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 再别康桥
中国现代诗四首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教学目的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2、理解《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3、体悟《我爱这土地》深沉而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3、《我爱这土地》中抒情主人公真挚的爱国情感。
4、《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
◆教学方法1、诵读吟咏法;2、欣赏法;3、点拨法;◆媒体设计1、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片尾曲的MTV 。
2、配合朗诵,播放一组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抵御日寇入侵的画面及《黄河大合唱》MTV、《我爱你中国》MTV。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语设计1、就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
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传世的《再别康桥》留给了诗坛,也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人们。
现在,让我们走进志摩,走进他的《再别康桥》。
2、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
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地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二、解题1、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两年。
在他临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来到剑桥大学碧波荡漾的康河里泛舟,在康桥上漫步,他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于是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风雨飘摇的1938年。
那时日寇的铁蹄正肆意践踏着祖国的大地。
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诗人无法抑制的拳拳爱国热情终于喷发出来,他拿起笔写成了《我爱这土地》,从此,这首诗在抗战时期广为传诵。
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听录音,指导朗读。
(2)学会朗读,体会。
2、欣赏品位(1)《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生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
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生怕打扰了康桥的静谧;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著名现代诗
著名现代诗著名现代诗1、《再别康桥》徐志摩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了挥手,告别了西边天空的云。
河边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浪中美丽的影子在我心中荡漾。
软泥上的绿草,油油的,在水底摇曳;在何康河的柔波中,我愿做一株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的虹,碎在浮藻中,沉淀出彩虹般的梦。
寻找梦想?撑一根长竿,流浪到草地更绿的地方,装一船荣华,在荣华的荣华中歌唱。
但我不会弹琴,静静的是一支送别的笛子;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我悄悄的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笑》林徽因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3、《星》废名据说天上的星星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有海棠花的影子,据说是永恒的秋月。
早上醒来是一个冬夜的梦。
昨夜,半夜的星星干净如明净的网,春花秋月也是。
4、《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5、《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放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6、《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潭死水,微风一点也吹不动。
为什么不多扔点垃圾,把剩菜泼出去?也许铜要绿到祖母绿,铁罐上要绣几瓣桃花;让油腻织一层罗气,霉菌会蒸他一些云;让死水发酵成一沟青酒,满是珍珠般的泡沫;小珠子的笑声变成了大珠子,被偷酒的花蚊子咬了一口。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就可以称赞为有些生动;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那它就是死水在呼唤一首歌。
这是一片绝望的死水,这绝对不是美所在。
不如让丑收回来,看看他创造了什么世界。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有关知识;2.初步学习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3.了解现代诗的基本流派及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1.《再别康桥》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2.《死水》的象征意义;3.《赞美》一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学习了两首古典之后,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几首现代诗歌。
(板书标题)二、检查预习:1、注音:荇篙溯斓笙漪羹绮酵佝偻嚣圮踟蹰2、辨析组词:蒿、篙、稿、槁、缟。
谰、澜、斓。
圯、圯。
踟、踌。
箫、萧、潇踟蹰和踌躇3、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试读这三首诗。
三、教师名确: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再别康桥》(板书)。
然后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序,浙江海宁人。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年先后在美国、英国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
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
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
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个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但是,当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好,超阶级的人性和自由也好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最后徐志摩“流入颓废的怀疑”之中。
这四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他由“单纯的信仰”逐步变为“颓废的怀疑”的过程。
写作背景: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
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诗歌中的意象,五、提问:1、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
中国现代诗阅读(精选10首)
中国现代诗阅读(精选10首)【目录】《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炉中煤》(郭沫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我爱这片土地》(艾青)《中秋月》《走进人间二月天》(尹才干)《致橡树》(舒婷)《乡愁》(余光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正文】《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雨巷》作者: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炉中煤》作者:郭沫若一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二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四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八年级语文 2 中国现代诗四首
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
(解答思路及参考答案见人教社编的《教师教学用书》)
六、诵读《死水》
个别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分析思路及参考意见见人教社编《教师教学用书》)
