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
《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四篇
《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四篇《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1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翻译皇上曾经到世外巡游,他的六马车驾在此作了短暂停留。
纵有返魂树也不能使人还魂回生,只有鲜血化成青草似乎在诉说怨愁。
人已不见香车却又回到京城宫殿,人去楼空而晨钟依旧。
纵作甘泉宫也不可能招致亡魂再见了,即使是文成将军也难以被封侯。
注释马嵬驿:即马嵬坡,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距离长安(今西安)百余里。
穆满:周穆王名满,在位诗曾西征犬戎。
此以周穆王喻唐玄宗,以“物外游”称其奔蜀避乱。
物外,世俗之外,即非人间的仙境。
六龙:原指周穆王驾驭的骏马,此喻指唐玄宗车驾。
淹留:停留,逗留。
生:一作“成”。
长乐殿:即汉代长乐宫,西汉高帝时,就秦长乐宫改建而成。
汉初皇帝在此视朝。
这里用来借指唐玄宗的住处。
景阳楼:即南朝陈景阳殿,为陈后主和张妃(丽华)宴乐之所。
这里借称唐玄宗和杨贵妃曾经住过的唐宫。
甘泉:即汉代甘泉宫,原为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宴请外国宾客。
复:一作“得”。
文成:文成将军,即齐人少翁。
赏析此诗首联是以周穆王周游天下的神话传说比喻唐玄宗的奔蜀。
这一联实际上是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后,唐玄宗逃奔西蜀,在经过马嵬驿时,车驾作了短暂的停驻。
而车驾停驻的原因是发生了“马嵬之变”。
颔联承接上联之脉络,叙述了“马嵬之变”的直接后果:贵妃已死,犹如青烟消逝,纵有返魂树也不能使她还魂回生;如今“不见玉颜空死处”,只有贵妃的鲜血化成的这一片茂密的青草似乎在诉说着她的怨恨。
《十洲记》载:“聚窟洲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花发香闻数百里,名返魂树。
死者在地,闻香即活。
”又《庄子》:“苌弘死,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这里化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贵妃在马嵬驿的永逝。
诗人省去了马嵬兵变时六军驻马,贵妃与玄宗生离死别的历史情节,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深寓同情地描写了贵妃的悲剧结局。
李商隐: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
李商隐: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作者:李商隐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释:1、马嵬:原共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2、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
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
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
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3、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
”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4、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宵柝”,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5、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当时七夕笑牵牛:意思是说当年七月七日李、杨在长生殿夜半私语的时候,还以为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只能会面一次,不及他们天天在一起。
李商隐《马嵬》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马嵬》译文及赏析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赏析】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李商隐《马嵬》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商隐《马嵬》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马嵬[唐] 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②,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③,无复鸡人报晓筹④。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⑤。
如何四纪为天子⑥,不及卢家有莫愁⑦?〔注释〕①本篇选自李商隐《李义山诗集》。
《马嵬》共二首,此首原列第二。
马嵬,在今西安兴平县,唐置驿站。
《旧唐书·杨贵妃传》载,安禄山叛乱,潼关失守,玄宗、贵妃等西奔,至马嵬,军变,诛杨国忠,玄宗被迫将贵妃缢死于佛室。
②更九州,更有九州。
《史记·邹衍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所谓九州也。
”③虎旅,此指扈从玄宗的禁卫军。
柝,军中器具,晚上用来报更。
④鸡人,皇宫中负责报晓的人。
《汉官仪》:“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⑤据陈鸿《长恨歌传》载,玄宗、贵妃曾“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见之日。
⑥四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此举其成数。
一纪为十二年。
⑦莫愁,南朝民歌中经常提到的美女,无名氏《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子字阿侯。
”〔解析〕这是一首以唐玄宗和杨贵妃故事为题材的咏史诗。
诗题为“马嵬”,已点世上闻名的“马嵬之变”的题意。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首联劈空而起,夹叙夹议,精警的语句,饱含着感情色彩。
相传杨贵妃死后,玄宗思念不已,曾派方士前去寻觅其魂,方士声称在海外蓬莱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并带回昔日订情信物及“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此诗首联高度概括了这类故事传说,意思是说:他生之约,渺茫难信;此生一死,相会无期。
其中“徒闻”二字,说明这是道听途说,是空想而非真实,因此就否定了方士的胡说八道,把读者从虚无飘渺的神仙世界中,逐渐引入苦难的人寰尘世。
下句“未卜”一词,表明作者对“他生”之说不以为然的态度,由此引申,对唐玄宗的悲切“思念”与杨贵妃的坚订来生婚约,隐含讥讽之意。
马嵬原文及翻译
马嵬
袁枚[清代]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译文: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注释:
马嵬: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
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之诗,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银河:天河。
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石壕村:“石壕村”二句: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对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长生殿:旧址在陕西骊山华清言内。
李商隐《马嵬》原文翻译鉴赏
李商隐《马嵬》原文翻译鉴赏李商隐《马嵬》原文翻译鉴赏《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释】马嵬:原诗共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
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
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
