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教授:互联网时代,企业家要勇于为自己的企业代言

合集下载

李江涛教授接受央视采访谈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

李江涛教授接受央视采访谈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

李江涛教授接受央视采访谈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2015年的主题是推动经济的稳步增长,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针对这一主题,7月12日,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接受采访,解码稳增长,创新驱动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中国经济增长,企业是市场创新主体。

李江涛教授指出,创新不可避免地在近期会成为新的趋势。

在创新过程中,企业需要承担市场创新主体的角色。

通过创新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这也是在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念,鼓励民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成为经济维稳的新动力,企业应当承担的角色和使命。

在具体的方法上,李江涛教授指出:“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首先要适应创新的环境,用新的管理方法、技术创新的方法和商业模式的方法来改造企业,这也是对当前历史机遇的把握”。

二、政府是营造创新环境的主体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政府需要创新,进行角色转换。

首先,政府的创新对推动企业发展是必须的,政府是营造创新环境的主体。

例如,三证合一就是好的创新,能够极大的方便企业的办证速度。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面临着,从执法者慢慢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从既得利益平衡向新的利益平衡的转换。

这些都需要各方的重视和努力。

李江涛教授特别指出,“我们国家的行政体制决定了一些部门的权利范围,例如行政收费和行政执法,这些就是各个部门的原有利益所在,而改革就会触动这些部门的利益,甚至会因此形成改革的障碍”。

三、改革是关键实现稳增长,创新驱动,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改革是关键。

政府部门要为现在的创业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样才能激发创业者的活力和创新的动力。

最后李教授总结指出,“传统经济是通过量来推动经济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通过创新来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外部资源的运作能力。

政府通过加强服务来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为中国经济的稳增长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李江涛:互联网时代最好的企业是什么样的

李江涛:互联网时代最好的企业是什么样的

李江涛:互联网时代最好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经济现象就是互联网。

利用互联网成就了很多人财富梦想,事业梦想,发展梦想。

那么,互联网时代做法千差万别的背后最好的企业有什么特征呢?按照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的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最好的企业最终应当具备六个特征,表现为六大模式:一、利益分享模式利益是商业的追求核心。

未来最伟大的企业一定要具备一种合理的利益分享模式。

研究历史发现,最伟大的模式一定是一种充分的利益分享模式。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成吉思汗,还是努尔哈赤都是利益分配高手。

共产党在最早的时候为什么能打下天下,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利益分享机制。

边打仗,边挣钱这是最好的模式。

未来先进的模式一定有这种能力把利益和大家捆绑在一起。

因此互联网的模式中必须也应当有利益分享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共享经济能够在当今世界流行的基本原因。

现在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团,它除了提供深度信息服务以外,到哪个饭店吃饭,如果消费就给你打折,这就是利益分享。

马云的成功就是悟透了利益分享的机制。

利益分享机制的核心是股权设计,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请李教授进行股权设计的企业多的原因。

二、双向改造模式商业的过程是一个改造的过程,我们常见的广告,就是一种改造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地方。

麦当劳收购土豆,给土豆种植企业提供免费种植技术就是一种改造对方的过程。

在互联网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双方改造。

你看,为什么现在公众号非常火,就是通过通过公众号,给消费者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好的体验,这就是一种改造。

这种改造一定是双向的改造。

这种改造的背后,是中共同的学习,共同的进步。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模式一定是从农村包围城市,以小见大,农村包围城市,。

在生活中,最优秀的人一定是在被无视的过程中逐渐的成长的。

你在风口浪尖很容易被干掉,你的缺点都被放大。

这种在改造中进步,在进步中改造。

现在的商业领域是一个消费者变成销售者,销售者变成消费者。

这就是双向改造。

在这个改造过程中,管理的价值会更大。

李江涛教授:企业家本身,决定着企业的生死!

李江涛教授:企业家本身,决定着企业的生死!

企业家本身,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在所有能够决定企业命运的因素中,企业家的观念是唯一一个无法用钱来解决的问题。

而企业家的观念直接决定着战略的制定。

因而,可以这么说,企业家或者说董事长决定企业的命运。

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关键取决于企业家的胸襟与作为。

国内有很多民营企业赚到几千万元或几亿元的净利润之后,就只想维持现状,就是因为对企业家个人来说,他已经功成名就了,再做大企业就要面临一定的风险。

好的企业家首先要胸有大志,并且能感召人。

一个好的企业家不会单纯地为了追求利益而经营公司,而是把企业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

在经营管理上,企业家不仅要有卓越的战略眼光,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而且在制定战略时,要学会在博弈中求发展。

那么该如何做到这点呢?首先,企业家要管重要,抓关键。

战略研究的是重大问题,战略的真谛在于告诉你做什么有价值,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一个好领导可以什么都不管,但是一定要把最重要、最关键的事情管起来,就像我们钉蒙古包,你只需要把四个角钉起来就行,这就叫抓关键问题。

