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热病必须掌握标本关系及顾护胃气——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六
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的临床经验——薛伯寿继承蒲氏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发挥
第29卷 第1期2011年1月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CH I NESE ARCH I VES O F TRAD I T I O NAL CH I NESE M E D I C I NEVo.l 29No .1Jan.201175 省级项目平台中华中医药学刊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的临床经验)))薛伯寿继承蒲氏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发挥刘文军,薛燕星,胡东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摘 要:薛伯寿教授曾拜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为师,继承发挥蒲氏善治外感热病的医疗经验,临床对杨栗山温疫十五方的应用颇有心得,尤其灵活运用升降散,经薛师的灵活运用就成了一方多用,拓展了治疗范围,临床不仅广泛用于外感热病温病,亦用于治疗疑难内伤杂病,往往可提高疗效,薛老认为火热内郁、脏腑受损、升降出入失常是升降散进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机要;升降散使用有其相应的原则,要在辨证;在辨病辩证选方用药基础上合用升降散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升降散;名老中医经验;薛伯寿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1-0075-03Pr ofessor XUE Boshou 's C li n i c al Experi e nce on theAppli c ati o n of Shengji a ng Pul v i s (SJP)L I U W en-jun ,XUE Yan-xing ,HU D ong-peng ,(Guang c anm en H os p ita,l C h i na A cade m y of Ch i nes e M ed i ca lS ci en ces ,Beijing 10053,Ch i na)A bstrac t :P rofessor XUE Bo-shou once lea rned aft e r PU Fu-zhou )t he g rea tm ast e r of traditiona lCh i nese M ed ici ne ,i nhe riti ng and exe rting the m ed ica l experience o fM r PU ˊspec ialit y on trea t m en t o f exopathy feve r .In c linical prac tice ,he hasm uch using experience on F ift een D ecocti on for p l ague f o r mu l a ted by YANG Lis han ,espe ciall y on t he F lexible A p-plica tion o f Shengjiang pulvis(SJ P ).P rofessor XUE fl ex i b l y uses Sheng jiang pulvis(SJP )to t hea t various disea ses and expand t he range of t herapy .In clinica l prac tice ,he use s it no t on l y i n trea t m en t o f exopathy f eve r and feb rile disease but a lso in i n trac tab l e and m iscell anyeous disease .U sua ll y it can i mprove t he cu ra tive e ffec.t In P rofessor XU E ˊopi n i on ,t he pat hogenesis m ain point t hat Sheng jiang pulvis(SJ P )is used t o treat exopathy fever and m isce llanyeous disease is heat -obstruction ,V iscera -da m age or d isorderit y o f ex iting and ente ri ng o fQ .i There is som e co rresponding pri nc i p l e i n using Sheng jiang pulv is(SJ P ).Y ou ought to co m bine Sheng jiang pulvis(SJ P )on t he basis o f integ ra ting disease i dentifica ti on ,synd ro m e differen tiati on and m edicati on usage into i mproving the c linical cura tive effec.tK ey w ords :Sheng jiang pu l v is(SJP );Experience o f presti g i ous TCM spe cialists ;XUE Bo-shou 收稿日期:2010-08-17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资助课题(D08050703020803)作者简介:刘文军(1964-),男,河北承德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与科研。
外感热病应知细察体质有异——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七
30・ 8
世 界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2 1 0 2年第 7卷 第 5期
Wo dJunlf nert r ioa dWetnMeiie 2 1 ,o , o5 r ora o tga dTa t nln s r d n 0 2V k N . l I e di a e c 7
当, 加减 灵活 , 小 儿 素体 虚 弱 , 感 于 风 , 若 易 自汗 , 发
热, 脉浮 缓 , 淡 苔 薄 白 , 枝 汤 用 之 轻 灵 有 效 , 舌 桂 口
外感初起 , 宜选用桑杏 汤加 玉竹、 石斛 、 防风 ; 或用
生脉 饮加桑 叶 、 防风 、 贝 。气郁 外感 初 起 , 选 用 浙 宜