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
”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空闻虎旅传宵,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宵”,又名金,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眉马前死。
袁枚《马嵬》原文译文鉴赏
袁枚《马嵬》原文|译文|鉴赏《马嵬》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马嵬》原文清代: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译文及注释译文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注释马嵬: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之诗,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银河:天河。
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石壕村:“石壕村”二句: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刘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长生殿:长生殿:旧址在陕西骊山华清宫内。
鉴赏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长恨歌》和《石壕吏》是有名的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
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莫唱当年长恨歌”,莫唱是因为《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对杨贵妃之死,对唐玄宗之无奈,表示了深切的同俏,并歌颂了他们的爱悄专一,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提供了题材,如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白朴的《梧桐雨》,明吴世美的《惊鸿记》、清洪异的《长生殿》等等,莫不受其影响。
与其大书特书皇帝的悲欢离合,不如深入细致地描写人民群众的生离死别,故“莫唱”二宇又引出了第二句“人间亦自有银河”。
李商隐《马嵬(其二)》原文、注释、译文
李商隐《马嵬(其二)》原文、注释、译文
【原文】
《马嵬(其二)》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释】
海外、九州:指传说中的仙境。
他生未卜:指唐玄宗、杨贵妃二人曾订立的“愿世世为夫妇”的盟誓。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的禁卫军。
宵柝(tuò):夜间巡逻报警的梆子。
鸡人:皇宫中负责夜呼晓唱报告时间的人。
晓筹:(竹签)报晓。
六军:泛指军队。
笑牵牛:嘲笑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
四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将近四纪。
莫愁:古代女子名,洛阳人,后嫁卢家为妇。
此句讽刺唐玄宗身为帝王,反而不如普通百姓夫妇能够白头相守。
【大意】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刁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此日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还嗤笑牛郎织女不休。
怎么历经四纪贵为天子,却不及普通百姓夫妻能朝夕厮守。
李商隐诗《马嵬》赏析
李商隐诗《马嵬》赏析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释】马嵬:原诗共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
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
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
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
”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宵柝”,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
《马嵬》原文及诗词鉴赏
《马嵬》原文及诗词鉴赏一、原文。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鉴赏。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马嵬李商隐赏析
马嵬李商隐赏析马嵬李商隐赏析《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共有四句,但它以简单的语言和细腻的笔墨,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和哀思,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
下面从字面、语句、而后包括基调和整体,逐一进行了解析和赏析。
字面解析:马嵬即指马陵道长李白死后在马嵬驿被发现的墓碑,是李白逝世后的沉痛悼念,李商隐用“马嵬”一词,抛开具象像征,只从音义上象征出李白逝世后,他的霸气与才华仍全然在心中的表达。
这个词在这首诗中只出现了一次,但非常精准、传神。
语句解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篇两句虽与“马嵬”二字并不相干,但这两句却为全篇的基调和感情打下了基础。
诗人使用对偶的方式,描绘秋景中雁飞九天,松柏苍翠,秋色和谐优美之景象。
然而,此景如同诗人内心备感沉痛的现实,外表看似美好,然而内心却充满了无限的寂寥。
“牧童骑牛追羊去,足音荡荡妨我耳。
”这两句话为此诗的核心所在。
牧童留下的这些“足音”呈现出颓废和失落的气息。
「牧童骑牛追羊去」,既描绘了大自然中自由奔放的生死纷争,也隐约表现出其它,内心痛楚的无奈。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这两句诗,以最簇新鲜明显的方式来表现出“别离和新相知”之感情。
这相称于作者寄情于「马嵬」之意,但既非直接表述,而极像隐喻的方式,其含义更为深远而神秘。
而“悲莫悲”,则暗喻走进别离后又为新的相逢所愉悦,而前路遥无期。
基调和整体:整篇诗的基调悲凉且压抑,使人感受到强烈的孤独和不安。
虽然没有出现刻意营造的忧愁气氛,但是在诗人所描绘的他的内心世界,有一种视今日物色出来而颓废的痛苦的感觉,也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失望。
这种思想和情感的色彩,从开头的描绘到中间的瞻仰,再到最后的相悉,沉重、精细,贯穿全篇,非常明显。
总之,“马嵬”这首诗,通过李商隐细腻、精到的表现手法,将诗人对李白的追思和哀思融入我们心灵深处。
它是一首既具象又抽象的诗,语言简约但内涵丰富,浓缩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的阐述,其文化与艺术价值不可磨灭。
《马嵬》李商隐唐诗鉴赏
《马嵬》李商隐唐诗鉴赏【作品介绍】《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原文】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注释】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这句诗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
杨贵妃死后,有方士说在海外仙山找到她。
见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
但神仙传说毕竟渺茫,不能给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说“徒闻”。
他生未卜此生休:陈鸿《长恨歌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执手各呜咽。
”但来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经完结了。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宵柝”,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是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李商隐《马嵬》
诗题
文本赏读
马嵬
咏史怀古诗 政治讽刺诗
