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浮力

合集下载

物理初中十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十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十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界规律的科学,旨在理解宇宙的运行和物质的组成。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有16个章节,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这些章节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第一章:物理量和单位在物理中,我们研究各种各样的物理量。

物理量包括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基本物理量是不可再分的,而导出物理量可以通过基本物理量进行计算得到。

此外,物理量还需要有单位来表示。

国际单位制是一个用来统一计量单位的标准,包括了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单位。

第二章:运动的描写运动是物体的状态随时间改变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写物体的运动状态。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速度是指物体一段时间内位移改变的快慢,而加速度则是速度随时间改变的快慢。

第三章:力和压强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形状变化或受力变形的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表示。

压强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除以面积来计算。

第四章:压力与浮力当物体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力时,我们称之为压力。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第五章: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或自身产生影响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

功是指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工作,可以通过力和位移的乘积来计算。

第六章: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第七章:热学和温度热学是研究热量和热能转移规律的科学。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度的物理量,我们可以用摄氏度或开尔文度来表示。

第八章:热能和物态变化热能是物体内部粒子的动能之和。

当物体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时,会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九章:声音和电磁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而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传播的波动现象。

第十章:直流电和电路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电池或电源提供。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第一章:力、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 力的效果- 力的计量单位第二章:机械能和功率- 功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第三章:力与压强-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原理和应用第四章:浮力和浮力平衡- 物体浸没和漂浮的条件- 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浮力平衡的原理和应用第五章: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 光的反射规律第六章: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 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的关系 - 光的折射规律第七章:透镜和光学仪器-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和特点 - 聚焦距离和放大率的计算- 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原理第八章:电流与电压-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 电压的概念和计算- 电阻和导体的关系第九章:串联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和电压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分布 - 电阻和总电阻的计算第十章:电能与电功- 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和计算- 电能转换和利用- 电功率的计算和应用第十一章:静电场- 静电现象和静电场的产生- 静电场的特性和表示方法-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的应用第十二章:磁场与磁力-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磁感线和磁力线的表示方法- 磁力的概念和计算第十三章: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感应电流的概念和计算- 感应电磁场的产生和应用第十四章:机械波-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 机械波的传播和性质- 机械波的种类和传播介质第十五章: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性和频率-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扰第十六章:光的传播- 光的产生和传播-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这些是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主要知识点,按照各章节分为小节对应不同的主题。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第一章:力学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单位制,包括力、质量、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质点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以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此外,还引入了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机械能本章重点讲解了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位置势能和动能的定义与转化关系。

重要的概念还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此外,还介绍了简单机械的概念和杠杆原理。

第三章:运动与力本章主要讲解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平衡力与力的平衡条件。

此外,还引入了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压力和浮力本章重点介绍了压力和浮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包括压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同时还探讨了浮力的起因和大小计算,以及物体在浮力作用下的浮沉原理。

第五章:简单机械本章介绍了简单机械的种类和原理。

包括杠杆原理、滑轮组、斜面和螺旋原理。

通过对这些简单机械的分析,可以了解它们的力倍率和工作原理,同时能够解决与其相关的力和功的计算问题。

第六章:热学基础知识本章重点介绍了热学基础概念,包括温度与热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同时还涉及热传递的方式,包括传导、传热和对流的特点和应用。

此外,还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变化计算,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原理和应用。

第七章:能量的传递与转化本章主要介绍了能量的传递与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能量守恒定律。

包括能量传递的方式,如传导、辐射和传热;能量的传递与转化的方式,如功、热量和内能转化等。

同时还探讨了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八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本章重点介绍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包括声波的产生过程、声音传播的特点和速度计算。

同时还涉及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此外,还介绍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以及声音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第九章:光的传播本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特性和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基本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产生形状、状态或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2.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的作用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但通常以物体接触面的方向作为力的方向。

3.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推、拉、支撑力等。

•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接触时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二、力的效果1. 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可以分为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

•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发生形状、状态或运动的变化。

根据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为零,即力的合成为零。

•不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形状、状态或运动的变化。

根据不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不为零,即力的合成不为零。

2. 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条件包括:•合力为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成为零。

•力的合成为零:根据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力的合成。

3.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变化。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由于两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

2.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因素有关:•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间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物体间的物质种类:不同物质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物体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

