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教案第2单元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地球的运动,他们可能已经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运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球的运动。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地球运动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球运动的特点。
2.实验器材:地球仪等实验器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球的运动。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运动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
3.操练(10分钟)使用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师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四季变化的原因。
本课内容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公转的概念以及四季变化的原因,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深入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能够用科学语言描述四季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公转的概念。
2.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直观教学: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地球公转的模型或图片。
2.四季变化的图片或视频。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地球的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呢?”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四季的变化。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四季为什么会变化吗?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呢?”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模型或图片,分析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科学探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物的基本需求、生长与变化、生物的分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对生物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学生对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方法,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和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区分。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传授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区分方法。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生物与非生物的认识。
3.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实验材料:学生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植物、动物、非生物物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废物等,并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现象,加深对生物与非生物的认识。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 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是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的特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地理现象可能对他们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地球自转的实际情况存在一些疑问,需要通过讨论和探究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学生对地球自转实际情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地球仪的转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的现象。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日出日落的规律,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自转的理解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准备一个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
2.日出日落时间表:提前获取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表,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
3.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灯光、地球仪等。
4.分组讨论材料:准备分组讨论所需的材料,如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地球除了自转还有其他的运动吗?大家能举例说明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标注,如经纬度、时区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物体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物体的常见分类方法- 学会运用分类方法将物体进行分类教学准备- 教材: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具:物体图片、分类卡片、黑板、粉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启发学生讨论物体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研究新知- 介绍物体的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 利用具体例子和图片,详细讲解物体的常见分类方法,如按形状、大小、用途等分类。
3.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分类卡片和一些物体。
- 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将物体进行分类贴在卡片上。
-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同时观察学生的分类能力并及时给予指导。
4. 总结归纳- 让学生展示各组的分类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分类方法,总结物体分类的基本规则。
5. 小结复- 通过提问和讨论,复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 鼓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
6.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几个物体并进行分类,并写下分类的方法和原因。
教学扩展- 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分类方法,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室内或室外的物体分类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分类能力和合作精神。
- 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对分类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分类思维能力。
- 确保教学过程简洁明了,避免涉及法律复杂性问题。
参考资料-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教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教案目标本学科教案的目标是为六年级学生提供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科学原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案内容单元1:植物生长与繁殖1. 研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2. 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3. 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索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单元2:物质与能量的变化1. 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2. 研究热能和化学能的产生和转化;3. 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规律。
单元3:地球与环境保护1. 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壳变动;2. 了解大气层和水资源的重要性;3. 研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4. 进行环境观察和实验,探索环境保护的策略。
单元4:人体与健康1. 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器官功能;2. 研究保护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进行实验和调查,探索健康与生活惯的关系。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具讲解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2. 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3. 设计实验和观察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提供案例分析和问题导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5. 教学结束时进行学生的小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评估方式1.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观察成果的报告来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2. 设计知识和应用题目来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表现出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六年级科学教材》;2. 多媒体教具:电子课件、实验视频等;3. 实验器材和材料:玻璃器皿、电子秤、温度计等;4. 网络资源:科学实验说明和视频。
