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单元第八课
2022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政治》练习 必修1 第3单元 第8课 财政与税收 2年模拟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A组2022—2021年模拟·基础题组时间:8分钟分值:28分1.(2021皖南八校一模,8)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打算自2022年9月1日起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
启运港退税,作为出口退税管理模式的创新,将出口退税时间点提前到货物起运,企业享受出口退税更加准时。
这一打算()A.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B.体现了国家实施乐观的财政政策C.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D.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2021河南中原名校一模,7)2022年中心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需连续实施乐观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步步为营,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巩固稳中向好的进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制造条件。
下列措施属于乐观的财政政策的是()①提高增值税起征点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③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④提高出口退税税率⑤提高资源税税率⑥提高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入力度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④⑥D.③④⑤3.(2021广东广州六中二模,2)为了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平稳健康进展,广东东莞从202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表明税收具有()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4.(2021安徽黄山屯溪一中二模,15)作为“十二五”期间重要的税改项目——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营改增”,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表述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
对“营改增”的理解错误的是()A.这是一项以减税为基本取向的改革B.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体现公正竞争C.对调整个人收入安排、实现社会公正有乐观作用D.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平稳回升有乐观作用5.(2022北京朝阳一模,9)将来5至10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加快产业调整、行业技术转型升级、增加整体竞争力的攻坚时期。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课件
2.第一段中,哪几句直接写天姥山?采取了什么 写法?有什么作用?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
• 夸张、比较、衬托 ——神奇、高大、雄伟
• 为下文的梦游作铺垫。
第十页,共二十页。
3.天下的名山大川很多,天姥甚至还没天台山有名。诗 人为什么独钟情于天姥?
在诗人心中,天姥高耸入云,势拔五岳,“拔”是 一种想象中的夸张,在夸张与想象中带入浓烈的个人情 感。
对此欲倒东南倾( ) 云青青兮欲雨( )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虎鼓瑟兮鸾回车( ) 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2动词的活用 栗深林兮惊层巅( )
二、赏析诗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
人,借以排谴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 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第四页,共二十页。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
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 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 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 ;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天台山 tāi 著 zhuó 澹澹 dàn 悸 jì
第七页,共二十页。
①入梦的原因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 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倾。”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朗读思考:梦游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 各画面的景有什么特点?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二框 征税和纳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三 第八课
单
元
第二框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热点解读·面面观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读教材·填要点] 知识点一 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本质 从本质上说,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 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 财政收入的 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具有强制性、 无偿性 和 固定性的特征。这些 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 主要标志 。
[答案] D
[演练3] “纳税诱发纳税人的一种强烈的关怀,关切那
含有你血汗钱的事业。税款在缴纳的那一时刻起,就转换为
一种自觉:这个国家有我解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应积极关注、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B.通过纳税能培养纳税人的“纳税人”意识
[议话题·强认知] 2012年2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表示, 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在法定节 假日的加班费不属于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 贴津贴,需按照工薪收入纳税。 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 提示: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 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答案] C
[演练1] 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这
表明
()
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基本特征
B.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C.国家和政府是赋税制度的产物
D.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含义,属于基础考查。马克思 的这句话强调了税收对政府的重要性。A、B两项与题意无 关;C项说法错误;D项表述了税收对政府的影响,是其最 基本的财政形式,离开了税收,政府将无法正常运转,故 应选D。
[答案] A
[演练2] 某批发公司4月份购进彩电1 000台,购入价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8课财政与税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对 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 税收,抑制总需求,
构,推进改革,增
策 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 降低通货膨胀率,给
收节支
长
经济“降温”
图示: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控过程。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含义
区别 内容
制定
联系
①二者都是经济政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 有关财政收入和 国 家 财 政
财
策,都属于宏观调
入和支出总量的调 支出的政策。如 部门制定,
• 分析:税收具有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 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 能随意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 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 【易错6】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都包含了税,因此每个 人都是纳税人
• 分析: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 个人。一个人能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以及单位或个人 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不一定包含税,即使我们购买的商品 中包含税,我们也是负税人而不是纳税人。
平、改善人民 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多 助、社会福利、基
生活的物质保 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 本医疗、基本养老、
障
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表现
举例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
增加对西部的投
具 有 促 进 资 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
入,加强基础设施
• 第三,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要求:每个公民在享受 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 (2)违反税法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偷公税职、人欠员税及、公骗税共、权抗力税的监督意识。
2019秋人教版政治必修一同步_课件_练习_检测__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8课 第2框
• 2.如何区分纳税人与负税人?