八年级(上)第四章 浮力(A卷)A

八年级(上)第四章  浮力(A卷)A

八年级(上)第四章浮力一、填空题(第5~10、14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1分)1.体积相同的冰和水比较,冰的质量水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 m3水结成冰,冰的体积是 m3。

2.用铁、铜、铝制成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球,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__ 球,最小的是_______球。

3.烧杯中装有200cm3的盐水溶液,从烧杯上部取10 cm3溶液,测得质量是10.3g,此盐水的密度是 kg /m3,这杯盐水的质量是 g,若从烧杯底部取10 cm3溶液,这盐水的密度是 kg /m3。

4.夏天,将一只小气球从室外放到室内正在工作的冰箱里,过一段时间后,冰箱里气球的体积将,气球的质量,球内气体的密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把一块质量为54g的金属块浸没在盛水60cm3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到80 cm3的刻度处,这金属块的密度是 kg /m3。

6.一只瓶子最多能装500g水,它的容积为 cm3,最多能装 g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 /m3)。

7.每节油罐车的容积是100m3,要装运1600T煤油,需节油罐车(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8.一根钢丝绳允许承载的最大拉力为 3.822×104N,那么用此绳能匀速提起____________m3的钢材(钢的密度为7.8×103kg /m3)。

9.一辆汽车每行驶10km耗汽油2kg,这辆汽车的油箱里装有150dm3的汽油,若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这些油可供这辆汽车行驶 km。

10.人体的密度与水差不多,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为 kg,体积约________m3。

11.如图所示,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则这支密度计受到的浮力F甲 F乙 F丙,这三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填“>”、“<”或“=”=12.一只体积为200cm3的空心铁球,质量为200g,将它放入水中,它将;将它放入盐水中,它将;将它放入酒精中,它将______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下沉”)。

(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第四章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1.如图1所示,小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小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D.牛奶压力的作用2.如图2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

两船将A.静止不动B.向中间靠拢C.向两侧分开D.向同侧偏移3.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4.图4中所示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5.如图5所示,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A B 图4 C DB.汽车上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D.螺钉下加宽大的金属垫A.滑雪时使用宽大的滑雪板C.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图3图1 图26.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度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6所示,这表明液体内部压强A .与深度有关B .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有关C .与液柱粗细有关D .与容器形状有关7.如图7所示,容器装有水,其底部a 、b 、c 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8.图8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9.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是76cm ,真空部分长度为24c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改用一根2m 长的管子做实验,则真空部分长度为48cmB .若用一根粗细不均匀的管子做实验,则水银柱高度不再是76cmC .若将管子倾斜放置,那么液柱的高度将大于76cmD .若用别的液体代替水银,那么液柱的高度将不再是76cm10.京津高铁所用列车CRH3动车组(如图9所示)在试验中跑出了394.3km/h 的世界运营列车最高时速记录。

列车高速行驶时,若人靠近列车容易被吸进轨道,应特别注意安全。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由A .茶壶B .锅炉水位计C .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D .乳牛自动喂水器 图8 水位计图6 图7A B 图5 C D于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A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C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D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11.如图10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章浮力(培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章浮力(培优)

第四节浮力〖知识要点〗(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二)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2.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等无关.(三)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4.浮力的计算:(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2)称重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3)漂浮悬浮法(平衡法):F浮=G物(4)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A.下沉,变小B.下沉,变大C.上浮,变小D.悬浮,不变2.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木)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相平(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A.9:8 B.8:9 C.1:8 D.2:93.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右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F甲、F乙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A.F=F乙F甲′<F乙′B.F甲<F乙F甲′=F乙′甲C.F>F乙F甲′=F乙′D.F甲=F乙F甲′>F乙′甲6.某核潜艇完全潜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1,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1.排出一部分水后,潜艇缓慢上浮,但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是F2,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7.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cm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和△p,则无法求得的是()A.m B.ρC.△F D.△p8.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不小于100g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1N9.澳大利亚用“蓝鳍金枪鱼”水下航行器下海搜索失联的“马航”客机,航行器在水下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水的压强和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B.压强变大,浮力不变C.压强不变,浮力变大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10.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甲11.小滨同学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如图所示,于是,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A.B.C.D.12.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A.F1=F2 P1=P2B.F1=F2 P1>P2C.F1<F2 P1=P2D.F1>F2 P1>P213.为了延长水果的存放时间,果农先将水果浸没到自己配制的保鲜液中,再用保鲜纸包住就能存放比较长的时间。

