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欣赏唐诗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的一些探讨。
第一,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要注重感受。
唐诗宋词作为文学艺术形式的精华,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和人性的揭示。
教师可以通过对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感受能力,比如背诵朗读、诗词创作、绘画等,让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和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要注重审美。
唐诗宋词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文学艺术的创造。
教师在鉴赏诗词时,要带领学生关注诗词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韵律、修辞、意象等方面。
可以通过诗词赏析、对比分析、诗词名句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欣赏诗词的音韵美、形象美和艺术技巧,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要注重思考。
唐诗宋词作为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教师可以通过对诗词背景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去思考诗词中表现的思想与意义。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演练、思辨角逐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深层理解和思考能力,让他们从诗词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
第四,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要注重创作。
唐诗宋词的鉴赏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更应该是主动的参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创作诗词,通过模仿、改编等形式创作自己的作品。
可以开展诗会、诗歌比赛等活动,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可以使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培养和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通过感受、审美、思考和创作等方面的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古诗词的欣赏与理解
古诗词的欣赏与理解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情感。
它们以深邃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们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内心世界。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的欣赏与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诗意境界。
一、了解古诗词的背景与历史古诗词是时空的产物,在欣赏与理解时,我们需要了解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例如,唐代的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描绘了丰富的北方山水景色,而南宋的苏轼则以清新豪放的笔触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通过了解古代文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二、把握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古诗词以简洁、形象、意蕴深远而著称。
它们通常使用押韵和平仄来构建韵律,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在欣赏古诗词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其节奏感和音律,体味其中蕴含的韵律之美。
同时,古诗词常采用象征和意象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欣赏时,我们可以寻找其中的意象和隐喻,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三、注重古诗词的语言表达古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想象力,通过凝炼的词句和巧妙的修辞来表达丰富的意境。
在欣赏与理解时,我们要注意品味其中的每个字词,探究其意义和修辞手法。
例如,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月亮比喻为床前的明光,形成了独特的想象空间。
我们应该注重每个字词背后的意蕴,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与意义。
四、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境遇古代诗人的生平和境遇经常与他们的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和情感状态,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
例如,杜甫的诗篇大多描绘他身处困境和社会动荡的经历,透露出他对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读者在欣赏杜甫的作品时,可以结合他的生平了解,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的情感与思想。
五、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尽管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时代性,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对于现代人依然有着共鸣和启迪的价值。
唐诗宋词欣赏领略唐宋文化之博大精深
唐诗宋词欣赏领略唐宋文化之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欣赏领略唐宋文化之博大精深唐宋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在文学方面尤其辉煌灿烂。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至今仍为世人所赞美。
通过欣赏唐诗宋词,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唐宋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怀与智慧。
一、唐诗欣赏唐诗是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题材广泛,表现手法独特,而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唐代的诗人们,如杜甫、李白等,通过他们的作品,将人生百态、社会风貌、自然景观等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作者怀念已故的弟弟的情感:“战国策,干戈动。
野草尽,天涯路。
谢公最爱杜陵春,说了不知行路难。
”这首诗通过对兄弟之间深厚情感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另外,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摹出一幅月夜思乡的图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字字珠玑,表现出了旅途中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二、宋词欣赏随着唐代文学的辉煌时期结束,宋代文学掀起了一股新的文学热潮,宋词应运而生。
宋词与唐诗相比,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追求意境的深邃。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词中表达着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开篇即刻画了作者对明月的思念之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境界。
