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表达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63基因表达

2017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63基因表达
2017年高考生物专题精解
6.3基因的表达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RNA 的结构与分类 (1)基本单位及组成(填写图中序号名称):

磷酸
;②
核糖
;③碱基(
A、U、G、C
);
④ 核糖核苷酸

单链
(2)结构特点:一般是

(3)RNA 的种类及功能: mRNA:携带遗传信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RNAtRNA:转运 氨基酸 ,识别 密码子 rRNA: 核糖体 的组成成分
2.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过程 名称 场所 主要在 模板 ① 转录
细胞核
② 翻译 细胞质 mRNA 20 种氨基酸 多肽(蛋白质)
DNA 的一条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核糖核苷酸
原料 4 种游离的 产物
RNA
(2)辨析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密码子 位置
64
反密码子 tRNA
61
mRNA 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 种,
解析:选 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 DNA 分子及 其转录形成的 RNA 分子中, 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 在整个 DNA 分子及每条链中的比例都相等,即 (A + T)%DNA 双链= (A + T)%DNA 单链=(A+U)%RNA 链。故根据 mRNA 中 A+U= 40%,可推出转录此 RNA 的 DNA 双链中 A+T=40%,进而推 出 C+G=60%,根据双链 DNA 分子中,A=T、G=C,可知 T =20%,G=30%,C 项正确。
解析:选 C。图甲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所以转录 没有完成的时候翻译过程就可以启动,两个过程能同时发生。 图甲、乙都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所以遗传信息都是从 DNA 传 递给 mRNA 再传递给蛋白质的。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能量只 能由细胞质基质提供;真、原核细胞遗传信息表达过程所需的 原料都是由细胞质提供的。模板链相同,所以每个核糖体合成 的多肽链相同,翻译是由核糖体中肽链短的那一端向另一端进 行的。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精讲课件 (考情预测 考点整合 热点示例)专题四 第一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表达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精讲课件 (考情预测 考点整合 热点示例)专题四 第一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表达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现代 生物进化理论包括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现代生物进化 理论的内容。其中生物变异的来源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是高 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试题往往通过新的背景材料,综合考查 多种育种知识,对能力要求很高。
复习中,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 区别要采取对比的方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记忆;有关现代 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如基因频 率、基因型频率、种群、基因库、物种、隔离等,理解新物 种形成的基本观点,并能够应用有关理论,举例说明某种生量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S 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能力,造成 R 型细菌大量繁殖,所 以 cd 段 R 型细菌数量增多。 (4)S 型细菌来源, 少量 R 型细菌获得了 S 型细菌的 DNA, 并转化为 S 型细菌,故 S 型细菌是从 0 开始的。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分析
体系构建
专题四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表达
考点整合
2
热点示例
3
课后强化作业
考点整合
一、探究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1.实验过程与结论
2.体内转化实验中细菌数量变化曲线 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 S 型、R 型细菌含量的变化 情况如图所示 。
(1)ab 段: 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和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 射到小鼠体内,ab 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 R 型细菌的抗体,故该时间段内 R 型细菌数量增多。 (2)bc 段: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对抗 R 型细菌的抗体,致 使 R 型细菌数量减少。
3.中心法则体现了 DNA 的两大基本功能 (1)图中①体现了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它是通过 DNA 复制完成的,发生于亲代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或细胞增殖过 程中。 (2)图中②⑤共同体现了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它是通 过转录和翻译完成的,发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4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表达课件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4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表达课件

②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 ⑤有丝分 ⑦半
④规则双螺旋结构
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保留复制
⑥主要在细胞核
⑧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⑨细胞核、细胞质 ⑫DNA的一条链
⑩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⑬RNA ⑭mRNA
⑪主要在细胞核
⑮多肽或蛋白质
⑯ 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⑰通过控制蛋白质
1.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有怎样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
原因
3.艾弗里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较
实验 比较项目 实验思路 实验原则 艾弗里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相同:把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 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 都遵循对照原则
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专题四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表达
考纲解读 1.人类对遗传物质 的探索历程 2.DNA分子结构的 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及 DNA分子复制 4.遗传信息的转录 和翻译
考点预测