中班科学《船沉下去,浮上来》幼儿园教案

中班科学《船沉下去,浮上来》幼儿园教案

中班科学《船沉下去,浮上来》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水世界》第三节《船沉下去,浮上来》。

本节课将围绕浮力原理展开,详细内容为: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船只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船只在水中浮沉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浮力原理,掌握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船只在水中浮沉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船模型、水盆、水、小石子、塑料杯、吸管等。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船模型、水盆、水、小石子、塑料杯、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小船在水盆中浮起来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小船会浮在水面上?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解释船只在水中浮沉的原因。

3. 动手实验(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船在不同情况下浮沉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变小船的浮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实验结果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与反思(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浮力原理2. 船只浮沉的原因3. 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个浮沉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浮力原理,知道了船只在水中浮沉的原因。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浮沉现象,如: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以及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沉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2. 幼儿对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引导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实验操作过程中,安全是首要关注的重点。

船舶静力学概论 第四章 浮性和纵倾

船舶静力学概论	第四章	浮性和纵倾

按横剖面计算排水体积和浮心
将船舶水下部分体积横向剖分:(纵倾状态)
L/2
T L/2
排水体积: Asdx 2 ydxdz
L / 2
0 L/2
浮心纵坐标:xB
1
L/2
xAsdx
L / 2
浮心垂向坐标:zB
1
L/2
zs Asdx
L / 2
1
T 0
L/2
2 ydxdz
L/2
TPC、排水体积和浮心变化曲线
0
在各站号处以吃水为纵坐标,a,b,c为横坐标,作出
a f (z), b f (z), c f (z)
三组曲线,即为符拉索夫曲线
利用符拉索夫曲线计算排水体积和浮心坐标:
设船中吃水为TM,倾角为θ,φ,则x处的吃水为
Tx TM x tan
吃水与倾角的关系
tan (TF TA) / L
tan (TR TL ) / B
排水量随吃水的变化量
d wd wAW dz
dz=1cm TPC wAW 100
TPC表示每厘米 吃水吨数
浮心纵坐标的变化率
dxB dz
AW
(xf
xB )
若xF<xB,则xB随吃水的增加而减小; 否则xB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大
浮心垂向坐标的变化率
dzB dz
AW
(T
zB)
T>zB,因此ZB随吃水的增加单调递增
在横剖面上作倾斜水线W1L1,水线下面积可写作
Asx a1 a2 a3 a4
a3
1 2
y22
tan
a4
1 2
y12
tan
a1,a2可在符拉索夫曲线上查出,各站处的Asx求出后,

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复习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初中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八年级科学课的学习中,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对八年级全册中的重要物理知识点进行复习,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备战期末考试。

第一章声音与听觉1.声音的产生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随之振动,这些振动从一个分子传递给另一个分子,形成一系列的纵波,这种纵波就是声音。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产生振动,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

2.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即音高、音量和音色。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程度,音量是声音强弱的程度,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区别程度。

3.听觉声音在到达人的耳朵时,会引起人的耳膜、鼓膜等部位的振动,进而刺激听觉神经,让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人耳对声音的最佳接受范围为20-20000赫兹。

第二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传播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公里每秒,光的传播具有顺直性和速度不变性。

2.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一个基本定理。

3.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个恒定的比例关系。

第三章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分子间距、相对运动情况和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2.固体的特性固体具有形状和体积的固定性,分子间距较小,相对运动缓慢。

3.液体的特性液体具有体积不变、形状可变的特性,分子间距较大,相对运动较快。

4.气体的特性气体具有形状和体积随意变化的特性,分子间距较大,相对运动非常快。

第四章压力与浮力1.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力量,计量单位为帕斯卡(Pa)。

2.浮力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浸液体的重量。

3.阿基米德定律阿基米德定律是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放液体的重量”。

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1. 题目:请描述什么是速度,并解释速度的计算公式。

答案: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v = \frac{\Delta s}{\Delta t} \],其中\( v \)代表速度,\( \Delta s \)代表物体移动的距离,\( \Delta t \)代表时间。

2. 题目:解释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给出其速度的表达式。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进行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

