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经典解读第21讲:养阴强心第一方 炙甘草汤
老中医:古代心脏病专用特效名方~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名方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使用历史】约1900年。
【主要成分】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烊化服),麦冬,麻仁,大枣。
【整体药性】温和。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
主治心肺两虚,脉微结代。
【典型征象】赢瘦,心悸,自汗,咽干舌燥,心烦失眠。
【禁忌人群】心力衰竭,水肿严重,脉细数者,不宜使用。
炙甘草汤是历代中医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著名方剂。
明清医家喻嘉言称之为“此仲景伤寒门之圣方也”。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三见于仲景之书,《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其次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再者附于《金匮·肺痰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愠愠液液者”。
因其组方严谨、配伍精密、药简义备、疗效显著而成为临床常用方剂,直到现在依旧在医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炙甘草汤主治气血虚弱、心失所养,现代中医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病。
详解炙甘草汤的配伍炙甘草汤是由9味药组成的,但如果是自己熬制其实还可以加一味清酒,共有10味药。
其中桂枝、生姜、人参、炙甘草与清酒这5味药属于通阳益气的药物,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大枣5味药则属于滋阴养血的药物。
对于这种配伍组合,张景岳用一句话归纳了阴药与阳药的辨证关系:“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就炙甘草汤而言,阴药与阳药的关系,不是半斤八两,而是以滋补阴血为主,通阳益气为辅。
二者之间既联系密切,又主次明确。
炙甘草汤中的几味药颇具特色,与疗效密切相关,现在就为大家说明一下:首先,在本方中炙甘草是主要药物,大凡历代名方,如果用药名来命名方剂,那么该药多为君药。
炙甘草在原方中用到了4两(汉两),中医认为,炙甘草甘温,专主培土,脾土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自然就能生化出更多的气血。
【炙甘草汤--千古补心第一方!早搏、房颤、骤停、心律不齐易猝死】
【炙甘草汤--千古补心第一方!早搏、房颤、骤停、心律不齐易猝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77)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名复脉汤。
条文解析:【成无己】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
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
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柯韵伯】寒伤心主,神明不安,故动悸;心不主脉,失其常度,故结代也。
结与代皆为阴脉,伤寒有此,所谓阳证见阴脉者死矣。
不忍坐视,姑制炙甘草汤以欲挽回于已去之候耳。
收检余烬,背城借一,犹胜于束手待毙乎?【尤在泾】脉结代者,邪气阻滞而营卫涩少也;心动悸者,神气不振而都城震惊也。
是虽有邪气,而攻取之法,无所施矣。
故宜人参、姜、桂以益卫气;胶、麦、麻、地、甘、枣以益营气。
营卫既充,脉复神完,而后从而取之,则无有不服者矣。
此又扩建中之制为阴阳并调之法如此。
今人治病,不问虚实,概与攻发,岂知真气不立,病虽去,亦必不生,况病未必去耶。
1964年中秋,著名老中医秦伯未来河南讲学,使我有机会与他相处周余。
当时亲见秦老用仲景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一证,应手取效。
细查其用药,发现方中桂枝仅用2~3克,不解其故,请秦老赐教。
他说:心病虚证,在病机上要分心阴虚和心阳虚两大类,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动,多见心动过速;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静,多见心动过缓。
