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人合一”观与教育的“应然”取向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命题,是中华民族的自然观、文明观和存在方式,它渗透在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主要经典之中。
“万物并育”出自于《中庸》第三十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它体现着中国人宽广的胸怀、深厚的仁德和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在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文明观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命题,“天人合一”旨在揭示包括整个宇宙在内的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深刻贯通性。
其中的“天”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之天”,即人类所身处的广袤宇宙和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二是“义理之天”,即宇宙自然的最高原理和根本规律。
相应地,“天人合一”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人类始终是宇宙自然的一个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天地和人由同样的元素构成,并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不能脱离这一有机整体而独存;二是宇宙自然的总体法则和人类活动所应遵循的根本法则是一致的,这一法则便是“生生之仁”,天地以生生之道化育万物、运转不息,人类应当本于生生仁德创造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性经典,其中将天、地、人并列为“三才”,认为最具仁德和智慧的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希望人类能够“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即发现并把握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造福人类、造福天地。
《周易》也常常要求人类通过向天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德性和人格,我们所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人类应当学习天地健动不息、含弘光大的精神来培养自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
《周易·贲》提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将“天文”与“人文”并提,也揭示出自然法则和人类文明的相通性。
从“天人合一”看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从“天人合一”看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曾祥委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需要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一、“天人合一”是传统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根源是传统哲学的大化论,这是关于一个巨大的原初生命体生化宇宙万物的学说。
它渊源久远,并不限于儒家的范畴,是一种古老的“通识”:世界的本原是虚空,叫“无极”;“无极”中出现元气,叫“太极”;元气分阴阳;阴阳结合,孕育万事万物。
如人之男女相配、交媾、孕育。
阴、阳二气,其精为日月,其剖为天、地,其人为伏羲、女娲。
天地、万物、生人都出自元气,元气这个原初的物质是最初和唯一的生命体,同时还是最初和唯一的神明,宇宙万物都是这个神明造分化和繁衍的结果,因此万物有灵,都有生命,有血肉,有情感,有意志,有神性。
天地、风云、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草木、虫鱼、鸟兽和人类自己都是神灵,都成为崇拜的对象。
这个元气后来被分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天上的五星;五行又分出阴阳,作为万物的本源。
天地、万物、生人有共同的来源;由同一的质料形成;有同样的结构;遵从同一的运行规律;有同样的品性;都是相通的,因而用同一的符号来表示,用同一种理论来解释,这就是“天人合一”!这种世界观实际上是生命哲学,阴阳和谐、生生不息是它的根本精神,“天人合一”是它的根本模式。
这是我们的祖先以自身为尺度认识世界的产物。
二、“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天人合一”的合法性渊源是天经地义。
天地万物既然是同源、同质、同构、同道、同德的那么,这种模式同时也就是善的、美的,人们努力的合理方向应该朝向这个模式。
于是“天人合一”又从大化论,从本根模式,从出发点,变成了终结点,变成导向行动的理想目标和纲领,变成真、善、美合一的评判标准,成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影响了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从这个理想出发,它要求人自己应当是身心合一,灵肉和融,阴阳协调的;心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一回事,它们都有共同的需求,应当融洽相处,和谐共生。
谈谈对天人合一的理解800字
谈谈对天人合一的理解800字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体现了儒家、道家和其他哲学流派的共通思想。
这个概念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密切的联系,强调了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统一。
以下是对天人合一的理解的一些关键点:1. 整体性的世界观:天人合一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种整体性的世界观,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了天、地、人以及其他万物。
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与自然、社会和宇宙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共生共存的整体。
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相融合,而不是对抗自然。
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日常生活、农业、医学等各个方面。
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3. 道德伦理的基石:在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是道德伦理的基石。
它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认为个体的行为应当符合天地之道。
通过追求德行,个体能够与天地同步,实现内在的道德升华。
4. 生命的循环与变化:天人合一体现了生命的循环和变化。
宇宙和人的存在都经历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应这个变化过程,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5. 宇宙能量的共通:天人合一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共通的能量或力量,贯穿于天、地、人的整个体系。
通过个体的修养和悟性,人能够与这种宇宙能量达成共鸣,提升个体的境界。
6. 自我认知与宇宙觉醒:天人合一还包含了个体对自我认知和宇宙觉醒的追求。
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修养,个体能够超越日常的琐事,达到对宇宙、生命和人生本质的深层认知,实现对天人合一的更高程度的理解。
7. 哲学与生活的融合: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理念,更是对生活方式的指导。
它要求个体在实际生活中将这一理念融入行动,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深化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在整体上,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深邃而宽广的哲学思想,它超越了个体与个体、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将个体置于宇宙和自然的大背景中,强调整体与个体的互动和相互依存。
“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人相通、万物一体和天人之合。
“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启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敬畏教育、仁爱教育和人文教育。
关键词:“天人合一”思想;“纳美人式的”教育模式;启示西方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技术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他还说:“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就将是可悲的。
”[1]76纵观中国传统文化,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种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2]2。
学者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刻的思想”[3]。
法国学者施韦泽也盛赞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说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因而是“最丰富和无所不包的哲学”[4]。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考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其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不同的思想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的具体内容及论证方式各有不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比较一致的:1.天人相通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是人的生命的来源,人是“天”的价值的体现,“天”与“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这样,天之性亦是人之性,尽人之性就可知天之性。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5]汉代董仲舒从天人同性出发,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认为天和人是可以相互感应的。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载:“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