其速度的表达式为:\[ v =\frac{s}{t} \],其中\( s \)是物体移动的距离,\( t \)是物体运动的时间。

【第二章:力和运动】1. 题目: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答案: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以及使物体发生形变。

2. 题目: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请解释其含义。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述为: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第三章:压强】1. 题目:什么是压强?请解释其定义和计算公式。

答案:压强是描述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是:作用在某一面积上的压力与该面积的比值。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 \frac{F}{A} \],其中\( P \)代表压强,\( F \)代表作用力,\( A \)代表受力面积。

2. 题目:液体压强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液体压强的特点包括:(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第四章:浮力】1. 题目:阿基米德原理是什么?请简述其内容。

答案:阿基米德原理表述为: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它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物理初中教材第八年级第四章教学解析

物理初中教材第八年级第四章教学解析

物理初中教材第八年级第四章教学解析第四章教学解析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部分,第八年级的第四章内容涵盖了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第四章的教学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

一、力的性质和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形状。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感受到力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示范实验和小组合作活动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总结力的性质和作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重力的作用和计算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的。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到重力的作用和表示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重力的大小。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验操作能力,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并执行一个关于重力的小型实验。

三、离子和离子键离子是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离子。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示意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离子和离子键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采用动画或模型的方式,展示离子的形成和离子键的结构。

四、空气的压力和大气压空气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因此也存在着压强。

大气压是大气对于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吸管浸泡水的实验、用空气球压碎空罐子的实验等来让学生感受到空气的压力和大气压的存在。

五、液体中的压强和浮力液体中的压强是指液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它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浮力是指液体对在其中浸没的物体的上向竖直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现象,并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六、凸透镜和实物的成像凸透镜是一种光学装置,它能够使光线聚焦,形成实物的放大或缩小的像。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示意图和实物,向学生介绍凸透镜的结构和特点,并让学生亲自操作凸透镜,观察实物的成像。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初中)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浮力基础练习(含答案)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初中)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浮力基础练习(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已知池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46NB.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3C.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0N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A.口吹硬币跳越木块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C.覆杯实验D.气球升空3.将重为6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浮,F浮=3N B.物体悬浮,F浮=6NC.物体漂浮,F浮=6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3N4.有一个很大的装水容器,重16N的正方体物块沉在底部,现用一根细线将物块提出水面,物块受的浮力F随物块上升的距离h变化关系如图,已知ρ水=1.0×103kg/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的边长为0.5mB.物块在出水前细线的拉力恒为5.0NC.物块的密度为1.6×103kg/m3D.刚开始时,物块对水槽底部产生的压强为1.6×103Pa5.如图所示,有一根木棒,在其下端绕有细铁丝,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时恰好竖直漂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棒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B.木棒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乙中木棒下端受到的压强最大D.丙种液体的密度是最小的6.将体积相等的A、B两球放在盛水的烧杯中,静止时A漂浮B沉底,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球的密度比B球大B.B球受到的浮力比A球小C.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D.B球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7.潜水员逐渐从水底浮起到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正确的是()A.浮力、压强逐渐都增大B.浮力、压强都逐渐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减小D.浮力减小、压强增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橡皮泥船所装载的“货物”重力增大时,船所受浮力不变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 7000m 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的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D.图丁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 F 甲=F 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9.与沉在水底的生汤圆相比较,漂浮在水面的熟汤圆()A.密度小,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B.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C.密度相同,受到浮力大于重力D.密度相同,受到浮力等于重力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来增加载货量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D.图丁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11.如图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拧紧大瓶瓶盖,用力捏大瓶,大瓶内的气压会变大B.盖上小瓶瓶盖,用力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C.如果小瓶中的水过少,小瓶将无法下沉D.适当控制捏大瓶的力,可以让小瓶悬浮12.一个物体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将其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质量分布均匀),则()A.大块下沉,小块上浮B .大块悬浮、小块漂浮C .大块、小块都漂浮D .大块、小块仍悬浮13.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 拉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的质量是900g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C .物体的密度是332.2510kg/mD .物体的底面积是250cm 14.中国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蛟龙号”潜水器……当今中国,科技进步使生活更加便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复兴号”高速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惯性很大B .静止时的共享单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共享单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共享单车的车座设计得较宽,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D .“蛟龙号”潜水器在海面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二、填空题15.甲、乙两个质量、容积、高度均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容器,装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案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案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案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浮力”,主要知识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同时,让学生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

