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2)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家人的一言一行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学会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并心怀感激。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怎样有针对性地帮助部分单亲、留守、再组家庭的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让他们学会感受家庭虽不完美,但生活中依旧有幸福。

教师准备: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来自天堂的短信》、视频《东坡区的“小小硬汉”全国最美中学生——李东骏》、歌曲《感恩的心》、“贴心宝贝行动计划”卡片、布娃娃学生准备:感恩卡、小时候的照片或有意义的礼物教学流程:一、故事引入。

师:孩子们,想听故事吗?今天我给你们带来的故事是《猜猜我有多爱你》。

大兔子很爱很爱小兔子,你们的家人也很爱很爱你们。

快拿出你们小时候的照片或有意义的礼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些照片和礼物背后的故事吧。

二、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活动(一):“爱的百宝箱”——回忆成长经历1、抽几个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上台讲述照片里的故事或礼物的来历,注意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全家人的爱。

2、同桌互相交流家庭故事。

活动2:“爱的放大镜”——感受点滴细节中家人的爱师:我们小时候的照片里藏着家人的爱;我们收到的礼物里藏着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还藏在哪里呢?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朋友的话吧!(出示教材38页几个孩子的话)笑笑:妈妈希望我开心,所以给我起名叫笑笑。

丽丽:我的辫子是姑姑梳的。

东东:我爸爸经常半夜给我盖被子。

师:在生活中,你们的家人为你们做过哪些事呢?这里有一张调查表,请在相对应的事情后面打钩。

1、学生填调查表。

2、汇报交流。

师:孩子们,自从我们出生以后,家人每天都要为我们做很多事情,比如教我们学走路,教我们学说话等等。

今天我们试着当一当家长,教一教我们的“孩子”走路。

(教师出示幼儿学步画面)1、请一名学生按照画面的做法,扶着布娃娃走路。

2、请这名体验者谈了感受之后,全体学生弯腰弓背计时体验3分钟。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Lesson 10 lesson "family love" lesson 10 lesson one's moral an d rule of law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家人爱范本基础版2、篇章2:家人爱例文通用版3、篇章3:家人爱范本(通用版)篇章1:家人爱范本基础版[教材分析]《家人的爱》一课是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中的一个主题。

按照教材的编排,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家人的爱;主题二、读懂爸爸妈的心;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

“家人的爱”是其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有三个教学重点:第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第二是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才能使得自己健康成长;第三是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它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

[活动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10.《家人的爱》 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10.《家人的爱》  部编版

10.《家人的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感受家人之间相亲相爱的亲情。

(2)掌握一些感恩父母的具体做法,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事例分析、情感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父母恩情,使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感恩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自己是在父母长辈的关爱下快乐成长的,体会家人的辛劳,感受家人的爱,从而激发学生感恩父母长辈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和为自己辛勤的付出,萌发感恩的意识,以恰当的方式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回报父母长辈的爱。

三.教学难点:由日常生活细节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听,老师播放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生:《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进相亲相爱一家人”。

(板书课题)(二)新授:1、相亲相爱的一家人(1)师:孩子们,我们的家人,不仅爱着我们,爱着我们的家,为家庭默默付出,在家人之间,你又发现了爱的存在吗?我们来看这样一些图片。

指导观察交流图片。

以下为预设。

①给奶奶梳头师:谁来说说图片内容生:妈妈在给奶奶梳头,孩子在给奶奶捶腿。

师:这时候奶奶的心里会怎样?生:会甜滋滋的。

师:我们都是家里的宝贝,一般都是家人照顾我们,这里为什么妈妈和孩子要照顾奶奶?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因为奶奶老了,她自己梳不了头了,腿又疼,所以妈妈和孩子会照顾她。

生2:奶奶年轻时养育了孩子,等她老了孩子们也要照顾她。

生3:我感受到了他们三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师: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我们爱他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照顾他们,这种行为是发自内心的。

