.整理学生的探究过程和问题,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图形变换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图形变换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图形变换(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2012年2月琼山第一小学李春花一、教学内容、目标及说明与建议:1图形的变换2因数与倍数3长方体和正方体粉刷围墙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统计打电话7数学广角8总复习第一单元图形变换【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说明与建议】1、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本单元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五下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五下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案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内容安排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下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现联系具体情景,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教材中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还设计了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有一定的知识知识作为基础。

图形的变换现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的变换现象,都是学生熟悉的现象,学生在平时都有感性的认识。

学生的思维水平具备了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可以通过这些思维活动探究新的知识。

教案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在探索、实践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

教案重点:探索图形成轴对称和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案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2.掌握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3.能够应用图形变换解决简单的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2.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3.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2.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教学演示材料;2.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变换前后的图形,带领学生观察和描述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和讨论(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总结归纳。

3. 游戏和练习(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图形变换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4. 应用和拓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互相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七、课堂作业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完成练习和作业册中相关的题目。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导入加上学习讨论、游戏练习、应用拓展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课后要及时总结和评价,对于学生的不足给予指导和帮助,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欣赏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4)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五、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例题3:例题4: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文改松)已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文改松)已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周次:第一周 学校:主备教师 : 授课教师: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6页。

例3、例4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轴对称的义意,了解轴对称特征和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以后学习的,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并设计美丽的图案。

2、编写意图例3是通过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式,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明确旋转的含义。

再通过小精灵提问“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图形到线段再到点的角度,来观察、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为例4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做准备。

例4是通过让学生画一画的活动,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图形旋转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或针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三、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了图形变换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图形变换,发展学生长空间观念打仗下基础。

四、目标预计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六、教学过程1、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互动游戏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玩过掌中宝游戏机吗?都玩过什么游戏?(生举例)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想玩吗?出示:“俄罗斯新方块”游戏画面一师: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生: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

,放在右边的角落。

师: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呢?生示范。

人教课标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对称》是平面图形对称、平移、旋转三种形式的其中一种,对称这一教学内容在学生已有的对称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本课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要求,目的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平面图形已经掌握了不少的知识,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过程中,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对称轴找出和原点的对应点,继而正确地画出轴对称图形。

[设计思路]1.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设计意图: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样能提高学习兴趣,引出学生的自主动脑活动。

】2.数一数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刚才这个图形,现在我把它标上几个点,你们看一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A , A’、B , B’、C , C’)它们和对称轴有没有什么关系?先在小组内和同桌说一说。

生:我发现了点A和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点B和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点C和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5小格。

师:你观察得太仔细了,真是个学习有心人。

《图形的变换》单元编写意图数学教案

《图形的变换》单元编写意图数学教案

《图形的变换》单元编写意图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基本图形变换的概念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活动,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提高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引入新课: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例如钟表指针的转动、汽车轮胎的滚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2. 新知讲解:
(1) 平移:通过移动物体的位置来改变其形状和大小。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移的概念。

(2) 旋转: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物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转动物体,体验旋转的感觉。

(3) 轴对称:在一条直线上折叠一个图形,使两边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折纸游戏,感受轴对称的魅力。

3. 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轴对称图形、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图形变换的理解。

4. 小结与反馈: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评价
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
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一)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解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解读一.单元教材解读图形的变换是在学生在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去情境进行安排的。

主要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问题。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学生的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探索知识。

教材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欣赏设计内容是结合主题图中的图案,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利用图形变换进行设计图案带来的美感。

这一内容是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二.单元总体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周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3.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对称和旋转的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形的平移2.图形的旋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变换实例,如电梯的运动、风车的旋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图形变换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变换。

(二)图形的平移1.老师讲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即图形在平面内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2.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图形的平移,如将一张纸平移,观察图形位置的变化。

4.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一些图形平移的题目。

(三)图形的旋转1.老师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即图形绕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2.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图形的旋转,如钟表的时针、分针的运动。

4.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一些图形旋转的题目。

(四)图形变换的综合应用1.老师展示一些图形变换的综合实例,如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组合。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图形变换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图形变换的综合题目。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变换实例,用数学语言描述并分析。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图形变换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

2.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课后作业的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个别辅导,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1.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能够准确地在平面图上标示出平移方向和距离,旋转中心和角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数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数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运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图形变换的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一些图形变换的例子,如转动的风车、滑动的门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新知讲解1. 平移:定义、特点、操作方法。

通过演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纸上进行平移操作。

2. 旋转:定义、特点、操作方法。

同样通过演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3. 对称:定义、特点、操作方法。

通过对折纸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对称的特点,然后引入对称轴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图形变换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以此来巩固新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在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化理解。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查和复习。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每次授课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计划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数学游戏”,4个例题及练习一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设计成美丽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受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探索图形成轴对称和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成轴对称和旋转的特征、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轴对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剪刀学具准备:剪刀、长方形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二页的图案学生欣赏,找出里面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集合12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集合12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集合12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第1篇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能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初步能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部分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连续多次旋转后图形,容易出现错误。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基本概念,知道因数与倍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少数学生混淆了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概念;虽然理解并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但在综合运用情况较差。

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感受了每个单位的实际意义。

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和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少数学生没有理解表面积、体积等公式的算理,因此实际运用中不能准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实际生活中的特例(如:粉刷教室、游泳池贴瓷砖等)不注意观察实际生活现象,不能正确解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了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理解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的进行通分和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很多学生“量”、“率”不分;通分时找不到最小公倍数,导致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增加无谓的约分步骤;部分学生约分时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数学游戏”,4个例题及练习一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设计成美丽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受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探索图形成轴对称和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成轴对称和旋转的特征、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
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
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剪刀
学具准备:剪刀、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二页的图案学生欣赏,找出里面的数学知识。

(几幅图案都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有的图案是原来学过的对称图形)
2.说出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页的图形,学生欣赏,找出对称轴,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注意:学生只要能说出大体意思就可以,不必要求说的那么准确。

3.画出图案中的对称轴。

4.说出你在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建筑上的图案、有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
(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
1.出示例1,让学生认真观察“松树”图形,看看能发现什么。

(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同样道理,点B与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点C与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4小格)
2.说明在轴对称图形中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如“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
3.得出结论: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画轴对称图形
出示例3,同位讨论:怎样才能画的又对又好?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那么只要在左边的图形中找到几个关键点,在右边的图形中找到它们的对称点,再连线就可以了。

这样很快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屋顶、房体及大门)的另一半,进一步画出一个图形(窗户)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试画。

然后同位互相检查,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的画图情况。

三、练习延伸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思路:将对折的过程反过来想,先在头脑中将纸展开一次,半只蝴蝶经过一次轴对称
变换变成了1只蝴蝶,展开两次,1只蝴蝶又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2只蝴蝶,展开三次,2只蝴蝶再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4只蝴蝶。

同样的,展开四次,4只蝴蝶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8只蝴蝶,……每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图形的数量就会变成原来的两倍。

2.练习一1 .2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空间想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化,想象多次对折后的图形有困难,可以借助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帮助想象理解。

通过折剪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学会欣赏数学图形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