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五) 求生——中国近代经济生活的变迁
专题跟踪检测(五)求生——中国近代经济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莆田二模)下表为“晚清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统计表。
据此可知,清末()年代指数年代指数1821~1830 100 1871~1880 801831~1840 92 1881~1890 801841~1850 92 1891~1900 781851~1860 87 1901~1911 781861~1870 82(晚清卷)》A.近代农业未能有效发展B.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C.列强加强控制传统农业D.近代农业经济全面落后于西方解析:选A根据图表可知晚清小农经济占主导,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下降,故选A项;强调自然条件,忽视了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不只清末存在,排除B项;在这段时间内,列强侵略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为主,单产下降不能说明C项中“控制加强”,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西方与中国比较,排除D项。
2.(2019·新乡三模)据193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贵州省各县主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差最高达到25倍,最低也有3倍,平均为7~15倍。
这种悬殊的农产品价格差主要体现了() A.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B.工业原料的强劲需求C.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D.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解析:选C由材料中1937年贵州省各县农产品价格差较大,这是由各县生产农产品的差异性决定的,也说明各县农产品大多只在本县流通,体现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C 项。
3.(2019·郑州二模)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
这表明洋务企业() 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解析:选C据材料“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可知1865年后的洋务企业的经营具有资本主义因素,故选C项;材料只涉及给工人工资,并未涉及保障工人的权益,排除A项;材料虽然说明了实行雇佣劳动,按照技术高低定工资,但这并不能说明已经脱离了落后因素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是否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D项。
2020版高考历史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专题提升训练(七)(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据统计,在晚清对外贸易中,主要进口生活消费品,如1880年进口物品中棉织品、谷物、糖、煤油等生活消费品占了全年进口总额的53%.这一现象说明( ) A.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B.民族企业生产受到压制C.洋务企业面临残酷竞争D.对外贸易出现严重入超解析:选A.本题考查晚清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材料提及晚清对外贸易进口的主要是生活消费品,而鸦片战争前生活消费品主要由家庭自给自足,说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与民族企业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讲到洋务企业与外企的竞争,故C项错误;入超是指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材料没有提到进出口差额,故D项错误。
2.(2018·河北衡水联考)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直隶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
近来(1900年前)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
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益微。
"这说明中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A.在洋布冲击下全部走向破产B.出现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C.开始向机器纺织的方式转变D.以洋纱为原料的纺织业迅速发展解析:选B。
题干主要描述了19世纪末河北一带纺织业出现的变化,但没有表明纺织业在洋布冲击下全部破产,故A项错误;题干论述了纺织业在洋布的冲击下,有些从事纺织的人从外国购买原料,然后自己进行加工,获利很少,说明纺纱与织布出现了分离的趋势,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用机器进行纺织的现象,故C项错误;题干谈及了洋布“尽夺吾国布利”,但仍有纺织者,其获利很少,没有谈到以洋纱为原料的纺织业迅速发展的现象,故D项错误。
3.(2018·江西名校联考)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孤零零的单项表演"“名曰改革,实际上只能说是为应付危机而仓皇进行的小修小补,名实很难相符”.这段言论突出反映了洋务运动( )A.是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B.旨在解决民族危机C.延缓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未主动向西方学习解析:选A.据材料洋务运动“只是孤零零的单项表演”“名曰改革,实际上只能说是为应付危机而仓皇进行的小修小补,名实很难相符”可以得出洋务运动是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故C项错误;“未主动”材料依据不足,故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真题速递1.(2019.4·浙江高考·12)观察右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在20世纪上半叶仍旧流行,故①正确;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遮盖了身体曲线,故②错误;根据图片信息不能体现两人的身份地位高低,故③错误;根据图片信息,女性服饰开始合适身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2.(2019·江苏高考·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女子缠足在当时仍然是普遍现象,故C项正确;“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脚带畅销,不是无人问津,故A项错误;《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B项错误;民国之后废止缠足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与题干清末不符,故D项错误。
3.(2019.4·浙江高考·16)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
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 )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从“马拉火车”到“行行复行行”,反映的是近现代交通的发展,故①错误;根据材料“马拉火车”、“磁悬浮列车”、“行行复行行”,交通的变化,折射的是民众出行的便捷,故②正确;交通不是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③错误;交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规范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有中国近代竹枝词云:“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
”意即: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
从文明史观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东西方文明的冲突B.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C.西餐已经普遍盛行D.近代中国饮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之所以在寿宴上反对西餐是因为“刀叉”的使用影响了寿宴喜庆的氛围,因为“刀叉”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喜庆”的文化相矛盾,材料中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文化、文明的冲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西方饮食的抵制,只是说在寿宴上不喜欢用西餐中的“刀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餐普遍流行,故C项错误;中国人不喜欢在寿宴上用“刀叉”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本质上是中西文明的冲突,故D项错误。