补充: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在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黑暗的中国现实
具体的物形——读
神——者象
具体的事象—征(暗示)征
情——联意
境况意——想义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把握《我爱这土地》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2.准确理解《赞美》中的指代词及其指代对象,理解、体味诗歌独特结构的意味。
二、学生诵读《我爱这土地》并理解诗意。
1.全班齐读
2.教师范读
三、就练习三的问题作点拨分析。
到全国解放前夕,各种流派的诗歌创作都相当活跃,中国现代诗顺应时代需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结合所选诗简介四位作者的经历
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浙江海宁人。1916年秋离沪赴津、京读大学,曾拜梁启超为师。1918年赴美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进英国剑桥大学(即诗题“康桥”)皇家学院深造。1922年回国在北京、上海等地大学任教,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23年发起成立新月社。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十年创作,成就很大。今有《徐志摩诗全集》等行世。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四首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四首教学目标:1.理解四首当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1.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探讨诗歌中的社会意义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准备:1.四首当代诗歌文本:《乡愁》、《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一代人》。
2.诗歌背景资料。
3.学生作业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诗歌鉴赏1.《乡愁》(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一枚小小的邮票”、“一湾浅浅的海峡”等。
(3)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分别代表了什么。
2.《再别康桥》(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等。
(3)分析诗歌的意境,如“康桥”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3.《我爱这土地》(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一只鸟”、“一片土地”等。
(3)分析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一代人》(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等。
(3)分析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如“黑夜”和“光明”的象征意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四首诗歌的喜爱程度,以及原因。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诗歌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
3.针对诗歌中的难点和疑惑,进行集体讨论。
四、作业布置1.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进行仿写,要求表达自己的情感。
2.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欣赏诗歌。
中国现代诗四首(优秀2篇)
中国现代诗四首(优秀2篇)中国现代诗四首篇一教案示例《再别康桥》《死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
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解题: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配乐朗诵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学生吟诵、品味、欣赏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
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
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
音乐美主要表现在:① 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②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 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有关知识;2.初步学习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3.了解现代诗的基本流派及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1.《再别康桥》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2.《死水》的象征意义;3.《赞美》一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学习了两首古典诗词之后,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几首现代诗歌。
(板书标题)二、检查预习:1、注音:荇篙溯斓笙漪羹绮酵佝偻嚣圮踟蹰2、辨析组词:蒿、篙、稿、槁、缟。
谰、澜、斓。
圯、圯。
踟、踌。
箫、萧、潇踟蹰和踌躇3、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试读这三首诗。
三、教师名确: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再别康桥》(板书)。
然后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序,浙江海宁人。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年先后在美国、英国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
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
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
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个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但是,当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好,超阶级的人性和自由也好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最后徐志摩“流入颓废的怀疑”之中。
这四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他由“单纯的信仰”逐步变为“颓废的怀疑”的过程。
写作背景: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
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诗歌中的意象,五、提问:1、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死水》《再别康桥》课件1-优质公开课-语文版必修1精品
(2)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出身于富 商家庭。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历任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 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
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
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
四、词语释义 ①漪沦:水波微动的样子。 ②残羮剩饭:指吃剩下的菜汤和饭食。 ③翡翠:矿物,成分是钠和铝的硅酸盐,绿色、 蓝绿色或白色中带绿色斑纹,也有红色、紫色或 无色的,有玻璃光泽。 ④罗绮:有彩纹的丝织品。 ⑤霉菌:真菌的一类,用雹子繁殖,种类很多。
⑥云霞:彩云。 ⑦斑斓:灿烂多彩。 ⑧青荇:绿色的水草。 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⑩漫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进。
又用了反衬法,以“春山一路鸟空啼 ”式 的写法把“静”更彻底地表现出来。全诗 只用描写,不用赞叹,任何赞叹都是苍
白无力的。
【思考】 【提示】 诗人通过描写“东村”环境抒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发了怎样的情感?