另外,辛弃疾的《青玉案》也是宋词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词以知命的豪情、痛惜国家危难的悲壮感情为主线,体现了作者的忠诚与激情:“只因双溪走,独自脸凝霜。
船上唱歌声,声断无人听。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词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对于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冷漠给予了深刻的思考。
三、领略唐宋文化之博大精深通过欣赏唐诗宋词,我们可以深刻领略到唐宋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宋文化不仅集中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军事等,还包含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个人情感。
唐诗宋词的欣赏与解读
唐诗宋词的欣赏与解读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唐诗宋词的欣赏与解读,希望能够带领读者走进这些经典之作的世界。
一、艺术风格的欣赏唐诗宋词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每一首作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有的作品以雄浑豪放的气势著称,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以其宏大的气势和豪放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而有的作品则以细腻婉约的风格著称,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首词以其柔美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尽思念之情。
欣赏唐诗宋词的艺术风格,需要我们对诗词的音韵、格律和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唐诗的律诗有七言、五言和绝句等不同的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音律和韵律规律。
在欣赏唐诗时,我们可以通过品味诗句的音韵和节奏,感受到作者的思绪和意境。
同时,唐诗宋词的意境也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作者巧妙的描写和运用意象,诗词中常常能够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二、文化内涵的解读唐诗宋词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每一首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解读这些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首先,唐诗宋词常常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通过描写牵牛织女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七夕的思念之情。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和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义和情感。
其次,唐诗宋词也常常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描写明月和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从五个方面入手,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
从五个方面入手,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下面从以下五个角度简析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方法。
一、正面描写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解说】正面描写晚秋落叶纷飞,江水滔滔东流的雄阔壮美之景。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解说】正面描写了山村幽雅宁静的田园生活氛围。
二、侧面描写(衬托)(间接)1.衬托分映衬和反衬。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2、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
如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答案是D项: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作者是通过问答、责问慨叹绿肥红瘦,将怜花伤春之情,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是间接抒情,而不是直抒胸臆。
三、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1.《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正面描写是:天姥连天向天横【解说】直接说天目山很高,直插云霄,侧面描写是: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解说】天姥山的高度超过了五岳和赤城。
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也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五岳、赤城、天台都从侧面衬托天目山的高大。
2、动静结合《归园田居》诗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用狗的吠叫声衬托巷子里的宁静,用鸡的鸣叫声衬托环境的幽静,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安逸、宁静,不似官场生活的喧嚣、嘈杂,表达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抓住田园生活的特点,自然环境的特点,按照从近到远、从低到高的顺序,对诗人生活的环境进行描写。
唐诗宋词鉴赏技巧总结大全
唐诗宋词鉴赏技巧总结大全唐诗与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巅峰,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成就。
对于爱好古文的人来说,学会欣赏和理解唐诗宋词的技巧十分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些鉴赏唐诗宋词的技巧,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了解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唐诗和宋词所产生的时间跨度较长,而且受到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时代背景对于正确理解和鉴赏诗词作品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家族背景、学识修养、政治地位等方面的信息,并了解当时社会、文化等背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二、把握主题与意境唐诗和宋词多以抒发情感、描绘景物为主题,通过各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鉴赏唐诗宋词时,要善于捕捉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主题是诗词作品的核心思想,而意境则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象征手法来表达主题的美感。
通过理解主题和意境,可以更好地领略诗词作品的艺术价值。
三、重视修辞手法的应用唐诗和宋词的修辞手法非常丰富,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
修辞手法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和形象的有力工具,也是诗词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鉴赏唐诗宋词时,要仔细分析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四、注重韵律和音韵唐诗和宋词都有严格的韵律和音韵要求,这也是诗词作品独特的音乐美。
在鉴赏唐诗宋词时,要留意作品的韵律节奏和音韵变化,体会其中的音乐之美。
可以通过读诵诗词,感受拗句、平仄和对仗等元素对于整体音韵的影响。
