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桃子教学计划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分桃子教学计划9篇二年级数学分桃子教学计划 1《分桃子》教学反思一、分析教材《分桃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分一分与除法”的起始课。
“分一分与除法”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小数目的平均分,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为今后继续认识除法做了铺垫。
二、分析学生除法的意义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而平均分又是学习除法必须掌握的知识,是学生必须切实学好的。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平均分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实际生活中,并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完成对平均分的初步认识,使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实际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本课重点:通过分一分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并能够用图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一分有剩余情况的处理。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通过对目标的制定,我力求抓住本课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学有所成;力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悟。
四、教法、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准备运用情境法、启发式、引导式、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
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分桃子(二年级(上))
分桃子(二年级(上))简介《分桃子》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语文课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两只小猴子因为争抢桃子而引发的冲突,最终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故事。
本文通过描述小猴子们的争抢桃子的情景,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帮助的意识。
内容概要故事的开头,两只小猴子发现了一棵结满了桃子的桃树,它们兴奋地赶过去准备采摘桃子。
然而,当它们准备分桃子的时候,却发现每个桃子都非常大,无法一次性吃完。
于是,它们开始争抢起来,希望能多分到一些。
小猴子一和小猴子二在争抢桃子的过程中,却遭遇到了困境。
它们在争抢的过程中不慎将桃子弄碎,两只猴子都很伤心。
于是,它们意识到争抢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聪明的小猴子通过思考,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它们决定先让一个猴子吃完一个桃子,再让另一个猴子吃完另一个桃子,这样每只猴子都能轮流吃到桃子,而且每个人都能吃得到完整的桃子。
小猴子们经过合作后非常开心,也从中学到了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育意义这篇故事通过两只小猴子争抢桃子的情景,给孩子们传递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合作的情况,合作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只有相互合作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达到共赢的局面。
此外,本文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帮助的意识。
在争抢桃子的过程中,小猴子们互相竞争,但最终却发现争抢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这给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教育他们要懂得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
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够达到更大的成功。
总结通过这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我们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合作。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合作都能够让我们更加出色,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
我们要积极参与合作,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引导,孩子们能够从小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成为一个乐于与他人合作,勇于担当的人。
三年级分桃子练习题
三年级分桃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小明和小亮一起分桃子,一共有16个桃子。
如果他们每人都分到相同数量的桃子,你认为最可能的结果是:A. 小明分到6个桃子,小亮分到10个桃子。
B. 小明分到8个桃子,小亮分到8个桃子。
C. 小明分到4个桃子,小亮分到12个桃子。
D. 小明分到9个桃子,小亮分到7个桃子。
2. 小华和小强在分桃子,一共有24个桃子。
如果小华分到5个桃子,小强分到10个桃子,那还剩下多少桃子?A. 9个桃子。
B. 19个桃子。
C. 14个桃子。
D. 29个桃子。
3. 小红和小绿在分桃子,一共有36个桃子。
如果小红分到12个桃子,小绿分到8个桃子,那还剩下多少桃子?A. 16个桃子。
B. 14个桃子。
C. 4个桃子。
D. 24个桃子。
二、填空题1. 小明和小华一起分桃子,一共有20个桃子。
如果小明分到7个桃子,那小华分到____个桃子。
2. 小红和小亮在分桃子,一共有40个桃子。
如果小红分到15个桃子,那小亮分到____个桃子。
3. 小林和小李在分桃子,一共有48个桃子。
如果小林分到16个桃子,那小李分到____个桃子。
三、解答题1. 小明和小华在分桃子,一共有32个桃子。
小明分到的桃子数量是小华的5倍。
请问他们分别分到多少桃子?答:小明分到24个桃子,小华分到8个桃子。
2. 小红和小绿一起分桃子,一共有56个桃子。