第 4 课 中 国 现 代 诗 二 首 ( 一 )
基
美文佳作欣赏
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有诗集《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2.资料链接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 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 提倡新格律诗,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 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 “新格律诗派”。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 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 《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 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国现代诗三首》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国现代诗三首》知识点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国现代诗三首》知识点(一)《再别康桥》1.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在伦敦剑桥大学,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途中。
他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3.逐节讲析并评价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备课笔记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再别康桥》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
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
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脉脉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
充满生机的“金柳”“青荇”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天上虹”“星辉斑斓”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为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死水》表面艳丽无比,实质上却腐烂之极;看似一沟“死水”,实为黑暗腐朽社会的写照。
《死水》构思的匠心独运,语言的生动立体,给人以震撼,对那个特定社会的表象及其本质有如此深刻的揭露是本诗的特质。
诗人鲜明的立场,决绝的态度激起浪千层,和着《死水》的节拍一浪高过一浪,拍打着爱心未泯的众生。
积压在诗人心头的悲愤化作了一腔似火的激情,鞭挞那丑陋不堪、粉饰太平的社会现实,建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在诗文的字里行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是真情告白的典范,也是爱恋至深的杰作。
那动人心弦,催人泪下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已将诗人蕴藏在心底的情愫全然捧出。
那浓烈至纯的情,深切至真的爱,有如芳醇醉人的美酒,又似六月滋润的清泉,让人全身心熨帖。
“常含泪水”的意象浓缩了诗人内心那无比激动复杂的、饱含深情的独白;“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不仅是主旨的深化,也是情感的升华。
结合四个富有暗示性的意象的感悟,更可以理解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对祖国深深的爱。
《赞美》《赞美》一诗有如洪钟敲响在幽深的古寺,震荡在现代的黎明一般,洪大、沉缓、雄浑,不乏勃然奋进的力度。
随之,“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回环往复的呼告,唱响了历史与未来,融浸着诗人对民族新生的深情礼赞。
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
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教案:中国现代诗四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对中国现代诗歌进行探讨,教材选定了四首诗歌,分别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郭沫若的《静夜》,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我们将分析每首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美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2. 分析四首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四首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段音乐作为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提问:“你们对诗歌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诗歌的美在哪里?”2. 诗歌分析:1) 《再别康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行的韵律和节奏。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音韵之美。
2) 《静夜》: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感悟。
3) 《雨巷》: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如象征、暗示、意象等,解读诗歌背后的情感。
4) 《我爱这土地》:探讨诗歌的主题,理解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分析其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并与同学分享。
4. 诗歌创作:邀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现代诗,鼓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再别康桥》:形式美、韵律、节奏2. 《静夜》:意象、象征、感悟3. 《雨巷》:语言特点、象征、暗示4. 《我爱这土地》:主题、热爱、民族自豪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选取一首现代诗,分析其主题、形式和语言特点,写一篇短文。
2. 尝试创作一首现代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程度有所提高,但在诗歌创作方面仍有待加强。
下一节课可以针对诗歌创作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文学素养。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ppt课件3
讨论:
1.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亮的诗歌意象来写? 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请讨论每个意象
到底象征着什么? 2.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 〞来歌唱?
赞美
穆旦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 歌翻译家。
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 中学时即开始诗歌创作,17岁考入 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大学南迁 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现代主义英诗、 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了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 亲 !我 要 回 来 , 母 亲 !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闻一多诗人,文史学者。 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 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 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 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 任教。因怒斥特务杀害李 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杀。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 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 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 代表作《红烛》、《死水》 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 影响颇大