・
国医传承 ・
外 感 热 病 应 知 细 察 体 质 有 异
— —
薛伯寿教授 治疗 外感热病学术 思想 系列谈之七
薛 燕星
【 摘要 】 早在《 内经》 中就 有结 合人 的肤 色 、 体形 、 禀性 、 态度 及对 自然界变 化 的适 应能力 等特
征, 归纳出木 、 火 、 、 五种体质类型 的记载 。体质决定着对某些 致病 因素 的易感性 , 土、 金 水 中医关 于体 质有 异与治疗 有别 积累了丰富经验 , 丰者多痰湿盛 , 如体 治疗 时宜重视化痰利湿 ; 体清瘦者多 火多燥 , 治疗时宜适当清润等。文章 以儿 童及 老年人体 质特点 , 药养生食 疗有别 为例 , 明细察体 质之不 用 说
就慎 用甚 至 不 用小 柴 胡 汤 、 柴 胡 汤 等 , 辨 证 选 大 然
用 大 、 柴胡 汤 为 善 治 / J 发 烧 奥 秘 之 一 ; 枝 亦 小 I L , 桂 为温病 学 派 望 而 生 畏 之 品 , 仲 景 桂 枝 汤 配 伍 精 然
外感热病学ppt课件
③和解少阳法与清泄少阳法虽同治胆病,但所治病 机不同,前者主治寒邪入少阳胆经,郁而化热犯胃, 后者主治痰热侵少阳胆腑,并痰热犯胃。
④清泄少阳法虽有透邪泄热作用,但其清热之力毕 竟较弱,故只能适用于热在少阳,而缺乏以顺应里 热炽盛之证。
⑥一旦阳回脱止,即当留意有无邪火复炽,阴 液欲竭景象,根据详细情况辨证施治。
③小儿病在卫、气阶段,每可因高热而引起搐搦,应 着重清热透邪,热退那么抽搐自止,或酌用息风药, 不宜纯用凉肝息风之剂。
十一、滋阴法 滋阴法是用生津养阴之品滋补阴液的一种
治疗方法,具有滋补阴液,润燥制火等 作用,属于八法之一的补法范畴。
1.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2.增液润肠——增液汤
3.填补真阴——加减复脉汤
7.辛开温润——杏苏散 8.疏表润燥——桑杏汤
运用解表法时,应留意如下几点:
①首先区分外邪性质寒热。
②对于大吐、大泻、失血过多的患者, 以及淋家、疮家原那么上禁用汗法。
③运用解表法应中病即止,汗出邪去为 度,防止过汗伤正。
④兼它证者,该当配合理气、化饮、益 气、温阳、养血、滋阴等法,随证化裁 。
二、和解法
和解法是指具有和解、疏泄作用的治疗方 法,属于八法之一的和法
1.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2.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 3.分消走泄——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 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根本药
4.开达募原——雷氏宣透募原法 5.和解胃肠——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运用和解法应留意的是:
①邪在表未入少阳,邪入里之里实证,以及虚寒证, 原那么上均不可用和法。
运用本法应留意的是:
①外感热病阴液虽伤而邪热亢盛者,不 可纯用本法。
薛伯寿运用升降散经验及治验
薛伯寿运用升降散经验及治验文:杨光导读:升降散是清代杨栗山为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所设。
薛师潜心研究,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系统常见病和疑难杂症,谨守三焦火郁、气机失畅之机,临床随证圆机活法,取效尤佳。
薛伯寿教授是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临床长于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和内、妇、儿科等疑难病症,笔者有幸侍诊其旁,尤见其擅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常出奇取胜,每获良效。
品其奥,悟其道,得其要,叹其妙,现结合病案将其运用本方配合其它方药治疗杂病的经验及笔者学习体会介绍如下。
一、病例介绍例1:失眠头痛张某,男,29岁,2013年3月26日初诊。
失眠、头痛半年余,入眠困难,梦多易醒,每夜睡眠约4个小时,头痛而胀,头晕沉如裹,心烦、胸闷不舒,胃脘胀闷疼痛,偶烧心泛酸,食少纳差,食后堵胀感更甚。
大便干结,小便调。
6岁时曾患风湿性关节炎,双膝关节每遇阴雨天胀痛,近来复作。
高脂血症病史,周身散在小脂肪瘤。
舌边尖红,舌苔白根部厚略腻,脉弦滑。
证属气机壅滞,痰热扰心,治以调畅气机,化痰清热,处方:僵蚕8g,蝉蜕6g,姜黄8g,酒大黄6g,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9g,枳实10g,白芍15g,焦山楂15g,全瓜蒌15g,厚朴8g,杏仁9g,生姜3片,大枣20g。
7剂。
二诊:药后入睡困难明显改善,睡眠时间约6个小时,头痛消失,心烦、胸闷、胃脘胀闷疼痛、双膝关节胀痛大减,已无烧心泛酸,大便畅,仍有梦多、头晕而胀,周身困乏。
守方加炒酸枣仁15g,茯苓15g,防风8g。
服用7剂后,诸症失,随访至今睡眠正常。
按:该患者失眠、头痛,心烦,胸闷,脘胀泛酸,舌边尖红,舌苔白,根部厚略腻,脉弦滑,证属少阳、阳明合病,痰热内郁扰心,气机壅滞百症变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
方用升降散升清降浊,调畅气机,合用大柴胡汤和解泻热,加厚朴、杏仁、全瓜蒌开肺降气。
7剂后诸症减,加炒酸枣仁、茯苓、防风安神祛风而愈。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第23页源自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第24页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第17页
太阳主表, 有麻黄汤、 桂枝汤之异
卫分主表 风温初起 有银翘散 桑菊饮之别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温热初起 有凉膈散 双解散之选
善治者治 其皮毛
暑温初起 有新加香薷饮 栀子豉汤 合白虎汤
第18页
➢尿失禁八月余案:表达了中医扶 正能够祛邪道理,假若用抗生素 ,用解毒药,使中阳更伤,则病 难愈。说明外感热病,正气较强 者,感邪病发于三阳;而体质弱 五脏虚损者,感邪可直中三阴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第13页
从伤寒到温病都非常重视邪之兼挟
外寒内饮
刘案
外寒挟内有热饮 治疗霍案
温热、温疫血分伏火,火 温病挟风、挟湿 有附丽之物,如积滞、痰
饮、瘀血、虫毒等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第14页
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 同
若论治法则大异
融会贯通 叶天士云 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
蒲老指出 “六经、三焦、营卫气血 等辨,皆说明生理之体用, 病理之改变,辨证之规律, 治疗之法则,当相互为用, 融会贯通。”
