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7课诗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

合集下载

语文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版必修3 词三首(一) 课件

语文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版必修3 词三首(一) 课件

姓名 生卒年
字号称谓
籍贯
李煜
937—978 字重光,初名从嘉,世称
李后主 江苏徐州
五代时南唐国主。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 建隆二年(961年)继位。李煜精书法,善绘画, 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 相关材料 最高。后降宋被囚,千古杰作《虞美人》《浪 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李煜文、词、 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录在《南唐二主 词》中。
2.“春花秋月”本是两种美好的事物,指代一年中的良 辰美景,但是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请说说理由。 我的答案: 春__花__秋__月__,__本__是__美__好__景__物__,__而__对__于__亡__国__之__君___,__却__勾__起__他__对_ 伤__心__往__事__的__怀__念__,__更__感__到__今__天__的__无__比__凄__凉__。___他__对__人__生__已__经_ 绝__望__,__所__以__见__了__春__花__秋__月__的__无__尽__无__休__反__而__觉___得__厌__烦__,__甚__至_ 是__诅__咒__了__。__因__为__他__过__去__的__那__些__快__意__的__享__乐__生___活__,__大__都__是__同_ 春__花__秋__月__联__系__在__一__起__的__。__现__在__春__花__秋__月__年__年___相__似__,__而__昔__日_ 欢__乐__却__一__去__不__回__,__所__以__他__发__出__哀__怨__的__感__叹__。______________
14.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15.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6.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17.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 1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珠星璧月彩云中同步练习 语文版3

【学案导学设计】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珠星璧月彩云中同步练习 语文版3

第二单元 珠星璧月彩去中 单元测试(语文版必修3)(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尔虞.我诈(yú) 排闼.(tà) 豆蔻.(kòu) B .设身处.地(chǔ) 风骚.(sāo) 悲怆.(cāng) C .亭台楼榭.(xiè) 樯橹.(lǔ) 荠.菜(qí) D .羽扇纶.巾(lún) 酹.月(lèi) 巢鸠.(jiū) 解析 B 项“怆”读“chuànɡ”;C 项“荠”读“jì”;D 项“纶”读“ɡuān”。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花儿次第..开放 B.⎩⎪⎨⎪⎧ 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 更那堪..远水粼粼更哪堪..冷落清秋节D.⎩⎪⎨⎪⎧ 采菊东篱..下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解析 C 项均为怎能忍受。

A 项前一个“次第”是光景,情形;后一个是依次。

B 项前一个“风流”是杰出的;后一个是指英雄的业绩。

D 项前一个“东篱”是处所名;后一个是马致远的号。

答案 C3.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

请按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 .①③⑥/②④⑤B .①②③⑤/④⑥C .①③④/②⑤⑥D .①③⑤⑥/②④解析婉约派词/豪放派词。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对于自然美,自恨并不敏感,所以即使躬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

B.你看祖国的山山水水江山如画....,多么可爱。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4词三首一课件语文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4词三首一课件语文版必修3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珠星璧月彩云中
2.“春花秋月”本是两种美好的事物,指代一年中的良辰 美景,但是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请说说理由。
[我的理解]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景物,但对于亡国之君, 却勾起了他对往事的怀念,更感到今天的无比凄凉。他对人生 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甚至 是诅咒了。因为他过去的那些快意的享乐生活,大都是同春花 秋月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昔日欢乐却一 去不回,所以他发出哀怨的感叹。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珠星璧月彩云中
衬托可分为正面衬托、反面衬托和侧面衬托。 正面衬托是指外貌相似、性质相通时,以此托彼,使主体更加 突出。正面衬托,还可用环境来衬托人物心情。用什么景物来衬托 什么感情是有一定规律的。 反面衬托,是指形象不同、性质相反时,正反相衬,以次托主。 人们在写景尤其是静景时,通常用一些细微声音来衬托,这些声音 打破了环境的宁静,看似不和谐,其实衬托了环境的安静。用景物 来衬托人物心情,也可以用“反衬”。就是用美好的景物来衬托人 物凄凉的心情,用凄凉、肃杀的景物来衬托人物兴奋、快乐的心情。 侧面衬托,即通过他人对某事物的反映和评价来衬托这个事 物。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珠星璧月彩云中
2.《声声慢》 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的 途中,她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 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在这种背景下,词人写 下了此词。
栏目 导引
3.《虞美人》
肃杀(清秋、残照、红衰翠减)、空寂(冷落、无语)的色彩,
制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这种景象和氛围与词人悲凉的心境相
吻合,不但可以使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词人的心境,也为下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74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74教学设计