2.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浮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教师简要介绍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 实验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实验包括以下步骤:① 将物体放入液体中,观察并记录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② 测量并记录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③ 计算浮力的大小,并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进行比较。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4. 知识拓展教师通过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大或减小浮力。

5. 课堂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回顾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6. 课后作业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浮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浮力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潜水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潜水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潜水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浮力与沉浮》,详细内容围绕潜水艇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主要涉及潜水艇的构造、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潜水艇的升降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潜水艇的基本构造,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理解潜水艇的升降原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潜水艇的升降原理,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 教学重点:了解潜水艇的基本构造,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潜水艇的升降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潜水艇模型、浮力演示器、水盆、彩球、细线、剪刀等。

2. 学具:潜水艇手工制作材料、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潜水艇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潜水艇的特点和用途。

2. 讲解潜水艇的基本构造和升降原理,引导幼儿探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3. 演示浮力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浮力与重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分组讨论,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潜水艇上浮和下沉。

5.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制作潜水艇手工,加深对潜水艇构造和升降原理的理解。

6. 随堂练习:发放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出潜水艇,并用彩泥制作潜水艇模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潜水艇的秘密》2. 内容:(1)潜水艇的基本构造(2)浮力与重力的关系(3)潜水艇的升降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潜水艇,并简单描述其升降原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潜水艇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海洋馆,实地观察潜水艇,加深对潜水艇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潜水艇的奥秘,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潜水艇的升降原理,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制作潜水艇手工,加深对潜水艇构造和升降原理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浮力》,具体内容为让硬币浮起来。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探索如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与物体在水中的密度有关。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浮力与物体在水中的密度关系。

重点:让幼儿掌握如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硬币、水、碗、盐、吸管等),PPT。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硬币,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硬币可以浮在水面上吗?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2. 基本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在水中的现象,讨论为什么硬币会沉下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通过向水中加盐,使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实验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对浮力的认识。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让硬币浮起来》2. 内容:(1)浮力概念(2)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尝试用其他物体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1)你选择的物体浮起来了吗?(2)你用了什么方法让物体浮起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现象。

(2)组织幼儿进行“谁能让硬币浮起来”的竞赛活动,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3)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浮力的认识。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公式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出来的数学表达式,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世界的运动规律。

在高一物理必修1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公式,下面我将对这些公式进行总结。

第一章:运动规律1. 加速度公式 a = (v - u) / t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u表示物体的初速度,t表示时间。

2.速度公式 v = u + at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速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末速度。

其中,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u表示物体的初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

3.位移公式 s = ut + (1/2)at²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位移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位移。

其中,s表示位移,u表示物体的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4.力的定义 F = m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 F = 0 或者 F = ma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描述了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到的力成正比,和物体质量成反比。

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 F1 = -F2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相等,方向相反。

其中,F1和F2表示两个物体受到的力。

第三章:机械能1. 势能公式 Ep = mgh势能表示物体由于位置发生的能量变化。

势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标解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标解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标解读导言八年级物理下册的课标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考,对于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和掌握研究要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标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实施物理教学。

第一章:运动与力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包括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的分类和性质。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力对运动的影响。

第二章:机械能和机械功机械能和机械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学生将研究到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还会了解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和机械功的应用。

第三章:物体的压力本章主要介绍了物体的压力及其计算方法。

学生将了解到压力的定义、压强的概念和公式,并研究到压力的应用,如气压、水压等。

第四章:浮力与物体的浮沉浮力和物体的浮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生将研究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物体浮沉的条件。

通过实例,学生可以理解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第五章:声与光声与光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将研究到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光的传播特性,了解声与光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规律。

同时,还会研究到声音和光的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

第六章:电学基本知识电学基本知识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学生将研究到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并了解到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通过研究电学基本知识,学生可以理解电流电压的关系,以及电路中的基本运算。

第七章:电流的磁效应本章介绍了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学生将研究到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及其作用规律。

同时,学生还会了解到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第八章: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中的电流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生将研究到导体的基本性质、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阻和导体长度、截面积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探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阻的本质和导体中的电流规律。