6 应知患者体质有异
第9页
必先岁气 重视节候
探求中医致病原因 即探求外感何邪
六淫之邪
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专家讲座
春多风邪 夏多暑邪 长夏多湿邪 秋多燥邪 冬多寒邪。
第10页
六淫特点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而 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也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 暑为阳邪,其性酷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 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 气,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炽热易伤津耗气, 炽热易生风动血,炽热易致肿疡
外感热病必先岁气
暑 病宜 治用 香薷 饮 、 加 香薷 饮 、 新 白虎汤 类 ; 为 好 ; 季 选 用 麻 桂 方 凉 冬
为上。
15 9 6年流行 性 乙型脑 炎 在北 京 地 区暴 发 流 行 ,
开始病死率很高。虽然也 采用石家庄有关 治疗经 验, 仍然未能提高治愈率 。蒲辅周老 中医急病人之 所 急 , 阅文献 , 自参 加 北 京 市 儿 童 医 院 、 一 传 翻 亲 第
、
六 淫之邪
淫 即邪 , 因历 史 条 件所 限 , 时没 有 微 观 仪 器 , 当
《 内经 》 谓 “ 邪 贼 风 ” “ 邪 ” 是 直 观 不 能 见 所 虚 ,虚 就 而又客 观存 在 , 贼 风 ” “ 明确 指 出非 自然 六 气 之 风 ,
外邪 既然 当时不 可 见 , 致病 性 质 采 用 风寒 暑 湿 燥 其 火 自然六 气 来 比类 , 分 邪 的 性质 , 是 非 常 科 学 区 这 的设想 。又 因为一 定 的 自然 条 件 , 定 的气 候 产 生 一
一
伐 天 和” 明 白四季热 病 亦 各有 特 点 , 悟六 气 变 更 , 领 与 外感 密切 相 关 , 薛 伯 寿 教 授 指 出 , 疗 外 感 热 故 治 病 必须 掌握 岁气 季节 气 候 , 时 内伤 杂病 亦 要 注 意 有
气 候影 响 因素 , 能 提 高 疗 效 。 四季 热 病 初 起 , 方 春 季病 多从风 温 而 治 用 银 翘 散 、 菊 饮 机 会 多 ; 季 桑 夏
疫病与五运六 气异常有关 , 素 问 ・ 《 六元 纪大论》 云 : 辰戊 之 岁 , 之气 , “ 初 民疠 温 病 , 酉 之 岁 , 之 卯 终
气 , 病 温 ; 申之 岁 , 之 气 , 病 乃 起 , 午 之 其 寅 初 温 子
薛伯寿以四逆散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薛伯寿以四逆散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标签:名医经验;薛伯寿;四逆散;脾胃病薛伯寿先生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临床学家,20世纪70年代师从全国中医大家蒲辅周,深得真传。
薛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辨证,善用经方,用药轻灵,以擅治热病及内、妇、儿疑难杂症而著称。
笔者作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人员,有幸跟师侍诊1年,获益匪浅。
现将薛老以四逆散为底方治疗脾胃病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薛老认为,凡病之发生与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故治病者,必先顾脾胃之盛衰。
如防治外感须助胃气,因卫气来源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玉屏风散用白术健脾即本于此。
凡治内伤杂病尤应重视胃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治疗内伤杂病须时刻不忘胃气。
调理脾胃,则讲究升降润燥通补,权宜而施。
用药上,四逆散为疏肝和胃、升清降浊、以通为补的效方。
五脏之中,脾胃居中央,为后天之本,素有“中州”之称。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化,完成后天的纳化功能。
脾属脏,为阴土,喜燥恶湿、主升,以上升为顺;胃属腑,为阳土,喜润恶燥,主降,以下降为和。
脾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纳一化、一表一里,形成制约、互用、协调、和合的平衡关系,共同完成后天的受纳、运化、培育、濡养功能。
脾胃居于中焦,是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肝肾。
故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
倘若升降失调,出入障碍,必会产生病理现象,《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由此可见,脾胃行使的特殊功能主要是通过升降出入运动体现。
薛老认为,脾胃病的病因不外乎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情志内伤、外感时邪,这四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而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病变。
但情志失调的先导作用尤其重要,现代临床许多消化系统疾病都与情志失调有关,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肿瘤等均与情志失常有关。
外感热病必须处理好邪正关系及注意兼挟——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五
外感热病必须处理好邪正关系及注意兼挟——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五薛燕星;陈劲松【期刊名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1(6)11【摘要】邪正关系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相互对立制约的重要因素,正虚易感外邪,邪犯必伤正气。
外感热病虽以正虚为根本原因,然不可妄补,皆宜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如何正确处理好复杂之邪正关系,就某种意义而言,扶正是为了更好地祛邪;祛邪是为了尽快恢复失和之正气,但必须做到扶正不碍邪、祛邪勿伤正。
正气失和,外感热病就常易出现兼挟,无论伤寒、温病均应重视邪之兼挟,临证邪及兼挟,必须要同治分消。
