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柯布西耶生平及其设计理念.
《勒柯布西耶》课件

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立体主义影响
勒柯布西耶的早期作品受到立体 主义的影响,强调几何形态和抽 象表现,对现代建筑风格产生了
重要影响。
建筑与功能的关系
勒柯布西耶强调建筑应该根据其功 能来设计,这一思想影响了现代建 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建筑材料的应用
勒柯布西耶善于运用新材料,如混 凝土和玻璃,为现代建筑的创新提 供了新的可能性。
02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充分体现 了功能主义,如罗纳山教堂和马 赛公寓,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
新建筑五点
新建筑五点是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建筑 设计原则,包括立柱、屋顶花园、自 由立面、横向长窗和自由平面。
这五点原则影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之一。
粗野主义
粗野主义强调建筑的原始和自然形态,不追求表面的装饰。
罗纳山教堂
总结词
罗纳山教堂是勒柯布西耶的又一杰作,它以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象征意义而闻名。
详细描述
罗纳山教堂位于瑞士日内瓦湖畔的罗纳山, 是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宗教建筑。它采用了 混凝土和石材等自然材料,外观简洁而有力 ,体现了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原则。 罗纳山教堂内部空间宽敞,光线充足,营造 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这座建筑不仅是 一座宗教场所,更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
对后现代建筑的影响
对历史元素的引用
尽管勒柯布西耶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但他的后期作品 也开始引用历史元素,这一手法对后现代建筑产生了影响。
对装饰的重新定义
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中,装饰与功能的结合是其特色之一,这一理念 影响了后现代建筑对装饰的重新定义。
对空间和光线的运用
勒柯布西耶对空间和光线的运用有着独特的理解,这对后现代建筑 的空间设计产生了影响。
[论文]勒·柯布西耶
![[论文]勒·柯布西耶](https://img.taocdn.com/s3/m/3040b3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3.png)
勒·柯布西耶勒·科布西耶勒·柯布西耶(1887—1965),1887年10月6日,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制造家庭。
原名:查理斯.爱德华.让奈亥,早年学习雕刻艺术,后移居法国,曾在当时建筑界最富盛名德巴黎A.佩雷和柏林P贝伦斯设计室工作,在西方世界享有“建筑天才”之美誉,是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德创始人之一,法国著名建筑大师,是世界公认的现代艺术权威。
他主张:建筑文化应当在新的社会形态下,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体系!二十年代,他与现代主义建筑第一代大师W.格罗皮乌斯和L.密斯。
范。
德罗共同创立了旨在改革,向旧建筑宣战的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在西方建筑界,共领风骚。
1928年,三人共赴瑞士,组织成立了由世界12个国家加盟、42名革新派建筑师参加的“国际现代建筑大会”(CLAM),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现代主义建筑潮流的基本观点:是强调现代建筑要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要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问题;要注意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性。
主张放弃旧的过时的建筑式样,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反对装饰等。
这一流派的建筑共同的特征;不对称布局,平屋顶,光洁的强面,檐部处理简单。
很少用或完全不装饰线脚等。
三十年代是现代主义建筑开始由西欧向世界其他地方迅速传播的时期,在50年代至60年代风行全世界,成为世界建筑的主导潮流。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
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走向新建筑》。
书中提到了著名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观点。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朗香教堂是勒。
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二战以后的重要作品。
它不仅代表了勒·柯布西耶的建筑风格已由早期的追求基本几何形体的端正规范向复杂的奔放的自由雕塑形体的转变,而且代表勒。
柯布西耶由追求光洁平整的艺术效果向粗糙苍老、回归自然的转变。
朗香教堂的原身,是多明尼加派之礼拜堂,历史上曾是基督教徒进香祈祷的场所,后毁于战乱。
世界现代设计史建筑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

郎香教堂 La Chapelle de Ronchamp
混凝土框架结构
,使建筑敦厚而 结实。
“视觉领域的听 觉器件” ——光 线、造型结构上 的冲击以及根据 教堂功能注重听 觉上的庄重感。
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三.设计来源:
它的自然原型是一个山 洞,新石器时代的石头 和青铜器时代的建筑结 构很可能是创作灵感的 来源。
勒·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的一个海拔一 千米的山间小镇,它位于法国很近的山脉 中,那个人口只有四万人的小地方,以制 表而闻名于世。柯布西耶毕业于当地的美 术中专学校,当时这家学校受新艺术派影 响很大,老师甚至提出从钟表装饰细工, 向建筑方向转变的建议给他启发。1907年 初勒· 柯布西耶那时还只是一位装饰美术 家已经开始思考建筑和城市特征等问题。 1910年,他受到与他一起工作的建筑大师 彼得· 贝伦斯的影响。然而,对他最大的 影响来自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 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 的启示。
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 最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 形体。
人物生平
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 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 只雕刻手表பைடு நூலகம்奖。 1908~1909 在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事务所工 作 1917 定居巴黎,与Ozenfant创始Purism 1920 创办《新精神》杂志,宣扬抽象艺术 1929 在普瓦西设计萨伏伊别墅 1929~1933 设计巴黎救世军收容所和巴黎 大学瑞士学生宿舍 1947~1951 设计完成马赛公寓,体现其未 实施 的规划理想 1950~1955朗香圣母教堂 1951~1965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区规划设计 1952~1960 法国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 1965 卒于法国
举例说明勒.柯布西耶建筑风格及变化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之一,他对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影响深远。
