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文言语法补充材料
劝学知识点打印稿
《劝学》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3"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二.词类活用1.名作动①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2.名作状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名词用作状语,往上。
"下"名词用作状语,往下。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使动用法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2非利足也(利,使。
快,走得快)4.形容词做动词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形容词做动词,变直;变锋利)5.形容词做名词①其曲中规(弯曲的程度,弧度)②登高而招(高处)③积善成德(善行)6. 数词做形容词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三、古今异义1、劝学(古义:鼓励;今义:规劝,劝阻)2、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4、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
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寄居容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7.故木受绳则直(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8.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9.假舆马者(古义:凭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劝学》知识点总结
《劝学》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通“煣”,使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又”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长江、黄河;今,泛指所有河流。
3、蚓无爪牙之利古,爪子和牙齿;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藏身;今,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三、重点实词1、已:停止。
学不可以已2、中:合乎。
木直中绳3、就: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金就砺则利4、须臾:片刻。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跂:提起脚后跟。
矣吾尝跂而望矣6、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彰:清楚。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7、假:借助,利用。
致:到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8、绝:渡。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9、跬步: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故不积跬步四、重点虚词1、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而闻者彰/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表转折,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递进,而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鳌表并列,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表修饰,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锲而舍之/锲而不舍表承接,那么,就,于是2、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词,代冰輮使之然也代词,代木锲而舍之代词,代木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助词,取独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善假于物也介词,向4、焉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兼词,于此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2、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3、形容词作名词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行4、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使……快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状语后置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善假于物也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七、文化常识1、君子: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
《劝学》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劝学》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锲而不舍:锲,雕刻。
舍,停止,放下。
一直雕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办事有恒心,坚持不懈。
2.驽马十驾:驽马,与骏马相对。
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走十天也可以到达。
比喻资质平平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3.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
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4.青出于蓝:靛青从蓼蓝中提炼出来,而颜色比蓼蓝更深。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5.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聚小成大。
6.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7.中规中矩:言行举止合乎礼节、法度。
8.一曝十寒:原意是说,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曝:晒。
寒:冻)。
后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和毅力。
9.善假于物: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
10.跬步千里: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
比喻学习应该有恒心,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11.人中骐骥:意思是比喻才能出众的青少年。
12.积善余庆: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13.假以时日:如果再给一定的时间的话就更怎么样,一般是褒义夸奖。
多用于客观描述时间的不紧不慢,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二、文化常识1.荀子: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2.《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
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劝学》文言知识补充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荀子《劝学 》) 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 “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输》)
⑶ 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⑷ 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 师说》)
⑸被 ①君幸于赵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⑹ 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陈寿《隆中对》) ②燕王欲结于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 比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译为“比”,有 时可译为“胜过”。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⑷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Hale Waihona Puke ⑸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三、动词,到……去
①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
• 用作代词 • 用作语气词
第一人称:自己、自己的 人称代词 代词
第三人称:他、她、它(们) 那,那些(远指) 指示代词
其中的 表揣测、推测语气:大概、恐怕、也许、可能 表感叹:多么
其
语气词
表反问:难道 表命令:千万……,一定……(祈使句) 表商量:还是……样,还是……吧
《劝学》文言实词补充
假 1是以人多以书假 余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 3愿大王少假借之 4乃悟前狼假寐 6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7假令仆伏法受诛 8乃以吴叔为假王
借 凭借,借助
