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音乐之声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教案

第十六课音乐之声教学目标1.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

2.把握主要人物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3.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

教学重难点把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赏析剧本的画面美。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设计1:【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趣型)音乐,是人类发自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的艺术结晶,是人类请安最美好的表达方式之一。

喜爱音乐的人是快乐的,有音乐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今天我们就去文中认识一位与音乐缔结了生命联盟的姑娘。

导入设计2:【设计意图:通过文章内容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激趣型)《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该片生动的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快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影片的开头部分,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课堂实录一、展示交流1.积累字词峥嵘..(lián)(yī)..(zhēng)(ròng)山麓.(lù)远眺.(tiào)涟漪遐.思(xiá)窥.视(kuī)鳞次栉.比(zhì)2.掌握词语含义峥嵘:高峻,突出。

山麓:山脚。

遐思:悠远的思索或想象。

涟漪:细小的波纹。

伫立:长时间的额站立。

群峰环抱:山峦环绕,溪水围抱。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的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固执己见: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顶礼膜拜:形容十分虔诚的行礼。

3.影视剧本概念:影视剧本是可供导演作为拍摄蓝图用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与小说哦、诗歌、散文和戏剧(舞台本)等并列的重要文学体裁。

特征:形象性、运动性、综合性和艺术性。

(1)形象性:在影视剧本中要尽可能的避免说明性,陈述性的文字,无论是对剧情的交待,还是对人物的心理介绍,都应形象化。

(2)运动性:所有视觉造型,均应保持在动态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停止。

(3)综合性:影视剧本必须具有艺术张力,即有机融入综合性表现手段,以营构充满艺术魅力的戏剧内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与文字的结合之美,提高实践能力。
在《音乐之声》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文学鉴赏和音乐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音乐之声》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音乐之声》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音乐之声》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音乐之声》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之声》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文学鉴赏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音乐之声》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音乐之声》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音乐之声》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音乐之声》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音乐之声》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4.文化理解与尊重:学生将了解西方音乐文化,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文化素养。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

《音乐之声》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音乐之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音乐之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你周围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吗?注意观察,用一段话描写这个人。
板书设计
16.音乐之声
萨尔茨堡景物烘托人
第一野外美景物内心世界天真活泼
场景玛丽亚在正面热爱唱歌
纵情歌唱描写不守常规
院长与众修 女们侧面无拘无束
第二对玛丽亚的议论描写纯真快乐
场景玛丽亚回正面心灵美好
到修道院描写
教学反思
这部电影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看,因此课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是少不了的,学生也十分喜欢读。课上对于玛利亚形象的分析,引出人物描写的总复习,将零碎知识整理,使之系统化,并教给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我想这一教学思路,既夯实了语文基础知识,又培养语文分析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赏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拿玛丽亚毫无办法,这就如同人无法抓住“天上的云彩”和“皎洁的月光”。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以及众嬷嬷对玛丽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伫(zhù)立顶礼膜(mó)拜弥撒(mísǎ)
2.解释课 文中的关键词语。
鳞次栉比:像鱼 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顶礼膜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整夜。
老成持重:经历多,做事谨慎稳重。
固执己见: 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峥嵘:高峻,突出。
涟漪:细小的波纹。
伫立:长时间站立。
质疑交流
1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概括一下她们的意见,说说在众人眼中玛丽亚是个怎样的人?
2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 喻恰当吗?为什么?请你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玛丽亚

九年级语文下册16《音乐之声》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16《音乐之声》导学案新人教版

16. 音乐之声课题音乐之声(节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

过程与方法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学会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勒曼,美国剧作家,美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兼制片人,其作品《音乐之声》获得当年五项奥斯卡金像奖。

写作背景《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

该剧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被编成戏剧,后又被拍成电影。

读准字音峥嵘..(zhēng róng)山麓.(lù)茨.(cí)鳞次栉.比(zhì)肃穆.(mù)按捺.(nà)涟漪..(lián yī)伫.立(zh遐.思(xiá)弥撒..(mí sɑ)忏.悔(chàn)皎.洁(jiǎo)辨清字形理解词语峥嵘:高峻,突出。

