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八中2013年11月高一段考试题(已排版)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A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南宁八中八年级段考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1是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2.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3.如图2所示,袋鼠妈妈将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草地B.袋鼠妈妈C.天空D.小袋鼠 4.为了准确测出开水的温度,应选( )A.体温计B.实验室温度计C.寒暑表D.任何温度计都行 5.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 .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D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6.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7.南宁的春季,当天气突然变暖时,有时会发现墙壁“冒汗”,这是( ) A.液化现象 B.汽化现象 C.熔化现象 D.凝固现象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 凝固、液化、凝华B. 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D. 熔化、汽化、升华 9.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B .图2图1C .D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3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 蜡烛的倒立实像B. 蜡烛的正立实像C.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图31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吹气12.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固13.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A.25.81B.25.82cmC.25.826cmD.25.82dm14.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5℃D、38℃和38℃1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6.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中传播速度最快,通常取c= 。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1月段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是()A. 淀粉溶液和泥沙B. 碘和四氯化碳C. 汽油和水D. 水和酒精【答案】C【解析】A、淀粉溶液和泥沙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用漏斗,故A错误;B. 碘和四氯化碳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用蒸馏烧瓶、冷凝管等,故B错误;C. 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D. 水和酒精,互溶,不分层,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用蒸馏烧瓶、冷凝管等,故D错误;故选C。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FeCl3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B. 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C. 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 萃取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答案】D3. 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 CH4②3. 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 H2S ④0.2mol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A. 体积:④ < ① < ② < ③B. 分子数:④ < ① < ③< ②C. 质量:④ < ① < ③ < ②D. 氢原子数:② < ④ < ③ < ①【答案】A【解析】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甲烷的物质的量n(CH4)=6.72L/22.4L·mol-1=0.3mol,n(HCl)=3.01×1023/6.02×1023·mol-1=0.5mol,n(HS)=13.6g/34g·mol-1=0.4mol,20.2molNH3,A.根据V=nVm知,其体积大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其体积从小到大顺序是:④<①<③<②,故A错误;B.根据ρ=M/Vm知,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烷摩尔质量是16g·mol-1、HCl摩尔质量是36.5g·mol-1、硫化氢摩尔质量是34g·mol-1、氨气摩尔质量为17g·mol-1,所以其密度顺序为:①<④<③<②,故B正确;C.甲烷质量=16g·mol-1×0.3mol=4.8g,硫化氢质量为13.6g,HCl质量=0.5mol×36.5g·mol-1=18.25g,氨气质量=0.2mol×17g·mol-1=3.4g,所以其质量顺序为:④<①<③<②,故C正确;D.根据N=nN A知,其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甲烷中H原子个数为1.2N A,HCl中H 原子个数为0.5N A,硫化氢中H原子个数为0.8N A,氨气中H原子个数为0.6N A,所以氢原子数:②<④<③<①,故D正确;故选A.。
2013年广西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数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在-2,1,5,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A.-2B.1C.5D.02.如图所示,将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3.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号飞船身高约9米,重约8吨,飞行速度约每秒7900米.将数7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0.79×104B.7.9×104C.7.9×103D.79×1024.小乐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通过观察,发现这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平整的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投影是()A.三角形B.线段C.矩形D.正方形5.甲、乙、丙、丁四名选手将参加100米决赛.赛场共设1、2、3、4四个跑道,选手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各自的跑道.若甲首先抽签,则甲抽到1号跑道的概率是()A.1B.12C.13D.146.若分式x-2x+1的值为0,则x的值为()A.-1B.0C.2D.-1或27.如图,圆锥形的烟囱帽底面半径为15cm,母线长为20cm,制作这样一个烟囱帽所需要的铁皮面积至少是()A.150πcm2B.300πcm2C.600πcm2D.150cm28.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3a3+2a3=5a6B.2√a+√a=3√aC.a4·a2=a8D.(ab2)3=ab69.陈老师打算购买气球装扮学校“六一”儿童节活动会场,气球的种类有笑脸和爱心两种.两种气球的价格不同,但同一种气球的价格相同.由于会场布置需要,购买时以一束(4个气球)为单位,已知第一、二束气球的价格如图所示,则第三束气球的价格为()A.19B.18C.16D.15的是()1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A.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B.函数y=ax2+bx+c(a≠0)的最小值是-4C.-1和3是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1.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交AB 于点E,且AE=CD=8,∠BAC=12∠BOD,则☉O 的半径为( )A.4√2B.5C.4D.312.如图,直线y=12x 与双曲线y=k x (k>0,x>0)交于点A,将直线y=12x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y 轴交于点C,与双曲线y=kx (k>0,x>0)交于点B.若OA=3BC,则k 的值为( )A.3B.6C.94D.9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要使二次根式√x -2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4.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则∠AOB= °.15.因式分解:x 2-25= .16.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小海这个学期的期中、期末体育成绩(百分制)分别是80分,90分,则小海这个学期的体育综合成绩是 分.17.有这样一组数据a1,a2,a3,…,a n,满足以下规律:a1=12,a2=11-a1,a3=11-a2,…,a n=11-a n-1(n≥2且n为正整数),则a2013的值为.(结果用数字作答)18.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中,将其内切圆和三个角切圆...(与角两边及三角形内切圆都相切的圆)的内部挖去,则此三角形剩下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满分6分,共12分)19.计算:20130-√27+2cos60°+(-2).20.先化简,再求值:(x x-1+1x-1)÷x+1x2-2x+1,其中x=-2.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满分8分,共16分)21.如图,△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1,1),C(-3,2).(1)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1B1C1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请在第三象限内画出△A2B2C2,并求出S△A1B1C1∶S△A2B2C2的值.22.2013年6月,某中学结合广西中小学生阅读素养评估活动,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主题,对学生最喜爱的一种书籍类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绘制出以下两幅未完成的统计图,请根据图①和图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一共抽查了多少名学生?(2)请把折线统计图(图①)补充完整;(3)求出扇形统计图(图②)中,体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4)如果这所中学共有学生1800名,那么请你估计最喜爱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五、(本大题满分8分)23.如图,在菱形ABCD中,AC是对角线,点E、F分别是边BC、AD的中点.(1)求证:△ABE≌△CDF;(2)若∠B=60°,AB=4,求线段AE的长.六、(本大题满分10分)24.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2)求出点M的坐标,并解释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甲、乙两人能(3)若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km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请直接写出....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七、(本大题满分10分)25.如图,在△ABC中,∠BAC=90°,AB=AC,AB是☉O的直径,☉O交BC于点D,DE⊥AC于点E,BE交☉O于点F,连结AF,AF的延长线交DE于点P.(1)求证:DE是☉O的切线;(2)求tan∠ABE的值;(3)若OA=2,求线段AP的长.八、(本大题满分10分)26.如图,抛物线y=ax2+c(a≠0)经过C(2,0)、D(0,-1)两点,并与直线y=kx交于A、B两点,直线l 过点E(0,-2)且平行于x轴,过A、B两点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N.(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AO=AM; (3)探究:①当k=0时,直线y=kx 与x 轴重合,求出此时1AM +1BN 的值;②试说明无论k 取何值,1AM +1BN 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答案全解全析:1.C 因为-2<0<1<5,所以最大的数为5,故选C.2.A 半圆绕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为球,故选A.3.C 7 900=7.9×103,故选C.4.A 在平行光线下,矩形的投影可能是线段或矩形或正方形,矩形的平行投影不可能是三角形,故选A.5.D 甲抽到每个跑道的可能性相等,共4个跑道,则甲抽到每个跑道的可能性都是14,抽到1号道的概率为14,故选D.6.C 由x -2x+1=0解得x=2,当x=2时,x+1≠0,故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选C. 7.B S 圆锥侧=πrl=15×20π=300π cm 2,故选B.8.B 因为3a 3+2a 3=5a 3,a 4·a 2=a 6,(ab 2)3=a 3b 6,所以选项A 、C 、D 错误,故选B. 9.C 设笑脸气球x 元/个,爱心气球y 元/个. 则{3x +y =14,①x +3y =18,②由①+②得2(x+y)=16,故选C.评析 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确定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是关键,应根据题意灵活解方程组.10.D 由题中图象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顶点坐标为(1,-4),开口向上,点(-1,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3,0),故选项A 、B 、C 正确,故选D.11.B 连结AD,则∠BAD =12∠BOD=∠BAC,∴BC ⏜=BD ⏜,又AB 为直径,∴CD⊥AB,DE=12CD=4,设☉O 的半径为r,则OE=8-r,在Rt△DEO 中,OE 2+DE 2=OD 2,(8-r)2+42=r 2,解得r=5,故选B. 12.D 作AE⊥y 轴于点E,BF⊥y 轴于点F,易证△BFC∽△AEO,所以BF AE =BC AO =13,设x B =m,则x A =3m,所以有B (m ,12m +4),A (3m ,32m).因点A,B 在y=kx 上,所以k=m (12m +4)=3m·32m,解得m=0(舍去)或m=1.所以k=92,故选D.评析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形的相似等知识,关键是根据相似比确定A 、B 两点的坐标,求出k 值.属中等难度题. 13.答案 x≥2解析 x-2≥0时二次根式有意义,∴x≥2. 14.答案 105解析 由题意得∠AOB=45°+60°=105°. 15.答案 (x+5)(x-5)解析 由平方差公式得x 2-25=(x+5)(x-5). 16.答案 86解析 设综合成绩为x ,则x =80×40%+90×60%=86(分). 17.答案 -1 解析 a 1=12,a 2=11-a 1=11-12=2,a 3=11-a 2=11-2=-1,a 4=11-a 3=11-(-1)=12,…,即每3个循环一次,而2 013÷3=671,所以a 2 013=-1.18.答案 √3-4π9解析 设内切圆的半径为R,角切圆的半径为r,可求得R=√33,r=√39,S 阴影=√34×22-πR 2-3πr 2=√3-π3-π9=√3-4π9.19.解析 原式=1-3√3+2×12-2(4分)=1-3√3+1-2(5分) =-3√3.(6分) 20.解析 原式=x+1x -1÷x+1(x -1)2(2分)=x+1x -1·(x -1)2x+1(3分)=x-1.(4分)当x=-2时,原式=-2-1(5分) =-3.(6分)21.解析 (1)轴对称图形如图所示.(3分) (2)位似图形如图所示.(6分)∵△A 1B 1C 1∽△A 2B 2C 2,A 1B 1A 2B 2=12,(7分)∴S △A 1B 1C 1∶S △A 2B 2C 2=(12)2=14.