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2010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
历史性的跨越——2010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综述广州市统计局综合处2010年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全力“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
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实现历史性大跨越,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也是首个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省会城市,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概况2010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604.48亿元,同比增长13.0%。
三次产业结构为1.8:37.2:61.0。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89.05亿元、3950.64亿元和6464.79亿元,分别增长3.2%、13.0%和13.2%。
注: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对2006—2008年广州市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修订。
二、主要特点(一)生产稳定:农业生产平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呈先快后慢态势;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涨工业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3.38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与1—3季度累计持平。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721.47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累计降低5.5个、5.7个和3.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呈现先快后慢态势,二、三季度各月累计增速较高(20%以上),四季度开始增速逐渐回落。
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逐步增加,以及亚运会期间部分工业企业有限、停产和减排等亚运保障任务,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幅领先。
2010年,全市汽车制造业在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的拉动下,完成产值2878.44亿元,同比增长21.2%,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
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howArticle2008.asp?ArticleID=210207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2010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情况
2010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情况2010年,广东进出口总额7846.63亿美元,增长28.4%。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强。
其中出口4531.99亿美元,增长26.3%;进口3314.64亿美元,增长31.5%。
与2008年相比,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2.1%和18.7%。
深圳、东莞、广州在2010年均跨入进出口总值“千亿美元俱乐部”。
2010年前3季度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55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海关广东分署1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9月进出口总值为7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比上月增长3%,再次刷新广东月度进出口值的最高记录,显示了强劲的回稳势头。
其中,出口总值为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进口总值为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
据统计,2010年前3季度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55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占全国进出口总值26%。
其中,出口总值为3208亿美元,增长28%,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8%;进口2387亿美元,增长36%,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4%,实现外贸顺差820亿美元。
数据表明,今年前3季度,广东省与主要贸易伙伴香港、美国、欧盟、东盟、日本和台湾的进出口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广东对台湾的进出口增幅居首位,增长36%;对美国进出口增幅逐步加大,1至9月增长23%,比1至8月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广东与部分新兴市场的外贸情况表现平淡。
前3季度广东省对中东、非洲和印度分别进出口203亿美元、124亿美元和66亿美元,分别增长21%、29%和17%。
出口商品方面,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幅略高于全广东省的平均水平。
前3季度,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2226亿美元,增长29%,占广东省外贸出口总值的近7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16亿美元,增长近30%,占广东省外贸出口总值近四成。
海关人士认为,尽管前3季度广东进出口增幅仍低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等主要外贸省市,但8、9两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规模连续刷新月度历史新高,显现出广东进出口规模正稳步提升。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
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表1:201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2010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0年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金融业主动配合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条件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证券和保险业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广东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广东将继续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和自主创新战略,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广东金融业将继续保持稳健运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总量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 (4)(二)证券业加快发展,融资效率大幅提高 (8)(三)保险业持续发展,积极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建设 (8)(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直接融资步伐明显加快 (8)(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10)二、经济运行情况 (10)(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内外需动力相对均衡 (10)(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11)(三)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基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12)(四)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13)(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13)(六)房地产市场交易放缓,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 (13)三、预测与展望 (14)附录: (16)(一)广东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6)(二)广东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专栏专栏 