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苏东剧变) (一)东欧剧变
1、原因 (1)历史因素: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 影响,造成了政治经济上的严重困难。 (2)现实因素: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造 成思想混乱,形势动荡。 2、概况(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 (1)波兰:1989年,第一个发生巨变的国家。 (2)德国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别 模式。 (四)苏联解体的影响 1、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局势 (一)多极化趋势加强 1、欧盟的成立 (1)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①时间: ②地点:
③目的: (2)欧盟正式成立 ①时间:1993年 ②意义:实力增强;地位提高 2、日本企图跻身政治大国
②危害:严重危害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 (三)总体局势的概况 1、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2、多极化只是一个趋势,多极化的格局尚未真正形 成。
(3)外部因素: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的策 略 2、概况
(1)1990年,苏共中央宣布放弃在国家中的领导地 位,实行多党制。 (2)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失败。 (3)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三) 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尚不成熟。
2、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贫穷不是 社会主义。
(1)经济实力大增。
(2)政治上极力争取“入常”。
3、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席 位,但经济陷入困境。 (2)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3)随着经济形势日益好转,国际地位大为改善。 4、和平崛起中的中国 (1)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2)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课件7: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背景: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内容: ①经济改革(未打开局面)。 ②政治改革: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取代马克思主 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实质: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结果:引起人们思想混乱,导致苏东局势动荡。
2.苏联解体 (1)解体过程: (P116-117) ①1990年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决定实行 多党制和总统制。 ②各种思潮泛滥,党派林立,民族分离主义不断发展。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 结果:苏共被排挤出国家政权,国家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实质:苏共企图挽救苏共执政地位的一次努力) ④1991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建立“独联体”(最后一个 加入“独联体”的国家:格鲁吉亚),苏联解体。
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
熊熊燃烧中的纽约 世界贸易中心大楼
世贸大厦倒塌时, 四散奔逃的人群
ISIS恐怖分子处决人质
3.动荡的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新的矛盾冲突出现。一些地区和国家, 长期被抑制的民族、种族、宗教和领土矛盾很快被激化。 ②美国为了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2)剧变表现
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 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六国的事态:“波兰变 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 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
问题1:东欧剧变的方式有哪些?实质是什么? 和平方式为主:波兰 并入方式为主:民主德国 流血方式为主:罗马尼亚
(5)苏联解体后,西方世界认为苏联解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断 言“社会主义国家的个体生命不会超过70年”。你对此怎么看?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只表明苏联模式的社 会主义失败,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 ②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 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利用新闻媒介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破坏 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 国家接受西方条件; 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 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 利用宗教势力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削弱社 会主义力。
1989年波兰 统一工人党 下台. 1990年波兰 团结工会主 席瓦文萨当 选波兰总统
(4)加速了欧洲一体化,为欧洲统一创 造条件
二、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一)世界形势
1、特点
①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②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总体趋于缓和的原因
(1)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军事对抗与核军备 竞赛减弱 (2)第三世界不断壮大
(3)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3、动荡的原因
——《冷战后国际关系》
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苏共总书记
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 于接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 发展到推行西方的多党制。 这实际上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 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 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2003年12月被捕,2006 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 上空印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俄 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起
波黑战争
1992年至1995年进行的波黑战争导致28 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直接经济 损失450亿美元。与这些显而易见的损失相 比,战争在人们情感上造成的创伤更难医 治。一位外祖母是克罗地亚人的10岁女孩 用刀给自己放血,以便使身体里流淌的1/4 克罗地亚血统的血液被放掉,成为一个纯 正的塞尔维亚人。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 令人心碎,也足以反映出狭隘的民族意识 和残酷的种族仇杀所带来的心灵的扭曲。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对话二 旧的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形 成了吗?
