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完整设计的概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一章 绪论整体框架①一般原则,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②共性问题──一般原则的方法③学习方法──宏观、中观、微观④目的:横向、纵向一、来源与特点:建筑与其它艺术品异同(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
)1.真实的:现实存在的,形象上有力客观分析薄弱。
历时性,局限性。
2.形象(图象)的:同时性,完整性(信息量大、多、自身形态、局部与整体、周围环境等)、最重要,最基本之层面。
3.意向的:语言、文字4.三者关系:三者+使用者的理想、公共的态度和价值综合规则、自然、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中各种有意义的事件=较为完整意义的建筑来源。
(1)、双重原型:真实、意象=形象(图像)(2)、意象=图像(形象)二真实a.形象是一个过程媒介b.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方法、体系(平面构图、产体构成、空间布局)c.受真实限制、结构、经济、技术、精神、审美上述a.b.c是公建原理的主要之依据二、研究范围与平衡意识(一)、综合性学科1.自然科学特征:工程技术知识建筑学、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电气、消防、自动控制、声、光、热、材料、概预等。
(与特定的社会物质的生产和科技水平有关、受其限制)2.人文科学特征: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艺术(意识形态)(二)、两对对子(交叉与边缘学科)1.(1)精神范畴:设计中的理论Theory in Design建筑设计日益超越原来的物质形态设计而必须运用和借鉴的其他成熟学科的知识。
如社会人文学科。
(2)物质范畴:设计的理论:Theory of Design针对建筑设计本身的要素、方法及过程的分析理论,如形式及空间的构 成关系。
功能+技术+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入环境四要素(3)某一要素取得主导地位,不完全取决于设计师个人的立场,还取决于一定特定时期、地域的社会心理、社会技术与经济水平以及某一群体(集团)的价值等观念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3.普遍、一般意义层面上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一般原理和方法。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1.功能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首先要确保其功能得到满足。
这包括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分区,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的外部环境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可持续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即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利用率。
这可以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绿色建筑技术等方法来实现。
3.安全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考虑到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对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紧急出口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撤离。
4.通行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人员的流动和交通问题。
这包括合理规划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位置和尺寸,确保人员可以自由流通,同时也要考虑到无障碍设计,方便老人和残疾人的使用。
5.舒适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注重用户的舒适感。
这包括建筑内外环境的温度、湿度、采光等因素的控制,同时也要考虑到人员的行为习惯和人体工学原理,以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6.可视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注重建筑的外形和内部布局的美观。
这包括建筑的整体形象和比例、立面设计、室内空间的布局和装饰等方面,通过合理的设计,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感官体验。
7.社会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社会性的因素,即建筑对社会环境和公众的贡献。
这包括建筑的社交功能、文化元素的体现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是确保建筑的功能、安全、舒适和美观,同时也要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性的因素。
这些原理的遵循和应用,能够提高公共建筑的品质和使用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美好。
公共空间设计概述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包豪斯学派。现代风格主要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 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 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坚持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坚持遵循自然的法则 和“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强调“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因此,现代风格具有造型简约、装饰简 洁的特点。
传统风格
现代风格
混合风格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是指吸收传统装饰的特点,以保持传统装饰原有文化内涵与气质的一种室内空间设计风 格。在巴洛克式风格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常常利用繁复的绘画和雕塑、夸张的纹样、强烈的色彩, 以及贵重的材质等装饰空间,以营造多变、奢华的空间氛围;在中式风格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可以 利用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中式家具及传统装饰图案等装饰空间,从而营造庄严、恢宏的空间效果。
