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动能和势能》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3节 动能和势能(教案)
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并能识别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的事例.2. 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二、过程与方法1.熟练掌握分类法、控制变量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研究探索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2.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教具准备】斜面(光滑的长木板)、钢球(大、小钢球各一个)、木块、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有关功率的知识,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小球对木块做功了吗?实验操作:让一个小球沿桌面滚动,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生:做了功.师小球能够对外做功,它有能量吗?生:(齐声回答)当然有能量.师运动的物体有什么能量?有什么特点?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新课】能量师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J).下面请大家说说生活中都有哪些种类的能量?生1:生活中常见的能量有电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热能等.生2:我所知道的还有化学能、核能.师很好,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人们就是利用能量来做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事例中的能量.(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动能、势能的事例)事例:①汹涌的洪水冲击泥石流前行;②树枝上的苹果;③拧紧发条的玩具车;④提起在高处的打桩机重锤;⑤被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弯的弓;⑥行驶的汽车.师上面的这些物体都具有能量,请大家分析、讨论并提出分类的方案,说出你的依据.(提示学生从运动和静止的角度分)生:(讨论中)方法一:从运动和静止的角度分:方法二:从自然和人为的角度分:师很好,同学们从方法一分类中,发现一些物体运动时具有能量,另外一些物体尽管静止,但也储存了能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动能和势能.(引出动能和势能)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生:正在行驶的汽车具有动能,空中飞行的鸟具有动能.师请同学们思考在②③④⑤中的物体中,它们有些物体尽管静止,但也储存了能量,它们是如何获得能量的?学生很快发现②与④有一定的高度;③与⑤发生了形变.教师点评:在地球表面附近与高度相关的能称为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师同学们平时观察注意到,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高速行驶和低速行驶撞上障碍物时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可仿照教材P67《实验》进行探究)师这是个带槽的木板,我们把钢球放到斜面上令其滚下,到达平面上打击一个小木块,推动木块做功,根据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远近来判断钢球具有的动能大小.(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教师演示实验一,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一:教师使小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注意木块被推的距离)步骤二:教师换一个质量大的钢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上时和刚才的小钢球具有同样的速度,再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很显然,第二次木块被推的距离比第一次远得多.说明大钢球做的功多,也就是大钢球具有的动能大.)教师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教师用同一个钢球演示实验二,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一:教师让钢球从比较低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注意木块被推的距离) 步骤二:教师让钢球从比较高的位置滚下来,到达水平面上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木块被推得更远.教师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P68页的《想想议议》,想想为什么?生:因为大型客车、载货汽车的质量要比小型轿车质量大,因此,若速度相同时,大型客车、载货汽车具有的动能大,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做功多,破坏程度大些.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必须将大型客车、载货汽车的速度限制得低些.探究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师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大家设计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可以借用钢球对物体做功,做功越多,表明钢球的重力势能越大.有的同学想到用钢球下落砸击沙面陷入的深度来体现.学生还可以利用身边文具进行实验.(例如,有学生想到利用举高的橡皮下落时破坏物体的程度大小来体现).教师要求各小组派一位代表,叙述自己探究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板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重力有关,物体高度越大,重力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例题1 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遇到这种情景时,你心里有何感觉?为什么?(1)处在陡峭的悬崖上摇摇欲坠的大石头,当你从它的下方经过时;(2)静止在地面上的大石头,当你从旁边经过时.生作答,师点评.答案:(1)处在陡峭的悬崖上的大石头有高度,有重力势能(能量),当人从它的下方经过时,会感到害怕.(2)静止在地面上的石头,没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当人从它的旁边经过时不会害怕.师举例请大家分析,一个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的气球,它的动能、势能将如何变化?生作答.师引导学生分析气球的质量、速度和高度的变化,从而得出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例题 2 一架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势能又如何变化呢?答案:飞机空投救灾物资后,质量减小,动能和势能也减小.师下面我们再来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大家设计实验探究.学生分析:当我们拉伸橡皮筋发生形变弹出石子时,发现形变越大,石子射出距离越大,由此可见,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板书: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动能和势能,知道了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呢?请相互交流、讨论.(请大家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生1: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能与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物体能够对外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具有的能量越大,做功的本领就越大,因此,能量表明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但物体有能量时,不一定就对外做功,这个能量可以储存在物体中.生2: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而速度具有相对性,那动能的大小有相对性吗?生3:重力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重力大小.放在三楼的桌子,高度大于相对于二楼的高度,那么重力势能的大小应该不同,也就是说,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生4:弹性势能中为什么要强调弹性形变,弹性形变与形变不同吗?生5:橡皮筋使用久了,发现拉很长,也不会把石子弹出很远,说明弹性势能还与物体本身的弹性有关,对吗?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课后你们可以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探究下,找到正确的答案.【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大家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知道了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经常应用动能、势能做功的事例.