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社会工作概论大一复习知识点

社会工作概论大一复习知识点社会工作是以社会为对象,以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福利为目标,通过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区工作等方式对个体和社会进行干预和帮助的一门专业学科。
社会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作为社会工作学习者,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社会工作概论大一复习的重点知识点。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及特点社会工作是一项为改善社会福利、提高社会公平与正义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
它通过倡导社会改革、提供福利服务、支持社区发展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式,帮助人们处理生活中的困境,并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1. 客观性和主观性:社会工作既需要客观的方法和技巧,又需要工作者关心和关爱的主观情感。
2. 综合性和多元性:社会工作涉及众多领域和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工作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强调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应用。
二、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则和价值观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人的权益。
在进行社会工作时,应当秉持以下价值观:1. 社会正义:追求社会公平和人权的平等。
2. 尊重人的尊严: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和权利。
3. 自主权和参与权:鼓励个体通过自主选择和参与来改善自身状况。
4. 公共利益:服务于全社会的利益和福祉。
三、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和技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常用的社会工作实践方法和技巧:1. 评估和规划:通过对个体和家庭状况的评估,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目标。
2. 沟通与倾听:倾听并理解个体和家庭的需求和问题,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
3. 危机干预:在个体面临危机时,进行紧急干预和支持。
4. 社区介入:通过社区资源和组织的介入,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
5. 建立网络和合作: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和组织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社会工作的职业伦理与职业规范社会工作者应当遵守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确保他们的工作是合法、合乎道德和有效的。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章2稿)PPT课件

2020/3/23
1
潍坊市部分社区参加山东省社区社 会工作项目大赛案例集锦
一、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二、奎文区大虞街道孙家社区 三、潍城区城关街道曹家巷社区 四、潍城区南关街道人民商城社区 五、奎文区北苑街道金都社区
2020/3/23
2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器项目(脚本)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潍坊市奎文区益民社会组 织服务中心的xx,向各位汇报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器项 目,我将从项目概述、项目实施、经验创新、示范效 应、社会效益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2020/3/23
13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社会组织大发展, 孵化培育走在前, 社区治理提水平, 撸起袖子加油干!
2020/3/23
14
奎文区大虞街道孙家社区
金色阳光社区综合养老服务项目
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孙家社区 21世纪,中国的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 问题!在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社区的依托 作用如何发挥?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潍坊市奎文区大 虞街道孙家社区 “金色阳光社区综合养老服务”项目。
2020/3/236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4.开展公益创投 组织开展公益创投,并指导入驻组织参加各级创投大 赛,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公 益创投照片) 5.建立健全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开展准入评估、中期 评估及末期评估,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2020/3/23
7
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
青少年关爱项目;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我们的
“和美东关”精准扶贫项目,共筹集款物36.8万元,
为1028户困境家庭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
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专业《社会工作概论》

韩山师范学院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与目的专升本招生考试是针对专科学历的考生通过广东省普通高校专升本统一考试从而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就读的选拔考试。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本科目知识进行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1.识记:能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工作的内涵3.社会工作的构成4.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5.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考核要求1.识记(1)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2)社会工作的发展(3)社会工作的内涵(4)社会工作的要素(5)社会工作与社会学、心理学的关系2.理解、应用(1)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2)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3)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领域(4)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工作者及其特征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3.社会工作的功能4.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5.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什么是社会工作者(2)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4)社会工作者的助人功能(5)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2.理解、应用(1)功能的类型(2)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3)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特点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考核知识点1.价值的地位和作用2.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3.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二、考核要求1.识记(1)早期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2)反价值(3)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4)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5)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2.