问题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归结起来就是普遍性和特殊性两大类。

这些问题中又有重要问题和关键问题之分,重要的问题关注度高,影响面广,需要妥善解决;关键的问题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必须解决,否则其他问题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领导者才需要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分清哪些是重要问题,哪些是关键问题,先解决重要问题、关键问题。

美国GE公司总裁韦尔奇认为,企业领导必须“忙碌”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韦尔奇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小时以上。

我对他说:‘你完全错了!请写下20件每周让你忙碌90小时的工作,进行仔细的审视。

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或可以请人代劳的’。

自己的工作就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拿着化学肥料,让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枝繁叶茂。

另外,经营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只关注企业盈利不顾其他,目光只有几公里,要有预测未来的眼光和能力,要看到长远,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未来的发展。

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企业家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

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企业家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

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企业家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企业家的思维观念不能老停留在过去,想把企业带好,企业家的思维必须与时俱进。

企业生存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因此,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一定要研究企业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变化。

周围环境就是企业生存的局势,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只有关注局势的变化才能争取主动,顺势而为。

提到局势,大家会想到战局。

在作战中,军事家十分重视对局势的研究,《孙子兵法》开篇就是谈局势的重要性,只有占据有利地势才能势如破竹,攻无不破。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此消彼长,有上来的有下去的,客户认可一个企业的同时就会抛弃另一个企业。

市场环境就是如此残酷,企业能做的就是尽力争第一。

要争第一就要淘汰其他企业,让别人下来,自己上去。

而且,即便自己企业的产品再好也不能自卖自夸,只有让客户说好、同行说好才算好。

这就是企业目前面临的局势,明白这些才能适合市场的需要、客户的需求,生存发展下去。

做企业就要把周围的局势分析透,把企业内部分析透,把同行业发展情况分析透,把竞争对手分析透。

如果面对比自己实力强大的竞
争对手时先明哲保身,生存下来是最重要的。

不要试图挑战比自己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者和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拼杀一番,那样的话也许两败俱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的胜利不一定是自己的。

所以,知己知彼、综合分析才能明白企业的定位和生存立足点,把这些内外因结合起来重新找到企业发展的机会。

战略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管理咨询加速企业发展

战略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管理咨询加速企业发展

战略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管理咨询加速企业发展近期,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带领立心国际管理研究院咨询团队前往青岛凯能锅炉设备有限公司,对企业进行战略梳理和管理提升,推动企业变革,加速企业发展。

李江涛教授在咨询过程中,采用教练式的咨询,先改变及梳理中高层思维方式,再引导大家看到自身盲点和激发大家潜力,提高内部管理和生产力。

采用典型的事实案例分析,与实际相结合,深层剖析,制定符合企业的方案。

明确了凯能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公司总体战略、战略实施规划及内部管理体系。

理清了企业发展思路,对凯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李江涛教授强调,好的体系和项目重点在管控和执行的人上,而不是在事上。

据此李教授为凯能公司制定了“六步工作管理方法”:1)调查及分析信息2)目标计划3)资源配置4)流程规划及重点工作(责任人)5)检查、评估及总结6)奖惩。

这些方法引起了企业极大的共鸣。

凯能董事长郭总指出“很多咨询公司在做项目时往往只是将一些模板化的表格填好,最后制定的战略不切实际,根本没办法落地。

然而,我感觉立心国际管理研究院李教授团队做的咨询,不但能够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给出企业发展方向,也能给出企业具体每个阶段应该采取的措施,这种咨询方式能辅导匹配的人在企业新的变革中更好的实施下去。


在咨询的指导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凯能的业绩将取得突破性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江涛教授:开放式思维,活用互联网正能量

李江涛教授:开放式思维,活用互联网正能量

开放式思维,活用互联网正能量互联网倡导开放式思维,开放不单单是平台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兼容和可参与性。

兼容,要求企业能以平和的心态包容对手,当然也包括打败自己的对手。

小米开发的米聊虽被腾讯的微信击杀,但小米并没有因此排斥微信,而是选择全面拥抱微信,利用这个比自己更受欢迎的平台做营销。

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使小米有了更多赢的可能。

关于可参与性,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让广大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完善中来。

这一点,前面多处提到,这里重点分析小米如何运用开放思维,活用互联网的正能量。

MIUI快速迭代引质疑2013年4月18日,雷军在微博中写道:“我们和用户一起开发互联网手机,上百万用户贡献了自己的智慧,这就是小米的互联网DNA!”负责小米手机硬件系统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对雷军的说法极其赞同:“好的产品是用户自己定义的,而不是工程师拍脑袋定义的!”两人一致认为,小米手机应该采用互联网的形式开发,先弄明白用户需要什么,再将用户需要的东西做出来,而不是自己做好之后拿出来给别人用。

小米坚持的是更彻底的互联网模式:充分听取用户的声音,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因此,MIUI团队的主要工作不是关在办公室里搞研发,而是没事逛逛论坛,收集微博、论坛上粉丝们的各种反馈,根据这些反馈来解决小米存在的问题,从而完善系统。