大家通过动手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重力有关;还了解了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其实,只要大家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物理知识就在身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物理知识.好,谢谢大家!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在帮助学生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分析,这样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的“交流、评估”环节中,控制变量法的利用,让各个小组的同学发表各自的见解,这样便于提高学生今后动手实验的能力.2.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知道了动能的大小与速度、质量有关,教师可以追问学生,速度和质量对动能的影响是同等大小吗?教师可以引导、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可以通过实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P69页的《小资料》,分析比较“行走的牛”与“飞行的步枪子弹”,牛的质量比步枪子弹质量大得多,然而牛的动能比步枪子弹的动能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生活中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滑梯:滑梯上的人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高,表明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使杠铃的重力势能增大.当完成举重以后,运动员将杠铃释放,杠铃在重力作用下落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利用助跑和蹬地,使自己获得动能,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起跳时获得的动能越大,上升过程中转化成的重力势能也越大,运动员能达到的高度也越大.过杆后,运动员下落,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跳水:在跳板上跳水时,运动员起跳前利用跳跃的方式使跳板弯曲.弯曲的跳板将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运动员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动能,然后利用撑竿将其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有利于运动员跃过更大的高度.上升过程中,动能、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过山车:过山车在进入环形轨道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圆环的最低点时速度最大,随后逐渐上升,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在最高点时,过山车的重力势能最大,但仍有一定的动能.滑板运动:滑板运动中,运动员是在弧形轨道上运动的.运动员通过向后蹬地获得向前的力,从而使速度增加,动能增大.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运动员达到最高点超出轨道面.随后,落向轨道,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初中人教版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18篇)
初中人教版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18篇)篇1: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7面、68面和69面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列举有能量的物体:被拦河大坝拦住的河水、从山上流下的瀑布。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小组讨论:现象:1.静止的子弹没有杀伤力,而高速射出的子弹具有很大的杀伤力;2.你能用手接住一飞来的乒乓球,但你不敢也不能用手直接接住一个飞来的铅球。
探究:影响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观察: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猜想: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实验:①将同一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大的,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钢球的动能越大。
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具有不同的动能。
进一步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②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
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结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速度和质量。
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问题:1.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钢球做没做功?试验中怎样比较动能的大小?2.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为什么要用同一个铁球?3.在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为什么要让大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教师点拨:1.利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表示钢球动能的大小运用的是转换法;2.此实验还运用到控制变量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节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
第3节动能和势能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能量、什么是动能,接着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影响运通大小的因素。
通过小资料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动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学习势能,了解势能的分类及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各与什么因素有关,正确地认识势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心态,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教学难点难点势能的概念。
解决办法探究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板书设计第3节动能和势能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势能:重力势能: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被举高的高度质量弹性热能: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预期效果一、情境引入二、合格探究1、能量2、动能情境引入情景一:在电视剧《鹰隼大队》中,肖邦驾驶的歼10飞机返回途中被飞鸟撞坏了发动机,结果飞机坠毁。
小飞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力?情景二:在上学的路上,某学生从一高楼下经过时,从楼顶掉下一瓶子,正好砸在他的头上造成重伤。
瓶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力?合作探究一、能量:演示实验:(1)、风车实验(2)、水流冲击水轮机模型。
(3)、小车推动木块前进在上面的情景和实验中那个物体对那个物体做了功?总结:像飞鸟、下落的瓶子、流动的空气、水流、运动的小车等物体能够对其它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些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节动能和势能教案
第3节动能和势能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能量、什么是动能,接着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影响运通大小的因素。
通过小资料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动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学习势能,了解势能的分类及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各与什么因素有关,正确地认识势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心态,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教学难点难点势能的概念。
解决办法探究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板书设计第3节动能和势能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势能:重力势能: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被举高的高度质量弹性热能: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预期效果一、情境引入二、合格探究1、能量2、动能情境引入情景一:在电视剧《鹰隼大队》中,肖邦驾驶的歼10飞机返回途中被飞鸟撞坏了发动机,结果飞机坠毁。