理解、应用(1)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2)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教育问题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理论的地位2.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3.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4.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5.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2)心理分析学理论(3)认知理论(4)行为主义理论(5)社会系统理论(6)标签理论(7)沟通理论2.理解(1)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2)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3)人文主义理论(4)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5)马克思主义理论(6)增权理论(7)女权主义理论(8)叙事治疗理论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福利的内涵2.社会福利的分类3.社会福利的功能4.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福利的定义(2)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2.理解(1)社会福利的分类(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个案工作的涵义2.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3.个案工作的过程4.个案工作的技巧5.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6.个案工作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个案工作的涵义(2)个案工作的过程(3)个案工作的技巧(4)个案工作的方法2.理解、应用(1)个案工作的要素(2)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3)危机介入模式(4)任务中心模式(5)社会心理模式(6)行为治疗模式(7)叙事治疗模式第七章小组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工作的涵义2.小组工作的理论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4.小组工作的原则5.小组工作的技巧二、考核要求1.识记(1)小组工作的涵义(2)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3)小组工作的功能(4)小组工作的原则(5)小组工作的技巧2.理解、应用(1)小组的类型(2)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3)小组工作的过程第八章社区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社区工作的涵义2.社区工作的发展3.社区工作的理论4.社区工作的过程5.社区工作的技巧6.中国的社区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区工作的涵义(2)地区发展模式(3)社会策划模式(4)社会行动模式(5)社区工作的过程(6)社区工作的原则(7)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法2.理解、应用(1)社区工作的发展(2)社区工作的理论(3)中国社区服务中的问题与发展(4)社区建设第九章社会行政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行政的涵义2.社会行政的功能3.社会行政的内容4.我国的社会行政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行政的涵义(2)社会行政的层次(3)社会行政的功能(4)项目方案的内容(5)优秀方案评估标准2. 理解、应用(1)社会行政的地位(2)督导与激励(3)协调与控制(4)评估与报告(5)我国的社会行政第十章儿童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2.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3.儿童社会工作的方法4.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儿童的生理特征(2)儿童的心理特征(3)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2. 理解、应用(1)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2)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第十一章青少年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4.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5.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6.中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青少年的涵义(2)青少年社会福利(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4)个案辅导(5)团体活动(6)社区建设2.理解、应用(1)青少年的界定(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3)生物进化理论(4)学习理论(5)认知发展理论(6)当代中国青少年问题第十二章老年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老年社会问题2.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3.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4.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二、考核要求1.识记(1)老年社会工作的缘起(2)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因素(3)撤离理论(4)老年个案工作(5)老年小组工作(6)机构照顾(7)社区照顾第十三章妇女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2.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3.中国妇女社会工作的实践二、考核要求1.识记(1)女性主义(2)妇女增权(3)社会支持网络2.理解、应用(1)社会性别主流化(2)三大主体活动(3)四项工程(4)女性社会服务第十四章残疾人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4.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5.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2)正常化理论(3)回归社会理论(4)增能理论(5)优势视角理论2.理解、应用(1)个人模式(2)社会模式(3)社会康复(4)社区康复(5)职业康复第十五章家庭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2.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3.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4.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家庭社会工作的要素2.理解、应用(1)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2)家庭系统理论(3)生命周期理论(4)家庭沟通理论(5)家庭冲突理论(6)家庭治疗第十六章医务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2.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3.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4.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5.医务社会工作的领域6.医务社会工作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2)医务社工的角色(3)医务社会工作的方法2.理解、应用(1)医务社会工作的领域第十七章工业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工业社会工作的理论2.工业社会工作的内容3.工业社会工作的方法4.工业社会工作的实物模式二、考核要求1.识记(1)工业社会工作的形态(2)职业生涯理论(3)企业社会责任理论(4)微观工作方法(5)宏观工作方法2.理解、应用(1)工业社会工作的历史(2)员工协助的实务模式(3)企业社会责任的实务模式第十八章农村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农村社会工作的涵义2.农村社会工作的特点3.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4.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5.农村社会工作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农村社会工作的要素(2)农村社会工作的特点(3)进入农村社区的方法2.理解、应用(1)农村社会工作的任务(2)反贫困理论(3)社会资本理论第十九章反贫困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国际经验2.