小红比小绿多分到4个桃子。
请问他们分别分到多少桃子?答:小红分到30个桃子,小绿分到26个桃子。
3. 小林和小李在分桃子,一共有72个桃子。
小林比小李少分到8个桃子。
请问他们分别分到多少桃子?答:小林分到32个桃子,小李分到40个桃子。
四、扩展题小红、小华和小明一共有64个桃子要分。
他们发现,如果每人都分到偶数个桃子,还会剩下4个桃子;如果每人都分到奇数个桃子,就正好分完。
请问他们每人分到了多少个桃子?答:小红分到22个桃子,小华分到18个桃子,小明分到24个桃子。
总结:通过这些分桃子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提高对除法和余数的理解。
原题目:《分桃子》
原题目:《分桃子》
《分桃子》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两只猴子如何分配一堆桃子的故事。
故事开始,有两只猴子发现了一堆美味的桃子,它们都想要得到尽可能多的桃子。
然而,它们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公平地分配桃子。
第一只猴子建议,它们一起将桃子均分为两份。
第二只猴子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它们开始了行动。
然而,在分配之前,第一只猴子却偷偷吃了一个桃子。
接下来的情节中,第一只猴子和第二只猴子都表现出极大的贪婪。
他们不断地偷偷吃掉桃子,试图让自己得到更多。
最终,桃子被吃得所剩无几。
两只猴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贪婪,它们非常后悔。
这个故事通过猴子的行为告诉我们,贪婪是不可取的。
如果他们能够相互信任、公平地分配桃子,他们两个都可以得到更多的桃子。
而贪婪只会导致各自都得到更少的桃子。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明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遵循公平和信任的原则。
只有共赢的合作,才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贪婪的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公平和信任,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分桃子课件
猴子B提议通过比赛决定谁分得第 一个桃子,获得大家认同。
猴子C因滚轮胎比赛输给猴子D, 只能分得最后一个桃子。
分桃子故事中的冲突与解决策略
猴子A与猴子B的分 桃子冲突:通过比 赛拔河解决。
猴子C与猴子D的分 桃子冲突:通过比 赛滚轮胎解决。
猴子B与猴子C的分 桃子冲突:通过比 赛滚轮胎解决。
分桃子的故事寓意
音乐类型选择
选择适合故事情节的音乐 类型,如轻松愉快、紧张 悬疑等,使观众更容易进 入故事情境。
音乐与动作配合
通过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使舞台表演更加生动、形 象,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 解故事情节。
音乐与情感表达
音乐能够有效地表达情感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变化来增强故事的情感表 现力。
09
分桃子的演绎评价
08
分桃子的演绎技巧
角色的情感把握
情感定位
演员需要准确把握每个角色的 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以便真 实地演绎出故事中的情感冲突
。
情感转换
演员需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展示, 将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准确地表
现出来。
情感渲染
通过细腻的表演和音乐、灯光 等辅助手段,增强情感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独特的审美视角
分桃子以一种全新的审美视角来呈现桃子,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审美范畴,而是将桃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符号,传达出 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富有哲理的意义
分桃子这幅作品不仅仅是对桃子的一种审美表达,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通过桃子的象征意义,传达出对生命的敬畏 和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让观者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演员需要认真揣摩每个角色的性格特 点,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刻 画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每 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课时 分桃子 北师大版 (共14张PPT)
如果将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
把68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8÷2。
你准备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呢?请同学们试着用小棒分一分,算一算,并思 考每一步分的过程用算式怎样表示?
• 摆6捆零8根小棒表示68,先分整捆的,每只小猴先分别分到3捆,算式是 60÷2=30。
还剩6块
6
…… 2个班分6个积木,每个班分到3块。
0
(3)如果把这些积木平均分给4个小班,每班分到多少块,还剩多少块。
86÷4=21
…… 2(块)
答: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到21块,还剩2块。
24
44…1
16
11
24
2 48 4 8 8
0
44
2 89 8 9 8
1
16
3 48 3 18 18
0
11
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分一分,算一算。
个位上的“8”被3只小猴平均分,每只小猴分到2个,还剩下2个, 所以在余数下面写2。
小结: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两位数 除以一位数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 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有 余数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三年级 下册
第一单元
除法
第1课时 分桃子
一丰收了,两只 小猴正准备去摘桃子,它们想把摘的桃子分给大 家吃,让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共同分享劳动成 果吧!
二、探究新知
图中有多少个桃子?你是怎样知道的?68中的6和8分别是图中 的哪部分?