②逛菜市场。

师:这幅图片描绘了什么情景?生:爸爸妈妈和孩子去逛菜市场。

师:他们去菜市场可能做些什么?回来后又会做什么?生:他们去菜市场买菜,还会买些水果。

回来后会一起做饭。

师:猜一猜,他们买好东西后会怎样拿回家?生1:爸爸提菜,因为爸爸力气大。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家人的爱|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家人的爱|部编版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教学内容是延续第一节课,学生熟悉了家庭成员之后,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

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教材设置这一课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父母长辈无私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子女,而孩子却较难感受到家长的爱,他们甚至会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

再者,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许多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有了二宝,就不再疼爱自己了,本课的教学旨在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对自己无私的爱,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活动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家人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的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会体谅家人对自己的爱。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体会家人在用不同方式为家庭付出辛苦,懂得感恩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调查表、感恩孝心卡、“贴心宝贝在行动”反馈卡学生:生活照或者有意义的物品课时安排:一课时活动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老师的全家福照片)师:同学们,这是老师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间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是老师的女儿,我们来看看她的成长经历吧!师:这是她刚出生时的样子、这是她刚满月、这是她刚会坐、这是她刚学会走路、这是她第一天上幼儿园、这是她第一次做手工、这是她第一次跟着爷爷奶奶爬云洞岩、这是她在我们一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大海边玩耍,瞧,她玩儿得多开心啊!从她脸上的灿烂笑容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课题,板书揭示课题)(设计意图:相机出示照片,与学生一起分享老师的家庭故事,感受家人之间的爱。

)活动2:回忆成长经历,感受“爱”师:同学们,你们的成长经历一定也各有各的精彩,拿出你带来的照片或者礼物,和大家分享分享吧!(出示自己的生活照或者有意义的物品,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向同伴分享家人对自己的爱。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学会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家人有着天然的依赖和感情。

但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家人的爱和关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家人的爱,培养他们的亲情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理解家人关心自己的方式。

2.培养学生亲情意识,学会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活动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家人的爱。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3.实践教学法:通过家庭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家人,学会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故事材料,制作课件。

2.准备课堂讨论话题,设计互动环节。

3.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家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故事等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家人之间的爱。

如:讲述一个关于家庭温暖的故事,展示一幅家人团聚的图片等。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

如: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表现在哪些方面?家人是如何关心自己的?等。

3.操练(10分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增强情感共鸣。

如: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以及自己是如何感受到这份爱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2)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2)

《家人的爱》第1课时教案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它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儿童逐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具有“五爱”良好品德的公民奠定基础。

这部分内容较好地体现用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儿童发展。

分别从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遵守社会规范,爱家乡、爱祖国的角度,贯穿了对儿童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

渗透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都有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要对同学伙伴、对父母长辈、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对动植物,都要有爱心。

爱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孩子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源泉。

《家人的爱》一课侧重培养学生有爱心,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3、4条,“愉快、积极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中的第8条,“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所反映的“学会做事、学会关心”中的第2条,“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中的第1条和“勤于思考、学习探究”中的第7、8、10条。

教学目标参考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相应内容(我们提供,老师不用编写)。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一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受亲情,进一步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

从家人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品德上的严格要求,体会到家人的爱,并从中感受一家人的相互关爱,体会家的温暖,对家人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

本课三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旨在让学生在细节中发现、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感受家的温暖;“相亲相爱一家人”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一家人的相互关爱;“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旨在引导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而长辈们对他们更加宠爱与娇惯,使他们很难体会到严格要求对自己成长和对自己将来的好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以及家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照顾。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

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学生对家庭爱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爱,感受家人的关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家人关爱、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受家人之间的爱,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情感,关心家人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爱。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爱,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件,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3.准备课堂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家庭爱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跟随故事的主人公,体验家庭的爱。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感受到的爱。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如:制作家庭成员的卡片,写下自己对家人的祝福。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问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家庭爱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家人的爱,如何关心家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教材版本:部编版•年级:一年级下册•课程编号:第10课•课程名称:《家人的爱》•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爱是无私的,懂得孝敬父母,互相帮助,共同构建和谐的家庭。

