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六书理论
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的“六书”,是指经典名称为《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书经》、《春秋》的经典著作。
这六本书是中国
古代的主要理论经典,记载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历史、法律、道义思
想等。
自秦始皇兴衰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被灌注进“六书”,“六书理论”影响深远。
魏晋时期学者黄宪凭借“六书理论”在朝廷统治范围和行政制度实
行魏晋分封制,引发了中国文化上的革命,从而推动了中国民族思想
的发展。
唐朝时期,学者王通将“六书”作为“六经的诠释”,大力推广。
宋朝时期,宋志渊、宋颖元著作《三论》由比较《六书》中各学说的观点而形成
的“权衡论”,弥补了“六书”的局限性,促进了“六书理论”的发展。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带来了科举制度下对“六书”的深入研究,也给“六书理论”带来了持久的繁荣发展。
清康熙末期,《四库全书》被编成,收集到了多家学籍,六书理论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这些六书
的著作,也成为重要的古典文献,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
作用。
在近代以来,“六书理论”也受到了中国西学分析运动的影响。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也开始受到“六书理论”的影响。
毛泽东曾
谈到“三广”,即“六书理论新篇”,意指诗经、易经和尚书,倡导传统文化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从而使“六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最新对“六书”的评价及三书说资料讲解
“六书”的局限性
• 首先,象形、指事、会意三类界限不明确。 如“高、大”和“日、月”一样,所用的 符号也是象实物之形的,可它们所代表的 词,并不是所象之物的名称,而是跟所象 之物有关的“事”的名称,在这点上又与 “上、下”极为相似。从不同的角度着眼, 有人把它归为指事字,有人把它归为象形 字。又如“伐、受”等会意字,带有明显 的图形意味,郑樵《通志·六书略》认为是 象形字。
• 其次,六书中转注的问题最大,立说如林, 聚讼不休,没有哪一主张为世人公认。关 于假借的例字,没能够把借字表音同词义 引申区别开来,因此后来研究六书的学者, 不再区别假借和词义引申,这也是六书的 缺陷。
• 最后,六书不能概括所有汉字的造字方法。如 “彭,鼓声也”。“壴”(zhù)在古文字中 象鼓形,而右边的彡,按照前人说法是对鼓声 的形象表示。那么这个“彡”,既不表音也不 表意,六书中无法归类。汉字隶变以后,大量 汉字变成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记号字或称半记 号字, 如“年”,原来是个形声字,从禾千 声,本义是谷物成熟、年成。
• 这是因为唐氏三书并没有给非图画文字类型的 以义会意 (如:劣、歪) 的会意留下位置;象 形、象意的界限不很明确,难以把握。
“三书说”与“四体说”的关系
三书说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
象形文字
四体说 象形字
象意文字 形声文字
指事字 会意字 形声字
由于指事字易与象形、会意混淆,唐兰先生否定指事, 从而提出三书说,这是三书说与四体说的区别要点。
• 裘锡圭先生在1988年出版的《文字学概要》 中,认为陈氏“三书”说是基本合理的,但 应把象形改为表意,假借不应该限制在本无 其字的假借的范围里,应该把通假也包括进 去。
裘锡圭三书
A、抽象字 二 三
汉字的结构理论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顶—颠
陈—阵;荼—茶; 史—吏;享—亨
二、陈梦家的“三书说” 象形、假借、形声
三、唐兰的“三书说” 象形,象意,形声
四、裘锡圭的“三书说” 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 五、王宁的汉字构形学 构件:表形、表义、示音、标示
六、苏培成先生的现代汉字新六书说
现代汉字从内部结构说,是由意符、音 符和记号构成的,这三类字符搭配使用, 构成了现代汉字的六种类型。为了和传 统六书相联系,我们叫做现代汉字的新 六书。
四、半意符半记号字
布:从巾父声,音符“父”已经不易识别,成为 了记号。
霜:从雨相声,表示天象的字多从雨,现在 霜不读相。相是记号字。
有些是由于汉字简化,使得音符不再表音, 例如:
灿:繁体是燦,从火粲声。简化字中粲变成 了山,山是记号。
灯:繁体是燈,从火登声。简化字中登变成 了丁,丁是记号。
有些是从古代的象形字变化而成, 一半是意符,一半是记号。
二、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符构成的。 比如:伐(泛指砍)
劣(引申为恶、不好) 尖(上小下大,指的是上端的细小部分) 嵩(从山从高,指的是山的高大) 擤(xing三声,从手从鼻,用手捏住鼻子, 排出鼻涕) 吠(从口从犬,表示狗叫)
有的会意字是重叠同一个意符构成的, 比如: 矗(三个直重叠在一起,表示高耸) 晶(三个日重叠,形容光亮) 磊(三个石表示石头多) 森(表示树木众多)、林(表示树木 丛生)、炎(表示火焰升腾)
提交
主要内容
字理识字法4
奇特联想法
启发学生通过汉字部件的特点进行联想, 尽量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不过这种 联系一般是没有汉字理据的。
课堂活动设计案例 看图猜字。汉字知识重点总结篇 Nhomakorabea考研重点
对“六书”的评价及三书说
• 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 • 陈梦家先生在1956年出版的《殷墟卜辞述》 的“文字”章里,描绘了甲骨文字的发展过 程,并且附带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问题,把 汉字分为象形、假借、形声三种类型。 • 裘锡圭先生在1988年出版的《文字学概要》 中,认为陈氏“三书”说是基本合理的,但 应把象形改为表意,假借不应该限制在本无 其字的假借的范围里,应该把通假也包括进 去。