参考文献1. 《六年级科学教材》;2. 《科学实验手册》;3. 互联网科学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科学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概念。
2. 强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1. 复第二单元涉及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方法。
2. 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并引导学生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步骤1. 复知识点:通过回顾第二单元的重要概念和实验结果进行复,确保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2. 展示实验: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个与重力有关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重物的落地速度,并帮助他们理解重力的概念。
3. 学生实验活动: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结果讨论:通过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得出结论,并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5. 总结复:对第二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记录: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他们对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的理解和记录能力。
2.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能力。
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复资料:准备相关的复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复使用。
教学延伸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第2单元 生物和栖息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5 .多样的栖息地【教学内容】本课是认识栖息地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第一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地球上各个地方的多样的栖息地,理解栖息地的环境、食物、水源等为生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庇护所。
本课包括四个主要活动,第一个活动,提供信息丰富的视频或图片文字资料,组织学生观察海洋、树林、草原、南极等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将环境特点和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建立联系,研究它们生活在这里的原因。
发现不同环境为生物提供了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基本需求,建立栖息地的概念。
第二个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实地观察分析一个池塘或一棵大树、一片草地分别能为哪些生物提供栖息地,发现栖息地多种多样。
第三个活动,以四川大熊猫保护区为探究案例,阅读资料,收集信息,分析自然保护区成为大熊猫栖息地的原因,进一步理解栖息地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为第二课进一步探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1.理解栖息地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2.理解多样化的栖息地生活着多样化的生物。
3.能基于所学知识,运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发现生物与其栖息地相适应。
4.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栖息地为生物提供空气、水、适宜温度、食物等基本需要。
【教学难点】能对阅读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梳理出有用信息。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校园大树下、花坛里的动植物照片等学生材料:探究学习报告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观看视频:地球各个生态环境的画面。
2.提问:你们从视频中获得了哪些信息?3.小结: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不同的生物的家园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4.朗诵小诗:雪莲绽放在雄伟的雪山,海草飘摇在斑斓的海底,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长颈鹿生活在辽阔的草原……它们有个共同的家园——地球。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认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地球运动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不准确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地球运动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
–认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会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
•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地球运动的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
2.实物模型:地球仪、太阳模型等。
3.实验材料: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道具。
4.学习单:地球运动的自评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现象。
–学生分享对地球运动的已有认知,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优质课教案
6.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探讨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的关联。
7.讲授法:教师讲解地球自转的原理和知识。
六.教学准备
8.教学PPT:包括地球自转的原理、现象、实验等内容的PPT。
9.实验材料:地球仪、灯光、计时器等。
10.图片素材:日出和日落的图片。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使用一个地球仪和灯光,模拟地球自转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地点之间的时间差异。
15.巩固(10分钟)
学生分角色扮演,扮演不同地点的人,讨论并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现象,探讨地球自转和时间差异的关联。
16.拓展(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还有哪些实际应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国际日期变更线等。
24.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的实际应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国际日期变更线等。这一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5.小结环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和时间差异。这一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他们对地球自转的理解。
在《谁先迎来黎明》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利用日出和日落的图片,以及地球自转的动画或实拍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地球自转的直观现象。通过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点之间的时间差异。这样的教学情境既生动又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知道不同地点之间的时间差异。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测量- 了解并掌握空气的浮力及测量-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准备- 多个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 一桶水- 尺子- 折叠纸- 气球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物体在液体中的表现现象,并带领学生提出浮沉现象的原因。
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实验观察- 学生按小组分工,将不同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记录物体在水中的表现现象。
分享实验结果- 不同小组的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并由教师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物体浮沉现象的规律。
直观感受浮力-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桶水,学生轮流伸手放入水中感受浮力的力量。
空气的浮力-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用折叠纸让学生明白空气具有浮力。
气球实验- 学生使用气球,并用尺子测量气球的直径和体积,进一步了解空气的浮力。
实践操作-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物体浮沉现象和空气浮力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强调物体浮沉现象和空气浮力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附上实验步骤和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进一步探究浮沉现象和测量浮力的方法。