小飞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力?情景二:在上学的路上,某学生从一高楼下经过时,从楼顶掉下一瓶子,正好砸在他的头上造成重伤。
瓶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力?合作探究一、能量:演示实验:(1)、风车实验(2)、水流冲击水轮机模型。
(3)、小车推动木块前进在上面的情景和实验中那个物体对那个物体做了功?总结:像飞鸟、下落的瓶子、流动的空气、水流、运动的小车等物体能够对其它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些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6.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对动能、势能概念及其关系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实验、讨论等活动中的表现。
7.作业布置: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能、势能现象,并进行分析、计算。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3.评价与鼓励: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创新作业: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能量守恒定律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适用性。
提示:可以选择摩擦生热、物体下落等情境,进行实验设计。
6.多元评价,促进成长: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运动员举重、弹性玩具等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运动和形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详细讲解动能、势能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图表、公式等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动能、势能及其关系。
4.作业布置: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能、势能现象,并进行分析、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出至少三个与动能和势能相关的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用所学的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教师根据情景提 出具体的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讨 论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悟生活 中的现象,提出 自己的想法,并 让学生说说他们 的分类依据。
引导从生活实例入手分析可使 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身 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 归纳能力
请同学们猜想影响动能 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猜想与假 设
同学们的猜想依据又是 什么呢?
分析
拉弯的弓、旋紧的发 条、弯曲的撑杆所具有 的能?引入弹性势能
学生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
巩固练习:见课本和练习册
板书: 三、动能和势能 一、能量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 2、特点 (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 (2)动能的大小与速度、质量有关。 三、势能 1、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2)特点: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 2、弹性是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2)特点: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并能识别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的事例。
2.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熟练掌握分类法、控制变量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研究探索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能不能把类似的因素进 行合并呢?使问题简化 一下
教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自 己的想法进行有 依据的猜想。
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合理的猜 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 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动能和势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及单位;2、知道动能及其影响因素,在生活中动能的应用,培养交通安全意识;3、知道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4、通过分组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系统,斜面,长木板,塑料盒,大小钩码各一,沙子一盒,同样大小的铜块和铝块各一教学过程:视频引入新课师:在视屏中我们看到了海啸排山倒海的破坏力。
这节课我们学习相关的知识,相信大家会对此有更深的认识。
展示和板书课题(学生观察图片)师:流水,风,拉弯的弓都具有做功的本领,物理中就说这些物体具有能量。
展示和板书:一、能量定义及单位。
师:在自然界中,如果巨大的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爆发,就会形成一些破坏力惊人的自然灾害。
如:地震,雪崩,泥石流,海啸,龙卷风等。
展示相关图片师:飞驰的汽车,流动的水,以及风这类物体因为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展示和板书:二、动能定义在交通运输中,车辆如果动能很大,那么发生事故时造成的伤害也会很大,所以道路旁通常有这类标志,展示图片问:同学们能不能由此猜想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我们物理中我们应该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做实验。
师:大家看到老师给你们提供的器材,让圆柱形的钩码从斜面上滚下,获得速度,具有了动能,就可以推动塑料盒向前移动一段距离。
大家能说出这个实验里我们用到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吗?(个别提问)学生: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以及如何控制变量和转换了什么。
(鼓掌)师:好的,每一组的同学做好分工,开始实验,认真观察现象,看哪个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
师:同学们的实验都做完了,谁能说出你们组的探究结论?学生代表发言,(鼓掌)展示及板书结论实验结论。
课堂练习。
师: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会影响物体动能的大小,参看下面这个小资料,你觉得哪个因素对动能影响更大?展示小资料(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牛和子弹为例,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体运动状态的两种基本属性。
2. 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4.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5. 动能和势能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的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能和势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与能量的关系。
2. 讲解动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3. 讲解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势能与物体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4.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让学生明白能量在运动过程中的转化。
5.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知道能量在转化过程中的守恒原理。
6.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7. 案例分析:分析动能和势能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如汽车行驶、电梯运行等。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9.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动能和势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动能和势能概念、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动能和势能转化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2.势能概念:阐述势能的定义,让学生明白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并给出势能的计算公式。