(二)形态的多样化 由于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设计 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建筑设计师 开始运用延伸、包容、过渡、渗透等 手段对空间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公 共空间也随之出现了多种新形态。同 时,信息技术拓展了空间的概念,出 现了非实体性的虚拟空间,也使公共 空间的形态日趋丰富和多样。
(三)景观的渗透化 如今,生态环保理念已被越来越 多的人推崇,因此,室内设计师们也 开始将自然景观引入公共空间设计中, 以实现室内空间的生态化发展。例如, 设计师常常通过开敞的空间或透明的 界面借用室外景观,使室外景观延伸 到室内。值得注意的是,现如今的室 内景观设计大多重静态陈设,轻互动 体验,因此未来的公共空间设计应当 增加生态体验式服务项目,以增强人 与景观的互动。
三、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功能的复合化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2)活动场地
有一些公 共建筑,如体 育馆、学校、 幼儿园、托儿 所等建筑类型, 需要分别设置 运动场、游戏 场等室外活动 场地。这些活 动场地与室内 空间的联系是 比较密切的。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 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1.1、公共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作为建筑师,在开始创作公共建筑时,首
选遇到的就是总体环境布局中的问题。所以一幢 好的公共建筑,其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 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使 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总的看来,古代建筑群体组合受功能的制约 较少,对形式的考虑较多;而近现代建筑的群体 组合受功能的制约较多,建筑形式往往随着功能 的要求而变化。不同类型的建筑群,由于功能性 质不同,反映在群体组合的形式上也必然会各有 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二)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场地 及道路)
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的室 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通常可划分为三类:
a.集散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公共建筑是指为了满足公众集中活动和服务的需求而建造的建筑物。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1.功能布局合理性: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活动方式进行合理规划。
建筑内部的各功能区域应具有明确的边界,避免交叉干扰,同时要方便使用者的出入和流线的设计,提高使用效率。
2.建筑尺度与环境协调性:公共建筑的尺度和环境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协调性。
建筑物的高度、体量和形态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对环境造成视觉冲击。
同时,建筑的造型和材料应与环境相协调,保持一定的连贯性。
3.使用者体验与舒适度: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注重使用者的体验和舒适度。
在建筑的空间规划和布局中考虑使用者的活动和需求,提供合适的功能和服务设施,尽量满足使用者的期望。
同时,要考虑建筑的气候环境,合理利用自然光、风和景观,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4.建筑安全与可持续性:公共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物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抗震性,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另外,要注重可持续设计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5.盲人、老人和残疾人友好性:公共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盲人、老人和残疾人的使用需要,提供无障碍通道、无障碍设施和辅助性设备,使他们能顺利进出和使用建筑物。
6.美学和艺术价值: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注重美学和艺术价值。
建筑的造型、色彩、材料应搭配和谐,体现建筑的特色和设计理念。
同时,建筑的公共空间应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氛围,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7.可变性与可塑性:公共建筑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塑性。
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可能会随着时间和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建筑的设计要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方便后期的改造和调整。
总结起来,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功能布局合理性、尺度与环境协调性、使用者体验与舒适度、建筑安全与可持续性、友好性、美学和艺术价值、可变性与可塑性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原则,使公共建筑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美观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建筑环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简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简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该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一、课程内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包括建筑设计的历史演变、建筑元素与构造、空间组织和布局等基础知识。
2. 公共建筑类型与功能:介绍各种公共建筑类型的特点、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如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等。
3. 建筑环境与可持续性设计: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介绍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可持续性设计的概念和应用。
4. 建筑人性化设计:介绍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原则,包括人机工程学、人流与空间关系、无障碍设计等内容。