心动悸,脉结代是心阴不足,阴损阳弱,虚阳浮动。
心阴虚则心脏早搏,心阳虚则血不冲脉,而见结代。
治疗当在补心阴的基础上资助心阳。
用桂枝之意,是在配党参助心阳,故不可量大,2~3克即可。
根据心阳虚的微甚,一般脉搏出现偶发性结脉,可用2克;频发性代脉(即二联脉、三联脉),可用3克。
并加宁心安神之品,则收效更好。
秦老对医理的分析,经方的运用,出神入化,令人叹服。
国医经典解读第21讲:养阴强心第一方炙甘草汤
国医经典解读第21讲:养阴强心第一方炙甘草汤
止血养阴强心强壮第一方炙甘草汤治疗心脏病,如果
冠状动脉淤堵则是瓜蒌薤白汤和血府逐淤丸;如果是心阳不
足的话就是参附强心丸;如果是心动过快则是冠心生脉饮;
如果是气阴都不足产生脉结代的话炙甘草汤。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写道:“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其中的“伤寒”两个字,就意味着在有外感的情况下,会出现
这种问题。
有的时候患了外感,此时会导致我们身体为了抵
抗外邪,气血耗伤,消耗了能量,而且外邪往往会直接攻入
心经,这样更容易损伤心经气血,这在西医,就是病毒性心
肌炎一类的疾病,还有内伤导致的,比如劳神,现在很多人
都劳神,考试、写报告、炒股、熬夜等等,心血耗伤,心脏
营养不足了,用中医的术语说,是气阴两虚,气虚了,无力
推动心脏的跳动,阴血亏了,心脏当然会空转,就会脉结代,有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阴虚发热嘛,并伴有心前区不适
感。
这种情况我们要给它补足气血。
气虚血少的导致心悸心
慌、咽干舌燥、失眠、干咳、盗汗、气短自汗。
对心脏阴阳
两虚造成的病毒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均有效果。
现在临床使用炙甘草汤的剂量和方剂学介绍的用量多是:炙
甘草12克,生姜6克,人参(或党参)6克,生地30克,桂枝10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
炙甘草汤的配方与用量
炙甘草汤的配方与用量
炙甘草汤,又称为炙甘草人参桂枝汤,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汤剂,被广泛
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它主要由甘草、人参和桂枝三味药物组成,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祛湿、温中止泻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炙甘草汤的配方和用量。
配方
•甘草:10克
•人参:6克
•桂枝:6克
用量
1.将甘草、人参和桂枝三味药物分别洗净,备用。
2.取一个煎药器,将三味药物放入其中。
3.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煎沸。
4.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直至汤液呈红褐色。
5.筛去渣,取药汤。
6.分2次服用,每次饭后服用半碗。
炙甘草汤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乏力等症
状的人群。
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服用炙甘草汤,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以上就是炙甘草汤的配方和用量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健康!。
经方炙甘草汤
经方炙甘草汤炙甘草汤淄水渔夫炙甘草汤[导语]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可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方解:此手足太阴药也,人叁、麦冬、甘草、大枣、益中气而复脉,生地、阿胶、助营血而宁心,麻仁润滑以缓脾胃,姜桂辛温以散馀邪,加清酒以助药力也,圣济经云,津液散为,五脏痿弱,营卫涸流,湿剂所以润之,麻仁、麦冬、阿胶、地黄之甘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歌诀:(仲景)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
复脉汤unvs复脉汤 [组成] 炙甘草12 桂枝10 人参10 生地24 阿胶10(烊化) 生姜9 麦冬10 麻仁9 大枣10枚白酒(少量)[方解] 本方益气药与养阴血药配伍使用,益心气而养心血;益气药与温里药相伍有益气通脉之功。