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趣味实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学评价- 考察学生对物体浮沉现象和测量浮力的理解程度,以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为主要评价方式。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多样性》及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多样性》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物多样性》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际例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付诸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物或图片,如植物、动物等,用于展示生物多样性。
2.准备PPT,包含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3.准备任务单,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
如展示一颗苹果树,让学生观察苹果树的果实、叶子、树枝等,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任务单,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让大家共同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是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6课的内容。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认识四季变化的原因,并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与四季变化相关的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也有实践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四季变化的原因可能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可能对四季变化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对四季变化规律的科学解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2.能够用示意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和四季变化。
3.理解四季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4.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公转运动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2.用示意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和四季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与思考、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公转示意图、四季变化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准备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
提问:“地球的运动产生了哪些现象?”学生可能提到日出日落、季节变化等。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四季变化的特点。
学生可能提到春夏秋冬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四季变化的原因。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地球公转示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地球公转运动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示意图,可能发现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不同季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角度发生变化,导致四季变化。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用示意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和四季变化,并分享讨论成果。
新教科版2022-2023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教案
新教科版2022-2023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影长的四季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从而理解地球公转对影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喜欢观察和探索。
但是,对于地球公转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些抽象的科学概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可以解释自然现象,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理解地球公转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影长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数据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讨论法: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影长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太阳灯、影长测量工具、记录表格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影长测量工具,用于观察和记录影长的变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影长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影长变化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和太阳灯,向学生展示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让学生初步了解影长变化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影长的变化,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影长的变化,加深对影长变化的理解。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地球的公转运动原理和造成四季变化的原因。
2.了解赤道和南北极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地球公转中的作用。
3.能够形象、准确地描述出春夏秋冬的特征和交替变换的过程。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是绕着太阳公转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又6小时。
为了保持一年的长度为365天,人类引入了闰年。
公转是指星球围绕着某个中心轴线旋转的运动。
而地球的公转的中心轴线是倾斜的,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地球的倾斜度。
倾斜度是造成地球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2.四季的变化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是我们每年经历的四个季节。
当地球公转到太阳不同位置时,所形成的昼夜长短和阳光的直射角度不同,这就是导致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此时太阳直射角度最大,昼夜时间相等,也是昼夜温差最小的时期;夏至时太阳直射地球南回归线,北半球夏季开始,昼夜不等,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温度也相对较高;冬至时太阳直射地球北回归线,南半球夏季开始,昼夜不等,晚上时间长,白天时间短,温度相对较低。
3.北极和南极北极和南极都是地球的两个极点,分别是地球的北极和南极。
因为两个地方的气候、地形等不同,它们在地球公转中所受到的阳光照射角度也不同。
另外,在两极点附近的冰层,也通过反射阳光反射到大气中,形成了夜晚有机会看到的神奇的极光。
三、教学重点1.地球的公转运动原理和造成四季变化的原因。
2.春夏秋冬的特征和交替变换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1.学生要理解地球公转和倾斜度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要求学生形象地描述出春夏秋冬的特征。
五、教学方法典型案例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课堂实验演示法、巩固练习法。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课时内容第一课时地球的公转运动原理第二课时地球倾斜度和季节变化第三课时北极和南极的角色第四课时季节变化规律和演练复习七、作业与评估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4份季节变化笔记,形象准确描述春夏秋冬的特征及变化过程。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1-2单元)主要涉及了以下内容: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二单元“简单机械”,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具体操作和理解上,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能运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实验操作,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工具箱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五年级学习的物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一单元的物质性质和变化,第二单元的简单机械原理,让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教案2 地球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由于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于地球运动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干扰,就像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描述的那样。
要想客观地认识地球的运动,我们必须站在宇宙中,从宏观的角度去观察。
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可以排除那些干扰,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建立在探究的基础之上。
本单元共7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概念。
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是单元的起始课。
为了奠定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教师将引导学生回忆地球的相关知识,并在分析整理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找到研究方向。