第九章:静电场静电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将研究到电荷及其性质,了解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同时,还会研究到静电力的计算方法、电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容与电荷、电压的关系。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浮力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浮力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水的世界》第三节《奇妙的浮力》。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简单的浮力现象,通过实验探索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理解浮力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浮力的定义,了解浮力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判断物体在水中浮沉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感受科学的奥妙,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难点:理解浮力与物体密度、重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实验器材(如石头、木块、塑料球、橡皮泥等)、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包括石头、木块、塑料球、橡皮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浮力演示器,放入不同物体(如石头、木块、塑料球等),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浮力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幼儿了解浮力是什么。

3. 例题讲解(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判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5.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了解浮力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3.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物体,判断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

2. 拓展作业:与家长一起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浮力的概念,掌握了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浮力现象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演示器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确保幼儿能清楚地观察到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浮力按住ctrl 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八年级资源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密度的意义:无论是那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固定的。

这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我们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个基本属性。

2.密度的定义:我们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它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计算公式:Vm =ρ 4.单位: 国际单位:kg /m 3,还有常用单位 g/cm 3,两者关系 1kg/cm 3=1.0×103kg/m 35.常见物质的密度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的密度较小(也有例外的,如水银密度13.6 g/cm 3),气体的密度最小。

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 酒精的密度:0.8×103kg/m 36.密度知识的应用(1)用来鉴别物质(2)测算物体的质量:知道这个物体时由什么物质组成,就可以通过查密度表,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测得它的体积,根据公式就能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3)测算物体的体积:测出物体的质量查出它的密度,根据公式就可以知道物体的体积。

7.浮体:我们把浮在水面或其它液面上的物体称作附体。

8.浮力: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9.浮力的成因:液体的压强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物体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从而使物体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且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0.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这个结论叫做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排浮gV F ρ=11.决定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因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究竟是浮是沉,是由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的:如果浮物F G >,则物体会下沉;如果浮物F G <,则物体会上浮;如果浮物F G =,则物体会停留在液面以下的任何位置而保持平衡,成为悬浮体。

12.对浮力来说,由于受力平衡,必有浮物F G =。

1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潜艇 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达到浮沉自如的目的。

当阀门打开使海水进入水舱,潜艇的自重增大,则潜艇就下沉;反之用压缩空气把水舱内的水排出,潜艇的自重减小,潜艇就会上浮。

(2)热气球综合练习 第四章 浮力一、我会选(每题3分,共75分)1、关于密度公式:Vm =ρ,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 、物体的密度和质量及体积有关C 、物体的密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样的D 、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来说,无论它的质量或体积多少,密度都是相同的2、把质量相同的汽油和柴油分别倒进外形一样的塑料桶中,汽油比柴油装的满,说明( )A 、汽油的密度比柴油的密度大B 、汽油的密度比柴油的密度小C 、汽油的密度和柴油的密度相等D 、无法比较3、两个相同的量筒里,盛放着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则量筒中水和酒精的高度之比为( )A 、1:1B 、5:4C 、4:5D 、3:44、关于浮力的说法中下列正确的是: ( )A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B 、浮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物体的下表面;C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气体或液体;D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 浮力也越大。

5、浸在液体的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 、物体的密度B 、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C 、物体的形状D 、液体的密度6、蜡块悬浮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 要使蜡块上浮, 则应: ( )A 、往筒内加纯酒精;B 、往筒内加水;C 、使量筒倾斜一定角度;D 、把蜡块切成两半后再放入量筒的混合液中。

7、如图所示, 4 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浸在水中, 则受浮力最小的是: ( )A 、A 球;B 、B 球;C 、C 球;D 、D 球。

8、一个木球和一个气球的体积一样大,它们受到空气的浮力( )A 、木球大B 、气球大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9、木块从水底上浮到水面(没有露出水面)的过程中,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块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且浮力大于木块重力;B 、 木块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且浮力大于木块重力;C 、 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且浮力等于重力;D 、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且浮力大于重力。

、10、实心木球和铁球, 没入水中, 铁球下沉, 木球上浮,是由于: ( )A 、铁球比木球重;B 、铁球的体积比木球的体积小;C 、木球受到的浮力比铁球受到的浮力大;D 、铁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木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1、有一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后, 用细线系紧后挂在弹簧秤上称为10牛, 若将其浸没在水中称, 弹簧秤的示数为:()A、10牛;B、0 牛;C、接近10牛;D、接近8 牛。

12、100 克物体放在盛满液体的杯子里, 溢出液体80克, 则:()A、物体将浮在液面上;B、物体将沉入杯底;C、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D、无法确定物体的沉浮。

