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摘要】社会和经济向前发展,社会人员广泛流动,使农村千千万万的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教育而出现一系列问题,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由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和教育问题方法措施
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打工挣钱,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当城里的孩子都在父母面前撒娇,享受幸福的童年生活时,这些孩子却被留在乡下,像山上的野草一样孤独地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4000万人,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留守儿童”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孩子正处在受教育的年龄,由于远离父母,他们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监护问题堪忧。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一年到头回一次家,有的甚至几年不归。留守儿童实际上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 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另外由于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留守儿童”的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大多采取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这就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
2、教育和管理面临新困难。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监护责任意识不强,他们对留守儿童重养轻教,仅满足于生活需要,至于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管理等成长的重要因素则被忽视,留守儿童的学习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况。由于自制力不强等因素,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不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少数留守儿童有明显的厌学情绪,逃学、辍学现象时有发
生。
3、心理和性格发展面临障碍。由于临时监护人不善于管理教育甚至不愿管理教育,长期缺少父母的亲情关怀和良好的家庭氛围,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心理承受力差,不合群,个别留守儿童悲观消极、内心封闭、情感淡漠,存在抑郁自卑、自暴自弃、愤世嫉俗等心理障碍。部分留守儿童或养成了娇气任性、放纵随意的不良性格,或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的不良习气,部分留守儿童痴迷网络甚至陷入早恋。
二、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 家长努力承担起教育责任
家长应该树立“子不教,父之过” 的正确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首先多和自己的孩子联系,交流沟通,在沟通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与厚望,在沟通中加深父母与孩子的感情,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其次主动向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2. 学校倾注关爱,加大管理力度。农村中小学校应切实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注册时应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记录他们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情况。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向监护人打电话、写联系卡、家访、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座谈会等形式,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学校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电话,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老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监护人和留守儿童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班主任应详细具体的了解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帮扶工作,从各方面关心留守儿童,做留守儿童的知心人、贴心人。
3.社会各界,多方协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项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应该严格依法办事,以有效的措施督促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守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外出务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把“留守儿童”的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确有困难的,地方政府也可通过适当补贴及其它措施,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地方政府应该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妇联组织可以设立村庄“父母学堂”,举办家教讲座,组织开展“代理家长”结对活动,倡议和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共青团应发挥基层团组织作用,组织开展“雏鹰比翼,结伴双飞”等帮扶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文化知识辅导,使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形成整个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