”在《朱子语类》卷十七中,朱熹认为,“天即人,人即天。
人之始生,得之于天。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等与谐统一的多重意蕴。
“天人合一”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观念出现的甚早。
《易经》中有:“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就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
最先阐述这一思想的就是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就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就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就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就是主宰人、特别就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就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就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就是大天地,人则就是一个小天地。
二就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就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就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与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的就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与谐关系,倡导把人瞧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与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就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提高个人修养、传承中华文明精髓,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世界观强调万物系统性,对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发生过深远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关于天人关系统一性的探索和实践,对当代社会文明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天人合一思想能够给当代社会建设带来积极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界、与社会相协调的当代价值。
比如,“民胞物与”“万物一体”观念,能增进我们体认社会和谐;博爱万物与差等之爱,对我们灵活和谐地处理不同群体和民族国家关系;尊天帝、顺天道、重天理等观念,提醒我们探索和尊重社会客观规律;天人合一思想“以天合人”特点,促使“顺天”和“修身”,能强化人们主体性,敦促人们做好自己事情。
第二,天人合一思想民族性对于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天人合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其丰富的民族特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蕴含着中国智慧,让我们深切体会中华文化优秀本质、历史价值及其穿越时空的当代意义。
诚如李约瑟说过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并将之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就思维方式而言,季羡林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命题正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表现。
挽救西方文化衰落的方法就是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
”第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局限性对当代社会建设具有镜鉴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挥天人合一思想当代意义,我们要充分借鉴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相分”和西方“主客二分”思想的积极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中对“人”的限制,弱化人的价值和能动性,存在“不明天人之分,难以制天命而用”局限性。
荀子提出“天人相分”,主张应“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
强调在认识和尊重规律前提下发挥主体能动性。
西方主客二分思想认为世界万物与人彼此外在,并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主体通过对客体本质的认识和实践实现主、客体统一。
冯友兰先生曾说到:“认识论问题在中国哲学里从未得到发展……认识论的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主观和客观已经有了明确的界限。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作者:孙玛利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7期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
本文从教育哲学角度分析“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和内涵,从而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天人合一;教育;启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一哲学思想对于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其作为一种指导思路发挥着特殊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分析(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演變“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经历了先秦时期、两汉和宋明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西周时代,其认为的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别是儒道两家。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般都是以孟子为代表,孟子的“天”是具有道德含义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
[1]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无论是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更多是强调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
秦汉以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发展就是西汉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他是第一个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系统论证的人。
他提出“人副天数”,他关于天人关系的结论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2]董仲舒的“天”不仅仅是自然之天,而且还是意志之天,他认为天人具有一种感应的关系,将天道与人事结合起来,把天道作为人伦的根据,以此来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发表时间:2016-07-25T17:09:56.070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2月作者:李宏玲曾令华[导读] 本文在对儒释道三家“天人合一”思想进行阐释的基础上,阐明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重要作用。
李宏玲曾令华武汉理工大学 430063摘要:“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我们提高个人修养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文明精髓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本文在对儒释道三家“天人合一”思想进行阐释的基础上,阐明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重要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不断衰落和文化多元论的普遍流行,许多思想家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人们寻找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据。
在这种反思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备受关注。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本文拟通过分别阐释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谈谈“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一、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最早提出“天”这个概念的人是孔子。
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这就是所谓的自然之天。