1《声声慢》教学设计河北昌黎第一中学卢桂芝【一】课程简介《声声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必修模块4)第二单元的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中的一首。

本单元以我国宋代著名词作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掌握亲代豪放、婉约不同风格的作品,体会词的声律之美,领悟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逐步增强对词作的鉴赏能力。

《声声慢》是我国著名才女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作者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只的灾难与不幸之后,词作的风格由早期的清丽变为沉郁。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诵读诗词、讨论探究、成果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晚年生活的“愁”情,掌握“愁”的具体内容,并且掌握本词的写作手法即直接抒情、借景抒情。

本课运用我校智动课堂系统,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平板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再加入自己的理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宋词,对宋词的认知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也有对宋词进行鉴赏的初步知识。

本词让学生在了解李清照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最终理解作者满腹的愁情。

【四】教学目标析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作品的愁情2、品味叠词的作用3、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学习重点:叠词的作用和“愁”的具体内涵学习难点:本词借助典型意象抒发自己满腹的愁情【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共一课一、导入新课在两宋之交,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用自己的才情照亮了两宋文学,也惊艳了我国文学史;她经历两宋之交的战乱,虽然价值联城的财产遗失殆尽,但却留了不朽诗篇,因此她被誉为“乱世中的美神”。

这位旷世才女就是——李清照!今天,我们就学习她的著名词作《声声慢》。

教师情境导入,让学生进入词的境界二、作者简介要想读懂一首词,必须要对作者有深入的了解,正所谓“知人论诗”;同时也要明确作者写作这首词所处的背景,即“知人论世”。

【精品】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7课诗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三3

【精品】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7课诗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三3

第7课诗五首学习重点 1.背诵五首古诗。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品读鉴赏古诗的方法技巧。

一、文本名句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陆游名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剑南诗稿·文章》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痴.儿( ) ②养拙.( )③秦皇空此瘗.黄金( ) ④风骚.( )(2)多音字①伯⎩⎪⎨⎪⎧大伯.大伯.子②塞⎩⎪⎨⎪⎧塞.车边塞.郁塞.2.辨形组词(1)⎩⎪⎨⎪⎧戍戊戎戒(2)⎩⎪⎨⎪⎧ 班斑(3)⎩⎪⎨⎪⎧僻避3.选词填空(1)苍茫·苍莽①我津津有味地体会着与那喧嚣的街道、繁华的灯火形成强烈对比的夜色________之下的一丝静谧。

②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果然是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________的丛林中找寻小径跋涉前进了。

(2)割据·盘踞①东汉末年军阀的________混战,令许多无辜百姓生离死别,安定的生活被破坏了。

②一窝海盗________在一座小岛上,并且经常去陆地夺取渔民们的食物。

1.《登快阁》中用了哪些典故?答:2.阅读《书愤》,回答:(1)《书愤》中诗人“书”了哪些事?答:(2)《书愤》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3.《论诗(其二)》中“至今已觉不新鲜”指什么?是不是在贬抑李、杜?4.《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全诗四句的语气不大相同,即诗人用了不同的口吻来表达出发前的复杂感受。