文章就伤寒、温病的证治,举临床医案为佐证来探讨强调邪正关系在外感热病发生治疗转归中的作用以及运用分消法治疗兼挟证的重要性。
【总页数】2页(P924-925)【关键词】邪正;兼邪;外感热病【作者】薛燕星;陈劲松【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舰船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4.2【相关文献】1.外感热病首先要精研《伤寒论》——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之二[J], 薛燕星2.外感热病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之四 [J], 薛燕星;胡东鹏;陈劲松3.外感热病应知细察体质有异——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七[J], 薛燕星4.外感热病必须掌握标本关系及顾护胃气——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六 [J], 薛燕星;陈劲松5.外感热病必先岁气,重视节候——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三[J], 薛燕星;姚魁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薛伯寿谈治疗外感热病应知患者体质有异
一
b 旦 璺丛 i n , uu t2 1 . 12 c eA g s,0 0 Vo. 9 j
薛伯 寿谈 治疗外感 热病应 知患者体质有异
刘文 军 薛燕 星
【 要 】 蒲 辅 周 先 生 为 擅 治 外 感 热 病 的 大 师 , 伯 寿 教 授 为 其 入 室 弟 子 , 其 真 传 。 薛 师 强 调 治 疗 外 感 热 病 应 知 患 者 体 质 摘 薛 得
挥 。 师认 为病 随体 异 , 薛 阳盛 之体 , 感寒 易 辛 汤 、 屏 风 散 加 附子 或 补 中 宜 玉
益 气 汤 合 玉屏 风 散 益气 解 表 ; 阴虚 外 感 , 用 桑 杏 宜
足 之体 , 感温 亦寒 化 。重视 内因正气 , 须善 于 掌握 必
衄 , 以不 能 用 麻 、 、 之 类 的 温 热 药 品 ; 反 ; 所 桂 附 相 某 中央 首 长 系 寒 体 。稍 受 凉 即 咳 喘 肢 冷 ,痰 多 白
稀 。 用麻 、 、 常 桂 附之 类 的温 热 药 才 见 效 , 不 能 用 而
,
【 关键词 】 体质有异 ; 外感热病 ; 名中医经 验 ; 薛伯寿
蒲 辅周 老先 生 曾云 f “ 1 外感 热病 是 中医宝 库 中 1 :
最为 可贵 的部分 , 中医辨 证论 治水 平 的提 高 。 键 在 关
如体丰者多痰湿盛 , 治疗 时 宜重 视 化 痰 利 湿 : 清 体 瘦者多火多燥 , 治疗 时 宜适 当地 清 润 : 虚 者 多 血 阴 热 火 旺 , 病 后 治 疗 时宜 滋 阴降 火 ; 虚 者气 弱 虚 生 阳 寒 , 病 后 治 疗 时宜 益 气 温 阳 ; 阳两 虚 者 多 气 血 生 阴 亏损 , 病 后 治 疗 时 宜 阴 阳兼 顾 , 血 双 补 。 阳虚 生 气
清代名方——升降散薛伯寿教授应用经验
清代名方——升降散薛伯寿教授应用经验应用升降散要在火热郁闭以之“开窗散热”凡外感内伤,郁久多变为热、热极为火,内迫气机,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故火热内郁,升降失常是诸多外感内伤疾病共有的病机焦点,谨守病机,可以应用升降散化裁治疗多种疾病。
薛师治疗火热郁闭升降失常者,强调清宣与清泻并举, 喻之为“开窗散热”反对一见热象即迭进苦寒之品以致冰伏。
活用升降散着眼于调理气机升降以升降散调理气机升降出入,是导师遣方特点之一。
升降失常分为虚实两个方面, 升降散乃攻邪之方,主要用于阳、热、实证。
薛师运用升降散,体现了以气不以质的思想,“气”指气机升降之势,如脾升胃降,肝升肺降。
质是指有形物质,如汗、二便。
对升降散配伍的认识上,白僵蚕、蝉蜕意不在强责其汗,乃透气于外。
引清气上达之意;姜黄、大黄意不在强通其便,乃凉降郁热,引浊阴下行之意,取辛以开郁,用凉以清热,旨和其阴阳,调其升降。
应用升降散的用药变化薛师应用升降散的用药变化特点上,常以辛苦凉之片姜黄代“大寒”之姜黄, 以酒大黄代替生大黄,一者使升降散寒性有减,且缓其攻下之性,避免冰伏伤正之弊, 更有利于郁热的解散,有用寒勿远热之意,二者原方有酒,用酒军有尊原方之义。
对于热入营血而见斑疹者,以焦大黄易酒军,取其清热凉血消瘀,外感热病初起或湿热内郁、大使不爽者,以炒栀子代替大黄,以其清利三焦而不易冰伏。
对于儿童合部分老年患者,主用蜂蜜送服药,亦属尊原方之义。
薛师使用升降最常用药量僵蚕8-10g,蝉蜕4-6g,片姜黄8-10g,酒大黄5-6g。
用药量轻,意在调理气机,不在大汗峻下,可免药物过量致郁之弊。
升降散的使用原则升降散的使用范围较广,所治病证复杂,临证宜以病邪、病性、病机;病位统之。
通过分析升降散的配伍原则,所用药物的作用、涉及的脏腑、结合导师治验认为升降散的使用原则如下:凡由火(热)为主、兼挟风(内风、外风)、湿(内湿、外湿)、痰、瘀所致者,具有阳、热、实性质,以郁为病机特点的表现为心、肺、脾、胃、肝气机升降失常的一类病证均可辨证运用升降散。
薛伯寿教授治疗低热经验介绍
合 ,在 内属 络 肝 胆 ,联 系 脏 腑 、组 织 、器 官 。通 过 生
薛 老师认 为其 一 药 二 用 ,兼 有疏 泄 邪 气 及 调理
成运行气血 、调节 气机升 降,来调控 整个机体 的正 气机 的作 用 ,为治疗 低热 的要药 。
常运 行 。虽然 三 焦之 体 历 来 就 有 争 议 ,但 三 焦 的 功 1.1.4.2 香附 辛 微苦甘平 ,《本草 纲 目》认为 :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3.The internal injury is commonly combined in the treatment.The occurrence of the
exogenous diseases is taken as the turning point.In the treatment,radix bupleuris is com monly used to pro— m ote qi activity,harm onizes and benefits spleen qi.The cold and wargn therapies are used in com bination for the mixture of cold and heat disorders.On the base of the treatment for harmonizing the pivoting function,the herbal medicine for expelling wind and clearing heat is added.In the paper,the pair herbs are introduced as one of the experiences of Prof.Xue,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huangqi ehifeng decoction.