宽容 与“真”相对 给与 如果、假如 代理的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 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 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 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 的)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 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 往。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文过饰非 雁过拔毛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闭门思过 【过江之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 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 的事物非常多。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 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过屠大嚼[jué]】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 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 【过从甚密】过从:交往,来往。相互往来很多,关系密 切。 【过庭之训】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87、望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 tǐng)。象一个 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望”的本义是“向远处看”。故有“观察”之义:“希望,盼 望”不就是“向远处看”的抽象形式吗?(由空间的远转变为时 间的“远”):“名誉、名望”当然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反义引 申而为“埋怨,责怪”;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所 以此时又叫“望日”。
22、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 的双翅,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引申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 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2024年部编版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劝学(挖空训练+语句阐释+文化常识)
部编版高中课内文言文劝学(挖空训练+语句阐释+文化常识)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停止,废弃)。
青,取之于(介词,从)蓝,而青于(介词,比)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合乎)绳,輮(同煣,用火烤使木材使之弯曲)以(介词,把)为轮,其曲中规(圆规)。
虽有(同又)槁(枯)暴(晒),不复挺(直)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经过墨线比量)则直,金(指金属制的刀斧)就(靠近、接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连词,表递进,并且)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天天)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通智,见识)明(明达)而(连词,表并列)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一会儿)之所学也;吾尝跂(踮起脚后跟)而(连词,表修饰)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连词,表顺承)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假(借助、利用)舆(车子)马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于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
君子生(通性,天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在那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
故不积跬(半步)步(跨两脚),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功在不舍(停止、止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刻)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食埃土(泥土、尘土),下(名词作状语,向下)饮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因为)心一(专一)也。
蟹六跪(蟹钳)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托身、安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高中语文《劝学》文言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劝学》文言知识点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渊博)(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今:参加,参见)(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3.词类活用(1) 动词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3) 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4) 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5) 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专一)4、一词多义(1)绝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佛印绝类彌勒(非常)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2)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记(见闻、知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4)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5)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二、文言虚词1.而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 于(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3.之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4.焉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2.省略句(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3.倒装句(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高中语文《劝学》作者:荀子【先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高中语文《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doc
高中语文《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中语文《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中语文《劝学》文言文知识点一、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一)介词结构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 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固定格式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六、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
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人格高尚的人)七、一词多义(1)于青,取之于蓝。
(从,介词)而青于蓝(比,介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2)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词)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接,就,于是,连词)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高中语文《劝学》文言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劝学》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劝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高考阅读训练】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輮.以为轮,其曲中规:②知.明而行无过:③君子生.非异也: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⑤君子博学..:⑥日参.省乎己:⑦声非加疾.也:⑧假.舆马者:⑨金.就砺则利。
:⑩蚓无爪牙..之利:⑪用.心一也用:⑫蟹六跪.而二螯:⑬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⑮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⑯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⑰木直中绳,輮.以为轮:⑱其曲.中规:⑲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⑳故木受绳则直.: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2、一词多义绝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③以为妙绝《口技》:④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⑥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强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前出塞》: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假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③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④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望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④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闻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②博闻强志《屈原列传》:③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④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⑦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3、特殊句式: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②用心一也:③用心躁也: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态度和方法。
