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美洲
初中地理美洲概述教案
初中地理美洲概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和组成。
2. 学生能够描述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和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特点。
4. 学生能够分析美洲大陆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
###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理解经济发展差异的态度。
##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美洲大陆的位置和组成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找出美洲大陆的位置,理解其位于西半球。
2. 介绍美洲大陆的北部边界是北冰洋,西部边界是太平洋,东部边界是大西洋,西北部与亚洲隔白令海峡相望。
3. 讲解美洲大陆由北美洲和南美洲两部分组成,以及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分界线的重要性。
### 第二部分:拉丁美洲的概念和特点1. 引导学生理解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南美洲所有国家和北美洲的墨西哥。
2. 讲解拉丁美洲的居民组成,包括欧洲裔、非洲裔和原住民的后代,以及混血人种的占比。
3. 介绍拉丁美洲的语言特点,主要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分布,以及英语在加勒比地区的使用。
### 第三部分:美洲大陆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1. 分析美洲大陆的地形特征,包括北美洲的广阔平原、高山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2. 讲解美洲大陆的气候类型,包括北美洲的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 第四部分:美洲大陆的经济发展1. 引导学生了解美洲大陆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墨西哥等。
2. 分析美洲大陆的经济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地图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初中地理美洲的教案
初中地理美洲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以及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语言、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 了解两大洲的环境、地形特征,掌握对比分析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4. 掌握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 通过事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经济部门。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运用美洲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难点: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读图法:通过观察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3. 启发法:通过提问和事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美洲吗?美洲有什么特别之处?2. 回答:美洲是地球上的一块大陆,它位于西半球,与亚洲、欧洲和大洋洲相邻。
二、新课内容1. 美洲的位置1) 美洲大陆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邻。
2) 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对于国际航运具有重要意义。
2. 拉丁美洲1)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国家。
2) 拉丁美洲的居民组成复杂,包括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等。
3) 拉丁美洲的语言主要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这与欧洲的殖民历史有关。
3. 美洲的环境和地形特征1)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2) 南美洲地形特点是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部的广阔平原。
4. 美洲的气候特征1) 北美洲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地形影响,气候差异明显。
2) 南美洲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多样丰富。
5. 美洲的经济发展1) 美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而其他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
教学设计1: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标分析】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亚洲这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面貌课标分析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及内容分析本单元介绍了中古时期(5-14世纪)的世界历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古代非洲历史,古代非洲发展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在农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在东非出现阿克苏姆王国和摩加迪沙等文明古国,在西非先后崛起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大国,着重介绍了东非沿海国家和西非等国在文明进程中深受对外贸易的影响,在南非则简要介绍了大津巴布韦国家。
教材第二部分围绕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展开。
先后介绍了玛雅文明在农业、建筑、文字、数学等方面的成就;阿兹特克文明在农业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印加文明在帝国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成就。
通过对古代非洲与美洲丰富文明的介绍,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教学过程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
教材内容较多但对学生而言阅读难度不大,但如何提炼各文明特点,如何把握各文明中诸多表现之间的历史关联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堂可做适当铺垫以供学生探究。
【教学目标】运用时空定位,以地图为依托,知道非洲和美洲古文明中心的区域范围。
在概括非洲和美洲古文明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感悟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文明具有多样性;初步掌握运用列表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
通过史料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影响非洲和美洲古文明进程的因素;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特点及成因;认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法: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2.学法:听课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3.教具:黑板、多媒体、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两幅图谈谈对古代非洲与美洲的认识。
初中地理湘教版美洲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美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
3. 运用地图和资料掌握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运用美洲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难点: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读图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掌握美洲大陆的位置和地理分布。
3. 启发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世界政区图,引导学生找出美洲大陆的位置。
2. 向学生解释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由来。