雷军和MIUI团队都为这种模式感到自豪,可是忽然有一天在微信后台,一位热爱思考的朋友——小胖他爸,提了下面这个问题:作为普通用户,我还是觉得大部分升级至少没有我可感知的好处,大到windows,office,以及我工作用的专业软件,小到手机的安卓版本,app的更新,除了每次升级可能对硬件要求要提高一点。

软件从无到有的时候也许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他们升级带来的可感知的优点太少了。

除了有些游戏因为升级有新的关卡,我几乎很少会主动去升级。

所以很多时候感觉升级就是瞎折腾。

很多产品没让用户感受到版本升级的好处,原因是需求来源不明确,脱离用户。

李江涛教授:企业战略只有合适的,没有最好的

李江涛教授:企业战略只有合适的,没有最好的

李江涛教授:企业战略只有合适的,没有最好的聪明人买鞋不去挑价钱最贵的,也不会挑最流行的,而是买最合适自己脚、穿着舒服的。

若把穿鞋的道理移植到管理上,就生出一个颇为有效管理的原则,叫做“合适的才是好的”。

企业战略只有合适的,没有最好的。

任何企业战略乃至一项具体项目的实施,犹如选鞋一样,关键在于“合不合适”,即能否在合适的环境里,正确地使用了合适的人,颁布和遵行合适于这个环境的规则,并以合适的方式坚定而执著地予以实施。

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公司在起步阶段一般都会把自己的企业战略锁定在“合适”之上,一步一个脚印,务实求进,稳健发展;然而一旦顺利步入上升扩展期,同时面对市场多方面引诱时,手中又有了大把的钱的时候,公司战略就容易不自觉地偏离“合适”这个基准点,总以为自己什么都适合做。

其实,事物发展的规律却告诉人们:真正合适于自己做的事并不多,而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事更少。

在企业战略定位上应该可以得出这么一个法则:既然合适于在一条小河里成为一条大鱼,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大海里争高低,企图成为一尾鲸鱼!同理,大海里的鲸鱼也没有必要眼热小河里的大鱼的那种悠闲!合适于自己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

合适就是独有。

由于每个公司都以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已有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得以存在,因而采取何种方法、何种工具从事管理,本该就是千差万别,别具一格的。

古人有言:“南橘北枳”。

认真汲取其精华,学习其中的要点,哪怕只是学会某一点,也是最重要的。

就如某些公司连最基本的质量管理程序都没有执行到位的情况下,倒不如从全面质量管理的ABC开始,把最基本工艺标准自觉执行好,把每一道工艺程序老老实实地做好,没有必要赶时髦,模仿韦尔奇的豪气,不问青红皂白地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法。

只有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擅长自己,选择并且执著地经营适合于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值得说明的是:合适的才是好的,并不是说,凡事要被“合适”所束缚。

合适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开放的理念。

李江涛教授:磨炼心性把企业当孩子“养”

李江涛教授:磨炼心性把企业当孩子“养”

磨炼心性把企业当孩子“养”成功的企业家眼中只有目标,用成功学的话讲,就是有企图心。

所以,企业家要具备很强的应对挫折的能力。

有个成语叫百折不挠,企业家就是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决心,不能因为情绪影响自己做事的方式。

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大连万达的王健林位居首富。

王健林有句话是,“胆子大、脸皮厚,见了黄河不死心,撞了南墙不回头”。

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修炼自己的心性。

管理者要具备驾驭自己员工的能力,要具备驾驭市场的能力,要具备驾驭企业的能力,首先就要具备驾驭自身情绪的能力。

大家记住,是驾驭自己的情绪,不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控制有克制、压抑自己的成分,驾驭是掌控和支配,整个过程中你要感到开心。

要达到驾驭而非控制的程度,期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你需要时间的积累。

管理学里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要把一个动作、一种行为或者一件事情跟时间结合起来。

一个动作持续的时间越长,这个动作越有力量。

比如最简单的水滴石穿。

把所做的事情跟时间结合起来,比如养花,养宠物,养小孩,由此我提出一个概念:“养”。

这个养字正是管理学追求的东西。

比如说招聘员工和培养员工相比,招聘持续的时间很短,培养员工需要的时间很长。

招聘不是管理,养是管理。

现在的管理学就是全程加时间。

什么叫全程加时间?过去大家打猎,是举起猎枪的一瞬间和猎物相处,现在主张全程相处。

比如,见到猎物的时候,如果这个猎物怀孕了,那就等它下崽儿,然后去放牧。

传统的管理学是你见到一个苹果就把它抢过来,现在的管理学是在苹果还没有发芽的时候你就要关注它,看它是怎么一步步长大的。

也就是说,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学会了用时间去管理动作,管理行为。

很多人说现在人特别难招,如果你这样说就说明你还处在猎手式管理的阶段。

现在不是人难招,是招来的人需要培养。

招个新员工,你不能要求他上班的第一天就把工作干到100分。

所以,你要树立养的思想,耐着性子去培养你的员工,去饲养你的企业。

养的过程,就是员工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壮大的过程。

商业模式设计专家李江涛教授:解析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设计专家李江涛教授:解析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设计专家李江涛教授:解析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2014年5月26日,立心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在清华大学给来自陕西的企业家们授课。