• 提示:(1)纳税人:税法规定的负有直接纳税义务的单位和 个人,也称纳税主体。从法律角度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 自然人两种。
• (2)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单位和个人。消费者 不一定是纳税人,但一定是负税人。
• 3.怎样区分偷税和骗税?
• 提示:偷税和骗税手段类似,都采取欺骗等方式,结果也 有类似之处,都可能少缴或不缴税款。但它们是两种不同 的违法行为,区别主要在于目的上。如果采取欺骗等方式 是为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属于偷税行为;如果采取
释疑解惑升华
• 1.有人认为,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是税收收入快速增长 的根本原因。这一观点对吗?
• 提示:我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讲,源于国民 经济的持续发展,源于国民收入的增加。
• (2)税务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打击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 行为,是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原 因。
• (3)维护社会公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维护社会公平。
• (4)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通过调节
• 典例 1 (2019·全国Ⅱ)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 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2018年9月1日至 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 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B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 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 (2)税收的主体都是国家,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 职能。
• 2.教材P70
• 国家对这些情形免征增值税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
• 提示:没有违反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是指征 税对象和税率永远不能变化,国家有关部门可以随经济形 势的变化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但如何调整必须于法有据, 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3单元第8课8.1国家财政课件
会人和购财直买政接力收减的入少增的企加增业产 加和生。个不人利的影收响入,。最对终企也业将生③是妨产碍指什的经扩出么济大不,发和展合为个 理什:么
④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必(所须以在,经辩济题总的量观不点断是增不加科的学前的提。下) ,不断④增应加该财政怎收么入样。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有节余
=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收支相等
<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有赤字
财政盈余
几乎不存在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必须控 制在一定范围内,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具体分析, 不通笼统地说有害还是无害。
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 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沪昆高铁
总投资3000亿
青藏铁路
总投资330亿
(1)仅靠个人出资能不能修建 铁路?修建铁路应该由谁来办?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 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
(一) 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D.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 计报告
预算和决算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 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就是通过国 家预算和国家决算实现的
3.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 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021/8/27
3.财政的作用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 置的作用。
导与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命题(mìng tí)
命题(mìng tí)探角究度1 财政 典高收例考支导(ɡ引āo kǎo()2扫01描4年:2新01课4年标新全课国标文全综国文
Ⅰ综,Ⅰ1,61,64,分选);财20政13转年移北支京付,3是0,指选一;2国01政2年府广为了
实东现,2各6,地选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
第十一页,共41页。
特别
财(t政èb赤ié字) (cái zhènɡ chì zì)与通货膨胀
提示
含义
财政的赤关字 系Βιβλιοθήκη 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 政收入的部分
通货膨胀
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 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 现象
区别
原因
是由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 入所致
是由纸币发行量过多、 经济增长过热、重复建 设严重等导致的
行财提分政示配收和入使多用少。(duōshǎo),影响企业和个人
(2收)入构分成配:按比具例体。用途,分为
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经、济卫生事业支出,
和国防支出行,政社会保建障设支出,
支债出。
3.财政收支管的理关系
务
(1)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的(略2部有)财分政。赤字收支,平或衡支:出当大年于的财收收财政入入政略收有盈余入大于支。出
第八页,共41页。
网络(wǎngluò)构建
第九页,共41页。
考点(kǎo diǎn)突破
精讲
考考点点财(k政ǎo(cdáiiǎznh)èng典)收题入例与练支出、
1((d1.ki)国ǎǎ财on家)政财财收政政支(的c关á收i系z入h考è与点n透g支)析的出作用
一
第十页,共41页。
(2)影响(yǐngxiǎng)财政收入的因素
必修1第8课财政与税收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课前预习案【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结合一轮复习资料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一、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1.财政含义2.财政收入(1)含义:(2)构成:(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的?3.财政支出(1)含义:(2)构成:.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收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
财政赤字的利与弊。
利,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弊,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财政的作用是什么?注意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税收及其种类1.含义2.基本特征3.种类增值税和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四、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2.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3.对公民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探究一、易混易错点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收入包括税、费、利、债四大来源。
(不包括债务收入)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错)3.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有三种情况,等于、略大于、略小于都属于收支平衡)4.财政的作用就是财政支出的作用(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5.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政策)体验高考:1.(2013新课标II卷)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2.(2013山东卷)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八课 第一框 国家财政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情景导入学习目标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改善民生。