图中有68个桃子。一共有6筐,每筐10个,共60个,外面还有8个, 所以一共有68个。6表示6筐,8表示外面的8个。
5 55 5 5 5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桃子》精选教案
近年来,由于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各种教材、教案也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
在小学教育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教案,其中就包括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分桃子》。
该教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教会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平均分配”的方法。
这一教案通过引导专业的教师将知识点分步进行讲解,使孩子们能够更容易地掌握该知识点。
教师将一个具体的问题呈现给学生,比如:有10个桃子要分给10个人,每人分到几个桃子?然后鼓励学生们动手自己算出答案,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接着,教师会引导学生们模拟这些桃子,通过展示桃子的个数和分给的人数,让学生们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
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们更容易融入学习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平均分配方法的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会引导学生们去理解和感知各个概念的意义,这样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知识点,教师还会利用游戏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
这样能够让孩子们在更具趣味性的环境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分桃子》以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导孩子们平均分配的方法,使得孩子们能够更容易地掌握该知识点。
教案中融入的各种环节,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愉快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助力孩子们全面而综合地发展。
数学教案《分桃子》数学分桃子
《分桃子》数学分桃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分桃子教具(模型或图片)3.小组讨论记录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颗桃子,引导学生观察桃子的形状、颜色。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桃子可以怎么分吗?(二)探究分数的意义1.老师将一颗桃子平均分成两份,展示给同学们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两份桃子的大小一样吗?(三)读写分数1.老师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如:1/2,2/3等。
2.引导学生跟读,并尝试自己书写分数。
(四)分桃子活动1.老师将桃子分给同学们,每人一份,提问:同学们,你们手中的桃子是多少份?2.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手中的桃子。
3.老师出示不同数量的桃子,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
(五)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小明有3颗桃子,他想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份?2.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解决问题。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老师点评并指导。
(六)小组讨论a.分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b.你是如何理解分数的?c.如何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3.鼓励学生课后去发现生活中的分数,并尝试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a.一颗苹果b.一块巧克力c.一杯水2.选做题:发现生活中的分数,用分数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桃子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分桃子》教案:培养学生分享善良的品格教育
《分桃子》教案:培养学生分享善良的品格教育《分桃子》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好友分别从桃树上采摘到了两颗漂亮的桃子,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平分这两个桃子,于是决定将桃子保存到第二天再决定如何分配。
第二天,其中一个好友提议将两颗桃子割开并且均分,另一个好友同意。
第一个好友自己拥有一把刀,于是他便将两颗桃子割成了两半。
可是当他看到自己割出来的两半桃子,他发现其中一半比另一半大了一些,于是他又将其中一半重新割开,使得两半桃子的大小基本相等。
最终,两个好友都拿到了同等大小的一份桃子,他们都非常开心并且他们的友情更加坚定了。
故事寓意《分桃子》这个故事充满了蕴含着伟大的寓意,故事奉献给我们一种看待人际关系、看待友情的深刻洞察力,同时也引导我们去思考领悟到众生平等、分享善良所散发的美好。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体现出:1)分享善良的品格教育:我们在童年时期,教育引导我们拥有分享的社会关系特征,分享是一种礼仪,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格教育。
我们从分享中获取力量,这种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分享善良的品格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交关系,这可以使我们对周围的人产生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得到他们的关注和关爱。
《分桃子》这个故事将这种品格呈现给我们,故事展及友情的深厚、分享的美好,让我们看到了分享善良的品格教育所散发出来的美妙。
2)培养学生分享善良品格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分享善良品格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就养成一个互助互爱的良好习惯,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分享的美好和快乐,学习到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分享给他人的重要性。
通过分享,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现大爱、大公无私的精神,培养出爱心、助人为乐的品格。
如今,社会上各种恶习侵蚀,人性束缚不断,培养一批具有分享善良品格的学生,对于社会的美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也是对学生开展品格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其必要性。
3)教学反思: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课程,品格教育需要以生活情境、情感体验为主线,将学生带入到社会实际中去,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洞察力,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关系技能。
《分桃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分桃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二年级上册教材32、33页分一分与除法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数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对不对?(对)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小猴的故事。
森林里住着小猴皮皮一家。
猴爸爸特别疼爱他的两个猴宝宝,他经常给猴宝宝代一些好吃的、好玩的。
一天,猴爸爸在果园李摘了8个桃子带回家。
猴宝宝可高兴了,一会就吃完了。
猴哥哥吃了5个,猴弟弟皮皮吃了3个。