五、注重词语和意象的解读唐诗宋词中常常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深刻的意境和情感。
在鉴赏唐诗宋词时,要注重对词语和意象的解读。
可以通过辨析词义和分析词句之间的联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六、比较鉴赏并积累经验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通过多读多比较,可以提高鉴赏能力。
同时,还可以积累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和经验,例如开展小组讨论、参加诗词鉴赏活动等,与他人分享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鉴赏唐诗宋词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学习,包括了解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把握主题与意境、重视修辞手法的应用、注重韵律和音韵、注重词语和意象的解读,以及通过比较鉴赏和积累经验等。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方法,不仅能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以下将从内容、形式和意义三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
对于唐诗宋词,我们要从内容上进行鉴赏。
高中生应该能够正确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旨。
他们需要学会通过阅读和解读,去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对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学生应该理解到诗中表达的是作者对时代沧桑变迁的无奈和感慨;对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学生应该理解到诗中表达的是作者对故友的怀念和哀思。
通过理解诗词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其中的美和哲理,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对于唐诗宋词,我们还要从形式上进行鉴赏。
高中生应该能够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和格律特点。
他们需要学会辨别诗词的押韵、对仗、平仄和意象等表现手法,了解诗词的构思和表达技巧。
对于李白的《静夜思》,学生应该注意到诗中采用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对仗手法,使诗句更加优美和流畅;对于苏轼的《水调歌头》,学生应该注意到其中的对仗、押韵和变调等特点,使词意更加丰富和深远。
通过分析诗词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应该从内容、形式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对诗词的内容鉴赏,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和哲理;通过对诗词的形式鉴赏,学生能够把握其中的艺术及格律特点;通过对诗词的意义鉴赏,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这样的鉴赏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历史时期: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以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都会对诗歌的内容和表达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历史时期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2.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主题是诗歌的核心,情感是诗歌的灵魂。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需要认真阅读诗歌,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感情和态度。
3. 理解诗歌的语言和修辞: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形象、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4. 领略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意境是诗歌所创造的独特艺术境界,美感则是诗歌所带给人的审美享受。
领略诗歌的意境和美感需要我们深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画面,以及其所表达的美感和思想。
5. 注重诗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鉴赏诗歌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进行,而应该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要全面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语言、意境等多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6. 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历史背景、文学流派等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7. 多读多背多思考:多读古诗词可以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多背古诗词可以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多思考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
总之,鉴赏古诗词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同时注重积累知识和培养语感,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高一语文学习中如何欣赏古典诗词
高一语文学习中如何欣赏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怀。
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欣赏古典诗词不仅能够提升语文素养,还能陶冶情操,丰富内心世界。
那么,在高一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欣赏古典诗词呢?首先,要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特定的创作时代和作者的个人经历。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我们不了解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很难深刻体会到诗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那种忧国忧民的沉痛之情。
再如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因家国变故,充满了凄凉哀怨。
了解这些背景,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其次,要掌握诗词的基本格律。
古典诗词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虽然我们不必像古人那样精通格律来创作,但了解一些基本的格律知识,有助于我们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
比如律诗通常要求偶数句押韵,绝句则一般一、二、四句押韵。
通过诵读,我们能体会到押韵带来的和谐之感,增强对诗词的欣赏能力。
再者,要读懂诗词中的意象。
意象是诗词中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具体事物,如明月常代表思乡之情,梅花常象征高洁的品质,杨柳多表示离别之意。
当我们看到这些意象时,要能联想到它们所蕴含的特定情感。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营造出了边疆的辽阔和孤寂。
此外,还需品味诗词的语言。
古典诗词的语言往往精炼而含蓄,一个字、一个词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意思。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把春风的动态和江南的生机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我们要学会细细揣摩这些精妙的用词,体会诗人的匠心独运。