在授课中指出:过去的十年是房地产的十年,未来的十年将是金融行业的十年!李江涛教授是商业模式方面的培训专家,他的课常讲常新,很多老学员都表示,每次听李老师的课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未来的十年将是金融行业的十年”,李教授提出的这一观点让很多打算做金融的企业家都为之一振。

在详细阐述这一理论时,李教授表示,由于管理越来越成熟,生产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规模化。

比如彩电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

出现规模化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利润下降。

所以这些行业的到最后变成了只有少数企业才赚钱的行业。

所以,李教授提醒企业家们,现在做房地产意义已经不大了。

但是,如果企业执意要做,那管理者一定要有思想准备,现在做地产没有50个亿的启动资金根本做不好。

因为现在的房地产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建好房子就卖掉那么简单了。

地产属于一次性开发的资源,房子建好了只有进行深度开发,企业才能赚到钱。

深度开发就需要开发商做城市综合体,做房产、物业、百货、餐饮,一应俱全,这样一建就是一个新城区,而这一系列的开发背后需要的是巨额资本的支撑。

商业模式是运作一个专业领域的一整套方法。

企业家选择一个角色之前一定要了解国家的宏观趋势,要把握行业的趋势,要看哪些行业刚起步,哪些行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中国房地产最大的问题不是房子,而是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的金融行业。

我们买房子要靠银行贷款,有了房子做抵押还是靠银行掏钱。

所以,李教授指出:一个企业家如果现在依然把大量的钱放在房地产里,那绝对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和亵渎!李教授指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周期,管理者一定要去寻找那些还没有被充分市场化,没有充分被资本化的行业去做。

我们现在的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融资渠道太单一,目前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是个人融资,另一种是银行贷款。

商业模式专家李江涛:产品身份的创新就是最大的创新

商业模式专家李江涛:产品身份的创新就是最大的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是身份的创新。

内蒙古有一个生产牛肉干的企业家叫图亚。

下面是图亚去年在我的“商业模式特训营”课堂上的一段发言。

我们来分析一下商业模式的创新。

我对这个牛肉干是有信念的,我挖掘的就是它原本的文化、原本的价值。

一个产品,有价值才有品牌。

今年我又做了一个叫“狼不吃草”的品牌。

狼不吃草的理念源于一瓶红酒。

有个来自澳大利亚的阿姨送了我一瓶红酒,红酒上面有一只袋鼠。

我是牧人,根本不懂英文,我就问她这酒跟袋鼠有关系吗?阿姨说有,袋鼠不喝牛奶,只喝红酒。

她说完的一刹那,我就说“狼不吃草”。

狼不吃草吃什么?就吃牛肉。

过去是我租人家厂房来做,也不知道把牧场进行整合。

去年听了李老师的课以后,我意识到我应该跟政府要个地盘,然后盖一些厂房,这样我可以把我的产品做成更好的品牌。

去年一年之内,我完成了自己的想法,11月22日我搬进了4600平方米的新厂房。

通过这个厂房,我又挖了一个地方,多伦县,离北京特别近,开车3个小时35分钟就到了。

在那个地方我又跟政府要了40多亩地,30000多平方米,我打算在那里做一些风光旅游。

下面我跟大家详细说一下我的牛肉干。

我们的原材料,就是牛,是饲养两年零八个月才能进屠宰场的。

进屠宰场以后,我只要它的一个部位,就是牛的后腿。

牛的后腿上面还有很多部位,比如腱子肉。

腱子肉里头有很多筋,是不能做牛肉干的。

我要的是它黏膜最多的一个地方,那块肉蛋白质最多,脂肪含量最低。

只有这个部位的肉做出来的牛肉干最好吃。

一头牛才出七斤这样的牛肉干。

这个牛肉干一撕能撕到底,里边的纤维是最健康的,里头还没有筋,连粗血管我们都会人工挑出来。

为了做出好的牛肉干,我们给牛做人工按摩。

工人的体温是37摄氏度,他干活的时候也要保持37摄氏度,一次按摩4个小时。

有人问了,为什么全部都是人工按摩?因为机器包的饺子,和妈妈亲手给我们包的饺子,吃一口,味道是不一样的。

因为妈妈包的饺子里头是有情感的,她是专门为自己的儿女做的。

我就是凭借这种理念在做我的产品。

李江涛教授:企业家能驾驭自己的情绪,才算具备商业智慧

李江涛教授:企业家能驾驭自己的情绪,才算具备商业智慧

企业家能驾驭自己的情绪,才算具备商业智慧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令人叹为观止。

经济的飞速增长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代体力精力严重透支的商界精英。

企业家是一个被人们羡慕、尊崇的群体。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被无数光环笼罩的群体,时常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