(8分) 22.解析 (1)90÷30%=300(名).(2分) (2)如图所示. (4分)×360°=48°.(6分)(3)40300×1 800=480(名).(8分)(4)8030023.解析(1)证明:在菱形ABCD中,AB=BC=CD=DA,(1分)∠B=∠D.(2分)∵点E、F分别是边BC、AD的中点,∴BE=DF,(3分)∴△ABE≌△CDF.(4分)(2)解法一:∵AB=B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5分) ∵点E是BC边的中点,∴AE⊥BC.(6分)在Rt△ABE中,sin∠B=AE,(7分)AB=2√3.(8分)∴AE=AB·sin∠B=4×√32解法二:∵AB=B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5分)∵点E是BC边的中点,∴AE⊥BC.(6分)∴∠BAE=30°.AB=2,(7分)在Rt△ABE中,BE=12∴AE=√AB2-BE2=√42-22=2√3.(8分)评析 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属基础题.24.解析 (1)30千米.(2分)(2)解法一:当0≤x≤2时,设y甲=kx+b,将点(0,30),(2,0)代入得{b =30,2k +b =0,解得{k =-15,b =30,∴y 甲=-15x+30(0≤x≤2).(3分)当0≤x≤1时,设y 乙=mx,将点(1,30)代入得m=30,∴y 乙=30x(0≤x≤1),(4分)当y 甲=y 乙时,-15x+30=30x,(5分)解得x=23,此时y 甲=y 乙=20,∴点M 的坐标为(23,20).(6分) 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甲、乙两人行驶23小时后第一次相遇,此时两人离B 地的距离均为20千米.(7分)解法二:由题图可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3分)乙的速度为30千米/时.(4分)设经过x 小时后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则15x+30x=30,(5分)解得x=23,∴30x=20,∴点M 的坐标为(23,20).(6分) 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甲、乙两人行驶23小时后第一次相遇,此时两人离B 地的距离均为20千米.(7分)(3)35≤x≤23(8分)或23<x≤1115(9分)或95≤x≤2.(10分)评析本题是以行程问题为背景的一次函数应用型问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数形结合是常用的解题方法.25.解析(1)证法一:连结OD.∵∠BAC=90°,AB=AC,∴∠C=∠ABC=45°.∵DE⊥AC,∴∠CDE=45°.(1分)∵OB=OD,∴∠ODB=∠ABC=45°.(2分)∵∠CDE+∠ODE+∠ODB=180°,∴∠ODE=90°,∴DE是☉O的切线.(3分)证法二:连结OD.∵∠BAC=90°,AB=AC,∴∠ABC=45°.∵OB=OD,∴∠ODB=∠ABC=45°,(1分)∴∠DOB=90°.(2分)∵DE⊥AC,BA⊥AC,∴DE∥BA,∴∠ODE=∠DOB=90°,∴DE是☉O的切线.(3分)(2)∵∠BAC=∠DEA=∠ODE=90°,OA=OD,∴四边形AODE是正方形.(4分)∴AE=OA=12AB,(5分)∴tan∠ABE=AEAB =12.(6分)(3)∵AB是☉O的直径, ∴∠AFB=90°.(7分)∵∠EAP+∠PAB=90°,∠PAB+∠ABE=90°,∴∠EAP=∠ABE,(8分)∴tan∠ABE=tan∠EAP=PE AE =12.∵AE=OA=2,∴PE=1.(9分)在Rt△AEP 中,AP=√AE 2+PE 2=√5.(10分)评析 本题考查圆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构造相应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6.解析 (1)将点C(2,0),D(0,-1)代入y=ax 2+c得{c =-1,4a +c =0,(1分) 解得{a =14,c =-1,∴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4x 2-1.(2分) (2)证明:过点A 作AG 垂直于y 轴,垂足为点G.设点A 的坐标为(x 1,14x 12-1),则AO 2=AG 2+GO 2 =x 12+(14x 12-1)2=116x 14+12x 12+1.(3分)AM 2=(14x 12-1+2)2 =116x 14+12x 12+1.(4分) ∴AO 2=AM 2.∵AO、AM 的值均为正数,∴AO=AM.(5分)(3)①当k=0时,直线AB 与x 轴重合,且AB∥MN,则AM=2,BN=2,∴1AM +1BN =1.(6分) ②当k>0时,延长AG,交BN 于点H,由(2)可知AO=AM,同理可证:BO=BN.(7分)设AO=AM=m,BN=BO=n.易知BN∥OE,∴△AGO∽△AHB,∴AOOG =ABBH,即m2-m=m+nn-m,(8分)整理得m+n=mn.∵m≠0,n≠0,∴两边同除以mn得1m +1n=1,即1AM +1BN=1.(9分)当k<0时,同理可证:1AM +1BN=1,综上所述,无论k取何值,1AM +1BN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10分)评析本题属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本题难点在相似三角形的构造,依据条件作垂线是构造相似三角形的途径.本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属难题.。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无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选出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化简:=-+OB OA AB ( )A.BAB.0C.AB 2D.AB 2- 2.函数)4tan(x y -=π的定义域为( )A.},4|{R x x x ∈≠πB.},4|{R x x x ∈-≠πC.},,4|{Z k R x k x x ∈∈+≠ππ D.},,43|{Z k R x k x x ∈∈+≠ππ 3.已知a ,b 为非零向量,且|a +b |=|a |+| b |,则一定有( ) A.a =b B.a ∥b ,且a ,b 方向相同 C.a =-bD.a ∥b ,且a ,b 方向相反4.对于函数()2sin cos f x x x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2,4)(ππ在x f 上是递增的 B.)(x f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C.)(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D.)(x f 的最大值为25.在△ABC 中,AB c =u u u r r ,AC b =u u u r r .若点D 满足2BD DC =u u u r u u u r ,则AD =u u u r( )A.2133b c +r r B.5233c b -r r C.2133b c -r r D.1233b c +r r 6. 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 A .(x -1)2+(y -1)2=1 B .(x +1)2+(y +1)2=1 C .(x -1)2+(y -1)2=2D .(x +1)2+(y +1)2=27.如果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为2,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也为2,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是( )A.21sin 1 B.22sin 1 C.21sin 2 D.22sin 28.将函数sin 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4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 )A.cos 2y x = B .22cos y x = C .1sin 24y x π⎛⎫=++⎪⎝⎭D .22sin y x =9.由直线y =x +1上的点向圆C :x 2+y 2-6x +8=0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A.1B.2 2C.7D.3 10.已知角ϕ的终边经过点P (﹣4,3),函数f (x )=sin (ωx+ϕ)(ω>0)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等于2π,则f (4π)的值为( ) A.35 B.45 C.35- D.45- 11.已知偶函数()f x 在[]1,0-上单调递减,又,αβ为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 ).(cos )(cos )A f f αβ> .(sin )(sin )B f f αβ> .(sin )(cos )C f f αβ> .(sin )(cos )D f f αβ<12.方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南宁八中高一年级期考地理试卷第一部分 客观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能正确标注右图中天体系统名称的是 A .①——太阳系 B .②——银河系 C .④——地月系 D .③——总星系2.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 、B 、C 、D 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读右图,回答3~4题。
3.7月初,地球公转到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4.地球公转到①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A .往北移动转为往南B .往北移动C .往南移动转为往北D .往南移动读图2“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 回答第5题。
5.此图所反映了①④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A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的气候B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2015年01月3日,江西九江星子县,受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回答6~8题。
6.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 地下径流大量流出 B. 湖水大量下渗C. 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D. 湖水大量蒸发 7.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 .水汽蒸发B .水汽输送C .地表径流D .地下径流 8.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循环只发生在海陆之间 B .水循环能塑造和改变地表形态C .水循环只促进地球上水的更新,不传递能量D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通过蒸发、降水等环节不连续运动过程 读 “大气热力状况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3中②表示A .大气吸收B .地面辐射C .大气反射D .太阳辐射 10.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图中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1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是图中的A .②B .③C .④D .⑤12.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的值为311sinπ( ) A .23-B .21-C .21 D .232.已知向量=-=),2,1(( )A.5±B.5C.5D.5± 3.半径为1m 的圆中,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的长度为( ) A .6π m B .3πm C .1m D . 60m 4.153和119的最大公约数是( ) A.153 B.119 C.34 D.175.某单位有老年人28 人,中年人56人,青年人84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36样本,则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分别各抽取的人数是( )( )A .6,12,18B .7,11,19C .6,13,17D .7,12,176.二进制数)2(110011化为十进制数的结果等于( ) A. 49 B. 50 C. 51D. 527. 如图所示,半径为3的圆中有一封闭曲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在圆中随机撒一粒豆子,它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 πC . 2πD . 3π8.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且最小正周期是π的函数是( ) A.tan 2y x =B. y=cos2xC. y=cos2xD. y=sin2x9. 已知变量x 与y 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3x =, 3.5y =,则由该观测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A .29.5y x =-+B .2 2.4y x =-C .0.4 2.3y x =+D .0.3 4.4y x =-+ 10. 要得到函数4y sin x =-(3π)的图象,只需要将函数4y sin x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C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 11. 在区间⎣⎢⎡⎦⎥⎤-π2,π2上随机取一个数x ,cos x 的值介于0到12之间的概率为( )A .13B .2πC .12D .2312.在ABC ∆中,若∙=∙=∙,则O 是ABC ∆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垂心 D .重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2,1(),2,1(=-=则=∙b a . 14.函数)(cos 3sin R x x x y ∈+=的最大值是 .15.已知向量,的夹角为060,且31==+= .16.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4,10==m n ,则输出的p =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70分。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然而总是有一部分不法商贩却在背道而驰.如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A.S的漂白性B.S的还原性C.SO2的漂白性D.SO2的还原性2.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能在玻璃上进行刻蚀,将其制成毛玻璃和雕花玻璃的物质是()A.烧碱B.纯碱C.氢氟酸D.盐酸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A.CO2B.SO2C.Al2O3D.Fe2O34.已知反应:①2A﹣+C2=2C﹣+A2②2C﹣+B2=2B﹣+C2③2D﹣+A2=2A﹣+D2.下列关于氧化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A.A2>B2>C2>D2B.D2>C2>B2>A2C.B2>C2>A2>D2D.C2>A2>B2>D2 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H3B.(NH4)2SO4C.Cl2D.CH3COOH6.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AlCl3、NH4Cl、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HCl B.BaCl2C.AgNO3D.NaOH7.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C.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8.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A.1:8 B.8:1 C.1:5 D.5:19.与3.2g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A.3.2 g B.4.6 g C.6.4 g D.2.3 g10.将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5.44g加入50mL 3.2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滴入KSCN 溶液后不显红色.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在所得溶液中Fe2+的浓度约为()A.0.2molL﹣1B.0.4molL﹣1C.0.8molL﹣1D.1.6molL﹣1 11.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Fe2+的是()A.该溶液呈浅黄色B.