“现在,旧的世 界格局已经打破, 新的格局尚未形 成,世界处于新 旧格局交替的动 荡时期。 江泽民
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
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 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 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 力量对比局面。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 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历史原因(根本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错误 ——现实原因 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外因
(1)原因
内因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1)原因
(2)标志: “独联体”的建立(1991、12) 资本主义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影响 ①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外因
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
—内因(根本原因)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原因
②过程:局势发生激烈动荡 共产党纷纷丢失政权
东欧剧变
1989年剧变
②影响: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第27课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美国——两极格局结束后唯一的 超级 大国
2、欧盟 ——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①建立:决定建立( 1992 年) 正式建立( 1993 年)
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脱离国情,照搬苏联模式 二、经济发展长期缓慢,人民不满 三、各国党和政府官僚主义蔓延,脱离群众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五、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推动
步骤 经济困难
政局动荡
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多元化 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
剧变完成
制度质变
东欧剧变的实质:原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 度发生根本变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急剧 衰落,但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最终保持了独立自主前 提下的东西方平衡外交。加上它广袤的国土、丰富的 资源以及苏联时期留下的雄厚的军事工业和国防实力, 使它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仍保持着大国地位。
欧洲一体化的加快:冷战结束以来,欧洲统一和自主、 自强的速度和规模令人关注。欧盟实施《欧洲联盟条 约》,扩充和完善共同市场,发行欧元,建立货币联 盟,进而推行共同外交政策和防御计划,推行统一的 宪制改革,以及欧盟和北约的扩大,使欧洲不事声张 地切实地成为多元世界里的重要成员。它们发出自己 的声音,提出自己的主张,树立起了一个力量整体的 形象。
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 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 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的 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 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 拉大,其经济实力也难以再支撑庞大的军费 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地位:日本借 美国的提携,企图恢复世界政治强国的地位。 修改和平宪法、积极增强军备并出兵伊拉克 战争、制订“有事法案”、申请成为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等举措均表明日本在正向政治大 国的道路迈进
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 本在外交方面竭力谋求与之相匹配 的政治军事外交。2003年9月,日本 派出了1000人的自卫队远赴伊拉克, 参与战后的伊拉克重建。2004年8月 2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 他将在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 国考虑吸收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方法技巧☞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是指以苏联解体为界,世界政治格局由美苏 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方法技巧☞三个联系②
二指:联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 变化,说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出界苏有中盟面日呈本位国日代 现多两力国运。三现主严的本, 。极极地的动同足出义重经的随 化格冲振的时鼎美经动济崛着世 的局击兴兴,立、济摇霸起西纪 趋,了等起不的欧领。主,欧 势世美都、结局、域资地美和年
2、表现
原 因
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结束,国际局势趋 于缓和 a.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 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b.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 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c.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缓 和
德国统一 国际裁军 (1)南斯拉夫解体
动 (2)北约轰炸南联盟 荡
27
课标要求: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趋势加强的史实; 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
自主学习: 何谓”东欧剧变”?其实质是什么?发生剧变
的有哪些东欧国家?
实质(含义):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过程:①第一个:波兰 1989年 ②两德统一 1990年
•
认识:(1)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曲折,
并不是失败;(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结合国情, 以发展生产力以目的;(3)注重民主法制的完善和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合作探究:“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有哪些突出表现?原因是什么?
二.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 1、特征 总体上趋于缓和,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课件6: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1999年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1991年 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联 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 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 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部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1980年后,以独立为目 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 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 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 布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 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但历 时不到60小时即宣告失败。
八一九事件是在苏联局势恶化,特别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 盟条约》即将签署之时,苏联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企图控制局 势而发动的。其失败的原因在于苏共已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 持,无法抵挡事件发生后,来自反对派以及国外势力的压力。
(3)日本:极力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 位。 (4)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力量强大,经济 好转,国际地位的改善。 (5)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 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特点 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4.认识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
2.苏联解体
(1)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和美苏“冷战”的影响
(2)过程 a.1990年,苏共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决定实行多党 制。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b.1991年的“819”事件加速了解体。 c.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领导人 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d.《阿拉木图宣言》----- 12月 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 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
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
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来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2.东欧剧变的原因: 内因:照搬苏联模式; 忽视民主法制;
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内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的“和平演变”。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表现: (1)东欧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 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 的统一。
(2)苏联解体(1991)
直接原因: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②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 根本原因: 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3、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特点:
4、认识:世界格局的多级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 级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5、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 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 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 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 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2003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 情咨文讲话中指责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并声称要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 目前,美国已在海湾陈兵十几万,2003年3月20日, 美国宣布对伊作战。 (3)材料三中美国执意对伊动武的目的是什么? ①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
②但其真正目的是控制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借此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推行其强权政治和霸权 主义,确保美国在全球的利益。
(3)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宗教纠纷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 穆斯林圣地阿里· 哈迪清真寺 遭炸弹袭击引发的教派冲突已 造成379人死亡、458人受伤。
民族矛盾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霸权主义
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使馆遭三枚北约导弹袭击 。这是中 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袭击后的惨状。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
1.什么是东欧剧变?
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2.东欧剧变的原因分析?