• 其次,六书中转注的问题最大,立说如林, 聚讼不休,没有哪一主张为世人公认。关 于假借的例字,没能够把借字表音同词义 引申区别开来,因此后来研究六书的学者, 不再区别假借和词义引申,这也是六书的 缺陷。
• 最后,六书不能概括所有汉字的造字方法。如 “彭,鼓声也”。“壴”(zhù)在古文字中 象鼓形,而右边的彡,按照前人说法是对鼓声 的形象表示。那么这个“彡”,既不表音也不 表意,六书中无法归类。汉字隶变以后,大量 汉字变成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记号字或称半记 号字, 如“年”,原来是个形声字,从禾千声, 本义是谷物成熟、年成。
艸—草 毬—球
—谓
C、有本字的
3、新六书说
詹鄞鑫《汉字说略》 象形字(描画客观事物形体造字)
指示字(象形字上加指示符号造字)
象事字(用象形形体表达别的含义造字) 会意字(组合两个以上的物象或字符造字) 形声字(用形符和声符组合造字) 变体字(改变已造的字形造字)
4、“结构——功能”分析法
• 北师大的王宁教授提出了“结构——功能” 分析法,认为汉字可从它们的构形模式着手 探讨其结构方式。 • 构形模式是指构件以不同的功能组合为全字 ,从而体现构意的诸多样式。
• (甲文) (金文) (小篆)
• 楷书里“年”的形旁和声旁都遭到破坏,粘合 成了一个记号。解放后的简化字更是如此。
六书与三书
4
2、許慎對“六書”的闡述
• 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 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 會意——比類合意,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 形聲——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 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 陳夢家先生在1956年出版的《殷墟卜辞述》的 “文字”章裡,描繪了甲骨文字的發展過程,并 且附帶談到整個漢字發展的問題,把漢字分為象 形、假借、形聲三種類型。
8
• 劉又辛先生在發表於《中國語文》1957年5月的 《從漢字演變的歷史看文字改革》一文中也提出 了類似的看法,把漢字發展的歷史劃分為三個階 段:
• 2、一種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指 示”符號的指事字。如:
• 甘、本、末、亦、刃。
22
23
• 《說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5個。漢代 以後,基本上没有再造指事字。
24
三、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偽,武、信是也。” 意思是,會意字是並列兩個以上的字,會合它們 的意義,來表現該字義所指向的事物,“武”、 “信”就是這種字。
六書說與三書說
1
一、六書說
• 1、“六書”的提出
• “六書”的說法最初見於《周禮·地官·保氏》: “保氏掌諫王恶,而五馭,五曰六 書,六曰九数”至於“六書”的細目,到漢代才有 記載。漢代記述“六書”細目的有三家:
2
• 班固《漢書·藝文志》:象形、象事、象 意、象聲、轉注、假借。
11
“六書”的介紹
12
一、象形
•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詰詘,即彎曲。意思是說,象形字就是字形畫成 字義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隨著物體的外形而曲折 字的筆劃,“日”、“月”就是這種字。
浅议“六书”“三书”
有 巨大 的冲击作 用 。
清代 对 《 文 解 字》 的研 究 达 到 前 所 未 有 的 说
高 峰 ,取得 了极 大 的成 就 。
声 ,而训 释之 义 与假 借为 对 。假 借则 一字 数用 ,如 行 ( )、行 ( ) 茎 杏 、行 (杭 ) 、行 ( ) 沆 ;转 注 则 一 义数 文 ,借 如 老 者 ,直 训 老 耳 ,分 注 则 为 耆 、 为耋 、为耄 、为 寿 焉 。凡 六 书 为 三 耦 也 』 。徐 锴
以六艺 :一日五礼 ,二日六乐 ,三 日五射 ,四日五
驭 ,五 日六 书 ,六 日九 数 。 _ 此 时 “ 书 ” 并 没 ”1 六 有 具体 的名称 和分类 。 西 汉 至 东 汉 ,班 固 、郑 众 、许 慎 先 后 对 “ 六 书” 进 行 了阐释 ,如 下 : 《 汉书 ・ 艺文志 》 “ 者 ,八 岁入 小学 , : 古
受,考老是 也 ;六 日假借 ,假借 者 ,本无 其 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_ ”4 J
“ 书” 最早 出现 于 《 礼 》 周 礼 ・ 官 ・ 六 周 。《 地 保 氏》: “ 氏掌 谏 王 恶 ,而 养 国子 以道 ,乃教 之 保 班 固 、郑 众 只是 简单 地 给 出 了 “ 书 ” 的名 六 目和 次第 ,许 慎不仅 列 出具 体 名 称 ,还 给 “ 书 ” 六
也 。’。 ’ ] 【
首检字的先河 ,是研究汉字的纲领 ,是传统文字学
的基 石 。
“ 六书 “ 论本 身也存 在 着 局 限 ,主 要 表 现 在 理 三方 面 :许慎把 造字 方法 、结构 类 型 、用 字方 法都 放到 一个层 次 里 ,但 在 分析造 字方 法时 , 只用 了 却
六书的理解
六书的理解篇一:六书,也称为六经之书,是儒家经典的核心,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
这些经典蕴含着儒家思想和文化的精髓,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修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书是《诗经》,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间故事和道德准则,是儒家给后世的启示。
第二书是《尚书》,它是一部记载周朝的重要史书,内容包含了政治制度、政策和历史事件。
它是后来的历史书籍的基础。
