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合集下载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苏东剧变) (一)东欧剧变
1、原因 (1)历史因素: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 影响,造成了政治经济上的严重困难。 (2)现实因素: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造 成思想混乱,形势动荡。 2、概况(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 (1)波兰:1989年,第一个发生巨变的国家。 (2)德国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别 模式。 (四)苏联解体的影响 1、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局势 (一)多极化趋势加强 1、欧盟的成立 (1)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①时间: ②地点:
③目的: (2)欧盟正式成立 ①时间:1993年 ②意义:实力增强;地位提高 2、日本企图跻身政治大国
②危害:严重危害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 (三)总体局势的概况 1、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2、多极化只是一个趋势,多极化的格局尚未真正形 成。
(3)外部因素: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的策 略 2、概况
(1)1990年,苏共中央宣布放弃在国家中的领导地 位,实行多党制。 (2)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失败。 (3)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三) 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尚不成熟。
2、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贫穷不是 社会主义。
(1)经济实力大增。
(2)政治上极力争取“入常”。
3、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席 位,但经济陷入困境。 (2)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3)随着经济形势日益好转,国际地位大为改善。 4、和平崛起中的中国 (1)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2)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课件7: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7: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背景: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内容: ①经济改革(未打开局面)。 ②政治改革: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取代马克思主 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实质: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结果:引起人们思想混乱,导致苏东局势动荡。
2.苏联解体 (1)解体过程: (P116-117) ①1990年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决定实行 多党制和总统制。 ②各种思潮泛滥,党派林立,民族分离主义不断发展。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 结果:苏共被排挤出国家政权,国家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实质:苏共企图挽救苏共执政地位的一次努力) ④1991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建立“独联体”(最后一个 加入“独联体”的国家:格鲁吉亚),苏联解体。
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
熊熊燃烧中的纽约 世界贸易中心大楼
世贸大厦倒塌时, 四散奔逃的人群
ISIS恐怖分子处决人质
3.动荡的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新的矛盾冲突出现。一些地区和国家, 长期被抑制的民族、种族、宗教和领土矛盾很快被激化。 ②美国为了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2)剧变表现
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 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六国的事态:“波兰变 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 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
问题1:东欧剧变的方式有哪些?实质是什么? 和平方式为主:波兰 并入方式为主:民主德国 流血方式为主:罗马尼亚
(5)苏联解体后,西方世界认为苏联解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断 言“社会主义国家的个体生命不会超过70年”。你对此怎么看?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只表明苏联模式的社 会主义失败,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 ②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 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利用新闻媒介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破坏 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 国家接受西方条件; 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 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 利用宗教势力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削弱社 会主义力。
1989年波兰 统一工人党 下台. 1990年波兰 团结工会主 席瓦文萨当 选波兰总统
(4)加速了欧洲一体化,为欧洲统一创 造条件
二、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一)世界形势
1、特点
①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②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总体趋于缓和的原因
(1)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军事对抗与核军备 竞赛减弱 (2)第三世界不断壮大
(3)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3、动荡的原因
——《冷战后国际关系》
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苏共总书记
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 于接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 发展到推行西方的多党制。 这实际上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 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 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2003年12月被捕,2006 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 上空印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俄 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起
波黑战争
1992年至1995年进行的波黑战争导致28 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直接经济 损失450亿美元。与这些显而易见的损失相 比,战争在人们情感上造成的创伤更难医 治。一位外祖母是克罗地亚人的10岁女孩 用刀给自己放血,以便使身体里流淌的1/4 克罗地亚血统的血液被放掉,成为一个纯 正的塞尔维亚人。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 令人心碎,也足以反映出狭隘的民族意识 和残酷的种族仇杀所带来的心灵的扭曲。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对话二 旧的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形 成了吗?