在欣赏诗词时,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诗词的篇幅有限,但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
比如读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要在脑海中描绘出那壮观的瀑布景象,仿佛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豪迈奔放。
古诗词的欣赏与解析
古诗词的欣赏与解析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它们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触动着读者的内心世界。
因此,欣赏和解析古诗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享受。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的欣赏与解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1. 古诗词的欣赏古诗词欣赏是一种审美体验,通过诗歌的音韵、意象、修辞等元素,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欣赏古诗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意韵律和音乐性。
古诗词通常以五言、七言为主,通过平仄、押韵等方式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读者可以通过朗读或听诵,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进而增加对诗歌的欣赏度。
其次,关注意象和修辞。
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可以是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或者抽象的诗情画意,通过细腻而凝练的描写,展现出作者的情感。
解读古诗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感悟意象的多重含义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最后,重视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古诗词是古人的心灵之声,它们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了解古诗词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2. 古诗词的解析古诗词解析是一种深入研究诗歌内涵和艺术形式的过程,旨在揭示作者的意图和诗歌的美学特征。
要进行古诗词的解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研究作者的身世和历史背景。
如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观念,会有助于理解他们写作的动机和创作背景。
同时,了解历史背景也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中隐含的社会、政治或文化内涵。
其次,分析诗歌的艺术形式和结构。
古诗词的形式多样,包括如诗、词、曲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
通过解析诗歌的韵律、字数、句式等方面,可以揭示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手法。
最后,解读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象和象征,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抽象和象征符号的解读,可以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和主题。
综上所述,欣赏和解析古诗词需要我们去探寻其中的艺术之美和情感内涵。
如何欣赏唐诗
唐诗之不可及处在气象之恢宏、神韵之超逸、意境之深远,格调之高雅。
唐人首先是培育起诗情才写诗,或者说只写那些适宜于用诗来表达的东西,而且力求显示美的性情,追求美的意境。
唐诗的美是一种空灵的美,如镜中花水中月,宛在目前,却又不可凑泊。
唐诗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美,好像是天生的健美体魄,无矫揉造作之态。
唐诗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其魅力在于其所表现的生活之丰富多采,性格之天真率直,而不在字句飣餖之间。
“近体诗”一名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古代的诗歌如《诗经》、《楚辞》、汉魏乐府等,对平仄、对仗、用韵都没有严格规定。
直至南朝,才开始注意诗歌格律,这些格律至初唐趋于完备和发展成熟,这种按一定格律写成的诗歌称为“近体诗”。
但是近体诗确立以后,古体并没有废除,人们可以不按照近体诗的格律来写诗,仍然可以继续写古体诗。
这就形成古体和近体并行的情况。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律诗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长律;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押韵是指诗歌的句末用同韵的字。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和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在唐以前,诗人做诗完全依照口语语音来押韵,直到魏晋时期,人们才开始编制韵书,但诗韵的准则仍未确立。
隋朝的《切韵》,是一部比较正式的韵书,至唐,孙愐以此书为蓝本而编《唐韵》,遂成为诗韵的准则。
唐朝以诗取仕,《唐韵》也自然成为官定的韵书。
何谓对偶?律诗的第三四句应当对偶,第五六句也应当对偶。
所谓对偶,主要有两个要求:一、出句和对句相当位置的词,词类相同。
二、出句和对句相当位置的词,结构相同,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对偶的句子平仄相对,声音富于抑扬变化,意思有某种相关性,使读者产生联想,因而造成双重的艺术效果。
平仄相间营造音乐美,根据吐字发音的高低、长短、升降和缓急,汉语声调可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
平声指阴平和阳平,声音舒缓从容;仄声指上声、去声和入声,声音或曲折或急促,变化较大。
平声与仄声的相互调节,可以使诗句的声调谐协,跌宕起伏。
如何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经典之作的途径
如何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经典之作的途径古代诗词经典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经典之作,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古代诗词经典之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可能较为陌生和繁复。
本文将介绍几种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经典之作的途径,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其中的美妙。
一、背景了解与历史背景在阅读古代诗词经典之作之前,首先需要对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每一位古代诗人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家族和故事,这些背景与作品的创作和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和表达方式。
例如,了解到唐代诗人杜甫生活在乱世之中,经历了多次流亡和贫困,我们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杜甫诗作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寄托哀思的情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了解历史背景来理解古代诗词经典之作。
例如,唐代是中国诗词的鼎盛时期,可以了解唐代社会的繁荣、文化氛围和风俗民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略唐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韵律与韵脚分析古代诗词之所以美妙动人,与其独特的韵律和韵脚密不可分。
韵律通常指的是诗句的音律和节奏感,它是古代诗词的基本特征之一。
韵脚则是指诗句中字音末尾的韵母,不同的韵脚可以带给诗词不同的感觉和味道。