Ⅱ Ⅱ 实验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 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 及拓展应用 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及相关计算 3.复制、转录、翻译的比 较,结合基因突变考查基 因对性状的控制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分析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 理论上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 染大肠杆菌
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 在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 射性,沉淀物中不含 沉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射性 放射性 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有一定 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 的放射性 放射性 ①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 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 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离 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 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 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 表面,随大肠杆菌离 心到沉淀物中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四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49张PPT)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四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49张PPT)

只能说明S型细菌的DNA能使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不能证
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D正确。
跟踪训练 2
下列有关 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 D ) 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B.要得到35S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 35S的动物细胞培养
3.图三表示翻译过程 (1)判断依据:模板为 RNA,且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2)Ⅰ为 tRNA,Ⅱ为核糖体,Ⅲ为 mRNA,Ⅳ为多肽链, 如图所示,核糖体内对应的 DNA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为
CCGAAGAA GGCTTCTT
===== 。
4.解答DNA复制、转录和翻译问题的几类错误 (1)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混淆:正确的是DNA复制 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转录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翻译的原 料为氨基酸。 (2)将发生的场所混淆:正确的是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 核中、翻译在核糖体上。 (3)将发生时间混淆:正确的是细胞核内DNA的复制在间期,
2.与 DNA 复制有关的计算 假设 1 个 DNA 分子复制 n 次,则 含母链的 DNA数:2个 n (1)子代 DNA 数为 2 完全含母链的 DNA数: 2个 n 不含母链的 DNA数:2 -2个
(2)子代 DNA 链数为 2
n+ 1
1 子链所占比例:1-2
1 母链所占比例: n 2
14N 的培养基中,子二代产生 4 个 DNA 分子, 8 条 DNA 单链,
其中含15N的单链有2条,含14N的单链有6条,则这4个DNA分 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2×b×2 + 1/2×a×6)/4 = (3a + b)/4。(4)该转录链A+T之和占该链54%,故该链A=26%,T =28%,G=22%,C=24%。

新高考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新高考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A.24% C.26% B.22% D.23% 选A )
【答案】A 【解析】利用单双链转化公式即(A+T)/总链=(A1+T1)/单 链=54%,(C+G)/总链=(C1+G1)/单链=46%,若计算信 使RNA中鸟嘌呤所占比例,应该先计算DNA分子的模板链
【答案】C 【解析】端粒是每条染色体两端都有的一段特殊序列的 DNA,原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A 项错误,C 项正确;由题 意可知,端粒酶可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一条链, 故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 项错误;正常体细胞的端
粒DNA 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正常体细胞
的端粒DNA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D 项错误。
1.(2015课标全国Ⅱ,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
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 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选C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一个单链RNA(mRNA,tRNA, 多肽链(或蛋白质) rRNA) 边解旋边转录;转录后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 翻译结束后,mRNA分解成 DNA仍恢复原来的双链结 制 单个核苷酸V 构 A—T,T—A,G—C,C—G A—U,T—A,G—C,C—G A—U,U—A,C—G,G—C DNA→DNA DNA→mRNA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 代 现出各种性状 mRNA→蛋白质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频考点一
DNA的结构与复制及相关计算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高频考点二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四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四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 分子中,其中有 2 条是最初的母链,剩下的都是后来合
成的子链。 ②在 DNA 复制过程中,若 DNA 分子中某一种含氮碱基 为 a 个,则此 DNA 分子复制 n 次后,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 苷酸数为 a(2n-1)。
【典例 1】(2012 年韶关一模)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中心法
则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中心法则
1.中心法则中各过程的比较:
DNA复制 时 间 场 所 模 板 原 料 DNA转录 生长发育的 连续过程 主要在 细胞核 DNA的 一条链 4种核糖 核苷酸 RNA复制 RNA病毒侵 染宿主细胞 后 宿主细胞中 RNA 4种核糖 核苷酸 RNA逆转录 RNA病毒侵 染宿主细胞后 翻译 生长发 育的连 续过程 核糖体 mRNA 20种 氨基酸

