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智慧案例[1]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分析_教案教学
《触摸春季》教教事例剖析4 月 9 日,在惠丰小学听了城区教课好手擂台赛中选拔出来的四名月冠军的赛授课,感觉颇深。
此中郭燕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青春有活力,讲堂语言和蔼自然,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更增加了她语言的表现力,板书设计精良,书写规范,加之多媒体教课手段的运用,不只使教课的直观性得以增强,也加大了讲堂教课的容量。
与学生真挚的交流与交流,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踊跃性,使学生成为讲堂学习的主角。
《触摸春季》是一篇抒怀散文,真实地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顶用手、专心灵来感觉美好春季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爱惜生命的激烈追求。
文章语言简短,境界隽美,包含着深刻道理的文章。
本文的要点是经过品词析句,有感情的朗诵来感悟人生的真理 :谁都有掌握春季的权益,只有专心去感觉生命的美好,才能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季。
郭燕老师在讲解中,牢牢抓住课文的特色,着重培育学生的朗诵和想象能力,指引学生抓住要点词句频频朗读吟咏,品尝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韵,使学生领会生命的美好,进而思虑怎样对待生命,要珍惜生命。
下边是我对这节课的教课方案上作一简要评析: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味,必不乐学。
”生动、鲜活的体验性活动极富感染力,能够调换学生心里的感情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念。
在上课前,郭老师安排了一次让学生的体验性活动,借助身旁的道具红领巾来帮忙,让学生蒙住眼睛,而后让学生在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再让学生谈在本上写下名字的感觉,让学生亲身感觉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更为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掌握让学生初读课文,思虑: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一句完好的话归纳。
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整体掌握课文的内容,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也是阅读理解的归宿。
三、品析语言,研究体悟,充足表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用学生身旁的一个例子“你抓过蝴蝶吗?”指引学生实实在在接触文本,体验盲童抓蝴蝶的困难,盲童居然抓住了,真是一个奇迹。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与分析(精选16篇)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与分析(精选16篇)《触摸春天》与分析篇1《触摸春天》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涵的道理非常深刻,而四年级学生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很难体会盲童言行的困苦、内心的孤寂以及精神的无助;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也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
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文本、生活等学习资源,尝试着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走进盲童的内心,感悟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片段1]研读:“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师: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蝴蝶明明是被盲女孩抓住的,为什么写“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的呢”?生2:是啊!作为正常人也很难捕捉蝴蝶。
上次,我看到一只蝴蝶很漂亮就想去抓,但还没等我走近,调皮的蝴蝶就飞走了。
而安静是盲童,却能抓住蝴蝶,那她一定有神奇的力量。
生3:课文前面是讲安静整天呆在花丛中。
我想,她身上有花的香味,所以蝴蝶才不会飞走。
生4:我认为安静抓住那只蝴蝶,不是一个奇迹。
因为,我妈妈说过,盲人虽然失去了视觉,但他们的听觉、触觉要比正常人更灵敏,安静把手伸出去的时候,一定非常快、非常轻,轻得连蝴蝶也没感觉到。
[分析]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的语言就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源之一。
正是因为教师这种资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疑,才有了对“灵性”那五彩缤纷的理解和感悟;才有了学生谈自己作为正常人也难以捕捉蝴蝶的无奈,从而佩服盲童那神奇的“灵性”;才有了学生大胆地认为那不是奇迹,是盲人所特有的举动。