3.能量守恒定律: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解释在简单物理系统中,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4.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动能和势能现象,解释相关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运动和位置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速度、高度等因素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物体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的关系。然而,由于能量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在理解能量转化、能量守恒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和问题探究中逐步形成对能量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4.知识整合,提高应用能力:将动能、势能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性,培养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瀑布、荡秋千等视频,让学生感受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提出问题:“这些现象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思考。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过程和问题解决的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动能和势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动能和势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动能1.导入新课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动能和势能,引导他们思考这两种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动能的概念用生动的例子(如运动员跑步、汽车行驶等)解释动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动能的计算通过公式E_k=1/2mv^2引入动能的计算方法,解释公式中各个变量的意义。
4.动能的影响因素讨论质量(m)和速度(v)对动能的影响,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的物体动能越大。
5.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物体运动的情况,让学生计算其动能。
第二课时:势能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是否具有能量。
2.讲解势能的概念用例子(如举重的运动员、悬挂的物体等)解释势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势能的计算通过公式E_p=mgh引入势能的计算方法,解释公式中各个变量的意义。
4.势能的影响因素讨论质量(m)、重力加速度(g)和高度(h)对势能的影响,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的物体势能越大。
5.势能与动能的转化介绍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如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6.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物体在不同位置的情况,让学生计算其势能。
第三课时:动能和势能的应用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动能和势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2.动能的应用举例说明动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刹车、子弹射击等。
3.势能的应用举例说明势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4.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讨论动能和势能在不同情境下的转化,如滑雪、跳高等。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实例。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基本能量形式。
2. 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知道在物体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4. 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定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及转化关系。
2.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和转化关系。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2. 讲解动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介绍动能的定义,讲解动能的计算公式。
3. 讲解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介绍势能的定义,讲解势能的计算公式。
4.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过程,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定律。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和转化关系。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基本能量形式。
2. 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知道在物体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动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4. 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定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及转化关系。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第3节 动能和势能》公开课(教案)
第3节动能和势能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量的单位。
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根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开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的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钢球、斜槽轨道、小木块、砝码、弹簧、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复习旧知: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演示: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运动一段距离。
在此过程中,手的推力是否做了功?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有没有做功?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功和能有密切联系,从做功直接引入能的概念。
并为下面设计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做好了铺垫。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诸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等。
“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
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电流能做功,具有电能;燃料燃烧放热可以做功,具有热能。
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动能和势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3节 动能和势能教案教案 (精品)(2)
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
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
记住能的单位。
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由“动能”“势能”两部分构成。
其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概念的引入均以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
教科书先简单介绍功和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能、势能的存在。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其中涉及测量量的转换问题。