二、新大陆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明确美洲的地理位置。
2. 教师讲述巴拿马运河开凿的地理意义,解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三、北美洲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北美洲地形图,了解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北美洲气候类型图,了解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等。
四、拉丁美洲1. 教师向学生介绍拉丁美洲的概念,包括南美洲、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地峡和加勒比地区。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分布。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拉丁美洲的经济、文化和人口特征。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美洲的发展和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指出美洲大陆的位置,明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 学生能够理解拉丁美洲的概念,并了解其地理、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学准备:1. 世界政区图、美洲地形图、北美洲气候类型图。
2. 相关资料和阅读材料。
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三节《美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金凤区良田回民学校安娜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美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的课文。
本节教材的内容有:(1)新大陆;(2)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3)移民和经济。
本节课主要讲述美洲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低第一部分,北美洲的自然环境。
重点让学生掌握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难点在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对新鲜事物和地理知识充满好奇心,虽然能热情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发言,能根据图片资料简单描述地理事物的特点,但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易过度“激动”,不太懂得倾听与思考,加之对某些景观不熟悉,对某些现象不理解,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欠缺,所以听课、思考、潜心学习效果较差。
对于这节可的内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亚洲与欧洲,还有非洲,可以说有了一定学习大洲的能力,但是教师还是要认真挖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我们的学生多来自周边农村。
受周围环境及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一般。
尤其对于地理这门功课,学生平时接触外界的信息比较缺乏,思维比较封闭。
因此在设计课程时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的有难易梯度,问题表述简单清晰,这样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这也符合地理“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1、运用地形图,读出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并能概括出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地势的变化规律。
2、运用气候类型图,读出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了解形成复杂气候的成因。
3、学会分析理解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4、了解密西西比河的概况。
5、了解冰川作用对塑造北美洲地形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北美洲的地形及气候特点四、教学难点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五、课型:新授课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1 • 3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理纬度八、教学反思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在问题设计上注重设计的难易程度,有梯度的将问题一步步的呈现,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不是将图一呈现就急于得出答案。
美洲教学设计
美洲教学设计引言:美洲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专注于美洲教学设计的方法,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通过创新而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对美洲地区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目标和意义1.1 目标美洲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对美洲地区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1.2 意义美洲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文化包容性和多元思维能力。
通过了解美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二、教学内容2.1 地理和环境介绍美洲地理的基本概念、地形地貌、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美洲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的比较研究,使学生了解到美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2 历史和文化介绍美洲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古代文明、殖民地时期、独立运动以及现代社会的特点。
通过了解美洲的历史和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地人民的价值观、信仰、传统和生活方式。
2.3 经济和政治介绍美洲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政治特点,包括主要产业、贸易关系、政府体制等。
通过对美洲地区经济和政治的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美洲地区的发展和合作的机会。
三、教学策略3.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呈现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
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洲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3.2 活动和角色扮演通过各种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亲身体验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洲地区的特点和文化。
3.3 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洲地区的实际问题和挑战。
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方法4.1 项目作业通过课堂上的小组项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有关美洲地区的调查研究,并提交成果报告。
美洲教学设计
美洲教学设计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和有组织的活动,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重点介绍美洲地区的教学设计,包括其特点、目标和方法等方面。
一、美洲教学设计的特点美洲地区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文化背景:美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多元文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文化差异,尊重和包容多样性。
2. 多语言环境:美洲地区的教育系统通常面对多语言环境,教师需要设计适合不同语言背景的教学方案,提供多元化的语言支持。