第三书是《礼记》,它是关于礼仪的书籍,主要描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第四书是《周易》,它是一本预测未来的经典,通过卜筮和象数来解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被视为一种哲学思考的工具。
第五书是《春秋》,它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书籍,也被视为一部道德经典。
通过评论和批判各国君主的行为,它提出了仁义道德的观念。
第六书是《论语》,它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记录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
这六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影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也对其他学派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虽然六书的地位在中国文化中已经逐渐被其他学科和文化形式所取代,但它们仍然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窗口,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对于学习六书的理解和传承,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篇二:六书是中国古代修辞学的重要理论,指的是比喻、夸张、对仗、排比、拟人和讽刺这六种修辞手法。
这六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以增添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首先,比喻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方式,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描述的对象。
比喻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具形象性和感知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新 “六书”理论新解-精品
“六书”理论新解摘要:“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传统理论,它对文字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类。
文章对“六书”理论关于“造字之本”的说法做出新的解释,认为它其实是更接近于描述汉字的结构类型。
关键词:六书许慎造字之本结构类型一、“六书”含义来源“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日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是周礼并未具体说明六书的内容。
西汉末年,汉代的学者首次将“六书”解释为六种造字的方法,并列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称。
有几种说法:1.班固引用了刘歆的《七略》,而在其著《汉书·艺文志》说道:“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2.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六书”分别下了定义,并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从以上较为流传的三家来看,对“六书”的解释显然迥异,各有分歧。
然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许慎的解说是更为详尽、简明和易懂的,因而也更受到学界的推崇。
二、学界对“六书”乃“造字之本”说法的争论许慎对“六书”的解说《说文解字》,堪称得上是影响后世颇深的一部文字学经典大作。
但是,其实自从“六书”一词出现的那天起,关于“六书”的争论就随之而起,没有定论,这致使“六书”的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唐兰“三书说”的价值及其局限性论文
浅析唐兰“三书说”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摘要: 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在批判“六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理论“三书说”。
“三书说”的提出是对传统权威的首次挑战,为我国研究汉字的构造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
然而,“三书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应当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三书”的价值及局限性。
关键词:“三书说”价值局限性一、唐兰先生的“三书”理论“六书”是我国最早关于汉字构造的理论。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书中没有交代“六书”的具体内容。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了“六书”的内容。
“六书”即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而后郑众在《周礼》中指出“六书”即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指出“六书”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六书”指的是名称采用许慎、次序采用班固的“六书”。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六书”理论并不能够说解所有的文字,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唐兰先生注意到了“六书”理论的缺陷,并在批判“六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汉字构造的理论——“三书说”。