第2~4课“昼夜交替现象”“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与“谁先迎来黎明”,都围绕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主题展开。
第2课,学生提出假设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验证;第3课,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历史上关于地球运动的经典学说,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进行着公转,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进行模拟实验,并形成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最终解释;第4课,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知相对运动的原理,推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第5~6课“影长的四季变化”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都围绕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的主题进行。
前一课是后一课的基础,学生通过前一课了解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角度变化,才能理解太阳直射角度变化引起温度变化,从而产生四季变化。
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然后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许多关于地球、太阳、月亮的知识,甚至可以讲出黑洞、超新星爆炸、类星体等科学词汇来。
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对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与地球运动有关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第1课《抵抗弯曲》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的研究奠定认识的基础。
它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第二,研究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本课还要锻炼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利用对比实验找出变化规律,记录并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
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变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和厚度有关,增加宽度可以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能力目标猜想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能够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记录、分析数据并探究得出结论。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既能够大胆进行猜想又能在探究中细心操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想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探究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横梁和柱子的模型。
2、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回形针。
3、学生准备:课本、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纸条)请一位大力士和老师配合做一个实验,拉一拉这张纸条,(用很大的力气才拉断)教师说明纸承受拉伸的性能强。
我再把这张纸放在架空的两本书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答后,教师实验)2.纸条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就弯曲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不弯曲呢?也就是说让它抵抗住弯曲呢?(学生说抵抗弯曲的方法:拉近盒子的距离、加支撑物等。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地球模型》是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1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地球模型,了解地球的结构,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等地球内部圈层的基本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形象的插图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球科学知识,对地球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地球模型这一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制作地球模型,了解地球的结构,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等地球内部圈层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内部圈层的具体内容。
2.地球模型的制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的奥秘。
2.运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模型制作材料:乒乓球、气球、彩纸、胶水等。
2.地球内部圈层的图片资料。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地球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球内部是如何划分的吗?地壳、地幔、地核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图片,向学生讲解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及其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模型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分发制作地球模型的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地球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一课抵抗弯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竹片或尺子。
教师自己准备:有关的建筑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了解: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认识梁和柱的形状特点。
(2)教师解释:柱子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压碎;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
横梁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压断;这就比较容易了。
所以;研究横梁抗弯曲能力就很重要了。
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纸抗弯曲的能力与什么有关。
二、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学生猜;再根据问题进行实验1、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纸的宽度2、不能改变的是什么?纸的材料、厚度以及判断纸接触桌面的标准3、改变几次比较合理?3次以上4、讨论后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学生说结果:改变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三、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实验。
1.、教师提出问题: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
那厚的纸呢?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加大纸的厚度;纸的抗变曲能力会怎样呢?(小黑板出示)2、通过同学的猜想会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弯曲的因素上3、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与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
不变:纸的材料、纸的宽度。
改变:纸的厚度(2)怎样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垫圈多少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总第10课时课型;新授课题:地球的形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教学准备: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笔、纸、多媒体资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地球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地方,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二、交流资料1.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2.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3.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注意提醒组长做好分类记录)4.小组汇报。
三、思考分析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谈话:同学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基本来自于书和电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2、在高科技的今天,人类已经飞出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飞进太空,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假设。
3、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生交流。
4、看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
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据此,人们猜测------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提示: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
6、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
