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达标检测 岳麓版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在( )A、四世纪初B、四世纪末C、五世纪初D、五世纪末【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羌族D、羯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
这充分说明了( )A、统治阶级的腐朽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D、丝织技术的高超【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从东汉末年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合称“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前秦皇帝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统一北方,与东晋对峙。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岳麓版习题精选三十二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岳麓版习题精选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时期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女真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合称“五胡”的是( )A、匈奴、鲜卑、羯、氐、羌B、匈奴,蒙古、羯、氐、羌C、匈奴、鲜卑、羯、蒙古、羌D、匈奴、鲜卑、羯、氐、蒙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电视剧《锦绣未央》中,南安王拓跋余、东平王拓跋翰、高阳王拓跋浚,是哪一王朝的郡王( )A、北凉B、南凉C、北魏D、西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B、北方政权的更迭C、少数民族封建化D、北方民族大融合【答案】:第6题【单选题】观察如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B、实行官吏俸禄制C、颁布均田令D、讲汉语【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成迁到( )A、长安B、许都C、洛阳D、殷【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开放的社会【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13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达标检测 岳麓版
第四单元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选择题1.“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内迁始于( )A.三国时期B.东汉末年C.西晋时D.北魏时2.西晋时,我国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匈奴B.鲜卑C.蒙古D.羯3.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也出现了几次局部统一。
其中,439年就有一个政权完成了北方统一。
它是由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B.鲜卑C.羯D.羌5.“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接受同化”的根本目的是( )A.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维护北魏统治D.统一语言6.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
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主,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A.迁都洛阳B.实行官吏俸禄制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A.澄清吏治B.提倡汉化C.发展经济D.中央集权8.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这一举措是( )A.秦始皇统一文字B.汉武帝独尊儒术C.孝文帝厉行汉化D.商鞅实行变法9.对于北魏时期出现的“汉人胡食”“胡人汉服”这种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说明民族融合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B.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作用C.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D.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族服装,汉人有吃少数民族食品的爱好10.为了让同学们明晰北朝更替情况,李老师上课时展示了如下四幅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11.(2012·徐州中考)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初一历史试题-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测试题 最新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知识网络构建北周统一北方: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
最后,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课后即时训练1.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A.西晋建立B.魏灭蜀C.西晋灭吴D.曹操病故2.东晋时期,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①匈奴②鲜卑③蒙古族④满族⑤羯族⑥越族⑦氐族⑧羌族A.①②③⑤⑧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3.“草木皆兵”这一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4.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政策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颁布均田制6.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B.封建化的完成C.阶级矛盾的激化D.北方民族的融合7.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9.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10.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A.内迁的过程B.汉化的过程C.农业化的过程D.封建化的过程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统治者的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综合思维导航12.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岳麓版学习目标: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充分准备:1.4 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定都平城。
他们长驱直入中原,于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的共同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趋势。
2.北魏帝时,把都城迁到了后,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
3.北魏孝文帝即位之初,北魏吏治混乱,财政困难,而且受到北部人的武力威胁。
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推行等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
主要改革是一系列“汉化”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官员及家属必须;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把皇族的拓跋改为元;鼓励鲜卑贵族与;采用;学习汉族的,尊崇,以孝治国,提倡的风气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
4.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这五个王朝统称为。
(二)预习成果展示(自主进行:小组展示,矫正、评价)(三)课堂探究、展示、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组际交换、评价、矫正):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2、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四)教师反馈与点拨、师生小结(五)学生回头看(根据情况有重点看书或背诵)(六)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5世纪前半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A、曹魏B、西晋C、北魏D、东晋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A.氏族 B.鲜卑族C.契丹族 D.匈奴族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4.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A 、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5.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4至5世纪,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有()①羯②氐③鲜卑④羌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6.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7.北魏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A.平城 B.洛阳 C.建康 D.长安8.北魏建立时的都城在()A、洛阳B、建康C、平城D、荆州9.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二、材料分析题10.“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六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
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A、氐B、羌C、鲜卑D、匈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一位传奇太后因为在改革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她是( )A、马太后B、萧太后C、冯太后D、慈禧太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右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刺激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C、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D、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A、摆脱鲜卑贵族的控制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D、解除对匈奴族的威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东汉末年以来,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有( )①匈奴②鲜卑③氐④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在( )A、四世纪初B、四世纪末C、五世纪初D、五世纪末【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②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③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制文字④康熙率军取得雅克萨大捷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汇入潮流篇56个民族56枝花,56个民族是一家。