了解诗词的韵律和韵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可以通过挖掘作品中的韵律和韵脚,来品味其中的美妙之处。
比如,我们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句子的音节和句子的长短上,感受诗句读起来的起伏和节奏感。
同时,我们还可以分析诗词中的韵脚,例如平仄、押韵等,这些都是诗词美感的重要因素。
三、意象与修辞手法分析古代诗词经典之作往往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独特的形象和比喻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经典之作,需要我们善于分析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中的意象是通过感官形象来表达抽象概念的一种修辞手法。
唐诗宋词的鉴赏与欣赏
唐诗宋词的鉴赏与欣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巅峰。
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文学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欣赏。
本文将探讨唐诗宋词的鉴赏与欣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经典之作。
一、唐诗的鉴赏与欣赏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诗歌成为当时文人学士的主要表达方式。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精彩的创作风貌而闻名于世。
要欣赏唐诗,首先需要了解其特点和内涵。
1.1 技巧与才情并重唐诗注重技巧,包括运用韵律、格律、修辞以及富于意象的描写。
同时,唐诗也强调才情的表达,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示出诗人的才思敏捷和智慧。
1.2 情感与思想的融合唐诗融合了情感与思想,通过独特的抒情方式和寓意深远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这些情感和思想可能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可能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抑或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3 不拘一格、千变万化唐诗的创作形式多样,既有律诗、绝句、律绝诗,也有长篇抒情诗等等。
这种形式的多样性,使唐诗具备了丰富的艺术表达能力,并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宋词的鉴赏与欣赏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而宋词则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作。
宋词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细腻入微的笔触,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要欣赏宋词,需理解以下几个方面。
2.1 婉约与豪放并存宋词崇尚婉约的文风,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细节的描写。
这种细腻而温柔的风格使宋词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情怀。
与此同时,宋词也不乏豪放的内容和气势,展现了男性作家的刚毅与豪迈。
2.2 感慨与时代的交融宋代社会风云变幻,这种社会变迁对宋词的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宋词常常将个人感受与时代背景相结合,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人生遭遇的反思,使词作更富有思想性和时代性。
2.3 爱情与自然的相互交融宋词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较多,而这种爱情往往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受。
通过对花鸟虫鱼等自然事物的描绘,词人表达出深沉的情感,使作品更富于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唐诗宋词的艺术特点与欣赏技巧
唐诗宋词的艺术特点与欣赏技巧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和欣赏技巧两个方面来探讨唐诗宋词的魅力。
一、唐诗的艺术特点与欣赏技巧唐诗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首先,唐诗注重意境的营造。
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唐诗能够在短短的几行文字中勾勒出丰富的意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欣赏唐诗时,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力来感受其中的意境,尽情地沉浸其中,体味其中的美妙。
其次,唐诗善于运用对仗和韵律。
对仗是指诗句中的音韵对应,通过对仗的运用,唐诗能够增强诗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欣赏唐诗时,我们可以注意诗句中的对仗关系,感受其中的韵律之美。
同时,唐诗的韵律也是其独特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朗诵或吟唱来体验其中的韵律魅力。
另外,唐诗注重意象的运用。
唐诗常常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欣赏唐诗时,我们可以仔细品味其中的意象,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同时,唐诗中的意象也常常具有象征性,读者可以通过解读其中的象征意义,深入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二、宋词的艺术特点与欣赏技巧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瑰宝,它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婉约的艺术风格而备受推崇。
首先,宋词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
宋词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情感的表达,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欣赏宋词时,我们可以通过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描写,感受其中的柔情和细腻。
其次,宋词善于运用对景描写。
宋词常常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欣赏宋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力来感受其中的景色,尽情地沉浸在其中,体味其中的美妙。
另外,宋词注重音乐性的表达。
宋词常常配以音乐,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增强词的艺术效果。
欣赏宋词时,我们可以通过听歌来体验其中的音乐魅力,将词与音乐相结合,更好地领略其艺术之美。
总之,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欣赏唐诗宋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力、韵律感和细腻的品味,更好地领略其中的美妙。
唐诗宋词的艺术风格欣赏
唐诗宋词的艺术风格欣赏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重要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内容、语言、形式和主题等几个方面,对唐诗宋词的艺术风格进行欣赏。
一、唐诗的艺术风格1. 内容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早期的唐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诗人的感慨和情感;中期的唐诗则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政治理想为主;晚期的唐诗则更加关注内心世界和个体情感的表达。
2. 语言唐诗的语言清新优美、简练精炼,注重用词准确、形象生动。
在表达情感和思想观点时,常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3. 形式唐诗的形式多样化,其中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常见。
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字数固定,句式严谨;七言绝句则是每句七个字,多用于叙事抒情。