他的建筑风格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化,下面举例说明他的不同建筑风格及其变化。
1. 早期机械式风格(机械化建筑):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采用了机械式风格,这种风格受到工业化和现代科学的影响。
他使用现代材料如钢和混凝土,并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理念。
例如,他的作品《德·波尔蒂埃别墅》(Villa de Monzie)展示了纯净的几何形状和简洁的线条。
2. 白色立面风格(五点建筑主义):在勒·柯布西耶的职业生涯中期,他提出了著名的五点建筑主义原则,这成为他后来的标志性风格。
这些原则包括pilotis(借鉴建筑的柱子)、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窗户和屋顶花园。
他的作品《罗尚夫人住宅》(Villa Savoye)是五点建筑主义的典型代表,具有简洁的白色立面、悬挑的平台和开放的内部空间。
3. 混凝土主义: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探索了混凝土的潜力,将其作为建筑主要材料。
他的作品《马赛公寓》(Unité d'Habitation)展示了大规模的混凝土建筑,包括垂直花园和多功能空间。
这种风格强调了大规模住宅建筑的社会和功能性需求。
4. 修正主义:在晚年阶段,勒·柯布西耶开始反思他早期的理论和实践,并提出了一些修正。
他关注城市规划和社会问题,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城市设计原则:高层建筑、花园城市和交通枢纽。
他的作品《印度首都计划》(Plan Voisin)展示了他对大规模城市规划的新思考。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勒·柯布西耶的建筑风格从早期的机械式风格逐渐演变为白色立面风格,然后进一步发展为混凝土主义,并最终涉足城市规划领域并提出修正主义的理论。
这些变化展示了他对建筑和城市设计的持续探索和创新。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柯布西耶简介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
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
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
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
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
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
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
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
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
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
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
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着作,名为《走向新建筑》。
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
勒柯布西耶生平及其设计理念简介

模度又称模数理论 柯布什耶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四个部位为控制点, 与地面距离分别为86、113、183、226cm。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黄金比 率关系;另一个是上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即226和113cm。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 插入其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将红、蓝尺重 合,作为横纵向坐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但有人 认为柯布什耶的模度不能为工业化所利用,因为其数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数来表达。 让我们首先从一个数列开始,它的前面几个数是:1、1、2、3、5、8、13、21、34、 55、89、144…..这个数列的名字叫做“菲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菲波那契数”。 特点是即除前两个数(数值为1)之外,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菲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相邻两个菲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 序号的增加而逐渐趋于黄金分割比的。即f(n)/f(n-1)-→0.618…。由于菲波那契数都是整 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所以只是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这个无理数。但是当我 们继续计算出后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数时,就会发现相邻两数之比确实是非常接近黄金分 割比的。 早在柯布西耶出版于1923年的著作《走向新建筑》中,柯布就在第三章提到了“参 考线”,他认为这些线是用来确定构图中各要素的位置从而获得整体的和谐和美观的辅 助线。他在此书中列举了对巴黎圣母院等经典建筑作品所作的分析,揭示了其中隐藏的 参考线。并且本章中有一句话“一个模数赋予我们衡量与统一的能力;一条参考线使我 们能进行构图而得到满足。” 1948年,经过7年的理论研究与试验,柯布出版了《模度-合乎人体比例的、通用与建 筑和机械的和谐尺度》一书,详细阐述了模度理论的开端、发展、完善到实际应用。此 书的出版标志着模度理论的正式建立。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1、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大众市场已发育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这就为新的更富于时代气息的美学铺平了道路。
现代建筑的兴起更是为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先前分散的各种设计改革思潮终于融汇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并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
对于现代美学做出最大贡献的建筑师-设计师是柯布西耶。
2、人物简介: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原名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新精神》。
他在第一期就写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它植根于一种新的精神,有明确目标的一种建设性和综合性的新精神。
”后来他把其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3、设计思想: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
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也体现了这一点。
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通过大量的图样以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筑实物的情况如同艺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
