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文化批判到日常生活批判_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经济学和社会学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文化领域。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既受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发,又借鉴了现代西方文化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思路。
本文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进行探析,以期深入理解其对当代社会文化现实的启示与批判。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1.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研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关注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分析,而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在文化转向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试图通过文化分析来理解当代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2. 文化批判和社会变革。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还表现在对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和对社会变革的探究上。
他们认为文化是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改变会影响到社会的变革,因此需要对文化进行批判,以实现社会变革的目的。
3. 文化政治经济学的建立。
文化转向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借鉴现代西方的文化批判理论,提出了文化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试图通过对文化、政治和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探究当代社会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消费文化的兴起,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而且通过广告和媒体的宣传,资本主义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其是一种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2. 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通过媒体和娱乐产业的宣传,大众文化成为了社会主流文化,但其中却充斥着商业化、消费主义和粗俗化的内容,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产生了负面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西方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和运用的产物,其兴起与发展受到了当时西方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在当代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文化转向和文化批判的理论观点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能够深入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贡献。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马克思主义逐渐传入西方国家,引起了一场思想的革命。
在多种思潮交汇的情况下,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一次重大的理论革新,这一时期被称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时代。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意识形态、权力结构和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试图揭示社会的内在运作规律。
此后,随着西方社会的不断变革,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是指它从对政治经济结构的关注逐渐转向对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的关注。
这一转向的出发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意识到,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运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将研究重心从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转向了对文化现象的关注。
在这一转向的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论分析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倾向和取向。
一种较为重要的理论趋势是文化批判。
文化批判的出发点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文化批判也试图寻找一种可能的解放之路,使人类能够摆脱文化意识形态的压迫,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尊严。
三、文化批判的理论观点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与当代文化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日常生活革命: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
日常生活革命: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宋音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博士)[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的社会理想追求和变革社会的实践精神,但其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过于关注宏大的社会政治革命,而较少涉及有关日常生活改造的论述㊂基于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 革命的第二天”的问题,继承并发挥了异化理论,使其进入到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之中㊂曾经以统治㊁束缚为特征的异化机制从传统的政治和经济压迫中逐渐转焕为更为隐蔽的方式,使得技术理性㊁意识形态㊁性格心理㊁大众文化乃至整个生存方式都对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操纵㊂[关键词]日常生活革命;日常生活本体论;日常生活辩证性批判[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19)02-0048-06DOI :10.13977/ki.lnxk.2019.02.008 本文系由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现象研究“(编号:17CZW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㊂马克思主义始终致力于社会的革命和改造,以建立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㊂日常生活场域由于其平庸㊁琐碎㊁俗常的特性始终被摒弃在哲学思考与文艺思潮之外,然而,当人们开始关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之时,却惊讶地发现,马克思曾揭露㊁剖析的社会异化现象非但没有被扬弃,反而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场域中呈现出更为深化㊁更为加剧的趋势㊂一㊁日常生活的社会本体论格奥尔格㊃卢卡奇,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与文学批评家,在‘审美特性“一书中,他对日常生活理论进行了阐发,并初次从哲学研究的意义上指出了日常生活所具备的本体论地位㊂在卢卡奇看来,日常生活场域具有着重要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是人类活动的起点与终点,科学㊁宗教㊁艺术以及人们的审美活动与审美意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源㊁分流而来的;日常生活是第一性的,并具有首当其冲的重要性㊂ 人们的日常态度既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㊂”[1]前言1尽管生活本身有着很多杂乱琐碎的特性,但这些看似恼人的特性却并不能够成为日常生活本身发挥自身潜能的障碍所在㊂ 如果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那么由这条长河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㊂”[1]前言1在卢卡奇看来,一切文学艺术活动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生发而来的,文学㊁艺术相比于日常生活来说,是更高一层的感受形式,也是日常生活的再现形式㊂这表明了卢卡奇对于日常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关系的辩证观点,即日常生活场域生发出文学艺术的同时,文学艺术也在反作用于日常生活,给人㊃84㊃们注入新的精神食粮,从而促使日常生活的世界变得更为丰富㊂而这种互动关系,最终将会促使文学艺术不断地提高㊁进步与发展㊂ 通过它们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长河㊂这条长河不断地用人类精神的最高成果丰富着,并使这些成果适应于人的日常实际需要,再由这种需要出发作为问题和要求形成了更高的对象化形式的新分枝㊂”[1]前言2除此之外,卢卡奇还意识到,人的社会性也是从日常生活中产生㊁发展起来的, 尽管日常生活几乎总显得特别纷乱和毫无方向,但体现在实践和意识形态之中的社会性,却只有在日常生活当中才能逐渐成熟起来㊂”[2]643这给予了原本琐碎的 日常”十分重要的肯定与阐发,他从社会实践的角度上充分肯定㊁并注意到了日常生活内部所具有的复杂性及其力量,换言之,是生活带来了一切㊂在肯定了日常生活本体论意义的基础上,卢卡奇又进一步挖掘了日常生活的内涵,他认为日常生活具有三个主要的特性:惯常性㊁直接性与功用性㊂日常生活的惯常性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㊁周而复始的生命活动㊂人们每天都必须要面对生活的衣食住行㊁柴米油盐,并逐渐形成一套自身的生活习惯与生活体系,这种惯常性同时也是生命力量得以延续的根本性基础㊂人的日常思维便是在惯常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卢卡奇认为,日常思维的过程与日常生活的过程是统一的,思维的特性就反应了生活的特性㊂人的日常思维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人自身在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积累,其二是从前人的生活习性中继承下来的经验,他们都帮助着人们熟悉与适应生活的步调,最后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存状态㊂然而,当生活成为一种惯常的所在,人的思维方式也必然会跟随它进入一个循环的过程,这却容易使人在日常思维中渐渐失去创造性㊂当现实的生活变成人的压力所在时,人或许会由于思维定式,而失去了重建自身日常生活的动力㊂日常生活的直接性主要是指日常生活所具有的直接的㊁现实的特性㊂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与实践几乎是统一的,不分离的;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也显得非常小,他们甚至会融为一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㊂任何一种具有复杂特性的事物一旦被放置到日常生活当中,它的复杂性随即也会被消解,而成为直接作用于人的事物㊂比如广告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当一件产品以广告的形式呈现于人们眼前时,不管它是电视广告㊁平面展示,还是文字表述,人们首先会对它产生直观的感性认知,如果被其吸引,则会迅速地发生购买行为㊂