2.下图框内所述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
材料说明( )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可知该现象出现于中华民国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互换约指”“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可知青年男女都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故B项错误;材料中“宣读婚约”“携手同归”“主动离婚者中妇女占近半数”等婚姻习俗,体现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故C项正确;宣传民主科学思潮出现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时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千克,2002年降至78.5千克。
这表明( )A.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答案: C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发生过大面积、持续性的自然灾害,所以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与自然灾害无关,故A项错误;1982年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粮食产量连年增加,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这与题干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不符,故D项错误。
人民版高中历史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史练习包含答案
⼈民版⾼中历史2020届⾼三⼆轮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史练习包含答案⼆轮复习:中国现代史1.有⼈说:“⾃清末⼀百多年前以来,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在中国的地位⼗分稳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下列说法,不能佐证这⼀观点的是()A.近代中国贸易中⼼由⼴州转移到上海B.第⼀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这⾥创办C.中国共产党在这⾥诞⽣D.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中国近代某⼀时期,服饰⽂化开始从“褒⾐博带,长裙雅步”发展为“断发易服”,政府在警界和部队之中推⾏新装。
该时期是()A.鸦⽚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新⽂化运动时期3.19世纪六七⼗年代,中国传统社会出现了⼀些新的现象。
这些现象不包括()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已经出现②⾃⾏车成为⼈们主要的代步⼯具③中国⼈开始⾃⼰创办近代报刊④殡葬风俗由⼟葬开始向⽕葬改⾰A.①③B.②④ C.①② D.③④4.“满街的列宁装和中⼭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
”“那个时代”最有可能是()A.民国初年 B.抗⽇战争时期 C.建国初期 D.⽂⾰时期5.下表为1949年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选举的中央⼈民政府和政务院领导⼈名额构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初步建⽴B.体现了各党派、各阶层政治地位的完全平等C.体现了新中国政权的⼈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性质D.政府领导⼈由各级⼈民代表⼤会选举基础上产⽣6.1980年,邓⼩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讲话中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部领导职务终⾝制现象和形形⾊⾊的特权现象。
”该讲话的发表()A.标志着改⾰开放事业的起步B.反映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C.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D.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7.“为了保障⼈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的改变⽽改变,不因领导⼊的看法和注意⼒的改变⽽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历史专题专卷2020年高考历史: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稳达标【高考真题】1.(2016·海南单科·T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
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
”这表明(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解析】选D。
明清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早已失去活力,A错误;由材料中“新学国民……剪去辫发”,可以看出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错误;发式与新旧学没有直接关系,C说法错误,由“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以看出,虽然新学追求民权,但没有报效国家的方式,只能服从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方式,故选D。
2.(2016·海南单科·T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解析】选D。
材料中没有对比,谈不上“高效”,也体现不出新闻宣传网络,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故B错误;C和材料无关。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务之急是巩固新生政权,稳固社会秩序,材料中的规定目的是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来实现社会稳定,所以答案为D。
3.(2016·江苏单科·T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4讲 Word版含答案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前期(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
2.后期(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8)(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
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2015·湖北省六校联考)1894年7月2日,某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告反映出()A.市民饮食的变化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C.报纸的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D.物质生活的西化3.(2015·苏州模拟)《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
”这说明当时乌青镇()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4.(2015·衡水中学模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
辫子本是女真人的一种风俗习惯,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辫子割了”却与“皇帝倒了”相并而提。
这说明()A.辫子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伴生物B.辫子被割掉是革命成功的标志C.辫子割了是革命彻底性的表现D.政治变迁影响了思想观念变化5.(2015·长郡中学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
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
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11.1912年7月6日,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一场无约之殴。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刷题本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刷题本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根据美国研究机构发布的《2011年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用户花在各媒体上面的时间份额和各媒体获得的广告费份额情况如下表,这反映出()A.网络的广告影响被低估B.用户最喜欢纸质媒体广告C.电视广告的性价比最高D.网购成为零售业发展趋势2.《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材料反映了(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3.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其中,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 )A.晚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重庆国民政府4.在南京,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