中国的反贫困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贫困的测量(2)资产建设理论2.理解、应用(1)社会救助(2)农村扶贫与社会工作第二十章矫正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矫正社会工作的涵义2.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3.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4.矫正社会工作的实务5.中国的矫正社会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矫正社会工作的涵义(2)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3)社区矫正的工作制度2.理解、应用(1)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2)矫正社会工作的工作人员第二十一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2.中国的民政工作3.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4.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二、考核要求1.识记(1)民政工作的介入方法2.理解、应用(1)民政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二十二章社会工作教育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2.社会工作教育的性质3.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4.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5.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6.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二、考核要求1.识记(1)课程的层次结构2.理解、应用(1)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第二十三章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2.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3.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4.社会工作实习的过程5.社会工作实习督导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工作实习的内涵(2)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3)督导的功能2.理解、应用(1)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2)实习机构选择(3)督导的素质(4)督导的模式第二十四章社会工作研究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工作研究的涵义2.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3.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4.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5.社会工作研究的程序6.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工作研究的界定(2)价值中立(3)研究程序(4)社会调查法(5)个案研究法2.理解、应用(1)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2)实证主义方法论(3)反实证主义方法论(4)行动研究法《个案工作》第一章个案工作的原理一、考核知识点1.个案工作的概念2.个案工作的基石3.个案工作的应用4.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个案工作的定义(2)个案工作的基石2.理解、应用(1)个案工作的应用(2)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第二章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一、考核知识点1.人在情境中2.接纳与非评判3.当事人自决4.保密二、考核要求1.识记(1)人在情境中(2)接纳与非评判(3)当事人自决(4)保密2.理解、应用(1)人在情境中(2)接纳与非评判(3)当事人自决(4)保密第三章个案工作者一、考核知识点1.了解自己2.文化理解力3.个案工作者的实践能力4.个案工作者的精神素质二、考核要求1.识记(1)文化理解力2.理解、应用(1)个案工作者的实践能力(2)个案工作者的精神素质(3)个人成长第四章个案工作的技巧一、考核知识点1.什么是个案工作的技巧2.会谈的技巧3.记录的技巧二、考核要求1.识记(1)会谈的含义(2)基本的会谈技巧(3)探寻和解决问题的技巧(4)与家庭一起工作的技巧2.理解、应用(1)专注、倾听、鼓励、反映感受、自我坦露(2)询问的技巧、聚焦问题的技巧、支持当事人的长处(3)记录的含义、功能、标准、形式第五章个案工作的过程一、考核知识点1.个案工作过程综述2.初次接触与建立专业关系3.收集资料与问题评估4.确定目标和制定工作方案5.执行计划6.结案与评估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个案工作过程综述(2)会谈前的准备(3)工作者的角色(4)进入结案阶段2.理解、应用(1)暖身(2)初步评估当事人的需要及问题(3)转介(4)初步接触与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5)收集资料的要求和技巧(6)问题评估的原则和技巧(7)目标的要求和类型(8)确定目标的步骤(9)制定工作计划(10)评估第六章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派别(上)一、考核知识点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2.人本治疗模式3.行为派治疗理论与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假设(2)自我概念(3)行为派模式的主要概念2.理解、应用(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主要理论和方法(2)人本治疗模式主要理论和方法(3)行为派治疗理论与方法主要理论和方法第七章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派别(下)一、考核知识点1.危机干预模式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3.家庭治疗二、考核要求1.识记(1)危机(2)ABC理论(3)家庭治疗的基本假设和主要概念2.理解、应用(1)危机干预模式主要理论和方法(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主要理论和方法(3)家庭治疗主要理论和方法《小组工作》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工作的涵义2.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3.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二、考核要求1.识记(1)小组工作的涵义(2)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2.理解、应用(1)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2)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工作的价值观2.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与实务原则3.小组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二、考核要求1.理解、应用(1)小组工作的价值观(2)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与实务原则(3)小组工作者的素质要求第三章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小组动力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工作的相理论2.小组动力分析二、考核要求1.识记(1)需要理论(2)小组动力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4)镜中我理论(5)交流分析理论2.理解、应用(1)需要理论(2)小组动力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4)镜中我理论(5)交流分析理论(6)小组动力分析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目标模式2.互惠模式3.治疗模式4.发展模式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目标模式(2)互惠模式(3)治疗模式(4)发展模式2.理解、应用(1)社会目标模式(2)互惠模式(3)治疗模式(4)发展模式第五章小组的领导一、考核知识点1.领导的涵义2.领导的方式3.领导的素质和技巧4.领导面临的问题二、考核要求1.识记(1)领导的涵义(2)领导的方式2.理解、应用(1)领导的素质和技巧(2)领导面临的问题第六章小组的沟通和冲突一、考核知识点1.沟通的意义2.影响小组沟通的主要因素3.小组的冲突4.冲突的解决二、考核要求1.识记(1)影响小组沟通的主要因素(2)小组的冲突(3)冲突解决策略2.理解、应用(1)沟通的意义(2)影响小组沟通的主要因素(3)冲突解决策略第七章小组的构成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的内部构成要素2.小组的外部构成要素二、考核要求1.