[学习资料]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了解北魏建立及统一北方、北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
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学习难点: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预习案:(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 年,魏灭蜀;年建西晋;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稳定,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2.西晋时北方内迁的民族有:、、、、等。
3. 317 年,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4.383年,中失败,前秦瓦解,北方再度分裂。
3.影响: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对汉族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北方各族接受汉族文化;促进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386年,族首领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2. 孝文帝改革背景:(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2)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2. 孝文帝改内容:(1);(2);(3);(4)。
3. 孝文帝改影响:有利于北方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4.北魏后来分裂为、,又演变为、。
最后统一北方。
我的疑问:※探究案:(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无所居官。
”(1)以上材料涉及中国古代历史上哪次历史事件?(2)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检测案:(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选择题1.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A、长安B、洛阳C、许D、殷2. 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羯B、鲜卑C、氐D、匈奴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4.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C、促进了民族融合D、抑制了佛教发展续发展5.下列各项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南朝B、东晋C、北魏D、蜀国教学反思:。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岳麓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岳麓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昭君出塞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册封达赖、班禅【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西晋、隋B、东汉、南宋、隋C、蜀、西晋、金D、蜀、西夏、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
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
”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A、商鞅B、呼韩邪C、苻坚D、北魏孝文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扫一扫某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 )A、周王平迁都洛邑B、楚庄王问鼎中原C、北魏孝文帝改革D、汉初期文景之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尊老敬老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国人的一种优秀美德,在距今约1500年前的我国一位少数改革家就主张要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他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北魏孝文帝【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答案】:【解析】:第9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次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帝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岳麓版七年级上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岳麓版七年级上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2课
温故知新图中A,B,C分别是什么政权,由谁建立,都城在哪里?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AB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C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第22课一.二.
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
1、西晋统一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西晋时期内迁的主要有哪几个民族
鲜卑羌(qiāng)氐(dī)
鲜卑匈奴羯(jié)西晋
北方各族的内迁产生了哪些影响
1.内迁各族首领大都仰慕汉族的文明。
2.内迁的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对汉族产生了影响。
3.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经验和技术。
胡床
方凳
3、西晋的灭亡为什么西晋统一之后又迅速灭亡了?
4、东晋与十六国十六国前秦
西晋东晋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拓跋圭
386年
为了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2、孝文帝改革①内容1、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2、颁布均田令
3、迁都洛阳
4、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②意义
孝文帝
平城①有利于加强对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控制②有利于接收汉族先进文化,得到汉子地主阶级的支持③离开旧都能减少改革的阻力,加速改革的进程
洛阳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北朝的分裂。
北师大版七上历史金榜学案配套课件4.22北方的民族汇聚
【核心点拨】 1.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提示:(1)平城位置偏北,地处边陲,战乱较多,资源较贫瘠。 (2)洛阳是中原文化的中心,有利于对汉族文化的学习。 (3)平城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 进文化。
2.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方式。 提示:(1)民族迁徙和杂居。 (2)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3)和亲。 (4)战争。
3.影响: (1)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2)_中__原__文__化__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胡服等逐渐融入汉族 人民的生活之中。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的是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以进一步加 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北朝时我国北方历史发展特征:一是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 荡不安;二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了 民族大融合。 ☉歌谣记忆 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民族入中原。 冲突交往数百年,中华民族凝聚显。 北魏明君孝文帝,胸怀大志主动变。 与汉通婚语姓服,平城洛阳都城迁。
【学习认识感悟】 (4)结合上述问题探究,请你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提示: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富强、社会进步、民族融合的重要 手段。 (5)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提示: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言 之有理即可)
【备选探究】 探究主题 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对孝文帝的评价,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崛起: (1)建国:386年,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历史上称为北 魏。 (2)发展:439年,北魏统一_黄__河__流__域_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 据的局面。
2.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_民__族__汇__聚__成为历史潮流。 ②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_汉__族__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 域的控制。 (2)内容。 ①迁都: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_洛__阳__。 ②汉化:_改__穿__汉__服__,学习汉语,_采__用__汉__姓__,提倡与汉人通婚。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局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时间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1) (3) 3.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 (3)加快了 两人对学(2 分钟) 三、群学合作探讨,交流展示(20 分钟) 1.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产生了哪些(2) 建立者
第 22 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主备人: 总第 25 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1.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培养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学习目标 3.认识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识的改 革家;同时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学 习 一、课前抽测(5 分钟) 1. 地区。 2. 年, 、 联军在_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打 年 曹操在 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后统一了 流 程 学法指导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 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
五、学习心得
、心得
败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形成: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二、自主学习(10 分钟) 独学 流览课文一遍,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西晋的统一: 史称 。 年,司马炎称帝,国号 年,西晋统一南北。 、 、 、 、 。 ,定都 ,
2.内迁的主要民族: 3. 4.