他说过“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 述尔》)这就是所谓天命之天。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从一开始便是讨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类的精神价值来源。
《中庸》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人性的根源在于天。
《周易》讲“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这里所说的“德”应该是现代汉语中“德性”或者说是精神价值。
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也恰恰是建立在不违天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的。
荀子在其《天论》篇中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这里的“天”强调为“自然”之意。
解读“天人合一”
解读“天人合一”李振纲:解读“天人合一”内容提要“天人合一”哲学的涵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这种“内在的善”构成人类所追求的和谐生存世界的价值本原;之二,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需要由人来推进和实现;之三,“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尊重天地万物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之四,师法大自然“生而不有”的崇高德性,在走近自然的同时,邀请自然走进人的生活。
用生命整体性价值观导引“全球性”生存问题的解决,是“天人合一”哲学最重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存困境和谐生存世界生命整体性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科学技术起着关键作用。
未来学家们指出,21世纪是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迅速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社会生活的整体面貌。
但是,“有一件事情同样是清楚的,这就是,人们在不断庆祝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却遭遇到人文价值的不断失落。
……人们一方面享受着高科技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另一方面却变本加厉地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一些关心人类命运的学者、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每年都有成百种动植物从地球上灭绝,有成千上万亩土地风沙化,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生命最需要的东西——水资源越来越少而且日益严重地被污染,各种奇怪的疾病不断出现——所有这些足以证明,是人类自己在破坏自己的生存世界。
所以,可持续发展与建构和谐的生存世界已成为21世纪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
[2]它虽然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生存危机而提出的一种对策,但实际上可以归约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哲学理念。
在建构和谐生存世界时,中国哲学能担当什么角色?本文就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所蕴含的和谐生存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再作引申。
一、自然界生命意义的内在价值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最深刻的涵义之一,就是承认自然界“生命意义”的内在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孕育下的“生生美学”
“天人合一”思想孕育下的“生生美学”1. 引言1.1 “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天人合一”思想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最早出现在《易经》中。
其核心观念是认为人与自然、天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关系,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种思想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以实现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人们不是处于自然之外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界之一部分。
此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代文人常常以“天人合一”为指导思想,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共鸣,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类的情感、智慧相融合,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诗歌、绘画和音乐作品。
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中,也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体系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生生美学”的概念引入生生美学,顾名思义指的是生命与美学的结合。
在古代,中国哲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思想,为生生美学的孕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生生美学”的概念引入,首先可以追溯到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性即理”思想。
张载认为,人的性与天地万物的道是一致的,通过安远、守静、非言等修养方式,可以使人与天地和谐共生,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观念为后世各种生生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也对“生生美学”的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阳明强调人的内心是通向宇宙真理的窗口,只有通过悟性觉照、诚信感应等方式,才能与万物相通,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主张进一步丰富了“生生美学”的内涵,使其更加贴近人类的生活实践。
“生生美学”的概念引入,既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深刻反思。
2. 正文2.1 “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源自《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大自然的直接反映。
当代的解释则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内经》。
在该书中,指出人与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
顺则为利,逆则为害。
具体表现为人体形态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
例如,《灵枢-邪客》中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天有雷电,人有音声。
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天有五音,人有五藏。
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
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地有泉脉,人有卫气。
地有草冥,人有毫毛。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聚邑,人有蜠肉。
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本具有道德原则,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由于人们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们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达到一种自觉的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天人本是合一的。
但由于人们制定了各种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人们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古代教育哲学影响了数千年的教育实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本文将围绕“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和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天”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
其中,“天”指的是自然界及其万物,而“人”则是人类。
具体来看,天人之间并非是单纯的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深层的精神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天与人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天人之间的联系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特别是儒家思想中,更具有显著的特点。
由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品质,因此,天人合一的理念自然与教育息息相关。
在古代教育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被视为“天道”的教育。
二、天人合一与教育的关系在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中,人类的精神和自然界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