阿胶、生地、麻仁、麦冬滋养阴血;三甲复脉汤: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麻仁9克生牡蛎15克生鳖甲24克生龟版30克。
炙甘草汤乃心律不齐良方烟台木头炙甘草汤乃心律不齐良方。
方药:炙甘草、党参、阿胶、生地、丹参、夜交藤各15克,龙骨、牡蛎各50克,炒枣仁20克,黄连、桂枝各10克,肉桂、干姜各5克。
方药:炙甘草、太子参、阿胶、生地、苦参、全栝楼、当归、丹参、麦冬、五味子、川芎、黄芪各15克,龙骨、牡蛎各50克,桂枝10克,干姜5克。
方药:炙甘草、沙参、太子参、阿胶、全栝楼、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茯苓、白术、柏子仁各15克,生地30克,桂枝10克,干姜5克。
甘草spinx甘草1.李杲: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凡用纯热纯寒之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势,寒热相杂之药,必用甘草以和其性。
仲景有甘草汤、甘草芍药汤、甘草茯苓汤、炙甘草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理中、四逆、调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汤,无不重用甘草,赞助成功。
又按甘草治疮疡,王海藏始有此说,李氏《纲目》亦曰甘草头主痈肿,张路玉等诸家,皆言甘草节治痈疽肿毒。
介绍炙甘草汤的几则案例(摘编)又一本炙甘草汤以炙甘草名方,重用大枣,重在补中缓急,则毋庸待言矣。
仲景名方炙甘草汤,补气血,益阴阳,调理心脏可安康
仲景名方炙甘草汤,补气血,益阴阳,调理心脏可安康上期给大家分享了心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重要性。
心主血脉、心藏神的生理功能,和心为阳脏、心性通明的生理特性等一些生理特点。
同时也讲了一个治疗冠心病的经典方。
今天我们来介绍另一个可以治疗心脏疾病的经典方——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
”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适用于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的心动悸,脉结代。
心动悸,脉结代。
不再是心悸,而是心动悸,心慌得很厉害,说明心虚的很厉害。
心主血脉,所以就出现了脉结代。
所谓结脉是说脉缓,间歇的时间比较短。
相比结脉,代脉是比较严重的脉,说明脏气极度衰微。
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麦冬、生地、麻仁、大枣、阿胶。
其主要功效是:滋阴养血、益气复阳、复脉定悸。
炙甘草、人参、大枣补气。
人参大补元气,但对于补心来说,还是炙甘草为主。
大枣补中益气,同时还能养心血、安心神。
在治疗阴阳气血俱虚、脉结代的严重情况,用强力的药就会出现问题,甘草甘缓,缓和补之。
切记“虚不受补”。
就像我们生火一样,刚开始有露出小火星、小火苗时,一定不能用大风加快生火,得用蒲扇轻轻的扇着小风,护着火苗,慢慢的让它燃起来。
麦冬、生地滋阴补血,麦冬、生地治疗血虚有专门的记载。
如《本草纲目》引《医方精要》云:“男女血虚,麦门冬三斤,取汁熬成膏,生地黄三斤,取汁熬成膏,等分,一处滤过,入蜜四之一,再熬成,瓶收。
每日白汤点服。
”两药相和加强了补血的作用。
阿胶、麻仁气血并补。
阿胶滋阴养血,麻仁滋阴润燥,使补而不燥。
桂枝、生姜补阳。
生姜辛温,具有宣通之性。
桂枝辛温,温阳通脉,通血脉,止悸动。
桂枝还可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用于阴寒内盛,冲气上逆心胸的奔豚者,如桂枝加桂汤。
炙甘草汤还可以用于治疗虚劳肺痿。
原理也是阴阳气血诸不足。
心肺不得滋养,虚极所致。
炙甘草汤滋阴养血,益气温阳。
以上就是炙甘草汤的方药分析。
全方补气而不壅、温阳而不燥、滋阴补血而不腻、阴阳气血互相配合,是一个气血阴阳俱补的方。
倪海厦说炙甘草汤,强心脏
倪海厦说炙甘草汤,强心脏炙甘草汤原文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2.《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金匮要略》)3.《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金匮要略》)倪海厦讲解一九三: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阴也。
又脉来数,而中止更来,及小数中止能自还者,名曰「促」,阳也。
脉来缓,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一百九十二条,实际上这个条辨,我个人想应该把它放到阳明篇去,因为我讲过了,以前是竹简,竹简那个绳子绑到,再加上那个小徒弟失手,门槛过去摔倒,所以他条辨弄错,这倒无所谓,反正我们知道。