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明暗光线的对比下,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并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
自然是美妙的,那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还有来自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使勒•柯布西耶感觉到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去适应当今机器时代的发展。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案ppt课件

勒·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案
1
勒· 柯布西耶简介 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
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 筑运动与城市规划的激进分子和主将
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 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以及弗兰克·洛 依德·赖特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1.1.1工业化对城市影响
工业化对于城市造成 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主 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新兴行业所带来的大 量人口造成城市人口 密度的增大;
传统城市格局被工业 化的需求打破,成为 以工商业中心、交通 枢纽等为中心的城市 布局形态;
工业的发展人口的膨 胀导致交通繁忙,造 成交通阻塞;
大量工业化产业生产 使得城市污染严重, 居住环境恶化。
11
2.1代表作——光明城市
1922年,柯布西耶发表《明日之城市》,并 在巴黎秋季美术展上提出了他理性的城市规 划方案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是 现代城市规划范式的里程碑,世界上第一个 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观念展示:
反对传统式的街道和广场 追求严谨网格和大片绿地组成的充满秩 序和理性的城市格局Biblioteka 1.1.2城市规划因运而生
工业化对社会结构、 城市生活带来极大冲击, 引发了传统城市与工业化 现代城市的激烈矛盾与冲 突。这种矛盾冲突导致了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 与发展逐渐成为旧城改造 与新城建设的指导思想。
可以说,作为对经
济、社会发展显示问题的 一种解决手段,作为政府 管理城市的有力工具,真 正意义上(或者说科学意 义上)的城市规划是在近 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产 生的。
7
1.3柯布西耶深受影响的理论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勒·柯布西耶最初闻名于世界的首先不是他的建筑设计,而是在1920年10月到
24年末之间,他负责编辑了28期《新精神》杂志,在这本杂志上首次刊登了达达主义
诗人的作品。
实验杂志《新精神》的内容涉及美术、建筑、文学、电影、舞蹈、戏剧、音乐以及
体育等多方面,整体上宣传科学的美学,版面设计和大胆的构成都显示出他对新生媒
不仅仅是建筑,而是一个新的艺术时代
中后期思想(1939——1965)
二战期间,柯布西耶对建筑设计,以及人类社会有了更深 刻的认识,他逐渐认识到了人性、自由权利和艺术象征性 对人类精神和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他的艺术风格随之发 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柯布西耶的最后二十年里,他开始全身心地致力于对三 个领域的探索:
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发展成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思想(1917—193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大规模重建工作中,现代主义建筑 在欧洲兴起,勒•柯布西耶是主要倡导者。1920年起,他 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建筑创新的文章,后来汇集出版《走向 新建筑》(1923)一书。他认为轮船、汽车和飞机是表现新 时代精神的产品,但是建筑和建筑师落后了。他说“建筑 艺术被习惯势力所束缚”,必须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建 筑要走工业化的道路
尽管勒·柯布西耶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很多专 家的影响。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建筑大师 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泥土。
1910年,他又受到与他一起工作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的影响。然而,对他最大的影响来自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的立 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的启示。尽管他大部分的灵感来自于雅典 的卫城(Acropolis),但他还是每天都去帕台农神庙(Parthenon) ,并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勾勒。他的大脑里完全充斥着古典的魅力。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出生于瑞士的一个海拔一千米的山间小镇, 它位于法国很近的山脉中,那个人口只有四万人的小地方,以制表而闻名于 世,1900年该镇组装的手表,占世界手表生产的55%,柯布西耶的祖父自然 也是制表的手艺人,母亲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以教钢琴维持生计,柯布西 耶毕业于当地的美术中专学校,当时这家学校受新艺术派影响很大,老师甚 至提出从钟表装饰细工,向建筑方向转变的建议,最初的建筑于1905年落成。
1.建筑模度 2. 工业化生产与建筑和城市多样性的协调与统一——新社 会主义的探索
3.关于建筑和城市的意义:象征性和隐喻
模度又称模数理论
柯布什耶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四个部位为控制点, 与地面距离分别为86、113、183、226cm。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黄金比 率关系;另一个是上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即226和113cm。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 插入其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将红、蓝尺重 合,作为横纵向坐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但有人 认为柯布什耶的模度不能为工业化所利用,因为其数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数来表达。
让我们首先从一个数列开始,它的前面几个数是:1、1、2、3、5、8、13、21、34、 55、89、144…..这个数列的名字叫做“菲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菲波那契数”。 特点是即除前两个数(数值为1)之外,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菲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相邻两个菲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 序号的增加而逐渐趋于黄金分割比的。即f(n)/f(n-1)-→0.618…。由于菲波那契数都是整 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所以只是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这个无理数。但是当我 们继续计算出后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数时,就会发现相邻两数之比确实是非常接近黄金分 割比的。