1:把握区域融合发展新趋势 加快推进珠三角金融一体化 (6)表表 1 2010年广东省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表 (5)表 3 2010年广东省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6)表 4 2010年广东省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8)表 5 2010年广东省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8)表 6 2001-2010年广东省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9)表 7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9)表 8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9)图图 1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 3 2009-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 4 2009-2010年广东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6)图 5 1978-2010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 (10)图 6 1980-2010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10)图 7 1978-2010年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1)图 8 1978-2010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1)图 9 1984-2010年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1)图 10 1992-2010年广东省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12)图 11 2001-2010年广东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2)图 12 1978-2010年广东省财政收支状况 (13)图 13 2002-2010年广东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4)图 14 2004-2010年广州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14)一、金融运行情况2010年,广东省金融业主动配合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2010-2019年广州市历年全口径经济发展数据
2701.93
——
13.01 5621.73 651.12
3102.26
——
13.20 5722.94 773.63
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业增加
值 (亿元) 746.29 832.01 991.23 996.25 1110.18 1265.68 1377.42 1523.67 1577.95 1372.64
说明:以上数据来源于广州历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空格部分为当年未披露,也无增长率数据,无法修正补充。
房地产投资 (亿元)
农林牧渔总产 值
(亿元)
粮食产量 工业增加值 (万吨) (亿元)
建筑业增加 值(亿元)983.源自6323.443.04
3645
357
1306.74
349.44
44.66
4141
436
—— —— —— —— ——
储蓄存款余 额
(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元)
保险保费收 入
(亿元)
财险保费收 入
(亿元)
人身险保费收入 (亿元)
商品房施工面 积
(万平米)
9069.26
16284.31
420.4
111.2
309.7
6464.12
10032.62
17732.88
397.3
129.7
267.6
7704.34
11310.69
19936.52
420.8
142.1
278.69
7845.62
12496.69
22016.18
474.89
160.37
314.52
8939.06
12825.64
广州市200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
2000年 户籍人口总数 GDP(亿元) 人均GDP(元) 接待海外旅游者(万人) 接待国内旅游者(万人) 旅游总收入(亿元) 总收入占GDP% 旅游增加值(亿元)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5A级景区 4A级景区 3A级景区 2A级景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地质公园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国家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资源类型 丰度 资源品位 品位度 700.69 2383.07 3.45 420.73 1879.24 415.72 17.44% 15.06 13967.00 6086.00 2001年 712.6 2684.83 3.80 442.37 2069.31 455.23 16.96% 16.52 14694.00 6446.00 11467.00 2002年 720.62 3001.69 4.19 473.97 2232.09 504.89 16.82% 18.72 15117.00 6857.00 11508.00 4182.00 2003年 725.19 3466.63 4.79 362.54 2007.28 455.03 13.13% 2004年 737.67 4115.81 5.63 437.15 2237.56 547.04 13.29% 2005年 750.53 5115.75 6.82 490.31 2340.25 624.68 12.21% 22.94 18287.00 7080.00 14468.00 5068.00 2006年 975.46 6068.41 6.22 564.23 2395.78 700.51 11.54% 27.97 19851.00 7788.00 15445.00 5629.00 2007年 1004.58 7050.78 7.02 611.33 2727.40 798.15 11.32% 31.91 22469.00 8613.00 18951.00 6342.00 2008年 1018.2 8215.82 8.07 612.48 2916.26 837.71 10.20% 31.30 25317.00 9828.00 20836.00 6838.00 2009年 1033.45 9112.76 8.82 408.45 2470.92 994.04 10.91% 422.66 36.24 27610.00 11067.00 22821.00 7742.00 2010年 10604.48 814.80 3691.58 1254.61 11.83% 533.46 46.89 30658.00 12676.00 25012.00 8987.00 2 4 3 1 42 2 1 0 1 1 0 0 0 0 1 1 0 59
最新广州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总
2010年广州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0年广州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抓手,以实施“双提升”战略为突破口,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并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GDP、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总额、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等六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位,GDP七连冠领跑国家级开发区,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五年翻番,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1617.83亿元、4227.52亿元、388.56亿元、316.26亿元、317.81亿元、136.77亿美元、12.26亿美元,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42%、21.45%、19.91%、16.66%、20.0%、16.95%、12.48%。
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分别比2005年增长1.48倍、1.63倍、1.48倍、1.16倍、1.49倍、1.19倍,实现了经济总量5年翻番的新跨越。
二、经济质量继续攀升,效益水平持续领先2010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388.56亿元,同比增长24.78%,其中税收收入316.26亿元,同比增长18.16%。
2010年,按全区从业人员计算,实现人均GDP47.9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1.50万元、人均税收收入9.36万元,分别比2009年增加4.81万元、1.35万元、0.64万元。
2010年,平均每出让1平方米土地产生GDP4049元、财税总收入973元,税收收入792元;平均每出让1平方米工业用地产生工业总产值14099元、工业增加值3865元。