2008年,中国一个企业家协会的调查显示,没完没了的会议、出差和应酬宴请,让中国四分之一的企业高管患上了高血压,90%的人工作负担与压力过重。

心理压力通常指环境要求与机体应付能力不平衡而导致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

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压力,心理压力过重又会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

企业家深感自己对企业的兴衰所肩负的重任,面对各种竞争多变的市场、日益增加的信息、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企业家常常被各种负面情绪所困扰。

在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家背后一般有两股力量在支撑,一是法律顾问,一是心理医生。

中国的企业家虽然压力山大,但是很难寻求外部的支援,很多人所能做只是“挪用”和“透支”自己的健康成本。

既然无法求助于外部,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从内部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

简单地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具体来说,企业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第一,体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都觉得人不应该有情绪,更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

实际上,人一定会有情绪,压抑或不接纳自身的情绪结果反而更坏。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试着去体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你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现在的情绪怎么样?这个项目出现了问题我就该对他冷言冷语吗?除了生气,我一定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李江涛教授谈一个企业发展都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李江涛教授谈一个企业发展都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李江涛教授谈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都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企业从弱不禁风的幼苗成长为蓊蓊郁郁的大树,需要经历许多风吹雨打,这就是成长的阶段性。

用成长思维来看,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解决生存问题;第二个阶段解决发展问题;第三个阶段解决管理问题,寻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的生存阶段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老板优秀,产品有特点,营销做到位。

这样的企业才能创业之初找到立足之地。

一个企业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不要研究战略,也不要研究管理,当务之急是研究产品怎么造出来,东西怎么卖出去。

生存问题解决了,企业才能进入发展阶段。

在发展阶段,企业要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目标分解体系、内部管理体系、流程体系,与只对应的是企业要建立内部的业务规划系统、绩效考核系统、薪酬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组织架构系统、岗位系统等,解决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等问题。

各种体系建立起来了,企业的根基扎稳了,就会进入扩张阶段。

扩张阶段要解决品牌怎么运作,资本怎么运作,商业模式怎么构建,企业文化怎么发挥作用等问题。

其实,企业扩张期主要干四件事:树立品牌,然后和资本对接;构建商业模式,然后和企业文化对接。

经历这些阶段以后,企业发展就成熟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企业有了资本以后可以切入新的行业进行转型。

像日本很多企业,比如松下早期叫照明厂,是做灯泡的;丰田最早是做纺织机的,最后都成功转型。

这说明企业需要和时代接轨,适者生存,不懂得这一点就会被时代淘汰。

这种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看待企业的成长过程,看待企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成长思维。

成长思维决定着企业怎样成长。

任何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企业外部有没有发展机会?第二,企业内部有没有发展能力?第三,企业家有没有把内外因结合起来整合资源的能力。

怎样看待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成长思维。

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企业外部有没有发展机会?有些领导总是抱怨企业没有发展机会。

商业模式设计专家李江涛:做企业要懂得控制成功的欲望

商业模式设计专家李江涛:做企业要懂得控制成功的欲望

商业模式设计专家李江涛:做企业要懂得控制成功的欲望有一个企业家,他的孩子大学毕业以后,想参与他的事业。

企业家就说:“你要想接我的班,可以,不过我们要先来做个实验。

我给你两千美金,你到赌场去赌钱,你什么时候赌赢了,我就把这个企业交给你。

”然后孩子就去了。

孩子赌了以后一下赌赢了,赌赢了又去赌,结果到最后两千美金全输进去了。

输光了,他来找他父亲,他父亲说:“没办法,从现在开始,你每个月要赌一次,但是你的钱必须自己挣。

”于是,这个孩子就先去打半个月工,挣了七百块钱又去赌,结果又输了。

输了又去打工,挣了钱又去赌,而且每次去他父亲都在旁边看着他。

后来,这个孩子赌赢了他就开始想,想怎么样保证不输,后来他就总结一套东西。

就是有了本钱以后,每次都是以输赢10%为限。

比如他有100美金,就拿出10美金来赌。

这10美金输完了,他还有90美金。

赢了他也不贪。

三年之后,这个孩子进赌场以后心情很平静,赢了也不高兴,输了也不高兴,而且每次输到一定程度就停下来。

后来,企业家说:“你回家吧,我们家里开个会,我决定把这个企业交给你。

”孩子问为什么。

企业家说:“你能够做到在成功面前控制你成功的欲望,在失败面前能够控制你失败的数额,你就有了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接企业了。


很多人不懂得,控制成功的欲望有多么重要,实际上很多人失败都是因为过分贪婪,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要学会收手。

李江涛教授:做管理必须弄清楚“我像谁”和“我是谁”

李江涛教授:做管理必须弄清楚“我像谁”和“我是谁”