3. 实践导向:美洲地区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实践和应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4. 强调创新能力:美洲地区教育鼓励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洲教学设计的目标美洲地区的教学设计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培养综合素质:教学设计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情感、道德、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2. 发展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
3. 培养创新能力:美洲教学设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学设计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美洲教学设计的方法美洲地区的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美洲教学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
2. 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美洲教学设计中,项目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将学习情境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哥伦布美洲教案
初中历史哥伦布美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背景和过程。
2. 了解哥伦布在美洲遇到的原住民和后来的影响。
3. 讨论欧洲文明对美洲原住民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难点:欧洲文明对美洲原住民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资料。
2. 地理地图。
3. 美洲原住民生活展板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哥伦布的生平和他的发现美洲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二、讲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背景和过程(15分钟)1. 简要介绍哥伦布的生平。
2. 详细讲述哥伦布为何出发寻找印度,最终发现了美洲的情况。
3. 分析哥伦布在美洲遇到的原住民和当地的文化。
三、讨论欧洲文明对美洲原住民的影响(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欧洲人对美洲原住民的影响包括文化、宗教、生活方式等方面。
2. 分析欧洲人带来的文明带给美洲原住民的影响,以及后来的变化。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
2. 鼓励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哥伦布和美洲”为题目,写一段短文,表达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介绍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欧洲文明对美洲原住民的影响。
通过互动讨论和思考,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历史兴趣和思考能力。
需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和延伸,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万安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学案3无答案新版湘教版0
美洲美洲章节与课题美洲课3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初一地理组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美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根据美洲地形图分析美洲地形特征。
3.分析美洲气候分布特征及与与地形的关系。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1.美洲位置和地形特点。
2.美洲的气候特种及与地形的关系。
3.美洲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教学资源的使用多媒体,地图册学习过程自学准备:1、看右图,此图为半球图。
2、填写大洲和大洋名称。
④、⑤、⑥、A、 B、 D、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 大陆。
美洲被划分为南美洲...和北美洲...。
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完成下列表格:北美洲南美洲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到之间经度范围:到之间纬度范围:到之间经度范围:到之间半球位置完全处于南、北半球中的处于东、西半球中的大部分处于南北半球中的处于东、西半球中的海陆位置东临洋,西临北临,南隔运河与洲相接,西隔海峡与洲相望.东临洋,西临,南隔徳雷克海峡与洲相望。
地形地势西部有高大的山脉,中部有广阔的,东部为低矮的山脉,西部有高大的山脉,东部多分布有、且相间分布。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⑥A .墨西哥B .巴西C .美国D .阿根廷4.下列四国中,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国家是( )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加拿大5、读美洲略图,回答:(1)①所属的国家 ,⑧所属的国家 ,大洋A ,B .(2)图中⑥⑦都属于 山系,该山系多地震的原因是(3)①代表的地形区是 ,气候类型是。
(4) 北美洲中部,冬季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沿岸,原因是(5)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①内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1、A B《美国》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的领土构成、地理位置2.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构成复杂3.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
重点:领土构成、民族及种族构成、地形气候及农业难点:地形,气候及农业生产的特点教学方法:读图法、联系法、比较法Ⅰ、自学知识我展示:(5~8分钟)1.美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本土部分、两个外来洲、。
初中历史美洲文明教案
初中历史美洲文明教案学科:历史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美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的基本特点;3. 理解美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玛雅文明的兴衰;2. 阿兹特克文明的政治、宗教和农业特点;3. 印加文明的政治组织和建筑工艺。
教学难点:1. 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相互影响;2. 美洲文明的传统与发展。
教具准备:1. 教科书《历史》;2. PPT课件;3. 美洲文明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洲地图引导学生回答:美洲又称为什么?美洲大陆上存在过哪些重要的文明?二、讲授(30分钟)1. 玛雅文明的兴衰:教师介绍玛雅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讲述其政治、宗教和文化特点。
2. 阿兹特克文明的政治、宗教和农业:教师讲述阿兹特克文明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农业技术,并引导学生分析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3. 印加文明的政治组织和建筑工艺:教师介绍印加文明的政治组织结构和建筑工艺,讲述印加帝国的繁荣和衰落。
三、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美洲文明是如何影响世界其他文明的?学生可以结合课上所学内容进行讨论。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美洲文明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作业布置1.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 小组合作,撰写一篇关于美洲文明的综合性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对美洲文明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激发其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美洲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美洲导学案》
《美洲》导学案
一、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有关美洲大陆的地理知识,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片奇奥的大陆。
二、目标
1. 了解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掌握美洲大陆的地形地貌特点;
3. 了解美洲大陆的气候特点;
4. 能够简单描述美洲大陆的自然环境。
三、导入问题
1. 你知道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吗?
2. 美洲大陆的地形地貌特点有哪些?