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通志》: “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旧 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 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 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指贵妃 也。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 年三十八。”
对比
逃难途中的狼狈和慌乱。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 遇。
颈联
文本赏读
此日六军同驻马
马嵬之变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 上杖屦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
玄礼等乃免胄释甲,顿首请罪,上慰劳之,令晓谕军士。 玄礼等皆呼万岁,再拜而出,于是始整部伍为行计。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课时作业
1.理解诗意,掌握鉴赏方法。 2.背诵诗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首联 玄 宗 之 悲
文本赏读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否定“海外九州”的说法, 否定唐玄宗命方士寻人的做法
对比
讽刺唐玄宗的痴心空想
颔联
文本赏读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玄宗出逃
九千 重乘 城万 阙骑 烟西 尘南 生行
“宵柝”之声和宫内“报晓”声的对比,写出玄宗逃离了皇宫,在
对比 反诘
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 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 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这也是本诗的主旨所在。
内容小结
首 玄宗之悲:荒唐招魂 ②
马
颔 玄宗出逃:狼狈不堪
倒
①叙
嵬 颈 马嵬之变:无奈可笑
尾 义山之叹:诘问讽刺
唐代诗人李商隐马嵬二首
唐代诗人李商隐马嵬二首《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咏史诗,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如果你想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两首诗,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作品原文马嵬二首⑴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⑵,自埋红粉自成灰⑶。
君王若道能倾国⑷,玉辇何由过马嵬⑸。
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⑹,他生未卜此生休⑺。
空闻虎旅传宵柝⑻,无复鸡人报晓筹⑼。
此日六军同驻马⑽,当时七夕笑牵牛⑾。
如何四纪为天子⑿,不及卢家有莫愁⒀。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⑵冀马:古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
亦泛指坚固的铠甲。
⑶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⑷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唐玄宗《好时光》词:“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⑸玉辇(niǎn):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⑹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⑺未卜:一作“未决”。
⑻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传:一作“鸣”。
宵柝(tuò):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⑼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高中语文:《马嵬》
高中语文:《马嵬》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解释
空荡荡的马嵬坡下,独见玉颜空死处。
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深情,已然成空传说。
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
当年导师寻访杨妃踪迹,想必去过此处.当年唐明皇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两人发誓,在天愿作比翼,在地愿为连理.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
人非,斗转星移.岂料玉颜已成空.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马嵬拼音版古诗
马嵬拼音版古诗1、原文:mǎwéi pō马嵬坡zhèng tián郑畋xuán zōng huímǎyáng fēi sǐ玄宗回马杨妃死,yún yǔsuīwáng rìyuèxīn云雨虽亡日月新。
zhōng shìshèng míng tiān zǐshì终是圣明天子事,jǐng yáng gōng jǐng yòu hérén景阳宫井又何人。
2、翻译:注释⑴瑶瑟:玉镶的`华美的瑟。
⑵冰簟:清凉的竹席。
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⑶远:一作“还”。
过:一作“向”。
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
此代指楚地。
⑷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译文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拼音版,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
一起来学习一下拼音版,翻译,古诗马嵬坡全文赏析吧!3、全文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乱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及,玄宗仓皇逃蜀,道经马嵬坡,六军驻马哗变。
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贵妃。
即为马嵬事变。
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
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
“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
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
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
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
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号⽟谿⽣,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晚唐著名诗⼈,和杜牧合称“⼩李杜”。
以下是⼩编精⼼整理的作⽂,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马嵬》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未⼘此⽣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复鸡⼈报晓筹。
此⽇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笑牵⽜。
如何四纪为天⼦, 不及卢家有莫愁!翻译: 翻译: 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九州。
恐怕他们的今⽣,缘分已尽,⽽来世,尚且未知。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间,物是⼈⾮,⽃转星移。
岂料⽟颜已成空。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妹。
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殿嗤笑⽜郎织⼥的天。
谁料,竟然连⽜郎织⼥也不如。
想来,天⼦也不过如此,连⾃⼰⼼爱的⼈都⽆法保护。
早知如此,倒不及⼩家的莫愁⼥了。