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 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 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保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 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 1979年平反。 主要著作有:
中国经典诗歌名篇现代
中国经典诗歌名篇现代
中国经典诗歌名篇现代有很多,其中包括以下几篇:
《再别康桥》:徐志摩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抒情和音韵,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春天》:海子的诗,以其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成为现代诗歌中的名篇。
《致橡树》:舒婷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爱情观,成为现代诗歌中的名篇。
《雨巷》:戴望舒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抒情和意象,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的代表作,以其磅礴的气势和音乐性,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三体》: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哲理,成为中国科幻文学中的名篇。
以上是中国经典诗歌名篇现代的一些例子,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四首
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示例《再别康桥》《死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二解题: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三配乐朗诵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四学生吟诵、品味、欣赏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①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探究活动(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四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再别康桥》教学目的: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二、媒体设计: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
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再别康桥教案【《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摘要:他生留下部诗集《志摩诗》、《翡冷翠夜》、《猛虎集》、《云游》,著有诗集《探险者》(95)、《穆旦诗集》(97)、《旗》(98)等,写有《赞美》、《诗八首》等有影响诗教学目.初步了现代诗有关知识;.初步学习现代诗歌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3.了现代诗基流派及风格教学重、难.《再别康桥》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构思;.《死水》象征义;3.《赞美》诗所表达思想感情教学数三课教学步骤课、导入学习了两首古诗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几首现代诗歌(板标题)二、检预习、音荇篙溯斓笙漪羹绮酵佝偻嚣圮踟蹰、辨析组词蒿、篙、稿、槁、缟谰、澜、斓圯、圯踟、踌箫、萧、潇踟蹰和踌躇3、指名三位学分别试这三首诗三、教师名确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再别康桥》(板)然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徐志摩89693原名徐序浙江海宁人93年月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989年先美国、英国留学旅英期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情才和奇才他生留下部诗集《志摩诗》、《翡冷翠夜》、《猛虎集》、《云游》徐志摩是性主义者他有单纯信仰信仰性绝对由理想他理想奋斗生都追爱与美追性表现向往英国式产阶级民主政治但是当国社会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斗争日益尖锐产阶级民主政治也超阶级人性和由也与代潮流是相悖徐志摩流入颓废怀疑这四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他由单纯信仰逐步变颓废怀疑程写作背景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学所地徐志摩9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剑桥学皇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9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9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学年月6日回国途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四、教师或放录音要学生边听边划出诗歌象五、提问、这首诗歌有哪些象?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象、这些象有什么特?明确这些象都是远高了高楼厦、车水马龙然景物避开了人烟火给人种清新感3、这些象寄托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明确系诗歌标题分析理这首诗关键是抓住别因作者运用这些象创造了种特殊离别气氛;再系正作别不带走这样词语分析可以肯定作者这些象寄托了对康桥深深依恋和惜别情(这程正是把握这首诗主旨方法)六、诗分析全诗共八节几乎每节都包含可以画得出画面给人视觉上美享受这就是《再别康桥》画面美画面美表现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绚丽词语创造了系列鲜明生动境如向西天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金柳康河里倒影康河水底招摇水草榆阴下长着浮藻清潭等画面美表现二是诗人通动作性很强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挥等使每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画面给人以立体感诗人是然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然、回归然、融合然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然保护区诗他与然似乎有种能感应和认与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云彩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里做条水草体验等诗节和节语音相似节奏相构成回环呼应结构形式难人以言已尽而无穷感受但相似并非相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云彩变成了挥挥衣袖不带走片云彩我轻轻地招手是向彩云告别;挥挥衣袖似乎是彩云依依不舍拽住了我衣袖我不得不挥而首节写彩云告别尾节斩钉截铁地宣告不带走片云彩表现了诗人人由天性诗又深了层七、提问怎样理《再别康桥》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构思?(即艺术特)[析]首先诗人避开了般别离诗告别对象告别对象由人向天空云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俗套给人清新飘逸感其次诗人别离创造了种特殊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种寂然无声环境排除了离别因伤别而产生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三独具特色象选择照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当有送行人诗人眼也会看到高楼厦、车水马龙耳也会听见机器轰鸣但这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借以寄情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烟火给人种清新感八、布置作业课练习题二课、导入学们当你看到臭水沟里沟污水、死水你会想到什么?你能把它写成诗讽刺种社会现象吗?95年著名诗人、学者闻多先生就以死水题写了首诗歌《死水》(板)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诗二、作者简介闻多(89996)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名闻骅湖北浠水人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96年7月5日遭国民党特暗杀他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炼对仗工整开创富有民族特色新格律诗作出了有益贡献还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歌主张曾产生定影响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三、教师或放录音要学生边听边画出诗描写死水词语体会作者感情四、提问、诗人是怎么描写死水?