教科书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个实验是进一步认识势能的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加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教学重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策略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接着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
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木块、弹簧、橡皮筋、斜槽、不同质量的钢球、玻璃球等。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二】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2、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初步探究4、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研究探索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动能、势能教具:钢球、斜槽轨道、小木板、砝码、弹簧。
教学过程:1、引入:小鸟撞飞机事件据了解,小鸟一直是航空公司的“心头大患”,历史上曾有多次因飞鸟撞击而造成飞机损坏,甚至机毁人亡的恶性事件.在高空中,一只飞鸟与正快速飞行的飞机相撞会粉身碎骨,而由高级合金制造的飞机机体也会严重受损。
师: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事故呢?原来这都和动能有关,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动能和势能。
2、动能师:什么是动能?科学中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师:你能举出我们身边具有动能的物体吗?生:奔跑的运动员,飞翔的飞机、转动的风扇、奔流的河水,射出去的子弹,被吹动的空气具有动能。
师:用手扔出去的子弹有动能吗?它的动能与射出的子弹相比要小,可见,动能有大小之分。
你认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活动: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让学生物体的动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建立假设: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和质量、速度有关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学生讨论演示实验(可由学生进行演示,从旁指导以调动课堂气氛)(1)将小球放置斜面较低的高度释放后撞击木块;第二次将小球放置斜面较高的高度释放后撞击木块。
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速度有关,同一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将小球放置斜面一定高度释放后撞击木块;第二次换一质量大些的小球在斜面同一高度释放撞击同一木块。
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
师: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3节 动能和势能
解:不能.因为势能的大小不仅与高度有关, 还与质量有关,这里没有给出水的质量,所以不 能这样简单地得出结论.
.
2.质量较大的老鹰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 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燕子 飞得快。
3. 唐诗中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 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条大河蕴藏了大 量的 动 能.
4.—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 C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动能、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势能都增加
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你要采用的实验
方法是
;
你的探究步骤
是
;
你比较动能大小
的标准
是
。
归纳结论: 1.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_高_重力势能越大
2.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__大 重力势能 越大
四、弹性势能的概念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能够做功,物体由 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2)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重力势能
(3)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动能和重力势能
(4)被拉开的弹弓.
弹性势能
3. 阅读如图的剪报.用物理知识解释:为 什么此时的馒头能把人砸伤?
解:馒头下落时,与火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具有一定动能,所以馒头能把人砸伤.
4. 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 能。请你研究本节小资料“一些物体的动能”提供 的数据,质量与速度相比,哪个因素对物体的动能 影响更大?
系是mA
mc.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动能和势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具: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看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
或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通过“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二、新课学习
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
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
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
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
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
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
进而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课本实验,实验可分三步:
①将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
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网球,具有不同的动能。
②上面的实验表明钢球从较高处滚下时具有的动能大。
那么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通过观察实验来得到结论。
将质量相同的两个钢球,同时从斜槽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
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
实验表明从高处滚下的钢球速度大。
从而得到结论: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③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
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演示实验之后,总结实验结果: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2.势能: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
例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
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如:拉长的弹簧,压扁的皮球,弯曲的钢锯条,上紧的钟表发条,撇开的弓等。
将两个性质相同弹簧,压缩到不同的长度。
先后将拉紧弹簧的绳烧断,两次砝码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弹簧压得越紧,放松时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被举高的重物,也能够做功。
例如: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如:举起同样高度的铅球和乒乓球,铅球落下时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势能大。
铅球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引导学生讨论树上结的苹果是否有重力势能?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的含义。
能够做功只是说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做了功。
树上结的苹果虽然没有做功,但只要它从树上掉下来就能做功,所以我们说它具有重力势能。
3.能量的单位: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因此,动能、势能以及其他能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