的确,只有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说的时间让给学生,才能让我们聆听富有个性的感悟与理解,才能生成课堂精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案例研究--以《触摸春天》课堂教学为例
56
2018·10
读教学
会很痛苦,如 果 看 不 到 路,那 么 可 能 会 碰 撞 到 桌子上。
师:如果这样,你还会不会继续走呢?(引 发学生想象)
生:会 啊,还 会 摸 索 着 走,时 间 久 了 就 会 适应。
师:对的,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坚持就会 有好的结果。其实通过声音,可以想象各种画 面,通过体验来感受事物,这也是十分难得的画 面。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走进春 天,感受春天的美好。(此时,进行配乐朗读)
元人民 币 等。 发 现 学 习,培 养 学 生 观 察 能 力, 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丰富阅读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1.设计读为主的活动,促其读中悟 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是理解和应用,阅读 理解,不能靠教师的“给”和“授”,应注重丰富 阅读活动,以读体味和感悟。教师应巧妙设计 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促使学生读中悟。 《鸟岛》的教学时,教师提出鸟岛到底是个 什么样的岛的问题后,教师播放配音朗读第二 段,学生在听读时,引导学生想象:你的眼前出 现了什 么 画 面?你 看 到 什 么 了? …… 阅 读 教 学中“读”是重心,是“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 应从“读”的 方 面,设 计 活 动,实 现 读 和 理 解 的 结合。 2.巧妙引“悟”,提高理解力 读中理 解,读 后 悟 是 提 高 阅 读 能 力 的 关 键,教师应 巧 妙 引 导 学 生 “悟 ”,引 导 学 生 主 动 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对于《鸟岛》第二段的赏读,教师提出问 题后你 看 到 了 什 么,让 学 生 讨 论,教 师 的 引
《触摸春 天 》为 人 教 版 小 学 四 年 级 语 文 教 材阅读文 章 之 一,该 单 元 主 题 为 “热 爱 生 命 ”。 主要讲的 是 一 个 盲 童 女 孩,名 字 叫 安 静,在 鸟 语花香的 春 日 清 晨,神 奇 的 捕 捉 到 一 只 蝴 蝶, 之后又将蝴蝶放飞的故事。端起书本,品读文 章,《触摸春 天 》中 本 身 春 天 是 触 摸 不 到 的,文 章本身融 入 了 生 命 元 素,让 人 内 心 怦 然 一 动,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触摸春天》教学案例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当前新的课程背景下同样适用,要抓好语文教学,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当前语文教育尤其要关注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走向生活,课程面向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语文回归生活,一句话,教师要开辟生活化语文课堂,尝试生活化语文教学,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
语文教育不能与生活脱节,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通。
正如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特点,体现母语学习性质,我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或把生活引入课堂,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语文。
我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实在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置身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语文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女孩。
虽然她双目失明,生活在黑暗世界中,但她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对正常的孩子来说,他们无法想象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的切身感受。
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在上课伊始就设计了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感受。
首先我让每个学生用红领巾将双眼蒙起来,然后让他们将课本翻到第82页。
这时孩子们兴奋极了,觉得既新奇,又好玩。
嘴里一个劲地问:“怎么翻?怎么翻?”不知是谁冒出了一句:一页一页地数”于是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只听见学生一页一页翻书的声音、嘴里喃喃数数的声音。
等到他们自认为翻到了那一页后,我让他们拿下眼罩,结果没有一个翻对的。
接着我又让学生们蒙上眼罩,拿出听写本听写生字。
让经典美文“触摸春天”——以《触摸春天》为例
我的世界 只有一种颜 色
黑 暗
复诵读文本 ,在脑海里再现深深吸引着盲童安
静在花丛 中流连的美好春光。再让学生用以前
积累的经典诗词来描绘 自己眼中的春天 。孩子
们小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词语 , 诸如 “ 绚丽多 彩、 春意盎 然 、 花 繁叶茂 、 鸟语花香 、 万物 复苏