……南京人民对浙军的暴行感到非常愤恨。
”同期,在成都、长沙、昆明等地,也因军队强制剪辫而引发了民众恐慌,甚至发生了血案。
再次一级的城市及乡村,没有革命军的强迫,剪辫者更少。
”材料主要想说明()A.政治革命导致社会习俗迅速改变B.临时政府不关心民众C.社会革命比上层政治革命更困难D.临时政府不尊重人权5.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
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
该年画()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6.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C.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D.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含答案解析)
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点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三:大众传媒的发展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20届江苏南通高三模拟)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
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
”这说明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2.(2020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6月模拟考试)如图是民国时期漫画《可厌的印象》,描绘了当时一些女子的穿着。
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物质生活中西合璧B.服饰凸显强烈政治色彩C.中国服饰改革举步维艰D.旗袍成为女子通常服饰3.(2020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模拟考试)据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调查可知,城市市民用于迷信的消费占其杂费不小的比例,即使在上海这样的现代都市,迎神赛会仍然屡禁不止。
这说明A.民国政府对迷信活动采取放任态度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具有极大必要性C.传统风俗的价值取向仍然不容忽视D.民主共和思想并未能真正深入人心4.(2020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如图是1887年上海《点石斋画报》刊出的社会新闻绘画。
对图中事物,时人或以“今则乘气球者,非从前所谓腾云乎?”加以评议,或以《庄子》的“列子御风而行”抒发观感,甚至以《山海经》中的“奇肱国飞车”想象未来的空中飞行物。
此类评论在当时较为多见,表明当时A.图文并茂的报道推动科学常识的普及B.以文学想象描述新知形成普遍的风气C.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认知D.对西学的了解始终停留在器物的层面5.(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城市联考高三质量监测)中国古代就有“卫生”一词,但常与“养生”相连。
1905年,在借鉴日本等国国家卫生行政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
2020版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二十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讲义(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二十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讲义(含解析)课题二十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4社会习俗时期变化特点戊戌变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沿海变化大,内陆变化小;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具有不平衡性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
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1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领域变化服饰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饮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居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风俗习惯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联] 近代经济的发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起了促进作用。
[注]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中山装和旗袍均属于中西结合的产物。
[拓] 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是传统与现代并存,中西结合,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补] 现代婚姻习俗的进步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
2020 高考历史 专题八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工具
b
(2017·11月,9)考查近代通讯的影响
(2)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
b
▲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报刊、影视业的发展
b
(2016·10月,28)考查近代报刊——《民报》的作用
(2)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b
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梳理·基础知识] 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 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_平__民__化___
@《创新设计》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
(2015·10月,16)考查20世纪末服饰变迁的原因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
(2016·4月,10)考查婚俗变化
要点一 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 史料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 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 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 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2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读史用史] (1)史料说明铁路交通促进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据此说明交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铁路交通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2)“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此竹枝词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示: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传统思想,传播了男女平等观念、民主科 学精神。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二专题八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社会生活变迁微专题1近代中国经济
专题八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社会生活变迁线索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随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线索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逐渐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线索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封建的陈规陋习逐渐被抛弃,社会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新习俗、新风尚、新观念层出不穷。
线索四:近现代中国的关税与个人所得税。