在这其中,人们对广告几乎没有一个长时间的理性甄别过程㊂再者,如大众时尚风潮的传播,人们往往还没有辨别出当下的流行风潮是否适合自己,便已经被大街小巷㊁琳琅满目的流行物品所冲击,产生购买欲望,进而掀起消费热潮㊂日常生活场域的直接性特征使其中的事物对人可以产生直接㊁迅速的影响,这种影响比任何一种哲学思考都来得快,来得深入与直观㊂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接收到的思想㊁观念㊁行为方式要远远大于书本与哲学思考所带来的影响㊂除上述两点之外,卢卡奇还提出日常生活具有着实际功用的特点㊂这种功用的特点是站在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基础上的,卢卡奇认为,由于人有建立㊁维护自身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人会自发地适应㊁改善周围的环境,自发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生产方式,并且自发地按照对象所需要的方式,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人的行为方式来经营生活㊂这就是说,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注重现实与实用性的,然而,这种自发地努力营造日常生活环境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其实对人也产生了禁锢㊂如果人没有按照对象所需要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实践,那么人的日常生活就有可能被破坏,是生存的基本需要要求了人们对待实践对象的方式,这种循环会导致人们越来越难以打破日常生活的惯常性与直接性,人们在实用性日常思维的影响下,会越来越失去对生活㊁对世界㊁乃至对自身的创造力特征㊂进一步明确日常生活的特性内涵之后,再重新来看待日常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会发现由于日常生活的直接性特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所接收到的审美活动更为直接,即日常生活场域直接与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果产生了关联,它以最为直接㊁直观的方式全然接纳了文艺实践的成果㊂这种特征其实说明了:一直被哲学思考所排斥在外的日常生活场域事实上一直存在于精英主义的文学艺术当中,并且以其直接性㊁功用性的特性,不会因为文学艺术的发展而被掩㊃94㊃盖或消失㊂即使有着被短暂遮蔽的现象,日常生活场域作为文学艺术生发的腹地,终会以独立存在的本体形式重新显现,并终将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㊂ 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分化和独立化并没有破坏和削弱它们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加强了这种关系㊂正如我们所知,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由日常实践产生的需要向科学提出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对日常实践的反作用㊂”[1]155这实质上是又一次肯定了日常生活作为文学㊁艺术㊁科学㊁宗教等领域的腹地具有着重要的本体论意义,它是人一切活动的场所与母体;然而,卢卡奇同时也看到,正是在这个领域中人的异化也开始加剧㊂他认为人的异化首先是从日常生活的异化开始的,而抵制异化的力量也来自于日常生活本身, 异化和反异化的斗争恰恰只能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2]805,日常生活由此被赋予了将全人类从异化中拯救出来的使命㊂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一书中集中探讨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在他看来异化是由物化发展而来的,简单来说是物反过来控制了人类,给人类造成了生存的危机㊂卢卡奇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物化的因素,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㊂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一个原本完整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部分,并被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㊂这种分工形式直接影响了工人们的心理,致使他们的人格也随着分工的不断细化而被分割开来,成为不完整的人格㊂除此之外,分工的不断细化㊁专业化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工人们不再是劳动活动的主人,他们原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被机器所取代了,人需要按照机器生产的要求工作,而不是按照人对生产活动的认知来工作㊂从表面上看,人的双手与劳力被大幅度地解放了出来,然而事实上,他们却成为了产品与机器的中介者,失去了人的主体性,并在这一过程中被物化㊂卢卡奇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存在于两个大的社会领域之中,一是社会经济领域,二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㊂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是异化最根本的来源,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健全的人格被割裂㊁破坏,人被物化了,并最终异化㊂异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整体社会形态向前发展过程中的产物㊂异化现象的出现还伴随着人的主观目的性,是人作为主体对客体世界的需求导致了可能产生异化现象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反过来,却被客体的世界所控制了㊂然而,异化现象并非只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引发的,这中间,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使异化现象得以加剧㊂在社会结构中,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都与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联有时是直接显现的,有时会以隐蔽的方式出现,但究其背后的原因,我们会发现意识形态的介入对异化现象的加剧产生了作用㊂ 任何一种异化,无论其存在是何等坚实地取决于经济,但若没有意识形态的形式作为中介,它是永远都不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的”[2]811㊂意识形态的力量一旦被注入到社会生产生活中,它会以一种已经成为事实的存在呈现于人们面前,它具有给定性㊂人们会对它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接纳与认可,这中间,辨别思考与质疑的环节被直接略去㊂这有如前文曾提到的,当一件复杂事物被放置在日常生活之中,由于日常生活的直接性,大多数的人们会对它全盘接纳㊂卢卡奇发现,意识形态对人及整个社会的控制力若想要得以真正实现,就必须借助于日常生活场域,才能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㊂日常生活场域成为了重要的枢纽,紧密地联结了意识形态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日常生活㊁人与意识形态这三者的整体关联,集合了整个社会的思想状况与精神实质㊂人作为一般个体,只有在日常生活之中,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到意识形态的影响㊂而意识形态想要传达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个体,也必然要以渗透进日常生活之中得以实现㊂ 日常生活本体论则规定了一种全面的直接中介,而这种中介乃是使大多数人得以同自己的时代的思想倾向发生具体联系的形式㊂”[2]681卢卡奇曾指出人类异化与反异化的斗争都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也正是基于发现了日常生活作为人与社会意识形态关联枢纽的重要作用㊂日常生活场域将直接地㊁自发地反映㊁折射所有的社会现象,同时会接纳与包容所有的社会问题,只有在日常生活内部展开变革与斗争,人类才有可能抵抗异化的侵袭㊂㊃05㊃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卢卡奇关于异化问题的分析阐释中逐渐凸显出来,他肯定了日常生活本体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将反对物化与异化的任务放置在日常生活之中㊂然而,卢卡奇并没有将全部的希望都放在日常生活的变革里,在他看来,人㊁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三者共同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真正想要使异化的问题得到解决,卢卡奇仍然相信社会革命的力量,并将社会革命看作最后的㊁最可能成功的方式㊂但他已经看到了日常生活场域对于抵制人类异化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为此后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开辟了从日常生活本身特性予以关注的重要思路㊂二、日常生活的辩证性批判亨利㊃列斐伏尔作为20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㊁哲学家,也将日常生活领域纳入到了哲学思考的范畴㊂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从根基上撼动了一直以来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惯常认识,打破了传统的日常思维模式,也将哲学研究带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之上㊂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进入了消费时代,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社会化生产的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也在日新月异地进步着㊂消费成为了异化统治最为主要的方式㊂这一现象表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形态对人的控制不仅体现在社会经济领域,已经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以消费主义盛行的方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乃至心理结构之中;事实上,这给人带来了更为隐形㊁更为深化的控制㊂这种统治深入到人们的精神文化层面,使从前由外至内的统治方式变为直指内部,正是基于这一社会背景,列斐伏尔展开了对日常生活的批判研究,人们需要揭开掩盖在日常生活之上的面具,重新构建日常生活㊂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主要从两个突出的方面展开,一是日常生活个性风格的消失,二是日常生活的全面异化㊂列斐伏尔认为,在以往的社会中,每个个体以及物品都有着自身的个性与风格,这造就了社会的丰富性㊂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个性与风格却消失了,不仅人作为个体的个性被打磨,甚至连文学㊁艺术中原本的诗性光辉也不再显现㊂造成风格消失的原因在于大众传媒对人生活的控制,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人与人的分离㊂在列斐伏尔看来,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广告与传媒使得人们的消费对象变得虚幻,它不再是真实存在的物,而变成了人们在大众传媒中所看到的幻象㊂消费行为不再指向真实,而是对广告宣传的符号化意象进行了消费㊂这是一种主体幻象,当人们在消费行为中获得满足时,他以为自己掌握了对消费的自主权,而事实上,人是被物以及物的幻象所操控着的㊂对于大众传媒所表现出的引导性来说,人在消费行为中已经转变成完完全全的客体,而不再是主体㊂除此之外,社会分工也使得人受制于机器,成为了被机器所奴役的群体㊂日常生活的全面异化,是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内容㊂在此,列斐伏尔不同于以往探讨异化问题的思想家,他认为异化本身并非是一个使人完全悲观的现象;相反,正是由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异化的现象,人们对异化的抵制恰恰会带来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㊂由此,列斐伏尔认为,异化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永恒的现象㊂这有如人对于物质需求的欲望,一种欲望被满足,同时意味着另一种欲望被唤起㊂在列斐伏尔看来,异化现象也许会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中得到改善与缓解,然而总会有新的异化形式出现㊂所以,列斐伏尔主张在日常生活的场域中展开革命,使人在普通的工作㊁家庭生活㊁娱乐等生活事件中,全面变革自身的生活,从而摆脱资本主义的异化㊂他发出 