一百九十二,伤寒,脉结、脉代,结和代,这两个属于阴脉,阴的脉。
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所以我们常常说,伤寒脉结代,动悸,心动悸,我们用炙甘草汤,那这个呢并不是说你看到个很漂亮的女的,心动悸,那是正常。
你不要说,老师这个人要炙甘草汤,结果他是因为看到很漂亮的女人,炙甘草汤,不是这样子,一定有脉结代,动悸,那结代,结代脉呢,这个结脉和代脉不太一样,这两个都是属于阴脉,是血伤到了,我们看处方,再回头看里面的。
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洗,麦门冬半升,麻子仁半升,大枣三十枚劈。
此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 [复脉汤]。
换算成现代的用量:甘草(炙)12g,生姜(切)9g,桂枝(去皮)9g,人参6g,生地黄30g,阿胶6g(药煮好后烊化),麦门冬9g,麻子仁9g,大枣(擘开)10枚,没有米酒就用水代替。
炙甘草汤是九味药的组成,讲炙甘草的时候,它一定是重用炙甘草,以炙甘草为主。
炙甘草、生姜、人参、红枣,张仲景在使用甘草、生姜、人参、红枣都是滋阴的药,补津液的药,那这个炙甘草汤呢,心脏有结代的现象,会有脉跳几下停一下,跳几下停一下,这种现象呢,如果我们去分析身体里面的情形是这样子,小肠很长,中间我们有动脉在腹腔里面,如果说你的小肠套叠在一起,或者是折叠套叠住,就是大便通的时候,通到这边通不过去了,因为套叠住了,结果前面过不去,后面还不断地累积,一直进去嘛,慢慢慢慢大起来,大起来以后等到一下子瞬间通过去的时候,砰,你的脉会动一下,这个动脉会动一下,心脏就跳一下,所以跟小肠没有关系,所以我们治心脏的时候会去治小肠,治小肠。
炙甘草汤(要点有两个:一是全身之...
炙甘草汤(要点有两个:一是全身之...炙甘草汤源自于伤寒论,又称为复脉汤。
伤寒论上治疗阴亏的方子很少见。
因为寒邪为虐,阳气受累,所以伤寒论极偏于阳,除阳明腑症和一些太阳坏症外,基本很少用到寒凉之药。
我们来看看组成: 炙甘草四钱人参三钱大枣四钱(掰)生地四钱麦冬三钱阿胶三钱麻仁六钱生姜二钱桂枝二钱一共九味药,在伤寒论也属于药味比较多的方剂。
前面七味为入阴之药。
我们来看看主治:津液损伤,脉结代心动悸者。
也就是阴津虚亏的病症,这里的阴津虚亏是全体的虚亏,并非单指一脏一腑。
心悸,起因于心阴虚而不降。
所以必须滋养心阴,而彭子认为,这个方子体现的是运化中气而养阴的办法。
中气得以运化,则滋养心阴事半功倍,如果中焦不运,徒然用药,也无济于事。
所以这时中焦还是必须顾及。
这里的中焦不运问题在于阴津不足,所以顾中之时,依然以补中焦之阴为主。
脉象为结代。
彭子描述为“脉来迟缓,停止一至,来而小数为结。
停而复来,来而又停为代。
”体现的是枯涩的特征,但不是弦细之脉。
弦细之脉,不能用过量阴药,因无法运化。
该方以炙甘草为君,炙甘草人参大枣大补中气,得以斡旋,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入四脏滋养阴津,生姜桂枝则是助通心阳,运化中焦,以载诸阴药。
这里的要点有两个:一是全身之阴皆亏;二是脉象不能是弦细。
这就是用这个方子的要点。
大家可以参考下生脉饮,比较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
下面我们来看看茯苓杏仁甘草汤,看看彭子怎么认为治湿的。
这些都是彭子从实际经验中所得,或者说是观察自然就于人体所得。
先看组成三味药:茯苓杏仁各三钱甘草(生)一钱我们先从药物配伍来观察,可以治疗什么会更有趣。
杏仁润肺下气,茯苓祛湿扶中,生甘草扶中清而微散,看看三个药物组成,杏仁茯苓同为君药,自然是解决肺的问题来的,两者一祛湿一润燥,看似相互矛盾,所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这里就是“治胸中痞塞短气”,成因在于肺湿,不能收敛降气,所以气上逆而形成气短的现象,这里的湿气已伤入肺,成为有形之症,所以不能再用补中润药,以塞中土。
治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的古方——炙甘草汤
治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的古方——炙甘草汤有人经常会感到心慌心悸,有时心脏像缺电的钟表一样,走一走,突然停一下,然后继续走。
有人对这种情况比较敏感,会感觉心脏极不舒服,有人则不敏感,对此无所谓。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炙甘草汤来治疗。
我们来看一下炙甘草汤的应用:《伤寒论》第 177 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麦门冬半升阿胶二两麻仁半升大枣十二枚(劈)右九味,以清酒七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结脉,就是用手摸脉,感觉脉打结一样,不舒展,说明心脏部位有问题。