试概括每一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口吻和感受。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7诗五首教案语文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7诗五首教案语文版必修3
- 考察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如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4. 作业完成情况:
- 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如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展现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等。
- 检查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如是否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改进表达方式等。
- 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和拓展,如是否能够主动探索新的知识、运用所学进行创作等。
2.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 学生能够分析出诗中的意象,如“湖上初晴后雨”象征人生的变幻无常。
-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慨和思考。
3. 《赤壁赋》:
- 学生能够分析出赋中的意象,如“赤壁之战”象征历史的转折和英雄的壮志。
- 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涉江采芙蓉》、《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如诗中的节日、历史典故等。
- 题目:请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中“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象和情感。
- 答案:这首诗中的意象有“湖光”和“秋月”,通过“两相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解读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 题目:请解读《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修辞手法。
- 答案:这句诗运用了夸张手法,通过“大江东去,浪淘尽”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千古风流人物”则运用了对偶手法,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珠星碧月彩云中 5 词三首(二)教案 语文版必修3-语文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珠星碧月彩云中 5 词三首(二)教案 语文版必修3-语文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5 词三首(二)◎诗海拾贝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南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赏析】这首词开篇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而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并借此含蓄地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词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

词的上片借“青山”“烟雨”表达自己的理想,词人壮志未酬,盼望与志同道合的“高人”共商国事,希望抗战高潮到来。

下片集中写“愁”。

词人先写自己因忧愁而发白,结尾两句,诙谐有趣,而寓意颇深。

本词设喻巧妙,想象奇特,词人深沉的思想、胸中的抱负和愤懑,都在写景中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语林撷英作者名句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5.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7.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卡片相关材料北宋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

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姓名张孝祥生卒年1132-1170字号称谓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籍贯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相关材料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曾因触犯秦桧下狱。

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

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多为慷慨悲凉之作,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二)教案语文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二)教案语文版必修3
(2)创作练习: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词作品,运用所学的词的形式特点和创作技巧,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3)学术研究:推荐学生查阅学术期刊、论文等,深入了解词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创作背景,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
(4)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词作品朗诵、词作品比赛等活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词作品的热爱。
(5)互动交流:建议学生加入词作品鉴赏社群,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互动交流,共同提高词作品鉴赏水平。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一:分析下列词作品中的意象、情感和创作背景。
答案:
(1)词作品中的意象:描述词作品中出现的具体事物,如山水、花鸟、人物等,以及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2)词作品中的情感:分析词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以及这些情感的来源和变化。
2.教学难点:
(1)词的形式特点:词的形式多样,韵律、对仗等特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2)词的意境与情感:词作品中的意象丰富,情感内涵深刻,学生难以准确把握。
(3)词的创作背景:词作品创作背景复杂,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知识,学生难以全面了解。
(4)文学鉴赏与批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过程,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3)词作品中的创作背景:了解词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词人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情感。
例题二:请分析下列词作品中的韵律、对仗等形式特点。
答案:
(1)韵律:分析词作品中韵脚的规律和变化,如平仄、押韵等。
(2)对仗:分析词作品中词语的对仗规律,如对偶、对仗等。
(3)其他形式特点:分析词作品中其他形式特点,如句式结构、字数等。
(4)词谱教程:为学生提供词谱的学习资源,如《词谱教程》、《词谱解析》等,帮助他们掌握词的形式特点和创作技巧。

【推荐K12】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7课诗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

【推荐K12】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7课诗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

第7课 诗五首 学习重点 1.背诵五首古诗。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品读鉴赏古诗的方法技巧。

一、文本名句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陆游名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剑南诗稿·文章》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痴.儿( ) ②养拙.( )③秦皇空此瘗.黄金( ) ④风骚.( )(2)多音字①伯⎩⎪⎨⎪⎧ 大伯.大伯.子 ②塞⎩⎪⎨⎪⎧塞.车 边塞. 郁塞.2.辨形组词(1)⎩⎪⎨⎪⎧ 戍 戊 戎 戒(2)⎩⎪⎨⎪⎧ 班 斑(3)⎩⎪⎨⎪⎧ 僻 避3.选词填空(1)苍茫·苍莽①我津津有味地体会着与那喧嚣的街道、繁华的灯火形成强烈对比的夜色________之下的一丝静谧。

②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果然是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________的丛林中找寻小径跋涉前进了。