二、教学内容1.学习《家人的爱》这篇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学习和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3.讨论家庭中不同人的职责和责任。

4.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5.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家庭爱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课文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和素材•学生练习册•准备小组活动的题目和素材•黑板和粉笔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入课程主题:家人的爱–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家人对他们的爱是什么样的。

2.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提问学生课文中家人们的行动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爱。

3.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和答题。

–提示:你最爱的家人是谁?你对他们的爱有什么展示?–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4.课堂讨论(15分钟)–邀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答案和感受。

–引导学生将讨论内容与课文里的家人爱进行对比和分析。

–鼓励学生展示对家人的感谢之情,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5.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家庭中的爱是无私的,学生应该懂得孝敬父母,互相帮助。

–提醒学生要时刻感恩家人的爱,共同构建和谐的家庭。

五、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中,评估学生能否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活动中,评估学生对家人的爱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度和表达情况。

六、课后作业•在练习册上完成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

•通过练习题巩固和复习本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父母和家人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并且学会了孝敬父母,互相帮助。

小组活动中,学生有积极参与,互相分享爱的故事,增强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感情。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家人的爱|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家人的爱|部编版
2. 你想不想体验一下父母教我们学走路的过程呢?
3. 孩子们,不到一分钟你们就累了,宝宝学走路只要一分钟吗?一分钟够不够?(不够)是呀!多少个一分钟,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数也数不清,但父母却甘心付出,毫无怨言,让我们来听一听,爸爸妈妈怎么说。(视频:爸爸妈妈对我说)
观看视频
全体学生弯腰、弓背拿书包,1分钟计时体验,之后谈感受。
2. 听了老师的故事,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呢?课前大家带来了自己的宝贝,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宝贝背后有哪些你和家人间的故事呢?
猜测照片中的人是谁。
听老师讲小时候的故事。
分享自己和家人间的故事。
利用同学们带来的小物品,创设出引导学生进入回忆的情境,让孩子自己说出物品背后的故事,感受浓浓的亲情。
活动二
情景再现
3.孩子们,请拉起爸爸妈妈的手,把爱心卡挂在亲情树上,合影留念。
写爱心卡
学生对自己的家人大声说出爱。
和家人一起挂爱心卡并合影留念。
通过制作书写爱心卡、这种充满浓浓亲情的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使学生感激、回报家人的爱由心而发。
总结
延伸
(播放课件:家庭照合集。)多么感人的画面,多么温馨的时刻。孩子们,你们是幸福的,因为有家人的爱呵护你健康成长;家长朋友们,你们也是幸福的,因为你有这样一个知道感恩的好孩子;而我,也是幸福的,因为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看到了你们的成长,看到了一个懂事的你、一个乖巧的你。看,我们的亲情树已经硕果累累,满满的都是爱。我们的课到此已接近尾声,但是我们的爱是永无止境的,孩子们,老师希望你能用心感受爱,用实际行动表达爱,用这个漂亮的本子记录爱,咱们比一比,看谁的小本子能最先盛满浓浓的爱。在此老师也衷心的祝愿你们,让爱,天天都住在你们的家。
预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家人的爱”,详细内容为:了解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学会感恩家人,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感恩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

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爱,并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恩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庭温馨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家庭成员,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观看视频《家人的爱》,让学生体会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

(2)小组讨论:你感受到了家人的哪些爱?你是如何回报家人的?(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信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绘画或写信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绘制一幅表达对家人感激之情的画或写一封感谢信。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互动。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家人的爱2. 内容:(1)家人的关爱与付出(2)学会感恩家人(3)珍惜家庭温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人”为主题,写一封感谢信给家人。

2. 答案示例: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爱和照顾。

我知道,你们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很感激。

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

我会努力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回报你们的辛勤付出。

爱你们的:(学生姓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讨论、绘画、写信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家人的爱,并学会了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10《家人的爱》(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0《家人的爱》(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0《家人的爱》(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家人的爱是什么,能言简意赅地表达爱家人的方式;2.重温规矩的重要性,理解家规的意义;3.培养孩子对家人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家人的爱》;2.情景讨论:什么是家人的爱?如何表达爱家人的方式?3.角色扮演:假设你是小明,你不遵守家规,家人生气了,你怎么向家人道歉,并表达你对家人的感谢和爱;4.绘画活动:画出自己最爱的家人,写出文字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1.理解家人的爱的真正含义;2.学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3.理解家规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表达对家人的感恩和爱;2.理解家规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书籍、绘画用品等教学工具。

