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结合地域——柯布西耶在印度的建筑设计31013

合集下载

从草图看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以印度昌迪加尔法院为例

从草图看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以印度昌迪加尔法院为例

从草图看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以印度昌迪加尔法院为例仲亮【摘要】文章选取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昌迪加尔法院为例,从柯布西耶的设计草图出发,分析他在设计中是如何进行创作并贯彻自己设计理念的.【期刊名称】《四川建筑》【年(卷),期】2015(035)006【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草图;柯布西耶;设计思想;昌迪加尔法院【作者】仲亮【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17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01950年夏天,勒·柯布西耶收到了来自印度旁遮普省的政府信函,受邀参加新首府的建造。

这是印度从英国殖民地统治下获得独立后,最重要的一个省的建造。

这份工作也赋予了他多项的使命——包括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详细规划、街区的划分、城市的风格、住宅以及宫殿的性质。

这个新首府就是昌迪加尔,而它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晚年重要的城市规划作品。

他还设计了政治中心好几座重要的建筑物,大法院就是其中之一,于1956年建成,它的建成引起了世界建筑师们的广泛关注。

2.1 初期草图分析在方案生成的初期阶段,柯布西耶习惯用笔随意勾画,主要是从现有条件出发,对场地进行分析[1]。

为了更加自由,通常他不会使用辅助工具,因为此时思维非常迅速。

在场地分析的草图中,他首先分析了基地的现状——空旷的干旱平原(图1),从平面及两侧立面推敲了建筑物在平原上的布局(图2、图3)。

这些都是柯布西耶在未来政府广场的基地上做的最初构思,是对分散建筑群与开阔基地之间关系做的最初探讨。

不仅如此,在现场调研中,柯布西耶在基地左侧不远处发现了一处均匀的下陷场地,这是经水体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底(图4),比城市所在的高原平均海拔低5~6 m。

他利用地形,将谷底构成一个适宜居民休闲的场所,自下而上贯通城市,直至政府广场(图5)。

并在谷底沿线设置了一些必需的场所,以适应居民的活动需求。

从最初的草图中可以看到,柯布西耶在方案的选址与整体思考中,着重关注建筑与场地的关系,用简单的线条示意了基地边缘的山脉,并思考了场地的坡度对整个建筑群带来的影响。

印度这些建筑让你大开眼界

印度这些建筑让你大开眼界

印度这些建筑让你大开眼界来源: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amdesign)提起印度,这个开挂的国度似乎总能给大家带来别样的惊喜。

吃饭用手抓、上厕所不用纸、没事爱开挂、阅兵仪式演杂技......阿三们一直在认真的给世界带来欢乐。

印度共和国日阅兵式摩托车表演——阅兵式如果没有摩托叠罗汉,那就像吃饭没放咖喱近两年不少印度电影在国内上映,又让我们对印度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印度舞蹈和印度特效。

如果这样你就觉得了解了印度,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这个神秘的国度,还有太多你未曾见过的惊喜与惊讶。

便是曾在恒河边痛饮过一杯鲜牛尿的伙计,也依然不敢说他真的了解了印度。

左手抓屎,右手抓饭;一眼地狱,一眼天堂。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你从未了解过的印度,那个让每个爱建筑的人魂牵梦萦的天竺。

这里既有精妙绝伦的历史遗迹,又不缺现代设计大师的惊艳作品!历史留下的遗迹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世界最大的宗教国之一,各色宗教、各个邦国、不同朝代留在这片土地上最深厚的痕迹当属建筑了。

印度人的数学、天文、几何造诣,在大型建筑物的建造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并且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的变迁,印度的历史建筑既是多变的也是融合的,了解了这片土地上的建筑,你绝对会对这个国度有新的认识!泰姬陵泰姬陵几乎是印度的象征。

这座蕴藏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宫殿,每天都吸引这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泰姬陵集伊斯兰和印度建筑艺术于一体,堪称世间艺术珍品。