他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国文字学》中先后阐述了“三书”理论。
唐兰先生的“三书”指的是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
他对象形文字的解释是“象形文字画出一个物体,或一些惯用的记号,叫人一见就能认识是什么。
画出一只虎的形象,就是‘虎’字,象的形状就是‘象’字,一画二画就是‘一、二’,方形圆形就是‘□〇’,凡是象形字一定是独体字,一定是名字,一定在本名以外,不含别的意义。
”他将象形字分成三类:象身象、象物、象工。
他认为上古时期,除了少数的象形字以外,就是象意字。
象意字与象形字不同,象意字不是一见就能明白它们的含义。
第一节“六书说”到“三书说”
第一节“六书说”到“三书说”1、“六书”的提法始见于哪部书,“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那部书,名称是什么?“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汉书》。
名称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2、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谁,怎么解释的?最早对“六书”作出解释的是许慎。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3、班固、郑玄、许慎所说“六书”的异同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从名称上看,象形、转注、假借三家是共同的;班固说的“象事”,郑玄是“处事”,许慎是“指事”;班固说的“象意”,郑玄、许慎都是“会意”;班固的“象声”,郑玄是“谐声”,许慎是“形声”。
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中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许慎“象形”中的“象”是相像的意思。
名称虽然一样,但内涵不同。
第二,“象事”与“指事”,“象意”与“会意”,前者概括性强,后者具体而明确。
概括性强,包容度就大;具体而明确,包容度就小,因此后世有研究者认为“六书”并不能概括汉字的所有类型,在对一些字的类型分析上也出现了种种分歧。
第三,在排列顺序上,班固的排列由具体到抽象,似乎更符合汉字产生的逻辑发展。
4、谁提出的“四体二用说”?“四体二用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四体二用说”是清代著名学者戴震提出的,他认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书之体”,转注、假借二者是“书之用”。
六书理论
(BACK)
“以义会意”例字: 以义会意”例字: 耷: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岩: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嵩: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山名。 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山名。 本义是日长。 昶:从日永,永有长义 本义是日长。 从日永,
(BACK)
形声字的特點
(1)是合体字。 )是合体字。 (2)偏旁有表义的形符,有表音的声符。 )偏旁有表义的形符,有表音的声符。 几个问题: 几个问题: 1、 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 、 某种意思的范围, 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 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 . 之外, 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 用。
人、女、 目、 臣、 自、牛、 羊
(BACK)
木:甲骨文像有枝干根梢的树形。 甲骨文像有枝干根梢的树形。 水:甲骨文像流水形。 甲骨文像流水形。 申:甲骨文像闪电形,本义是电。 甲骨文像闪电形,本义是电。 眉:甲骨文像眼目上的眉毛形 果:甲骨文像树上结有果实形。 甲骨文像树上结有果实形。 小篆将甲骨文木上的三个果实省为 一个,同时加上饰画“ 一个,同时加上饰画“十”。
(BACK)
3.会意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是也。 意思是, 是也。”意思是,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 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 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 所指向的事物, 就是这种字。 所指向的事物,“武”、“信”就是这种字。
会意字的特点
朱:甲骨文木中用横指出树的主干之所在,本义指树 甲骨文木中用横指出树的主干之所在, 干。后加木旁作“株”,表其本义。 后加木旁作“ 表其本义。 亦:甲骨文,在正面人形(大)的两腋下加两个点, 甲骨文,在正面人形( 的两腋下加两个点, 以指明人的臂腋之处,本义为腋。 以指明人的臂腋之处,本义为腋。“腋”是从肉 腋 声的后起形声字,其声符“ 声的后起形声字,其声符“夜”是从夕亦声的形 声 字。 寸:小篆,又下用一横指出中医所谓寸脉或寸口之所 小篆, 在。林义光《文源》:“又,象手形,一识手后 林义光《文源》:“ 》: 象手形, 一 寸之处。 本义为寸脉、寸口。因其距手的距离, 寸之处。”本义为寸脉、寸口。因其距手的距离, 后借以表示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后借以表示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六书说与三书说的比较