2. 朗读课文《家人的爱》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家人的爱》,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在朗读过程中寻找表达对家人感恩和爱的句子。

3. 情景讨论:什么是家人的爱?如何表达爱家人的方式?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家人的爱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们探讨如何表达我们对家人的感恩和爱,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和分享。

4. 角色扮演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和小明的父母,在班级面前上演一幕情景剧,内容是小明不遵守家规,家人生气了,引导学生们思考和探讨如何向家人道歉,并表达感恩和爱。

5.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绘画用品,让学生画出自己最爱的家人,写出文字表达对家人的爱。

6.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爱家人的重要性、感恩家人的重要性和遵守家规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汇总学生们写的文字,制作家庭感恩板;2.家家户户做一件感恩家人的事情。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2.绘画作品;3.口头表达能力;4.板书记录。

学习反思通过今天的课程,学生们又进一步认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爱家人的意义和感恩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道德和法治知识。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

现在的独生子女多,教材设置这一课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父母长辈无私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子女,“而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家长的爱,或许会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

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学情分析现在,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由于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与娇惯,使他们很难体会到严格要求对自己成长和对自己将来的好处。

通过本课的学习会,让学生反思:家人各方面都宠你、惯你,对自己的害处,从而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知道疼是爱,严也是爱,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的。

2.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3.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重点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懂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回忆自己平时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景,回忆与家人度过的快乐时光。

2.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

(如:当受到家人的批评、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3.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简短的信,将家人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是谁?(出示课件: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的照片。

)师: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儿子,这是我们在一起的合影,你们有什么感受?(出示课件:我和孩子的合影,学生谈感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10 家人的爱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10 家人的爱2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有三个教学重点:第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第二是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才能使得自己健康成长;第三是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本节课通过学习《家人的爱》,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家人,让孩子体会到家人们对自己深厚的爱。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还不能完全理解父母对自己爱的方式。

少数在家中从小受尽宠爱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主动爱他人的意识,他们从小习惯接受来自长辈的爱,在外不知爱他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他们往往认为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

由于学生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质朴简单,导致学生对家人爱的体验、感受力不够敏锐,同时一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不够强,对家人爱的理解比较片面。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家人的爱。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节以爱为主线,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展示家人对孩子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让孩子体会到家人们对自己的爱是深厚的、多种形式的。

为后面回报家人的爱的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收集自己平时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绘画、礼物,感受家人的爱。

情感与态度目标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通过分享与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感受到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难点:懂得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和家人有关的照片、绘画、礼物,回忆与家人度过的快乐时光。

2.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

(如:当受到家人的批评、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教学过程感激之情。

10《家人的爱》教案(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0《家人的爱》教案(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10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

现在的独生子女多,教材设置这一课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父母长辈无私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子女,“而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家长的爱,或许会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

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学情分析】1、现在,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由于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与娇惯,使他们很难体会到严格要求对自己成长和对自己将来的好处。

通过本课的学习会让学生反思:家人各方面都宠你、惯你,对自己的害处,从而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知道疼是爱,严也是爱,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2、学生习惯了家长对自己的宠爱与娇惯,体会不到到父母对于自己严格要求对自己今后的好处。

生活中,学生想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对长辈的爱,家长往往舍不得。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或有意义的物品。

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家人的爱++-人教部编版

家人的爱
【学习目标】
1.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习重难点】
使学生领悟家人对自己的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时安排】
1学时
【学习过程】
一、“回忆成长经历。

1.出示自己的生活照或有意义的物品,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向同伴分享家人对自己的爱。