(1)内因:国内经济困难 (2)外因:受苏联改革的影响
波兰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中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80年代初,波兰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大幅度提高肉类价格, 引发了许多城市的工人罢工,产生了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 团结工会得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不断挑起罢工,导致局势 动荡。波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 使局势平稳下来。“战时状态”结束后,由于经济得不到根本 好转,局势继续动荡,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威信大为降低。 1989年,波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的方针,与团结 工会举行圆桌会议。会议达成了关于团结工会合法化、进行议 会大选等协议。在大选中,波党失利,团结工会获胜,组织政 府。团结工会上台,标志着波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激化各种矛盾
政治改革
2、苏联解体过程: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 烈。 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1991年底,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冷战结束”
二、“冷战”结束后的ຫໍສະໝຸດ 际局势(和平与动荡并存)(二)苏联解体(1991)
1、原因及实质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苏联解体
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 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根 (2 )这样,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于接 本 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的 原 因 多党制。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一)东欧剧变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含义:20C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 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迅速演变为资本主 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1.东欧剧变的2个典型国家 波兰 国家)推倒东欧剧变的第一张 ①1989年____( 多米诺骨牌 民主德国 并入_________, 联邦德国 两 ② 1990年10月,________ 德统一。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背景: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极力构 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 程。 2 、世界格局特点:
暂时“一超多强”局面
多极化趋势加强。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 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3、表现: (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①背景: “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②过程: 1992 《欧洲联盟条约》目的:使欧洲一体化向纵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 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 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
战后45年来,人民政权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也犯了许多错误:忽视民族特点,照搬斯大林模式,对 教会和党外爱国力量政策过左,伤害了许多群众的感情 。党和国家机关越来越脱离群众,官僚主义蔓延,以及 经济政策的失误,造成社会气氛恶化,经济发展缓慢, 甚至停滞倒退,人民社会水平下降,党的威信丧尽,加 上教会力量大,西方传统文化在群众中影响深,以及西 方国家的政策等因素,终于在1988年爆发全面危机,反 对派(主要是团结工会)乘机崛起,全国一片混乱……
“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特点:
2、原因: 两极掩盖下的地区性矛盾日渐突出;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世界多种经济政治力量的形成壮大; 恐怖主义势力泛滥。
《揭了盖子》
山姆大叔忙“坏”了
《美国的单边情结》
是保护还是践踏?
为什么这种优良 品种在其他国家 都养不活呢?
《难以嫁接》
《滑步共舞》
2001.9.11事件
塔利班炸毁1999年,科索沃战争,美国狂轰滥炸南联盟;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1年,“9·11”事件发生; 2003年,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国为建立单极世界,在世 界上为所欲为,给世界和平构成 了严重的威胁。
南斯拉夫解体后,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 的南联盟共和国,反对科索沃省独立。而以 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支 持科索沃独立。结果以南联盟战败而告终。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为了独霸全球、利用 “北约”组织绕过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 进行的一场非正义、反人道的战争。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 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简况: 第 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波兰(1989) 东德并入西德,两德统一(1990年) (4)原因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 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 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伤害了 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 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有的优越性,而 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美
欧盟
一 超 多
日
俄
强
中
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 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 2.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 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 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到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 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1)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苏联解体(1991年)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 (4)教训: 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③坚持独立自主,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
(2)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3、表现: 北约轰炸南联盟;
9〃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表现:
① 美国极力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 欧盟建立,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 日本力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④ 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好转,国际地位的改善。 ⑤ 中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 权主义,维护 世界和平。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 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简况: 第 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波兰(1989) 东德并入西德,两德统一(1990年) (4)原因 2、苏联解体 (1)原因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和平 2、动荡
(1)原因:
(2)表现: a.南斯拉夫解体: b.北约轰炸南联盟: c. 9· 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 大楼,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厂严重威胁。 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
9、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 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10、欧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积累了大量矛盾— —根本原因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 (2)苏联解体(1991年)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1)原因
(2)苏联解体(1991年)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 (4)教 训
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含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相继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东欧各国和苏联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3、东欧剧变的典型代表波兰——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89年)民主德国——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完成两德统一的方式(1990年)注意:德国统一的方式——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4、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内部原因——东欧各国经济发展缓慢外部原因: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5、苏联解体的过程(1)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1985——1988)(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偏离正确方向(1988——)①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
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人们思想严重混乱。
②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活动剧烈,苏联局势动荡(3)“八一九事件”加速苏联解体(1991年8月)(4)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1991年底)6、苏联解体的原因直接原因(也即最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使各种矛盾激化;(有时可抽象地表达为: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7、苏联解体的影响①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结束、两极格局瓦解、雅尔塔体系崩溃;②使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剧;③使国际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损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二、“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态势1、“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剧“一超”:指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多强”: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努力推进多极化进程。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 杜勒斯曾针对美国 和平演变战略自信地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 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 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 题。”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成功的希望寄托于西方的 施舍。西方则趁此“良机”,提出各种苛刻的附加 条件,按西方当时的说法,就是“大改革多援助, 小改革少援助,不改革不援助”。 然而,西方的 援助只是一个“诱饵”。加紧对苏联实施“和平演 变”战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时说:“美国的关 键战略利益不在于从经济上挽救莫斯科,而是要摧 毁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
