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现代建筑的旗手”的当代意义——勒柯布西耶的美学世界

第二阶段被称为“粗野主义时期”,亦可被称为“新综合时 期”,代表著作为《直角之诗》,代表性作品有朗香教堂和昌迪加 尔规划等。这一时期,勒 柯布西耶通过建筑设计传达出对人的 不完美和生命意识的思索,追求存在于人本体中的缺陷性和矛 盾性。“新综合时期”可谓勒 柯布西耶的回归时期——回归生 命、历史、自然。
在于,其造型内部没有多余的空间,没有多余无用的部件,这便 义。要实现勒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理想,造价不菲,完成它就
于实现生产效益的最优化。这一理念也是勒 柯布西耶提倡的, 如同完成一件大型艺术品,需要细节设计得非常完美。但这归
该设计观念来自火车、轮船的舱体,这些舱体为了节约空间,尺 根结底是一种极端的居住模式,也只是一种解决城市问题的设
在白色派设计理念出现之前,具有工业美学概念的住宅建 筑业已出现,但影响力微乎其微,不为人们所接纳。勒 柯布西 耶借助现代传播媒介手段,将工业美学建筑变为一种潮流标志, 使其成为高尚与典雅的典范,进而改变了现代城市的面貌。
勒 柯布西耶的学习过程是其亲身经历的体验过程,他依靠
自身对传统、历史、古典、民间建筑的理解,诠释现代建筑的美学 理念,这与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学院派建筑师有显著的区别。勒 柯布西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深切体会新的社会条件和生产 方式背景下建筑学的真正意义。他产生的一系列疑问,打破了 传统建筑学的思维定式,改变了建筑学科的发展动向。这些思 考带来的结果是深邃的学科改革,将建筑学的概念拖回人类建 造的本质上。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柯布西耶简介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
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
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
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
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
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
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
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
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
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
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
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着作,名为《走向新建筑》。
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
『一级建造师』柯布西耶建筑空间释读-电脑资料

『一级建造师』柯布西耶建筑空间释读-电脑资料1.思想激进的柯布西耶在建筑史上,柯布西耶是思想激进而赋有争议人物,是西方现代建筑的代表,他无时不存在着内心的自我否定与创新的自觉,柯布西耶大胆尝试新的技术,在1914年他发明了“多米诺式住宅(标准化,泰勒化,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屋顶花园)”,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模式,才使得建筑概念的简洁与易于重复生产成为一种可能,也使他形成了“自发的现代主义”者。
柯布西耶极力反对装饰,“装饰,总是掩盖构造的错误”,倡导机器美学或厂房式的纯净,他认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将有可能与城市建立一个新型的关系与秩序,这对于古典主义盛行的时代是一个全面的反思。
他对建筑的重新诠释“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的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而创立了机器般的隐喻(建筑应给新机器文明时的人类以欢愉,而非最底限的益用,柯布西耶语),更多的是超脱于古典主义同时又对先锋派给予了一个新的定义,即他创立了纯净主义的建筑语汇,同时他认为建筑学的任务是创造形式的秩序感,城市的秩序感体现了绝对的和谐性。
他同时强调建筑与城市相互和谐的文脉关系,传统的古典现象成为一系列新建筑中的片断,也是历史的片断,成为城市文明的发展与演绎参照,城市成为建筑或者说文化的博物馆。