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的认识
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的认识薛生白用药独具巧妙之处在于将熄风止痉药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认为熄风止痉药物既可走肌表分消湿热,又可疏肝解郁,还可活血通络,一药四用。
故其选用地龙和诸藤,同时发挥熄风止痉、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之功,值得认真学习研究。
清代名医薛雪,字生白,自号一瓢。
他所著《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鉴别等方面都做了精辟的阐述。
笔者通过对方名、病机、诊断、治法、方义、鉴别六个方面的分析,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引起同道对该条文的重视,从而促进临床诊治湿热病水平的提高。
方名:薛氏4号通络熄风方薛生白《湿热病篇》第四条曰:“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遂中。
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但书中并无具体明确的方名,笔者恩师已故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将其命名为“薛氏4号方”。
命名为“薛氏4号方”,一是能体现方剂的归属,二是能体现方剂的具体出处。
李士懋教授根据该条列举的三个主要症状“口噤、四肢牵引拘急、角弓反张”,而后将其进一步命名为“薛氏4号通络熄风方”,体现了该方的功效,达到了见叶知秋、纲举目张的效果。
病机:湿热中阻、气郁化火、肝风内动湿热的病变中心在中焦脾胃。
若因过食辛辣油腻、醇酒损伤脾胃,或由于外感湿热病邪留于脾胃,形成中焦脾胃湿热证。
中焦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中焦湿热留恋不解,气机郁结闭阻,势必影响三焦和肝胆生理之相火(或称为少火)之正常流通,少火郁结而成病理之相火(或称为壮火或贼火)。
病理之相火妄动,则热极生风,从而导致筋脉拘急形成肝风内动证。
肝风窜入阳明经则出现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肝风窜入太阴经则出现手足拘挛、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
若风助火势,风火相煽,风火上炎,扰乱神明,则神识迷乱。
若风火上炎,有升无降,常度尽失,则气不得返,还可形成神志昏迷之厥证。
薛伯寿教授调畅气血升清降浊治疗疑难杂症经验
薛伯寿教授调畅气血升清降浊治疗疑难杂症经验刘文军;薛燕星;胡东鹏【摘要】薛伯寿教授拜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为师,继承发挥蒲氏畅气血、重升降的医疗经验,临床非常重视调畅气血升清降浊,辨治内伤妇科疑难杂症,取得很好的疗效.内伤疾病倡用和法以调畅气血,重视升降着眼于调理气机,对妇科疾病的诊治以调理温通气血为主.如擅长应用调气活血的黄芪赤风汤治疗疑难杂症,活血利水的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患,行气解郁的柴胡剂、越鞠丸等治疗郁症,活用升降散以调理气机,都取得很好的疗效.【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5(008)002【总页数】3页(P213-215)【关键词】调畅气血;升清降浊;名老中医经验;薛伯寿【作者】刘文军;薛燕星;胡东鹏【作者单位】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名老中医研究室;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作者单位: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刘文军),名老中医研究室(薛燕星),内分泌科(胡东鹏 )薛伯寿教授为北京首都国医名师,全国师承制继承人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师从中医泰斗蒲辅周老先生达13年之久,继承和发扬了蒲老的许多宝贵经验,对各种外感热性病、疑难杂症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继承蒲老调气血重升降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蒲老讲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气血通为生命之道,并倡用升降散。
薛教授继承发挥蒲氏调畅气血、重视升降的医疗经验,治疗内科妇人疑难杂症,如擅长应用调气活血的黄芪赤风汤治疗疑难杂症,活血利水的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病,行气解郁的柴胡剂、越鞠丸等治疗郁症,活用升降散以调理气机,都取得满意的疗效。
1.1 倡用和法以调畅气血薛教授认为各种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人体的“失和”,其原因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治疗的关键在于气血、五脏六腑功能和谐,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非常大,导致心理失衡者很多,官场和经商者往往殚思竭虑,得意者踌躇满志,失意者意志消沉,闷闷不乐;脑力劳动者往往安逸少动,饮食和生活没有节制,以至大腹便便,腹中充满脂肪等垃圾。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三十三热证: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走窜欲泄。
宜大剂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连翘、紫草、茜根、银花等味。
雄按:以上四条,吴本无之。
丹皮虽凉血,而气香走泄,能发汗,惟血热而瘀者宜之,又善动呕,胃弱者勿用。
热逼而上下失血、汗血,势极危而犹不即坏者,以毒从血出,生机在是。
大进凉血解毒之剂,以救阴而泄邪,邪解而血自止矣。
血止后须进参,善后乃得。
汪按。
善后宜兼养血。