5. 建筑材料与结构:介绍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能和选用原则,以及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6. 建筑美学与艺术:探讨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建筑美感的鉴赏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学习目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 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能够运用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各种公共建筑类型的特点和功能需求,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3. 熟悉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设计舒适、节能的建筑环境。
4. 熟悉建筑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设计满足人们需求和舒适的建筑空间。
5. 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能和选用原则,能够合理选择材料并进行结构设计。
6. 培养学生对建筑美学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能够设计具有艺术性和美感的建筑作品。
三、教学方法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通过理论讲授,学生可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公共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锻炼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名词解释
1)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2)恒变的、无预定设计的;3)没有次序,没有固定形态,流动的、自然表现的;4)没有正确与否的二元对抗标准,随心所欲;5)多元的,非统一的,破碎的,凌乱的。
7:密斯设计思想: 结构就是一切,功能服从空间,少就是多。① 简化结构体系和构件产生极少的障碍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即全面空间{克朗楼、土根哈特住宅、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② 简化建筑型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带任何多余的、只有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纯净的钢和玻璃的方盒子{是全面空间纯净形式、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手法的具体体现}{范斯沃斯住宅、西斯拉姆大厦、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4: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屋顶花园、
5: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艺术成就:① 结构体系传力明确清楚,40肋的穹顶通过帆拱架在四个墩子上中央穹顶的侧推力在东西两面由半个穹顶扣在大拳上抵挡
② 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内部空间 ③ 多彩的内部色彩
6:泰姬陵是如何突出它的地位的? 首先先布局很简单,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而且破例居于中轴线的末端,让方形的草地和十字形的水渠在前面展开,因此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是1:4.5。第二个就是创造了陵墓本省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它的构图稳重又舒展,它的形体洗练,比例和谐,主次分明。第三个成就就是熟练的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的规律
名词解释
1:巴西利卡:是一种公共建筑的形制,平面呈长方形,长宽比大于2:1,0纵向有几排柱子,中间高,两边低,这样可以利用高侧窗采光,一端或两端有半圆形的龛,常用作会堂、钱庄的建筑
2: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创始人费尔德。
建筑代表:比利时 布鲁塞尔都灵12号住宅(奥太)德国魏玛艺术学校(费尔德), 英国代表人 麦金托什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部分 德国 达姆施塔特 奥尔布里希(路德维希展览馆)、贝伦斯
(最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讲义课件
建筑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规律——“目的性”、“地点性”、“时间性”— —建筑产生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贯穿始终的三大普遍规律。
目的性规律:
三大规律的主体和主导性规律。建筑现象的发展
变化有其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人的需要、欲求、意
愿等等,即人对建筑的目的。(人类产品共有)。
地点性规律:
地点不同,相应的条件不同,建筑势必因之而异。(建
2.设计的定义 设计的定义
设计: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如:服装设计;厂房设计。(《辞海》472页) 亚历山大《论形式的合成》中,区分了原始的、民 间的建造过程与职业建筑师的设计活动,并很有见 地的称前者为无意识设计,后者则称为有意识设计。
设计的三个核心: 1)先于事物的实际存在 2)非常周密严谨符合逻辑 3)清晰完整的表达 表达的方式: 图示表达 模型表达 文字表达 语言表达
“公用地”危害理论——是指场地谁来用都行, 怎么用都 行
土木楼操场
作为停车场应该用地性质单一 应该排他性的使用, 如把停车场地面做成鹅卵石地面
▪水——给水 种类
饮用水: 直接能喝 洗涤热水: 洗澡等 洗涤冷水: 平常所用自来水 冲厕水: 如北京用中水 复杂分级: 物尽所需,在总体社会运营成本 上便宜
降水——对建筑影响大,雨与雪比较难挡,设计的建筑要 做到不漏和排水通畅
雨: 水表面有张力,雨水在粗糙的地面上流淌要1%以上 的坡,1%~3%的坡度是主要选取的值,因此建筑场地 没有平的,一定要考虑场地排水
雪: 要考虑雪的荷载
门
下水井
院子 人行道
场地排水简图
气流 方向: 根据实际情况迎合或避开主导风向 速度: 几级风即速度每小时约多少公里 风频玫瑰图: 距圆心越远表示频率越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了解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2、建筑的分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建筑物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两大类。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宿舍、别墅等)3、公共建筑的分类,各类包括的建筑有哪些都需要了解?1、文教建筑:大、中、小学校,托幼建筑、科研所,实验楼,图书馆。