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的呼声,让人们将视角放在日常生活内部的革命中㊂列斐伏尔已经看出,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形态的革命无法触及到被资本主义异化所深重覆盖的日常生活场域,然而,日常生活场域的异化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解决,那么基于抵制异化为前提的社会变革也不可能真正成功㊂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全面异化现象的揭示与批判,相比于前人对日常生活及异化理论的研究而言,有着很大的突破㊂他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整体的革命性力量发动起来,使人们意识到,原来社会的变革距离自己并不遥远,人们可以从日常的琐碎事务中便开始启动一场抵制异化的行动㊂㊃15㊃列斐伏尔成功地全面阐释了日常生活作为一个现代性概念的重要意义,这种成功得益于列斐伏尔将日常生活的现代性内涵发掘了出来,他将 日常”一词界定为生活走向现代性的标志㊂ 让我们简单地说就是,每天生活是从来就存在着的,但充满着价值与神秘㊂而日常一词则表示这种每天的生活已经走向了现代性:日常作为一种规划当中的对象物,是通过一种等价交换的体制,一种市场化与广告,即市场而展现出来的㊂”[3]39-40站在对现代性的日常生活进行认知的基础上,列斐伏尔进一步发现了工具理性的发展㊁商品拜物教的流行以及现代化生产方式都在肢解着日常生活,使其成为遭受现代性压迫最为深重的场域,而资本主义的异化也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延伸至整个社会空间的方方面面之中㊂在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㊁扩展的过程中,列斐伏尔发现, 空间”成为了现代化社会中最重要的统治工具;人们想要重新构建日常生活,就必须构建出新的差异性空间㊂在列斐伏尔后期的研究思想中,如何建立起一个适宜人生存的㊁充满着差异性的空间,用来抵抗抽象的权力空间对人的控制,成为了他的研究重点㊂ 如果未曾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 改变生活方式’㊁ 改变社会’等都是空话”[4]47㊂他发现日常生活内部的革命想要得以顺利开展,对空间的重建成为了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㊂只有生存空间的改变,才有可能使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形态得到改变㊂由此,他认为需要建立起日常化的私人性空间,从而打破权力空间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压制与束缚,人在新的私人化空间里能够保持着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最终使人之自由得以可能㊂ 为了改变生活,我们必须首先改变空间”[5]190,这是列斐伏尔为人们提供的,由空间变革实现日常生活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他后期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的主要意图㊂三、日常生活的革命性意义阿格妮丝㊃赫勒是匈牙利的著名思想家,在20世纪70年代,她将主要的研究视角投放在日常生活理论上,并提出日常生活本身具有革命性意义,拓展深化了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维度㊂赫勒在‘日常生活“中写到: 日常生活如何能在人道主义的㊁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方向上得以改变是本书讨论的现实争端㊂该书提供的答案表达了这样的信念,即社会变革无法仅仅在宏观尺度上得以实现,进而,人的态度的改变无论好坏都是所有改变的内在组成部分”[6]英文版序言3㊂人的态度实际上指代着人的思维㊁人的生活㊁人的文化,赫勒认为日常生活的革命性特征将最终体现的文化上,同时,要抑制日常生活中惯常的㊁重复的思维,使个体得到自由,才有可能实现日常生活的人道化㊁民主化道路㊂具体来看,赫勒对日常生活的阐释,始终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㊂她认为文化中凝结着由历史发展而来的人的存在方式,这种自在的存在方式就是人的日常生活㊂文化与日常生活有着同一性,基于这一点,在赫勒的思想中,她将日常生活场域等同为一种文化场域㊂在赫勒看来,日常生活场域是人生存的基础性场域,人们固有的经验㊁习俗都是在这里集结,最终成为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经验沿袭的,是日常生活这一基础性场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㊂ 基础性的领域永远都是人类条件的领域㊂没有这一领域就没有人类,但是没有 中间的领域’,人类仍然能存在㊂ 自为对象化’的领域不能被完全制度化,因为如果这样,那么它就不能为基础性的领域提供意义㊂而且它也不能够吸收作为两种人类先验未完成衔接的结果而涌入这一领域的文化剩余㊂不用说,制度性的领域对其他的两个领域有影响却不能同化它们㊂”[7]52-53在此,赫勒所指的基础性领域就是日常生活,而中间的领域即制度性领域,指代制度㊁法规㊁社会道德等,在书中她还提到另外一个领域,即科学㊁艺术㊁宗教等,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形而上的领域㊂在她看来,若是缺少了制度性的领域,人类仍然能够存在㊂因为日常生活领域不会被完全制度化,所以缺少了制度的规范,日常生活作为人生存的基础性领域依然能够按照自身的节奏持续存在㊂相反,制度性领域事实上是寄生在形而上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之中的,所以想通过政治的手段来改变形而㊃25㊃。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提供了深刻的心理学基础。
他通过对潜意识的研究,揭示了文化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力机制,指出了文化的符号、象征和意义的重要性。
这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使他们开始深入探讨文化现象的心理本质和心理特征,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因此需要进行深入批判和剖析。
他提出了“传播权力”、“文化产业”、“审美化媒介”等概念,揭示了文化现象与社会权力关系的内在联系,为文化批判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方法。
福柯的权力知识论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权力不仅表现为政治和经济上的控制,还表现为文化和知识上的操纵。
他通过对知识生产、权力构造和话语权分析,揭示了文化现象与权力制度的深刻联系,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新审视文化现象提供了一种社会学的视角。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福柯的权力知识论等学说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使其在文化领域的研究和批判有了更为深刻的突破和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是其理论建构和研究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社会批判精神对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强调文化现实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文化现实是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其根源在于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
他们对文化现实进行批判时,首先要从其历史渊源和社会动力出发,阐释其内在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揭示其历史的矛盾和发展的矛盾。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强调文化现象的社会功能和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文化现象不仅是社会意识的产物,更是社会权力的工具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最初的经济分析和阶级斗争,逐渐转向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和研究。
这是由于20世纪后期“后工业社会”、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引起了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和政治分析力度不足的反思。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和流通是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条件,对文化的批判具有被认识为“文化批判”的重要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突出地在于它对文化概念的重新定义。
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文化则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
但是,由于现代意识形态已经成为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一部分,因此,对文化的批判和研究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框架。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文化被重新定义为一种社会实践和生产方式,这种实践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权力和认同紧密相连。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中,关于权力和认同的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认为权力是在文化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形成的,而认同是这一过程中对于权力的接受和认可。
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中的权力和认同展开了深入的批判与探讨。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把目光关注到权力问题。
文化研究者如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权力不是一种实体或个别政治制度内的一种特定规则,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个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机制。
福柯以“监狱”为例,认为监狱是物质的实体,但所展现出的权力却不是可视的、明确的。
文化中的权力关系发生于信息的生产、传播和组织。
文化制品的产生就是权力施加的结果。
从这些制品中,观众可以感觉到自己不久的历史、美学和人类关系的概念。
其次,文化中的认同问题也被大量地讨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认同并非是自然的、固定的,而是一种文化建构。
文化批判不应该仅关注文化作品和艺术,而是关注文化中的认同,并通过对于这种认同进行批判和研究,以了解人们是如何被文化所塑造和影响的。
文化生产所产生的认同通常表现为性别、阶级和种族等方面的束缚和限制。
日常生活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作为一种文化理论
日常生活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作为一种文化理论文/易晓明亨利•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具有哲学、政 治、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综合视域,在20世纪马克思 主义“文化转向”或者说在“文化马克思主义”之形成中 占有独特的位置。
我们可将其定位于“日常生活的文化马 克思主义”,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文化马克思主 义”、较早的葛兰西的“领导权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以及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交相辉映 的理论景观。