[名师点拨]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搅
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脱落下来, 离心的目的是将细菌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分开;该实验只能说 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能说明 DNA 是噬菌体的 遗传物质。 [答案]A
【典例 2】(2012 年茂名一模)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 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 DNA 与蛋白 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
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能够进行的过程有 a、b B.原核细胞 RNA 的合成以 e 过程方式进行
C.c 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d 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D.e 过程参与的 tRNA 最多有 64 种
[名师点拨]RNA 复制和逆转录只存在于某些病毒中,真核 细胞和原核细胞都能进行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RNA 聚合 酶参与转录,不参与翻译,翻译过程中的 tRNA 最多 61 种, 因为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 [答案]A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4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4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C.给小鼠注入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混合物后,R型细 菌会被转化并导致小鼠死亡
D.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只加S型细菌的DNA比加入等量DNA和蛋 白质混合物的转化效率要高
【解析】 格里菲斯的实验仅证明了S型细菌内存在促成转化的转 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可将R型细菌转化,但没有 证明R型细菌的DNA可使S型细菌转化,A错误;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 外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的基因组成发生改变并使 其具有荚膜,B正确;给小鼠注入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混合 物后,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并导致小鼠死亡,C正确;DNA纯度越 高,转化效率越高,D正确。
专题四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考纲导向·明目标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考纲导向·明目标
课标要求
考查方向
1.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
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 菌实验的过程、原理、方法及其拓展
因在RNA分子上
2.借助同位素标记法,考查DNA的结
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碱基 构与复制
3.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当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的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 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 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图)。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 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请分析原因。
提示: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 越 多 , DNA 碱 基 序 列 的 一 致 性 越 高,说明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DNA碱基序列发生的变化越小,因 此亲缘关系越近。
【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 能将噬菌体放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 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 保留复制的特点,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 数具有放射性,B正确;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若保温时 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来得及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会分布在上清液 中,这样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也有一定的放射性,C正确;要达到实验 目的,还要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进行对照,D正确。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4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课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4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课件

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32P和
35S)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
第四页,共五十二页。
2.实验设计的原则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相互(xiānghù)对照
第五页,共五十二页。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自身(zìshēn)对照
噬菌体
被35S标记了蛋 白质
被32P标记了 DNA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二页。
(2011·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xìjūn)的实验”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 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 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二页。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 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 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用普通 培养基培养噬菌体,A项错误。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 记的大肠杆菌后不能长时间保温培养,以防止细菌裂解释放 噬菌体,从而(cóng ér)干扰实验结果,B项错误。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二页。
不含母链的DNA数:2n-2个 (2)子代 DNA 链数为 2n+1 母链所占比例:21n 子链所占比例:1-21n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二页。
(3)DNA复制过程中其中一条链发生差错,复制n代后, 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quánbù)基因数的50%。
(4)若某DNA分子含某碱基m个,该DNA分子进行n次复 制,则需消耗某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如进行 第n代复制,需消耗某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2017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基因的表达