2010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我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稳增长、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7.0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95亿元,增长4.9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1.44亿元,增长18.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0.29亿元,增长14.48%。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7:80.60:16.53。
财政税收:2010年,全区实现税收总额215.21亿元,增长46.04%。
其中国税部门实现税收194.34亿元,增长50.34%;地税部门实现税收19.01亿元,增长13.32%;财政部门实现税收1.86亿元,增长40.06%。
全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5.29亿元,增长25.29%;一般预算支出32.77亿元,增长38.01%。
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达10.5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总额的7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2010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42亿元,下降29.46%。
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4.38亿元,增长36%;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1.08亿元,下降38.24 %,占全区投资的46.56%。
全区房屋施工面积274万平方米,增长35.85%;其中商品房215.38万平方米,增长47.32%。
房屋竣工面积76万平方米,增长11.49%;其中商品房54.21万平方米,增长33.54%。
龙穴造船基地、JFE180万吨冷轧钢板、保税港区工程等六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36亿元,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97%,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01倍。
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0%。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9%,其中,谷物上涨7.8%,蔬菜上涨15.6%,水果上涨14.6%,油料上涨14.4%,畜产品下降0.8%。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我省跨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谋划、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主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全力以赴保增长,抓住时机扩内需,着眼未来促转型,扎扎实实惠民生,既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又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基本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宏伟进程中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认真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推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
1.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和珠三角9市现场会,制定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决定和方案,研究细化并分步推进《规划纲要》提出的试验区、示范区、重要基地、重点项目,迅速在全省掀起新一轮“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热潮。
2.与国家6部委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实施《规划纲要》。
3.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编制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
4.开工建设城际轨道交通,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二)坚持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并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完善和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措施,有效扩大投资需求。
2.认真落实家电汽车农机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及带薪休假等政策。
3.大力推动“广货北上西进”。
4.加强市场供应和价格调控监管,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
2010年广州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广州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抓手,以实施“双提升”战略为突破口,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并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GDP、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总额、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等六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位,GDP七连冠领跑国家级开发区,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五年翻番,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1617.83亿元、4227.52亿元、388.56亿元、316.26亿元、317.81亿元、136.77亿美元、12.26亿美元,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42%、21.45%、19.91%、16.66%、20.0%、16.95%、12.48%。
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分别比2005年增长1.48倍、1.63倍、1.48倍、1.16倍、1.49倍、1.19倍,实现了经济总量5年翻番的新跨越。
二、经济质量继续攀升,效益水平持续领先2010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388.56亿元,同比增长24.78%,其中税收收入316.26亿元,同比增长18.16%。
2010年,按全区从业人员计算,实现人均GDP47.9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1.50万元、人均税收收入9.36万元,分别比2009年增加4.81万元、1.35万元、0.64万元。
2010年,平均每出让1平方米土地产生GDP4049元、财税总收入973元,税收收入792元;平均每出让1平方米工业用地产生工业总产值14099元、工业增加值3865元。
广州开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开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以下简称全区)在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广州市萝岗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实施“双提升”战略,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抓住亚运机遇,全区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和“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
一、综合经济总量: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下简称GDP)1617.8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8.6%,比广州市增长速度高出5.4个百分点,占广州市GDP的15.1%。
“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区GDP年均增长19.42%,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3.4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2010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97.1亿元,增长16.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0.73亿元,增长24.2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74.92:25.08调整为0:73.99:26.0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比重提高近1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0.93%和29.07%。