列斐伏尔将日常生活分为前现代、19世纪和二战后 三个阶段,其理论聚焦点在第三个阶段。
他将二战后的西 方社会界定为“消费受控制的科层社会”。
这个社会形态 中的日常生活,其特点是被技术所殖民、被消费所控制。
日常生活具有亘古不变的重复与停滞的一面,而发达的技 术社会的日常生活,则包含了技术、市场、消费等对日常 生活的影响和塑形,因而它一方面具有同质性,另一方面 又表现出更大的异质化的潜存性,被生产为一个独立的空 间,成为文化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场域。
日常生活自身的重复性与慢变化.使它过去一直为哲 学所排斥。
应该说,20世纪初超现实主义致力于突破日常 生活的日常性,并转向日常生活的神秘,对列斐伏尔H常 生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启示。
列斐伏尔建构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已不同于马克思 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框架中的日常生活批判,也不同于 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建构的日常生活与哲学、科学、艺术等非日常生活对照考察的知识框架,还不同于法兰克 福学派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批判基础上倡导审美 革命的理论视域。
总体上,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注劳动 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但将日常生活视为政治经济之 外的独立平台;在继承了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哲学的同 时,又调和了尼采的非理性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强化了 曰常生活屮的个体维度与空间维度;此外吸取了现代主义文学对日常生活神秘化的向往。
其思路摆脱了对日常生活 的政治化、经济化或历史化的一体化整体认知,真正完成 了日常生活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综合理论建构。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西方马克思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为主要目标。
马克思主义者们将资本主义社会视作文化的根源,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是对人类自由、平等和尊严的侵犯,因而提出要进行文化革命,以期消灭资本主义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各种侵害。
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观念的日益多元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文化转向和重新思考。
文化转向使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更多地重视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而非仅仅关注生产力和阶级斗争。
马克思曾经指出,文化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但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大众文化的普及,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新思考文化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他们认为,文化不仅是对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也是人们表达个性和情感的途径,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问题,试图在文化领域中寻找潜在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文化转向也导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的重视。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文化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文化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
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者们开始更加关注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的问题。
他们认为,文化并不是统一的、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多元的。
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生存方式,值得被尊重和保护。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开始对文化认同和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批判,试图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重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开放的趋势。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文化和统治阶级文化的批判上,着力于揭露资本主义文化对人类的剥削和压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开始更加重视对文化自身的批判,致力于揭示文化中的各种弊端和缺陷。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主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主题20世纪资本主义的纵深发展,资本触角的全面延伸,马克思当年所面临的“异化劳动”已经转变为一种人类的生存危机,毋宁说是“文化危机”。
面对这种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总结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经验教训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基础上,以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现代国家批判、现代性批判等多元化的视角开始重新反思启蒙的理性叙事,这种精神自觉主要表现在卢卡奇对阶级意识的历史反思、科尔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强调,以及葛兰西对实践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主题思考切中了20世纪的核心问题,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同时为“文化焦虑”中的人类的精神自觉提供了某种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可以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他们从一次次的革命失败中不断追求原因,为求探索出一条适合西方人思想意识和文化的解放之路。
正确地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就要着重分析他们的哲学观点与求知路线,这对于我们了解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一、卢卡奇:物化与阶级意识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把其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乃至意识结构都不自觉地被同化到资本的新陈代谢之中,在这个新的时代,物的现实世界对人的统治已经转变为整个社会与人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面临的“劳动异化”等主题也转移为一种“文化危机”,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卢卡奇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时代问题,试图在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这个基础上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论述了辩证法、歷史唯物主义、总体性、物化、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党等一系列范畴。
卢卡奇虽然把物化等同于异化概念,但物化概念精确而深刻地触动了资本主义的致命处。
资本主义商品形式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形式”,“人与人的关系采取了一种物与物的虚幻形式”,整个物质世界呈现出一种不可把握的神秘性和神圣性,人们无可奈何,对外在的客体表现出对经济“自然规律”的服从,内在地转向意识内部的自我活动。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1. 引言1.1 背景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引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思想体系,自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发展与演变。
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西方马克思主义也逐渐发生了文化转向,强调对文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批判。
这种文化转向不仅带动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复兴,也为当代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代西方社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和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变革的焦点之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关注文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用,探讨文化与资本主义、全球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具有深远意义,对于拓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领域,促进文化理论的发展,解释当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针对这一背景,本文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进行深入探讨,从文化理论、批判方法、代表人物和主要论题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揭示其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重要性在于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指导研究者的工作重点和内容,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是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转向并分析其文化批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论题,进一步探讨其现实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旨在为当代文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拓展研究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为推动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是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扩展与拓展,揭示其在文化批判中的潜在可能性和新领域。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文化转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文化转向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转向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文化的改变来促进社会的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变得更加重要,马克思主义也与文化领域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强调文化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他们认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产品,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表达。