白色的大理石墙面在一天不同的时间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美的让人过目难忘。

风之宫殿斋浦尔又被称为粉红之城,1876年,为了迎接当时的威尔士亲王,印度君主号令全城将临街的一面刷成粉色。

时至今日,这里仍是印度最美的城市之一。

这座位于印度斋浦尔古城的伊斯兰风格建筑——风之宫殿,则是这座城的地标建筑。

风宫是世界上最高的无地基建筑,这要得益于墙上密密麻麻布满953扇窗,使得宫殿内任何地方都有风吹入。

如果有狂风来袭,只要把窗户都打开,大风就会吹过前后窗户而不会把宫殿吹倒。

只为建筑狂!一起暴走印度看建筑,遇见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多西……

只为建筑狂!一起暴走印度看建筑,遇见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多西……

只为建筑狂!一起暴走印度看建筑,遇见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多西……左眼地狱,右眼天堂这个神秘的国度无处不充满惊讶和惊喜我们早就该开启这场不可思议的神秘之旅了不仅可以走进千年文明还可以遇见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和多西的经典作品让我们一起出发吧我们规划了九天八夜的行程去见存在于教科书里的经典去探索总是不敢触及却又魂牵梦绕的天竺01昌迪加尔议会大厦 | 勒·柯布西耶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勒·柯布西耶的17个著名建筑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十幢建筑位于法国,而剩下的,则散落在7个国家。

其中昌迪加尔国会建筑群位列其中。

整个建筑群包括5个项目:议会大厦、高等法院、秘书处大楼、光影之塔,开放纪念碑。

议会大厦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座建筑。

©Eric Zhang©Fernanda Antonio02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勒·柯布西耶建筑物的主要部分用一个长100多米,由11人连续拱壳组成的巨大顶棚罩了起来,顶棚断面为V形,法院入口有三个直通到顶的高大柱墩,形成一个开敞的门廊,柱墩以红、黄、绿三种颜色,鲜明地突出了入口。

超乎寻常的尺度,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和不协调的色块,给建筑带来了怪诞粗野的情调。

它是现代建筑流派中粗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Eric Zhang©Fernanda Antonio03秘书处大楼昌迪加尔秘书处长254米,高42米。

是部长级会议室和所有部级机构的所在地。

整个建筑有六个区,每个区之间被一个垂直的伸缩缝隔开,外部是粗糙的混凝土。

建筑物前后两个大型斜坡为所有楼层提供服务,为3000名员工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疏散解决方案。

©Laurian Ghinitoiu©Benjamin Hosking04开放纪念碑 | 勒·柯布西耶这是柯布设计的一座手状的雕塑,在昌迪加尔政府的三座建筑之间。

这座雕塑的手意味着:和平与和解,开放地给予并开放地接受。

现代建筑赏析

现代建筑赏析

地域风格在印度——浅析印度昌迪加尔法院【内容摘要】印度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独特的地域风格。

印度气候条件恶劣,印度的建筑极其需要更好地空间环境来让人们避开极端的天气,大进深的洞口、水体小气候、大屋檐都是从容应如何遮阳、防水、通风问题的根本。

“勒·柯布西耶”的“昌迪加尔法院”遵循当地的气候条件,尊重当地的地域特色,把自己的现代主义建筑理想融入到设计之中,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

地域性的建筑体现了一个地域的建筑文化的精华和特色。

不同的地域特色孕育着不同的建筑文化,而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影响着不同的地域特色。

一、印度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建筑形态的影响印度地跨北纬10°至30°之间,北回归线跨越他的中部,(见图1)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

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

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雨季(11–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

所以综上而言,印度的夏季是非常长的,有一部分的国土相当炎热,印度整体虽然沿海,但幅员广阔海上的湿润气流覆盖不了整个印度地区,造成印度大面积地区炎热少雨。

北回归线的穿过其中部意味着每年的夏至,印度中部地区的太阳入射角与地面呈90°,此区域的建筑直立面的建筑物的墙是几乎没有光影的,而此时接受的阳光能量最大。

自然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只适用于夏至或者地处北回归线的少部分区域。

而其他印度的区域面临的难题就是太阳入射角与地面呈现的夹角大于60°小于90°,光线很陡与墙面的夹角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墙面有突出的挑檐,便会产生大面积的阴影。