(2)割据·盘踞①东汉末年军阀的________混战,令许多无辜百姓生离死别,安定的生活被破坏了。

②一窝海盗________在一座小岛上,并且经常去陆地夺取渔民们的食物。

1.《登快阁》中用了哪些典故?答:2.阅读《书愤》,回答:(1)《书愤》中诗人“书”了哪些事?答:(2)《书愤》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3.《论诗(其二)》中“至今已觉不新鲜”指什么?是不是在贬抑李、杜?4.《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全诗四句的语气不大相同,即诗人用了不同的口吻来表达出发前的复杂感受。

试概括每一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口吻和感受。

【2020】最新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7诗五首优选习题语文版必修3

【2020】最新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7诗五首优选习题语文版必修3

可热”改为“蜚声中外”。④“惠顾”改为“光临”。⑤“请您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删除。
5/5
尽情行乐。E 项,首先,刘诗中“寻常百姓家”的景象,不同于《曲江》诗中小堂和苑冢
因无人居住和照管而变得荒凉破败的景象;其次“物是人非”用于本诗也不准确,主人
逝去,小堂荒凉破败,墓冢无人管理,石雕麒麟卧在地,这些都不能说是“物是人非”,而
是“物”“人”两非,另外,把“物是人非”归入黍离之悲也不准确。
答案 CE
诗人的惆怅,“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中的“且看”是只管
看之意,“莫厌”是不推辞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行乐的愿望。
D.颔联两句不但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欲”等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
生眷恋
12.下面是某市某中学读书节活动学生会发给莫言先生的邀请函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语
言表达不得体或不简明,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我校第五届读书节将于 20xx 年 2 月 25 日至 2 月 28 日举行。作为家乡学子,我们
特向您发出鼎力邀请,恭请您莅临指导并给广大莘莘学子发表演讲。虽然您现在已是炙
手可热的公众人物,事务繁忙,但我们仍十分期盼您的惠顾,请您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
豪?
,
,
?
解析注意所给材料中的限定条件。一是“古典诗歌”,二是“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另外,还需要运用反问。
答案示例(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读着这优美动人的诗句 哪个浪迹天涯的
游子不希望飞回生他养他的地方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5课词三首(二)学案语文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5课词三首(二)学案语文版必修3

第5课 词三首(二)学习重点 1.诵读这三首词,背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理解典故在表达中的作用;理解词的含意,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词人的思想情感。

文本名句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6.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 (1)单音字①故垒.( ) ②羽扇纶.巾( ) ③樯橹..( ) ④一尊.还酹.( ) ⑤膻.腥( ) ⑥隔水毡.乡( ) ⑦空埃蠹.( ) ⑧巷陌.( ) (2)多音字劲⎩⎪⎨⎪⎧ 劲.头 劲.敌2.辨形组词(1)⎩⎪⎨⎪⎧砌 沏(2)⎩⎪⎨⎪⎧蝉婵(3)⎩⎪⎨⎪⎧帐 账(4)⎩⎪⎨⎪⎧霭 蔼(5)⎩⎪⎨⎪⎧瑾 谨(6)⎩⎪⎨⎪⎧胥 婿3.选词填空 (1)萧索·萧条①岸边的柳树叶子早就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柳枝,更添________的气氛。

②尽管新城市广场少部分区域几次做了经营调整,但始终未能摆脱________的状态。

(2)湮没·淹没①当主持人朱宝训宣布比赛结束时,场下蓄势已久的众多小棋迷争先恐后拥上台寻找两名棋手签名,常昊、古力瞬间________在“粉丝”群中。

②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被现当代中国历史________已久的不少著名学者,又重新引起学术界、出版界乃至传媒的注意。

《念奴娇 赤壁怀古》1.上阕中作者极力地渲染景物的宏伟、壮阔、气势磅礴,目的是什么? 答:《六州歌头》2.“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2021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

2021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

2021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学习重点 1.熟读这五首曲,体会它们不同的风格。

2.明白得口语化的比喻、曲中对比、曲中用典等写作技巧,了解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生活,培养富有个性的审美乐趣。

