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①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P71 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 ②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 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 、主观和客观、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相符合。 具体的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相符合。P71 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 历史的指认识要同 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实践相适应。 历史的指认识要同 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实践相适应。 P71 当事物的过程已经向前推移,思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 当事物的过程已经向前推移,思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 就会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过程尚未结束, 就会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过程尚未结束,如果把将来可能 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就会犯冒进的错误。 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就会犯冒进的错误。 P71
(一)从实践到认识P68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 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关于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 认识的初级阶段。P68是关于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P68 特点:直接性、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P68 基本形式:感觉、知觉、 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P68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关于事物内部联系的 认识。 认识。P68 特点:间接性、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P68-69 基本形式:概念、判断、 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P68
P67
③不仅能反映现实中的事物, 不仅能反映现实中的事物, 而且能塑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 事物。 事物。P67
“人的意识 不仅能够反映世界, 不仅能够反映世界, 而且能够创造世 界。”——列宁 ——列宁

考研暑期强化经典教材-马原第三章

考研暑期强化经典教材-马原第三章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内容概要】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的认识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真理的含义与特点、真理的检验及其与价值的关系、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等。

本章分三节:第一节阐述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论述真理与价值的特点及关系;第三节论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难点有:(1)实践活动的的三大要素及其特点;(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特点及关系;(3)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含义及辩证关系;(5)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区别;(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7)价值的含义与特点;(8)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命题预测】本章内容被称为认识论,在历年考研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是马原中历年命题次数较多、分值也较高的一章,可命题的考点较多,很重要。

本章预计2013年肯定会出题,命题的可能性:选择题、分析题。

【考点精解】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就是实践主体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运用各种实践中介作用于实践客体,使世界日益从自在世界转变为人类世界的能动的过程,也是主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和认识过程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方面构成的。

实践或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或认识能力的人,是人类活动中唯一能动的要素。

实践或认识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

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客体。

人类实践或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自动界、人类社会等物质对象,也可以是主观的思想、理论、世界观等精神对象。

实践或认识中介则是指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篇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 ·洛克提出了 “白板 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就好像一块白板,上 面没有任何记号、任何观念,外界事物把它们的 标记、形象和名称刻在人脑这块白板上,就形成 了我们的各种感觉和经验。“白板说”把人的认 识看成是完全被动的过程。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思想特征(66-6)
(1)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 反映。
(一)从实践到认识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68-4)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 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 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 作用于人的感官而 引起的一种最简单 的反映形式。
硬! 红!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是源, 间接经验 是流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从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经 验是否也是通过实践得 到的
间接经验在别人那里, 是直接经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5-3)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正确认识得以确证; 使错误认识得以修正。
大地是球形吗? 哥伦布与伊莎贝尔女王24 麦哲伦 实践
航海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65-4)
• 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
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
指导作用愈益明显。
• 科学理论在社会历史运动中对实践的指导
作用。(如马克思主义理论)
• 正确的理论和错误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
用具有不同的性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客体的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 神客体。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课件PPT

4、意义 、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第一,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导 教条主义 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 有的理论看成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不承认真理是一个由相 有的理论看成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不承 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主观随意 地对待真理。 地对待真理。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 列宁说: 任何真理, 过火’……加以夸大 加以夸大, ‘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 适用的范围之外, 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2页 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1995年版
实 践 证 明 哥 白 尼 的 日 地心说 心 说 是 真 理 日心说
“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瞎子摸象
3、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它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尽管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推理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 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 辨证途径‛——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人 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社 会实践。