以下是对《劝学》这篇文言文的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暴”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2)声非加疾也(古义:强,洪亮;今义:疾病,快)(3)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与“真”相对)(4)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金子)(5)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6)用心一也(古义:因为心思;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3、一词多义(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善假于物也(向)(2)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并且)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因而)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3)之青,取之于蓝(代词,代指靛青)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4)利金就砺则利(锋利)非利足也(使……快)4、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5)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学习指导(理解性默写+文言知识点+写作素材)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学习指导一、理解性默写1.在《荀子·劝学》中,以蟹为例,说明虽然先天条件优越,但不努力也不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2.《荀子·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这说明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荀子·劝学》中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4.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5.《荀子·劝学》中的“,”,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中则说“,”。
7.《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在《荀子·劝学》中,阐述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信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句子是“,”。
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0.《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11.《荀子·劝学》中“,”用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而“圣心备焉”的结论,从正面说明学习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12.《荀子·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13.《荀子·劝学》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
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后来成为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14.《荀子·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绩,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劝学》文言实词补充
答案
如果停止刻划,那么朽木也不会被折 断;如果不停刻划,那么金属和石头 也可以被雕刻。
05
总结与反思
学习收获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通过学习《劝学》,我掌握了如“劝”、“学”、“青”等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
青、冰、寒、疾、良、倍、至、致、绝、假。
青
靛青染料,这里指颜色。
冰
水在摄氏零度结成的固体。
重点实词注释
02
01
03
疾
快,迅速。
良
确实。
倍
超过。
重点实词注释
01
至
极点。
02
致
达到。
03
绝
断绝,使断绝。
04
假
借助,利用。
特殊句式与词汇
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 句。
特殊词汇
已、也、焉、乎、哉等语气词; 之、其、者、所等虚词。
理解文章主旨和思想
通过深入学习《劝学》,我理解了文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的思想,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
提升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提高了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古代文学和文化奠定 了基础。
不足与改进
1 2
对某些实词的用法掌握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某些实词的用法掌 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03
文言实词补充
通假字
"有"通"又",意为整数之 外再加零数。 "知"通"智",意为智慧、 "生"通"性",意为资质、 聪明。 禀赋。 "輮"通"煣",意为用火 烤使木弯曲。
高三语文《劝 学》文言文填空专题训练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 )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
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
)食埃土,下
经典例句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金就砺则利(《劝学》)
接近,靠近
(2)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 传》)
赴任,就职
(3)臣请就汤镬(司马迁《廉颇 蔺相如列传》)
(4)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 以流亡(《楚辞·九章》)
(5)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也(《孟子·告子上》)
接近,这里是“受、接受”的 意思
前往,赴,到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绝秦赵之欢(司马迁《廉颇蔺 相如列传》)
停止,断绝
妻子至桃源绝( 假舟楫而绝(
)境,途遇江河, ),后至无人处,而
(3)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逍遥游》)
直上穿过
闻妙声,目力所绝( ),亦无所见,
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
)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
《劝学》文言现象、理解性默写、重点翻译积累
《劝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上册】班级:姓名:说明:精心编辑了本文的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习题)、翻译、理解性默写。
【习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通假字,“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②知.明而行无过:通假字,“知”通“智”,智慧③君子生.非异也:通假字,“生”通“性”,资质、禀赋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假字,“有”通“又”;“暴”通“曝”,晒⑤君子博学..:古今异义,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⑥日参.省乎己:古今异义,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参考。
⑦声非加疾.也:古今异义,古义:强。
今义:疾病,快。
⑧假.舆马者:古今异义,古义:凭借,借助。
今义:与“真”相对。
⑨金.就砺则利。
:古今异义,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金银。
⑩蚓无爪牙..之利:古今异义,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一也用:古今异义,古义:因为;今义:使用。
?蟹六跪.而二螯:古今异义,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今异义,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其曲.中规:形作名,曲度,弧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形作名,高处?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2、一词多义绝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③以为妙绝《口技》:极点④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⑥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强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前出塞》:有力的弓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勉强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假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③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④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假如、如果望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④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闻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②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③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⑦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3、特殊句式: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续写文言文
劝学续写文言文借鉴《劝学》比喻论证方法,就学习方面的感悟,自选一个切入点,写一段文字。
要求如下:示例:君子曰:学贵于勤。
吾之为学,当勤学不怠。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如登山,博览群书则如临绝顶,见者远矣;读书如游水,博览群书则如潜深潭,感者深矣。
勤,则难者亦易矣;惰,则易者亦难矣。
岂不闻“熟能生巧”乎?吾等勤学,待日久,必学有所成。