一、元曲名句1.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刺世》2.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白朴《中吕·阳春曲知己》3.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周德清《中吕·塞鸿秋》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眺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二、文本名句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白朴《越调·天净沙秋》2.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春》3.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春》4.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5.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6.想人一辈子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渔樵.( ) ②巢鸠.( )③蛩.吟( ) ④密匝.匝( )⑤攘.攘( ) ⑥命窘.( )⑦馄饨..( ) (2)多音字①囤⎩⎪⎨⎪⎧ 囤.积居奇 粮囤. ②斗⎩⎪⎨⎪⎧ 斗.篷 斗.争2.辨形组词(1)⎩⎪⎨⎪⎧ 蛩 跫 (2)⎩⎪⎨⎪⎧ 熏 薰 醺3.选词填空(1)埋怨·报怨①一位消费者________说,这些包装好的食品购买时不可能打开看个怎么说,可买回家后发觉“上当”的味道实在不行受。

②中国政府不念旧恶,以德________,妥善地解决了一系列战争遗留问题。

2021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单元写作学案语文版必修320210714224

2021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单元写作学案语文版必修320210714224

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单元写作学案训练目的运用好借景抒情法。

本单元诗词曲的写作特点,根本上表达了“景〞与“情〞的结合:?八声甘州?通过登高远望所见,抒发了漂泊江湖的愁思、仕途失意的悲慨和怀才不遇的无奈。

?越调·天净沙秋?以秋景为写作题材,勾勒了一幅美丽中带着和谐的人生图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技法指导借景抒情法,就是通过对现实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自然景物本来是客观存在的,它本身也不会像人类一样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但是因为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同,所以在对待这些自然景物时,就会带着各自的主观情感;在写这些景物时,自然就会带上作者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

作者写景,其实不是为了单纯地描写景物,往往是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

运用借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作者都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上,也就是寓情于景。

要较好地运用借景抒情法,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所写景物要与自身情感一致。

我们要带着一定的感情去欣赏景物,自然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人的心情、情感是经常变化的。

心情不同,对同一景物的感受也就不同。

所以,写景时对景物要有选择,选择可以表现自己心情和情感的景物去写。

如心情感伤,你选莺歌燕舞、百花盛开就不恰当;心情冲动,你选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更不适宜。

因此,写景与心情一定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情景相映,情因景生。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

自然景物也各有其独特的特征,互不一样,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才能真正表现出景物的与众不同。

写景又是抒情的根底,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先要写好景物。

抓住要描写的景物与别的景物不同的独特特点,带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去精心描绘,做到景物特点突出,个性鲜明。

描写时要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或赞扬、感慨,或欢快、喜悦,或受到启发,或引起遐想。

首先应选定表达这种情感的景物,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所描绘的景物形象化,这样才能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互相浸透,融为一体。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过程设计抱住她,紫玉却像轻烟一般不见了。

唐戴叔伦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诗景(见司空图《与极浦书》).四个典故,每个典故一个意象,潜蕴着作者对自己今生今世爱情、事业、理想、追求的痛苦反思。

庄生晓梦迷蝴蝶,抱负成虚;望帝春心托杜鹃,理想幻灭。

玲珑剔透的沧海明珠,本为稀世珍宝,如今却只是在明月映照之下,成盈盈之“珠泪”,独自被遗弃在沧海;自己追求的对象,如同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然醒悟之时已风光不再。

即使是当时已惘然无尽,又何况如今独自抚思.如泣如诉的悲剧式诘问,让诗人陷入“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的深深的思索与迷惑之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3、总结全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2、评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绘有锦缎般美丽花纹的瑟,据说原先有五十根弦,后改为二十五弦,声调悲凉。

诗的开头作者不写他物,以“锦瑟"开题,以“无端”发问,而后以“思”引出对“华年"的叹息,看似刻意为之,实是自然而成.瑟的锦缎花纹,不就是自己的花样年华?瑟的悲凉声调,不就是自己的痛苦一生?华年已逝,如锦瑟有五十弦没有理由、无须解释,即使解释也无从说起,而锦瑟的一弦一柱弹出的一音一节,却不能不勾起作者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叹年华盛景已逝,寓心中难言之悲,音繁绪乱,怅惘难奈,发为首句,感人至深。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各用一个典故。