李江涛教授:做管理必须弄清楚“我像谁”和“我是谁”做管理记住两句话,管理一定能做好。

第一句话,我是谁?第二句话,我像谁?研究战略是研究“我是谁”,做管理你要告诉自己“我像谁”。

管理者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知道“我像谁”就行。

碰到任何事,大家都可以问自己这两句话:水平再高一点,我是谁?水平再低一点,我像谁?管理最终是要有标准的。

明确我像谁,“谁”必然会给你一个标准。

华为就是通过“我像谁”,慢慢去模仿别人的东西,慢慢做出“我是谁”的。

其实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先做到了“我像谁”,最后做成了“我是谁”。

战略回答什么问题?其实战略思维就是回答“我应该是谁”。

然后我想把企业做成什么样?最终我把企业做成什么样?我在内心是什么样?我在外面是什么样?当你不知道你的企业怎么做的时候,很简单,先按照你像谁来做。

比如红星·美凯龙的例子。

红星·美凯龙老板叫车建新,他想开超市不知道该怎么开。

后来他发现有一个叫“麦德龙”的公司做得很好,他就跟着人家学。

人家叫“麦”,他就叫“美”;人家叫“德”,他就叫“凯”;人家叫“龙”,他也叫“龙”。

人家叫“麦德龙”,他叫“美凯龙”。

后来,他发现这样模仿太严重了,他就在前面加了两个字,叫红星·美凯龙。

那他怎么经营呢?麦德龙在哪儿开店,红星·美凯龙就在人家对面开一个店。

麦德龙开一个店花500万美金去做调研,红星·美凯龙是一分钱不花直接开在对面。

所以到最后红星·美凯龙把麦德龙挤兑得够呛。

到最后麦德龙在中国开不起店了,车建新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开了。

我们中国人老是问“我像谁”,但是很少问“最终我是谁”。

所以很多人没有目标以后,没有比自己强的人作参照以后,往往就会失去方向。

我们这个民族很重视学习。

大家知道什么是学习吗?学习是一种获得经验成本最低的方法。

其实我告诉大家,学习本身是一个复制的问题。

学习回答了你是谁的问题。

孔子讲《论语》,我如何像一个君子。

李江涛教授:热闹的商界江湖,引人入胜的决斗

李江涛教授:热闹的商界江湖,引人入胜的决斗

热闹的商界江湖,引人入胜的决斗商界是江湖,今年尤其热闹!是江湖就要决斗。

近几年以来商界江湖的几场决斗。

一、雷军与董明珠的江湖之争董明珠与雷军的江湖之争,发生的最早。

也是最早的江湖之争。

双方有一个十亿元的赌局。

开始似乎玩笑。

双方都没当真。

其实是董明珠根本就瞧不上互联网的能力。

雷军则乐呵呵的等着结果,反正怎么都是赢。

这场赌局和决斗,以董明珠的退出或者变相投降告终。

点评:实际这是一场从实体经济走向互联网经济的一个交叉路口的问候方式,两路江湖人士,建立面的打招呼方式,当然,双方谁都不了解谁。

后面紧接触出现了调停人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这个人就是可爱的李克强总理。

二、雷军与贾跃亭的江湖之争今年商界江湖掐的最厉害的是发生在小米与乐视之间的雷军与贾跃亭之争。

本来小米和乐视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企业。

当然,都是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

但是因为手机,因为电视,因为版权,因为生存空间,出现纷争。

争论的形式是互相攻击,各执一词。

手段自然各有自己的代言人。

结果是,小米发展势头下来,甚至出现了危机。

导致我最近正在写的一本书,《跟小米学互联网+》都颤颤巍巍的。

乐视发展势头,来的更猛。

从播放平台到乐视影视,到乐视体育,到乐视云计算,到乐视金融。

山西人的团结精神体现出来。

好一个发展势头。

点评:小米与乐视之争,是互联网内部的江湖地位之争,也是双方模式竞争。

决斗的结果,似乎更注重资源的贾跃亭占了上风。

三、360的战群雄360是一个很特别的企业,老板周鸿祎,个性鲜明。

360发起可不是决斗,而是一场江湖赛场。

首先,360与百度的战斗,后面结果是互相封杀。

结果好象是百度占了上风。

其次,360最近因为收购乐视收购酷派与乐视的暗地里决斗。

双方各使暗器,互不相让,360提出酷派要花15亿美元收购49%的股权,酷派说,收购是360同意的。

好戏一处一处的呈现。

决斗还在进行!点评:互联网企业进入战国时代,生死决斗每条都在发生,细节各有不同。

四、滴滴与快的,滴滴与优步,决斗,现实版的三国演义在中国的出租车行业,这两年无疑在改写历史。

李江涛教授:经济要转型,企业家得先升级

李江涛教授:经济要转型,企业家得先升级

经济要转型,企业家得先升级如今大家都在谈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于是有人就问我,李老师,你认为要突破产业升级的困境,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其实大家看看那些国际品牌,比如iPhone、苹果电脑,就全明白了。