这种视角下,人类应该在自然界之中进行自我体验和认知,在认知的同时又通过自我认知来感受自然界,探索和领悟人类与自然的完全融合。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教育哲学中的一种自然主义观念,她让人们看到了人类在自然中的定位和使命,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界的美妙与奥秘,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界和真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同时,在教育实践中还应该注重实践性教育,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自然界之中,深入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体验和领悟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天人合一与教育的价值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她鼓励人们以更加柔和、谦虚的态度面对宇宙的无限和自然界的伟大。
在当今世界,教育实践与此种观念息息相关。
这种教育理念让人们更加了解并认识了自然界的宏伟与神奇,进而影响和激发人类在发展科技、环保等方面的行为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论文:浅谈培养学生的“天人合一”观点
培养学生论文:浅谈培养学生的“天人合一”观点“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时至今日,重视人地和谐观点的教育,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普遍遵循的重要地理教育理念。
一、人地和谐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人类活动是如何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而导致人地关系矛盾的。
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形成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
2.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
思想观点对于学生的思维具有定向作用,规定其思维逻辑的轨道和思考问题的框架,对事物及其所发出的信息具有同化作用,从而形成特殊的思维品格。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一般来说,地理学科能力是在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应的地理观点和方法基础上得以形成的。
地理观点的形成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具有导向性的基础作用。
4.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的整体认识。
地理观点是关于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因而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自我构建。
二、人地和谐教育的内涵(一)人地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外部条件,但并不是决定性条件。
在特定的场合,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造自然规律。
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
人地关系在改造——适应——超越——制约的过程中求得发展。
然而,当人地矛盾达到根本上的否定状态和急剧对抗时,人地关系可能转向破坏——衰败——崩溃模式。
(二)人地和谐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人类的发展必须从自然环境的整体出发,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变化发展;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等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在于,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天人合一的看法
我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天人合一”是中国哲人的基本主张,是中国文化统摄一切的主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命题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是朴素辩证的北宋大哲张载第一次正式而明确、严密而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光辉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哲人“与物为春,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同时亦揭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体认到“天人一体”,深刻体认到人与自然的亲缘性、同构性与一体相关性;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明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乐、和睦、和谐与和融,就是要获得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理想状态与思想自觉。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即是主张“天人不二”、“天人合一”。
而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众所周知,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则是主张以“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从而“天人相分”。
“中学”亦即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与“西学”亦即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二元对立”、“天人相分”、“主客二分”进而推崇竞赛和征服——恰成反照。
中国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就其最具有现代性的启发意义的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体相关的问题意识。
当然,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艰深微妙,作为绵亘数千年的中国主导性思想文化理念,作为弥漫于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在自身的衍变演化的文化苦旅中,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芜杂怪谬的内容成分,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理想,略作一番现代转化和话语革新,就可以策略性地转型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8]的思想理念。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始万物”,阴阳。
地:“生万物”,柔刚。
人:“成万物”,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二、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的涵义并不是固定的。
“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可以指人格化的至上神,也可指自然规律、命运、机遇等。
有关它的具体含义学术界中说法也比较多,比如冯友兰认为天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张岱年认为“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人”的涵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它一般就指人类,但有时也有侧重,或者有更为具体的指称,如可以指统治阶级、圣人,也可以指社会现象、人为努力、人为造作等。
总之,天和人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而“天人合一”作为天人之间统一性的一个高度概括,也就具有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谈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它代表着我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将探讨天人合一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它对我们的意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理念,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天人合一的概念。
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它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简单来说,天人合一就是人类要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和稳定。
那么,天人合一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首先,在道德修养方面,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我们要有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
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保持地球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在审美追求方面,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我们要有自然美的审美观。
我们应该欣赏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从而更加珍爱我们的地球家园。
最后,在宇宙哲学方面,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我们要有“天人一体”的宇宙观。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的行为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天人合一对我们的意义。
首先,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当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时,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从而更加了解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