4.这一原理的理论、现实意义

(1)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2)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B
c a
C
a2+b2=c2
b
A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真理 性认识在广度、深度等方面的有限性。
B
B
a
b
C
c
A C
a
b
c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b2=c2 a
2+b2≠c2 a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真理都是对物质世界某一阶段、 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
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 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 之中有绝对。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同一个真理的 两种属性,不是两个真理。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又是辨证转化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就是由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就是人们 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具备一些 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要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 2、必须遵循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对所占有的 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推理是从已有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一 种思维形式。推理必须要有已知的前提判 断,有已知推出未知是其特点。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它 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间 接认识,是以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感性认识 认识 理性认识
感觉 知觉 表象
知觉是各种感觉集合起来而形成的关于 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是对客观事物各种 特性的综合反映。其特点是综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 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是以往感知过的 客观事物的形象在记忆中的再现。其特点 是带有一定的概括性。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直 接性、具体性。
在认识的辩证运动中,我们要重 视理性因素的作用,也要重视非理 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指认识 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 信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它们对 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 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 要的意义。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 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 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 认识的相互渗透表明,在人们的实际认识 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 理性认识,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而非绝 对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主体、客体、中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第二,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环节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芳菲尽VS 始盛开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首先,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

能动性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一)从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含义: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片面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 2、理性认识含义: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特点:抽象性、间接性第一,相互区别:含义、形式、特点不同。

第二,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三,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2章 第3节 认识与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2章 第3节 认识与实践的

1、从实际出发,关键是 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说 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 是。
二、在实践相结合90
第二章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87
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 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 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 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 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 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 成分。从根本 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 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 规律办事。

第二章 认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复习

第二章 认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复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58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科学的实践观P58-62一、实践的含义:P59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类型:P611、物质生存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社会政治实践3、科学文化实践。

三、实践的基本特征P601、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四、实践的基本要素P59-601、主体①含义: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社会实践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时间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②能力A、自然能力:B、精神能力: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情感和意志因素)③基本形态: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2、客体①含义: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②类型A、是否为实践所创造:天然客体与人工客体B、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C、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3、中介①含义;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二章_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二章_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 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 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 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地进行实 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 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 的在于改造的,相互 制约的,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 的改造世界。 第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 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具体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 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 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 体现。 从实际出发,关键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 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 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 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 目的服务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 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 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 由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 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 求是”四个大字。 ——邓小平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

主体 ≠ 主观
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 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客体的特征: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其中对象 性是客体最本质的属性。 客体的形式: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客体 ≠ 客观
认识工具是指主体和 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 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 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认识 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 实现的。认识的工具既表 现为以往认识过程的知识 的积累,也表现为新的认 识过程开始的基本前提。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 认识论中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 一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主张 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这是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 一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感觉、 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这是唯心主 义认识路线。
休谟的“不可知论”
英国哲学家大卫 ·休谟认为,感觉 是我们唯一知道的东西,他同时认 为没有理由断定感觉是对外界物质 对象的反映。他说:人心中从来没 有什么别的东西,只有感觉,而且 人心也不能经验到这些感觉与物象 之间的联系。因此,外界物是否存 在?外界物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 我们都是不知道的。
休谟
主体能力和主体精神世界
一、影响主体能力的基本因素
主体的基本属性:物质性、社会性、意识性
1.物质生理性因素
2.社会性因素
3.意识性或精神性因素
二、主体精神世界的形成、发展及其结构
1.主体有一个精神世界
2.主体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3.主体精神世界的结构
三、主体精神世界在认识中的作用
1.主体的知识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原详细目录对照课本……供开卷考试使用

马原详细目录对照课本……供开卷考试使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解析考研政治马哲:认识论

解析考研政治马哲:认识论

解析考研政治马哲:认识论考研政治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论基本原理分为三节。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主要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揭示了认识的结构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及其内涵,阐述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其次,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三,揭示了认识的本质。

阐述了认识本质问题上存在的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路线,说明是否理解科学的实践观是区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机械直观认识论的关键。

最后,从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揭示出实践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主要对人们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特征进行阐释。

内容包括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价值和价值的特性以及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重点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重点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以及这一本质规定在实践中运用的根本要求,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学习目的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跨考教育辅导名师陈先奎老师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对以下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1.在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中,关键是要弄清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即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的观点。