( 二) 片段仿 写 ‘
语 文 课 堂 就是 学 习理 解 及 运 用 祖 国语 言文
字的课堂 , 美文要学习 , 更要传 承运用 。如果说 诵读是写作的源泉 , 写作就是清澈 的泉流 诵读
是为写作筑坝蓄水 的。在对美文《 触摸春天》 品
读成诵的基础上 , 我采用教会学生仿写 的方法 ,
… …
我却 能 感知 光 明
因为光 明的 地 方 是 温 暖 的
” 有 的学生 还引用 了李 白的“ 燕 草如碧丝 ,
我 有 眼 睛
却 看不 见
即使 道 路 笔 直
秦桑低绿枝 ” 、 贺知章 的“ 碧玉妆 成一树高 , 万
条垂下绿丝绦” 、 朱熹的“ 等 闲识得东风面 , 万紫 千红总是春” ・ ・ …・ 学生如此 的旁征博引 , 可见在 品读 中渗透美文 , 大大拓宽 了学生 的视野 , 也激 发了学生在今后 的学习中加强知识储备 ,积累 更多经典的积极性。
后链接 的内容 ,课外搜索海伦 ・ 凯勒的事迹 , 推 荐他们看海伦写 的《 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 , 进一
步了解盲人的生活及 内心世界 。有 了之前 的巧 妙链接 ,海伦这位盲人作家的形象变得鲜活起 来, 她的诗和学生的心贴近 了, 学生便有了了解 她并阅读她 的文章 的愿望。
触摸春1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生命”这一组教学内容的文章。
篇幅不长,却通过文本描述让我们走进了一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盲童安静,并通过作者细腻的描述和得出的人生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一人生命题,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积极的思考。
随着赵志宇老师一起走进《触摸春天》的课堂,仿佛也置身于繁花似锦的春天的花园。
赵志宇老师的这节《触摸春天》,整个教学过程有如行云流水,教学结构紧扣主题。
而学生也深深沉醉在教学情境中,既扎扎实实理解了课文的含义,解读了文中蕴含的情感,又受到一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
文中有许多闪光之处,我重点谈谈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词句的质疑问难,感知读懂文本,突破重难点。
例如抓住“拢”一字体会安静动作的轻柔准确,抓住“流连”一词感受安静对花园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爱。
通过对这些关键字词的把握,把学生带进了安静的心灵,感安静之所感,思安静之所思,悟安静之所悟。
从而使得教学的重点迎刃而解。
二、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课堂,才能焕发出更绚丽的色彩,才更富有活力。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安静在花园中会做些什么,从而明白其“神奇的灵性”,引导学生想象小蝴蝶在手中不停的扑腾,感受蝴蝶强大的生命力,帮助学生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整节课,教者的语言充满诗意,声音动听,教态优美,再加上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听者如沐春风,在这样一个美妙的氛围中,孩子们怎能不感到学习的快乐?又怎能不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呢?三、以悟促读,以读助悟。
通过想象,领悟文本蕴含的感情,进而有感情朗读;通过读,又进一步领悟感情。
整个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反复朗读。
从开课时的自由朗读,到指名读课文、朗读重点句子边读边谈体会,再到教师范读,体会读等,这一系列的读,读出了层次。
四、资料延展,课内外结合。
拓展阅读海伦.凯勒的一段话,将课文的学习逐步延展,为学生创设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
( 1 ) “ 她走 得很 流 畅 , 没 有一 点儿 磕磕 绊绊 。” ( 指 名读 , 理解“ 流畅” , 就 是 指 动 作协 调 , 步履轻盈 , 通 过“ 很、 一 点儿 ” 可体 会 ) 她 走 路 流 畅 与她 “ 整 天 在 花 香 中 流连 , 在花丛中穿梭” 有 很大 关 系 , 从 中我 们可 以 感觉 出安 静 的活 泼 。 ( 2 ) “ 她 慢慢 地 伸 出双 手 , 在 花香 的 引导 下 , 极 其 准确 地 伸 向一 朵 沾着 露珠 的 月季 花 。” 通过“ 慢慢 ” 能 看 出 她怕 伤 害 月 季 花 , “ 极其 准 确 地 ” 说 明 了她 有灵 敏 的嗅 觉 , 可 以看 出她 的 聪 慧 , 她 是盲 人 却能 极
3 . 介 绍安 静 。
芬芳 , 春 的气 息 。正是 她这 种对 大 自然 、 春 天的 热 爱之 情产 生 了一 种神 奇 的灵 性 , 指 引她抓 住 了那 只蝴 蝶 。
( 5 ) 学 生 感受 。
师: 同学们 , 让我 们 也来 体验 一 下安 静 的感 受 吧 !静静 地 闭上 眼睛 , 慢 慢地 伸 出手 , 随 着 老师 的 朗读 和 安静 一起 做
教学设计
《 触摸 春天》 教 学案例
甘肃兰州市兰化三校 ( 西固区合水路小学) ( 7 3 0 0 6 0 ) 王春燕
【 教学目标 】
1 . 正确、 流利、 有 感情 地 朗读课 文 。 2 . 理 解 含义 深 刻 的句 子 , 联系 上 下 文 , 揣摩 其 中 蕴涵 的
深意 。