3. 美洲大陆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四、讲解内容
1. 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美洲大陆位于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三大洲之间,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界南极洲。
2. 美洲大陆的地形地貌特点
美洲大陆地势东高西低,西侧为山地,东侧为平原,地形多为大陆架,地貌复杂多样。
3. 美洲大陆的气候特点
美洲大陆气候分布广泛,北部为温带气候,南部为热带气候,中部为亚热带气候,气候多变。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对美洲大陆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作业
1. 请用地图标注出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 请描述美洲大陆的地形地貌特点;
3. 请简要介绍美洲大陆的气候特点。
美洲 教学设计
第三节美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美洲 1一设情激趣公元 1507 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二自主探究1、1 读图 1-31 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周围的海洋与陆地经纬度位置:以经过的重要经纬线为参照物半球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和东西半球位置1、2 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1、3 巴拿马运河位置、作用 1、4 美洲、拉丁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北美洲区分它们的范围、分界线三合作交流针对自学内容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由小组记录员进行总结。
四成果展示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教师点拨五拓展延伸1.美洲的人种构成及历史原因2.美洲的语言美洲 2一设情激趣北美洲与南美洲的轮廓像两个三角形,所以可以从这里入手,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设计2: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堂导入】通过一组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提到非洲大多数人能想到的是:广袤的草原,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贫穷落后,炎热干旱……其实历史上的非洲并不是黑暗落后的代名词,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图片中诺克文化赤陶4、古代南非文明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1、概况: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2、玛雅文明(1)发展历程: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
15 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2)文明概况:①经济: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制造精美陶器,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②阶级关系: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③建筑与文字:城市建筑精美,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
④科技: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 进位制,可能也知道0 的概念。
图片情境3、阿兹特克文明(1)发展历程:14 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16 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
(2)文明概况:①政治制度: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例如粮食、服装、宝石和老鹰等。
②经济: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
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③城市建设: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小岛上,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
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和运输。
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
4、印加文明(1)发展历程:13 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
美洲习题课教学设计
美洲习题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b.了解美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c.了解美洲的历史和文化。
2. 能力目标:a.能够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自然环境和资源;b.能够分析美洲历史和文化的特点;c.能够从不同角度讨论美洲的发展和问题。
3. 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美洲地理和文化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c.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2. 美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3. 美洲的历史和文化。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简洁的文字引入美洲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美洲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美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a.教师介绍美洲的地理位置,并指出美洲由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组成;b.教师列举美洲的主要国家和首都,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地理信息。
2.美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a.教师介绍美洲的地理特点,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和盆地等;b.教师介绍美洲的主要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并与学生讨论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
3.美洲的历史和文化a.教师简要介绍美洲的历史发展,包括美洲原住民的文明、欧洲殖民和独立运动等;b.教师介绍美洲的文化特点,如美洲原住民的艺术、音乐和舞蹈等,并与学生分享相关的图文资料。
第三步:讲解练习(30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学生在个人或小组完成练习,并监督答案。
第四步:讨论交流(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洲的发展和问题,如环境保护、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等。
第五步: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思考过程,强调重要的观点和观察到的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过程;2.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和家庭作业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八年级美术下册《美洲美术之旅》教案、教学设计
7.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8.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美术展览,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受美术的魅力。
3.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学会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美洲美术,不断提高自身审美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美洲美术之旅》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1.深入研究: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美洲美术时期或风格,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成一篇研究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包括:该时期或风格的艺术特点、代表作品、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段关于美洲美术的短视频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洲美术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美洲美术有什么了解?请分享一下你们所知道的美洲美术作品或风格。”通过学生回答,了解他们对美洲美术的掌握程度。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致力于培养学生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洲美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创作;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使他们懂得欣赏、评价和尊重他人的艺术作品;
4.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我,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
八年级美术下册《美洲美术之旅》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五单元 15 美洲、大洋州之旅 岭南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五单元 15 美洲、大洋州之旅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美洲、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及风景名胜;2.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景物;3.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创作意识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洲、大洋洲的地理位置与风景名胜,并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进行绘画。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绘画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达到深刻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轮流向学生展示美洲、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风景名胜,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
2. 演示环节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各国的景物形态,如如何运用不同的线型或笔触表现出植物、建筑、江河等景物。
3. 示例练习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演示,对于绘画中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进行实践,并进行交流和展示,增强学生的表现技能。
4. 独立探究学生们按照自己对于美洲、大洋洲的印象进行绘画创作,从线条、构图、颜色等方面进行艺术创作,形成自己的表现手法。
5. 作品展示学生们分组进行作品展示,并相互评价和解读作品,共同提升绘画能力和美的表现力。
6.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归纳,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下一节课的学习。