什么是财政?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哪些作用?如何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国家财政》。
1.了解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家预算与决算。
2.理解财政的重大作用。
[重点]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重点+难点]4.了解财政收支关系。
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的含义和实现过程(1)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实现①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②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2.财政的巨大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教材P64“探究问题”提示 (1)不能,因为地铁建设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个人无力出资修建。
(2)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支持。
(3)修建学校、医院、广场等。
教材P65“探究问题”提示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材P66“探究问题1”提示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反之,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1.(1)人民生活的改善要完全依靠国家财政。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律令日益儒家化,从以经注律到礼法结合。 (2)内容中越来越重视血缘亲情,伦理道德,重视家国一体的情怀。
思考3: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社会的主 流思想。并向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
概 念解析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伦理法为基础,以《唐律疏议》为代
表的中国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而制定的东亚、东南亚等封建国家法 律的总称。它的特点是突出成文法典,强调礼法结合,重视家族伦 理,民法与刑法不分。中华法系在唐朝臻于成熟,在宋元明清时期 也有新的发展与变化,在清末修律以及民国初年从西方移植新的法 律制度后,逐渐解体。
理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
1、背景: (1)经济:宋代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2)政治: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需要重树人伦;重文轻武,学术活跃。 (3)思想:魏晋南北朝,佛道发展,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①儒佛道相互影响融合,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发展 ②隋朝:“三教合一” ③唐朝:三教并行 ④汉代儒学粗糙天命思想无法控制人心 (4)主观:儒学家推动复兴儒学活动。
——《史记》 材料二:周人尊礼……(礼)则以观德,德以处事。
——《礼记》
商汤:具有仁德之心 西周:建立礼治,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材 料研读
问题: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 政,而作《九刑》。
——《左传·召公六年》
表明夏商西周时代已经有刑法。但是目前考古材料和文字材料都还无法证 明《禹刑》《汤刑》曾以成文法形式颁布。
思考1: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
8.2 登高(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8.2登高教学准备学情分析《登高》是高中部编本新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八课的第二首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指出,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登高》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
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深入理解作品。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工具高一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不少诗歌,但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现在的任务是在背诵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从中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前可以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熟悉文本。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杜甫诗歌音韵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内容,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研读诗歌中“悲”的多重内涵;探讨诗人杜甫悲叹的深层次原因。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诗人杜甫的思想情感,感受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文化传承与理解: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登临诗的异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 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知识拓展: 政务公开的形式
发布政府公报; 建设政府网站; 召开新闻发布会,设立信息公告栏; 政府文件阅览室和电子政务信息屏。 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来看:
○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引导应对机制,健 全新闻发布
○ 工作机制,包括专家信息发布和解读机制、 舆情回应机制、
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 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 关,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 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作出说 明。
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 当前,宪法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即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宪法惯 例。为了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 加之宪法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不 可能经常采用修改的方式发展宪法 ,而宪法惯例又往往需要经过长期 实践才能开成,因此,宪法解释就 成为宪法发展中最具操作性的一种 方式。
要求: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
法 定 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 构、职能、权限、程序、责
任法定化。
拓展延伸: 权责法定
一.权责法定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权力和责任都应当于法有 据。这里的“法”,是指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于可能减损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权力,都应当 有法律和法规的依据。
2. 缺位,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 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也就是“失权”。
3. 越位,就是“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 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权”。
执 法 严 明 (3)
原因: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 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 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二.在法治国家,对政府而言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公民、企业 和其他组织而言是“法无禁止即自由”,权责法定就是这一原 理的具体体现。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第一次德治与法治之争: 子产铸刑书
思考:说一说叔向为何反对“铸刑书”?成文法对传统政治有何冲击?