其次,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当我们认识到人类和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整体时,我们就会更加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保持地球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最后,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科技和文化。
当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演讲: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珍爱地球家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
完善: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影响:儒家“天人合一”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 特征之一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 信
理论基础:以“仁”为核心,强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abc
壹
贰
叁
肆
伍陆Biblioteka 孔子提出“仁”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与天道相通
荀子提出“天人相分”,认为天道与人道各有其职,但最终目标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 界
董仲舒吸收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构建儒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天人合一”思想
忠恕之道:儒家提倡忠诚和宽恕,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也是政治稳定的 基础。
义利之辨:儒家强调道义与利益的区分,认为政治家应以道义为重,而不能只追求个人利益。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自然与人类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 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儒家认为艺术应该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应该反映出自然的美和和谐。
儒家“天人合一”论对现代文 化多样性的影响
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 示
对道德伦理建设的贡献
对个体人格完善的引导
对社会秩序稳定的维护
汇 报 人 :
abc
天理是普遍的道德 原则,而人情则是 具体的情感和心理 状态。
儒家强调在道德实 践中应将天理与人 情相结合,以实现 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理与人情融合的 过程是通过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实践来实现的 。
“天人合一”思想孕育下的“生生美学”
“天人合一”思想孕育下的“生生美学”“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源自老子《道德经》中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在“天人合一”的理念孕育下,出现了“生生美学”的概念,这一美学关注生命和自然,并试图通过人类的审美活动来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和赞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结合中西文化,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孕育下的“生生美学”,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生生美学”的内涵和历史渊源。
生生美学是一种强调生命和自然之美的审美观念,强调人类应当尊重和赞美生命和自然。
这一美学观念在中国古代就有所体现,例如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随物应机”等观念,强调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过度干涉自然,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
在西方,生生美学的思想也在文艺作品中有所体现,如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共生关系,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钦佩。
在当代社会中,“天人合一”思想和“生生美学”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张,人们与自然的联系逐渐减弱,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人合一”思想和“生生美学”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底蕴,可以为人们塑造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和审美观念,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去维护环境,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和“生生美学”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灵感源泉。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审美活动去感悟生命和自然之美,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和赞美,启发人们发现自然之美的细微之处,引导人们重视自然的美好和价值。
一些现代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表现出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关怀。
“天人合一”思想和“生生美学”也可以为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前沿288 2015年6月论“天人合一”观与教育的“应然”取向郭海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摘要:本文主要论证‚天人合一‛观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迪。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二元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
‚天人合一‛观提倡万物的整体和谐共生性,但又用‚天示惩儆‛说强调人类要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按规律办事。
‚天人合一‛观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教育规律、师生关系和教学内容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示惩儆;教育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14-0288-02中国传统哲学和生活方式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而儒释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天人同体、天人共通与天人共律的整体和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物质和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它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遵守共同的法则和秩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无疑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启迪我们反思当前的教育。
1 对“天人合一”的阐释胡塞尔现象学强调“回归到事物本身”。
笛卡尔科研原则第二条指出“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为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这些方法论都告诉我们,要对“天人合一”思想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首先应对中国传统哲学所讲“天”“人”“合”“一”思想要有基本的了解。
1.1 对“天”、“人”、“合”、“一”的分字解读“天”是一个会意字,《说文》原文解释为“至高无上,从一、大”。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里指出,“天”有“物质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和“义理之天”。
“天”既指物理意义上自然的天,也指法则、秩序、道理、命运等。
而天的根本是“至”,它在空间上无限广阔,在时间上具有永恒性,表示达到极致的意思。
所以,天的基本文化内涵是“至大”,我们也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上延伸到至真至善至美。
“人”是一个形象字,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按照卡希尔《人论》里说:“人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载体,人能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同时《论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旗帜鲜明的表达了“个人能在历史中发挥作用,但个人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载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违背规律。
“合”就是融合相合、和谐共处。
“一”也是象形字,《说文》原文解释为:“惟初太始,道立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凡一之属皆从一”,我们可以看出“一”包容一切,包罗万象,它是把天地人都包括在内一个至高点的统一。
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一”也指回归事物的本质,回到事物最初的起点。