理解、应用(1)小组(2)成员(3)工作者(4)目标(5)协议(6)节目(7)规模(8)时间(9)空间第八章小组的筹备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的筹备2.小组的方案设计二、考核要求1.识记(1)小组计划书内容2.理解、应用(1)小组的筹备(2)小组的方案设计第九章小组初期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和工作2.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和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2)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2.理解、应用(1)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和工作(2)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和工作第十章小组中期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冲突时的特点和工作2.小组成熟时的特点和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小组冲突时的特点(2)小组成熟时的特点2.理解、应用(1)小组冲突时的特点和工作,工作者的任务与角色,常用的活动(2)小组成熟时的特点和工作,工作者的任务与角色,常用的活动第十一章小组后期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后期的特点和工作2.小组后期的工作技巧二、考核要求1.识记(1)小组后期的特点2.理解、应用(1)小组后期的工作任务(2)小组后期工作技巧第十二章小组的评估一、考核知识点1.小组评估的概述2.小组评估的设计3.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二、考核要求1.识记(1)小组评估2.理解、应用(1)小组评估的设计(2)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社区工作》第一章社区一、考核知识点1.社区概念和功能2.社区工作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区的学理界定和政策界定(2)社区工作的涵义2.理解、应用(1)社区的学理界定和政策界定、社区的功能(2)社区工作的涵义第二章社区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社区发展的概念与历史过程2.社区发展的目标与模式3.社区发展的原则与路径选择4.社区发展模式下社会工作的角色和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区发展的概念和目标(2)社区发展模式下社会工作的角色和方法2.理解、应用(1)社区发展模式下社会工作的角色和方法(2)社区发展路径选择第三章社会策划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策划的含义、理论和基本假设2.社会策划的功能、特征、内容、案主及工作者角色3.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和过程方法4.影响社会策划的主要原因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策划的的含义、理论(2)社会策划的功能、特征、内容、案主及工作者角色(3)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和过程方法2.理解、应用(1)社会策划的基本原则(2)社会策划的过程方法(3)影响社会策划的主要原因第四章社会行动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行动的含义2.社会行动的策略和原则3.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和功能4.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和步骤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行动的含义(2)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2.理解、应用(1)社会行动的策略和原则(2)社会行动的介入目标和功能第五章社区照顾一、考核知识点1.社区照顾的兴起的历史背景2.社区照顾的基本内容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区照顾的基本内容(2)社区照顾实施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工作技巧2.理解、应用(1)社区照顾的兴起的历史背景第六章社区服务一、考核知识点1.社区服务概述2.社区服务的内容3.社区服务运行机制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区服务的含义(2)社区服务的内容2.理解、应用(1)社区服务运行机制(2)社区服务中的福利性与营利性的关系第七章社区组织及其管理体制一、考核知识点1.社区组织2.社区组织管理体制3.世界各地社区组织管理的不同模式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区组织(2)社区组织管理体制2.理解、应用(1)社区组织与社区工作的关系第八章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一、考核知识点1.社区工作过程和方法的定义2.介入式社区工作过程3.社区工作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区工作过程和方法的定义2.理解、应用(1)介入式社区工作过程(2)社区工作方法Ⅲ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1.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满分200分。
必备素材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学科目整理

必备素材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学科目整理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学科目必备素材整理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涵盖广阔专业知识的学科,对于考研复习备考而言,准备一些必备素材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案例分析和专业书籍等方面,为大家整理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学科目必备素材。
一、社会工作专业知识1. 社会工作定义和领域:社会工作是以人的社会性需求为基础,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术,帮助个体和群体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的一种社会服务职业。
社会工作的领域包括儿童与青少年工作、老年人工作、社区工作、家庭工作等。
2. 社会保障体系:需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政策,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内容。
3. 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包括社会工作评估、社会工作干预、社会工作辅导等技能和方法,学会应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技术来解决具体社会问题。
4. 社会工作伦理与职业道德:理解社会工作的伦理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
5. 社会工作法律法规:理解相关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如《社会工作师管理暂行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掌握相关法规内容,确保为社会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二、案例分析1. 儿童保护案例:了解典型儿童保护案例,包括虐待儿童、流浪儿童等,学习相关干预和保护措施,掌握应对儿童保护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2. 社区服务案例:学习社区服务项目,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康复服务等,在实践中学习解决社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家庭工作案例:学习家庭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如家庭暴力、婚姻危机等,了解应对家庭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三、专业书籍1. 《社会工作导论》:作者是徐怀中,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经典教材,包括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等内容。
2. 《社会工作方法论》:作者是元遥,该书主要介绍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考生熟悉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
3. 《社会工作概论》:作者是郭建寿,该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全面介绍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等内容。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保障概论课件第八章 社会养老保险

因其他原因?