“十一五”规划期间,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0、17.9%和24.7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0.21:79.3:20.49调整为2010年的0:73.99:26.01,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5.52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2010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88.56亿元,增长24.78%。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的收入242.8亿元,增长15.93%;地税部门组织的收入70.6亿元,增长23.49%。
全年实现税收收入316.26亿元,增长18.16%。
全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0.24亿元,增长8.18%,占广州市比重为9.19%。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10-11 09:16:52| 分类:统计公报网|字号订阅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四区六化”为发展定位,全面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两圈”建设与“三旧”改造,城市建设实现大跨越,城区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升。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政策有力、内需提升、信心增强,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良好。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初步核算,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55亿元,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大关,增长13.2%,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例为0.8:28.4:70.8。
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94、173.69、433.92亿元,分别增长0.5%、9.2%、1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03%、21.7%和78.2%。
财税收入2010年,全区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1.18亿元,增长14.7%;一般预算支出44.52亿元,增长23.2%。
税收总额实现快速增长,全年税收总额178.50亿元,增长32.2%。
其中,国税收入129.05亿元,增长32.8%;地税收入49.46亿元,增长30.8%。
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7.15亿元,增长7.4%。
从三次产业看,投资集中于第三产业,全年完成92.6亿元,增长9.4%;第一和第二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19亿元和4.35亿元,分别下降34.1%和20.9%。
2010年,按项目在地统计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88.23亿元,增长27.0%,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逼近200亿大关。
对外经济贸易2010年,全区外贸出口总值为18.31亿美元,增长29.5%。
其中,一般贸易实现10.34亿美元,增长55.5%;进料加工实现7.64亿美元,增长7.11%。
从出口国家和地区看,香港、东盟和欧盟分列前三位,共占全区出口总值的68.9%;从出口商品种类看,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类所占比重最大,达37.9%。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
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表1: 201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2010年广州经济计划投资775亿元
完 善 功 能 , 加 快 改 变 农 村 面 貌 。 抓 住 当 前 农 村 建
2 3 年 广 州 经 济 计 划 投 资 7 5亿 元 00 7
房 快 速 增 长 和 建 筑 材 料 供 给 充 裕 的 时 机 , 把 支 持
农 民建 房 作 为 扩 大 内 需 的 重 大 举 措 ,采 取 有 效 措
广 州 市 发 改 委 主 任 介 绍 , 2 0年 将 继 续 安 排 01 政府 保 障性 住 房 ,着力 加 大廉 租 房 、经济 适 用房 、 限 价 房 等 保 障 性 住 房 建 设 力 度 , 进 一 步 提 高 住 房 保 障 水 平 。 但 据 了解 ,政 府 保 障 性 住 房 投 资 包 含 在 上 述 民 生 建 设 的 4 . 亿 元 内 , 比 2 0 年 投 入 62 09
江 西 省 财 政 将 投 资 1 0 0亿 元 建 2 条 高 速 公 路 5 7
2 0年 , 江 西 省 将 建 设 2 01 7条 高 速 公 路 , 在
建 里 程 达 2 1 0 m , 总 投 资 10 0 亿 元 , 年 度 投 4 k 5 资 2 75 亿 元 。 “ 实 , 江 西 省 2 0 年 交 通 基 础 l .2 其 09 设 施 投 资 总 量 就 已 经 突 破 了 2 0 亿 元 。 江 西 省 0 ”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广东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即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注解: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比重为2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0%。
注解: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
问题: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和出口明显复苏,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回升,但同时也加大产业结构升级难度,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水平的提高。
2、节能降耗压力加大。
3、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任务十分迫切。
4、今年以来广东进出口回升势头慢于全国及兄弟省市,且面临不确定性。
国际市场愈加复杂多变,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欧洲债务危机增加了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难度和经济走势的变数。
对策:1、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及时性,有利于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
4、控制物价上涨,加强通胀预期管理5、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强度和覆盖面,进一步稳定就业形势。
加快推进“双转移”战略,注解:今年入汛以来,广东接连经历了12次强降雨过程袭击,降雨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大,部分中小河流水位暴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局部地区农业生产受灾。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技术推广。
措施:抓好晚造粮食生产要①落实粮食面积。
特别是早造受灾减产的地区,应想方设法保持和扩大粮食面积。
②做好农业生产服务工作,保障种子和各种农资供应。
2010年广州市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10年广州市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04-20 字体:[大中小]广州市花都区统计局(2011年4月)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花都区经济实现“转型提升、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
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亚运为契机,从生产、投资、消费等方面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任务,全区经济和社会实现“量”“质”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6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增加值25.50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427.79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94亿元,增长16.7%。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9:64.8:31.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5和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0.5%、66.8%和32.7%,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08、10.4和5.1个百分点。