向该溶液中加入氯水,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呈红色C.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呈红色D.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2.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Cl﹣、Na+、NO3﹣、Ca2+B.NH4+、HCO3﹣、Cl﹣、K+C.K+、Ba2+、Cl﹣、SO42﹣D.Cu2+、NH4+、I﹣、Cl﹣1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CO2↑+H2OB.铜和稀硝酸反应:Cu+2H+═H2↑+Cu2+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H)3↓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HCO3﹣═CO32﹣+H2O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15.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A.950mL,11.2g B.500mL,117gC.1000mL,117.0g D.任意规格,111.2g16.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NH3被还原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17.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Na+,0.25molMg2+,0.4molC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A.0.1 mol B.0.3 mol C.0.5 mol D.0.15 mol18.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 mol 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4 B.+3 C.+2 D.+1二.填空题(第20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7分)19.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0.把下列现象中硫酸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1)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2)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3)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21.Na2O2可用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一种来源,供人们呼吸所需.写出Na2O2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这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为还原剂是氧化剂是.三.实验题(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22.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制得气体中常含有少量杂质气体,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气并加以检验,请在下列装置或试剂中,根据要求作出适当选择,并将编号字母填入表中的空格处.(1)装置:(2)试剂: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d.饱和NaHCO3溶液制取气体杂质气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除去杂质气体的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内所用试剂检验制得气体所用试剂NH3H2O(g)四.推断题(每空2分,共16分)23.已知A、B、C、D分别是AlCl3、BaCl2、FeSO4、NaOH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①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②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③C+D→白色沉淀,继续加D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1)则各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为:A 、B 、C 、D .(2)现象②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现象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五、计算题(共6分)24.将一定量铜与足量浓硝酸充分反应,可以得到6.72L NO2气体(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1)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2)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3)若改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可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然而总是有一部分不法商贩却在背道而驰.如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A.S的漂白性B.S的还原性C.SO2的漂白性D.SO2的还原性【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族元素.【分析】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分析.【解答】解: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无色物质会恢复原来的颜色,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是利用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注意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2.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能在玻璃上进行刻蚀,将其制成毛玻璃和雕花玻璃的物质是()A.烧碱B.纯碱C.氢氟酸D.盐酸【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二氧化硅性质较为稳定,与硝酸、硫酸、盐酸以及强氧化性物质不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碱、碱性氧化物、盐以及HF酸反应.【解答】解:A、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但反应缓慢,生产的硅酸钠和二氧化硅难以分离,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A错误;B、纯碱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B错误;C、氢氟酸与二氧化硅易反应,生产四氟化硅气体,能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C正确;D、盐酸和二氧化硅不反应,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硅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A.CO2B.SO2C.Al2O3D.Fe2O3【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等;⑤某些非金属:Si、S等;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和盐酸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A错误;B、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和盐酸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B错误;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盐酸之间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故C正确;D、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只能和酸之间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知识归纳,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4.已知反应:①2A﹣+C2=2C﹣+A2②2C﹣+B2=2B﹣+C2③2D﹣+A2=2A﹣+D2.下列关于氧化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A.A2>B2>C2>D2B.D2>C2>B2>A2C.B2>C2>A2>D2D.C2>A2>B2>D2【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①2A﹣+C2═2C﹣+A2反应中氧化性C2大于A2,还原性A﹣大于C﹣;②2C﹣+B2═2B﹣+C2反应中氧化性B2大于C2,还原性C﹣大于B﹣;③2D﹣+A2═2A﹣+D2反应中氧化性A2大于D2,还原性D﹣大于A﹣;则氧化性:B2>C2>A2>D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性强弱比较和还原性强弱比较,题目比较基础,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般性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H3B.(NH4)2SO4C.Cl2D.CH3COOH【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非电解质的定义: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及电离的特点来解答此题.【解答】解: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不是氨气本身发生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A正确;B、硫酸铵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导电,所以硫酸铵是电解质,故B错误;C、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氯气为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够导电,所以醋酸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把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主要有两点: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是否能够导电,即是否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二是该物质是化合物.6.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AlCl3、NH4Cl、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HCl B.BaCl2C.AgNO3D.NaOH【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分别向四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原溶液是氯化氨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解的原溶液是硫酸镁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随氢氧化钠量的增多,沉淀溶解的是氯化铝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硫酸钠溶液.【解答】解:A.加入盐酸,与以上四种物质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A错误;B.加入BaCl2不能鉴别Na2SO4和MgSO4,二者都生成BaSO4沉淀,故B错误;C.加入AgNO3都生成白色沉淀,分别为AgCl和Ag2SO4,无法鉴别,故C错误;D.分别向四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原溶液是氯化氨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解的原溶液是硫酸镁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随氢氧化钠量的增多,沉淀溶解的是氯化铝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硫酸钠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注重常见基础知识的积累.7.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C.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A、胶体是一种均匀、稳定的分散系;B、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能通过滤纸;C、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胶体是一种均匀、稳定的分散系.【解答】解:A、胶体是一种均匀的分散系,故A错误;B、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故B错误;C、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胶体是一种均匀、稳定的分散系,静置后不容易产生沉淀,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胶体的性质,是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学以致用.8.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A.1:8 B.8:1 C.1:5 D.5:1【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通过化合价升降判断,Mn元素由+7价降低到+2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高锰酸钾得电子是氧化剂,利用电子的转移与结合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Mn元素由+7价降低到+2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2mol高锰酸钾在反应中得电子,为氧化剂,10molHCl(另外的6molHCl表现酸性)失电子是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0=1: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9.与3.2g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A.3.2 g B.4.6 g C.6.4 g D.2.3 g【考点】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n=计算SO2的物质的量,由分子构成可知,SO2与NO2物质的量相同时,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则可计算出NO2的质量.【解答】解:n(SO2)==0.05mol,SO2与NO2中含氧原子数相等,则n(NO2)=n(SO2)=0.05mol,m(NO2)=0.05mol×46g/mol=2.3g,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解答的关键之处在于比较两种气体的分子构成.10.将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5.44g加入50mL 3.2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滴入KSCN 溶液后不显红色.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在所得溶液中Fe2+的浓度约为()A.0.2molL﹣1B.0.4molL﹣1C.0.8molL﹣1D.1.6molL﹣1【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Fe、Fe2O3的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2n(FeCl2)=n(HCl),再根据c=计算.【解答】解:Fe、Fe2O3的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2n(FeCl2)=n(HCl)=0.05L×3.2mol/L=0.16mol,所以n(FeCl2)=0.08mol,故溶液中n(Fe2+)=n(FeCl2)=0.08mol,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判断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是关键,注意根据守恒法进行计算.11.