“现在,旧的世 界格局已经打破, 新的格局尚未形 成,世界处于新 旧格局交替的动 荡时期。 江泽民
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
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 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 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 力量对比局面。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 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历史原因(根本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错误 ——现实原因 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外因
(1)原因
内因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1)原因
(2)标志: “独联体”的建立(1991、12) 资本主义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影响 ①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外因
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
—内因(根本原因)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原因
②过程:局势发生激烈动荡 共产党纷纷丢失政权
东欧剧变
1989年剧变
②影响: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第27课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美国——两极格局结束后唯一的 超级 大国
2、欧盟 ——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①建立:决定建立( 1992 年) 正式建立( 1993 年)

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东欧剧变的原因
一、脱离国情,照搬苏联模式 二、经济发展长期缓慢,人民不满 三、各国党和政府官僚主义蔓延,脱离群众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五、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推动
步骤 经济困难
政局动荡
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多元化 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
剧变完成
制度质变
东欧剧变的实质:原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 度发生根本变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急剧 衰落,但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最终保持了独立自主前 提下的东西方平衡外交。加上它广袤的国土、丰富的 资源以及苏联时期留下的雄厚的军事工业和国防实力, 使它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仍保持着大国地位。
欧洲一体化的加快:冷战结束以来,欧洲统一和自主、 自强的速度和规模令人关注。欧盟实施《欧洲联盟条 约》,扩充和完善共同市场,发行欧元,建立货币联 盟,进而推行共同外交政策和防御计划,推行统一的 宪制改革,以及欧盟和北约的扩大,使欧洲不事声张 地切实地成为多元世界里的重要成员。它们发出自己 的声音,提出自己的主张,树立起了一个力量整体的 形象。
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 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 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的 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 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 拉大,其经济实力也难以再支撑庞大的军费 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地位:日本借 美国的提携,企图恢复世界政治强国的地位。 修改和平宪法、积极增强军备并出兵伊拉克 战争、制订“有事法案”、申请成为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等举措均表明日本在正向政治大 国的道路迈进
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 本在外交方面竭力谋求与之相匹配 的政治军事外交。2003年9月,日本 派出了1000人的自卫队远赴伊拉克, 参与战后的伊拉克重建。2004年8月 2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 他将在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 国考虑吸收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方法技巧☞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是指以苏联解体为界,世界政治格局由美苏 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方法技巧☞三个联系②
二指:联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 变化,说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出界苏有中盟面日呈本位国日代 现多两力国运。三现主严的本, 。极极地的动同足出义重经的随 化格冲振的时鼎美经动济崛着世 的局击兴兴,立、济摇霸起西纪 趋,了等起不的欧领。主,欧 势世美都、结局、域资地美和年
2、表现
原 因
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结束,国际局势趋 于缓和 a.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 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b.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 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c.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缓 和
德国统一 国际裁军 (1)南斯拉夫解体
动 (2)北约轰炸南联盟 荡
27
课标要求: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趋势加强的史实; 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
自主学习: 何谓”东欧剧变”?其实质是什么?发生剧变
的有哪些东欧国家?
实质(含义):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过程:①第一个:波兰 1989年 ②两德统一 1990年

认识:(1)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曲折,
并不是失败;(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结合国情, 以发展生产力以目的;(3)注重民主法制的完善和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合作探究:“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有哪些突出表现?原因是什么?
二.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 1、特征 总体上趋于缓和,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课件6: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6: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1999年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1991年 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联 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 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 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部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1980年后,以独立为目 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 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 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 布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 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但历 时不到60小时即宣告失败。
八一九事件是在苏联局势恶化,特别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 盟条约》即将签署之时,苏联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企图控制局 势而发动的。其失败的原因在于苏共已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 持,无法抵挡事件发生后,来自反对派以及国外势力的压力。
(3)日本:极力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 位。 (4)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力量强大,经济 好转,国际地位的改善。 (5)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 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特点 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4.认识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
2.苏联解体
(1)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和美苏“冷战”的影响
(2)过程 a.1990年,苏共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决定实行多党 制。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b.1991年的“819”事件加速了解体。 c.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领导人 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d.《阿拉木图宣言》----- 12月 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 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的概念: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
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
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来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2.东欧剧变的原因: 内因:照搬苏联模式; 忽视民主法制;
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内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的“和平演变”。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表现: (1)东欧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 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 的统一。
(2)苏联解体(1991)
直接原因: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②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 根本原因: 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3、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特点:
4、认识:世界格局的多级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 级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5、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 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 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 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 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2003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 情咨文讲话中指责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并声称要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 目前,美国已在海湾陈兵十几万,2003年3月20日, 美国宣布对伊作战。 (3)材料三中美国执意对伊动武的目的是什么? ①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
②但其真正目的是控制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借此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推行其强权政治和霸权 主义,确保美国在全球的利益。
(3)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宗教纠纷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 穆斯林圣地阿里· 哈迪清真寺 遭炸弹袭击引发的教派冲突已 造成379人死亡、458人受伤。
民族矛盾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霸权主义
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使馆遭三枚北约导弹袭击 。这是中 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袭击后的惨状。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
1.什么是东欧剧变?
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2.东欧剧变的原因分析?