为此:(1)要把握认识的基本结构,把握主体、客体和中介等基本概念的内涵,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其次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要着重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具体表现四个方面: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 人类活动 实践 改造世界 客观世界 认识世界 主观世界 人类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杨凯
(一)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
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解释世界 认识的任务
揭示规律
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没 有正确的调查,也 没有发言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杨凯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 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班固பைடு நூலகம்
务得实事,每求真是也。
颜师古
班固
——颜师古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 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 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C、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 界的改造。这种自由观既尊重客观规律,又重视人的能动 性发挥,具有现实批判性,追求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类的 解放,正确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杨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的基 础和本质
认识的 运动过程
真理与 价值
认识与实 践的统一
本质论
过程论
目的论
方法论
本章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杨凯
指导实践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杨凯
(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 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归宿。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 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_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_

这是基础
B、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第谷
开普勒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5、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 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 的结果。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 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注意: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
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 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 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 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水果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合 乎逻辑地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 弈
概 念


判 断
鱼是用腮呼吸 的水生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 动物
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推 理
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行呼吸
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伽利略的胜利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 B
a
C
毕达哥拉斯
c
b
A
2 2 2 a +b =c

[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章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获得行动的自由。

这个小节同样讲三个问题。

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⑴人类所面临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这个矛盾内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人的主观意识从本性上毫无遗漏的把握客观世界。

但是客观还是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自动地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人的主观意识。

其次,人的主观需要只有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满足,但是客观世界也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主观需要。

不仅如此,客观世界甚至还会阻碍主观需要的满足。

概括起来就是,你想知道的,它不告诉你。

你想要,它不给你。

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主观与客观的这种矛盾,只有通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复认识和不断改造,才能逐渐地得到解决。

因此,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认识世界是人们从观念上把握世界,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改造世界是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客观事物的结构和形式,使其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换句话说,认识世界是追求真理的活动;改造世界是实现价值的活动。

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互相促进⑴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和基础。

人们认识世界不仅是为了理解世界,不只是为了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更主要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认识的价值归根结底要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并不施行。

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这一点是我们大学生特别要引以为戒的。

改造世界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而且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这一点,我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备课重点和难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备课重点和难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备课重点和难点总体思路: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和价值;第三节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重要的是第一节,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是结论,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阐述。

正是先有客观世界,才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第二章主要是讲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即认识产生发展的规律。

这里讲实践与第一章讲实践的侧重点不同。

前面主要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说的,这里主要是从考察人类实践活动的角度认识的。

前面侧重说的是:实践是什么,后面则是怎么样实践。

认识论中实践主要是解释认识来源的。

所以第一节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即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等三方面论述的。

在这里首先明确的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过程。

教材中写道:“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这样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视实践,离开实践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但是实践不是主体,而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方式。

这就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人,人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本体。

马克思强调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时,它指的正是实践的中介作用,即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不是本体作用。

当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主客体之间、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辩证统一的基础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实践的作用。

正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每时每刻在证明着有一个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

人的实践的成功和失败,表明人不可能心随人愿,而取决于主体在何种程度上形成有关客体的正确认识。

正像恩格斯批判青年黑格尔所说的,“每一种感觉都迫使他相信世界和他以外的其他人的存在,甚至他那世俗的胃也每天都提醒他在他以外的世界并不是空虚的,而真正是把他灌饱的东西”。

重点难点:(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强调了认识的本质是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说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 辩证统一关系? 6、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 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 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 径。
认识世界
相互依赖
改造世界
相互制约
改造客观世界
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改造主观世界
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
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这是毛泽 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 本点。
3、现实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 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 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 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 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 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墓碑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r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d .so I short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 only my country.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ampt,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for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主、客观矛盾是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 根本的矛盾 → 派生出人与自然、社会、人等 各种矛盾 → 运用自觉的实践解决矛盾,建设 和谐世界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 走向自由的过程
必 然
指不以人的意志 Biblioteka 转移的客观发展的 规律。自 由
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 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性
认识
改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江泽民
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不断进 行理论创新,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的认识,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 发展的新境界。
自由
必 然 王 国
“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 系所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
“自由王国” 是指人支配自己的 社会关系及人支配 物的社会状态。
自 由 王 国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自由是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 自由观既尊重客观规律,又重视人的能动 性发挥,追求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类的解 放,正确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
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从 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出发, 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和意 识的辩证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