涟漪:细小的波纹。

伫立:长时间站着。

按捺:压下去,控制。

忏悔:向神佛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学案新人教版

音乐之声【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积存词语,把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明白得“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

目标达到:1.把握要紧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育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爱好。

学习流程:【课前展现】一、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国剧作家(姓名)。

二、请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涟漪.()巍峨峥.()嵘.()鳞次栉.()比伫.()立顶礼mó()拜通xiāo()达旦3、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胶结的月光”“天上的彩虹”,你以为如此的比喻适当吗?什么缘故?4、在你看来,玛利亚是一个如何的人?【创境激趣】《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萨尔茨堡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小孩和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兼并奥地利以后,组成家庭合唱团,处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部影片自1963年开始拍照,先由威廉·惠勒执导,后改由制片人罗伯特·怀斯执导。

影片上映后,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五项大奖,是美国电影史上票房最多的影片之一。

其中的歌曲《铃儿响丁当》尤其为人们所喜爱,活着界普遍流传。

【自学导航】一、阅读本文,第一是明白得玛利亚的形象特点,和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相结合的方式,来刻画那个形象的。

二、观看《音乐之声》的音像资料,了解影片的故事内容,结合琢磨课文的语言,感受人物唱词所表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

【合作探讨】一、用简练的语言归纳节选部份两个场景的内容。

二、从节选部份剧情看,主人公玛利亚有如何的性格特点?3、课文开头部份,大段环境描述对塑造玛利亚形象有什么作用?4、课文是如何将正面描述和侧面衬托相结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展现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师生一起赏析作品的画面美(1)认真晶读第一个场景描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画面,感受其诗情画意。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领略艺术魅力 16《音乐之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领略艺术魅力 16《音乐之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音乐之声(节选)【课题解说】《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

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剧本集中体现了画面感和音乐故事片特有的音乐特色。

【走进作家】洛特·勒曼:美籍德国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

就学于柏林,师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M.马林格。

1909年在汉堡歌剧院首次登台扮演《魔笛》中的第三男童。

1910年,在O.尼古拉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扮演埃恩肯。

1914年在维也纳演出获得成功,1916年成为维也纳歌剧院的主要演员。

此后一直到1945年,她连续在维也纳歌剧院、伦敦科文特加登皇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

由于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她于1938年离开维也纳,定居美国。

1946年和1951年先后退出歌剧和音乐会舞台,从事声乐教学和著述活动。

【写作背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一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个故事曾被拍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后来由“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改拍成电影《音乐之声》。

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

两年内放映收入剧增至四千二百五十万美元,超过《飘》。

许多观众,多半是妇女,连看十数次,到1971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站第三位。

【难点解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侧面描写在文章中,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音乐之声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 音乐之声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 音乐之声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 音乐之声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 音乐之声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6音乐之声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与写法.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体会其画面感;3、把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学习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法。

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你了解音乐剧吗?读到题目首先让你想到的是什么?2、精读课文,你发现音乐剧这种艺术给我们展示的东西是否跟之前的艺术形式一样?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美国剧作家勒曼(姓名)。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涟漪(yī ) 巍峨峥(zhēng )嵘(ròng ) 鳞次栉(zhì )比伫(zhù)立顶礼mó(膜)拜通xiāo(宵)达旦(二)文本理解1、整体把握(1)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胶结的月光”“天上的彩虹”,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恰当.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胶结的月光”“天上的彩虹",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以及众麽麽对玛利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2)在你看来,玛利亚是一个怎样的人?2、文意理解(1)勾划1—4段中的环境描写的语句,它们对突出人物形象有何作用?环境描写:作用:。

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16《音乐之声》

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16《音乐之声》

16 音乐之声勒曼【学习目标】1、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体会其画面感。

2、根据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作品在反复比照与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1、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品味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