柯布西耶非常珍惜他所发现的每一个概念,并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反复的将其完善,在他的建筑中同样如此,他越来越自由!2.建筑的构造然而,柯布西耶的创作思想绝不是单纯的对“居住机器(居住装置)”的阐释,正相反他试图从一切可形成他建筑语汇的自然界、动物、植物中找到他所能够突破古典主义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种反叛的心理作用下“建筑将由自觉转变成自发的结果”(柯布西耶给JOHANNESBOURG现代建筑小组的一封信中描述了创作的思考方向:恬静的完美。
植物,动物,陆地,海洋,原野和山峰。
甚至自然的灾害,地理的大构造都蕴涵着和谐完美。
┄┄从狭隘的专业讨论中走出来,深怀激情的投身于对事物缘理的探求中,那么建筑便变为自发性的结果。
勒·柯布西耶的理念及优秀作品分析

设计的社会立场
柯布西耶的最高理想之一是机械化和 机器的形式,他认为建筑应该是生活于其 中的机器。他的早期建筑都具有明显的机 械特征。希望城市规划也按照机械的方式 设计。他的未来都市设计,大量采用功能 分区、立体超级公路联系、公共社区化、 关联一体化等等。这些反映了他对于社会 结构的设想。 在城市规划、公共住宅设计方面压制 个人感觉,把社会因素、文化遗传放到压 倒性的地位。因此,他的设计趋于强权专 制。和他对于个人感觉的第一性强调非常 矛盾。勒▪柯布西耶的设计哲学:具有现代 主义民主特色和武断的强权、独裁特色。
漫 步 空 间
• 萨伏伊别墅各层之间以楼梯 和坡道相联,各层之间以螺旋形的 楼梯和折形的坡道相联。柯布西耶 使用动态的、开放的、非传统的空 间句法,尤其是螺旋形的楼梯和折 形的坡道来组织空间。动态的室内 外空间,在传统空间的三维度上增 添了人在其中连续位移而产生的时 间因素(第四维度),使建筑空间 呈现出更多的变化。吉迪翁将萨伏 伊别墅作为“空间——时间”营造 的典范,指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空 间效果、视点转变以及对时间性的 反映。坡道不仅是交通设施,而且 使各层空间似有相互流通之感。
柯布西耶是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对于 飞机、汽车的崇拜,导致他在建筑、城市规划上 对于机器的仿效。他的大量出版物、发表的大量 论文,为机械美术奠定了基础。
多米诺系统
柯布西耶把追求合理的、明晰的空间秩序,作为近 代住宅的标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他 就创造了建筑的标准件“多米诺系统”,即由钢筋 混凝土的平面的地和天顶,与立柱的支撑构成立体 的构架,这种自由的平面立体组构方案,成为划时 代的里程碑,而且是本世纪国际样式的雏型。 多米诺系统的价值在于,墙从以往的支撑重力 获得解放,可以使空间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这可 以说是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分水岭。勒· 柯布西耶 从个人住宅到集合住宅,以后发展到“为了300百 万人的现代都市”计划,都遵循一个统一的概念, 既所有局部都服从于几何学的简洁的秩序,让人们 生活在充满绿和光的上品空间中。
从多米诺体系看勒

从多米诺体系看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手法与五项原则2013-09-13 00:34:18【这篇文章本是缘于学校留的一个作品分析的假期作业,只不过要准备一个稍正式一些的汇报,于是把主要内容写在这里,希望在此方面能有更多交流,也算给自己组织语言、梳理思路。
不足或遗漏之处还望指正】一切都还要从20世纪初期的欧洲说起。
工业革命的爆发把人群集中到了城市里,但却没有足够的房子给他们住,廉价而舒适的住宅供不应求。
然而在这个时期,人们(或者说统治层)对于“住宅”的认识仍然被后期人文主义统治着,学校里对于建筑的教育也被学院派把持着。
在工业革命为社会变革创造着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人们的居住问题这一基本矛盾却越来越激化。
也是在这个时候,年轻的柯布逐渐意识到“建筑不应得以抽身于工业化之外”[1],革命的浪潮更应漫及“居住”这一基本领域。
这位时代的天才面向社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我们已经走到死胡同里了,必须找到一条出路。
如若不然?革命。
”[2]柯布的战斗以他在报告中的一段回忆拉开序幕,他回忆曾在远洋轮船上度过了从波尔多(Bordeaux)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十五天,在这段日子里,他与其余世界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他住在一间狭小但精致的船舱里,这个船舱的尺寸是这样的——卧室3米×3.10米,卫生间与入口空间3米×2.15米,总共是3米×5.25米=15.75平方米。
根据柯布的描述,这件船舱里还有两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很大的洗脸盆、一个放内衣的柜子、几张放洁具用品的抽屉、几面镜子、大量钩子、各种电灯以及卫生间里的各种洁具——看似狭小的房间里,其实容纳了旅行人士居住的各种需求,称得上是“豪华”住所,一个人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过得很愉快。