2、行政办公建筑:包括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办公建筑、写字楼。
3、医疗、卫生建筑: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诊所、保健所、疗养院等。
4、体育建筑:各项体育场、体育馆、及单项馆。
5、会展、演出、娱乐建筑:博物馆、文化馆、陈列馆、音乐厅、影剧院、舞厅、游艺厅、游乐场等。
6、交通通讯建筑:汽车客运站、加油站、火车站、河海航运站、航空站、邮政、电话、电报、微波通讯、广播站、电视台等7、宾馆、餐饮建筑:宾馆、旅馆、餐厅、饭店等。
8、其它:宗教建筑、烈士、名人、伟人、纪念馆、塔、墓、碑、园林建筑、旅游观光建筑、微缩景观等。
9、综合建筑:多种功能融为一体,集合在一栋建筑之中。
4、单间办公室的开间、进深、层高?单间办公室通常开间为3.0-6.0m,进深为4.8-6.6m,层高为3.0-3.6m。
5、教室的视角问题?水平视角: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度垂直视角:第一排学生眼睛与黑板垂直面上边缘形成的夹角大于45度6、餐饮用房涉及到的一些数据?1.合理的使用面积决定因素:餐饮建筑等级,餐厅的布置方式,环境等餐厨比:餐厅与厨房(含辅助部分)的面积之比,简称餐厨比规范:100座以上的餐馆,其餐厨比宜为1:1.12.交通组织方便位置:餐厅饮食厅应位于建筑的显著位置交通组织:各部分联系直接而方便避免服务通道和顾客通道的相互交叉和干扰垂直交通空间的灵活划分3.适宜的餐桌布置a)餐桌尺寸:i.4人圆桌,d=0.9mii.6人圆桌,d=1.1miii.8人圆桌,d=1.3miv.10人圆桌,d=1.5mv.12人圆桌,d=1.8mvi.直径为1.5米以上的圆桌可设有旋转的菜肴置放圆台餐桌尺寸:方桌:四人方桌边长为0.8——1.0m六人方桌边长为0.9——1.1m条桌:四人条桌多为0.8×1.3m六人条桌多为0.8×1.5m7、厨房在卫生方面的设计原则?主副食两大加工系列应该分线按加工程序布局,不能混淆加工流线简短顺畅,避免迂回加工序列中各环节宜分间设置原料加工的流线应洁污分开,不得倒流生食、熟食的存放应分开,洁净物和废弃物的路线分开保证主副食可加工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尺寸8、商业用房营业厅设计的基本要求?营业厅的层高?顾客流线明确商品陈列便于选购、观赏便于商品搬运、保管、利于营业员操作一层层高通常在3.9m-4.8m,二层以上层高通常在3.9m-4.5m9、了解陈列室的参观路线和布置形式,能熟悉各个示意图所代表的参观路线。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pt 37页)
(e)因电梯本身不需要采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其 位置重要依据交通联系是否便捷来确定的,通常可布置在建筑的中 心地带。当然也可露明装设,形成装饰性强的景观电梯。
3.交通枢纽空间:
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 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 过渡的作用。
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部分,是整个建筑的人流出入汇集的场所,也 是建筑空间处理的重点。
公共建筑门厅出入口部分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
2.垂直交通:
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 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类型:
(1)楼梯: ——直跑楼梯:具有方向单一和贯通空间的特点;
——双跑楼梯:
——三跑楼梯:
——其它类型楼梯:旋转楼梯、剪刀楼梯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基于防火疏散的要求,至少需设置两部楼梯, 根据布局的需要布置在担负人流大致相当的部位上。设置一部楼梯的 要求详见规范。
(2)自动扶梯: ——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往往因为人多而集中的特点,常选择具备
连续不断乘载人流的自动扶梯,借以组织人流疏散问题,如百货大 楼、地铁站、铁路旅客站、航空港等。 ——自动扶梯可以单独布置成上行或下行的,也可以布置成上下行并列 的。 ——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为30o,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多采用 810mm的宽度,每小时运送人数约为5000~6000人左右,运行的垂直 方向升高速度为28~38m/min。 ——优点: --具备连续快速疏散大量人流的优越性。 --不需要在建筑顶部安设机房和在底层考虑缓冲坑等,比电梯占用 空间少。 --发生故障时可做一般楼梯使用。 ——但自动扶梯行程速度缓慢,对于年老体弱及携带大件物品者也不够 方便。所以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在安装自动扶梯的同时,仍需考虑 装设电梯或一般性楼梯,作为辅助性的垂直交通工具。
大型公共建筑装修概念设计
1 装修概念设计装修概念设计是车站装修设计的最初阶段,主要包括车站装修的色彩运用、材料采用以及形态组合等装修设计的手法。
2 车站的空间功能分配2.1 平面分析车站公共区平面布置与其功能布局密不可分,而功能布局最重要的依据是客流的聚集、流向。
分散的进站乘车客流从出入口开始通往车站的非付费区、付费区、直至站台的楼、扶梯止,呈一种聚集的流动状。
乘客到了站台层后均匀分布。
出站客流与进站客流互逆。
通过分析可得知,付费区通往站台的楼、扶梯及其周边部位是客流密度最大的区域,也是乘客视觉感受的重点区域。
2.2 竖向分析(1)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分析,距视点较近的墙面、柱面是视觉感受的重点区域,宜设置装修图案或者文字信息。
而离视点较远的天花、地面视觉敏感度降低,且设备较多,因此宜以功能性布置为主。
(2)根据客流走向特点,在楼、扶梯区域的竖向空间也是视觉感受的重要区域。
2.3 空间功能分配根据以上分析,车站公共区的空间可以根据客流流经密度及视觉浏览密度进行分区。
在楼、扶梯部位及其周边区域,我们称之为主服务空间,面积较小,但装饰性、功能性均要求高。
而公共区其余区域则为次服务空间,面积较大,但除部分墙面外,装饰要求较弱,一般以功能性装饰为主。
3 公共区空间的效果控制3.1 主服务空间的空间效果主要服务空间以集中性的体、块设施为主,空间效果以表现个性特点为出发点,通过对装饰材质、色彩、形态组合的变化,设计出车站的特点。
3.2 次服务空间的空间效果次服务空间在装饰方面采用规律性、统一性较强的手法。
在色彩上运用全线统一的主色调,材料及组合形态以全线统一的模式进行控制。
4 车站装修具体设计4.1 天花部分(1)功能分区及材料选用根据车站的空间功能分配,天花分为三个区,中间为B区(体现个性特点),两边为A区(全线统一风格)。
A区天花选用全线统一的白色吊顶板材,主、次龙骨同色;B区板材选用蓝灰色的透空骨架组成透空天花做基底,在主要服务空间内采用喷砂面不锈钢弯板造型,其余部位适当布置些黑色穿孔板。
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
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及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逐渐集中,公共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越来越被重视。