汗血,即张氏所谓肌衄也。
《内经》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方中当增入咸寒之味。
此说未知何人所注,亦甚有理也。
汪按。
可加牡蛎并有止汗之功。
不嫌其涩。
此注乃后人所附。
评语未羼入原注者他条。
俱与原注并合。
不可分析矣。
雄按:此条本文但云“热证”,是感受暑热而不挟湿邪者也。
暑热之气,极易伤营,故有是证。
章氏乃云:此篇所谓湿热,即是暑也。
然则此条不曰湿热,而曰热者,又是何病耶?夫寒暑二气,《易经》即以往来对待言之矣,后之妄逞臆说者,真是冷热未知。
辛甫云:辨得是。
三十四湿热证:七八日,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
雄按:吴本有“二便自通”句。
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香凉泄、芳香逐秽,俱不效,此邪入。
雄按:吴本下有“手”字。
厥阴,主客浑受。
宜仿吴又可三甲散:醉地鳖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
雄按:吴本无此味。
柴胡、桃仁泥等味。
暑湿先伤阳分,然病久不解,必及于阴,阴阳两困,气钝血滞而暑湿不得外泄。
雄按:据章氏以此为薛氏自注,然叠以暑湿二气并言,以解湿热病证,若谓暑中原有湿,则暑下之湿,又为何物乎?一笑。
余恐后学迷惑,故不觉其饶舌也。
遂深入厥阴,络脉凝瘀,使一阳少阳生气也。
不能萌动,生气有降无升,心主阻遏,灵气不通,所以神不清而昏迷默默也。
破滞通瘀,斯络脉通而邪得解矣。
海昌许益斋云:此条即伤寒门百合病之类;赵以德、张路玉、陶浓堂以为心病。
徐忠可以为肺病。
本论又出厥阴治法,良以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元气不布,邪气淹留。
乃祖仲景法,用异类灵动之物,鳖甲入厥阴,用柴胡引之,俾阴中之邪,尽达于表。
薛生白“余邪清透”学说对疫病瘥后调护的指导作用浅析
薛生白“余邪清透”学说对疫病瘥后调护的指导作用浅析作者:向阳张敏曾楚华吕文亮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4年第05期【摘要】薛生白所著《濕热病篇》是临床指导湿热病乃至湿热疫辨治的经典性著作,其清透湿热余邪的辨治思想较为系统。
经分析发现,薛氏尤其注重湿热余邪留滞三焦、经络、肝胆等脏腑的影响,治疗方面常结合各脏腑的功能特点,注重气机的条畅与气阴的清补。
当余邪留滞三焦时,采用宣畅三焦气机之法;针对余邪留滞经络之轻者采用养阴以祛邪,重者则采用活血通络、破滞散瘀之法;当邪留肝胆时则采用清热利胆、养心安神之法。
针对湿热化燥伤阴、中气不足的状态,倡导调补中气,促使气机和畅;兼见肺胃阴虚者,则采用补肺养阴法治之。
薛氏在用药方面注重用清轻宣化之品宣畅三焦湿热余邪,多选用药食两用之品清补气阴。
同时,也倡导鲜药取汁送服香燥药物、特殊炮制等特色疗法的运用,对临床湿热疫瘥后调护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湿热病篇》;瘥后调护;薛生白;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10-0010-04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10.zgmzmjyyzz202410003An Anal ysis of Xue Shengbai’s Idea of “Clearing and Penetrating the Remaining Evil” on the Post-disease Care of Epidemic DiseasesXIANG Yang1 ZHANG Min1 ZENG Chuhua1 LYU Wenliang2*1.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China;2. Institute of Epidemic Diseases,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430065,ChinaAbstract:Xue Shengbai’s book Shi Re Bing Pian is a classic work for clinical guidance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damp-heat diseases and even damp-heat epidemics, and his idea of clearing the residual evil of damp-heat is more systematic in its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After analysis found that Xue’s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residual evil of damp-heat stagnation of the Sanjiao, Meridians, Liver and Gallbladder and other viscera, treatment often 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scera, focusing on the smooth flow of qi and qi-yin clearing andtonic. When the residual evil stagnates in the Sanjiao, the method of clearing the qi of the Sanjiao is used; for the lighter cases of residual evil stagnating in the meridians, the method of nourishing yin is used to dispel the evil, and for the heavier cases, the method of invigorating blood to open the meridians, breaking up stagnation and dispersing stasis is used; when the evil stays in the liver and gallbladder, the method of clearing heat to benefit the gallbladder and nourishing the heart to calm