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要想实现社会变革,就必须从文化领域入手,改变人们的观念和信念,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接纳了弗洛姆、马尔库塞等人的文化批判理论后,开始关注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
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被用来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统治。
要想推动社会变革,就必须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和改造,使之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
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开始着力探讨民族文化和跨文化问题。
他们认为,不同民族和文化间的差异性和对话是丰富和多元文化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要想实现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文化转向并不仅仅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关注和重视,更重要的是文化批判。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批判一直是他们的重要理论和实践。
文化批判主要是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和现实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揭示其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社会的阶级性质,同时提出相应的批判性建议和实践。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并非是客观的精神产品,而是一种特定阶级的利益表达和宣传工具。
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是对普遍真理的歪曲和掩盖,是对人们自由意志和选择的剥夺和操纵。
要想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就必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并寻求更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文化价值和观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一直在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20世纪以来逐渐走向多元化,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批判和文化转向。
本文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角度展开探析。
第一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中期逐渐关注起文化问题。
在他们看来,文化不再仅仅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而是社会现实的一种表述和制度。
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思考文化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文化与权力的关系。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逐渐形成。
文化转向使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视文化的生产与消费。
他们认为,文化不再是超结构或者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表现。
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也成为一种生产方式。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关注文化工业、文化市场以及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以及文化产品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文化转向使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视文化与权力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文化是一种权力运行和控制的手段。
资产阶级通过掌握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权力,以及塑造文化意识形态,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
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权力在文化领域的运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文化权力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资本主义对文化的操控与改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现实的一种批判,旨在揭示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机制、价值取向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在其发展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表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取向。
文化批判关注资本主义文化的符号制度和意识形态。
在这一层面上,马克思主义者探究资本主义文化的象征与符号(如商品、广告、媒体等)的运作和意义,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的虚拟性和误导性。
他们强调,资本主义文化的象征和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控制与操纵的手段,对现实和个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文化批判关注资本主义文化的主流化与规范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批判上的转向是当代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引言部分探讨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关注、文化批判的理论基础、文化转向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主要思想,同时探讨了文化转向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在文章总结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对当代文化批判的启示,强调了文化批判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的探讨,将有助于深化对当代文化现象的理解,促进文化批判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文化批判、社会现实、思想、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当代文化批判、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引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始于20世纪中叶,当时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迅速传播。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转向对文化的关注,认为文化批判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重要批判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分析其理论基础、历史背景以及主要思想,以期能够对当代文化批判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对我们对当代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理论探索和批判实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问题,揭示其中蕴含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思考框架,帮助我们审视和解读当代文化现象中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重要问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能够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理论启示。
深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对于促进我们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深入理解和有益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引言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马克思主义传入西方国家,并逐渐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取得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西方学者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发展路径。
在20世纪中叶,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新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代表人物如霍克海默、阿多诺等开始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和重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这一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向文化领域拓展,关注文化生产、符号意义等问题,形成了文化转向的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涵盖了文化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多个学术流派。
这些理论观点对西方文化批判和文化转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当代社会文化现实的分析和批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字数:237】1.2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联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联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欧洲和美国传播,并逐渐渗透到文化领域。