4. 主题唐诗的主题广泛而深刻,既有咏史怀古,描绘盛唐时代的荣华富贵;也有山水田园的写景抒怀;还有对爱情、友情、人生和自然等普世主题的表达。
二、宋词的艺术风格1. 内容宋词注重描写细腻微妙的情感和缠绵悱恻的爱情。
宋词的内容常常涉及爱情、离别、怀旧、田园等主题,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摹,展现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2. 语言宋词的语言柔媚而细腻,追求音律的和谐。
通过对字音、词语的巧妙运用,创造出富有韵味的音乐美。
同时,宋词也多采用虚实相生、借景抒情等手法,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感染力。
3. 形式宋词有律词和绝句两种形式,律词以骈文体裁为主,句式有规律可循;绝句则是自由发挥,不拘泥于固定格式,简练明快。
4. 主题宋词主题细腻而丰富,多涉及爱情、离别、怀旧、田园等情感和人生哲理。
宋词在表达爱情时,追求真挚、深情的表达,对爱人的期望和思念常常以隐喻、借景等方式展开。
结语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的艺术风格各有特色。
无论是唐诗的广阔和豪迈,还是宋词的婉约和细腻,都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情。
通过对唐诗宋词的艺术风格的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瑰丽与博大。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唐诗宋词作为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鉴赏唐诗宋词不仅可以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唐诗宋词进行有效的鉴赏。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展开教学。
作为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往往反映了古代人的情感和生活现实,如《登鹳雀楼》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静夜思》,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于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读诗词中的情感和意蕴,使他们对诗词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诗词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审美能力,如对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感受和把握。
可以通过分析诗词的音韵脉络、意象的生成和运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艺术魅力。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唐诗宋词是文学艺术的精品,也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诗词,并对诗词进行个人的思考和创作。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或者引导他们展开对于诗词的个人解读,培养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诗词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学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对唐诗宋词的有效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培养他们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并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诗词的鉴赏水平,加深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唐诗的艺术魅力:名篇赏析与欣赏方法探讨
唐诗的艺术魅力:名篇赏析与欣赏方法探讨引言你是否曾经欣赏过唐代的诗歌,感受到那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唐诗创作的全盛时期。
唐代的诗人们以其独到的思想、精湛的用词和深远的意境,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作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唐诗的艺术魅力,并分享一些名篇的赏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千年经典。
一、唐诗的艺术特点在讨论唐诗的艺术魅力之前,首先要了解唐诗的一些基本特点。
1. 音韵优美唐诗常使用律诗形式,如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这种格律使得唐诗的音韵非常优美,节奏感强烈。
每个字的音调都要与其他字相呼应,使整首诗在朗朗上口的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2. 精炼言简唐诗通常以简洁而精炼的文字为特点,用极少的字句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这种简练的风格使得唐诗充满了哲理和内涵,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3. 感情真挚唐诗多以真挚而深刻的情感为核心。
诗人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发,表达出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使读者能够共鸣和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4. 意境深远唐诗常常通过具象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诗人们通过巧妙的比喻、象征和隐喻,将描写的对象与更深层次的意义相联系,使读者在欣赏中能够感受到更广阔的世界。
二、名篇赏析:《登鹳雀楼》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赏析一首名篇——《登鹳雀楼》,来更好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情感鲜明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出诗人壮志凌云的情感。
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群山翠竹和壮丽的黄河,感叹人生如此短暂,但仍然渴望进一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诗人的情感鲜明而深刻,使人产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2.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具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山水交融,天地相连,形成了壮丽的景象。
通过描绘黄河入海,诗人将大自然的伟大和无限与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巧妙的联系,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意义。
如何赏析唐诗
怎样赏唐诗之美中华文化渊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古诗文已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尤其以唐诗最为突出,达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阶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异彩纷层,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可供鉴赏的佳作。
据《全唐诗》记载,现存的唐诗约有四万九千首,比唐代以前一千七百多年诗歌总和的三倍还多,唐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诗体完善,可谓是博大精深,是诗歌史上的一座宝库和丰碑。
如何学习、欣赏好唐诗,笔者在此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从了解时代特征入手解读名人名诗唐诗完成了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绝句和律诗,无不齐备,这些诗歌形式,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深远的格律诗体。