the mind is used. For the state of damp-heat, dryness and yin injury, and deficiency of middle qi,he advocates tonifying middle qi to promote the smooth flow of qi; for the deficiency of lung and stomach yin, he adopts the method of tonifying lung and nourishing yin. In terms of medicine, Xue focused on the use of light and cathartic products to promote the release of damp-heat residual evil in the three jiao, and the use of medicinal and food products to clear the qi and yin. At the same time,he also advocates the use of fresh herbal juice to deliver fragrant and dry drugs, special concoction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 therapies, which have strong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clinical post-disease care of damp-heat epidemics.Key words:Shi Re Bing Pian; Post-malarial Care; Xue Shengbai;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薛生白是中医学史上著名的温病学家,所著《湿热病篇》是温病湿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性著作,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薛生白湿热病诊治学术思想
(一)湿热病的病因与发病 湿热病是“内外合邪”而发病 外因--------湿热病邪 内因--------素体脾胃失调,湿邪内停 (二)湿热病感邪途径 “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 十之八九”。病邪首犯部位“邪由上受,直趋 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三)湿热病病机特点 病变中心在脾胃--湿热熏蒸,脾胃升降失司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2019/4/17
29
邪入营血(4)
[原文]33 湿热证,上下出血或汗血,毒邪深 入营分,走窜欲泄。宜大剂犀角、生地、赤芍、 连翘、紫草、茜根、银花等味。 本条讨论湿热化燥,热盛动血证治。 证候:上下失血或汗血。 治疗:清热凉血解毒。
2019/4/17
30
三、湿热变证类证证治
一、变证 薛氏在湿热证提纲自注中说:“病 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 者,多见厥阴风木。……故是证最易耳聋、干 呕、发痉、发厥。皆是湿热证兼见之变局。” 湿热病以阳明太阴(脾胃)为主—(少阳厥阴) 变证—痉厥、呕吐
13
2019/4/17
薛氏对于湿病用汗法,告诫有三: 一是不宜辛温峻汗,如麻黄、桂枝之类,以防湿 热之邪蒸腾上逆 二是湿温在表,初起未化热时仍宜微汗之,如湿 在表分用藿香、苍术、羌活,腠理暑邪内闭用薄 荷等即是。 三是湿温初起,卫气同病,虽有表邪,但毕竟以 湿邪困脾为主,故不宜辛温发汗,只宜芳香宣化 兼淡渗利湿,如藿朴夏苓汤之类。 赵绍琴领悟温病之“汗”是使卫气通调,三焦升 降,气机流畅,表气疏和,皮肤似有小汗,若用 发汗药专求其汗,必导致津液耗伤。
2019/4/17
14
邪在气分(1)
顾伯康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
顾伯康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
潘宾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0(14)1
【摘要】上海龙华医院外科教授顾伯康,行医任教数十载。
擅治皮肤科疑难病证,尤对以肾阳虚见证为主的慢性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局限性硬皮病、素质性湿疹、银屑病、皮肌炎等,疗效确切。
余侍诊在顾老身旁。
【总页数】4页(P2-5)
【关键词】皮肤病;中医药治疗;顾伯康;验案
【作者】潘宾
【作者单位】黄山市屯溪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5;R249.7
【相关文献】
1.顾伯华治疗外吹乳痈的经验 [J], 顾乃强;顾乃芬
2.顾伯康教授运用壮阳法治疗皮肤病验案 [J], 潘兵
3.外感热病必须掌握标本关系及顾护胃气——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之六 [J], 薛燕星;陈劲松
4.顾伯康教授佐用潜镇药治疗皮肤病经验 [J], 潘宾
5.顾伯华教授治疗乳癖的经验 [J], 潘兵;陈素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内科急症——
湖北中医学院 凃晋文 2006.2
外感热病是中医内科急症中常见、多发 病症之一 系以发热为主的多个证候 具有起病急、变化快、传变迅速、病程 较短的特点 临床治疗有时比较棘手,尤其难以及时 迅速控制热势,使体温降至正常
中医治疗外感热病历代均有记载,确有 良效。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中医界为逐步 提高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疗效,增 强中医对急、危、重症的应急和应变能 力开展了系列研究
表里俱热
八纲辨证,寒温融合
里 证 期
气分热炽 热结肠胃 温热壅肺 湿热困脾 肝胆湿热 膀胱湿热 湿热痢疾
清热
化湿 通下
八纲辨证,寒温融合
里 证 期
气营两燔 邪热入营 邪热入心 热极生风 阴虚动风 血热发斑 阴竭阳脱
清气凉营
凉血开窍熄风
益气回阳养阴
八纲辨证,寒温融合
方
法