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关注文化产业、流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问题,认为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反映了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角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其中一些流派专注于文化批判和文化转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联系在于,马克思主义着眼于社会结构和阶级斗争,而文化研究则关注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化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以及如何反映和塑造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通过对文化的批判和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揭示文化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基础和启示。
在当代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联系更加密切。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批判和转向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领域,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与作用日益凸显,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现象的深刻思考。
传统的经济唯物主义视角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当代社会的复杂现象,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开始将关注焦点转向了文化领域,并试图通过对文化批判的探索,深化对当代社会运行机制的认识。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性,并表现出一种不断更新的探索精神。
传统的文化观念与实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也面临着转型与改革的挑战。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如何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化现象,并通过文化批判揭示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进行深入探析,对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领域,提升其理论的现实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是当代理论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延伸,也是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批判理论成为了思想界的热门话题。
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当代社会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文化分析视角和批判理论框架。
通过对文化转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我们探讨当代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是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回归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发展探微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一八年 第四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伴随时代的发展变化,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题域。
从20世纪开始,文学艺术及更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日常生活转向”,这一转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忽视“日常生活”的局面。
从理论层面上看,“日常生活”进入到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的反思批判阶段;从文学艺术层面看,“日常生活”成为审美文化呈现的最为感性和最为基础的经验。
种种迹象表明,当代思想文化已经将关注的热点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地平线,“日常生活转向”已经成为当代理论变革和当代审美文化发展与变革中的重要议题。
对这一议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性及其理论意义,有助于积极拓展文学艺术研究的崭新视角与空间,同时,有助于探寻当代中国“日常生活转向”的审美趣味变迁与文化嬗变意义。
自20世纪以来,当代思想界展开了“日常生活转向”的理论运动,以胡塞尔、海德格尔、卢卡契、列斐伏尔等当代著名思想家为代表,“日常生活世界”成为哲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遮蔽或遗忘“日常生活”的理论缺失。
托尼·贝内特在《现代文化事实的发明:对日常生活批判的批判》一文中指出:“日常这个概念的起源纷繁复杂,包括了一系列从现象学到社会学的批判理论(就其把系统和生活世界相区分而言),再到与我特别关注的自卢卡奇、亨利·列斐伏尔、爱格尼斯·赫勒,到米回归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发展探微宋音希摘 要:从20世纪开始,文学艺术及更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日常生活转向”,这一转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忽视“日常生活”的局面。
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现象,日常生活转向与回归,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大众传媒以及文学艺术之中。
对“日常生活转向”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性及其理论意义,有助于积极拓展文学艺术研究的崭新视角与空间,同时,有助于深入探寻当代中国“日常生活转向”的审美趣味变迁与文化嬗变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批判与转向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意义进行引言,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转向和批判观点。
首先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然后分析了霍克海默和吕凯恩等学者的文化批判理论,探讨了他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
接着详细阐述了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文化批判观,探讨了他们对文化现象的批判态度。
最后总结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对当代文化研究的影响,指出了其在文化领域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深入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转向的探索,及其在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文化批判、霍克海默、吕凯恩、阿多诺、本雅明、影响、当代文化研究1. 引言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意义要求以及格式要求等。
以下为您所需的内容:引言2. 正文2.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主要包括对文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化工业的崛起、文化产业化和全球化等方面的研究。
在这一转向的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关注文化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强调文化作为塑造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力量。
也开始探讨文化如何受到资本主义逻辑的渗透和侵蚀,以及如何被用作控制和操纵大众意识的工具。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框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中文化的角色和价值。
通过对文化的批判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化的潜在影响力,以及如何通过文化批判来呼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这种转向对于当代文化研究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2 霍克海默的文化转向理论霍克海默的文化转向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的自治性、文化的再生产以及文化的群体性。
文化的自治性意味着文化有自己固有的逻辑和规律,不受其他力量的干扰和控制。
文化的再生产强调了文化在社会中的循环和持续性,即文化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一直是该学派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转向的反思入手,探讨了文化批判的方法与途径,并分析了文化转向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文章还就消费文化与文化批判展开讨论,并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在我们强调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思想,为当代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文化批判、社会实践、消费文化、当代社会、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概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中,文化转向和文化批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
文化转向的概念指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文化现实时所进行的认知和重新定位,以及对文化问题的新思考和探讨。
而文化批判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法对当代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揭示其中的阶级、权力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和矛盾。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和文化批判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现实挑战。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文化的本质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联,探讨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也应当关注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与现实问题,为社会变革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转向的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转向的反思主要体现在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的重新思考和质疑上。
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社会文化的变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意识到,在当代社会,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能否通过文化理论走向日常生活?——试析20世纪70年代之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
Can Marxism be Back to Everyday Life via Cultural
Theory?