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 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 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进 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
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社会保险 共 同 性 商业保险
对可能的风险、事故进行保险,并提供事后的经济补偿
对可能的风险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基金 都属于保险学的范畴,因此都具有保险学的一般共性,如 对形成保险基金的保险费用的精算、无需对被保险人进行 资产调查等等 商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向投保人收取保 险费,对于合同约定的发生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 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一种合同行为
全体社会成员。
国家和社会。
救助对象不需要承担缴费 根据福利服务对象和项 义务。 目不同,分别是免费的 和低偿的。 维持最低生活,摆脱生存 改善生活,增进福利。 危机。 最低层面。 最高层面。
一、社会养老保险的界定及特征 (一)社会养老保险的界定 社会养老保险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 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 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 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P150)
(三)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模式(P158)
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强制实施的个人养老 储蓄制度,有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和智利强制性储蓄养老保险制 度两种形式。 中央公积金制度代表国家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印尼、斯里兰卡 等国家。 强制性储蓄养老保险制度代表国家有智利等拉美国家 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ppt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568—社会工作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568—社会工作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新增社会工作概论a-2一、单选题1.某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道:“我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挑我的刺儿,故意问我最难的问题,让我在班上丢脸,我真受不了!”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同理”技巧的是(C)。
A.“老师为什么这样对你呢?”B.“振作起来。
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C.“你生老师的气,因为他让你在班上很没面子。
”D.“你可能想多了,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美国学者罗斯曼提出的社区工作三大模式:(D)A.地区发展模式B.社会计划模式C.社会行动模式D.互动模式3.在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上,对慈善事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C)。
A.《地方政府社会服务法》B.《社会保障法案》C.《伊丽莎白济贫法》D.《新救济法》4.对机构投入的人力、时间、经历和财力的评估,指的是哪种类型的评估。
(B)A.过程评估B.投入评估C.方案评估D.结果评估5.社会工作者小马所在机构长期在某村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协助村民发展有机农业,受到村民欢迎。
某电视台想采访小马并报道该服务,小马向机构负责人汇报并经同意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小马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D)的伦理责任。
A.同事B.专业C.社会D.机构6.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与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相比,小组工作功能和效果上的特点是(B)。
A.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B.帮助服务对象利用与其他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和动力,解决个人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的问题C.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机构决策的过程,培养服务对象利己利人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D.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意识,共同改善生活质量7.以下哪种情况需要个案工作的介入(B)A.小明的班级出现不团结的情况B.小明最近因高考压力大出现焦虑的情绪C. 小明所在的社区因卫生情况与物业发展争执D.小明出现抑郁症的表现复习资料,自我完善,仅供参考,考完上交!。
济南大学社会工作考研题库

济南大学社会工作考研题库
济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题库涵盖了社会工作理论、实践方法、社会政策分析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模拟题目,供考生复习参考:
一、选择题
1. 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A. 促进社会公正
B. 提供心理支持
C. 改善个人和群体的福祉
D. 以上都是
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A. 尊重个人
B. 服务社会
C. 个人利益至上
D. 促进社会和谐
3.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优势视角”强调的是:
A. 问题导向
B. 资源导向
C. 需求导向
D. 环境导向
二、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2. 描述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生态系统视角”。
3. 阐述社会工作在解决贫困问题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
1. 论述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包容性方面的重要性。
2. 分析当前中国社会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3. 探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在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小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他最近在社区中遇到了一个家庭暴力
的案例。
受害者是一位妇女,她因为害怕丈夫的暴力而不敢寻求帮助。
小张应该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这位妇女?