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Fe2+的是()A.该溶液呈浅黄色B.向该溶液中加入氯水,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呈红色C.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呈红色D.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考点】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A、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B、原溶液中含有铁离子进行实验操作也能出现此现象;C、氯化铁中的铁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溶液;D、能和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的不只是Fe2+.【解答】解:A、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故A错误;B、先滴加氯水,若原溶液含Fe3+,滴加KSCN溶液后也显红色,无法证明原溶液是否含有Fe2+,故B错误;C、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Fe3+,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则说明滴入氯水后溶液中含Fe3+,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2+,是滴入的氯水将Fe2+氧化为Fe3+,故C正确;D、能和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的不只是Fe2+,还有镁离子等,故不能证明含Fe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的检验和性质应用,关键是加氧化剂、KSCN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无法确定溶原液将中是否含有Fe3+,题目难度中等.12.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Cl﹣、Na+、NO3﹣、Ca2+B.NH4+、HCO3﹣、Cl﹣、K+C.K+、Ba2+、Cl﹣、SO42﹣D.Cu2+、NH4+、I﹣、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溶液无色,则不含有有颜色的离子,溶液呈强酸性,则与H+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则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解答】解:A、溶液无色,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B、溶液无色,在酸性条件下HCO3﹣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溶液无色,Ba2+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Cu2+有颜色,不符合题目无色要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题目的要求,掌握离子反应的性质.1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CO2↑+H2OB.铜和稀硝酸反应:Cu+2H+═H2↑+Cu2+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H)3↓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HCO3﹣═CO3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钙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B.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C.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氯化钠;D.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解: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离子反应为2H++CaCO3═CO2↑+H2O+Ca2+,故A错误;B.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Cu2++2NO↑+4H2O,故B错误;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为Al3++4OH﹣═2AlO2﹣+H2O,故C错误;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OH﹣+HCO3﹣═CO3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氮气是双原子分子;B、标准状况水不是气体;C、气体摩尔体积换算物质的量结合分子式计算原子数;D、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组成,同质量氧气和臭氧氧原子物质的量相同.【解答】解: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故A错误;B、标准状况水不是气体,22.4 L水不是1mol,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故C错误;D、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组成,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的应用,主要是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题目难度中等.15.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A.950mL,11.2g B.500mL,117gC.1000mL,117.0g D.任意规格,111.2g【考点】溶液的配制.【专题】计算题.【分析】实验室没有950mL的容量瓶,应用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根据n=cV以及m=nM 进行计算.【解答】解:实验室没有950mL的容量瓶,应用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n(NaCl)=1L×2mol/L=2mol,m(NaCl)=2mol×58.5g/mol=117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知识,比较基础,注意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计算溶质的质量时,溶液的体积为容量瓶的规格.16.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NH3被还原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反应3Cl2+2NH3=N2+6HCl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为氧化剂,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NH3可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有白烟生成,以此解答.【解答】解:A.反应生成HCl,NH3可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有白烟生成,故A正确;B.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为氧化剂,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C.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反应NH3被氧化,故C错误;D.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1molN2时有6mol电子转移,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题,难度不大.17.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Na+,0.25molMg2+,0.4molC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A.0.1 mol B.0.3 mol C.0.5 mol D.0.15 mo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守恒法.【分析】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n(Na+)+2n(Mg2+)=n(Cl﹣)+2n(SO42﹣),据此计算.【解答】解: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n(Na+)+2n(Mg2+)=n(Cl﹣)+2n(SO42﹣),故0.2mol×1+0.25mol×2=1×0.4mol+2n(SO42﹣)解得:n(SO42﹣)=0.15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荷守恒进行浓度、物质的量的计算.18.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 mol 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4 B.+3 C.+2 D.+1【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解答】解:该反应中Na2SO3为还原剂,SO32﹣中的S被氧化,变为SO42﹣,化合价从+4升到+6价失电子数=0.1mol/L×0.03L×2=0.006mol,XO4﹣为氧化剂,其中X元素化合价降低,开始为+7价,得失电子守恒得电子数=3,可见X元素化合价变化为3,即从+7价降到+4价.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思想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二.填空题(第20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7分)19.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Ca(ClO)2+CaCl2+2H2O .2(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Ca(ClO)2.(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到石灰乳中在制取漂白粉,氯气与碱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和次氯酸盐;(2)次氯酸盐是漂白杀毒剂的有效成分;(3)次氯酸钙可以和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解答】解:(1)氯气与碱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和次氯酸盐,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 (OH)2]制取漂白粉,氯气和石灰乳[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以及水,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CaCl2+2H2O,2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2)次氯酸盐是漂白杀毒剂的有效成分,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Ca(ClO)2,故答案为:Ca (ClO)2;(3)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和CO2作用生成的次氯酸是一种很好的杀菌消毒剂,反应方程式如下: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记忆情况,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20.把下列现象中硫酸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1)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吸水性(2)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脱水性(3)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强氧化性.【考点】浓硫酸的性质.【专题】氧族元素.【分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水分而作干燥剂;(2)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分子形式脱去;(3)浓硫酸和碳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因为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导致质量增加,故答案为:吸水性;(2)浓硫酸将纸张中的H、O元素以2:1水分子的形式脱去,体现脱水性,故答案为:脱水性;(3)浓硫酸和碳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 O2↑+2H2O,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该反应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故答案为:强氧化性.【点评】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注意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知道钝化现象原理,题目难度不大.21.Na2O2可用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一种来源,供人们呼吸所需.写出Na2O2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在这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为2e﹣还原剂是Na2O2氧化剂是Na2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Na2O2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以此来解答.【解答】解:Na2O2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由﹣1价,升高为0,由﹣1价降低为﹣2价,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该反应中2molNa2O2反应转移2mol 电子,即该反应转移2e﹣,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2e﹣;Na2O2;Na2O2.【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和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三.实验题(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1月段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字音和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 A、遒劲(qiǔ)隽永(juàn)窥视(kuī)期年(jī) B、倾圮(qǐ)屏息(bǐng)干瘪(biē)流岚(lán) C、栖息(qī)斑澜(lán)纤绳(qiàn)爪牙(zhǎo) D、踟蹰(chí)粗糙(cāo)强求(qiáng)蓑笠(suō)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流岚(山里雾气)漫江(满) 百舸争流(大船)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B、倾圮(倒塌)跫音(脚步声) 峥嵘岁月(不寻常)言语粗鄙(轻视) C、贾人(商人)间进(间或)文质彬彬(质量)茂林修竹(长) D、强谏(勉强劝说)笃行(忠实)不求甚解(仔细)人微言轻(卑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B、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C、校长到高一(3)班看望来校不久的新生,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进入高中学习的情况。
D、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4、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5、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第一句诗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南宁市第8中学期考高一语文试卷2018.7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