作者: 胡大平[1]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210093
出版物刊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页码: 13-20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日常生活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明显地存在着一个“文化转向”,这种转向也明显地改变了由卢卡奇奠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
虽然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为发挥其资本主义批判功能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路径,并借助文化批评在全球理论空间中占据了一个独特位置,甚至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亦向马克思主义元理论提出了新的诉求甚至挑战。
在根本上,文化转向实质性地改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属性,把它从反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转化成一般的反权力文化实践,从生产方式变革理论转化为生活方式选择理论,从历史理论转化为文本(话语)理论。
因此,尽管文化理论突出了以日常生活为中轴的总体社会革命的重要意义,但目前仍难从其操作路径看到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亦很难将之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的建构方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1. 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过程中,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焦点。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对被压迫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
而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意识到,文化和意识形态并非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力量。
文化转向要求对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认识,不能简单地把它们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来看待。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中,对文化生产和再现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仅仅强调了文化产业的控制和垄断问题,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转向中,对文化生产过程和文化再现过程的分析成为了一个热点。
因为,只有通过对文化生产和再现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更好地认识文化的本质和变迁规律。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中,对于跨学科与跨文化问题的探讨日益增多。
过去,马克思主义者往往是从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分析文化问题,而在文化转向中,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关注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文化现象的多样性。
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研究,使得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
1. 文化批判的对象。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中,除了对统治阶级文化的批判外,对于大众文化和大众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成为了一个热点。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和大众意识形态是受到统治阶级文化的影响和控制的产物,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中,批判的对象逐渐从统治阶级文化扩大到了整个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中,对批判方法的不断探讨和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主要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方法,通过揭示文化现象的虚假和谬误来进行批判。
而在文化批判的转向中,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尝试从多种角度和层面来进行文化批判,不再局限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和文化批判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它不仅影响了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也对全球文化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摘要】:在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整个体系中,西方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深刻敏锐的洞察文化危机,密切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片面的批判经济与政治和武装暴力革命转向更全面的、宽领域的和更深层次的文化批判。
【关键词】:文化转向;文化批判;技术理性批判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简明扼要的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实践愈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与以往任何马克思主义理论截然不同的理论。
(英)佩里·安德森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高铦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页.]他点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性,也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主題的转换,即不再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而把批判的重点放在文化上。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理论资源与社会背景(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受马克思“异化”理论和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异化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本质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劳动。
[ 马克思恩格斯合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一大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受到启发,进行研究。
如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尔库塞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弗洛姆的《马克思在关于人的概念》,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都在一定程度上探讨异化的现实和异化的内在原因。
异化实际上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否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实。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受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多种思潮的影响。
有人认定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收稿日期22007-05-251作者简介2韩德信(1964-),男,山东淄博人,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从大众文化批判到日常生活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韩德信(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山东淄博255049)1关键词2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日常生活批判1摘 要2作为西方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他们从最初的经济批判发展到大众文化批判;由最初的激进思想批判转变为温和的思想探索。
其中日常生活批判是他们理论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驿站。
1中图分类号2B51/56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1-6198(2007)05-0200-05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兴起并勃发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各种西方现代哲学思潮补充与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现代社会制度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0。
其主要理论特征体现为:从抽象的哲学研究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研究与批判。
这种研究与批判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但同时他们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经不再适应变化了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而提出了一些适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与策略。
概言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致包括三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思和重建;二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研究与理论反思;三是现代社会制度下,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如何走的问题。
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条重要的理论主线。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理论本身相适应的一种调适过程的产物。
从政治背景来讲,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与苏联模式,在当今变化的社会已经不再适用。
比如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发展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已不相适应。