第三句用《庄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庄生,即庄子,战国时哲学家,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逍遥自在地飞翔,醒后竟不辨己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目标·重点1.了解作者李商隐。

2.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体会李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4.进一步训练读诗诵诗的能力,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1.读准字音(1)锦瑟.()(2)惘.然()(3)马嵬.()(4)宵柝.() (5)未卜.() (6)晓筹.()2.理解词义(1)无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惘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宵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四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诵读《锦瑟》一诗,思考: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和颈联都运用了典故,这些典故寓含着怎样的含义?渲染了什么样的情调?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诗五首学习重点 1.背诵五首古诗。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品读鉴赏古诗的方法技巧。

一、文本名句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陆游名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剑南诗稿·文章》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痴.儿( ) ②养拙.( )③秦皇空此瘗.黄金( ) ④风骚.( )(2)多音字①伯⎩⎪⎨⎪⎧大伯. 大伯.子 ②塞⎩⎪⎨⎪⎧塞.车 边塞.郁塞.2.辨形组词(1)⎩⎪⎨⎪⎧戍 戊戎 戒(2)⎩⎪⎨⎪⎧班斑(3)⎩⎪⎨⎪⎧僻 避3.选词填空 (1)苍茫·苍莽①我津津有味地体会着与那喧嚣的街道、繁华的灯火形成强烈对比的夜色________之下的一丝静谧。

②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果然是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________的丛林中找寻小径跋涉前进了。

(2)割据·盘踞①东汉末年军阀的________混战,令许多无辜百姓生离死别,安定的生活被破坏了。

②一窝海盗________在一座小岛上,并且经常去陆地夺取渔民们的食物。

1.《登快阁》中用了哪些典故?答:2.阅读《书愤》,回答:(1)《书愤》中诗人“书”了哪些事?答:(2)《书愤》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3.《论诗(其二)》中“至今已觉不新鲜”指什么?是不是在贬抑李、杜?答:4.《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全诗四句的语气不大相同,即诗人用了不同的口吻来表达出发前的复杂感受。

试概括每一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口吻和感受。

答:1.阅读《登快阁》,思考:(1)诗中的景物描写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答:(2)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答:2.阅读《书愤》,思考:(1)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答:(2)该诗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答:(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3.阅读《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思考:(1)诗的开头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请简要概述。

答:(2)最后四句在写法上和前面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4.阅读《论诗(其二)》,思考:赵翼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

请结合本诗的结构,分析这首诗是怎样体现创新观点的。

答:5.阅读《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思考:诗中“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借此简单评析一下本诗。

答:读《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一诗,回答:建国之初,气象更新,作者何来愁思?答:链接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1)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

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

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在京师,与黄庭坚俱游苏轼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

尤长于诗,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

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2)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敛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之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

(3)高启(1336—1374),字季迪,曾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长州(治今江苏苏州)人。

明初文学家。

曾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编订《元史》。

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

(4)赵翼(1727—1814),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字云崧,号瓯北。

江苏阳湖(今武进)人。

有《廿二史札记》《瓯北诗钞》等。

(5)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

字元抚,又字少穆。

福建侯官(治今福州)人。

曾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能诗文。

有《云左山房诗钞》等。

2.背景展示(1)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并抒写下登临时的所见所感。

《登快阁》就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

(2)《书愤》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我待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遂作此诗。

(3)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高启受召到南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

此时,明朝刚刚建国,南北方基本平定。

为医治战争创伤,拯救民困,朱元璋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号召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

风华正茂的诗人高启,看到举国上下一派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禁心潮激荡,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的憧憬,于是写下了《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一诗。

(4)赵翼生活的时代,文学上复古倾向严重。

而他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赵翼善以议论为诗,紧密结合具体、鲜明的形象,而并非枯燥乏味地说教。