要求:分析小张可能采取的策略,并讨论这些策略的优势和可能的局
限性。
结束语:
希望以上题库能够为准备济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的同学提供一定
的帮助。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考生在复习理论知识的
同时,也应关注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策略,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指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指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指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一、引言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指南旨在帮助考生全面了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为他们的考研备考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二、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和指导。
在考研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目标社会工作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公正与公平,并提升社会组织和社区服务的能力。
2. 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包括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方法和社会工作职业道德规范。
在考研复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的理论模型,如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等。
3. 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常见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包括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群体工作和政策倡导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三、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和验证,是考研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几个方面是考生需要着重准备的内容:1. 社会工作的案例分析考生需要掌握分析社会工作案例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案例收集、案例分析和制定干预计划等。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和方法。
2. 社会工作的实践技巧社会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家庭冲突处理、心理危机干预等。
同时,对于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关系、如何进行社会工作团队合作等也要有一定了解。
3. 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对于社会工作人员非常重要。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工作职业道德规范、反思能力和自我成长等内容,加强对社会工作职业特点的认识。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方法论解析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方法论解析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方法论是社会工作专业考研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政策解析和方法论应用。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中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方法论进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社会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改善社会福利和保障社会公平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1.1 多元性:社会政策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医疗、就业等,具有多领域的特点。
1.2 统筹性:社会政策应当在整体上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合理调配社会福利。
1.3 平等性:社会政策应当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
2. 社会政策的分类与分析方法社会政策可以按照其目标、对象、内容、形式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2.1 目标分类:社会政策可以分为福利政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等,根据政策的目标进行划分。
2.2 对象分类:社会政策可以分为儿童保护政策、老年人福利政策、残疾人保障政策等,根据政策的对象进行划分。
2.3 内容分类:社会政策可以分为社会保障政策、社区发展政策、医疗保障政策等,根据政策的内容进行划分。
2.4 形式分类:社会政策可以分为财政性政策、法律性政策、行政性政策等,根据政策的形式进行划分。
社会工作方法论是指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以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状况和提升个体生活质量为目标。
常见的社会工作方法论包括:3. 社区工作方法论社区工作方法论是指在跨领域、多方参与的社区环境中,通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合作,以达到社区问题解决和发展进步的方法和技巧。
社区工作方法包括社区评估、社区规划、社区参与等。
4. 客户导向的社会工作方法论客户导向的社会工作方法论着重于尊重个体的权利和需求,关注客户的人权和社会正义问题,以提升客户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这一方法论包括评估与介入、沟通与辅导、资源与网络等。
山东省考研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理论总结

山东省考研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理论总结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实践性学科,它是为了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发展而存在的。
社会工作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点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为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提供服务与支持的一种职业活动。
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全面性、个案性、案例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二、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权、社会正义、人的尊严和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者应该秉持这些价值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理论涵盖了很多学科和理论体系。
在山东省考研社会学专业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1. 系统理论:社会工作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个人、家庭、组织、社区和社会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实践中进行干预和支持。
2.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在促进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方面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个体与家庭、组织和社区等环境之间的互动,为客户提供适应环境的支持。
3. 力量和能力模型:社会工作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力量和能力,通过发掘、激发和增强客户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实现自我发展。
4. 批判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社会工作理论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揭示社会问题的根源,并通过社会变革来寻求解决之道。
四、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方法和技能来有效地开展工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社会工作方法:1. 个案管理:社会工作者通过个人与个体的互动,了解客户的问题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2. 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旨在通过组织和协调社区资源,提升社区的能力和发展,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解读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解读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社会问题解决和社会服务提供的学科和职业领域。
它通过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个体、家庭和社区等社会系统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自主性。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解读是对社会工作核心概念、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的深入探讨与阐释。
一、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包括人的尊严和价值、社会公正和社会变革、人际关系和社区、人类的权益和社会福利。
首先,社会工作以个体的人的尊严和价值为中心,将人作为社会工作的最终服务对象。
其次,社会工作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变革,致力于提供公平、平等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再次,社会工作关注人际关系和社区,通过协助个体和社区建立稳定的网络和支持系统,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和自主性。