年,匈奴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 ,史称 。
5.西晋末年以来的 130 多年中,各族统治者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历 史上把北方 15 个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 立的 6. 曾统一北方。 年,前秦皇帝 南下进攻东晋,在 之战中失败,前秦迅 。其中,氐族建
四、巩固提高(7 分钟) 1.439 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A 北魏 B 前秦 C 西晋 ) D 北周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掌握西晋统一南北的时间,内迁的少数民族,北魏建立以及统一北方和孝文帝迁都的有关知识;2、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作用。
3、理解北魏统一、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促进。
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课堂学习】(教师寄语: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2.用双色笔在课文做好标记,写好提示语。
把未解决的问题圈出来,带入对学、群学的环节中解决,并到小黑板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23分钟)1、年,建立晋朝,年灭吴,统一南北。
2、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
作用(意义):3、年,的首领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我的疑问、我的补充】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
二、【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在合作探究后,小黑板展示探究成果,最后由各组成员对探究成果提出质疑及解决。
)(10分)1.阅读下列材料:(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请回答:①“北俗之语”是指什么?②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由谁主持的改革?③材料反映了哪项改革措施?④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2.如何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三、【系统总结】(方法指导:请你用提纲式或知识树、网络等喜欢的形式,把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分钟)四、【巩固训练】(学法指导:1.画出关键词(时间、地方、人物、事件等)2.排除法(先排除无关项或错误项)3.要注意结合材料。
)(3分钟)1、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刘裕B、苻坚C、王猛D、司马炎2、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
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氐B、羌C、鲜卑D、匈奴3、最能体现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的决心的措施是A、使用汉语B、改汉姓C、与汉人通婚D、迁都洛阳4、5世纪,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一政权A、北魏B、北周C、前秦D、西晋5、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B、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D、顺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6、洛阳曾是多个王朝的古都,下列哪一王朝的都城不在洛阳A、西晋B、曹魏C、北魏D、西汉7、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王朝A、前秦B、西魏C、北齐D、北魏五、【当堂反思】(学法指导:把本节课中自己没能弄懂或有疑惑的地方写出来,课余拿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堂同步练习导学案附答案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轻松入门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被称为“五胡”的五个少数民族是①匈奴②突厥③鲜卑④羯⑤蒙古⑥回纥⑦氐⑧羌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⑥⑧C、②④⑤⑥⑦D、①③④⑦⑧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A、商鞅变法B、吴起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李悝变法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说明A、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异域服装的爱好B、那里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C、姓“胡”的人佩服汉人D、那时胡汉杂居区的供给十分紧张4、我国历史上出现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A、各民族之间的战争B、各族人民的长期友好交往C、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D、各民族的通婚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D、改革的措施切实可行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A、与汉族地主建立亲密合作关系B、追求汉族政权在洛阳的豪华宫室C、加强对内迁少数民族的控制D、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控制7、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均出自以下哪一著名战役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快乐晋级二、材料分析题8、右图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请回答(1)当时内迁的民族有哪些,填写在框中(2)在内迁各族中,势力发展最大的是哪一个?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3)少数民族内迁对北方会产生哪些影响?9、阅读下列材料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请回答(1)上文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3)这位皇帝的改革有何历史意义?探究乐园10、黄河流域或者说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是汉族生息的中心。
由于大战乱的推动,一方面,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落后地区流亡,在那里扩大了汉文化的面积,也给少数民族带来了先进的影响;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得到汉文化的帮助,凭借武力,向中心地区迁移,在共同的生活交往中,不断进行融合……汉族人大量流亡,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是从西晋末年正式开始的,到隋文帝灭周才结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记住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时间、主要民族和影响;记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3、知道北朝政权更迭情况。
二、练习反馈:(3m)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下列各题,各组由7、8、号二人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各组单双号交叉批改,正组长批改黑板,副组长统分。
)1.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有()、()、()、()、()他们号称()。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3.北朝包括()()()()和()。
三、自学讨论(10-12m)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任务较多时,由小组长分配任务,难点可以讨论。
客观题可以统一答案,小组长分配展示任务,最后小组内部小展示)1、西晋实现短暂统一是在什么时候?西晋时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2、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3.用箭头和方框简单画出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四、展示提升:( 23m)(第1组展示第1题,第2、3组展示第2题,第四组展示第3题1、2、3小题,第5、6组展示第3题第4小题,先小组展示,然后准备大展示)每组由3-4号,1、2号进行讲解,相互补充,其余所有同学注意聆听,任何人可以提问质疑,质疑多且恰当的多加分。
科代表和教师点评,行政组长注意及时加分到各展示小组。