题解: 题解: 马嵬即马嵬坡,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
天宝⼗五载(756),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宗仓皇逃往四川,⾛到马嵬坡的时候,随⾏的将⼠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宗赐死杨贵妃。
唐⽞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学史上⼀个重要题材,歌咏此事的诗词曲赋有很多,其中⽩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洪昇的《长⽣殿》都是千古名篇。
唐⼈写马嵬之变往往把罪责推到杨贵妃⾝上,以“红颜祸⽔”为⽞宗开脱。
李商隐⽣在已经⾛向衰败的晚唐社会,对唐⽞宗的失政感到特别痛⼼。
他的这⾸诗便把⽭头直接指向了唐⽞宗,对他进⾏了尖锐的讽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别开⽣⾯。
句解:句解: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未⼘此⽣休。
徒然听说海外另有神仙世界,那不过是虚幻⽆凭的事罢了;来⽣究竟怎样,不可预知,⽽这⼀世的夫妇关系则肯定完结了。
古代将中国分为九州。
战国时邹衍创“⼤九州”之说,认为中国的九个州总合为⼀⼤州,名⾚县神州,在海内;⽽海外另有像⾚县神州这样的⼤州共九个。
马嵬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首联:写传闻有术士在海外仙山见到 杨贵妃,却并无实据,用“徒闻”加以 否定,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也 难以实现。
• 此联中的“徒闻”、“未卜”极度地 讽刺了唐玄宗的痴心空想,也讽刺了唐 杨二人的爱情。
结构图解
他生——此生
马嵬 不及 闻虎旅传柝——无鸡人报晓 卢家 (其二)
此日——当时
倒叙的方法
用笔至细
措辞的委婉如,“空闻”、“如何” 立意的含蓄(最后在对比中点明题 旨)
讽意至深
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之说,为 立论张本 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结尾通过设问深化主题
李商隐名句集锦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 颔联:写了在逃途中与宫中生活, 形成鲜明的对比。“空闻”、“无 复”表现出对失去宫廷生活的惋惜 和感叹逃难生活的艰苦。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颈联:写在马嵬发生悲剧的经Fra bibliotek,将“此 日”的狼狈与“当时七夕”的恩爱对比, 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 借对: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 而且往往是相去甚远的对语。 • 笑:语含讽刺,当时嘲笑牵牛织女的一年 一会,而今六军驻马,缢死贵妃,从此永 诀,欲一年一会亦不可得了。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尾联: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点明题旨。 直指玄宗荒淫失国,祸及自身。启发后世 汲取历史教训。 • 此联包含了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 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 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 既能织衣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把这 二者联系起来,发出了冷峻的反问,让人 思索警醒,更觉余情摇曳而又深刻。
(完整版)《马嵬》李商隐
背诵《锦瑟》《马嵬》(其二)
同题阅读一:
《马嵬》(其一) 李商隐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赏析】
冀马燕犀” 是指安禄山从河北范阳起兵。犀,指
刀剑兵器。逃难路上,唐玄宗被逼下令缢死了“红粉”
杨玉环。758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所以说他“自埋
红粉自成灰”。
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 永世不分。这两句说:象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 不清,长生殿的分别并不值得同情。
学以致用(说一说):
马嵬坡 (唐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注释 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2、云雨:意谓二人的恩爱。“日月”指山河。 3、景阳句:陈后主闻隋兵至,偕其宠妃张丽华出景阳殿, 自投井中暂避,至夜仍为隋兵所俘。
揣摩唐玄宗和李商隐诵读这首诗的不同情感, 用不同的语气试读这首诗。
“义山的《锦瑟》 、《碧城》等诗,讲的 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 释 , 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他美, 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 是多方面的 , 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李商隐马嵬赏析
李商隐马嵬赏析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家传阔达,自幼得到优秀的教育,所以文学造诣深厚,尤其是唐诗,更是其代表作之一。
《马嵬》是李商隐的一首佳作,通过对“马嵬石”传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国沉默的悲愤之情和对往事的怅惘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气势磅礴,有很强的史诗感。
首节“馬嵬坡上垂楊散,漢水如天絳霧間。
”诗人把马嵬坡的景致塑造得如同画面一般浓郁,迷离。
垂柳随风摇曳,映衬着轻轻的霞光,使得马嵬坡上弥散着一种优美淡雅的气息。
这里的“漢水如天”形容的是流水潺潺的动态,而“絳霧”则使得整个画面清澈如水,华丽通透。
中节“上階紫陌椒煙末,東際青樓雨霧間。
”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扑鼻而来的香气。
那处“紫陌”通向王侯将相,凭着血汗换得权势的豪门。
在这里满身华服、佩戴金银首饰的人们向来聚集。
此时,椒煙朦胧的气息在这里流传,仿佛整个坡上都被香气环绕。
而在东面的青楼里,一阵绵绵细雨密密麻麻,直如针刺。
雨雾透过了透明的窗户,透过纸糊,散发着浓浓的清新之气。
尾节“南陽回日橫江遠,石麟遗蹤越嶺關。
”这里是诗人对历史的回味和想象。
南阳精神上的太阳和马嵬坡的静谧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说明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而“石麟”是指傍水而居的神兽,这里用来寓意神迹的失落。
而诗人一定要提到越岭关,说明了历史的壮丽景象。
李商隐用这样的一句诗,把过去与现在联系在一起,把历史和现实交错起来,形成了贯穿全诗的主题。
总之,李商隐的《马嵬》题材新颖,语言生动形象,情感深邃绵长,是经久不息的艺术珍品,值得读者一再体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嵬教学目标:1、分析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其诗歌的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刺诗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1.掌握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课时:一课时一、导入: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看看李商隐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二、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3~858年),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因此,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始终被排挤,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
他的友人崔珏在《哭李商隐》诗中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尝开。