1948年,经过7年的理论研究与试验,柯布出版了《模度-合乎人体比例的、通用与建 筑和机械的和谐尺度》一书,详细阐述了模度理论的开端、发展、完善到实际应用。此 书的出版标志着模度理论的正式建立。
勒·柯布西耶与他的模度系统 比较成熟的模度系统的数字推导起始于以身高为6英尺(约183厘米)人作为标准,
体文化抱有敏锐的感性。
他的现代主义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它的重要论文被称为现代建筑宣言书的《走向新
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 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 方法,“工程师受经济法则推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 了和谐。”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 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 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利用113的尺寸产生黄金比70,由此得到红尺:4-6-10-16-27-43-70-113-183-296等。 利用226=2X113=86+140,由此得到第二组数字-蓝尺:13-20.6-33-53-86-140-226366-592等。
模度的几何完整表达归纳如图,其整体为边长2260毫米的正方形,分为左右两个部 分。
1926年,勒•柯布西耶从现代建筑采用框架结构这一 条件出发,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色”: ①房屋底层架空,采用独立支柱 ②屋顶花园 ③自由的平面 ④横向长窗 ⑤自由的立面
这样的思想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柯布西耶的五个 特色,每一处特色都是与学院派针锋相对的,我们可 以看出一个新风格的形成,必然是以旧风格的反面出 场的。
结合斐波那契数列分析。对人体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数字:举手高 (226厘米),身高(183厘米),脐高(113厘米)和垂手高(86厘米)。这一系列 数字都可以利用黄金分割比和斐波那契数列结合在一起:43=70×0.618, 70=113×0.618,113=183×0.618;43+70=113,70+113=183,43+70+113=226。
这本著作虽然出版于1937年,但内中不少文章是他早就已经撰写出来或已经发表了
的,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这本著作的文章,前后跨越几十年,因此难免有些前
后矛盾之处,内容也比较庞杂,但是在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在强调设
计的功能至上方面,他的观点与格罗佩斯基本是一致的。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生平:
左半部分显示了站立人体与模度之间的关系,左边的三个数值:1130,698,432代 表脐高、头高、举手高之间的差值;右半部分是2260、1397、1130、698等关键尺寸 的柱状图示;中部的连续梭形图案表达了红尺与蓝尺之间的关系。
柯布的模度系统,利用了几个与人体尺度最接近的数字,其中身高与脐高的黄金比例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 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 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 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 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 《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 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 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 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梦想 热情 勤奋
勒·柯布西耶,一个伟大建筑师的传奇
生平简介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 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 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 “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 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 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 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主要思想
柯布西耶的一生也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跌宕起伏的一个历史时 期,他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也经历了两次人类历史上前所 未有的科学、思想、艺术大变革。一个优秀的建筑师,能够在这 样剧烈的外部动荡中,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保持一种谦虚的 探索精神,使得他的思想得以不断成熟,终得以攀上艺术的高峰, 成为后世敬仰的丰碑。
关系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发现,作为建筑师的柯布的发现在于发现将举手高 折半正好等于脐高,这也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尺度。
从模度系统诞生,特别是50年代后,柯布以其作为一种重要设计工具,在其实践中加 以应用,包括马赛公寓、昌迪加尔、圣迪埃工厂乃至朗香教堂的平面设计,模度系统 都不同程度发挥了其比例控制的效用。“
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约合(Jura),拉香.德.芳(La chaux-e-onds)。 1900年(13岁)进入拉香.德.芳艺术学校学习。勒波拉特尼埃 (L’EPLATTENIER 1874-1946)。 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只雕刻手表获奖。 1907年(20岁)柯布进行第一次学习旅行,目的是去看欧洲的一些杰出的建 筑与艺术。旅途中柯布绘制了许多精美的速写与水彩画。同时拜访了嘎涅、贝瑞 以及霍夫曼。 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国装饰 艺术。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并接触到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 斯.范.德.罗。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母校-拉香?德?芳艺术学校。 1913年柯布在拉香·德·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1917年柯布移居法国。1930年柯布加入法国籍。 1920年改用笔名勒.柯布西耶,并同奥占芳以及其他的一些诗人、画家、雕刻 家等人共同出版了《新精神》杂志。 1923年柯布将《新精神》杂志上的文章汇集出版,书名定为《走向新建筑》。 1928年,他同W.格罗皮乌斯、L.密斯.范.德.罗等人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IAM)。他多次参加各国的建筑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荣誉学位。 1965年8月27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