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广西南宁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3-2014学年广西南宁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
1.(3分)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一定时刻变化B.速度方向一定时刻变化C.加速度一定时刻变化D.合外力一定时刻变化考点:曲线运动.专题: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专题.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故曲线运动时变速运动.解答:解:A、B、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而受到的大小不一定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B正确;C、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不一定变化,如平抛运动,故C错误;D、曲线运动中的受到的合外力不一定变化,如平抛运动受到的重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曲线运动的特点与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一条直线上,知道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速度方向时刻变化,一定是变速运动.2.(3分)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机械能不变,内能也不变B.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C.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也减小D.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考点:功能关系.分析:物体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物体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物体沿粗糙的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物体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速度不变,物体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物体的机械能减小;物体下滑,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内能增大;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能量转化现象,我们要能够分析出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还要知道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3.(3分)两个密度均匀的球体,相距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8N,若它们的质量、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A.10﹣8N B.0.25×10﹣8N C.4×10﹣8N D.10﹣4N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改变了两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只需要代入万有引力定律求解.解答:解:原来的万有引力为:后来变为:=即:F′=F=10﹣8N,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应用,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即可.4.(3分)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的速度不变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D.物体受到的合力时刻与速度方向垂直考点: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匀速圆周运动中,速度、向心力、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要保持不变,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在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加速度、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所以方向也是时刻改变,只有角速度的方向不变.解答:解:A、匀速圆周运动中,所受合外力充当向心力,方向时刻改变,合外力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B、匀速圆周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故B错误;C、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也不为零,故C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力方向指向圆心,速度沿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时刻与速度方向垂直,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向心力的大小、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5.(3分)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的正前方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前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A.增大初速度,提高抛出点速度B.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D.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飞到小桶的前方,说明水平位移偏大,应减小水平位移才能使小球抛进小桶中.将平抛运动进行分解: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出水平位移与初速度和高度的关系式,再进行分析选择.解答:解:A、设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抛出点离桶的高度为h,水平位移为x,则平抛运动的时间t=水平位移x=v0t=v0由上式分析可知,提高抛出点高度h,增大初速度v0.x将会增大,故A错误.B、由A分析得,B错误.C、由A分析得,速度不变,减小h可以,故C正确.D、由A分析得,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水平位移x将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运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分析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比较简单,关键运用运动的分解方法得到水平位移的表达式.6.(3分)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向心加速度是描述角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向心加速度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因此明确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B、C、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向心加速度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对于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不变,可知向心加速度不是描述角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 正确,BC错误;D、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向心加速度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属于基础题.7.(3分)如图是皮带传动装置,皮带轮O和O′上的三点a、b、c,oa=o′c=r,o′b=2r.则皮带轮转动时()A.a、b两点的角速度相同B.a、b两点的周期相同C.b、c两点的线速度相同D.b、c两点的角速度相同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共轴转动的点角速度相等,根据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判断.解答:解:A、a、b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知,a、b两点的角速度不等.故A错误.B、a、b两点的角速度不等,根据T=知,a、b两点的周期不同.故B错误.C、b、c两点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知,b、c两点的线速度不等.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共轴转动的点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8.(3分)关于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B.做功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重力做功与路径有关D.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功是标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解答:解:A、力和位移是矢量,但是功是标量.故A错误.B、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故B正确.C、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首末位置有关,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故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功概念,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基础题.9.(3分)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绕某恒星运行,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到它们的运转周期之比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的比为()A.3:1 B.9:1 C.27:1 D.1:9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要求轨道半径之比,由于已知运动周期之比,故可以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向=m R)来求解.解答:解:行星在绕恒星做圆周运动时恒星对行星的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有=m R所以R=故==故选B.点评:一个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灵活的选择向心力的表达式是我们顺利解决此类题目的基础.我们要按照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公式来进行求解.10.(3分)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两个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和8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A.48J B.14J C.10J D.2J考点:动能定理.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运用动能定理求解物体动能的增加量.解答:解:运用动能定理:△E=w合=﹣6J+8J=2J所以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2J.故选:D.点评:注意功是标量,总功的求解运用代数和进行求解.11.(3分)地球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分别为7.9km/s、11.2km/s和16.7k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9km/s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B.7.9km/s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C.若在地面上发射卫星的速度在7.9km/s﹣11.2km/s之间,则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一定是圆D.若在地面上发射卫星的速度大于16.7km/s,则卫星还能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考点: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沿地球表面运动时的速度,半径越大运行速度越小,故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最大的运行速度;当卫星的速度大于等于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脱离地球的吸引而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当物体的速度大于等于第三宇宙速度速度16.7km/s时物体将脱离太阳的束缚成为一颗人造地球恒星.解答:解:A、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做圆周运动的最大的环绕速度.根据线速度v=得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的运动速度小于等于7.9km/s,故A错误,B正确;C、若在地面上发射卫星的速度在7.9km/s﹣11.2km/s之间,则卫星绕地球做离心运动,其运行的轨道一定是椭圆,故C错误;D、在地面上发射卫星的速度大于16.7km/s,则卫星脱离太阳束缚,故D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三种宇宙速度,特别注意第一宇宙速度有三种说法: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它是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12.(3分)关于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P=可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B.从P=可知,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C.由P=Fv可知,汽车加速时,牵引功率一定增大D.从P=Fv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其运动速率成反比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所用时间都有关系;在功率一定时,机器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解答:解:A、公式P=求的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不能求瞬时功率.故A错误;B、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所用时间都有关系,做功多,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B错误;C、因为功率等于牵引力与运动速度的乘积,汽车速度增大时,功率不一定增大,但功率一定时,速度越小牵引力越大;速度越大,牵引力越小.所以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影响因素由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共同决定,一定要抓住公式,运用控制变量法比较.在功率一定时,机器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13.(3分)关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轨道上,质量大的卫星速度大B.同一轨道上,质量大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C.离地面越近的卫星线速度越大D.离地面越远的卫星线速度越大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线速度.