它们以实现价值为最大目的,而非普通人所理解的赚钱。

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是以营销为主导,产品能卖掉就是英雄,不管品质怎样。

如今经营企业不能仅仅以把产品卖掉来论英雄,东西有瑕疵,你就不能卖,再赚钱都不能卖。

在企业界,分众传媒可谓异军突起,它靠做户外广告使企业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但是其董事长江南春在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却坦言,自己做了10年的广告代理公司,到现在才明白这是一个错误。

江南春为什么这样说?分众传媒赚得盆满钵满,难道他还不满意吗?其实,江南春看到的不是赚取了多少财富。

他认为企业刚起步,需要制定发展目标,要思考企业每一阶段需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进而让员工用很强的执行力完成目标。

他要从单纯重视营销的管理者向战略型企业家转变。

江南春主动意识到了做战略型领导的重要性,可还有很多人仍处于被动觉醒阶段,需要有人唤醒他们。

在佛教界,慈悲的佛教徒每天会敲响晨钟暮鼓,敲醒心灵迷茫的名利客。

学习战略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敲醒忙碌于经营管理中的企业家们。

你们是否具备战略眼光,看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和面临的危机?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带领企业度过危机?如果从来不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战略型领导者。

在竞争激烈、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和员工需要懂战略的领导者,以便给企业和员工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因此,作为管理者,当务之急是完成向战略型领导者的转变。

管理者完成向战略型领导者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管理不重要。

但是管理也具有局限性,管理只管内部,管不了外部。

比如,国家让制造业升级,凡是污染环境的企业必须关停转型,作为一个小老板,你能逆流而行吗?当中央吹起了“国企深入改制”的集结号时,你能漠然视之吗?2008年,来自遥远的大西洋彼岸看起来与我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场金融危机,让中国制造业倒下一大片,你能扭转乾坤吗?世界500强教父麦奎尔说过,目前这个时代,科技的革新、合并与收购、企业重组、整合资源等等已经无处不在,并随时再发生变化。

管理专家李江涛:《企业超常规发展》课程简介

管理专家李江涛:《企业超常规发展》课程简介

《企业超常规发展》课程简介
在互联网时代,墨守成规的经营与管理方式,会使得企业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企业经营者要看清趋势,紧跟潮流,做好管理创新与模式创新,促进企业超常规发展。

课程内容
一、产品设计的3种方式
1、功能设计
2、情感设计
3、信仰设计
二、互联网行业发展的5个阶段
1、提供信息服务
2、提供平台服务
3、提供专业化服务
4、提供工具服务
5、提供深度服务
三、时代企业家要干好5件事
1、顶层思维
2、顶层设计
3、系统规划
4、管理创新
5、商业模式
四、公司发展的5种模式
1、资源性公司
2、技术性公司
3、技能性公司
4、服务性公司
5、平台性公司
五、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
1、打造以机会为中心的管理
2、打造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
3、打造以市场为中心的管理
4、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
5、打造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
六、产品设计8大能力
1、要有顾客痛点的发现能力
2、要有产品功能的设计能力
3、要有产品的策划能力
4、要有媒介的管理能力
5、要有活动策划能力
6、要有品牌的塑造能力
7、要有渠道的构建能力
8、要有模式的设计能力
七、企业经营的六步法第一步,顶层设计
第二步,要分层规划
第三步,要分类管理
第四步,要主线经营
第五步,要体系运作
第六步,要阶段发展。

李江涛教授:《互联网消费创新与发展》

李江涛教授:《互联网消费创新与发展》

互联网消费创新与发展✧课程背景当前全世界都处于大变革周期,时势造英雄。

时代的变革机遇成就时代企和时代企业家,也会湮没落后时代潮流的企业。

课程结合时代特点,解读成功的时代企业和时代企业家发展密码,创新性提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五大时代和消费发展的六大时代,通过对时代的解读,对企业发展逻辑的深入分析,带给企业家互联网消费创新的深刻启迪,能极大开拓企业家眼界和胸怀,把握规律,树立长远发展眼光。

✧课程对象企业董事长、高管、总经理和企业负责人。

✧课程大纲介绍一、认识时代把握时代做时代企业家(一)认识时代特征(二)时代企业家所具有的品质二、洞悉企业的发展密码,做时代企业(一)互联网行业发展五大时代(二)下一个互联网机会:互联网消费三、认识互联网消费,把握时代机会(一)消费发展的前六个时代(二)消费发展的第七个时代(三)结论四、总结与探讨讲师简介李江涛●著名经济学家、管理突破专家●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央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点评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名校MBA、EMBA/DBA课程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领域:复杂系统研究,战略规划,转型升级研究、商业模式设计●学术成就: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煤炭协会管理创新一等奖●提出“六大管理思想”、全方位管理体系管理理论,创立商业模式设计独特理论框架,主持多家千亿级企业战略规划,辅导多家公司上市,担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研究领域】学术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复杂系统演化、综合集成管理、理论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