(老师边说边贴)猴哥哥高兴的舔着嘴唇,皮皮可不高兴了,皮皮为什么不高兴呢?生:它们吃到的果子的个数不是同样多,皮皮就觉得特别不公平。
师:小朋友怎么分这8个桃子才公平呢?生:应该是每只小猴分4个桃子。
师:请你来分一分。
(学生上台分桃)师:好的,通过他这一分,现在每只小猴拿到的桃子是不是同样多了?(是)师:都是几个?生:4个。
二、探索新知1、分一分师:现在猴爸爸拿了6各木块要小猴皮皮分成2堆,你们猜猜小猴皮皮会怎么分?生1:我觉得小猴会分成3个一堆,两堆都是3个。
生2:我觉得小猴也许会一个木块为一堆,另一堆5个木块。
师:你分的两堆没有一样多。
生2:可猴爸爸只说把木块分成两堆,又没有规定要两堆一样多。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
只说分成2堆是可以有多种情况的,还可以怎么分?生3:也可以分成2个一堆,另一堆4个。
师:原来猴爸爸出的这道题有多种答案。
现在猴爸爸说,你们拿出8个圆片,自己动手分成4堆,每堆要分得同样多。
小猴皮皮一听,说:“这太简单了!”一会就分完了,你们知道小猴皮皮是怎么分的吗?请一个同学上台分一分。
三年级下分桃子
三年级下分桃子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学习中,“分桃子”可是一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课题。
想象一下,有一堆香甜可口的桃子摆在面前,要公平地分给几个小朋友,这可不容易呢!这不仅考验我们的数数能力,还需要我们懂得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分桃子的场景可以有很多。
比如,有 18 个桃子,要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
那我们该怎么分呢?首先,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分。
先给每个小朋友分 1 个桃子,这样分完一轮,就分出去了 3 个桃子。
然后再接着分,直到把 18 个桃子分完。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比较费时间。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先看看一共有18 个桃子,要分给3 个小朋友,那就用 18 除以 3。
18 除以 3 等于 6,这就意味着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6 个桃子。
我们来仔细想想,为什么用除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因为平均分的本质就是看总数里面包含了多少个要分的份数。
在这个例子里,总数是 18 个桃子,要分的份数是 3 个小朋友,所以用 18 除以 3 就能得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桃子数。
那如果桃子的数量变了,或者小朋友的数量变了,又该怎么办呢?比如说,有 24 个桃子,要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
同样的道理,我们用24 除以 4,得到 6,所以每个小朋友能分到 6 个桃子。
再比如,有 30 个桃子,要平均分给 5 个小朋友。
这时候,30 除以5 等于 6,每个小朋友还是能分到 6 个桃子。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能发现,不管桃子的总数和小朋友的数量怎么变化,只要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分桃子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
比如,妈妈买了一包糖果,要平均分给家里的几个孩子;或者老师把一些本子平均分给班上的同学。
学会了分桃子,我们就能更好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啦。
而且,这也让我们明白了数学不是只在书本里,而是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公平、更合理。
在做分桃子这类题目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会粗心大意,算错了除法。
这可不行哦!我们要认真仔细,一步一步地算,不能着急。
分桃子课件
猴子不仅想到了分桃子的方法,还采取了有效的策略来确保每个猴子都能接受分配结果。这表明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策略,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策略
团结
分桃子故事中,猴子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这体现了团结的重要性,即人们应该齐心协力,共同面对挑战。通过团结,人们可以汇聚力量,更好地实现共同的目标。
合作
猴子们通过合作来分桃子,确保每个人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这表明合作是实现共赢的关键,通过合作,人们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取得成功。合作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分桃子的教育意义
通过分桃子这个故事,教育孩子学会分享,让他们明白分享是一种美德,能够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快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分桃子的故事中,猴子们通过巧妙的策略,将所有桃子分成相等的份额,这展示了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智慧。
详细描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解决。我们应该学习猴子们的思维方式,善于分析问题,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要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分桃子的实际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桃子故事可以用于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家长可以通过故事引导孩子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分享食物和玩具,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
家庭成员间的分享
分桃子故事也可以用于家庭决策制定,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让孩子了解民主和协商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主性。
家庭决策制定
分桃子的故事中,猴子们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任务,实现了共同成长。
总结词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应该学习猴子们的团结精神,在团队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桃子ppt课件
05
总结与反思
分桃子的教训和启示
团队合作
分桃子故事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当所有猴子齐 心协力,才能将桃子均等地分配给每个猴子,确保大家都 能得到应得的份额。
公平与公平
分桃子故事教会我们公平与公平在团队中的重要性。每个 猴子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桃子,不因地位、能力等因素而 有所偏颇。
沟通与和谐
背景介绍
扼要介绍《论语》中关于分桃子的记载
讲述孔子弟子子路和冉有关于分桃子的故事,引出分桃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说明分桃子的寓意
分桃子故事蕴含着公平、公平和忍让的道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启示意义。
02
分桃子的故事
故事概述
故事背景
一群猴子在山上摘桃子,摘完后决定 分桃子。
故事情节
猴子们为了如何公平地分配桃子而展 开讨论,最终决定采取“按需分配” 的方式,每个猴子按需取走自己想要 的桃子数量。
分桃子ppt课件
汇报人: 202X-XX-XX
目录
• 引言 • 分桃子的故事 • 分桃子的策略 • 分桃子的启示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题引入
引入主题
通过提出关于分桃子的情境,引 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有限 的资源。
论述重要性
强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公平地 分配资源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 题,分桃子情境具有实际意义。
方大方,有的自私自利。全部故事情节紧凑,角色形象鲜明,生动有趣。
03
分桃子的策略
均分法
总结词:公平公道
详细描写:均分法是一种简单、公平的分配方式,即将桃子平均分成若干份,每 份数量相同。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较多的桃子,且每个人对桃子的需求量大致相 同的情况。