1、观察对比法:认识热病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
1、不要过分强调表证存在与否 2、不拘于腑实便结 3、不宜过分强求脉证相符 4、不宜过多强调正虚
谢 谢!
-- 邪初入营,先凉血散邪,不必等血分证出 现再用血药, “药先于证” 3、与选择特效方药的关系:在临床过程中,注意 收集对单病种有效的方和药
截断扭转,温毒同治
五、理
由
1、叶氏认识了温病全过程的发展规律,但 没有掌握截断扭转的方法,采取有力措 施治疗疾病,防止向重症传变 2、现代运用截断的方法,选取特效药物治 疗热病,阻遏热势,常取良效 3、医师不仅要认识疾病的发展规律,还要 能够截断和扭转疾病的发展
截断扭转,温毒同治
临床上以卫气营血为辨证方法,清热解毒为 治疗手段,贯穿于各阶段始终,是顿挫热毒, 防止逆变的关键 在临床研究中,把握温病“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医传 承 ・
外 感 热 病 必 须 掌握 标 本 关 系及 顾 护 胃气
— —Biblioteka 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 系列谈之六
薛 燕 星 陈 劲 松 【 要】 外感多实 , 摘 实有六淫 、 疠之 分 , 有体质 素虚或 因病致 虚者之 异 , 疫 亦 临床所 见往往 错综
复杂 , 标本难 明 , 虚实互见 , 必须分主次 , 辨缓 急。一般病轻可标本兼治 , 据情 有所侧重 , 治本而兼 应 或
治标 , 治标 而兼 治本 ; 重 , 或 病 则应择标本 、 先后分治 。薛伯 寿教授认 为 , 治疗外感 热病 重视标 本缓急
以 确 定 正 确 治 则 , 为 治 病 救 人 的要 妙 之 一 ; 外 胃为 卫 之 本 , 气 来 源 于 中 焦 , 气 强 者 卫 气 始 固 , 实 另 卫 胃
・
1 8・ 01
世 界 中西 医 结合 杂 志 2 l 年 第 6卷 第 1 O1 2期
w0i Junl fnertdTaioa adWet nM dc e 2 1 Vo. , o.1 r orao It ae r t n1 n s eii 0 1 16 N 2 d g di e
大 小便 为升 降 出 入之 新 陈代 谢 废 物 排泄 之 门 ,
出入废 , 降息 就必 导 致 生 命 危 险 。治 疗 目的是 为 升 了恢 复 人 体 的健 康 , 除 注 意 疾 病 本 身 标 本 还 不 故
气 为标 ; 则 治 标 , 则 治 本 。 问 者 并 行 , 则 独 急 缓 甚 行 。强 调 :不 明标本 , 足 以求 因 ; 明标 本 , 足 “ 不 不 不 以审 证 ; 明标本 , 足 以论 治 。 不 不 ” 中医学在 标本 缓 急 的理 论 中 , 已经 触 及 到 主要
病 的根本 矛盾 或 主要矛 盾 , 标 ” 似 于其 他矛 盾 。 “ 类 从本 质 上 说 , 是 决定 者 , 是 被 决 定者 , 本 标 本病
此 即为 “ 急则 治其 标 , 则 治 其 本 ” 缓 的道 理 。外 感 热 病尤 其 t, 闭 阻 不 通 , 邪 毒 而 闭 , 宜 宣 肺 开 1/ 便  ̄1 因 急 鬼 门洁 清腑 , 可选 麻 黄 连 翘 赤 小 豆 汤 , 越婢 加 白术 、 三物 香薷 饮 合 五 苓 散 或 合 猪 苓 汤 等 ; 环 衰 竭 , 循 可
寒 易伤 阳 , 点 护 脾 益 气 。《 寒 论 》 阳病 , 黄 重 伤 太 麻
汤 中用 甘草 , 枝 汤 方 中用 甘 草 、 枣 ; 阳病 , 桂 大 少 小
病本 质 一致 , 知 大青 龙 汤 主 之 ; 《 易 而 伤寒 论 》 十 三 九条 : 伤寒 脉浮 缓 , 不痛 , 重 乍 有 轻 时 , 少 阴 “ 身 但 无 证, 大青 龙汤 发 之 ” 此 为外 寒 郁 闭过 盛 , , 正气 被 遏 , 病尤 急 重 , 少 阴证 , 以真 辨 假 , 本 不 一 致 , 无 即 标 必 透过 假 象达 到治 病求本 而 知用 大青 龙汤 发之 。
本病 的时候 , 就应 该先 治标 , 少 阴有 三 急下证 。 如 标本 一致 , 现 为 真 寒 、 热 、 实 、 表 真 真 真虚 , 脉证 与病 本 一 致 , 床 易 辨 ; 标 本 不 一 致 , 现 为 假 临 而 表
《 内经》日 :有 胃气者生 , 胃气 者 死 。 薛 师认 “ 无 ” 为, 凡病 之发 生转 归 莫 不 与 脾 胃有 关 , 察病 者 , 故 必 先察 脾 胃强弱 , 病 者 , 先 顾 脾 胃盛 衰 , 强 调 治 治 必 并
故外感热病治疗 当始 终护 胃气存津液 。
【 键词 】 标本 ; 关 胃气 ; 外感热病 【 中图分 类号 】 242 【 R 5.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63 6 1(02 1 — 08 0 17 — 63 2 1)2 11 — 2
一
般来说 , 因为本 , 状 为标 ; 病 症 正气 为 本 , 邪
阳明腑 实之证 有 三 急 下 , 邪 而 达 到护 正 ; 阴病 , 逐 少 亦有 三 急下证 , 粮 之 师 , 水 一 战 以 求邪 去正 安 , 无 背
矛盾 和 次要 矛盾 的 问题 。复 杂 的事 物 , 了主 要 矛 除 盾之 外 , 还包 含着 许 多 被 主要 矛 盾 规 定 和 影 响 的其 他矛 盾 。在一 定 意义上 , 内经》 说 的“ ” 似疾 《 所 本 类
疗 外感 热病 尚须 时 时顾 护 脾 胃 , 可 损 伤 中气 。伤 不
寒、 假热 、 实 有 赢 状 、 虚 有 盛 候 的病 状 者 , 难 大 至 则 以辨 别 , 必须 透 过 现 象 而 求 本 质 , 须 掌 握 以真 识 必
假, 假象 亦 与真 象 有 异 , 加 以仔 细鉴 别 。如 : 浮 而 脉 紧, 发热 恶寒 , 疼 痛 , 汗 出 而 烦 躁 者 , 脉 证 与 身 不 此
选通 脉 四逆 汤 ; 性 肾衰 则 可选 真 武 汤 、 匮 肾气 慢 金 丸 加减 ; 尚有 急 开支河 , 畅通大便 , 秽毒 分 消 。 逐
可 以决定 标 病 , 是 , 决 定 者 也 会 反 过 来 作 用 于 但 被
决定者 , 事物之问总是相互作 用 的, 以同时还要 所 看到 标病 对 本 病 的 影 Ⅱ 当 不 排 除 标 病 , 难 于治 向, 就
够, 更要 考 虑 病 与 人 之 关 系 , 须 把 人 体 的损 益 安 必 危放 在第 一位 , 如《 问 ・ 本 病传 论 》 :小 大 正 素 标 说 “ 不利 , 治其标 , 大 利 , 其 本 。先 小 大 不 利 而 后 生 小 治 病 者 , 其本 。 外 感 热 病 怕 大便 秘 结 , 《 寒 论 》 治 ” 故 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