二、新知学习
(一)“爱的放大镜”——感受点滴细节中家人的爱。

1.你们的家人为你们做过哪些事?
(二)“爱的温度计”——辨析生活中的爱。

1.观察图片《肩头上的爱》。

2.讨论奶奶的爱是怎么样的爱?而明明又需要什么样的爱呢?
3.话题辩论:住宿的孩子——爸爸妈妈不要我们了吗?
谈自己对住宿的感受,谈对父母的感受。

三、课后作业
“爱的大喇叭”——表达对家人的爱。

回家后向长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学到了:。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家人的爱 人教新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家人的爱  人教新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录像、图片。

学生:照片、小玩具、小时候的一些物品。

教学过程:活动一感受家人的爱,揭示课题1.谈话:孩子们,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爱,家人陪伴着我们,关怀着我们。

你能讲一讲你与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故事。

指名说。

2.师:老师了解到在生活当中,咱班同学和家人之间还有很多关于爱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让他们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与家人的合影,指名说。

揭示课题:听了这些故事,老师感受到了家人对你们浓浓的爱,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爱的话题。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师: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看到同学们手中都有精美的礼物,这些礼物背后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台交流。

5.老师发现要讲的同学太多啦,如果一个个讲这节课一定讲不完,怎么办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跟你周围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与家人之间爱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6.一张小小的照片、一份贴心的礼物都渗透着家人浓浓的爱,请同学们结合这三幅图和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家人的爱都表现在哪儿?出示图片:指名有顺序地说。

活动二生活情景再现,辨析“爱”1.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

①师: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家人的爱,让我们来看一个绘本故事,课件出示《肩头上的爱》。

②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你是怎样理解奶奶的爱的?学生自由回答。

③小结:奶奶的爱能让明明更独立更快成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要懂得理解和尊重,奶奶的这种做法,2.明理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指名说。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0课《家人的爱》第2课时 人教(新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0课《家人的爱》第2课时 人教(新版)

《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家人的爱》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我和我的家》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本课以“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这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后两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二课时。

“相亲相爱一家人”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互相的爱,感受爱是家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学情,设计让学生“画一画”和让家长“话一话”。

画什么呢?是让学生课前回忆并完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画面场景体现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特别是大人与大人之间,如父母与祖父母之间)。

话什么呢?.孩子向你或其他家人表达过爱吗?什么方式?.孩子知道家人的生日吗?为家人策划或庆祝过生日吗?经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现状:从孩子的“画”中,看到像准备蛋糕、送礼物、一起游玩等家人之间比较明显的互相关爱多,而照顾、陪伴等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从家长的“话”中,了解到孩子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宠爱中长大。

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还不太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

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给予理解,当父母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爱时能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通过分享“互相爱”的画,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

.通过唱一唱等活动,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第十课,主题为《家人的爱》。

在家庭教育中,家人的爱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关怀和支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使孩子在这种环境中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产生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家庭的责任感。

因此,本节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伟大,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爱。

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人的爱。

2.通过家人的爱,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互相的依赖和支持。

3.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家庭是什么?•家人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家人对我们的爱是怎样的?•你喜欢和家人在一起吗?导入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是干什么的,以及为什么需要家人的爱。

讲解和阅读课文教师可以讲解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母亲照顾孩子的付出和慈爱,阐述父母对家庭的维护和关心。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家人的爱的表现。

分析和总结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家人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例如:•孝敬父母、帮助家人做家务等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保护等方面。

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我们应该如何感激和回报家人的爱。

小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说出学习到的内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挺难的。

教师应该更好地利用导入环节,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的爱,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添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教者简介:刘吟华,长泰县实验小学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在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师德标兵”的荣誉称号。

刘老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曾两次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其撰写的论文《打开生活视窗照亮识字课堂》获得省二等奖。

多次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公开课,并获得好评。

执教的《我为你骄傲》在“2015年春季名师课堂网络展播”,2011年执教的《雷雨》荣获县一等奖。

多次指导培养年轻教师参加教学比武,其中2012年指导高静敏执教的《纸船和风筝》获市二等奖。

2015年指导陈丽铭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走进残疾人》获得市三等奖。

教学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第10课《家人的爱》
教材分析: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家人的爱,是儿童爱的源泉,也是儿童获得爱的最直接途径,通过这样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家庭意识的形成。