最后,社会工作强调人类的权益和社会福利,通过为弱势群体争取和维护权益,促进社会的整体福祉。
二、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包括个人的发展与人际关系、社区实践、社会变革和社会正义。
首先,个人的发展与人际关系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关注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问题,并以亲密关系、支持系统和社交网络来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健康。
其次,社区实践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个人和家庭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和决策,提供社会服务和资源,促进社区的自我发展和自治能力。
再次,社会变革是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
社会工作者通过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和改革,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最后,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剥削,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均衡。
三、社会工作的实践技能社会工作的实践技能涵盖个案处理技能、家庭与群体工作技能、社区工作技能和社会政策分析和制定技能。
首先,个案处理技能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
它包括评估和诊断个体的需求和问题、制定个体服务计划、与个体建立专业关系并提供专业援助等。
其次,家庭与群体工作技能是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解析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解析社会工作是指通过专业技术手段,运用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为改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提供服务的一种专业职业。
在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中,理论与实践方法的掌握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进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重要理论1. 人类权利理论人类权利理论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每个个体都享有基本的自由和尊严,并应得到平等对待。
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维护和保护人类的权利。
考生需要熟悉《世界人权宣言》等相关国际法律规定,了解各类人权的内容和保障措施。
2.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通过了解个人与家庭、组织、社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考生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如系统边界、资源互动等。
3. 社会公正理论社会公正是社会工作中的核心价值之一。
社会工作者应致力于解决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达到社会公正的目标。
考生需要熟悉社会公正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实践方法,如权力分配、财富分配等。
二、实践方法1. 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核心方法,通过与个体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实现个人的自主发展。
考生需要了解个案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如问题识别、评估、干预计划制定等。
2. 家庭工作方法家庭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与家庭成员一起工作,促进家庭关系改善和问题解决。
考生需要了解家庭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家庭评估、家庭干预计划制定等。
3. 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与社区居民合作,促进社区问题的解决和社区资源的开发。
考生需要了解社区工作的核心方法和技巧,如社区调查、社区组织等。
4. 政策倡导方法政策倡导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倡导工作,为群体和个体争取权益和资源。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学科知识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学科知识点梳理社会工作是一门关于个人、家庭、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的学科,它通过有效的干预和支持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
在山东省考研中,社会工作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一系列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社会工作概述社会工作概述是社会工作学科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社会工作的定义、特点、目标和职能等。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干预形式,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方法来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社会工作职能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组织工作等。
二、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理论为指导,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支持和指导。
社会工作理论包括人类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社会福利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工具和技术,用来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方法包括调查评估、沟通技巧、干预策略和评估方法等。
调查评估是社会工作者了解案例个体或社会群体问题的过程,沟通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与个案个体或社会群体进行有效沟通的技术,干预策略是社会工作者针对问题制定和实施的干预方案,评估方法是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
四、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是社会工作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社会问题的识别、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社会福利资源的配置等。
社会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社会福利是指个体或群体根据社会政策获得的各种福利资源,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等。
五、社会工作伦理与职业规范社会工作伦理与职业规范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石,它涉及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职业责任等。
社会工作伦理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尊重个体和群体的自主权、保护个体和群体的权益、保持个案信息的保密等。
职业规范是社会工作者根据伦理原则而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计划2016 — 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政法学院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编码:23A0800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54学分:3.0授课时间:周一3-4节(双周);周三3-4节;周一7-8节;(双周)周三7-8节授课地点:11J1502;11J3102;10J104教学班:社会1601-02;1603-04;1605班授课教师:乔世东、张荣、邵金华填报日期:2017年2月25日《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授课计划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一)课程内容简介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生学习该专业的起步性专业基础课。
教学内容包括社会工作概述、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工作的哲学价值观、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过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微观社会工作方法、宏观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研究等。
在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本课程为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价值理念,专业理论与方法,以及实务能力与技巧等方面具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对课程各章节内容,分别要求学生了解、理解或掌握。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历史发展、社会功能和职业角色等;建立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哲学基础和价值理念的深切认识和体会;认识并基本掌握个案、小组和社区等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形成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其本认识框架;并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过程、工作性质及现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清楚的认知。