【学习难点】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

【知识链接】1、背景资料:《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

该剧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个故事曾被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1960年后被改编成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65年,电影在全世界发行。

2、剧情梗概: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喜爱音乐的姑娘玛利亚,由修道院院长派去给海军上校冯·特拉普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

特拉普上校失去了妻子,他像统领军队一样严格死板的管理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玛利亚来了以后,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带来欢乐,带来歌声,受到孩子们的爱戴,也改变了上校的沉闷心境。

玛利亚与上校结婚,全家组成了家庭合唱团。

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德国军方胁迫上校接受任命,为他们服务。

上校一家在音乐会上演唱歌曲,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激起全场人们的爱国之情,在音乐会尚未散场之际,全家摆脱了监视,开车驶往国外,逃离了德国军方的魔爪。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音乐之声》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音乐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根据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之声》中的三部插曲,让学生明白:只有和睦相处,才能有和谐的家庭、班级、校园。

二、教材分析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面,还能让学生了解这部优秀的电影,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三、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音乐之声》体会其中对于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四、教学难点:理解插曲流露的情感,训练节奏感。

五、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一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个故事曾被拍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后来由“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改拍成电影《音乐之声》。

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两年内放映收入剧增至四千二百五十万美元,超过《飘》.许多观众,多半是妇女,连看十数次,到1971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站第三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4单元 16音乐之声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4单元 16音乐之声 导学案

16 音乐之声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萨尔茨堡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这部影片自1963年开始拍摄,先由威廉·惠勒执导,后改由制片人罗伯特·怀斯执导.影片上映后,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五项大奖,是美国电影史上票房最多的影片之一.其中的歌曲《铃儿响丁当》尤其为人们所喜爱,在世界广泛流传.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主要借众嬷嬷之口表现女主人公活泼可爱、热爱歌唱的天性,其中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和众嬷嬷对白式的、带有夸张的歌唱,表现了音乐故事片的特色.(二)学法引导1、阅读本文,首先是理解玛利亚的形象特点,以及课文是怎样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这个形象的.2、课外观看《音乐之声》的音像资料,了解影片的故事内容,结合揣摩课文的语言,感受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三)审美鉴赏心灵的震颤.问世于五十年前的《音乐之声》,是一部反映奥地利人民反抗纳粹德国统治的影片.电影《音乐之声》由同名音乐剧改编,在1965年推出时,曾造成了万人空巷的鼎盛卖座场面,并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音乐剧、最佳音响、最佳剪辑五项大奖,在好莱坞影坛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页.而由音乐剧大师罗杰斯和汉默斯坦制作的《音乐之声》电影原声带,更是驻留在排行榜上长达233周之久!剧中的歌曲,如热情真挚的《音乐之声》、轻松诙谐的《孤独的牧羊人》、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由于它们都是人们心灵深处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美好愿望,因而深深地打动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并被广为传唱.二、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国剧作家(姓名).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涟漪.()巍峨峥.()嵘.()鳞次栉.()比伫.()立顶礼mó()拜通xiāo()达旦3、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胶结的月光”“天上的彩虹”,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4、在你看来,玛利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学案_77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学案_77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 16 课《音乐之声》学案内容预览:16 音乐之声学案徂阳学校王美教师寄语: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门德尔松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品味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

2.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感受课文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基础知识:1、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国剧作家(姓名)。

2、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峥嵘()山颠()山麓()涟漪()遐思()伫立()虔诚()弥撒()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峥嵘:山麓:流连忘返:鳞次栉比:顶礼膜拜:不以为然:理解探究: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两个场景的内容。

5、从节选部分剧情看,主人公玛利亚有怎样的性格特点?6、课文开头部分,大段环境描写对塑造玛利亚形象有什么作用?7、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合作释疑:8、本文有哪些内容是对玛丽亚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9、本文的描写非常丰富,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各找一例,并体会一下它们的作用。