1、回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个政权曾统一了黄河流域?2、假设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北朝,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状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魏主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两则材料中的“魏主”是谁?两则材料的中心问题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北语”和“正音”各指什么?(4)“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
【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达标检测 岳麓版
第四单元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选择题1.“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内迁始于( )2.西晋时,我国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3.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C.国家统一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也出现了几次局部统一。
其中,439年就有一个政权完成了北方统一。
它是由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5.“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接受同化”的根本目的是( )C.维护北魏统治6.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
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主,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8.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这一举措是( )“汉人胡食”“胡人汉服”这种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D.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族服装,汉人有吃少数民族食品的爱好10.为了让同学们明晰北朝更替情况,李老师上课时展示了如下四幅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11.(2012·徐州中考)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后辅导练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二第1题【单选题】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
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B、盘庚迁都C、北魏孝文帝迁都D、明成祖迁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的统一局面有( )①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②前秦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③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④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北方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这位皇帝是( )A、前秦苻坚B、北魏孝文帝C、西夏元吴D、金太祖阿骨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合称“五胡”的是( )A、匈奴、鲜卑、羯、氐、羌B、匈奴,蒙古、羯、氐、羌C、匈奴、鲜卑、羯、蒙古、羌D、匈奴、鲜卑、羯、氐、蒙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其改革措施中,明确提出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风气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前秦王苻坚B、羯族人石勒C、北魏孝文帝D、匈奴人刘渊【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
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蒙古族D、回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道诏书是哪位统治者颁发( )A、秦始皇B、汉武帝C、曹操D、北魏孝文帝【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
【配套K12】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学案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学案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学习目标】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的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2.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自主学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西晋的统一:年,司马炎称帝,国号,定都,史称。
年,西晋统一南北。
2.内迁的主要民族:、、、、。
3. 年,匈奴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4. 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史称。
5.西晋末年以来的130多年中,各族统治者先后在建立政权。
历史上把北方15个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
其中,氐族建立的曾统一北方。
6. 年,前秦皇帝南下进攻东晋,在之战中失败,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局面。
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建立:时间,建立者。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为了革除,吸收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进行了改革。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4..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有利于;促进了;加快了。
5.北周统一北方:北魏后来分裂为、,又演变为北齐和。
最后,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能力突破】1.唐朝诗人刘禹锡对西晋灭吴作了这样的描写:“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查一查资料,了解金陵、石头城是指现在哪个城市。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2.三国吗两晋南北朝时期,有那几个政权曾统一了黄河流域?【随堂演练】1.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A.西晋建立 B.魏灭蜀 C.西晋灭吴 D.曹操病故2.东晋时期,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①匈奴②鲜卑③蒙古族④满族⑤羯族⑥越族⑦氐族⑧羌族 A.①②③⑤⑧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⑤⑦⑧D、①②⑤⑥⑧ 3.“草木皆兵”这一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4.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5.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后辅导练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C、为了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D、为了逃避北方的战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中,与“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有关的是( )A、齐桓公改革B、商鞅变法C、李悝变法D、孝文帝改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进行了迁都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①国家产生②民族融合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将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 )A、元B、穆C、陆D、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有位改革家,果断地抛弃本民族落后的东西,积极吸纳汉族的先进文明,使本民族得到快速发展,并且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他是( )A、商鞅B、秦始皇C、张骞D、北魏孝文帝【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4世纪后期,东北地区的______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北魏。