明确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外表池绿酒上面有绿翡翠、红桃花、闪光罗绮和灿烂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里里面有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东西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绿桃花是烂铁锈罗绮是油腻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泡沫可见死水外表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霉变华美外表下面是污秽罪恶、诗人什么把死水描写得如美丽?明确这是种反讽手法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波德莱尔以丑美主张和技巧营造种反讽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表达效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者反思诗人要表达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魅力3、《死水》诗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明确般研究认这首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因地不至少有三重象征义()从其创作看死水是美国社会象征诗面所署创作是95年月正是美国芝加哥留学闻多准备回国前夕留美期闻多有两突出情绪是对美国社会那种繁华掩盖下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是对己祖国无限热爱与思念因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诗《死水》正是这种情绪反映死水不正是繁华掩盖下腐朽与罪恶美国社会真实写照吗?()从《死水》发表看死水象征是北洋政府《死水》虽创作95年月芝加哥但到了96年月月已身北京多先生才特拿它出发表是有其新做含96年3月8日北洋政府制造了震惊外三八惨案闻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爱国斗争他选择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己对北洋政府满腔痛恨也就是说这北洋政府已是沟绝望死水这里断不是美所那就让它见鬼吧;不如让给丑恶开垦态是这样绝、激烈(3)从《死水》诗集出版看死水象征是黑暗国现实97年轰轰烈烈革命失败了闻多先生对祖国美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生涯走进了学者屋98年他编成了他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向诗坛告别他把封面设计成通盘黑纸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黑色诗集心就会浮起这是沟绝望死水诗句也就然而然地想到死水正是黑暗国现实象征这样从《死水》诗到《死水》又有了另外层寓了五、关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活跃0世纪0年代期诗歌流派新月诗派分前两期前期以96年月创刊《晨报诗镌》阵地诗人有闻多、徐志摩、朱湘、刘梦苇、饶孟侃等;这是胡适代表写实派白话和郭沫若代表浪漫派由诗创作处衰退、停滞状态下涌现而出致力提高新诗艺、潜心探新格律诗歌流派派诗人以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作诗艺目标各又能腾挪变化斟酌创新创作出量容与形式臻双美诗作对新诗发展作出重贡献其闻多、徐志摩作用尤突出六、作业、徐志摩是国产阶级学流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等、闻多现代诗人作诗派领袖和代宗师诗集是《》二诗集是《》较部艺术上更成熟3、课练习题三课、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新诗新格律诗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再学习首新诗由诗《赞美》(板课题及作者)说明概念新诗是指新化运动出现白话诗包括新格律诗和由诗新格律诗以闻多和徐志摩代表主张新诗格律化突出特就是他们三美主张由诗则不讲究格律要形式较由只讲究思想容表达不重语言形式整齐和韵律二、简介作者穆旦(98977)原籍浙江海宁生天津名良铮笔名梁真南开学开始习诗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学外系抗战爆发随校迁长沙又昆明90年西南毕业、留校99年赴美国入芝加哥学英国学系95年获学硕士学位953年回国任南开学副教授著有诗集《探险者》(95)、《穆旦诗集》(97)、《旗》(98)等他是0年代我国九叶诗派(这是活跃0世纪0年代期国民党统治区诗坛流派)诗人具有现代诗风位写有《赞美》、《诗八首》等有影响诗三、写作背景四、教师课要学生认真领会诗人感情五、简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明确诗虽以赞美题但描写重却是祖国苦难现实和悲怆历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民族忧虑情诗人笔下祖国说不尽故事是说不尽灾难沉默是爱情是天空飞翔鹰群是干枯眼睛期待着泉涌热泪;耻辱里生活人民佝偻人民受难形象凝固路旁许多孩子期待着饥饿而又饥饿里忍耐;路旁仍是样不可知恐惧面对情景诗人心流血祖国贫穷、落、凄凉、萧条而痛心祖国人民苦难生活而悲伤并踟蹰着了多年耻辱历史而忧虑但是诗人没有因而沉沦也不希望人民因而沉沦他让者从诗看到了希望他带着鼓励和期盼再三咏叹民族已起这带血呼喊里昭示了华民族振兴力量这才是赞美根所、诗题《赞美》作者究竟要赞美什么?明确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情调但贯穿全诗是种强烈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人民从佝偻人民身上看到了代闪光民族机诗人把希望寄托舍保国、义无反顾农夫身上他是单人又是群人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已起坚定信念是对民族生存力讴歌和赞美3、诗歌二节完成下列问题()农夫有何象征义?[明确]既是单人又是群人代表甚至象征我们整华民族()从他永远无言地跟犁旋到下面他只放下了古代锄头表现了他怎样变化?只句起什么作用?[明确]表现了他觉醒只表现了他还只限关阶段(3)他看着己融进死亡里这句话表达了怎样念?[明确]他是正觉醒我而己则是麻木无知我而这麻木无知我正走向死亡()而他是不能够流泪这表现了他怎样心态?[明确]因他必须是强他承担着实现希望责任、诗每节都以民族已起作结有怎样味?[明确]从修辞角说这是种反复尽管诗人祖国人民苦难生活而而悲伤但诗人没有因而沉沦也不希望人民因而沉沦他用民族已起反复作结就是让者从诗看到希望这带血呼喊里昭示了华民族振兴力量表达了对代闪光、民族机坚定信念是对民族生存力讴歌和赞美六、布置作业课练习三。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百分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百分测试题及答案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百分测试题及答案?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一、课内落实(56分,每小题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长篙(gǎo)枯槁(gǎo)笙箫(xiāo)B、漪沦(yī)罗绮(yī)倾圮(qǐ)C、漫溯(shuò)浮藻(zào)青荇(xìng)D、佝偻(gōu)踟蹰(chí)残羹(gē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残羹冷灸发酵叫嚣枯槁B、大方泼辣佝偻粗糙消溶C、踟躇不前斑斓树阴忧郁D、孤单寂寞坎坷干躁荡漾3、诗歌中经常出现语序错位的现象。
下列语序复位不正确的一项是()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同样的泥土C、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这飞过的是乌鸦的一样的声音D、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我踟蹰着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B、它把/头/沉重地/垂下C、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D、我/甘心做/一条/水草5、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B、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C、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6、下列句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那河畔的柳。
②波光里的影。
③着彩虹似的梦。
④油油地在水底。
A、绿倩沉淀晃动B、杨艳沉睡摇动C、金艳沉淀招摇D、金倩沉睡摇摆。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1.《再别康桥》现代·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代·海子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3.《我爱这土地》现代·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再别康桥教学目的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二、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赏析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本课用两课时教读和自读。