本次设计任务是设计一座小型公共建筑,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体育等多种需求,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功能的最大化。
二、设计概念及布局:本次设计以简约、现代、绿色为设计理念,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划分,打造一个舒适、方便、宜人的小型公共建筑。
建筑总体呈矩形平面布局,共分为三层。
一层为大厅区域,包括接待处、休息区、展示区等功能区域。
大厅宽敞明亮,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设计,使室内外空间相互连通,增加自然光的进入,营造一个开放、通透的氛围。
二层为多功能厅区域,包括会议厅、演播厅、培训室等。
这些功能区域之间可根据需求进行灵活划分,使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
厅内采用可移动隔墙设计,以便根据不同活动需求进行空间的灵活调整。
三层为户外活动区域,包括露天花园和运动场。
露天花园以绿植和休闲座椅为主,营造一个自然、舒适的休闲空间。
运动场可供人们进行各类户外运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满足人们的体育娱乐需求。
三、设计特色和功能要点:1. 绿色建筑:建筑外立面采用绿植装饰,种植多种景观植物,增加建筑的绿化面积,净化空气,改善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
2. 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建筑供电;采用高效的节能设备,如LED灯具、节能空调等,降低建筑的能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空间灵活:通过可移动隔墙设计,使室内空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满足不同规模活动的需要。
4. 设施完善:在建筑内设置便利的公共设施,如无障碍通道、卫生间、无线网络等,提升建筑的使用便利性,让人们能够更加舒适地使用建筑。
四、总结:本次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以简约、现代、绿色为设计理念,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划分,打造一个舒适、方便、宜人的小型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更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
因此,公共建筑的设计必须准确地表达出建筑的功能和意义,同时注重美学和实用性。
本文将探讨公共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和创新思路。
一、人性化设计公共建筑的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
首先,建筑应该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提供便利,考虑到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如无障碍设施和安全措施的设置。
其次,公共建筑应该注重舒适度和便利性,提供合适的休息场所和室内外交通的便捷连通。
最后,建筑的设计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文化和艺术融入公共建筑应该是城市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承载者。
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装饰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艺术风格。
这不仅能够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也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
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当地的传统建筑元素或者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使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
三、创新和功能多样性公共建筑的设计应该具备创新和功能多样性。
创新的设计理念能够让公共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和亮点。
建筑师可以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结构。
同时,公共建筑的功能也应该多样化。
除了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还可以集成娱乐、教育和社交等功能,提供给市民丰富多样的体验和活动场所。
四、适应城市规划和景观公共建筑的设计应该与城市规划和景观协调一致。
建筑的布局和外观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呼应。
公共建筑在设计上应该遵循城市的发展规划,并充分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的形式和高度应该与周边建筑相协调,不仅不会破坏城市景观,还能够丰富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五、安全和便捷性公共建筑的设计必须注重安全和便捷性。
建筑的结构和设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检查。
在设计中要考虑人员疏散的通道和紧急出口的设置,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撤离。
同时,公共建筑的布局和功能要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和设施,为人们创造便利的使用体验。
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实施步骤
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实施步骤1. 确定需求在设计和实施公共空间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其需求。
这包括确定公共空间的类型(如公园、图书馆、游乐场等),以及该空间的功能和用途。
确定需求是公共空间设计的第一步,它将为后续的设计和实施工作提供指导。
2.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确定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阶段是创造性的过程,设计师需要将需求转化为创新的设计理念。
这一阶段可以包括制定设计方案、绘制草图和模型等。
概念设计的目标是确定公共空间的整体框架和大致布局。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和目标,设计师可以制定多个设计方案。
每个方案可以包括不同的空间布局、景观元素、材料选择等。
•绘制草图和模型:通过手绘草图和制作模型,设计师可以将概念设计具体化,以便更好地展示和交流设计理念。
3. 详细设计在完成概念设计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注重细节,包括具体的材料和设备选择、施工图纸的绘制等。
详细设计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材料选择:根据需求和预算,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