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由此可知线速度大小,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与轨道半径有关,轨道半径越大则线速度越小,轨道半径越小,则线速度越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要求解一个物理量大小变化,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表示出来,再根据已知量进行判断.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14.(3分)如图所示,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撞到正下方直立轻弹簧上,小球刚接到弹簧时的位置为A点,压缩弹簧到最短程度时的位置为B点,则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B.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C.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D.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考点:功能关系;重力势能.分析:力与位移同向时,力做做功;力与位移反向时,力做负功;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弹簧弹力对外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小量.解答:解:A、B、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和位移都向下,故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B错误;C、D、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受弹力向上,位移向下,故弹力对小球做负功;弹簧压缩,故弹性势能增加;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会判断功的正负,知道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15.(3分)如图所示,一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处钉有一根长钉,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的瞬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C.小球的速度突然增大D.悬线的张力突然增大考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释放,当悬线碰到钉子的前后瞬间,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发生变化,根据v=rω,a=判断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大小的变化,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悬线拉力的变化.解答:解:A、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释放,当悬线碰到钉子的前后瞬间,由于重力与拉力都与速度垂直,所以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得,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变小,则向心加速度变大.故A正确,C错误,B、根据v=rω,知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变小,则角速度增大.故B正确.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mg=得,T=mg+m.半径变小,则拉力变大.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知道在本题中悬线碰到钉子的前后瞬间,线速度大小不变.16.(3分)一人用力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h时,速度增加到v,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物体所做的功mgh+mv2B.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mv2C.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mgh D.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mv2考点:动能定理;功的计算.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对物体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合力做功的大小.从而明确人对物体做功多少.解答:解:对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得:知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为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gh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中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h,使物体速度增加到v,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认为人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而把重力忽略.通过这样的题目,能够进一步强化动能定理的使用情况:合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二、双向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17.(4分)引力恒量G的单位是()A.N B.C.D.没有单位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由质量、距离和力三个量的单位推导出G的单位.解答:解:万有引力定律F=G公式中,质量m的单位为kg,距离r的单位为m,引力F的单位为N,由公式推导得出,G的单位为.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1N=1kg•m/s2联立以上两式得:G的单位也等于故选B点评:物理量的单位分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根据公式进行推导得出.18.(4分)物体分别做下列运动时,动能保持不变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D.物体做平抛运动考点:动能.分析:物体的动能与速率有关,速率不变,动能就不变.分析每种运动速度变化的情况,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即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根据动能的计算式E k=得知,其动能不变,故A正确;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变化,根据动能的计算式E k=得知,其动能变化,故B错误;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根据动能的计算式E k=得知,其动能不变,故C正确;D、物体做平抛运动,速率增加,根据动能的计算式E k=得知,其动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要知道各种常见运动速度如何变化,关键抓住速率不变,动能则不变.19.(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离水面高为h的跳台上,以v0的速度跳起,入水时的速度为v,若以跳台为零势能参考面.则()A.起跳瞬间,合外力对运动员做的功为mvB.起跳瞬间,运动员所具有的机械能为mv+mghC.入水瞬间,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为﹣mghD.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运动员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mv﹣mv2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的计算;重力势能.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合外力所做的功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合外力所做的功,以跳台为零势能参考面,则起跳瞬间,重力势能为零,运动员所具有的机械能即为其动能,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解克服摩擦力做功.解答:解:A、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运动员做的功为W=mv,故A正确;B、以跳台为零势能参考面,则起跳瞬间,重力势能为零,运动员所具有的机械能为mv,故B错误;C、以跳台为零势能参考面,入水瞬间,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为E P=﹣mgh,故C正确;D、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W f=mgh+mv﹣mv2,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的直接应用,注意零势能面对机械能及重力势能的影响,难度适中.20.(4分)如图所示,在半径等于R的半圆碗内有一个小物体由A点匀速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B.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C.物体滑到底端时,对碗底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D.物体滑到底端时,对碗底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物体匀速滑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定律分析物体滑到底端时对碗底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B、物体匀速滑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由合力提供向心力,则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B正确.C、D、物体滑到底端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则物体对碗底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由合力提供向心力,能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断物体的压力与重力关系.21.(4分)一辆额定功率为P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启动,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t1﹣t2(t2>t1)时间内做变加速运动,在t2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汽车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些过程中,设汽车受到的阻力f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功率保持不变B.在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功率都等于额定功率C.在t1﹣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逐渐减少D.从t2时刻起,汽车的行驶速度值为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这题考的知识点是汽车的两种启动方式,恒定加速度启动和恒定功率启动.本题属于恒定加速度启动方式,由于牵引力不变,根据p=Fv可知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加,汽车的实际功率在增加,此过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当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功率不能增加了,要想增加速度,就必须减小牵引力,当牵引力减小到等于阻力时,加速度等于零,速度达到最大值.解答:解:A、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牵引力不变,速度增大,根据P=Fv可知,功率增大,故AB错误;B、t1时刻,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此后功率不变,t1﹣t2(t2>t1)时间内做变加速运动,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t2时刻速度最大,此时F=f,则最大速度v=,此后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故C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汽车的启动方式,对于汽车的两种启动方式,恒定加速度启动和恒定功率启动,对于每种启动方式的汽车运动的过程一定要熟悉.22.(4分)长度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连一小球.现使小球和轻杆在竖直平面内绕杆的固定端O转动,如图甲所示.小球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用F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当小球以不同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其F﹣v2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小球的质量为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C.v2=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1)在最高点,若v=0,则N=mg=a;若N=0,则mg=m,联立即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和小球质量;(2)由图可知: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3)若c=2b.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A、B、在最高点,若v=0,则N=mg=a;若N=0,则mg=m,解得:g=,m=L,故A正确,B错误;C、由图可知: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v2=c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故C错误;D、若v2=2b.则N+mg=m=m=2mg,解得N=a=mg,即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获取有效信息,难度适中.三、实验与探究(每1小问4分,共8分)23.(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橡皮筋的拉伸长度都保持不变,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每次每条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同,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弹力做功的数值,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小车在木板上被橡皮筋拉动做功,导致小车的动能发生变化.小车的速度由纸带上打点来计算,从而能求出小车的动能变化.每次实验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要一致,则一根做功记为W,两根则为2W,然后通过列表描点作图探究出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解答:解: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的拉伸长度都保持不变,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每次每条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同,则每根橡皮筋做功相等,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弹力做功的数值,因为要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所以需要测量出弹力做功结束后的速度,即加速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故答案为:(1)弹性势能,弹力做功,最大速度.点评:本题关键之处:明确实验原理,在原理的基础上,理解橡皮筋相同之外,伸长也相同;同时要算出小车的最大速度.本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好题.。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含解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南宁八中高一年级段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考生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的相应位置。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政策的引导 B.国家统一的完成C.生产工具的进步 D.家庭手工业的山现2.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 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郡县管理下的交纳赋税的自耕农。