关于食物与男仆的问题柯布经过计算——因为船上的服务都是统一供应的——仅需要1/40个厨子与1/20个贴身男仆总共3/40个佣人就可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而这就是生活的成本了!柯布举这样的例子,意义不言自明:建筑也应工业化;建筑应像轮船、飞机、汽车这样工业革命的产物学习,类似船舱般大小的空间即可满足人们舒适生活的需要了,不需要更多的装饰与多余的空间!早在1908年,贝瑞就为柯布打开了钢筋混凝土这扇大门,而1914年爆发一战,战时对住宅更加强烈的需求催化了柯布的天才构想,终于在这年提出了“多米诺住宅”(the Dom-Ino Houses)的解决方案。
建筑初步 大师分析-勒·柯布西耶及其主要建筑作品全面分析

由一个窄小的门进入一个相对 广阔的空间,使人突然感到开 朗
质感和肌理
混凝土,纯重稳 厚
玻璃,灵动透 亮
加歇别墅
(又称斯坦因住宅)
白色别墅系列之一
总体特点
•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2柱网规则排列 • 3外形呈现箱体,有较强的比例对称性 • 4内部空间不对称,布局具有偏心性 • 5局部运用曲线,最大程度丰富立面 • 6楼梯坡道与多层通透空间的运用 • 7屋顶花园
萨伏依别墅
萨伏伊别墅外景
萨伏伊别墅内景
萨伏伊别墅地段为12英亩,宅基为矩形,长约 22.5米,宽为20米,共三层。底层三面透空,由支柱 架起,内有门厅,车库和仆人用房。二层有起居室、 卧室、厨房、餐室、屋顶花园和一个半开敞的休息空 间。三层为主人卧室和屋顶花园,各层之间以楼梯和 坡道相联,建筑室内外都没有装饰线脚,用了一些曲 线形墙体以增加变化。
2 使用新材料,构造上可保护屋顶免于湿气的侵 害,将雨水经由中央集中排水,柯布利用平顶开 辟屋顶花园,借着这种手法,也使得建筑自身更 加迷人。
3 为了呼吁整栋建筑的立方几何造型,势必不能 采用斜坡屋顶,而是采用平屋顶,以保持建筑在 直角形态合适的统一。
概况
• 生活起居室位于三、四层,卧室、卫生间在二层 • 一层打开,提供车库和门廊 • 二层是卧室 • 三层是起居室、餐厅、厨房 • 起居室两层高度,在起居室底层通过一个单跑小楼梯
首先从室外进入室内,是由开放的 室外,到一层后退留出的灰色空间, 再到室内的封闭空间
二维构成手法
立面
三维构成手法
切削与连接
面 的 扭 曲
---旋 转 楼 梯
平面和立面均为矩形,对称的形 状给人均衡,稳定的感觉
使用斜坡使人有空间 的延伸感
柯布西耶的建筑完形的研究

柯布西耶的建筑完形的研究0引言柯布西耶的建筑,历久弥新。
虽然其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差异很大,但都具有明显的完形特征。
为了保持这一特征,柯布也有其常用的建筑形体处理手法。
1 底层架空——脱离地面的完形底层架空完全得益于多米诺体系的出现。
梁柱承重体系使墙体和平面得到解放,底层墙体撤掉或部分撤掉以后,建筑在功能和视觉上就脱离了地面,成為漂浮在空中的完整六面体,西方传统建筑只能呈现五个面。
底层架空使建筑以前所未有的完整姿态跃然于环境之中。
从住宅单体,如萨伏依别墅到大型集合住宅马赛公寓等等,以及如昌迪加尔艺术陈列馆等一系列公共建筑,底层架空都是一种常用手法(如图1)。
柯布认为,底层架空不仅使住宅生活更加卫生,也能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绿色环境。
在视觉上,建筑则获得了比以往更完整的形体,在环境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
2 保持形体的统一尽量保持建筑形体的完整统一一直被谨慎的对待。
在早期箱型外观的建筑中,如一些小型住宅,箱型经常因为功能被破坏。
如魏森霍夫住宅,先在箱型顶部削减形成屋顶花园,但为了在视觉上保持箱型的完整,在缺损处延续了箱型轮廓线(如图2a)。
修当别墅的箱型被切割成琐碎的多面体,为重获箱型的视觉印象,就在已有形体上覆盖一整块屋面板,将破碎的形体重新统一起来,恢复了箱型的完整性(如图2b)。
用“大屋顶”统一建筑的方法同样用于后期的非箱型建筑,并发展出许多屋盖变体,如苏黎世柯布西耶中心的大伞盖,朗香教堂的大帽子(如图3a ,3b)和昌迪加尔大法院的”门型”屋盖(如图4)。
3功能体块的分离建筑要求在视觉上保持完整,而功能却日趋复杂。
柯布希望建筑像汽车轮船一样,功能体块就是这种构成的零件。
具体做法是对所有功能进行整合,并赋予不同功能完整的体量单元,最后将功能体块有机的组成建筑整体,方式通常采用并置,就如同一组静物。
如昌迪加尔艺术品陈列馆(如图5),由报告厅和展览馆两种功能体量组成。
巴西学生公寓和瑞士馆(如图6a,6b),将门厅设计成一个单独的体量里放置在主体建筑前,打破主楼的单调且各自具有完整性。
解读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

2 3 4 5
设计手法:主要结合新建筑五点。
材料运用:多为清水钢筋混凝土。 立面技巧:多用自由立面,横向长窗。
担社会职责。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把追求合理的、明晰的空间秩序,作为近代住宅的标准,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他就创造了建筑的标准件“多米诺系统”,既由于 钢筋混凝土的平面的地和天顶,与立柱的支撑构成立体的构架。 它的价值在于,墙从以往的支撑重力获得解放,可以使空间获得最大限 度的自由。这可以说是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分水岭。勒·柯布西耶从个人 住宅到集合住宅,以后发展到“为了 300 百万人的现代都市”计划,都遵循 一个统一的概念,既所有局部都服从于几何学的简洁的秩序,让人们生活在 充满绿和光的上品空间中。
S