他把抽象的理论用诗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寓意深邃,易读易诵,醒人耳目,反映了他的诗贵创新的进步主张。

(5)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林则徐遭谗被革职发配到新疆伊犁,作此诗留别家人。

该诗表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和他面临遣戍的旷达胸怀。

文内文外异曲同工,爱国情浓陆游在《书愤》中有“中原北望气如山”一句,“气”指什么?指报国之气。

起句紧扣主题,言简意赅。

全诗纵横恣肆,峰回路转,极尽铺张,全在表现这一内涵。

结尾二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便千年过去,自己的爱国之情也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衰减,反而愈加强烈,点明了全诗意气流荡的情思诗旨,全面地反映了陆游的性格。

至此,我们自然地体会出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愿望。

整首诗充满爱国激情。

此时此境诗人深怀忧民之心、忠君之意,难忘报国。

这时的陆游“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并对腐朽无能、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了愤怒的谴责。

无独有偶。

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作了题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课本节选的是第二首。

从全诗来看,应该说是一首讽刺诗,或者是自嘲诗。

所讽、所嘲,应该是当时腐败透顶而又昏聩糊涂的清王朝。

烟毒泛滥,国将不国,幸亏有林则徐这样的志士仁人挺身而出,置个人生死荣辱于度外,承担起禁烟这一重大责任。

眼看大功就要告成,却因定海一失,内部的打击接踵而至。

皇帝虎头蛇尾,从慰勉一变而为斥责,接着是罢官、充军。

林则徐虽不以个人的是非荣辱为意,但是眼看大局糜烂,能不痛心!他虽想挽狂澜于既倒,但是别人不许他插手,他又有什么办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联佳句是第二首的第二联。

诗人气概昂扬,发出了他内心的表白:纵是被贬遣戍,只要是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虽为之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绝不会为了个人的得失趋福避祸。

作者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操,使人感动。

这两句诗既是作者自己的座右铭,也成为长期激励后人的名句、格言,与陆游的《书愤》有异曲同工之妙。

壮哉!大哉!陆游、林则徐……这些爱国英雄们,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类文品悟古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爱国诗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浓烈奔放的一枝奇葩,充分展现了我国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

爱国诗篇是诗人用血泪写成的,它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

较早的代表人物要首推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忧国忧民,满腔热忱,却不被昏庸的楚怀王任用,反遭流放。

坎坷的政治命运并不能削弱他对楚国的一片赤诚,在他的代表作《离骚》里,诗人写道:“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诗句中热爱祖国的深情,贯穿屈原的一生,熔铸了他的人格,辉映着他的诗品。

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爱国诗词也相应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如“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唐代著名诗人中,“诗圣”杜甫写了不少爱国诗歌。

但由于杜甫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中,《春望》《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饱含着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哀痛。

爱国诗词的大发展出现在宋代,尤其在南宋。

在靖康之变后,南宋统治者偏居一隅,尽管统治集团屈节求和,但人民的爱国热情异常高涨,反映到文学中,就是爱国诗词的大发扬。

陆游的“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在《贺新郎》中写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词中暗用“女娲补天”的典故,表达了挽狂澜于既倒,恢复祖国河山的热切愿望。

除陆、辛二人外,曾巩、陈与义、范成大、张孝祥、李清照、陈亮以及岳飞、文天祥等人的作品大都辉映着爱国主义的光芒,他们共同把爱国主义诗词的创作推向高峰。

到了明末和清末,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爱国诗人再次奏响了抗敌救国的主旋律。

如夏完淳的“缟素酬家国,戈船决生死”,清末诗人黄遵宪的“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梁启超的“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煮不平”,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等,无不令人荡气回肠。

在明清诗人中,林则徐以禁烟强国、勇抗外侮的民族英雄形象让后人景仰,他在《示家人》中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此来表现他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牺牲一切,无所畏惧的爱国情怀。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

伟大的爱国诗人们所抒写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不朽巨作,必将激励着后人以更大的热情献身于自己的祖国!微感言:素材运用课内素材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