这可能涉及到地面材料、围栏材料、植物选择等。
•设备选择:如果公共空间需要设备或家具,设计师需要考虑其功能和风格,并选择适合的设备。
例如,公园中的长椅和公共图书馆中的书架等。
•施工图纸绘制: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实施,设计师需要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
这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
4. 实施工程实施工程是将设计方案变为现实的过程。
实施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施工准备、土建施工、景观工程等。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平整地面、清理建筑废料等。
•土建施工:土建施工包括建筑物、道路、排水系统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与施工队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实施。
•景观工程:景观工程包括植物种植、园林绿化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植物和景观元素,并进行合理布局。
5. 完善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实施不仅包括主体结构和景观元素,还需要完善配套设施。
建筑装潢设计报告
建筑装潢设计报告I. 引言建筑装潢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创造性的空间布局和艺术化的装饰手法,为人们提供宜居、美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报告将对一座城市景观中的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方案的介绍和分析。
II. 设计需求分析1. 建筑功能本项目将设计一座公共建筑,旨在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
该建筑将用于多种用途,包括展览、会议、文化活动等。
2. 可持续性考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特征。
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绿色技术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III. 概念设计1. 总体布局通过充分调研周边环境和市政规划要求,采用流线型设计,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同时,为了提高建筑的可辨识性,采用独特的建筑造型,使其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2. 空间规划建筑内部空间规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
一楼将设计为公共交流区,包括接待处、休闲区和展览走廊。
二楼将设立会议室和办公区,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楼将设置为文化活动区,包括音乐厅和艺术展示区。
3. 色彩与材质设计中将运用明亮的色彩和多样化的材质,以提升整体空间的视觉效果和舒适感。
木质家具、玻璃幕墙和石材饰面等材料的使用将营造出现代感和高品质的氛围。
IV. 施工技术与风险分析1. 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先进的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实现设计意图和施工效果的无缝衔接。
同时,要加强与施工方的沟通,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风险分析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施工和装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和雇佣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以减少施工延误和质量问题。
V. 结论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份设计方案,以满足城市公共建筑的需求。
通过充分理解功能需求、可持续性考虑和施工前风险分析等,设计师将能够创造出高品质、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建筑装潢设计方案。
注:以上为根据题目《建筑装潢设计报告》所提供的格式,为您撰写的部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1 完整设计的概念
面对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完整设计的概念。
这个完整设计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过程。
一、设计的过程
1、建设程序
中国基本建设程序:
提出项目建议书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进行项目评估
编制设计文件
施工前准备工作
组织施工
交付使用
美国常规建设程序:
设计前期工作
场地分析
方案设计
设计发展
施工文件
招标或谈判
施工合同管理
工程后期工作
英国常规建设程序:
立项
可行性研究
设计大纲或草图规划
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或施工图
生产信息
工程总表
指标
合同:项目计划、施工、竣工验收及工程反馈
2、建筑营造方式
迄今为止,国外比较通行的仍是以业主、建筑师、承包商等三边关系为基础的常规建设程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出现了一些非常规的建设程序,如“快轨建造法”及“设计-营造法”等。
3、设计前期工作
设计前期工作阶段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
确定课题
第一步就是确定课题。
弄清这个课题意味着作一整套决定:为谁造就场所?意象如何?谁来决定将是什么形式?什么物力、财力可供使用?期待什么形式的解决方法?建造在什么位置?
一般情况下,开发的意图取决于开发商,但设计师如果有机会,就有责任阐明既定目标、提出潜在的目标供讨论,揭示新的可能性和开发商未预计到的情况,甚至还要为未来的使用者讲话。
然而,课题常常在设计师请来之前就由业主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至少要负责查看课题是否提得详尽、所提课题的各部分之间是否一致(充足的物力、财力、解决方法符合意向、足够大的基地等等)。
与确定课题相对应的建设程序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它是建设项目发展周期中的最初阶段,提出一个轮廓设想,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其主要作用是国家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
内容包括:1)建设项目提出的依据和理由。
背景材料、拟建地点的长远规划、行业及地区规划资料。
2)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论证。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可行性及协作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