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屯田民、兵士、手工业者等不在其中;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也不在户籍中。
关于这一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封建经济发达,人身自由度增加 B.自耕农和部分依附人口承担官府赋役负担C.中央集权削弱,多种地方力量并存 D.庄园经济盛行,其实质是自然经济4.隋唐时期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其表现是( )A.耦犁的推广 B.耧车的发明C.耕耙耱技术的形成 D.曲辕犁的出现5.唐太宗登基时户数仅有400万户左右,按照一户五口的最低标准计,人口损失近3000万。
唐太宗没有像隋文帝那样把官吏派到乡村挨户搜查以增户籍,而是认了这笔糊涂账,并用律文限制子女分家,规定父母在,子女分家就要受处罚。
唐太宗这样做是基于( )A.让利于民,藏富于民B.唐朝百废待兴,无力清理户口C.贞观之治,国富民强D.隋朝国贫民穷,江山短暂6.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
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
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南宁市第八中学段考高一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KS5UKS5U]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这一生命活动,这一事实说明了( )A.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可以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SARS病毒只有增殖这一生理活动依赖于宿主细胞,其他生命活动可自主完成。
D.细胞结构使SARS病毒的增殖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2.下列属于生物种群的是()A。
某水库中所有的鱼B。
在一个池塘内,青蛙和蝌蚪的总和C. 一块水田中所有动物D 。
全部生物的总和3.下列是关于细胞所属类型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B.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C。
不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D。
不具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4.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
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 B.③→①→②C.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5.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念珠藻②酵母菌③蓝球藻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⑥发菜⑦颤藻⑧SARS病毒.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⑧D.①③④⑤⑥⑦[KS5UKS5UKS5U]6.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依次是()A 蛋白质、水B 蛋白质、无机盐C 核酸、水D 脂质、水7.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①参与代谢反应②运送营养物质、运走废物③良好溶剂④提供能量A.①②③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
下列四个结构式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是()A: B:C:D:9.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共同具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P、N、P、S B.C、H、O、N、P C.C、H、O、N、S D.C、H、O[KS5UKS5U] 10.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体内含有核苷酸、碱基种类依次是4、4。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N-14 O-16 Na-23 S-32 Al-27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HCl的电子式H+[×·Cl··]-B.含92个质子、143个中子的铀原子235 92UC. K的结构示意图 D.硫离子结构示意图2、下列金属通常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冶炼的是()A.Na B.Al C.Fe D.Ag3、把新制Cu(OH)2悬浊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后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A.脂肪 B.白酒 C.乙酸 D.葡萄糖4、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
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碱5、对于放热反应H2 + Cl2 点燃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mol H—H键和1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2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D.该反应中形成原电池时,氢气在正极反应6、X、Y、Z都是金属,把X投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 X 与Y组成原电池时,Y 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A.X>Y>Z B.X>Z>Y C.Y>X>Z D.Y>Z>X7、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g,当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g。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南宁八中高一年级期考生物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卷卡的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C.纯合子中不含隐性遗传因子 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子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F2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2 B.1/4 C.3/16 D.1/16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作用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A.① B.①和② C.② D.②和③6.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 b×AABb D.AaBB×AABb7.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8.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9.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不色盲,但弟弟是色盲患者,此色盲基因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弟弟 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 D.外祖母—母亲—弟弟10.正常人的染色体数是46条,在以下细胞中,可能找到两个X染色体的是()①精原细胞②卵原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⑥11.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有32P和35S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A.含32P和35S B. 不含32P和35S C. 含32P,不含35S D. 含35S,不含32P1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13.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14.右图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B.④在基因中的排列顺序包含着遗传信息C.DNA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⑤D.DNA连接酶可连接⑤处断裂的化学键15.以一个有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为第一代,将其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自我复制3次。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1月段考化学试题.pdf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不能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23 Cu-64 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8分) 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了?B.一定被还原了C.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既不可能被氧化,也不可能被还原 2、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 SO2→SB. SO32—→SO2?C. I- →I2D. HCO3—→CO32— 3、?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做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H2+2H2O==Ca(OH)2+2H2↑。
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 )A.溶剂B.还原剂?C.氧化剂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对此反应的分类一定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放热反应?D、置换反应 5、根据反应:2H2S+O2=2S↓+2H2O、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 Na2S+I2=2NaI+S↓,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 ?D.H2O> H2S > NaI 6、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NaCl+Br2?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C.3S+6KOH=2K2S+K2SO3+3H2O?D.NH4Cl+NaNO2=NaCl+N2↑+2H2O 7、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SO4,则参加反应的Cr3+与PbO2的个数之比为(? ) ? A. 1:3 B. 2:3 C. 1:1? D. 4:3 8、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该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是(纵坐标表示导电性,横坐标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 ? ? 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盐酸中加碳酸钠溶液? CO32- + 2H+=H2O +CO2 ↑ 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 2Fe +6H+=2Fe3+ +3H2 ↑ C. 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 CO32- + 2H+=H2O +CO2 ↑ D.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 H+ + OH-=H2O 10、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A. Na+? Ag+? CO32- Cl- ?B. K+ Ba2+ SO42-? Cl-?C. Na+ K+ ? CO32- Cl-D. Na+ ? K+ ? Cl- SO42— 11、将7.2gCO和H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A.2.1g B.3.6g? C.7.2g D.无法确定 12、关于Na2CO3、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NaHCO3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Na2CO3则不能 C.Na2CO3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也能转化为Na2CO3 D.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的质量相等 13、下列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是 A.Na2CO3溶液? B.CaCO3 C.NaHCO3溶液 D.Na2SO4溶液 14、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Li+到Cs+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B.从Li到Cs的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 C.从Li到Cs的熔点依次升高 D.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铯,而金属性最强的是锂 15、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 ) ①水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A、只有①B、只有①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16、?Na2O和Na2O2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Na2O比Na2O2稳定? B.均可与水反应 C.均可与CO2发生化合反应 ?D.均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每空2分。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 兑.(duì)现肄.(zhì)业独处.(chǔ)量.(liáng)体裁衣B. 桂棹.(zhào)修禊.(qì)纤.(qiān)腰蓊蓊..(wěng)郁郁C. 婆娑.(shā)兰皋.(gāo)溘.(kè)死混.(hùn)水摸鱼D. 踯躅..(zhí zhú)婀娜.(nuó)赍.(jī)钱冯.(píng)虚御风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A.羞瑟杂糅惦记摄手摄脚B.陨落蹩脚点缀汲汲可危C.磐石奢糜孤僻夙兴夜寐D.商榷愀然肤浅杯盘狼藉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坚守”是全文最重要的词,正是那执著的坚守,不绝如缕....地牵动着作者的思绪,即使在他走出汉家寨很远很远之后。
B.赖斯说,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告诉她,梅德韦杰夫总统信誓旦旦....地表示,一旦格鲁吉亚领导人签署停火协议,俄罗斯将立刻开始撤军。