所以,应对以上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建筑上利用各种手法,最大限度的减少阳光对墙面的直接照射。

二、印度本土建筑的地域特色印度气候条件恶劣,印度的建筑极其需要更好地空间环境来让人们避开极端的天气,如何防水,遮阳,通风这是印度建筑的三个大问题。

优选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案例与评价

优选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案例与评价

昌迪加尔的总体规划贯穿了勒·柯布西耶关于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规划思想,并以“人体” 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划。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 当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 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 高级法院等,布置在山麓下全 城顶端,可俯视全城。博物馆、 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 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 区。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 市纵横轴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 象征城市的“心脏”。大学区 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 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 “左手”。城市的供水、供电、 通信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 统”;道路系统象征“骨架”; 城市的建筑组群好似“肌肉” 绿地系统象征城市的呼吸系统 “肺脏”。
在欧美的战后重建中,以柯布西耶的为代表的现代主义 城市思想开始大量的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得到实施,而其 本身所隐含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引发了严重的新的城 市问题。
对于柯布西耶的城市思想的批判
柯布西耶所提倡高效城市,使一个城市拥有着 严丝合缝的一种机械理性,使人们缺少主观能动 力。 过于强调城市分区,忽视了城市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 以汽车交通为中心,大大压缩了传统步行街道 这一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 共7个等级,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 系统。此外,全城还有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 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 (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 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 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 ppt课件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 ppt课件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当年柯布西耶针对大城市盲目发展和拥挤不堪的恶劣环境,提出了“光明城市” 的设想,其愿望是美好的。
*但是,不论是新建成的昌迪加尔,还是受柯布西耶思想影响下建成的巴西新都巴 西利亚,却又显得缺少文化和生动亲切。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
被抛弃的理论
美国左键简 雅各布斯在1961年发表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批判柯布的城市 精英主义的乌托邦梦想,对于城市问题采用了过于简单化处理,忽略了城市的复杂 性和多样性的魅力。 以汽车交通为中心,消灭了传统步行街这一重要城市公共空间。
光辉城市理论 已经过时了。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被欧美抛弃,被认为是割裂人类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发展模式。 欧美现在还存留的一部分按照光辉城市理论规划的居住区,大多是被当作贫民窟和 廉租房使用。
柯布西耶《西耶《光辉城市》
● 由于外墙不承重,自由开闭的幕墙和灵活划分空间的隔断满足功能与美观 的需要。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
昌迪加尔规划平面图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 块面积约为100公顷(800×1200米), 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 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 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 集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 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 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 动场地。 城市行政中心附近设置广场。广场 上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布置在不同的 高程上。各建筑物主要立面向着广 场,经常使用的停车场和次要入口 设在背面或侧面。在建筑方位上考 虑了夏季的主导风向和穿堂风。广 场上设置水池,以增加空气湿度, 丰富景观。在设计中强调了建筑空 间尺度和人体尺度的关系。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
——城市规划与光辉城市

勒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

勒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

勒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勒柯布西耶,这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挺酷,对吧?这位大师可真是建筑界的巨星,他的多米诺体系简直是一场革命!想象一下,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又灵活。

没错,就是那种随心所欲、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的感觉。

勒柯布西耶把建筑的每一块都当作一个独立的模块,像乐高一样可以随意组合,真是太让人兴奋了。

你看,这个多米诺体系其实并不复杂,像个简单的拼图。

它由几根柱子、几块楼板和墙体组成。

嘿,这可不是随便拼拼的哦,勒柯布西耶可是深思熟虑后才设计出来的。

他的想法就是把建筑的功能和美感完美结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简约而不简单的魅力。

想象一下,走进一个房子,四周都是大大的窗户,阳光透过来,哇,那感觉简直不要太棒!这个体系还特别适合各种地形,真是个建筑界的百变小魔女!你说,平坦的土地、山坡、甚至是城市中心,都能用多米诺体系来建造,真的是太方便了。