唐诗流派众多,高手如云,风格各异,百花竞艳,星光灿烂,若出其中。
并涌现出许多著名诗人,传承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诗,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尤其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影响最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阅读和欣赏唐代诗歌,必须从语言入手。
由于诗歌语言高度精炼而又含蓄,并且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欣赏时要仔细琢磨,反复思考。
阅读和欣赏唐诗,大致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来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首先,解读诗歌原文细探深刻涵义。
读诗,首先接触的是语言。
诗的语言容量大而含义深,要深入了解,不能浅尝辄止。
如杜甫的《登高》诗的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中有八层意思: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离家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悲凉的秋天,四可悲;重阳佳节,没有饮酒乐事,只是登台,五可悲;孤零零一人独自登台,六可悲;带着多种疾病登台,七可悲;人生百年,而自己年过半百,潦倒终身,八可悲。
只有掌握了两句诗全部的内涵,才能了解诗人杜甫“悲秋”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其次,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
诗是抒情的载体,没有感情,就难称为好诗。
但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它用压缩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这种表达有时是很含蓄的,如张祯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学会欣赏的古诗
学会欣赏的古诗
摘要:
1.引言
2.欣赏古诗的意义
3.如何学会欣赏古诗
4.古诗的分类及特点
5.欣赏古诗的方法与技巧
6.结论
正文: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学会欣赏古诗,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那么,如何学会欣赏古诗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欣赏古诗的意义。
古诗是古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生活感悟、描绘山水景色、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
欣赏古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感受历史变迁,培养审美情趣。
其次,学会欣赏古诗需要掌握一定的古诗知识。
古诗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式要求,如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韵味。
此外,我们还应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特点和作品风格,以便在阅读古诗时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
再者,欣赏古诗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例如,通过品味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审美
情趣;通过探究诗人的生平经历,了解其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涵。
最后,我们要注重实践,多读多练。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魅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仿写古诗,以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总之,学会欣赏古诗,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古典文化的魅力,还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对唐诗的认识和理解
对唐诗的认识和理解如下是有关对唐诗的认识和理解:一.概念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形式风格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的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五绝、五律;代表作:《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边塞诗派;代表人物:王昌龄;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代表作:《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等。
3.《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浪漫诗派;代表人物:李白;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 术 教 育
浅谈如何欣赏唐诗
730100 榆中县教育局 甘肃 兰州 赵秀萍
【摘 要】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在这一时期,由于时代和社会状况不同,诗人自身的人生遭遇也各异,因此诗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诗歌内容纷繁多样,诗歌流派也呈多样化发展。
这就为后人研究学习古诗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材料。
【关键词】意象;意境;风格;抒情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境、语言、抒情手法的运用。
因此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去欣赏唐诗。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是频频出现的,在唐诗中亦是如此,意境是抒情性作品达到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领悟古诗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次,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的艺术境界。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写这首诗时,作者正客居他乡,漂泊在外的他饿思念家乡,那又成就拿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就以一轮明月来喻指家乡,看到明月仿佛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故乡。
这首诗把“明月”作为意象,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而且也衬托出诗人身处异地 孤独无依的伤感。
在唐诗中有一个很常见的意象就是“酒”,例如:王维的送别诗中经典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自己的友人即将离开,自己内心纵有万般不舍,却也留不住。
于是诗人就借“酒”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和与友人之间的情深意长。
在古代,“酒”作为意象,它所表达的意境不是单一的,因此在欣赏古诗时我们要根据整首诗来判定“酒”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
中国唐诗中还有很多意象,如“梧桐、浮云、鸳鸯”等。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诗人用“梧桐”一般来表达凄清的意境。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诗人借“浮云”来抒发孤独飘零的际遇。
鸳鸯喻指恩爱的夫妻,借“鸳鸯”来表达和谐、欢乐的意境。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
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二、赏析语言,辩明风格