四、板书设计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五单元 15 美洲、大洋州之旅岭南版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多种展示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美的表现力。
但是,在演示环节中,教师展示的内容可能需要进行更加丰富和细致的呈现,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灵感。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五单元 15 美洲、大洋州之旅 岭南版
教案标题: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五单元 15 美洲、大洋州之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洲、大洋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美洲、大洋州的兴趣,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以美洲、大洋州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1. 美洲、大洋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艺术特色。
2. 绘画技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美洲、大洋州的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运用。
2. 绘画技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美洲、大洋州的图片、视频、艺术品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美洲、大洋州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艺术特色。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洲、大洋州的了解和感受。
二、基本技巧训练(10分钟)1. 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绘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三、主题创作(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以美洲、大洋州为主题,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美洲、大洋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艺术特色。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尝试运用更多的绘画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美洲、大洋州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了这两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艺术特色。
在绘画技巧的训练环节,学生通过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
在主题创作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了一幅以美洲、大洋州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分享了创作思路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评价,给予了肯定和建议。
第5课+中古时期的非洲和美洲(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第5课中古时期的非洲和美洲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知道非洲和美洲的文明发展状况。
二、教材分析本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古代非洲文明,介绍了东非、西非、南非的文明代表。
第二部分围绕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展开,先后介绍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在诸多领域的成就。
学习本课对于学生全面认识世界各地区的多元性,增进对世界各地文明的了解和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教学过程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
教材内容较多但对学生而言阅读难度不大,但如何提炼各文明特点,如何把握各文明中诸多表现之间的历史关联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堂可做适当铺垫以供学生探究。
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用史料、图片等方式,在深度挖掘历史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以期落实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四、教学目标1.了解埃及以外的非洲在中古时期的发展概况,知道中古时期东非、西非和南部非洲产生过哪些国家,各有什么特点;2.了解古代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印第安人培育的各种农作物,认识到走向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结合之前所学,知道中古时期文明范围的扩展,以及非洲和美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为后面认识理解西方殖民侵略对古老文明的冲击和毁灭提供基本背景。
解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兴起的过程;3.在地图中指出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大致时间,培养时空观念;4.通过史料分析,尝试解释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兴衰的表现及原因,探析影响文明发展的因素;5.概述中古时期主要大洲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五、重难点重点: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特点难点: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美洲文明六、教学过程一、中古时期的非洲首先展示非洲的全貌地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并且补充讲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非洲分成三部分的论断,再结合此前学习的内容,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三大非洲文明的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板书:第三节美洲
二、教授新课
(一)新大陆
(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2.读图1-31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
(1)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2)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3)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1)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 以西。
(2)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3)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
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
3.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三、总结本节课内容(对于知识的回忆要积极主动。
)
四、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对于怎样分析地理位置、地形的方法较熟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独立、主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体掌握情况较好。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总结作业情况。
二、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
三、教授新课:
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形图1-35、1-36读图分析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
对照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
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大平原。
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指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北美洲:
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
地势起伏较大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南美洲:
世界第四(600米)
地势起伏一般
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出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四、练习:
教材27页第1、2、3题。
五、小结:
强调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对比。
六、作业:
列表对比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直观性比较强,学生可以通过地图轻松的找到答案,学生的成就感比较高,应适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6-41、图6-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解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
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二、讲述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一)气候特征(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
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
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二)河流(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三)人口与经济
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
墨西哥——墨西哥城
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
通过书上31页阅读材料分析
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
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
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
2.经济
(1)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2)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3)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4)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5)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6)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
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三、小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
四、作业:
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气候的学习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课堂上要多展示图片、数字,让学生练习自己分析。
对于学生的答案要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