而感受、体验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是形成学生家庭意识的重要前提。

本课引导学生在前一课了解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家人间的情感。

爱是家庭的核心,也是为家人分担以及承担家庭义务的基础与前提。

有了充分的爱的情感体验,后面谈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才不勉强。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能够感受到家人对他们的爱,但对于父母是怎样爱自己还感受得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肤浅的感受上,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渗透在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点滴小事上,更不知道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于对他们的关心和爱。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多的是接受家人对自己的爱,至于如何关心家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还很少考虑。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我国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很多一年级学生容易得到来自家人的过多关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

(2)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懂得理解、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过程与方法:在感受关爱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看、想等探索活动,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与态度:初步形成感恩的意识,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发现家人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

教学难点:懂得理解、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板贴、体验的道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入爱——见证从小到大的变化
1、猜猜他是谁。

课件出示本班一个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师:从小到大,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谁一直照顾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呢?(家人、爸爸、妈妈、爷爷……)
师:是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们组成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家。

(板贴:卡通房子)在这个温暖的家里,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家人无穷无尽的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去聊聊家人的爱。

(板贴在:10家人的爱)
3、齐读课题。

3、交流分享家人的爱。

4、家人的爱还藏在很多很多的地方,需要你细细观察,用心体味才能找到。

让我们继续去找。

(设计意图:通过小调查的方式,让孩子在填写调查表的过程,明白父母原来是这么细心和贴心地照顾着他们,再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和发现一些隐藏的爱,感受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活动四、辨析爱——辨析生活中的爱
辨析一:《奶奶爱不爱我》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绘本:肩头上的爱
2、师:是呀,这是为什么呢?奶奶到底爱不爱明明呢?
辨析二:《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吗》(二孩)
1、抓拍学生课间的对话:自从妹妹的到来,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

2、播放该生妈妈爱的告白。

辨析三:图片《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吗》(留守儿童)
1、图片出示爸爸妈妈要外出工作,儿子舍不得爸爸妈妈离开的场景。

2、爸爸妈妈不要他了吗?为什么?
辨析四:学生现场简单表演
1、孩子作业书写难看,妈妈让她重新写。

2、妈妈不爱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并以生活和身边的真实内容为原型,创造情景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感受,并对情景进行辨析,揣摩,理解,经过这个辩证的过程,最终能达到让孩子更深刻地明白家人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


活动五、渲染爱——感受家人暖暖的爱
出示微课《家人的爱》,老师朗诵《家人的爱》。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使学生感激、回报家人的爱由心而发。


活动六、表达爱——懂得回报家人的爱
1、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想起了爱你的家人,想起了你的爸爸,妈妈呢?(是)。

那就大声地说出你的爱(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2、是啊,一句简简单单的“我爱你们!”道出了我们对家人的爱,我们还可以拿出实际行动来爱家人,怎么做呢?请大家看课本第41面,仔细观察上面的插图。

①生看图
②孩子们看懂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吧。

3、师:孩子们,也让我们赶快想想该为家人做点什么来回报家人的爱?想好了就把它写在爱心卡片上。

4、展示交流。

师:孩子,谁愿意把你爱的计划展示给大家看看吗?介绍一下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感受家人爱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家人爱的情感。


活动七、升华爱——升华爱的主题
1、师:大家真棒!别看我们年纪小,我们都懂得感恩,懂得爱家人。

孩子们,在这间小屋里,家人爱你,你爱家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配乐出示感人的图片)
(设计意图:升华本节主题和课堂气氛而设计,使教学达到情感和思想上的高潮!)
活动八、报答爱——将对家人的爱付诸行动
师:多么感人的爱,多么温暖的爱啊!孩子们,感动不如行动,请大家回家后把你刚才写的这些爱的计划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家人,好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将对家人的爱付诸于行动,将感恩教育落到了实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