10、修遭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榆恰当吗?为什么 ?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院一位戴眼的修女:“你,卡塔林麽麽,你得利怎么?”卡塔林:“ 姑娘才好呢⋯⋯ 可有候⋯⋯”院又另一位修女:“阿格塔麽麽?”阿格塔:“ 利很招人喜,就是有候⋯⋯有点怪。

”院而又:“索菲麽麽,你呢?”索菲:“哦,我非常喜她,可她是,你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道。

塔:“她的一点都不。

”修女唱《利》:塔(唱):她爬,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唱):做弥撒,跳跳,嘴里吹着口哨。

塔(唱):罩底下留着一卷。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音乐之声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赏析画面,提高阅读影视剧本的能力。

3.在音乐艺术世界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知识链接】《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

其剧情梗概是: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喜爱歌唱的姑娘玛丽亚,由修道院院长派去给海军上校冯·特拉普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

特拉普上校失去了妻子,他像统领军队一样严格死板地管理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玛丽亚来了以后,给孩子带来温暖,带来欢乐,带来歌声,受到孩子们的爱戴,也改变了上校的沉闷心境。

玛丽亚与上校结婚,全家组成了家庭合唱团。

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德国军方胁迫上校接受任命,为他们服务。

上校一家在音乐会上演唱歌曲,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激起全场人们的爱国之情。

在音乐会尚未散场之际,全家摆脱了监视,开车驶往国外,逃离了德国军方的魔爪。

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快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学法指津】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以及环境的衬托,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剧本体现了电影《音乐之声》作为音乐故事片的艺术特色:以音乐为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演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并将音乐与女主人公的生活、命运紧紧相连;玛丽亚内心独白式的纵情歌唱,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众嬷嬷对白式的、带有夸张的歌唱,富有戏剧风格和喜剧色彩。

剧中对玛丽亚在野外放声歌唱时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玛丽亚和众嬷嬷的动作、表情描写,都具有生动的画面感。

【自主学习】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峥嵘..()山颠.()山麓.()涟漪.()遐.思()伫.立()虔.诚()弥撒..()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峥嵘:山麓:流连忘返:鳞次栉比:顶礼膜拜:不以为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两个场景的内容。

4.从节选部分剧情看,主人公玛利亚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合作探究】【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

【拓展创新】剧本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

你周围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吗?注意观察,用一段话描写这个人,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夯实基础】(6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B.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在于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D.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提升能力】课内阅读(11分)《音乐之声》节选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嬷嬷,你觉得玛丽亚怎么样?”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嬷嬷?”阿格塔:“玛丽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娅嬷嬷,你说呢?”索菲娅:“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丽亚》: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娅(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索菲娅(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丽亚不适合做修女。

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嬷嬷。

”玛格丽塔(唱):玛丽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院长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院长(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在众修女的眼中,玛丽亚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为什么众修女说玛利亚不适合做修女?(2分)6.“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院长的这句唱词该怎样理解?(3分)7.从描写的角度看,节选文字是对玛利亚的什么描写?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课外阅读(13分)《泰坦尼克号》(节选)(杰克和罗斯在眨眼的星星下漂浮。