2017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基因的表达
正链RNA。由图可知,一条Qβ RNA模板可以合成三种蛋白质。由图可
解析 答案
-17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考点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完善中心法则内容(用简式表示)
①DNA 的复制;② 逆转录 。
转录
;③翻译;④
RNA 的复制
;⑤
(2)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 RNA 病毒在宿主 细胞内的增殖过程中,且逆转录过程必须有 逆转录酶 的参与。 高等动植物体内只能发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20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3.人类基因组计划 在遗传学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是指包含在该生物的DNA(部 分病毒是RNA)中的全部 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的DNA 序列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22 条常染色体和 X、Y 两 条性染色体上。 1999年,中国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其中 1% 的测序任 务。2003年4月14日,美、日、德、法、英、中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 基因组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
(2)RNA的种类及功能
错混辨析 三种RNA的来源都相同,都来自于转录。
-4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3.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转录 ①概念
主要场所 模板 原料 原则 产物 细胞核 DNA 的一条链 4 种游离的 核糖核苷酸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RNA
-5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组成的复合体。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
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
为逆转录酶。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基因的表达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基因的表达课件
意义:少量的mRNA分子短时间内快速合成大量相同的多肽链
②翻译时mRNA相对静止,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
③真核细胞先在细胞核(主要)转录,然后在 细胞质翻译,原核细胞边转录边翻译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边转录边翻译)
DNA模板链
RNA聚合酶
mRNA
④mRNA中碱基数、DNA上的碱基数目与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的关系
2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 (1)直接控制: 基因 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 生物体的性状
缺失3个
CFTR蛋 白结构
A∥T T∥A 缬氨酸 镰刀状 溶血性贫血
基因控制性状的实例(连线)
3 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可能不同,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可能相同。
②具有RNA复制功能的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③具有逆转录功能的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 ④高度分化的细胞
4.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1)DNA、RNA是 信息 的载体。 (2)蛋白质是信息的 表达产物 。 (3) ATP 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
考点三 中心法则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RNA
A-U、T-A、 G-C、C-G
多种酶
蛋白质
A-U、U-A、 G-C、C-G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注意:考①点多聚一核糖遗体传:一信条息m的RN转A录链上和结翻合译多个核糖体进行
易错: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 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不同的多肽链
方向:从左 到 右(判断依据:肽链的长短, 长 的翻译在前);
DNA
转录
mRNA
至少 6m个碱基 至少 3m个碱基
多肽链
m个氨基酸
小结: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联系

(推荐)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4-7遗传的分子基础

(推荐)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4-7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课标·生物
2.DNA的特性
(1)多样性:碱基 排列顺序 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
分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样性。
(2)特异性:碱基的 特定的排列顺序 ,又构成了每
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3)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
异性的物质基础。
3.基因的本质:基因是 有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
新课标·生物
(Ⅱ)
典实验的设计思路、方法与结论 分析。 2.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关系及 相关计算。 3.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在人
血缘鉴定、刑事侦破中的应用。
新课标·生物
关注新考纲
把握新考情
4.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及
相关计算。
5.基因与DNA、染色体、遗传
(4)DNA分子的复制
(Ⅱ)
信息的关系。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解析】 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意 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计算能力。根据DNA双螺旋结构中A= T、C=G可知,嘌呤之和等于嘧啶之和,故C正确。其他 碱基的含量分别为:T=A=30%、C=G=[1-(30%+ 30%)]/2=20%。
【答案】 C
新课标·生物
三、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知识链接 1.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DNA的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的表达
含35S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 放射 性很高,沉淀物 放射性很低,新形 步 ③噬菌 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 骤 体侵染 含32P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 放射 细菌 性很低,沉淀物 放射性很高,新形 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结论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新课标·生物
整合拓展 1.作为遗传物质必备的条件 (1)能复制,使前后代具有连续性。 (2)能控制性状和代谢过程。 (3)具有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能。 (4)结构稳定,但又能发生突变。

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梳理核心概念排查常考基础点名师课件

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梳理核心概念排查常考基础点名师课件

⑨一位父亲可能产生223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母亲可能产生223种卵 细胞,这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课本P83)。 ⑩两对等位基因的不同表现型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2中重组类型占的比 例为3/8或5/8。 ⑪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 环境中生存,原因是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 可能有一些子代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课本 P83)。 ⑫基因重组不可以产生新性状,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多种基因型) 形成重组类型。
④特点
原核生物:边转录边翻译,无核膜结构 真核生物:转录完后需加工处理形成成熟mRNA,出核
孔后才能开始翻译
⑤不能成功表 达的原因
a.无法启动转录,如启动子遭到破坏 b.真核生物形成mRNA中内含子对应区段无法剪切,
不能形成成熟mRNA c.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 d.核糖体功能受到药物抑制
⑥病毒基因表达需宿主细胞提供场所、原料、酶和ATP,但模板和逆转 录酶需病毒自身提供。 ⑦检验是否成功表达的标志——目的基因(其他基因)是否控制合成出现 相应蛋白质,所用方法: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 ⑧中间媒介是mRNA,因为mRNA为单链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 孔出细胞核。 ⑨一组数据:1个DNA→多种mRNA→多种蛋白质; 1个mRNA→多条肽链; 1个核糖体有2个tRNA的空间位置;