这一课中包括四首现代诗,不必每一首诗都讲透讲深。
一、教读《再别康桥》,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整齐,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
二、《死水》这首诗在教学时,教师着重介绍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吟诵来领悟其中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
三、《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两诗则让学生尽可能结合背景资料,动用关于意象概念和象征方法的知识,揣摩诗句度尝试自己进行评价。
(一)背景材料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
在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
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
他完全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
1922年2月,徐志摩离英返国的前,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1928年7月徐志摩重访英伦。
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友人,遗憾的是,他要寻找的友人谁也不在,吸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情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同年11月,诗人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闻一多创作诗注重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死水》一诗体现了他的三美主张。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认为,1922年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曾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伐统治下的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现实冷却了他的爱和期望,面为本诗的深层根基。
(二)赏析资料1、《我爱这土地》作于抗战初期。
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不禁令人驻足观望,凝神沉思。
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他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吟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可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韵,而是全靠诗人在无所依傍的财政部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
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止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艾青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2、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
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
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到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状况的痛苦记忆。
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沉思(如他对战时中国农民非凡的忍耐力的注意)。
《赞美》充满了对坚韧的民族生存力的礼赞。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和讲析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来体味其中的诗意。
教学步骤一、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艺术而艺术。
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就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
二、教师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诵读课文。
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
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
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诗歌轻盈的节奏。
2、播放录音,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做了哪些事(动作)?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逐节讲析并评价。
(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
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
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
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
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
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
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
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四、再次朗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五、分组朗读,在组内评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六、布置作业:阅读《语文读本》中《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训练学生揣摩《我爱这土地》和《赞美》的诗歌意象,读出诗歌意韵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死水》《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柔美,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梦境的康河。
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
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字造句绘声绘色。
具有三美。
2、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讨论)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
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
(2)象征北洋政府。
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3)象征黑暗的中国。
四、让学生结合赏析资料自读《我热这土地》。
提示:注意读出其中缠绵而深沉的感情。
诗的第一节使用了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诗意层层深入。
第二节陡然来了一个大转折,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五、做练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9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0题)1、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灯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2、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书写了在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4、这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答案:4六、结合赏析资料自读《赞美》。
教师提供几道思考题:1、哪句诗点出了时代的环境?明确: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2、作者呕歌的是什么人?明确:人民、农夫。
3、这首诗的诗眼是哪句诗?明确: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八、布置作业:从《我爱这土地》和《赞美》这两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一篇短评,角度不限,字数在300至600字。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