3 . 体 会 盲童 对 生活 的 热 爱 , 感 受 作 者对 生 命 的关 爱 , 懂 得珍 惜生 命 , 热 爱 生活 。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及反思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点: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实施:四、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一次盲人体验,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恐惧、黑暗)……可安静却从不恐惧黑暗,她用自己的方式悄悄的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触摸春天(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轻轻地触摸,轻轻地读。
)(二)体会爱春天、爱生活请同学们翻开书,轻轻地读课文,划出描写安静的句子,体会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抓住这样几个句子来理解:(大屏幕出示)a) 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b) 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c)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指导读 2抓住重点词谈体会师:安静虽然是个盲童,却没有在家烦闷,她把自己置身在这个美好的春天当中,她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爱春天)师:安静虽然是个盲童,却象其他孩子一样,在花丛中自由穿梭,快乐的生活着,她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爱生活)指导读出安静的爱:1 指名读 2 齐读(此环节要落实,突出重点词)(三)体会爱生命师:就是这个爱春天、爱生活的女孩在今天又有了一个全新的经历。
这个全新的经历是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的四五六段。
)指名答生:安静拢住蝴蝶后又把它放了师:课文中用了一个拢准确的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在这个拢一放之间就是安静的全新的经历。
1) 学习第四段。
师:同学们捉过蝴蝶吗?好捉吗?生:1 蝴蝶很灵敏没到跟前就飞了2蝴蝶一会上这,一会上那,根本捉不到。
师:一个什么都看不见的盲童却用手拢住了蝴蝶,这件事你怎么想?生:1这是一个奇迹。
2太不可思议了。
3太神奇了。
师:你们想过吗,安静为什么能拢住蝴蝶?猜猜看。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7课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前三年的学习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够较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另外,学生缺乏对盲童生活方式的体验,他们很难真正体会盲童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以读为本,激活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反复诵读、理解想象中与文本充分对话,做到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真正走进文本,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思想。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春天在哪里》《月光之云海久石让》音乐,了解盲聋哑人的生活。
搜集关于海伦·凯勒的散文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整合远教资源的自制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
查找盲聋哑人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天)每当我们说到春天,就会想起那熟悉的儿歌《春天在哪里》。
来,让我们放松紧张的心情一起快乐歌唱吧!(音乐:《春天在哪里》)(板书:“春天” )2、师: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同学谈)(春景词语积累)3、师:哦,春天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
《触摸春天》案例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覃丽云教学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发现、总结体会文章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盲童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
2.通过体会安静触摸春天的举动,懂得热爱生活就能创造缤纷的世界。
3.感悟课文语言简洁,意境隽美的表达特点,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第十七课《触摸春天》。
2.再次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想知道安静怎么触摸春天)3.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
二、再读课文,画句子。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盲童安静捉住一只蝴蝶,又把它放了)2.一个盲童居然能捉住蝴蝶,你觉得怎么样?3.你觉得这真是――(不可思议,让人惊奇)――真是(奇迹)4.对阿,作者跟大家一样,觉得这真是一个奇迹。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你觉得让你惊奇的句子用——划下来,读一读,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旁边写感受。
我们可以用我们一起学过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三、欣赏句子,感悟奇迹。