叔向不愿丧失贵(开始鲁族我昭阶对公级您六生寄年杀予)予希三望月夺,(的现公特在元权完前,了5认3。6为年从)公前,布先郑刑王人衡法铸量违刑事反书。“礼治”。
影响:
叔情的向轻使重诒来子断产定书罪,行曰,:不始制吾定有刑虞法于,子这,是今害则怕已百矣姓。 昔有争先夺王之议心事。以 制 , 不 为 刑 辟 , 惧 民 之 有 争 心 叔
第8课 中国古代的 法治与教化
【课标要求】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 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你认识这个神兽吗?
獬豸(xiè zhì)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獬
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
豸
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 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怒目圆睁,
(二)魏晋时期——引礼入律
材料1:“八议”制度,是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议,小罪必 赦”,享受特殊优待,司法机关不得擅做处理的制度,一般上呈皇帝来决 定。 材料2:古代礼律关系密切,而司马氏以东汉末年儒学大族创制晋室,统 制中国,其所指定之刑律尤为儒家化。既为南朝历代所因袭,北魏改律, 复采用之。辗转嬗蜕,经由齐隋,以至于唐。 实为华夏刑律不祧之正统。
思考2:两则案例中董仲舒判案的依据有何异同? 《春秋》决狱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说明汉代法律实践有什么特色?
都依据《春秋》案之例义一,前者为“《春秋》经义”,后者为案例“二《春秋》判例”。
董仲舒《决狱》曰:甲夫乙将船,会海风盛, 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乙与丙争言相
船没溺流死亡,不得葬。四月,甲母丙即嫁甲, 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八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
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对近现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有一定影响。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两条主线:第一子目: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儒家的德治思想有积极意义,但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
第二子目: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
唐律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
第三子目: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并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
三个子目之间按照时序编排。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都是选择历史作为高考科目,学习动力较强,并且在高一阶段已经学习过中国古代史,包括“春秋战国的时代变迁”,“百家争鸣与儒法思想”,“汉尊崇儒术”,“唐的大一统”,“宋代的理学”,“明清思想的新变化”等内容。
对中国古代“法治与礼教”有一定了解。
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是,学生对于“教化”这方面知识是陌生的,也是不好理解的。
另外,中国古代统治者礼法并用的统治手段也是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
课标要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交锋的内容和原因;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
难点: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汉唐礼法并用的统治手段。
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的表现。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引领法、史料教学法、分析探究法教学过程幻灯片第2页呈现本课学习目标:幻灯片第3页1.通过了解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交锋的内容和原因,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王朝面临不同问题都会使得其在治国方略选择中有所取舍和不同;通过春秋战国时期以子产、叔向、孔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提出救国定世的方案领悟挽救乱世的社会责任感和济世救民的家国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发展水平 不 同 要求 点 相同点
分配政策
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 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的持续增长,就必须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 社会财富总量
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
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
二者都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作用
表现
举例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资金投 具有促进 资源合理 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 风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体现
增加对西部
的投入、加
强基础设施 建设、加大 科研投入力 度
配置的作
用
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
办大事的优势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作用
表现
举例
具有促进国民 通过调整财政收入或支出, 扩张性财政 经济平稳运行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 政策、紧缩 需求基本平衡,避免出现 的作用 性财政政策 大起大落
降低财政赤字率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2015 年我国 GDP 逐年增 长,但增长率有所降低,PPI 在 2009 年以及 2012 年至 2015 年出现负增长。因此,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 府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②符合题意。 降低企业税费,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扶持企业创新,有利 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③符合题意; ①④ 均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不符合图中所示的经济环境,故排 除。
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____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正确认识财政赤字 1.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2.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因此,必须把 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 平衡。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3)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 时还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 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 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须保持 在合理的范围内。
国家财政部 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
中国人民银行 与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
政策 出的有关政策,如发
区 内容 行国债、税收优惠、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 别 税率调整等
策,如存贷款利率调整、
①二者都属于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
联系 手段。②一般情况下,二者是相互配合起作用
的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财政资金的大幅增加,能够促进社会 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实现宏观 调控的目标,故③④当选。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大幅增加, 不一定能有效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①排除;②错误,排除。