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
新成果。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 ourth
这个时期柯氏所倡导的绝对功能主义原则中,开始出现个人表现主义特
F
粗野主义
征。粗糙的混凝土模板墙面、巨大的“V,’型或“Y’’型支柱,在很大程
度上不是功能的需求,而是个人审美立场的表现。 混凝土墙面脱模以后不加粉饰,保留了水泥模板粗糙的痕迹,这在日后 不但成为他的设计标志,而且促成了“粗野主义”的发展。 裸露的混凝土制材和雕塑般的建筑特色,令人感到不安的同时,也十分 的可爱和迷人。
的,而是其实内部功能空间的外部体现。
室外 细部
室内 楼梯 坡道
萨 伏 伊 别 墅 细 部
萨伏伊别墅细部
屋顶花园的运用
2·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是 1952 年在法国 马赛市郊建成的一座举世瞩目 的超级公寓住宅,是勒·柯布 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马赛公寓长 165 米,宽 24 米,高56米。地面层是敞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与多米诺体系柯布西耶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大约二十世纪期间,欧洲建筑的一种主流思潮。
通过对柯布西耶简介,来了解一下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发展和风格。
1887年10月6日,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的小镇里。
他的家庭世代以制作钟表为主,其父母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钢琴教师。
青年时期的柯布西耶基本从事美术工作,他毕业于该镇上的一所美术学校。
1907年,柯布西耶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次毕生难忘的旅行。
在参观了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之后,对其印象尤其深刻。
因此在回到故乡之后,柯布西耶的职业开始朝着建筑学方面转变。
1910年,柯布西耶结识了当时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
彼得·贝伦斯对柯布西耶提供了许多工业经验和建筑设计知识,使得柯布西耶在建筑学方面的造诣开始有了突飞猛进。
在此期间,柯布西耶塑造了其独具一格的古典风格设计,其灵感主要来自于雅典卫城。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布西耶来到了布达佩斯和巴黎,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维克多·拉卢学习钢筋混凝土。
但由于他患有癫痫病,因此被维克多·拉卢驱逐驱逐。
此后柯布西耶又来到德国,在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有认识了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
他们三个人将各自的建筑学思潮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创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192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定居,一直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工作,期间又和一些人合伙办起了《华丽精神》杂志。
1965年8月27日,柯布西耶在游泳中忽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78岁。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是其于50年代以前,主要以功能性、合理性为主。
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后现代以及表现主义为主。
早在1937年,柯布西耶定居巴黎时出版的一部着作,名为《走向新建筑》。
这部作品虽然出版于四十年代,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柯布西耶早就完成的,因此可以代表其第一阶段的设计理念的象征。
这个时期,其主要以钢筋水泥替代传统的承重墙设计,以钢筋水泥柱子将建筑物腾空于地面之上,最典型的代表有马塞公寓和萨伏伊别墅。
当时的柯布西耶,比较赞美机械美学,认为钢筋混凝土已经在
建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古典主义建筑完全可以被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所替代。
这正是在一个科学蓬勃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
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设计理念的第二个阶段。