______年,统一黄河流域。
【答案】:【解析】:第10题【辨析题】西晋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统称北朝。
最新精选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三十二
最新精选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合称“五胡”的是( )A、匈奴、鲜卑、羯、氐、羌B、匈奴,蒙古、羯、氐、羌C、匈奴、鲜卑、羯、蒙古、羌D、匈奴、鲜卑、羯、氐、蒙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
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A、改穿汉服B、改用汉姓C、学说汉话D、学习汉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兴义市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白族等26个民族在此居住。
历史上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的北方游牧民族是( )A、氐族和羌族B、匈奴族和羯族C、鲜卑族D、氐族和羯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电视剧《锦绣未央》中,南安王拓跋余、东平王拓跋翰、高阳王拓跋浚,是哪一王朝的郡王( )A、北凉B、南凉C、北魏D、西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公元266年,下列哪一个人物废掉曹魏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赤峰中考)读图说史:读图,解读正确的是( )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统治者的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选择题
1.“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内迁始于( )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时
D.北魏时
2.西晋时,我国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
A.匈奴
B.鲜卑
C.蒙古
D.羯
3.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也出现了几次局部统一。
其中,439年就有一个政权完成了北方统一。
它是由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
A.匈奴
B.鲜卑
C.羯
D.羌
5.“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接受同化”的根本目的是( )
A.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C.维护北魏统治
D.统一语言
6.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
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主,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
A.澄清吏治
B.提倡汉化
C.发展经济
D.中央集权
8.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这一举措是( )
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孝文帝厉行汉化
D.商鞅实行变法
9.对于北魏时期出现的“汉人胡食”“胡人汉服”这种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说明民族融合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B.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作用
C.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D.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族服装,汉人有吃少数民族食品的爱好
10.为了让同学们明晰北朝更替情况,李老师上课时展示了如下四幅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1.(2012·徐州中考)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12.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
(2)图二中的姓氏改革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是在西晋时。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没有蒙古族。
3.【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族使用的家具以及饮食深受少数民族的影响。
所以上述图片是民族融合的表现。
【拓展延伸】民族融合是指民族之间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逐步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俗密切联系的结果。
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突出特点之一。
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439年,北魏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的。
5.【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A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代背景;B、D是“接受同化”的具体措施;C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接受同化”的根源所在。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北魏孝文帝的话语表明了他将要采取的措施是从北方迁往中原。
据此判断,A符合题意;C是他采取措施的目的;B、D未从材料中体现。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北魏孝文帝以进行汉化措施的改革,促进民族融合而闻名。
8.【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断诸北语”,从而分析A、B、D均与此无关。
因为孝文帝改革,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故C符合题意。
9.【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生活习俗相互影响,民族融合的趋势非常明显,D的说法太片面了。
10.【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最后,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11.【解析】本题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
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等关键信息,可知发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人通婚。
第(2)题,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北魏”和鲜卑族人在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上发生的变化,可知是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
第(3)题,材料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主要是学习了汉族的先进文化而出现的,这主要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答案:(1)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人通婚。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2.【解析】本题借助图片,考查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改革,即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图一中人物语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判断此人物是商鞅,而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则是秦孝公;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标志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2)题依据表格中所示民族“鲜卑族”可知此考查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依据所学回答即可。
第(3)题为开放性题目,解题时要围绕本题的主题“改革促进发展”作答即可。
答案:(1)A:秦孝公;B:商鞅。
商鞅变法。
封建制度。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回答两项即可)
(3)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变法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法改革要制定适当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