毕业论文(设计)( 16 届本科)论文题目:六书说与三书说的比较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 2012级文本(4)班作者姓名:李博指导教师:齐社祥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 2016 年 4 月 16 日目录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1)六书说与三书说的比较 (2)一、传统汉字结构理论——六书说 (2)(一)六书的提出 (2)1.《汉书》 (3)2.郑众《周礼注》 (3)3.《说文解字》 (3)(二)六书的评价 (3)二、新兴汉字构造理论——三书说 (5)(一)三书的提出 (5)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中国文字学》 (5)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6)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6)(二)三书的评价 (7)三、六书说与三书说的比较 (8)(一)六书说与三书说的内容比较 (8)1.六书说理论 (8)2.三书说理论 (8)(二)六书说与三书说分析汉字构造的理论区别 (9)1.六书说的理论依据 (9)2.三书说的理论依据 (11)(三)六书说与三书说的研究对象不同 (12)四、结语 (13)(一)六书说的依据——小篆 (13)(二)三书说的依据——甲骨文和金文 (13)(三)汉字的发展与渐变过程 (13)(四)结论 (14)参考文献 (14)英文摘要 (15)致谢 (15)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O一年月日六书说与三书说的比较李博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六书说见于先秦文献《周礼》,至东汉许慎始有详细论说,是传统分析汉字构形的理论。
三书说是唐兰一九三五年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提出来的。
六书与三书
9
? 假借字階段,這個階段的文字以假借字為 主,時間從商代甲骨文開始到秦朝統一;
? 形聲字階段,從秦漢到現在,漢字以形聲 字為主體成為定型。
10
裘錫圭先生在1988 年出版的《文字學概要》 一書中,認為陳氏三書說是基本合理的, 但應把象形改為表意,假借不應该限制在 本無其字的假借範圍裡,應該把通假也包 括進去。 他把漢字分為表意、假借、形聲三類。
5
3、“六書”的“四體二用”說
? 四體二用說是清代學者戴震首倡的,這種 學說認為前四書:象形、指事、會意、形 聲是造字法(體),它使文字增生孳乳,是 孤立地分析每一個漢字得出的不同結構類 型;後二書:轉注、假借是用字法(用) 它對文字數量加以節制,是從歷史的角度 揭示出漢字孳衍發展的两種方式。
6
Hale Waihona Puke 二、三書說:六書說與三書說
1
一、六書說
? 1、“六書”的提出
? “六書”的說法最初見於《周禮 ·地官·保氏》: “保氏掌諫王恶,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 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 書,六曰九数”至於“六書”的細目,到漢代才有 記載。漢代記述“六書”細目的有三家:
2
? 班固《漢書·藝文志》:象形、象事、象 意、象聲、轉注、假借。
11
“六書”的介紹
12
一、象形
?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詰詘,即彎曲。意思是說,象形字就是字形畫成 字義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隨著物體的外形而曲折 字的筆劃,“日”、“月”就是這種字。
13
? 象形字有如下特點: ? (1)是獨體字 ? (2)由象形符號構成,字形近於圖畫,所畫即為
六书理论大学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
一、“六书说”
(GO)
二、“四体二用”说
(GO)
三、唐兰的“三书”说
(GO)
四、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
(GO)
五、平面结构和层次结构
(GO)
六、“结构——功能”分析法
(GO)
一、“六书说”
(一)“六书”的来
源
中国文字学从春秋战国时期
萌芽以来,到东汉发生了一次
号,用以指示字义。
本:金文木下用点或横
指出树根之所在,本义
指树根
末:金文木上用一横画
指出树梢之所在,本义
指树梢
朱:甲骨文木中用横指出树的主干之所在,本义指树
干。后加木旁作“株”,表其本义。
亦:甲骨文,在正面人形(大)的两腋下加两个点,
以指明人的臂腋之处,本义为腋。“腋”是从肉
腋
声的后起形声字,其声符“夜”是从夕亦声的形
所指向的事物,“武”、“信”就是这种字。
会意字的特点
(1)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
是形符,即都表义。
(2)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记录了一个新词。
会意字分以形会意(包括异文会意和同文会意)和以义会
意
“以形会意”例字 :
秉:甲骨文从又持禾,本义是手持禾束。
男:从田从力,力像耒形。表示用耒在田间耕作的人
质的飞跃,这个飞跃的标志就
是许慎巨著“说文解字”的诞
生及其“六书说”理论的提出。
许慎在《说文》中探索了文字学
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贡献最
大的便是有关汉字结构原则的
“六书说”。
一、“六书说”
现在一般采用班
造字规律六书
造字规律六书汉字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首见于《周礼》,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概念: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
”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注:处事,即“指事”;谐声,即“形声”)。
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以及后世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