应用领域:关注企业全方位改造,着力于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研究,将复杂系统的理论应用到组织成长领域,提出了“财富成长、智慧成长、心灵成长”新观点,财富成长主要是解决企业的发展和盈利的问题,智慧成长主要是关注如何整合资源和做事情的问题,心灵成长主要是关注个人的幸福和心灵完善。

【研究课题】复杂系统演化、企业的全方位改造计划、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股权设计与激励、融资规划、品牌建设、企业全方位管理体系构建、企业大数据体系构建。

战略管理专家李江涛:面对时代变化,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大环境

战略管理专家李江涛:面对时代变化,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大环境

新经济环境下,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家要么一味陶醉于企业已经做得不错的幻想中,要么只关注经营、为争夺市场份额忙得焦头烂额。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他们反应略显迟钝。

从战略角度看,明确时代变化对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说,企业要意识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的大环境。

第一个变化是货币资源化。

货币资源化通俗地讲就是你花钱请朋友吃饭,朋友帮你办事,这就是货币转变为资源的表现。

它对企业家的影响是,要了解货币资源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未来经营货币不如经营资源,这是企业积累人脉所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第二个变化是资源资格化。

资源资格化意思是说要想获得某种资源,必须要具备某种资格。

中国人习惯说“做事先做人”,也就是说在做事以前必须先获得一种资格,就如运动员参加比赛一样,首先要具备入围的资格。

打个比方说,我们外地人到上海要想站稳脚跟,首先就要得到上海人的认可,这就是入围上海的资格。

怎样得到他们的认可?这就先要货币资源化,太小气了在上海混不下去。

但光有钱、花钱也不行,有时候身份地位不够,有钱也不知道应该花在什么地方,找什么样的人去帮忙,所以货币资源化的背后一定要有一定的地位和资格,这样资源才能更好地“资格化”。

资源资格化不仅要求企业家升级,而且还要求企业升级,否则就不具备在全球化舞台上亮剑的资格。

第三个变化是权力人格化。

权力人格化是自古以来遗留的社会大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如独裁王国一样,企业老板掌握着话语权,一手遮天,这就是权力人格化的证明。

它对企业家的启示是,要重视一切人脉资源。

虽然在企业内部你一家独大,但是必须和外界方方面面搞好关系。

在企业生存的那个片区,即使小小的芝麻官也掌握着话语权,不要像孙大午、禹作敏那样把乡镇街道居委会之类的芝麻官不放在眼里,给企业人际关系带来不利的一面,导致小河沟翻船。

第四个变化是机会碎片化。

现在很多企业家感叹或者抱怨赚大钱的机会不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企业家要勇于为自己的企业代言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越来越能说了,我认为这是好事,通过各种言论来打造自己,同时也宣传了自己的企业。

一个企业家就要有为自己企业代言的勇气。

10年前,老有人说马云是骗子,但他的身边却不断汇聚起人才,这说明马云是个能将精神理念成功灌输给群体的人。

这肯定跟他的表达能力有关,那就是太能说了。

但光能说有时没用,如果没有强大的理念感召力与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会有人年复一年地跟着你。

比马云会说的人很多,但没有多少人像他那样谈梦想、价值观。

马云演讲很少谈到产品。

他更多谈愿景,以及对产业、人、社会的价值。

马云能用几句话,一个场景就搞定了本来名气大过他的蔡崇信,由此可见其“嘴力”有多惊人。

自称不会讲话的雷军,嘴巴其实很会说。

他不像马云有鼓动性,喜欢从产品讲起,落点一般是产品即服务、信息即服务、社会化营销、生态。

雷军一般不正面攻击对手,而靠迂回、构建生态实现颠覆。

目前小米与360是真正能对BAT构成威胁的二线互联网企业。

短短4年多,小米从无名品牌翻身成市值450亿美元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这跟雷军勇于为小米代言有关。

他不断讲述小米的未来。

有人说是为融资,恐怕只是一面,小米的高速增长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急需整合创意、内容、硬件及系统、分发渠道,并强化落地服务。

杨元庆也变得会“说”了,他说要加大与消费者的沟通。

前段时间雾霾的时候,他现身“北马”,显然是在创造“说”的机会。

“说”也是职业经理人的技能之一。

IBM职业经理,总能将难以理解的复杂理念,转变成通俗易懂的项目语言。

这个除了强大的知识背景,还需要良好的表达力。

王健林讲话缺少文采,但直接有力、不拐弯抹角、不容置辩。

2014年万达半年工作会议上,他说,中国要真正强盛,在国际上有话语权,需要上百家真正有跨国色彩、有跨国组织特征的企业,万达希望成为中国第一批真正的跨国企业。

当然也有其他会说的人。

曾去美国做慈善、投广告的陈光标也很能说。

很多人认为他言论滑稽,就是大傻帽一个,而我觉得他身上同样体现了中国商业的自信,只不过他是以一种变异、膨胀的方式来说的。

能说也是一种社会化营销的优势,企业家在这个层面发挥的效应比其他人更大。

言论的力量,也是整个行业的文化力量。

落到具体表达者身上,就是企业理念与文化的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