《分桃子》教案:情感教育与互助精神的启蒙之旅
《分桃子》教案:情感教育与互助精神的启蒙之旅情感教育与互助精神的启蒙之旅《分桃子》是一则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是互助精神,从而引导我们培养自己的情感教育。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如果能够宽容和善良,就一定能体现出舍小利求大的美德,这也是互助精神的真谛所在。
在故事中,两只猴子发现了一堆桃子。
于是,他们就商量着将这堆桃子分成两份。
可是,他们发现每份桃子总是差一只,好不容易分好了却发现又不均匀。
于是,先把桃子多的猴子想到了办法,让自己只得到一只桃子,而后把桃子少的猴子也想到了办法,让她也得到了一份美味的桃子。
这就是互助精神的体现。
通过互帮互助,他们不仅得到了桃子,还学会了分享和谅解,这种精神内核无论在哪个领域都需要被大力推崇和培养。
故事中的这两只猴子,都是有情感的生灵,它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愿望。
可以说,《分桃子》不仅是一篇故事,更是一篇关于情感教育的讲解,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让小朋友从中体验“舍小利求大,学会分享”等优秀的品德,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成功地启发孩子的道德感和情感教育,让孩子体会到这些美德的重要性。
互助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人们从古到今都认识到:一个社会的强大和繁荣不仅需要技术力量和物质基础,更需要有强大的互助精神。
通过分享和帮助,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繁荣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潜能,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
互助精神并不单单指为别人出谋划策或是给别人提供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一颗好心,尊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以此来达到共同作战、共同发展的目的。
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更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必需品。
情感教育和互助精神是我们在成长中必须时刻认识、体验和学习的。
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感受、去融入、去实践,那么我们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拥有高质量情感教育和互助精神的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反思及点评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反思及点评9篇第五册第六单元分桃子反思及点评 1《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今天教学了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
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
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3、18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3、18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缺点: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本节课有两次比较。
其一: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
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
数学教学反思 分桃子教学案例9篇
数学教学反思分桃子教学案例9篇分桃子教学案例 1《分桃子》教学反思《分桃子》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5以内的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
这节课的教学在学生今后学习除法知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上课我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抓住儿童心理创设了一个童话故事《小猴分桃子》,童话故事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是很具吸引力的,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要在童话故事里得到满足,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一开课就能牢牢抓住整个课堂上的学生。
随后我又创设了: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吗?让孩子感觉融入到童话故事中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意去从事分桃子的活动。
在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以小猴一家一天的生活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猴分完桃子,猴爸爸又请小猴来分6个小木块;分完小木块小猴又去看望好朋友小猫和小狗,帮助小猫小狗解决了所遇到的难题等等。
在兴趣的带领下学生充分感知分的过程。
整节课中老师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随着故事的展开教学目标也在得以一个一个的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爱心也得到发挥,他们是在帮助小猴、小猫、小狗这些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物解决问题中度过。
学生在课堂上有分有和,兴趣盎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找出不足,探究不足产生的原因,促进今后的教学。
通过失败之后的反思,使我们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学目的。
课堂授课时,在学生帮助小猫把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时,教师还是包办的太多,不放心学生是否做到了平均分,指导学生直接把3条鱼圈一圈。
使学生缺少必要的自主性,没有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分12条鱼的具体过程。
另外,学生帮助小猴把9个气球分给4个客人,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及时,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一个气球没有分出去。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 1.1《分桃子》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 1.1《分桃子》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分桃子》是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的第一课,主要涉及了分桃子问题。
学生需要通过理解问题和归纳规律,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是: 1. 让学生了解到在分配物品时必须考虑是否可以平均分配; 2. 以分桃子为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归纳思考并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是简单的计算,更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能够: 1. 具备分析问题和归纳规律的能力;2. 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能力;4. 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是简单的计算,更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2.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归纳,发现规律;2.学生能够使用数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2.合作学习法。
在分组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3.推理分析法。