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往往决定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因此在欣赏诗歌时一定要抓住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
风又绿江南岸”的“绿”都是这种新奇的语
言。
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的“知”、“乃”、“潜”、“润”、
“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
情感,表现出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
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的形与神,深含着
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在唐代诗歌语言呈多样
化发展。
其主要有豪放、雄浑、清新、绚丽、
悲慨、沉郁、自然等几种语言风格。
豪放:即是豪迈奔放,李白是豪放风格
的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高远,想象奇特,
夸张出格,是李白诗歌的特点。
表现其风格
的诗句主要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把黄河波涛汹涌的气
势展现了出来,体现了作者豪放的创作风格,
通过语言可以看出诗人豪迈、大气的人格魅
力。
雄浑: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
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
力。
其代表作有王昌龄的《出塞》,气势雄伟,
浩瀚壮丽。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
是多么壮丽。
而真正能够称得上“雄浑”
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
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孤城,有奇塞,
有酷热,有寒冷,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
死戍边的决心。
从他们雄浑的语言中,可以
体会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诗人所要表达的强
烈感情。
清新: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杜甫《绝
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句是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体现作者明朗轻
松的创作风格。
绚丽:绚丽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
奇幻的情思。
李商隐的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因此在赏析李商隐的诗时,一定要抓住他诗
对仗工整,善用典,雍容典雅的特点。
冲淡:冲淡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
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有闲、静、
淡、远的特点,他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
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
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自己的脉
搏,他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
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
用短短的二十个字,
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幽静深远的
画面,体现了作者对“空灵”境界的追求。
也可以看出诗人用字造句的功底很深。
悲慨:即是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
慷慨。
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
韶光流逝之速,目睹人民灾难之重,深受命
运坎坷之苦,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
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是
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
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登幽州
台歌》就是以悲慨享誉诗坛。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
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通过语言艺术就把作者的悲愤之感毫无保留
的展现了出来。
沉郁:沉郁是指情感浑厚、浓郁、忧愤、
蕴藉。
沉则不浮,郁则不薄。
杜甫之诗,为
浓郁之极至。
他的“三吏”“三别”“兵车
行”都是沉郁的力作。
他通过语言的描述来
展现当时社会的黑暗,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
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同时也体现了
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三、分清抒情,理出手法
在唐诗中,诗人用诗来表达思绪,但表
达思绪的手法又有所不同,不同的手法表达
的情感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在欣赏唐诗时一
定要明确抒情手法。
唐诗中的抒情手法有两
种,即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
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两种手法。
直
接抒情即是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带任何“附
着物”,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
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一句诗人直接
表明了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政治态度。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
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表达的感情、
哲理、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
景此物予以抒发。
借景抒情的特点是:“景
生情,情生景”,浑然一体。
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诗人通过对花鸟树木的描写
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
情景交融
是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形体,并再现大自然的
美,从而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情
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
情景交融的诗篇,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
妙在虚实之间。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
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
象征董大的处境恶劣,诗的后两句安慰话看
着平常,其实表现了同董大的深厚情谊,情
景交融,感情真挚。
这两种抒情手法看似区别,
却存在着共同点,它们都是要把作者所要表
达的感情或要说明的道理呈现给读者,给读
者以深刻的体会和教育启迪。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唐诗更是博大精深,
我以上提出的三种关于如何欣赏唐诗的方法
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在学习唐诗的过程
中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欣赏时不仅要把
握基础的鉴赏方法,而且还要更进一步的深
入研究与探讨。
都市家教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