海水像玻璃,只有细微的起伏波动。

罗斯确实能看到大海这面镜子上星星的反光。

杰克拧干她那件长大衣的水,把它紧紧塞在她双腿周围。

他揉她的双臂。

黑暗中他的脸呈灰白色。

他们周边的黑暗中传来微弱呻吟声。

)罗斯越来越安静了。

杰克再等几分钟。

他们需要一点时间去安排救生艇。

[罗斯一动不动,只凝视星空。

她知道真相。

不会有什么救生艇了。

她看见杰克背后的官员怀尔德已经停止不动了。

他缩在他的救生衣里,像是睡着了。

他已经冻死了。

杰克我不了解你,可是我打算用强硬的措词写一封信给白星条航运公司讲清这全部事件。

[她无力地笑笑,但声音像是恐惧的喘息。

罗斯在一丝微光中看见他的眼睛。

罗斯我爱你,杰克。

[他拿起她的手。

杰克不……不要告别,罗斯。

你别放弃,不能放弃。

罗斯我太冷了。

杰克你会摆脱困境的……你会活下去,你会生儿育女,看着他们长大成人,你会成为老太太后死在暖和的床上。

不是这儿。

不是今天晚上。

明白我说的话吗?罗斯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

杰克罗斯,听我说,听着。

赢得那张船票是我有生以来遇到过的最好的事。

[杰克说话已经没有力气了。

杰克船票把我带到你的面前,我感激不尽。

罗斯,我感激不尽。

[他的声音由于冷而发颤,寒气进入心肺了。

杰克你必须赏给我这个面子……答应我,你要活下去……你永远不会放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现在答应我,永远遵守诺言。

罗斯我答应。

杰克永远别放弃。

罗斯我保证。

我永远不放弃,杰克。

我永远不放弃。

[她抓住他的手,他们头靠头地躺着。

现在安静下来了,只有海水的拍击声。

开头舞台说明的景物描写,主要写了,,三种景物,突出了环境中的的特征,作用是。

(3分)9.罗斯“知道真相”,“真相”在这里指什么?(2分)10.杰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设想一下如果你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3分)11.杰克说:“赢得那张船票是我有生以来遇到过的最好的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2分)12.杰克和罗斯对生死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13.说出你知道美丽或凄惨的动人爱情故事的主角。

(1分)16.音乐之声(节选)【自主学习】课文分为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

【合作探究】在第一个场景中,以富有奥地利特色的地方风光的描写起始,由远而近,层次渐进,向人们展现了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漫山遍野的挺拔的松树,声声啼唱的云雀,高高山巅上尚未化尽的斑斑点点的残雪,阵阵呼啸的山风,乐声回响的旷野;山麓下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鳞次栉比的房屋,座落在绿树浓阴中的庄严肃穆的修道院,以及山坡上的草地、小树林和小溪。

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致中,让主人公渐次“亮相”:推出玛丽亚活跃的身影,响起玛丽亚动人的歌声,呈现玛丽亚细部的动作、表情。

使人们在剧本中初识女主人公玛丽亚,就感受到她生动鲜明的形象。

在这一场景中,开头的环境描写,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玛丽亚的纵情歌唱相映衬,情景交融,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对玛丽亚形象的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侧面描写。

第一个场景描写玛丽亚在野外歌唱的情形,其中歌词的内容着重展示了她的内心感情和精神世界;第一、二个场景中都有对玛丽亚的动作、表情的描写,则从外在形象上展现了她的性格。

第二个场景中描写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着重于玛丽亚的日常行为举止,由她们口中道出玛丽亚的种种表现,以及她们对她的看法、态度,从她们的眼中映现出玛丽亚的形象。

课文对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的人物形象。

其中的侧面描写很见艺术功力:它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修道院院长的原唱词是:“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意思是说拿玛丽亚毫无办法,这就如同人无法抓住“天上的云彩”和“皎洁的月光”。

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以及众嬷嬷对玛丽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此外,课文中还有两句唱词:“玛格丽塔(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众修女(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意思相同。

【自测提升】C 2.B 3.B4.天性活泼,热爱唱歌;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快乐,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感到头痛。

5.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

6.院长在这句唱词中,把玛丽亚比作“天上的云彩”,意思是说拿玛丽亚毫无办法,这就如同人无法抓住天上的云彩一样。

7.侧面描写。

这样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表现出来。

活泼风趣的议论,又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8.星星海水星星的反光,安静,说明活的人已经不多了,突出灾难的惨重9.不会有救生艇了。

她们也将像怀尔德一样被冻死。

10.鼓励罗斯勇敢地活下去。

言之有理即可。

11.得到了罗斯的真爱是他人生最幸福的事。

为了“真爱”他愿无私地付出,完全地舍己。

12.从容、无悔的,是感动人的,是充满生命热力的。

13.梁山泊与祝英台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