通过针对性的分析和推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小明和小红一起分桃子,如果共12个桃子,应该如何分配才可以让每个人都分到桃子?”,让学生自由讨论。
鼓励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2. 知识讲解和点拨教师通过口头解释和书面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分桃子的相关知识,包括:1. 分配物品时必须考虑是否可以平均分配; 2. 当有一堆桃子需要分配时,可以通过详细观察、分析和归纳规律,来确定每个人分到的数量。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合作和交流的方式,互相协助解决问题。
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练习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桃子问题的理解,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
《分桃子》教案
1.教学重点
(1)分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整体中的部分,掌握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举例:如1/2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分子1表示取的份数,分母2表示整体被分成的总份数。
(2)分数的读写:正确读写分数,理解分数线上下部分的含义。
举例:读作“一分之二”,写为“1/2”,分数线上面的数字为分子,下面的数字为分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分桃子》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孩子们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我发现,对于分数的含义,大部分孩子能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在具体操作中,如读写分数、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时,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分桃子的具体情境,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除法分桃子课件
02
除法概念讲解
除法的定义
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一个数 (被除数)等分若干份(除数),求 得每一份的数量(商)。
除法运算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被除 数 ÷ 除数 = 商。
除法的意义
除法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分桃子、分糖果等 。通过除法运算,我们可以知道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等份后 ,每一份的数量是多少。
小数的除法运算
小数除法运算的定义
小数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以小数形式去除以另一个小数的运算 过程。
小数除法运算的规则
按照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位置,从被除数的小数点开始,逐位与 除数进行比较,直到被除数小于除数为止。
小数除法运算的步骤
首先将被除数和除数进行比较,如果被除数小于除数,则商为0; 如果被除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为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
计算猴子数量
由于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数量是3的倍 数加1,所以需要找到一个数,它既能 被3整除余1,又是100以内的最大数 。
问题解决
计算过程
从99开始逐个尝试,找到第一个能被3整除余1的数,即为所求的猴子数量。
答案
有33只猴子。
05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
练习一:简单除法
01
设计题目:有10个桃子,如果
除法分桃子课件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故事引入 • 除法概念讲解 • 除法运算方法 • 分桃子问题解析 • 练习与巩固 • 总结与回顾
01
故事引入
故事背景
01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 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02
桃子树每年都会结出很多桃子, 动物们都想分到一些桃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桃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位:于洪区老边中心校
作者:袭爽
时间:2012年9月21日
《分桃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 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
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认识除法的重要性,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分东西的活动,有一定的分配经验,但是技巧上没有很好的经验。
大多数的二年级学生的直观感知、形象思维仍占优势,他们认识事物带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性。
要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平均分,必须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来让学生亲身经历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根据自身操作的体验来用”同样多、一样多”表述对于“平均分”的理解!在感受平均分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是:分的一样多、同样多。
三、设计思想
1、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规律,本节课是由学生的分物体的经验开始出发,让学生体会日常的随意分和技巧上的平均分的区别。
2、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重视学生间的互助。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去思索、去讨论。
课改以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长期渗透于实践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水平。
3、关注学生的认知从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发展,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引导学生用“连线、画圈”的方法,取代小棒进行分鱼的操作。
4、多媒体帮助学生体验直观感受。
四、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平均分的过程,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必要性和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完成从操作体验到表象水平的转换。
体现在能用符号正确平均分配物品。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课件、小圆片、小棒、气球图片。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小熊家今天看起来特别热闹,你知道为什么吗?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生日了。
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聚会。
你们瞧:都有谁来?(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
小熊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桃子、鱼、骨头。
可是小熊遇到一点困难,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一分的学问。
揭示课题:分桃子(板书:分桃子)
二、独立思考、解疑合探
1、师:课件展示(一):这里有几个桃,让我们先数一数吧。
小熊可能会怎样分呢?每只小猴子可能吃几个呢?请你用8个小圆
片代替桃子分一分。
生汇报分法。
2、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到底是怎样分的?