1.学生按学习提示勾画句子,师巡视。
2.交流汇报: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句子一: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结合第二段学习,并想想闻到什么,摸到什么)师:为什么让你感到惊讶?师:你很佩服她是吗?带着这个感情读这个句子吧。
师:我们做个实践,盲人走路。
(当盲人的感受?)师:是啊,那安静真是太神奇了。
安静为什么能走得这么流畅,你能联系上文,找到答案吗?(课件出示句子)师:你从这句体会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板书:热爱生活)师:哪个词知道她很喜欢春天(整天)师:你喜欢春天吗?好,把你对春天喜爱的感情读出来!(配乐:我们,现在来到了这个小区的绿地上,看哪位有灵性的同学,能和安静心灵相通,感受一下她此刻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请大家闭上眼睛,春天来了――――――)师: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她都闻到了什么呢?你一定能把句子说得完整而且很美的。
还可能触摸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吗?(展开想象)师:同学们,你们都很有灵性,刚才我访问大家时,大家还说,盲人的世界只有黑暗、伤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名叫安静的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表达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捧读课文,心绪不禁随着盲童安静一起在春光烂漫之中穿梭,感受着大自然和生命的美丽,体验着安静所诠释的生命的权利。
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涵的道理非常深刻。
但是对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很难体会盲童言行的困苦、内心的孤寂以及精神的无助。
同时,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远离孩子的实际生活,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些难度。
四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也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
【案例描述1】“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
师: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安静是一个盲女孩,动作竟然会那么协调。
为什么呢?
生2:对呀!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走得那么潇洒。
如果不是知道实情,还真会以为她的眼睛可以看见呢!
生3:她的心看得见!
生4:说得不错!上次晚上停电时,我为了找蜡烛,黑乎乎的,腿都在椅子上碰青了!她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可是我做不到!
师:只有亲身体验了,感受才会更深呀!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让数人蒙上双眼,依次感受在看不见的前提下,能否顺利地从教室前走到教室后面,完后说感受)
生1:走起来实在太难了,在前面转了几圈后,我根本摸不清方向了,只能用手和脚试探着前进!
生2:我虽然没有走,可是看刚才其他几个同学,我能感受得到,他们肯定不好受!
生3:现在我更加佩服安静了。
眼睛看不见,如果要顺利地向前走,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克服心里的障碍。
刚才在走得时候老是感觉前面不太安全,心里没底。
和安静相比,我有些惭愧。
生4:我想这和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可是我想即使是这样也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我们缺少的就是用心去感受生活!
【案例描述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咱们已经知道,安静对花园里的花非常熟悉。
她知道每朵花的位置,她知道每一种花的香味,所以她能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月季花在现在看来好象算不上是什么奇迹了。
但是随之而来发生的事情,倒是让我们和作者不禁大声惊呼:这真得是一个奇迹!
师:是啊,睁着眼睛的蝴蝶竟然被这个盲女孩抓住了!你相信这个奇迹的发生吗?我们明眼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安静都可以做到?(学生说理由。
)
师:这样小小的蝴蝶给安静带来的震撼真得是很大很大,你能感受到安静此刻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吗?此时此刻,你就是小安静,蝴蝶正在你的手上扑腾,拢住蝴蝶的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啊?(学生自由畅谈想像。
)师:安静拢住的仅仅是一只蝴蝶吗?
生1:她拢住的是一个美丽的春天。
生2:她拢住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3:她拢住的是希望。
师总结:是啊,小作者也被深深地感动着,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安静的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安静以往从来也没有过的体验呀! 与其说拢住了蝴蝶,不如说拢住的是生命的美好!