(1)内因:国内经济困难 (2)外因:受苏联改革的影响
波兰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中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80年代初,波兰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大幅度提高肉类价格, 引发了许多城市的工人罢工,产生了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 团结工会得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不断挑起罢工,导致局势 动荡。波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 使局势平稳下来。“战时状态”结束后,由于经济得不到根本 好转,局势继续动荡,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威信大为降低。 1989年,波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的方针,与团结 工会举行圆桌会议。会议达成了关于团结工会合法化、进行议 会大选等协议。在大选中,波党失利,团结工会获胜,组织政 府。团结工会上台,标志着波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激化各种矛盾
政治改革
2、苏联解体过程: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 烈。 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1991年底,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冷战结束”
二、“冷战”结束后的ຫໍສະໝຸດ 际局势(和平与动荡并存)(二)苏联解体(1991)
1、原因及实质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苏联解体
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 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根 (2 )这样,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于接 本 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的 原 因 多党制。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一)东欧剧变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含义:20C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 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迅速演变为资本主 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1.东欧剧变的2个典型国家 波兰 国家)推倒东欧剧变的第一张 ①1989年____( 多米诺骨牌 民主德国 并入_________, 联邦德国 两 ② 1990年10月,________ 德统一。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背景: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极力构 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 程。 2 、世界格局特点:
暂时“一超多强”局面
多极化趋势加强。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 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3、表现: (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①背景: “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②过程: 1992 《欧洲联盟条约》目的:使欧洲一体化向纵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苏东欧剧变 ,雅尔 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 展。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 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 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
战后45年来,人民政权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也犯了许多错误:忽视民族特点,照搬斯大林模式,对 教会和党外爱国力量政策过左,伤害了许多群众的感情 。党和国家机关越来越脱离群众,官僚主义蔓延,以及 经济政策的失误,造成社会气氛恶化,经济发展缓慢, 甚至停滞倒退,人民社会水平下降,党的威信丧尽,加 上教会力量大,西方传统文化在群众中影响深,以及西 方国家的政策等因素,终于在1988年爆发全面危机,反 对派(主要是团结工会)乘机崛起,全国一片混乱……
“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特点:
2、原因: 两极掩盖下的地区性矛盾日渐突出;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世界多种经济政治力量的形成壮大; 恐怖主义势力泛滥。
《揭了盖子》
山姆大叔忙“坏”了
《美国的单边情结》
是保护还是践踏?
为什么这种优良 品种在其他国家 都养不活呢?
《难以嫁接》
《滑步共舞》
2001.9.11事件
塔利班炸毁1999年,科索沃战争,美国狂轰滥炸南联盟;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1年,“9·11”事件发生; 2003年,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国为建立单极世界,在世 界上为所欲为,给世界和平构成 了严重的威胁。
南斯拉夫解体后,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 的南联盟共和国,反对科索沃省独立。而以 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支 持科索沃独立。结果以南联盟战败而告终。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为了独霸全球、利用 “北约”组织绕过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 进行的一场非正义、反人道的战争。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
(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 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简况: 第 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波兰(1989) 东德并入西德,两德统一(1990年) (4)原因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 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 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伤害了 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 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有的优越性,而 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欧盟
一 超 多




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 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 2.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 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 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到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 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1)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苏联解体(1991年)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 (4)教训: 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③坚持独立自主,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
(2)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3、表现: 北约轰炸南联盟;
9〃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表现:
① 美国极力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 欧盟建立,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 日本力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④ 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好转,国际地位的改善。 ⑤ 中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 权主义,维护 世界和平。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 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简况: 第 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波兰(1989) 东德并入西德,两德统一(1990年) (4)原因 2、苏联解体 (1)原因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和平 2、动荡
(1)原因:
(2)表现: a.南斯拉夫解体: b.北约轰炸南联盟: c. 9· 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 大楼,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厂严重威胁。 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
9、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 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10、欧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积累了大量矛盾— —根本原因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 (2)苏联解体(1991年)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1)原因
(2)苏联解体(1991年)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 (4)教 训
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含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相继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东欧各国和苏联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3、东欧剧变的典型代表波兰——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89年)民主德国——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完成两德统一的方式(1990年)注意:德国统一的方式——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4、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内部原因——东欧各国经济发展缓慢外部原因: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5、苏联解体的过程(1)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1985——1988)(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偏离正确方向(1988——)①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

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人们思想严重混乱。

②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活动剧烈,苏联局势动荡(3)“八一九事件”加速苏联解体(1991年8月)(4)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1991年底)6、苏联解体的原因直接原因(也即最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使各种矛盾激化;(有时可抽象地表达为: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7、苏联解体的影响①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结束、两极格局瓦解、雅尔塔体系崩溃;②使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剧;③使国际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损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二、“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态势1、“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剧“一超”:指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多强”: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努力推进多极化进程。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 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经济结构 单一、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严重束缚了劳动人民和加盟共和国以及各民族地 区的积极性。 政治上高度集权。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 部没有必要的监督,社会缺乏民主。苏共和中央 垄断权力,使加盟共和国失去实权。 斯大林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 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