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完善周密的条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六书理论、三书理论的贡献及局限
通过古代汉语课,我们知道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书理论和三书理论,下面我就浅谈这两种学术的贡献及局限。
(一)六书理论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写道:“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虽然《周礼》最早记载“六书”的大致意思,但没做出真正的解释。
而真正提出“六书”这一名称的是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中记载“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由此可以看出“六书”这个名称是由许慎最早提出,也一直沿用到今日。
另外《说文解字》中的“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
东汉的班固对“六书”的顺序进行了整理,分别是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熟悉六书理论的人对“四体二用”这一学说并不陌生。
“四体二用”说是清代学者戴震提出的,这种学说承认“六书”中的象形、指示、会意、形声为字体构造的法则,而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而非“造字之法”。
这一学说在学界影响很大,尽管还有争议,但事实上已为大多学者所接受。
1、象形
象形是描摹事物的形状构造字形来体现词义的造字方法,属于独体字。
例如:月,草。
2、指示
指示字是一种利用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表示某一概念的造字方法。
包括独体指示字和合体指示字。
指示字也是独体字。
例如:上,下。
3、会意
是合体字,由两个及以上的单字构成,会意字没有表音成分。
例如:酒,解。
4、形声
形声字是由形旁与声旁组成,可表音,是合体字。
包括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六种形式。
例如:江、功、花、盆、固、问。
5、转注
属于“用字法”。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
故争议较大。
6、假借
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字,表示同音而不同义的字。
例如: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的"求"。
六书理论经过我国历朝历代的学者总结补充及纠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成为“六书说”。
那么六书理论有何贡献呢?首先,我国自古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众多,汉字就具备了沟通不同方言的作用,对各民族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六书的构字方式亦对后世学习汉字起了很大的作用。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六书”是以小篆为对象分析总结出来的,由于小篆保存了古文字的象形象意性,所以,虽然不少古文字用“六书”涵盖不了,但大部分古文字还可以用“六书”的方法分析。
最后,“六书说”抓住汉字“表意”这个根本特征,基本上反映了汉字构造方式的客观实际,对通过字形的分析来理解本义,对把握字义的演变线索,对创造新字,都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六书说”为中国文字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古文字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虽然,六书理论的贡献较大,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六书”是针对小篆字体字体提出来的,所以“六书说”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它既不能全部解释古文字,也不能全部解释今文字。
其次,“六书说”只能够代表最典型汉字,一些例外字或东汉以后才出现的字便无法以此方法分析。
例如“孙”字。
(二)三书理论
三书说是新兴的汉字构造理论,许多学者对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唐兰三书说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创立了关于汉字结构的新理论。
唐氏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
唐兰先生的“三书说”对传统理论是一个冲击,对文字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未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理论不能真正反映汉字的实际;象形、象意的界限不很明确,难以把握,划分意义不大。
二、陈梦家、裘锡圭等人的新三书说
陈梦家先生在1956年出版的《殷墟卜辞综述》的“文字”章里,把汉字分为象形、假借、形声三种类型。
裘锡圭先生在1988年出版的《文字学概要》中,认为陈氏三书说是基本合理的,但应把象形改为表意,假借不应该限制在本无其字的假借范围里,应该把通假也包括进去。
陈梦家、裘锡圭等人的新三书说,总的说来眉目清楚,界限分明,较合逻辑,比六书说简明。
但是新三书说跟六书说一样并不能概括全部汉字的结构,还不是有关汉字结构的十分科学而完善的理论。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与唐兰的三书说一样至今还无法取代六书说的地位,现在讲汉字结构的人大多数仍然沿用六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