就业:2010年,全区从业人员65.78万人,比上年增长4.3%,增加2.74万人。
从业人数排前的经济注册类型依次是:私营企业、个体经济、集体单位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为18.03万人、14.68万人、13.99万人和10.3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为27.4%、22.3%、21.3%和15.8%。
按行业分,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的从业人数仍居前三位,分别有31.49万人、13.10万人和10.25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7.9%、19.9%和15.6%。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及所占比重均低于上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幅较大。
2010年,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员3203人,登记失业率为1.6%。
全年安置城镇就业人数297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2.4%。
2010年增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增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增城全面加快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一、总体经济较快增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增强,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一)总体经济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广州市统计局测算,2010年增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675.78亿元,增长16.0%,高于今年预期目标3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全省(12.2%)和广州市(13%)高3.8和3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在广州市十二区市(县)中居第7位,低于天河(1832.6亿元)、越秀(1639.8亿元)、萝岗(1361.8亿元)、番禺(1051.1亿元)、白云(930.4亿元)和海珠(710.1亿元);增速在广州市十二区市(县)中居第3位,低于萝岗(16.6%)、南沙(16.2%)。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53%,高于12.5%的预期目标和“十五”期间14.02%的增速。
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2.32亿元、410.27亿元和223.2亿元,分别增长6.1%、17.7%和14.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8%、49.89%和45.72%。
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6:62.66:30.74调整为6.26:60.71:33.03。
第一产业下降0.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2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7.98个百分点,继续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7.32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32亿元,增长6.1%。
农业总产值72.45亿元,同比增长5.5%。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58%,高于3%的预期目标2.58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性的跨越——2010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综述广州市统计局综合处2010年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全力“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
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实现历史性大跨越,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也是首个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省会城市,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概况2010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604.48亿元,同比增长13.0%。
三次产业结构为1.8:37.2:61.0。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89.05亿元、3950.64亿元和6464.79亿元,分别增长3.2%、13.0%和13.2%。
注: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对2006—2008年广州市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修订。
二、主要特点(一)生产稳定:农业生产平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呈先快后慢态势;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涨工业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3.38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与1—3季度累计持平。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721.47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累计降低5.5个、5.7个和3.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呈现先快后慢态势,二、三季度各月累计增速较高(20%以上),四季度开始增速逐渐回落。
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逐步增加,以及亚运会期间部分工业企业有限、停产和减排等亚运保障任务,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幅领先。
2010年,全市汽车制造业在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的拉动下,完成产值2878.44亿元,同比增长21.2%,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
电子产品制造业在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新谱(广州)电子有限公司和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带动下,完成产值1802.75亿元,同比增长32.8%,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5.2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工业增速高位运行。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5670.71亿元,同比增长28.9%,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1.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处于高位运行,且呈逐季回落态势。
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增速分别为56.3%、37.4%和32.9%,比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分别快33.2个、14.1个和11.7个百分点。
工业出口产品产值累计增速前升后降。
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产值2815.66亿元,同比增长20.0%。
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产值各月累计增速呈“低、高、低”走势,一季度增速在16.9%—20.4%之间,二季度增速加快,在25.6%—32.0%之间,三季度增速放缓,在24.1%—27.3%之间,四季度增速进一步回落,在19.2%—21.9%之间。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11月累计,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99.16亿元)居第六位,低于上海(26979.62亿元)、苏州(22364.11亿元)、深圳(16348.24亿元)、天津(15202.72亿元)和佛山(13405.08亿元)。
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8.4%)高于深圳(13.1%),低于天津(32.0%)、重庆(28.3%)、上海(23.8%)、苏州(23.0%)、北京(22.8%)、佛山(22.2%)等市。