再比如苏联模式强调宏观意义的革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政权的更替、社会制度的质变,但这种客观意义上的革命却忽视了由广大民众所形成的日常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日常生活心理与模式。
而这种日常生活心理与日常生活模式一方面变化缓慢,另一方面影响深远。
因此,他们认为苏联模式的客观革命并不成功。
为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通过日常生活批判,可以沟通阶级解放和个人解放之间的断裂,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经济意识以及他对社会和历史生活的动力的宏观理解同对日常生活表层下面的、制约着个性心灵发展的力量的动力的理解融合起来,从而把具体个人的问题恢复到与集体性问题并列的应有地位,重建社会主义与个人自由的同一性0112。
从社会背景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2007年第5期(总第172期)国家中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期。
特别是二次大战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工人阶级物质贫困状况已不存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5共产党宣言6中提出的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失去的仅仅是锁链,而得到的是整个世界的预想已不现实。
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而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与自我调适过程。
20世纪6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有了大幅度调整,国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不大,整个西方世界处于相对平稳时期。
在这种状况下,继续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以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构想遇到了种种阻力。
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论,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遇到困难,但它的理论初衷并没有因为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失去终极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在新的社会制度下,每个人都能得到个性自由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彻底消灭异化现象。
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尽管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受到物欲的严重控制,人的全面解放并没有实现,而异化却渗透到社会的角角落落。
西方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批判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时,认为必须结合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特点,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
他们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无法爆发的现状下,必须在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全面批判,包括进行大众文化的批判,以此从内心深处唤醒无产阶级在物欲压抑下沉睡的革命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革命不应该被看做是简单的夺取政权和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换问题。
革命应该是人类社会的总体性的解放。
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不仅依靠国家机器的维护,而且更是依赖于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为此,要在目前状态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仅仅依靠暴力革命是不够的,而必须在意识形态中爆发革命。
于是,他们在/总体革命0的影响下,从传统的政治经济研究转向哲学研究,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转向大众文化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首先基于他们对文化的理解与现实文化现状的冲突。
他们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说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人类进步的。
然而现实的文化在商品经济影响下,却失去了文化的真正意义,它们由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所表现的社会进步只是一个虚假的进步,因为它是以伴随着精神生活消失而物质生活充盈为代价的,它损害了人类艰苦营造出的精神家园的有机体并逐步消解着其中的优秀文化。
对此,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最具代表性。
这一学派的第一代领军人物霍克海姆与阿尔多诺在5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6中提出了/文化工业0的概念,并以此说明现代工业社会中,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文化发展现状。
他们在强调文化本身的精神特质与批判性的前提下,批判了文化工业生产下,简单复制与商品化制作的文化产品破坏了文化的精神性与自由性,扼杀了文化创造中的个性与独立性。
受消费经济的影响,各种文化被物化,表面的虚假性的宣传掩盖了客观事实的本质。
特别是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各种传播媒介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大众文化以强大的推进力量,深深影响到大众心理,并在消解大众判断力的基础上,将传统的以强调个性与独立性为指归的文化转变为以集体无意识为特征的大众文化。
于是,大众文化失去了文化原有的批判精神与否定功能,而变成现在政权的维护力量。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说法,大众文化成为现存制度合法性的辩护力量与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大众文化以其复制的快速性、意义的平面化、形式的图像化消解了文化价值指向与精神维度。
文化的精神自由性、独创性与个性在物欲的冲击下,在消费生活的引诱以及大众文化的误导下,彻底转换为物质欲望的符号。
大众在无尽的符号与图像世界中日益沉沦,单纯追求着感官的快适,而放弃了精神的追求与终极价值的垂问。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人们不仅在精神领域受到/物化0,而且其日常生活也受到全面异化的影响。
为实现/总体革命0,实现全面意义上的人的解放,人们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爆发革命,更要在日常生活领域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又将大众文化批判转向了日常生活批判。
何为/日常生活0?从现实层面上讲,日常生活无非就是人们每日活动的总称。
具体地讲,就是人们每时每刻进行的衣、食、住、行等活动。
从理论层面上讲,却比现实层面要复杂得多。
但当我们撇开具体的日常生活形式,以及不同人群不同的日常生活模式,就其本质而论,日常生活是/一个凭借各种给定的归类模式和重复性实践(思维)而自在地运行的领域。
,,是一个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因素而加以维系、以过去为定向的领域。
,,是人们以非批判的和理所当然的姿态所占有的熟悉的、但却是自在的和未分化的领域01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并不是否定日常生活的必要性。
相反,却是要恢复日常生活的本来意义,消除其中的异化现象,在此中实现人类的个性自由与精神独立。
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和谐状态,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卢卡奇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提及,尽管看似是从研究审美起源开始的,但从其整个理论体系来讲,却是其/总体革命0构想的自然发展。
在他看来,审美起源只能是日常生活而别无他途。
他在其重要的美学著作5审美特性6中明确提出:/如果将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那么由这条长河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
它们互相区别并相应地构成了它们特定的目标,取得了具有纯粹形式的)))源于社会生活需要的)))特性,通过它们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长河。
这条长河不断地用人类精神的最高成果丰富着,并使这些成果适应于人的日常实际需要,再由这种需要出发作为问题和要求形成了更高的对象化的新分支。
0132卢卡奇一方面提出日常生活作为科学与艺术(审美)起源,另一方面又强调日常生活与科学、艺术(审美)之间是辩证的关系。
/以日常生活为一方,以科学或艺术为另一方的这种矛盾的辩证法,始终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这是一种具体历史的、受社会制约的情况。
0142在卢卡奇看来,日常生活与科学、艺术之间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对其解决也只能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即劳动中加以解决。
他认为由于劳动而科学、艺术等形式得以产生,又是由于劳动而使科学、艺术等形式成为独立于人类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领域。
但这种2007年第5期(总第172期)独立绝不同于近代西方哲学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分裂,它是一方面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自身的理论形态;另一方面理论形态又返回日常生活之中,不断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卢卡奇进一步论述了日常生活的特征并以此说明日常生活的源泉地位和全面提升的理论必要性。
卢卡奇关于日常生活的理论,只是源于审美起源的探讨,但他客观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延至在劳动中形成的日常生活,同时对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极大的理论启示作用。
哈贝马斯在完成批判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思路:他首先将现代社会分为生活世界与系统两个部分。
/生活世界又可分为由家庭和亲密关系构成的私人领域与以政治意志形成为目的的公共空间。
同样系统也分为以金钱为驾驭工具的经济系统和以权力为控制媒介的国家。
0152依照理想状态,生活世界与系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是相互影响的系统。
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权力与金钱无孔不入的侵蚀,生活世界的私密性已不存在。
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冲击,生活世界在日益边缘化,私人空间逐渐被公共空间所取代。
生活世界中的成员已完全失去独立判断能力与个体独立性。
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导致人们心理的普遍焦虑与失衡。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哈贝马斯认为关键问题在于生活世界的复兴。
而生活世界复兴的手段就是用交往理论重建生活世界与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