1.2 “天人合一”观《周易•系辞下》里讲:“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告诉我们天地阴阳结合而生万物。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里认为天道、地道与人道是相同相合的,它提倡“天人合德”、“三才相参”的思想成为的“天人合一”观的雏形。
《中庸》认为人首先要最大化的实现自己“诚”的这种天性,才能进一步帮助他人和万物充分实现天性”,最后达到赞誉天地万物化育的“诚”,就可以与天地等量奇观。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天人感应”学说。
他著撰的《春秋繁露》里说:“天亦有喜怒哀乐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和之,天人一也。
”。
董仲舒将天道与人德结合,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论断。
宋代学者张载说“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他告诉我们天人一体和天地运行的法则,又在此天地大情怀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点。
程朱理学的思想家们主张以“理”为出发点论证天人合一。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而陆王心学主张从“心”的角度理解“天人合一”。
“人心是天渊。
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
”这就陆王心学所主张的“天人一心”。
从以上历史梳理和种种论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思想从先秦时期开始萌芽、到汉朝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宋明时期达到了顶峰。
它主要有天人感应、天人同体、天人相合三种基本主张。
主要提倡“天”和“人”的一种整体性、和谐共生性即天道与人德、人文的相参性、内生性和相合性。
1.3 “天示惩儆”观商朝末年的大臣箕子著的《洪范九畴》一书中认为,天气的变化和君主的品德息息相关,贤明的君王统治就会风调雨顺,暴戾无道的君王就会招致天灾人祸。
这也为历代君王即位时都要祭天的开了先河。
君王祭天祈雨(口号:“海清河晏,风调雨顺”),说明在古代思想中,天和人、天与大自然是“同气连枝”。
董仲舒《春秋繁露》里讲“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物故以类相召也。
”救世的帝王将要出世的时候人间便会显现祥瑞,昏庸无道的君王执政掌权就会有妖魔鬼怪显露,万事万物与天相互感应。
董仲舒认为,天示惩儆有两种方式即“灾”和“异”。
但“灾”是“天”对小错的谴责,“异”是“天”对大错的威慑和警醒。
元朝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里那种“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为天”愤慨的控诉和窦娥蒙冤“六月飞雪”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人类的行为与天地相合,万事大吉;人类的行为若逆天而行,必将受到严惩。
如果把“天示惩儆”的论述和当前环境急剧恶化的实际联系起来,人们不按照自然自然规律滥砍滥伐,必将受到“天道”的制裁,故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
“天示惩儆”此种学说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按“天道”办事。
我们人类要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按规律进行生产劳动。
2 “天人合一”观对教育“应然”取向的启迪笛卡尔科研原则之三“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
”那么如何从“天人合一”、“人文化成”的深刻思维体系上升到教育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5年6月 289这种培养人的活动层面这是需要一番审视和考量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皆处于处于天地系统之中,“天人合一”、“人文化成”提倡的辩证唯物主义关对我们的教育究竟有哪些启迪?或者其对解释我们当前的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又有何功能?2.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尊重学生主体价值选择的统一《列子•杨朱》里讲人是天地万物之中最具有“灵”性的,如何做到“任智而不恃力”那就需要教育来培养这种“智”。
纵观古今中外,中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和古希腊七技艺(算数、几何、天文、音乐、语法、修辞、辩证法)都要求教育应该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王国维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达到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协调发展。
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提出的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所这种“五育并举”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在当今社会,不管是从“个人本位论”还是“社会本位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都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但是我们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主体的价值选择,不能仅仅为了所谓的全面发展而剥夺学生的自由选择。
2.2 以自然主义教育规律来引导学生 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天人合一”、“人文化成”思想启迪我们应该办怎样的教育?不管是文化教育,还是人类各种各样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我们最终极的价值取向都是与自然的根本法则符合一致。
老子说:“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同时《淮南子》里也讲:“夫道者,覆天覆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中国古人笃信这种至高无上、奥妙高深的规律即道宇宙间无处不在,所以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之说,这种必然的规律有时被叫做“天”。
按照亚里士多德三阶段论:大前提:“天”是宇宙万物现象中最普遍的规律;小前提:教育是人类社会现象中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结论:“天”也是教育中最普遍的规律。
按照“天人合一”的那种自然和谐论的观点,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自然主义教育。
龚自珍讲:“圣人之道,本天人之际,胪幽明之序,始乎饮食,中乎制作,中乎闻性与天道”。
圣人所提倡的道,是对天人系统和自然之道的领悟。
同时我们的教育也要遵循自然主义教育规律去引导学生。
2.3 平等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与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天人合一”、“人文化成”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具有平等性。
以前师生关系是二元对立的,传统教育学的核心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说其中之一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他主捍卫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权威。
这样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就是教学的“边缘人”。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后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所有环节和过程都围绕学生来展开。
我们知道,学生是具有极大发展性和可塑性,在他们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健康的教育环境。
因为本文所提倡师生关系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等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正如《礼记•学记》提倡“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互提高的。
“教学相长”的原理告诉我们要构建平等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2.4 在唯“物”至上的科技社会里,加强注重人文知识教育自然主义就教育家卢梭说“研究人们需从近处看,研究人类则需从远处看。
”在这个物质文明相对比较丰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对大自然肆意开发,导致环境恶化。
人们在不断获得自身解放的同时,又不断自我异化物化。
我们怎么样才能把眼光放得远一些,视野拓的宽一些?如果我们的教育只选择向“工具理性”看齐,而不重视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怀的培养,那么我们也很难培育出健全的个体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周易》贲卦的卦辞“文明以止,人文也。
关乎天文,已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保留了文明,就是人文,观察人文,可以教化天下民众。
同时我们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懂得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熏陶学生的高尚道德,使学生拥有大情怀与大境界。
参考文献[1]夏敏.“天人合一”的教育哲学效应[J].教学与管理,2014(10).[2]罗素.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2012.[3]陈进.“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6)[4]郭彧.周易[M].中华书局,2007.[5]李振刚.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中山大学学报,2006(5).作者简介:郭海霞(1988.10)女,汉,甘肃会宁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研究生,教育学原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