(二)需求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增速前高后低;消费需求持续畅旺;商品进出口恢复性快速增长;亚运助推旅游市场繁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在亚运城及亚运场馆工程、西江饮水工程、地铁工程、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南方航空公司购置飞机项目和万达广场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3.57亿元,同比增长22.7%。
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83.66亿元,增速为20.3%。
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要求第四季度所有扬尘性建设工地停工,受此影响,各项建设工程都向前赶工,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前三季度各月累计保持高位增长,第四季度开始各月累计增速有较大回落,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及全年累计分别为38.3%、43.5%、41.5%和22.7%。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11月累计,广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8.8%)低于重庆(31.4%)、天津(30.9%)等市,高于苏州(20.5%)、深圳(14.2%)、北京(13.1%)和上海(-4.9%)等市,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4.9%,城镇口径)和全省平均增速(22.5%)。
消费需求持续畅旺。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继续大力推行“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借“亚运”商机提升广州“千年商都”形象,采取提升改造与规划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了广州美食园、广州老字号手信一条街、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岭南酒吧街等特色街区;还新建了一批高档现代购物中心,积极支持企业开展世界一线品牌招商,引入世界一线品牌在广州开设旗舰店和营销总部或区域营销总部;精心策划组织了“亚运广州购物行”、“广州亚运美食文化节”、“广州国际美食节”、“快乐广州迎春时尚购物节”、“广佛肇亚运欢乐购物节”等一系列活动,同时继续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4411”市场提升工程、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
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下,我市消费市场需求持续畅旺。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6.38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8.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比1—3季度累计提高2.9个百分点。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3883.59亿元和59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和29.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较快的有中草药及中成药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类和石油及制品类等,同比分别增长47.1%、40.8%、36.1%、31.0%、29.3%和27.3%。
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21204.27亿元,同比增长40.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0.0个百分点,比1—3季度累计提高4.0个百分点。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11月累计,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1.93亿元)居第三位,低于北京(5610.87亿元)和上海(5506.38亿元)。
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2.8%)居第一位,高于天津(19.4%)、重庆(18.9%)、上海(17.6%)、北京(17.0%)和深圳(16.7%)等市,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7.2%)和全国平均增速(18.7%)。
商品进出口恢复性快速增长。
2010年,全市实现商品进出口总值1037.76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其中,进口553.96亿美元,增长41.0%;出口483.80亿美元,增长29.3%。
今年以来,我市商品进出口总值各月累计增速均保持30%以上的高位,这是在2009年低基数上实现的恢复性快速增长。
在出口总值中,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增长26.4%和30.4%;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1.9%和30.3%。
2010年,我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79亿美元,同比增长5.4%。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11月累计,广州市商品出口总值(438.35亿美元)低于深圳(1804.50亿美元)、上海(1644.33亿美元)、苏州(1390.14亿美元)、东莞(632.00亿美元)、北京(504.61亿美元)和宁波(472.68亿美元)等市。
广州市商品出口总值增速(31.8%)高于上海(29.8%)、深圳(26.4%)、天津(26.1%)和北京(16.4%)等市,低于重庆(63.9%)、苏州(36.2%)、宁波(36.8%)和佛山(35.0%)等市,低于全国平均增速(33.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7.3%)。
亚运助推旅游市场繁荣。
2010年,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54.61亿元,同比增长26.2%,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累计提高9.8个、3.6个和3.3个百分点。
全年各月累计增速均较上年有大幅提高。
近一年来,广州市以迎亚运为契机,大力改善城市面貌,新建了1060公里绿道,其中在中心城区的路段长达393公里,另外还新建19个开放式公园,新增绿地1300万平方米。
绿道网串联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景点、农业观光园区等沿线人文资源。
广州市旅游部门还推出了“新广州游”品牌形象和线路产品,共有69条旅游线路,其中一日游线路63条,包括“新广州城中轴线”、“羊城经典游”、“广州动感游”、“亚运体验游”、“广府文化游”、“珠江画廊游”、“广州美食一天游”等精品线路。
(三)结构优化:三次产业和投资结构更加优化、三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更优。
2010年,我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9:37.2:60.9变为1.8:37.2:61.0,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
2007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增速均快于全市GDP增速。
2010年,第三产业增速比全市GDP增速略快0.2个百分点。
三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在汽车和电子制造业的带动下,三大支柱产业领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支撑作用明显。
2010年,全市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49.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17%;同比增长23.3%,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5.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7.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0个百分点。
工业高技术产值比重提高。
广州以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高水平规划并推进中新知识城、南沙新区、广州科学城和广州国际生物岛等重大区域的发展,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努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2010年,广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值2243.69亿元,同比增长31.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3.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2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投资进一步向第三产业倾斜。
2010年,我市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0.13:20.50:79.37变为0.11:19.18:80.7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3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