海关税收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象征和保证。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攫取了近代中国的海关税收权。
新中国的成立,从帝国主义手里收回海关税收权,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保障。
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条例,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198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微专题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类型时期表现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19世纪四五十年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通商口岸出现了外国资本家创建的近代工业洋务经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发展的机会,为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国民政府推进经济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全民族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劫难,大批企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工业区域分布解放战争期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处于独占地位;官僚资本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考向1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2021·广东卷)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曾纪泽在1881年所上《改订俄约办事艰难情形疏》中称:“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话B.清朝密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该条约签署使中国收复了伊犁D.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2.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规定:“中央电影摄影场会同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联合上海各影业公司合组一总机关,由中央电影事业处负责总其成,指挥及分配全部工作。
”这一规定旨在( )A.强化对思想的引导B.促进电影产业发展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巩固抗日统一战线3.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高达98.3%。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这揭示了( )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C.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非常大D.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4.(2019·玉溪一模)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 )年份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1978年=100)食品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985 268.9 57.79 1.8 3.9 1990 311.2 58.80 1.44 5.37 1995 383.6 58.62 2.58 7.81 2000 483.4 49.13 5.58 11.182005 624.5 45.48 9.59 11.56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5.(2019·玉溪模拟)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
A.国家的机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开展“实业救国”维护专制统治
D.为工商业者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答案】B
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只是客观地介绍了晚清时期中国各地工人彼此之间及其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提及相互间的矛盾状况,故A项错误;工人的工资水平未必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而且直隶地区呈现的是农民而非工人的工资水平,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的增加,显然是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文革”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⑶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二)知识深化
1、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及教训
⑴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主要原因是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追求急于实现工业化。
二、现代中国经济
(一)中国现代经济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曾纪泽在1881年所上《改订俄约办事艰难情形疏》中称:“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话B.清朝密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该条约签署使中国收复了伊犁D.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2.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规定:“中央电影摄影场会同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联合上海各影业公司合组一总机关,由中央电影事业处负责总其成,指挥及分配全部工作。
”这一规定旨在( )A.强化对思想的引导B.促进电影产业发展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巩固抗日统一战线3.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高达98.3%。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这揭示了( )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C.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非常大D.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4.(2019·玉溪一模)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 )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5.(2019·玉溪模拟)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
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地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破碎。
这反映了( )A.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B.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C.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D.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6.(2019·蚌埠一模)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
……南京人民对浙军的暴行感到非常愤恨。
”这段记叙表明当时( )A.南京民众反对移风易俗B.南京临时政府军纪涣散C.民众抵制南京临时政府D.民众思想觉悟有待提高7.(2019·合肥一模)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中国人办报再掀高潮8.到19世纪90年代,“向时华人鲜过问”的西餐出现了“裙屐少年,巨腹大贾,往往携姬挈眷,异味争尝”的局面,到番菜馆就餐也成为当时中上阶层讲排场的一种方式。
这反映了( )A.当时国人普遍崇尚西方文化B.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国民生活C.中西合璧充斥社会生活领域D.追新慕异已是当时主流文化9.(2019·江西九校联考)1934年9月1日《申报》刊登了三星牙膏广告画,画面描绘了身穿旗袍的秀丽妻子正在为丈夫挤牙膏,穿着睡衣的丈夫正在洗漱。
该画面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仍然相对低下B.广告发挥了教化女性相夫教子的作用C.文化生活对传统的继承和反叛的特征D.时髦女性登上广告助推三星牙膏销售10.(2019·公安质检)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