就像穿衣服一样,无论你是想走休闲风,还是想走正式路线,这个体系都能满足你,真是灵活得让人拍手叫好。

勒柯布西耶在设计上可是很讲究的,怎么说呢,他有一种“极简主义”的风格,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

他认为建筑不应该是复杂的,反而应该是让人觉得舒适和自在的。

听说他对空间的利用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房间不大,但一进门就有种开阔的感觉。

你可能会想,难道这不是画饼充饥吗?但恰恰相反,这就是他的高超之处,玩得就是这个空间感。

更有意思的是,勒柯布西耶可不止是设计建筑,他还是个生活的哲学家。

他相信,好的建筑能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这就像一杯好咖啡,不仅是为了提神,更是为了享受那一刻的美好。

房子也一样,住得舒服,心情才会好。

他的理念影响了无数建筑师,简直是改变了整个建筑行业的游戏规则。

再说说多米诺体系的实用性,简直是如虎添翼。

想想看,建房子往往需要很多人一起忙活,而用这个体系,工人们可以轻松上手,效率高得让人惊讶。

这不,建房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快得飞起!施工过程也不会像以前那么繁琐,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真的是节省时间和成本,谁不想要这样的建筑方式呢?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实用,他的每一个构思都有一股艺术的气息,犹如一位画家的笔触,轻轻地在建筑的画布上游走。