在此阶段中,柯布西耶已经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建筑。
从独具特色的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柯布西耶,在设计建筑时,保持其应有的功能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更倾向于表现主义。
朗香教堂是个具有创意性和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他与其说是一座建筑,更不如称其为一件艺术品更为贴切。
如果你们去过那里,就会惊讶地发现,教堂内部的墙面,几乎没有一面是直的,大多都以弯曲的流水线为主,甚至有部分墙面还是倾斜的,这让整座教堂看起来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最大的特点是,教堂的墙面上,被镂空了大小不一的窗户,用玻璃镶嵌,当阳光投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氛围与情调。
这也难怪朗香教堂被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柯布西耶建筑风格
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着作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有革新意识。
柯布西耶建筑风格也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风格,对学院派的建筑思想具有一定力度的冲击。
从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风格和特点。
在他初期设计的建筑作品中,萨伏依别墅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这是一座外表看上去极其简单的建筑,室内、室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横窗是其唯一的点缀。
但是他紧紧地抓住了建筑学的三个要素,阳光、空气和草地。
在这个时期,他虽然尚未完全挣脱古典主义风格对其的影响,但已经较完美地将古典、现代风格融为一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柯布西耶建筑风格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他开始朝着表现主义转变,这个时期中,他设计了着名的朗香教堂和一系列的家具,在对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同时加以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
这种风格在其设计的马塞公寓、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的墙面上也可以见到。
后人将这种设计风格称之为“粗野主义”。
即故意不加修饰,表现出一种粗犷的风格,展现男人的力量。
柯布西耶建筑风格对后世起到了相当巨大的作用,不少建筑学家对其设计的建筑作品进行模仿,但却从未被超越。
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错层建筑、叠排户型等设计理念,都是脱胎于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
说起现代主义建筑,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是两个为人熟知的名词。
而后者正是前者提出的一个建筑观念。
柯布西耶是一位现代着名的建筑界,同时他还是一位纯粹主义的画家,他就立体主义对新时空的探索结果,提出了多米诺体系。
在柯布西耶看来,当时的社会已经得到了告诉的发展,设计的思想不应被传统的古典主义所束缚,因此他提出了以钢筋混泥土的柱子来替代传统的承重墙结构,这中建筑理论,已经比较接近于我们现代所熟知的框架结构。
在柯布西耶的所有建筑作品中,萨伏伊别墅可谓是其多米诺体系最完美的呈现。
这是一座以16根粗大的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起来的大型建筑,整个居住空间腾空于地面。
支持这种建筑理论最早正是由柯布西耶首先提出来的。
柯布西耶提出,钢筋混凝土本身已经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而混凝土柱子本身,以完全可以承担其承重的功能。
因此,已经过时的式样在此时被推翻,属于现代风格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
柯布西耶一直强调,以数学和几何学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合理地、科学地设计建筑,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地建筑设计的技术体现。
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的引入,使建筑家们挣脱了古典主义建筑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分割室内的结构和构造,有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