C.入侵的敌人奸淫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D.高校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尤其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的重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B.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C.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经委于今年五月底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南宁八中一年级段考政治试卷答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卷相应的栏目上。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次考试选择题的答案请务必用2B铅笔在机读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填涂,否则无效。
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答卡题。
每小题2分,27小题,共54分)1、货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金银 D、人类劳动2、在商店里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这里,货币执行的是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3、纸币由国家发行,其发行量必须A.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 B、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限度C.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D、与待售商品的总价格相一致4、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统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价值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A、越大越大B、越小越大C、越小不变D、越大不变5、支票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换与人们的生活。
付款单位开出转帐支票后,收款单位可以凭此票到银行A.支取现金 B.贷款 C.将钱转入自己的帐户 D、换取外币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信用卡①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②能够方便人们购物消费③可以增强消费安全④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④7、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外汇汇率升高的是A. 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999元到1 001元B. 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827.30元到826元C. 100元人民币能够兑换更多的日元D.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为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我国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
此外,受油价过高影响,美国市场中型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
根据材料回答第8-9题。
8、高油价推动乙醇燃料的生产与使用表明①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对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②价格决定生产,某种商品价越高,从事该商品的生产越少③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④某一商品价格的提高,会使这种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9、受油价过高影响,汽车销售量下滑,说明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②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的变动③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④市场应该增加汽车的供给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10、关于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看法,正确的是①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②对内保持物价不变,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④有利于世界经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③④11、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大件”是指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
以后“三大件”逐渐演变为彩色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电话、空调和计算机,轿车、房子和旅游。
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是A.对外开放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财政收人状况 D、通货膨胀水平12、小明的母亲按付费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短信,了解气象信息,查询天气情况。
这里的“气象信息”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13、“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地启动起来。
”这里强调的是A、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B.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C、消费与生产互相决定D、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B、国有经济是与我国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成分C、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15、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根本区别是A、经济规模的大小B、劳动生产率的高低C、是否以雇佣劳动为基础D、是否以赢利为目的16、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D、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主要途径17、截至2011年底,南宁市个体工商户达22.16万户,私营企业6.47万家;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64.2%;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10.7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93.2%。
南宁市个体私营经济显著发展的原因是个体私营经济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C、在国民经济中逐渐起主导作用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8、我国国有经济在石化、石油、电力等领域的销售收人中占大多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系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也占了大多数。
这表明 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C.国有经济支配所有行业和领域 D、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19、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新闻线人、自由举报人、精神陪护、钟点文秘、专业道歉人、房产经纪人等,这说明A.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当职业B.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挣钱,就是正当职业C.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D、我国就业形势很乐观小张的母亲病了。
小张四年未休过探亲假,这次他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单位以他已在本地结婚为由,不批准他休探亲假。
小张工作的工厂既有刺耳的噪声,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
工人向厂长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厂长拒绝。
单位只给部分资格老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小张等青年工人不在其中。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22-23题20、这家企业主要侵犯了劳动者的①休息休假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⑥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权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A、①②③④B、①④⑥C、①④⑥⑦ D①⑥⑦21、该企业职工应该A、联合起来,集体辞职,迫使厂长改变做法B、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完成劳动任务C、到政府部门去告厂长D、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22、李嘉诚以260亿美元居世界第11富、亚洲第3富。
他几乎每个月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捐出去,也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同荣誉授给他。
李嘉诚这样看待自己的财富:“‘富贵’两个字,它们不是连在一起的。
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
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
所以我就这样想,你的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
”他的行为告诉人们:①金钱还是社会财富的象征②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③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加纯洁、道德更加高尚、人生更有意义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23、南宁市百货大楼于1992年12月改制为国有控股的南宁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公司股票“南宁百货”在证交所上市发行,成为商业企业第一家。
南宁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①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②是国有企业③是混合所有制企业④国有控股中的国有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指出:消费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真正推动力。
遗憾的是,过去我们不太明白这个道理,“先生产、后生活”一度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本末倒置的结果是生产没上去,生活也越来越不行。
据此回答24~25题。
24、“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理念的不足之处在于①忽视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忽视了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忽视了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④忽视了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下列说法中对“消费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真正推动力”理解正确的是①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②消费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④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6、下面漫画《难博芳心》给企业的启示是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与欺诈是不可分离的B.企业必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C.必须把树立全民信用意识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D.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27、在照相的“胶卷时代”,已有130余年历史的柯达曾占据全球胶卷市场2/3的份额,然而自2000年进入“数码时代”以来,柯达公司仍然留恋于传统胶片市场,拒绝变革,错失转型良机,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这对企业成功经营的启示是①要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②要重视市场需求和消费体验③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④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28、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该践行什么样的消费原则?(8分)29、背景材料:情景一:2010、2011和2012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连续三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单仅能成为“经济体”,还不是世界经济强国,若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中国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在全球排在百名开外,还是一个穷国。
2011年中国人均GDP有5414美元,美国达到48147美元,为我国的十倍。
情景二: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指出,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排名第1,但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五年排在第18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
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总量虽大,但是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的科学技术指数在G20国家中排名第6,落后于美国、日本、欧盟、德国和韩国,但指数值却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
这些因素成了制约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上述背景材料反映了我国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12分)30、材料一:2012年国际油价仍呈上涨态势。
据欧佩克统计:原油价格上涨需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伴随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原油消费水平今后20年将上升到1.9%;二是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支撑油价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