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立充满活力的人事制度(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建立充满活力的人事制度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中部地区,为黎、苗族同胞聚居地,属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全县现有中小学校177所,其中,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初级中学15所;小学159所;幼儿园1所。中小学生26839人,其中小学生18077人,初中生7560人,高中生790人,幼儿园412人。全县现有教职工总人数1689人,比省下达的教职工总数1675人的编制多出14人,其中,中学教师缺114人,小学教师超91人,中学职工超27人,小学职工超10人。

为了推进我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政策,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薪随岗源、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加快调整和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我局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作法

(一)成立人事制度改革小组,加强领导。

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高度重视,为了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我们专们成立了以教育、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琼中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林海云副县长任组长,成员为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以此加强领导和监督,统筹管理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县教科局,由局长郭光星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有关成员单位抽调。各有关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明确各自工作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努力认真,扎实地开展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二)制定了琼中县人事制度改革的计划

为了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我局制定了人事制度改革的计划,力争2006年底,改革和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加强编制管理,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结构,力争2009年底,完善教职工聘用制和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三)制定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的方案和条例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出台了《琼中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琼中中小学校长聘任办法》、《琼中县中小学中层领导聘任办法》、《琼中县中小学教职工定编定岗竞争上岗工作方案》、《琼中县中小学教职工分流安置办法》、《琼中县中小学校内工资分配改革实施办法》、《琼中县中小学教师推行聘用制及教师任期考核办法》、《琼中县中小学教师聘用工作实施细则》等,不断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努力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四)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

为了做好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定编工作,力求精简和高效的原则,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我县每年都对各校

编制余缺进行调剂,综合考虑,合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五)完善校长管理体制

各中小学校长由我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校长在校内具有财务经费使用分配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权、指挥权。校长要自学接受学校党组织的监督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重大事务必须经校务会集体研究决定。同时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可专设,也中由校长兼任。

各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我们采取组织委任和竞争上岗相结合,积极推行在本系统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的办法任用中小学校长,校长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任。并逐步取消中小学校及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

(六)实行全员聘用制

学校在科学设置岗位的基础上,实行全员按岗聘用.学校与教职员工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限为3年,县城中小学校根据缺岗的情况和专业公开招聘安排,学校可面向校内外聘用教师,聘用做到条件公开、机会均等、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以岗择人、合理流动,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及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任教,实现教职工队伍的整体优化组合。在同等条件下,对本校因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受到表彰奖励的教师、骨干教师、学历达标并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优先聘用,对竞争落聘的人员实行待岗学习,再次参加竞岗,如再落聘者由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分

流。

(七)优化学校管理干部及教师资源配置。

在保持队伍相对稳定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行校长交流制度,推行教师到偏过错学校轮校任职、任教,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城区学校新聘教师试用期原则上安排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以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矛盾。

(八)实行津贴工资与绩效挂钩制。

中小学在经费包干的前提下,试行教职员工津贴工资与绩效挂钩制,按照按劳分配、优质工资的津贴工资部分和学校创收部分与绩效挂钩,拉开工资档次,使劳动报酬成为体现劳动量大小、难易程度、质量优劣、贡献大小的尺度。落聘人员在待聘期内不享受岗位津贴,只发基本工资。

二、问题与困惑

1、观念问题。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面对激烈的竞争,有些教师观念上跟不上,特别是年长的教师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阻碍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我县地域广,村庄分散,许多学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较其它市县相比,差距仍大,主要问题是广大教师队伍素质偏低,许多家农村教师,校长尤其,现有的人力资源远远不能适应我县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3、教师队伍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县城教师局部超编,与广大农村教师严重缺编仍在存巨大反差,制约我县教育

事业的发展。

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缺乏,高级、特级教师为数不多,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作用不够,我县高级职务教师年龄都偏大,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新、老交替问题忧。

三、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及省制定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投身改革,从实际出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时,严格执行政策,加强监督,坚决抵制改革中出现的任何不正之风,对出现的违纪事件要严肃查处。

2、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各项制度和改革方案的出台,都必须征求学校党组织的意见,并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3、民族地区要进一步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每年应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优秀教师,推进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可给引进的教师优惠的政策。如享受国空财政全额拨款的海南特区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标准,享受多项福利待遇。提供住房,解决家属户口问题,以此加速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

4、按编制标准,配齐中小学教师,按规定比例确定职员、教学辅助人员,不得用编外人顶编在岗工作。

5、建立落实校长、教师交流及帮扶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