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信业务方才起步。
这反映了( ) A.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B.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C.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1.(2019·清远一模)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此项路工实关大局。
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筑( )A.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B.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C.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D.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12.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颁布了乘车(有轨电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妨碍他人、不准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等。
该守则( )A.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兴盛颇早,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
例如,北宋确定了西夏的附属地位后,宋真宗将新历和冬服赐予西夏。
在元政府的支持下,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创立《授时历》。
它所确定的地球公转时间与实际相差仅26秒。
明朝政府对《授时历》进行了微改,并将其命名为《大统历》。
清朝政府也将修改历法作为头等大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制定的《时宪历》很快被颁布实行。
材料二民国建立之初,以新历(西历)为官方历法,行政机关、城市采用新历,乡村民间可依旧历。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继续推行中西(新旧)合历。
1928年至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集中力量废除旧历。
政府查禁旧历书、颁行新历书,取消“二十四节气”;要求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等;废止旧历节日,代之以新的纪念节日。
此后,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成为商界主流。
但在推行新历时,政府遇到了许多阻力,特别是禁过旧历年节的做法,遭到百姓的抵制。
1934年后,政府不再干涉民众过旧历新年,也渐少提及“废除旧历”。
——据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评析》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
(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西合历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影响。
(1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20世纪初兴起了创办白话文刊物的潮流,以下是摘录的部分白话报刊宗旨简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报刊宗旨所反映的时代要求,并对这一文化领域的潮流做简要评述。
(要求:写明时代要求,史论结合)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曾纪泽在1881年所上《改订俄约办事艰难情形疏》中称:“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话B.清朝密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该条约签署使中国收复了伊犁D.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D [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报,而不是电话,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清朝密折制的影响和条约签署的影响,而是反映曾纪泽利用电报及时向清政府上报与沙俄谈判的消息,故B、C两项错误;曾纪泽利用电报及时向清政府上报与沙俄谈判的消息,可见科技发展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D项正确。
]2.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规定:“中央电影摄影场会同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联合上海各影业公司合组一总机关,由中央电影事业处负责总其成,指挥及分配全部工作。
”这一规定旨在( )A.强化对思想的引导B.促进电影产业发展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巩固抗日统一战线A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材料中国民政府的规定旨在强化对思想的引导,使电影为抗战服务,故A项正确;促进电影产业发展不是这一规定的主旨,故B项错误;加强对经济的控制与材料中的规定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采取的措施,同巩固抗日统一战线无关,故D项错误。
]3.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高达98.3%。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这揭示了( )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C.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非常大D.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D [本题考查通信工具和互联网。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互联网和手机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故D项正确;A项中“基本取代”不符合实际,故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
]4.(2019·玉溪一模)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 )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C [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食品支出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故A项错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交通通信支出占比增加较多,说明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故C项正确;食品支出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是人们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与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无关,故D项错误。
] 5.(2019·玉溪模拟)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
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地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破碎。
这反映了( )A.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B.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C.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D.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B [根据材料“其旧有之念渐次破碎”可知,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
]6.(2019·蚌埠一模)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
……南京人民对浙军的暴行感到非常愤恨。
”这段记叙表明当时( )A.南京民众反对移风易俗B.南京临时政府军纪涣散C.民众抵制南京临时政府D.民众思想觉悟有待提高D [从材料信息看,民国初年,南京人民视革命军强行剪辫为暴行,这说明民众尚不能接受革新陋习的行为,思想觉悟有待提高,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南京民众对强行剪辫感到愤恨,而非反对移风易俗,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京临时政府军纪涣散,也无法说明民众抵制南京临时政府,故B、C两项错误。
]7.(2019·合肥一模)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中国人办报再掀高潮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头上和脚上的变化”是指辛亥革命后男人剪掉头上的辫发和妇女禁止缠足,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