【案例描述3】“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为什么作者写“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的呢”?“神奇的灵性”我不太理解。
生2:是啊!作为正常人也很难捕捉蝴蝶。
上次,我看到一只蝴蝶很漂亮就想去抓,但还没等我走近,调皮的蝴蝶就飞走了。
而安静是盲童,却能抓住蝴蝶,那她一定有一股神奇的力量。
生3:课文前面是讲安静整天呆在花丛中。
所以,我想,她身上一定有花的香味,所以蝴蝶才不会飞走,因为它被那股花香吸引住了。
她就像一位花仙子,蝴蝶也愿意和她做朋友。
生4:安静的手上沾满了花香,蝴蝶可能把她的手当成花朵了。
生5: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
【案例描述4】“此时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
师:蝴蝶飞走了,安静却在仰起头来张望。
“张望”应该是用来形容有视觉的人的,而安静是一个盲人,“张望”用在她身上似乎有些不够准确。
你觉得呢?
生1:我觉得可以用“张望”,虽然安静看不见东西,但从“张望”这个词中,我可以感受到她是多么想看见东西呀!我能读出她那种迫切的心情。
生2:,我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
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安静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所以她才会仰头张望。
生3:我读了出了安静美好的愿望,她是用心在张望。
生4: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的内心一定在想象着蝴蝶飞走时的画面。
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了。
师:说得真好。
那假如你就是安静,你此时此刻想张望什么呢?
生1:我多么想看到蝴蝶长什么样子啊!
生2:我很想看看五彩缤纷的花朵。
生3:我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师:是呀!她多么希望能看看蝴蝶展翅高飞的姿势,多么希望看看那条划过天际的美丽弧线。
你们说,她看到没有?
生:她看到了,她用心看到了。
师:如果说安静在花香中穿梭是个奇迹,当她极其准确地伸手拢住蝴蝶是个奇迹,那么当她放飞蝴蝶的时候,这样的奇迹就令人感动了。
安静这个8岁的盲童,是在用一个具有灵性的心灵,与春天对话,与世界对话!她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感受春天的气息,捕捉春天的影踪,触摸春天的脉搏。
安静明白了,在春天里不仅有枝繁叶茂的大树,不
仅有芳香四溢的鲜花,还有会翩翩起舞,会飞翔的蝴蝶。
这只蝴蝶在安静手上写下春的生机。
【案例描述5】“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
在试教的时候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这是作者由眼前这动人的—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能不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从她的身上,我体会到: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生:生活中有许多人历经磨难,像张海迪,他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生活,勇敢地向厄运挑战,创造出了许多业绩和奇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比他们幸运得多,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生命。
师:同学们体会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再来大声地朗读这句话。
【分析】通过前面的铺垫学习,盲女孩安静的故事已经让学生的心里有了一个烙印,那就是:虽然安静是个盲人,但她同样能用心感受春天,她的内心世界同样可以多姿多彩。
然而,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还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要让学生明确这句称之为“文章灵魂”的句子更难。
光是让学生口头说谈谈感受是谈不到位的,也是没有深度的。
充其量只是“”喊喊大口号。
其实,生活中这样“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如果能把这些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拓展,并借助课外相关资源来理解和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正式开课的时候是这样处理的:
师:盲女孩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感动了作者,并使她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出示《千手观音》VCD)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群特殊的演员,他们近乎完美的表演,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
看完了他们精彩的表演,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1:我感到这些盲人虽然眼睛失明,但他们心灵的窗户没有关闭。
生2:我感到这些盲人在用自己全部的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3:这些双目失明的人真可怜,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更加地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我还想去帮助身边那些盲人朋友,帮助他们更多地去了解他们所无法看到的一切。
师:他们是聋哑人,在听不到任何音乐的情况下,能表演出这么完美无缺的舞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出示海伦·凯勒的简介)读完这段海伦·凯勒的故事作品和小诗《天堂的颜色》,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发给学生阅读补充资料《番茄太阳》。
读了这篇小文章,你又有了什么深刻的感受——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那对于我们来说,生命就如这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