课件展示(二):小熊将桃子按7个和1个分给了2只小猴子,其中一只分的少的猴子很伤心。
师:小熊知道自己分得不公平,可是到底怎样分才算公平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师小结:小熊觉得小朋友分得太公平了,就按这样的方法分给2只小猴子,小猴子又有什么反应呢?
3、课件展示(三):两只小猴子每人分4个桃子,都非常开心。
师:它们为什么会都很高兴呢?
生:两只猴子分的同样多,这样分很公平。
老师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4、师:小猴子吃到了桃子非常的开心,接下来小熊想请4只小猫吃又肥又鲜的12条小鱼。
小熊接受了分桃子的教训,要给每只小猫分的小鱼同样多。
(课件显示:4只小猫和12条小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请小朋友和它们一起来分小鱼。
小组活动要求: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怎样分每只小猫得到的鱼是同样多的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如何分的同样多,在合作动手去分鱼!完成后请一小组上台来展示。
5、小结:像这样每只小猴子分的桃一样多、每只小猫分的鱼同样多,这种分的方法就叫——平均分。
也就是说:把一些物体,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三、发现规律、质疑再探
师:看到小猴和小猫吃的那么香,小狗在旁边等不及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熊该来给我分食物了。
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谁来说一说这次小猴要把18根骨头怎样分给3只小狗?
生: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
师:刚才大家用小棒代替鱼来分,如果没有学具来代替该怎么办呢?其实还有一个方法——画图。
师: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骨头?请同学们在课本32页的最下面,用连一连、圈一圈或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联系生活,举例说说平均分。
每组同学平均分,可以分几个小组,每个小队几个同学。
四、综合练习、拓展运用
师:小动物们要开始品尝美味了。
小熊拿出了一些筷子,你能数出一共有几双筷子呢?老师这儿也有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吗?看一看都有哪些问题呢?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的?
要求:用圈一圈、连一连、或利用学具分一分,自己选择方法,独立完成1、2、3题结果。
请4个同学上来代表这4个小朋友,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把这9个气球平均分给这4个小朋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他是怎么分的?
生:这个气球分给谁他都多出来,就不同样多了。
师:对了,这个气球给其中任何一个小朋友他就多出一个,就没有同样多,也就是没有平均分。
面向此生:是这个意思吗?(生:是)师点击课件出示:平均每人分到2个,还剩一个。
师再贴一个气球: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剩两个能分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如果分的话每个小朋友也没有同样多。
师再贴一个气球:如果剩3个呢,还能分吗?
生:还不行。
师:如果剩4个呢?
生:那可以分了,每人又分到1个,还是同样多。
师:看来平均分除了前面学到的平均分之后刚好分完,还有现在这种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袭老师每天上完课嗓子都很累,下课后总喜欢喝一杯蜂蜜水,同学们,你们知道蜂蜜是哪种小动物酿造的吗?对了,是勤劳的蜜蜂采花蜜的功劳。
今天一大早,就有16只蜜蜂去采蜜,过了一会,有一半的蜜蜂采完了,飞走了一半,还剩()只。
师:孩子们,一节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谁想说说你的收获?
师总结:短暂的四十分钟,同学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本领,老师收获了快乐!今后老师还会和你们一起继续留心身边的事物,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回家和爸爸妈妈做平均分游戏。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