()
16.单倍体育种产生的后代中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
17.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 18.植物由于花期不同使得种间杂交不能完成的现象属于生殖隔离( √ ) 19.农药的使用对害虫起到选择作用,使其抗药性逐代增强( √ ) 20.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 物质,但是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5)因噬菌体蛋白质含有DNA没有的特殊元素 是S,所以用35S标记蛋白质;噬菌体DNA含 有蛋白质没有的元素是P,所以用32P标记 DNA;因DNA和蛋白质都含有C、H、O、N 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C、H、O、N元 素。
答案: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草的实验 ③沃森、克里克
②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 ⑤有丝分 ⑦半
④规则双螺旋结构
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保留复制
⑥主要在细胞核
⑧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⑨细胞核、细胞质 ⑫DNA的一条链
⑩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⑬RNA ⑭mRNA
⑪主要在细胞核
⑮多肽或蛋白质
⑯ 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走向高考 ·生物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专题四
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表达
考纲解读 1.人类对遗传物质 的探索历程 2.DNA分子结构的 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及 DNA分子复制 4.遗传信息的转录 和翻译
考点预测

Ⅱ Ⅱ 实验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 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 及拓展应用 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及相关计算 3.复制、转录、翻译的比 较,结合基因突变考查基 因对性状的控制
⑰通过控制蛋白质
• 1.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分 别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有怎样 的区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基因可以通过哪些过程完成复制和传递?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 染大肠杆菌
实际上
原因
• 3. 比较项目 艾弗里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较
• [解析] 艾弗里实验中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 蛋白质、脂质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加入 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只有加入 DNA时,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这 说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该实验的生物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生物的变 异都是不定向的,A错误、B正确;将S型细 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不能实现肺炎双 球菌的转化,D错误。
• 复习指导:一是应明确经典实验过程,掌握 经典实验的方法与结(推)论;二是应明确细 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掌握DNA的结构 与复制、基因的表达等内容,理解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并就相关计算进行归纳,做到透 彻理解、掌握方法。
1
体系整合拓展
3
真题模拟强化
2
高频热点精析
4
课后强化作业
体系整合拓展
• 答案:1.DNA;DNA;DNA或RNA。 • 2.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是同时进行的,而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中的 转录和翻译发生在不同的场所,先转录后翻 译。 •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1. (2014·枣庄质检)艾弗里将R型肺炎双球菌 培养在含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得到了S 型肺炎双球菌,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这种变异 是定向的 •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 C.该实验不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是DNA • D.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 生S型细菌
• 2.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 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 A.图甲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 需要多种酶参与
• B.青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故影 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②③④ ⑤ • [答案] D • [解析] 图甲所示基因的转录、翻译是同时 进行的,为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青霉素影 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即影响基因的翻 译过程;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②③过程; ①为DNA的复制过程,不涉及A与U的配对,
体内 加热杀死 转化 的S型细菌 实验
体外 转化 S型菌其他 实验 物质
S型菌 DNA
分离到R 型和S型细 菌 “转化 分离到R 因子” 是DNA 型细菌
S型菌DNA 和DNA酶
分离到R 型细菌
实验名称
操作对象 ①
操作 ②未进 入细菌 噬菌体 的DNA 进入细 菌内部
35S标记的
噬菌体侵 染细菌的 实验
噬菌体
细 侵染 菌 细菌
32P标记的
细菌体内 无35S,体 外有35S 细菌体内 有32P,体 外无32P
噬菌体
• 温馨提示:(1)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 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 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 • (2)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 的DNA与R型细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 细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 • (3)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 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故应先培 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高频热点精析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
• 1.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 实验过程与结论
实验名称
操作对象

操作 ② 过程 注射 到小 鼠体 内 R 型 细 菌 混合 培养
结果 小鼠死 亡,分离 到S型和R 型两种细 菌
结论 加热杀 死的S型 细菌存 在“转 化因 子”
肺 炎 双 球 菌 的 转 化 实 验
•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分析
理论上 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 在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 射性,沉淀物中不含 沉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射性 放射性 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有一定 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 的放射性 放射性 ①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 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 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离 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 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 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 表面,随大肠杆菌离 心到沉淀物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