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 杜勒斯曾针对美国 和平演变战略自信地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 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 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 题。”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成功的希望寄托于西方的 施舍。西方则趁此“良机”,提出各种苛刻的附加 条件,按西方当时的说法,就是“大改革多援助, 小改革少援助,不改革不援助”。 然而,西方的 援助只是一个“诱饵”。加紧对苏联实施“和平演 变”战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时说:“美国的关 键战略利益不在于从经济上挽救莫斯科,而是要摧 毁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
第27课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剧变: 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 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
(1) 原因 根本: 斯大林模式积累的矛盾和危机
外部: 西方的“和平演变” (2)时间、标志: 1991年 阿拉木图宣言 (3)主要影响:
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不管什么情况,法国将 对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 议草案投反对票,如果绕开 联合国对伊动武,法国不 会参战。”
无辜的孩子
悲伤的老人
破碎的家庭
留恋的脚步
亲人的企盼
反战的呼声
知识整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世 界 格 局
世 界 形 势
两极格局瓦解, 总趋势:走向缓和 暂时“一超多强” 和平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2.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 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其“新 思维”的核心内容是( ) A.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实行多党制 D.放弃“斯大林模式”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心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以“人道的民主的 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质上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 答案:A
——[美]菲利浦·J.阿德勒、 兰德尔·L.波韦尔斯《西方文明史》 互动探究(1)美国史学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持什么态度?其理 由如何?实质上代表了西方的什么策略?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存在哪些致命的问题?这些致命的问题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提示:(1)态度:赞赏。理由:认为其改革排斥了共产党的领导,使苏 联转型并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策略:和平演变。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3.美国史学家约翰·卢卡克斯认为:“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它 从1914年到1989年,仅仅持续了75年。”他把1989年作为20世纪结 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该年 ( ) A.东欧开始剧变 B.“冷战”全面结束 C.德国实现统一 D.中苏关系缓和 解析:1989年,东欧开始剧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它使两极格局 开始瓦解。 答案:A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观念
1.掌握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和影响
2.理解两极格局结 束后的世界形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形势:缓和与紧张、和
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世界局势紧张与动荡的原因与表现: (1)一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民族、种族、宗 教和领土矛盾不断爆发---巴以冲突、南亚地区争 端等。 (2)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 争端: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3)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美国的“9·11”、 俄罗斯车臣危机、中国的东突势力等。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与表现。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对世界 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1、原因
苏联解体
1、原因
钱其琛(中国前外交部部长)回答《世界知识》记者的提 问:
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 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 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 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 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 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 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世界政 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 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2.六七十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不结盟运动 兴起和中国的振兴,世界出现向多极化趋势. 3.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4)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 对强权政治。 ( 5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 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6)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 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国际形势缓和有何表现?
国际形势动荡有何表现?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3、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 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 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 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 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 事件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军士兵乘直升机对阿富汗东部地区发动“清 剿”行动,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分子。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英对伊拉克开 始实施军事打击,巴格达市区发生爆炸后起火。
恐怖主义泛滥
2001年,震惊世界的 “9 · 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2)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4)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特点: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影响: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穆斯林圣地 阿里· 哈迪清真寺遭炸弹袭击引发的教派 冲突已造成379人死亡、458人受伤。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民族矛盾——巴以冲突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科索沃战争中,被美机轰炸后的南联盟某大桥。
1999年3月31日,来自科索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排起长队,等待进入马其顿。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78天
北 约 轰 炸 南 社 会 党 总 部 大 楼
美国的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
贝 尔 格 莱 德 遭 导 弹 袭 击
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
美军轰炸机在阿富汗上空投掷炸弹
小结:本课知识结构:
戈尔巴乔夫 改革 缓和与 动荡并存 苏联 解体 两极格局 瓦解
多极化趋势 的加强
跨世纪的 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 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有影响, 起了推动作用于苏联(根本原因) 内部原因:经济上---经济发展缓慢,导致 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 主和法制建设 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 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实质: 东欧各国执政党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波兰
东欧剧变
继波兰之后,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 南斯拉夫相继发生剧变。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 勃兰登堡门前,庆祝两德统一。
斯大林执政以来苏联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 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 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严重束缚了劳动人 民和加盟共和国地及各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政治上高度集权。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 必要的监督,社会缺乏民主。苏共和中央垄断权力,使 加盟共和国失去实权。 斯大林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 的社会主义。
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解体:“八一九”事件 标志---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
《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
结束---1991、12、25 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
旗,苏联历史合上最后一页。
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 杜勒斯曾针对美国和平演变 战略自信地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 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 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成功的希望寄托于西方的施舍。 西方则趁此“良机”,提出各种苛刻的附加条件,按西 方当时的说法,就是“大改革多援助,小改革少援助, 不改革不援助”。 然而,西方的援助只是一个“诱饵”。 加紧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当时说:“美国的关键战略利益不在于从经济上挽救莫 斯科,而是要摧毁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
八一九事件
《阿拉木图宣言》 (建立“独联体”)
戈尔巴乔夫辞职
俄罗斯国旗取代苏联国旗
合 作 探 究:
有学者认为:东欧 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 社会主义失败了,你同意 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 什么启示?
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1)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 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 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