第27课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剧变: 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 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
(1) 原因 根本: 斯大林模式积累的矛盾和危机
外部: 西方的“和平演变” (2)时间、标志: 1991年 阿拉木图宣言 (3)主要影响:
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不管什么情况,法国将 对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 议草案投反对票,如果绕开 联合国对伊动武,法国不 会参战。”
无辜的孩子
悲伤的老人
破碎的家庭
留恋的脚步
亲人的企盼
反战的呼声
知识整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世 界 格 局
世 界 形 势
两极格局瓦解, 总趋势:走向缓和 暂时“一超多强” 和平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2.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 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其“新 思维”的核心内容是( ) A.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实行多党制 D.放弃“斯大林模式”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心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以“人道的民主的 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质上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 答案:A
——[美]菲利浦·J.阿德勒、 兰德尔·L.波韦尔斯《西方文明史》 互动探究(1)美国史学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持什么态度?其理 由如何?实质上代表了西方的什么策略?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存在哪些致命的问题?这些致命的问题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提示:(1)态度:赞赏。理由:认为其改革排斥了共产党的领导,使苏 联转型并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策略:和平演变。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3.美国史学家约翰·卢卡克斯认为:“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它 从1914年到1989年,仅仅持续了75年。”他把1989年作为20世纪结 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该年 ( ) A.东欧开始剧变 B.“冷战”全面结束 C.德国实现统一 D.中苏关系缓和 解析:1989年,东欧开始剧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它使两极格局 开始瓦解。 答案:A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观念
1.掌握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和影响
2.理解两极格局结 束后的世界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世界局势紧张与动荡的原因与表现: (1)一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民族、种族、宗 教和领土矛盾不断爆发---巴以冲突、南亚地区争 端等。 (2)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 争端: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3)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美国的“9·11”、 俄罗斯车臣危机、中国的东突势力等。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与表现。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对世界 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1、原因
苏联解体
1、原因
钱其琛(中国前外交部部长)回答《世界知识》记者的提 问:
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 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 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 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 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 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 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世界政 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 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2.六七十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不结盟运动 兴起和中国的振兴,世界出现向多极化趋势. 3.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4)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 对强权政治。 ( 5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 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6)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 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国际形势缓和有何表现?
国际形势动荡有何表现?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3、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 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 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 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 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 事件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军士兵乘直升机对阿富汗东部地区发动“清 剿”行动,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分子。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英对伊拉克开 始实施军事打击,巴格达市区发生爆炸后起火。
恐怖主义泛滥
2001年,震惊世界的 “9 · 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2)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4)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特点: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影响:
宗
教
纠
纷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穆斯林圣地 阿里· 哈迪清真寺遭炸弹袭击引发的教派 冲突已造成379人死亡、458人受伤。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民族矛盾——巴以冲突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科索沃战争中,被美机轰炸后的南联盟某大桥。
1999年3月31日,来自科索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排起长队,等待进入马其顿。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78天
北 约 轰 炸 南 社 会 党 总 部 大 楼
美国的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
贝 尔 格 莱 德 遭 导 弹 袭 击
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
美军轰炸机在阿富汗上空投掷炸弹
小结:本课知识结构:
戈尔巴乔夫 改革 缓和与 动荡并存 苏联 解体 两极格局 瓦解
多极化趋势 的加强
跨世纪的 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 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有影响, 起了推动作用于苏联(根本原因) 内部原因:经济上---经济发展缓慢,导致 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 主和法制建设 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 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实质: 东欧各国执政党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波兰
东欧剧变
继波兰之后,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 南斯拉夫相继发生剧变。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 勃兰登堡门前,庆祝两德统一。
斯大林执政以来苏联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 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 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严重束缚了劳动人 民和加盟共和国地及各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政治上高度集权。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 必要的监督,社会缺乏民主。苏共和中央垄断权力,使 加盟共和国失去实权。 斯大林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 的社会主义。
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解体:“八一九”事件 标志---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
《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
结束---1991、12、25 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
旗,苏联历史合上最后一页。
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 杜勒斯曾针对美国和平演变 战略自信地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 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 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成功的希望寄托于西方的施舍。 西方则趁此“良机”,提出各种苛刻的附加条件,按西 方当时的说法,就是“大改革多援助,小改革少援助, 不改革不援助”。 然而,西方的援助只是一个“诱饵”。 加紧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当时说:“美国的关键战略利益不在于从经济上挽救莫 斯科,而是要摧毁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
八一九事件
《阿拉木图宣言》 (建立“独联体”)
戈尔巴乔夫辞职
俄罗斯国旗取代苏联国旗
合 作 探 究:
有学者认为:东欧 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 社会主义失败了,你同意 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 什么启示?
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1)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 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 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