作业展示《学用相成思师相辅》君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闻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学能补拙,善学可以通达。
学以增益见识。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达之教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君子生而同,因博闻强识,而贤如圣人,其见闻之广,精神之阔达,行之儒雅,脱俗于众人,尚且德隆望尊。
反观无学之人,或背向苍天面朝黄土,或为名利你争吾抢,其不知万物之理,唯俗世之杂。
人生而本无异,善学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宜求教于师焉。
雏以母为师,然翱翔于天际;鱼以水为师,学其灵动与不息,造其善游水之形。
求师解惑,则明于心也,惑而不从师,终为惑也,则难于益明事理,非能成大业也。
固不耻下问则疑惑渐少,以至通达。
学贵于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独思罢,群思亦罢,唯以思考方可真正领悟,无思则难以真学也。
勤学而善思,方正道也。
固君子出于学,君子勤学而专一。
思之不解,却不耻于从师,此为大明也,贤达而仁义。
此为学用相成,思师相辅也。
《勤学终成才,玩乐无未来》学乃人类进步之本源,知乃人类创造之灵感,不学何获?君子曰:学贵于勤。
吾辈为学,是为百姓,是为国家,是故学不可以已矣。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求学之路,道阻且长,因阻而止,必庸碌无为;破阻而进,必前程光芒。
博学知明乃学之用也,博学然后能授民,知明然后能报国,是为不负学之辛也。
如是无知无识,凭一莽夫之力,何以能报国,何以能有所作为?学之要,可知矣。
勤于学,荒于嬉。
锲而不舍于学,难矣,人皆有玩乐之天性,欲逸而非勤,然非学无以成材。
劝学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中⽂⾔⽂知识点归纳整理《劝学》这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法等⽅⾯,全⾯⽽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的教育思想。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劝学⾼中⽂⾔⽂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劝学》知识点原⽂:君⼦⽈: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为之,⽽寒于⽔。
⽊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博学⽽⽇参省乎⼰,则知明⽽⾏⽆过矣。
故不登⾼⼭,不知天之⾼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不知学问之⼤也。
⼲、越、夷、貉之⼦,⽣⽽同声,长⽽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嗟尔君⼦,⽆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于化道,福莫长于⽆祸。
吾尝终⽇⽽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望矣,不如登⾼之博见也。
登⾼⽽招,臂⾮加长也,⽽见者远;顺风⽽呼,声⾮加疾也,⽽闻者彰。
假舆马者,⾮利⾜也,⽽致千⾥;假⾈楫者,⾮能⽔也,⽽绝江河。
君⼦⽣⾮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有鸟焉,名⽈蒙鸠,以⽻为巢,⽽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苕折,卵破⼦死。
巢⾮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有⽊焉,名⽈射⼲,茎长四⼨,⽣于⾼⼭之上,⽽临百仞之渊,⽊茎⾮能长也,所⽴者然也。
蓬⽣⿇中,不扶⽽直;⽩沙在涅,与之俱⿊。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不近,庶⼈不服。
其质⾮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居必择乡,游必就⼠,所以防邪辟⽽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腐出⾍,鱼枯⽣蠹。
怠慢忘⾝,祸灾乃作。
强⾃取柱,柔⾃取束。
邪秽在⾝,怨之所构。
施薪若⼀,⽕就燥也,平地若⼀,⽔就湿也。
草⽊畴⽣,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焉;林⽊茂,⽽斧⽄⾄焉;树成荫,⽽众鸟息焉。
醯酸,⽽蚋聚焉。
故⾔有招祸也,⾏有招辱也,君⼦慎其所⽴乎!积⼟成⼭,风⾬兴焉;积⽔成渊,蛟龙⽣焉;积善成德,⽽神明⾃得,圣⼼备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9-25
已
学不可以已 (停止) 可以已大风、挛踠 《捕蛇者说》(使…. 停止,治愈)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活 版》(以) 已而相如出 《廉蔺列传》(不久)
青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颜色更 深) 云青青兮欲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黑色) 绳 木受绳则直 (墨线) 绳之以法 (纠正,约束制裁) 以法律为准绳 (准则)
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雨兴焉 (兼词,于之,在这里,在那里) 圣心备焉 (语气词,了)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兼词,于之, 在这里)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兼词,于何,往哪里)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兼词,于之, 到里面) 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代词,代蛇, 相当于“之”) 今其室十无一焉 《捕蛇者说》(语气助词, 了)
名词作状语
(名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充当谓语的 修饰成分---状 语,翻译时往往须添加介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天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用箕畚)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像北斗星 那样、像蛇那样) 太医以王名聚之,岁赋其二 《捕蛇者说》(每年) 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一天天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往北,往南) 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用朱砂)
神明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精神、智慧) (今:神的总称,如:奉若神明) 皆颂其神明 (英明;圣明) 爪牙 蚓无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 先主复领益州牧,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 《三国志》(得力的武将)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黄泉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地下的泉水)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旧指阴间)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长恨歌》(同上) 昏惨惨,黄泉路近 《红楼梦》(同上) (今:地下的泉水,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 信的人指阴间)
可以
学不可以已 (与今同) 可以已大风 挛踠 《捕蛇者说》(可以用 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可以 凭借)
以为
輮以为轮 (把……做成) 虎见之,以为神 《黔之驴》(把……当作) 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由……形成)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把……做 成)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认为) 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口技》(认为)
规
其曲中规 (圆规) 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计划打算) 萧规曹随 (法度,准则)
然
輮使之然也 (这样)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是的,对) 成(名)然之 《促织》(认为对) 庞然大物也 《黔之驴》(…的样子,形容词 尾) 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但是)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论语》(与 今同)
使动用法
(句中的动词谓语表示宾语的动作行为,并且 是主语使宾语产生的动作行为)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煣,使---弯曲)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 (使----空乏,使----贫困) 《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使---活)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使--愤怒)
砺
金就砺则利 (磨刀石) 白公胜自砺剑 《伍子婿列传》(磨) 省(xǐng) 参省乎己 (反省,省察) 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省之 (《三国 . 周瑜传》) (探 望) 故有所览则省记 (《黄生借书说》)(懂得, 明了)
疾
声非加疾也 (快---洪亮) 疾风劲草 (急速,猛烈) 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 (《张衡传》) (厌恶,痛恨)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孙膑》) (妒忌)
彰
而闻者彰 (清楚) 则责攸之等之慢,以彰其咎 示,表明)
《出师表》(显
乎
日参省乎己 (同“于”,对) 吾尝疑乎是 《捕蛇者说》(同“于”,对)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同 “于”在) 今虽死乎此 《捕蛇者说》(同“于”,在) 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疑问语气词, 吗)
名词作动词
(句中无动词谓语,由名词临时充当,翻译时须译成动 词或动宾短语)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有名)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晒成干肉)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降福)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击鼓) 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捕) 尉果笞广 《陈涉世家》(用竹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