7、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何收获?认识地球的大小介绍利用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地球。
苏联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神州五号宇宙飞船2、谈话: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谁来说说地球有多大?3、学生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这些数据展示出来。
4、谈话:根据这些数据你们能想象出地球的大小吗?5、提问:我们知道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面积吗?6、学生猜想7、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
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
四、拓展活动: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月食环球一周看远处的航船从太空看地球……圆球体第2单元第2课时总第11课时课型;新授课题:地球的表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
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
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
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难点:制作地表模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泥、沙、石块、各种枝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网格纸、白纸、彩笔等,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有关各种地形的资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很多风景图,让学生说说是哪里,老师简单介绍。
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2.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有关大气、水、岩石的图片,明确认识)3.小结:地球表面有大气,大气是构成地球的气体;有岩石,岩石是构成地球的固体;还有水,水是构成地球的液体。
还有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二、活动体验制作地表模型1.谈话:在地球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地球表面不断在发生变化,使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地形。
2.提问:地球表面都有哪些地形呢?了解地形可分为平原、山脉、河流等3.谈话:大家想不想把看到的地形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即把它们做出来呢?4.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完成。
5.分组讨论设计图。
(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尽可能地呈现多种多样的地表类型。
)6.讲述布置要求:想好了再做,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送回,允许各组去参观。
下面我们四个人一组,来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地方的模型,材料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实验桌里了,注意不要把东西弄到地上,不要把地面桌面弄脏。
7.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
8.学生制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画模型1.谈话:刚才我一直在各组“旅游”,你们设想的这些地方真的很漂亮,(举例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
下面我想请大家把你们设计的这些地方描在我的这张明胶片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永久保存它们了,愿意吗?2.讲解:这个明胶片上一面是有粘性的,大家用手指一摸就知道了。
我们把光滑的一面朝下盖在大家制作的模型上,用水彩笔在上面描出地形的轮廓,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比如小河可以用蓝色。
描的时候要利用这上面的网格把图画的更准确些。
3.学生描图,上色。
(教师注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如俯视图和平时看到物体的角度不同)4.谈话:现在,我们把画好的图后面放一张白纸,举起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看我们画的是什么?(师生讨论)5.谈话:没错,我们画的就是地图啊,当然真正的地图要画很大的地方,别说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还需要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地图。
我们把书翻开,你们看这里的方格图就比我们的明胶片小了很多,你能把我们的地图正确地画到这儿吗?该怎么画?6.讨论交流。
7.在书上制作地图。
8.谈话: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地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球,从而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图片。
9.出示几张航空照片。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手段各有哪些优点,并与过去的手段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先进性。
10.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现代手段,引导学生预测未来描绘地貌的方法。
四、了解世界地形1.出示地形地球仪,提问:在这个地球仪上最多的颜色是什么?它代表什么?2.师生共同探讨地球仪上所表达的意义。
认识各种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3.出示世界地形图,提问: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哪些地方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南极应该在哪里?北极应该在哪里?4.学生回答。
5.小结:我们的世界一共有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在地球上占到了大部分,陆地上又是高原多,平原少。
我们的家乡地处长江下游,这里属于平原,和世界上很多大江大河的下游一样,这里也是美丽富饶的地方。
希望大家能努力学习,长大了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
五、认识地图1.提问:今天,很多同学都带来了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地图?(学生讨论交流)2.出示几个图例,提问:你能看懂地图吗?这在地图上一般都表示什么?3.讲解图例。
(具体图例情况参见常见的地图)六、总结全课、拓展:有句俗话说“三山六水一分田”,就基本概括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板书设计2.地球的表面水岩石大气层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例:河流湖泊、沙漠、铁路、运河等第2单元第3课时总第12课时课型;新授课题:地球的内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难点: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
教学准备:煮熟的鸡蛋、各色橡皮泥、火山爆发和地震的有关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桌上放了3个盒子,里面装着水、细沙和小石头。
2.谈话:你们不打开盒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有什么?学生交流。
话: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刚才猜物体的方法对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4.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的内部。
二、指导学生讨论地球内部构造1..引导学生按书后的活动记录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
相互交流。
说说自己的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
2.请学生朗读书上的资料(注意“壳、镍”的读音)。
3.补充提问: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几个层?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学生说,教师板书。
4.请学生看图回答三者的厚度是多少,主要有什么构成。
5.请学生用熟鸡蛋作类比,帮助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
6.讨论书上的问题:将铁水注入炸开的大裂缝是否可行?学生交流。
三、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1.谈话: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
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制作?2.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层次及怎样确定各层厚度等问题展开讨论。
如:(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3)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
4.分组制作。
5.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
内容:地球构造模型月日今天我得了颗☆四、总结拓展1.过渡谈话:人类是如何了解到地球的内部构造的?2.小结: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是根据地震波发生折射的不同推测出来的。
地球内部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
3.讨论:现在人们已经想到了钻孔的方法来研究地球。
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第2单元第4课时总第13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火山和地震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现象。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防措施。
3、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资料。
2、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模拟地震的形成。
3、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人为了生存可以战胜自然。
2、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