”李商隐于四十六岁抑郁而终。
李商隐现存诗歌600多首,内容涉及比较广泛。
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郁得于杜甫诗歌的精髓,绚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受益于李贺。
诗中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李商隐的诗歌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三、背景介绍(知人论世)天宝十五年(756)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驿,随军的军士杀死杨国忠,又迫使玄宗杀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
这位曾“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终于作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昏君、奸臣的替罪羊,含泪离开了人间。
史称“马嵬之变”。
甘露之变:公元835(大和九年)11月21日,27岁的唐文宗在大明宫紫宸殿和李训等人,试图诛灭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
随以观露为名,将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行刺,后与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发生了激烈冲突,结果李训、王涯、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株连甚众。
史称“甘露之变”。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嵬,远望杂乱地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并以此为契机,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件的藩镇之乱讽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的佳作。
咏史之作,东汉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时无华。
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
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是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感。
四、初读诗文,分清节奏,把握诗意五、鉴赏品味:(一)颔联、颈联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明确:前者是军营内的声音(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而后者为宫内声音(在皇宫中,连公鸡都不准养;安然高卧,自有专人干公鸡报晓的工作。
)诗人抓住最有特征性的事物,只用“虎旅传宵柝”五字,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而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问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问3:“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反衬手法。
“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2、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明确:“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问1、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颔联、颈联二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
马嵬兵变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
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二)首联3、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首联中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可是缘分已尽,于事无补。
——以此来讽刺唐玄宗的痴心妄想。
问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
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问2: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三)尾联:4、对于此事,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该联点名题旨)问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明确: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问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明确:反问。
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的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问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明确: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
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
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疑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这一反问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致使国家动荡、人民离乱的历史悲剧。
六、小结:此诗所讲内容的过程,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明确: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马嵬(其二)》对唐玄宗与杨贵妃既有犀利的讽刺,又有同情哀怜。
同时,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以唐玄宗时的藩镇之乱讽作者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七、问题探究:《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倒叙)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
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
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所谓借对,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
如“驻马”是指军队停留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
)七、目标检测:1、知识点回顾:本诗章法结构如何?2、背诵并默写此诗。
八、作业:学以致用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过华清宫吴融李约四郊飞雪暗云端,君王游乐万机轻,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玉辇升天人已尽,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唯有树长生。
问: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两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4分)明确: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1分)2、阅读下边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明确: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
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