物质保障。 1.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________ (财
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____________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 施工程)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________的作用。(财政与宏 观调控)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业的________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正确把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不 同 点 地位 分配政策
基础性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财
重要因素 对财政收入产生重 要影响、直接影响
关系 政收入是根与叶、
源与流的关系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提示:(1)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国家行使职能,增强国 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创造条件,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 的增加。 (2)但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 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 提高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妨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 加。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名师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经济总量、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对条形图有明确认识, 能看出变化趋势,将三者关系与条形图有机结合即可选出正 确答案。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受经济增速趋缓以及结构性减税举措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同比回落将成为一种趋势,以 往百分之二、三十的财政收入高增长已很难再现。这是因为 ( A ) ①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的两个方面 ③国家要履行职责必须要有财力上的保证 ④我国的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考点三
财政支出及其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高考指数:★★)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 ________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二、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 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 ________支出,债务支出。 三、财政收支平衡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____ ,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财政赤
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分析出导致赤字增加的两个条 件——“扩大支出”和“减少收入”, 然后对选项进行取舍。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2.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实 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拟安排财政赤字 2.18 万亿元,比去年增 加 5 600 亿元,赤字率提高到 3%。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 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D ) A.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商品的价格 B.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消除企业经营风险 C.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盈利的水平 D.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3.(2016· 高考全国卷Ⅲ, T12) 下图反映我国 2009~2015 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 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C )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 设支出
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 ④减少财政赤字,
③降低企业税费, 扶持企业创新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二、正确理解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是“逆向”调节的。 当经 济增长滞缓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给经济“加热”;当 经济增长过热时,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减支增税,给经 济“降温”。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三、注意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制定 货币政策
一、全面把握财政的三方面作用 作用
是促进社
表现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 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举例
社会保险、社 会救助、社会
会公平、
改善人民 生活的物 质保障
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和谐
福利、基本医
疗、最低生活 保障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解析]
本题借助条形图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总量与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关系。首先读图,明确不同图例表示 的内容,然后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财政收支与 经济总量不一定正相关,A 项错误;财政赤字不是经济发展 中的必然现象,经济不发展,照样出现甚至会有更大的财政 赤字,B 项错误;C 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从图 中可以看出,经济总量逐年增加,财政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表明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D 项当选。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3.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 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 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5 年达到 75.6%。这 些支出( D )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中的决定作用 ②能够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 ④能够促进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财
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财政新常态”的情况下 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减少财政收入。 A 项能够减少财政收入, B 项会减少财政收入, C 项会增加财政支出, 均不符合题意。 D 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评]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2015· 高考天津卷)根据 《经济生活》 知识, 结合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栏目 导引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解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增加财政 支出,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应选 D 项。A、C 两项与题意无关;B 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