13、一木块漂浮在水中,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1, 它漂浮在煤油上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V2则:()A、一定是V1<V2,说明水对木块的浮力较大;B、一定是V1>V2,说明水对木块的浮力较小;C、一定是V1>V2,水对木块的浮力与煤油对木块的浮力一样大;D、一定是V1<V2,水对木块的浮力与煤油对木块的浮力一样大。

14、一密度计分别浮在水和盐水中, 则排开液体的体积是:()A、在水中少一些B、在盐水中少一些C、一样多D、条件不够, 不能判断。

15、两个物体分别挂在两个弹簧秤下, 将它们都没于水中, 发现两只弹簧秤的示数减小的数值相同, 那么,这两个物体必有相同的:()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

16、如图所示: 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若将左盘中的木块放入盛水的烧杯内, 水未流出, 那么:()A、天平仍然平衡;B、天平指针向右倾斜;C、天平指针向左倾斜;D、无法确定。

17、如图所示: 将一个物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两种不同液体中,当物体静止后, 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为:()A、F1>F2, ρ1>ρ2;B、F1>F2, ρ1<ρ2;C、F1=F2, ρ1<ρ2;D、F1=F2, ρ1>ρ2;18、一铁球在空气中称量时,重力为4.41牛,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3.43牛,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球所受浮力是0.98牛B、球一定是实心C、球的体积为104米3D、以上都不正确19、一空心铅球, 重4.5牛顿, 体积为0.5 米3, 如果把这个铅球浸没在水中, 则铅球:()A、上浮;B、下沉;C、悬浮;D、无法确定。

20、一木块重4 牛顿, 浮在水面上, 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

若使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 其受到的浮力应等于: ()A、2牛;B、4牛;C、6牛;D、8牛。

21、如图所示, 把同一金属块用线吊着浸入水中的情况, 哪一种情况, 线对金属块的拉力最大:()22、如图所示, 一个物体浮在液面上, 它露出液面的体积为V1,液面下的体积为V2,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比为: ()A、V1:V2;B、V2:V1;C、(V1+V2):V2;D、V2:(V1+V2)。

图二23、质量相同的空心铅球和空心铜球各一个(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放入水中后都悬浮,两球相比较, 则:( )A 、铜球的体积大B 、铅球的体积大C 、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大D 、铅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大24、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筒和实心铁球同时没入水中,静止在图中所示的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 1和F 2的大小关系是( )A 、F 1>F 2B 、F 1=F 2C 、F 1<F 2D 、以上情况上都有可能25、一块冰浮在盐水水面上,当冰全部溶解后,水面将会(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我会填(每空2分,共40分)1、水的密度为 1.0×103kg/m 3,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直瓶子最多能装1kg 的没有,这只瓶子的容积是________ml 。

它最多能装水_______kg 。

3、我们把浮在水面上或其他液面上的物体称作_____________。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阿基米德原理。

5、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船身相对于水面将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不变”)6、如图一所示,一个边长为a 的立方体金属块,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里,金属块的密度为ρ’,已知ρ<ρ’,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 ,它对盛液体的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 。

7、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物体就上浮。

在物体浮出液面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 ,直至 它受到的重力,物体就漂浮在液面。

8、如图二所示,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有溢口的水槽中,在没有把物体放到水槽时,水槽中的水面正好在溢水口;当木块浮在水槽的水面静止不动时,从溢水口溢出的水的体积是75厘米3,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厘米3,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是 牛;木块的密度是 千克/米3。

9、弹簧秤下挂着一金属块,弹簧秤的示数为2.2牛。

当这块金属块浸一半在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1.6牛,这块金属块受到酒精的浮力是 牛,金属块的体积是 米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米。

10、如图三所示,有一木块(密度ρ木)浮在水面,当用一铁块(A 密度ρ铁)放在上面时,木块恰在水面下,如图甲所示,当用另一铁块B (密度ρ铁)吊在木块下时,木块也恰在水面下,如图乙所示,则V A :V B = ,(设水的密度为ρ)三、我会实验(每空2分,共12分):1、不用天平、只用弹簧秤,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定小石块的密度,其方法如下:(1)、用弹簧秤分别称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G′,则小石块的质量m=________;石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________,并可求出V排=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