通过这门课程的课堂讲解,同时借助案例教学、课堂实务参与等方式,使学生更进一步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现象结合,最终能够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并且在实务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亲身体会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及方法的应用。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一)课程要求:1、要求学生对社会工作的概念内涵、社会工作的产生及发展历史、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现状等有一个初步了解。
2、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理论,并且理论结合现实,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对现实社会中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行专业分析。
3、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同时,能够通过课堂实务演练的参与培养个人的实践智慧等。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课堂讲授:54学时。
三、成绩考核课程成绩采取考试方式,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的构成。
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的方式。
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都分别按照百分制计算。
(一)平时成绩:主要包括纪律表现、作业、课堂参与情况。
各项目的组成权重分别为0.2;0.3;0.5等。
(二)期末考试成绩:闭卷、笔试。
(三)最终成绩组成说明:平时成绩*0.2+期末成绩*0.8即是本课程的最终成绩。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一)选用教材:于晶利主编:《社会工作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版。
(二)参考教材:1.李迎生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
2.周永新主编:《社会工作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版。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4.宋林飞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5.秦炳杰等著:《社会工作实践基础理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2年第1版。
6.文军主编:《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7.顾东辉著:《社会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英)佩恩著,何雪松等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许爱花等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0.韦克难主编:《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张乐天主编:《社会工作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五、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要求邮箱:sl_zhangr@答疑时间:平时随堂答疑,课下邮件或电话联系。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第1-2周:学时:6授课内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主体与对象第四节社会工作的过程与领域第五节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目的要求: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社会工作”的概念性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定义、学科性质、主体与对象、过程与领域、目标与功能等。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其它说明:学生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第3周:学时:2授课内容: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欧美国家早期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背景,掌握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对社会工作的纵向历史发展过程有一个了解和认知。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其它说明:第4(1)周:学时:2授课内容:第三章社会福利制度第一节社会福利概述第二节社会福利制度、模式及社会服务第三节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目的要求: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授课方式:配合所授内容,通过设计情景、观看影像资料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开展相关分析和讨论,深切体悟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的核心内容,并通过积极反思自我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清晰和明确自我专业成长的具体内容及方向。
其它说明:配合“国际社工日”的到来,开展“社工与我同行”课堂活动。
第4(2)-6周:学时:8授课内容:第四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体系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目的要求: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历史发展背景,理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掌握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和专业伦理。
授课方式:配合所授内容,通过设计情景、观看影像资料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开展相关分析和讨论,深切体悟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的核心内容,并通过积极反思自我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清晰和明确自我专业成长的具体内容及方向。
其它说明:配合“国际社工日”的到来,开展“社工与我同行”课堂活动。
第7-9周:学时:8授课内容:第五章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第一节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第三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如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理论等,同时了解社会工作的一般知识体系。
要求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能够运用于对实际案例的分析。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配合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10-11周:学时:6授课内容:第六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行为第二节社会环境第三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第四节人生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问题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一般关系,理解人类行为的三个层面,结合青少年等特定人群,理解其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
对于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对教学的重点内容掌握。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其它说明:学生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第12-13周:学时:6授课内容:第七章微观社会工作方法第一节个案工作第二节小组工作目的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个案与小组工作的一般理念和程序,同时,掌握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理解小组工作的阶段。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此部分内容。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实务模拟为辅。
其它说明:学生需要进行实务模拟方面的知识准备。
第14-15周:学时:6授课内容:第八章宏观社会工作方法第一节社区工作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第三节社会工作政策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的含义、社区工作的原则和过程模式,了解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的概念和一般程序。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等工作方法。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第16周:学时:4授课内容:第九章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第一节社会工作实习第二节社会工作督导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实习的含义、发展历史、意义、工作模式、具体过程;了解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发展历史、功能、目标、内容、督导方式等。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其它说明:第17-18(1)周:学时:4授课内容:第十章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节定义、特点、意义和伦理第二节研究逻辑与一般过程第三节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掌握社会工作研究的基本逻辑与过程,熟悉社会工作研究的类型。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其它说明:第18(1)周:学时:2授课内容:内容总结及课程辅导目的要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课程专门辅导和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