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案例与评价

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案例与评价

柯布西耶城市思想的局限性是有其时代背景和历史 原因的,但他的城市提案中也不乏对我们具有启发 意义的智慧的闪光点和积极的探索。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 共7个等级,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 系统。此外,全城还有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 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 (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 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 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昌迪加尔的总体规划贯穿了勒· 柯布西耶关于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规划思想,并以“人体” 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划。
勒· 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 当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 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 高级法院等,布置在山麓下全 城顶端,可俯视全城。博物馆、 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 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 区。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 市纵横轴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 象征城市的“心脏”。大学区 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 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 “左手”。城市的供水、供电、 通信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 统”;道路系统象征“骨架”; 城市的建筑组群好似“肌肉” 绿地系统象征城市的呼吸系统 “肺脏”。
伏埃森规划
1925年柯布西耶做了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 他设计了16幢60层供国际总部大厦等使用的高塔。地面完全 开放可自由地布置高速道路和公园、咖啡馆等。这样使空间从 四面八方展开去。
巴黎规划的总体思路,为将城市分为三个区中心区、商业区、 行政区。在柯布西耶看来城市需要建高楼,高楼之间建绿地, 这套建筑空间理论中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建筑方法——气候表格
表格的目的——对特定地区一致气候条件的综合分析,引导建筑的探索,得到舒适的人的环境 表格的结构——主体由4个横栏组成,代表对应环境的4要素;长向由3部分组成,代表气候条件, 对应的调整,建筑的解答
A 气候条件——已知条件的罗列,实现可视化,构成表格的原始资料 B 相应的调整——以A的数据为基础,以是以人的环境条件为标准,对人体工程学作出必要的调整 C 建筑的解答——对第二部分的具体调整所进行的针对于建筑的特殊设计方法
建筑构造与地域性的结合
立面遮阳——蜂房式立 面,最能体现印度建筑地域 风格的构造,用于保证建筑 在立面方向不被阳光猛烈照 射,同时可以引导自然通风。 形式来源于印度的伊斯兰风 格建筑中的那些花格窗和大 进深的洞口,属于热带地区 特有的避暑构造,带有浓厚 的异域风情。柯布西耶将其 用精炼的现代建筑方法设计 出来,把它变得具有现代建 筑的抽象,秩序,理性,逻 辑的特点,同时还能保留表 现其地域特色的基本元素。 使得整个建筑让人一眼看到 就知道是个具有南亚风情的 建筑。
Part 2 印度的本土建筑地域特色
1大进深的洞口 2精致的花格窗
Part 2 印度的本土建筑地域特色
3院落空间 4水体小气候
Part 2 印度的本土建筑地域特色
5大进深的回廊 6大屋檐,遮阳排水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通过对柯布西耶在艾哈迈达巴德设计的肖 特含别墅的浅析,了解他的现代建筑理想和印 度建筑地域特色的融合
受到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印 度的建筑极其需要更好的空间环境来让人 们避开极端的天气。如何遮阳,防水,通 风,这是印度建筑三个大问题。
印度的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这些 基本建筑要素都是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设计的。
在印度本土,早期本土宗教(佛教, 婆罗门教)建筑的形式虽然发展历程长久, 但是后期进入印度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却 对印度的建筑产生了更加巨大的影响,并 在此后与印度本土的建筑文化结合,形成 地域特征明显的建筑风格。同时,兴起的 印度教建筑风格也是印度建筑地域性的代 表之一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空间形态与地域性的结合
大进深的回廊是印度本 土建筑的另一个特征,它兼 顾遮阳的功能,同时也是人 的活动空间。柯布西耶用现 代的简洁手法,摒弃多余的 装饰元素,保留精华的空间 部分,将这种地域特色融入 新建筑中。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建筑构造与地域性的结合
大遮阳顶,这是柯布西耶在印度的建筑设计 中最常见的建筑构筑物之一,不但是遮阳的构件, 同时也有防水的作用(包括檐部的排水构造), 这是从印度本土建筑中大屋檐提取的地域特色, 结合他的简约,控制性的手法,形成了他在印度 设计的建筑一大特色。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空间形态与地域性的结合 现代气息十足的空间构成法,地域特征明显的建筑空间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空间形态与地域性的结合
别墅中的灰空间不但在空间感形态 和感受上能明显的看出印度本土建筑中 的空间特点,同时,它又明确的反映出 柯布西耶提出的现代建筑屋顶花园的理 想。
Part 1 印度的气候特征
强烈的日照,印度靠近赤道,终年高温, 夏季的温度尤其高,热辣的阳光肆意照 射在大地之上,高温难耐! 明显的雨季。印度国土大范围临海,东 南部印度洋的热带季风带来的水汽,由 于受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雨水在 这个国家汇集,每到夏季,暴雨倾盆
Part 2 印度的本土建筑地域特色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空间形态与地域性的结合
柯布西耶所推崇的现 代建筑五点中,自由平面 反映到三维体系里,就是 一种自由的空间组合,不 受传统的,特定的,约定 俗称的东西所限制,在印 度的这些建筑设计中,柯 布西耶依然没有受到古老 形制的束缚,但是他把印 度固有的空间特色融入到 了他的现代理念中。
肖特汉别墅,大量灰 空间存在于建筑内部,印 度本土建筑中随处可见的 庭院的现代体现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空间形态与地域性的结合
肖特汉别墅,大量灰空间存在于建筑内部,印度本土 建筑中随处可见的庭院的现代体现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建筑构造与地域性的结合
大遮阳顶,这是柯布西耶在印度的建筑设计 中最常见的建筑构筑物之一,不但是遮阳的构件, 同时也有防水的作用(檐部的排水构造),这是 从印度本土建筑中大屋檐提取的地域特色,结合 他的简约,控制性的手法,形成了他在印度设计 的建筑一大特色。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Design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设计结合地域——柯布西耶在印度的建筑设计
李泽宇 20190220197 周俊杰 20190220192
目录
第一部分 印度的气候特征 第二部分 印度的本土建筑地域特色 第三部分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第四部分 结语和思考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寻找建筑方法——气候表格
城市
空气湿度
空气温度


方向
要风
速度

时间
墙体

屋面

地面
气候表格 A 气候条月
一月——十二月
C 建筑的解答 一月——十二月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建筑构造与地域性的结合
这样的设计同时也符合柯布西耶现代建筑五点中的自由立面这一点,在这种类 型建筑中的立面都是作为围护构件出现的,立面的构图形式,虚实变化,厚薄程度 都可以自由发挥。因此,柯布西耶在印度的一系列设计中,这种风格显著的立面构 件成为了一种标志
Part 3 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结合
建筑构造与地域性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