代脉,就是明显感觉脉走走停停,有的人是偶尔能感觉到,有的人是经常出现,甚至发作时会有濒死的感觉。
代通贷,就像一个人经济状况不好,基本的生活都没法保障,只能靠欠债来维持。
心动悸,就是心跳的不平稳,明显能感觉到心脏有颤动,就是有些像现在所说的房颤,同时还要明显的心慌心悸。
实际中观察到有人心跳的很快,超过100次/分钟,有人跳的慢,也就50次/分钟。
无论快慢,脉都显弱,而且有心慌心悸。
这时候不能认为心跳快是有热,实际是心脏因为功能弱,每次输出的功率太小,不得不通过加班加点增加输出次数来维持身体运转的需要,实际此时心脏已经不堪重负了,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用清热药,不然会酿成大错。
“脉结代,心动悸”,可能是心脏功能性问题,也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
炙甘草汤尤其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二、三尖瓣锁闭不严等。
我们看炙甘草汤的组成,里面炙甘草、人参补中气,地黄、麦冬、阿胶、大枣补阴生津,麻仁润经络、消除结涩,生姜、桂枝补阳,帮助心脏运转,所以炙甘草汤补心气、通心阳、益心阴、增心血。
也有人说炙甘草汤是“三分阳药,七分阴药”。
对此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能单纯用阴药呢?其实这就涉及到一个阴阳互根的理念:“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如果人体阴阳分离了,不在一起,那离死亡就不远了。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只要是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必用此方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只要是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必用此方本能系统医学论 2021-06-25收录于话题#心脏2#中药26总是说《伤寒论》,它真的是宝,从桂枝汤方到葛根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对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等,张仲景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到现在仍旧是处方的圭臬。
所以说《伤寒论》一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
整本《伤寒论》里面就两个方子治里虚,里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腹痛,就是小建中汤;还有一种是炙甘草汤。
今天要说的是《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
原文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何谓心动悸?就是心慌、担惊受怕、想哭;脉结代,就是西医说的“心律不齐”,就是脉跳二下停一下,或跳三下停一下,或者跳几下、十几下而停一下,没有规律的停跳。
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结的距离不一定,然后手摸上去就是结脉,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症状,脉结代了就是炙甘草汤。
大约三剂就好了。
为什么会脉结代?肠胃本虚之人容易看到,肠胃虚的人,消化不好,所以常常在妇人身上看到有,思能伤脾、脾就肿起来了吃下食物后,因小肠(心与小肠)蠕动太慢而有间隔,食物经过人的肠胃吸收了之后,才变成血,血再供应给心脏。
如果有时候给血,有时候又不给血,心脏有时候抓得到血,有时候又抓不到血,就停一下,所以本虚的人就会有脉结代的现象。
张仲景发现这心律不整是肠胃引起的,当胃的津液不足的时候可以看到因为知道是肠胃本虚,所以处方用到甘草、人参、大枣、生姜,这四味药是固定的。
脾脏本身有动能,把脾的血挤出来到脾之大络,就是胰脏,胰脏的血管到胃的下方,胃得到由脾脏过来的血、热,胃开始蠕动。
如果热度不够了,蠕动没了,胃本来存在的热气就往上走,这热气本来在胃的津液里面的。
因为胃的燥气往上走,肺也会跟着燥,所以心情会不好,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知道这人的大便一定不会好。
并不是便秘,但大便不是很好,要下焦的大便好,上源一定要滋润,否则肺太热,热到后来会没有大便,所以加麦门冬,麦门冬专门是润肺的,让肺里面的湿度够。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复脉汤)。刘渡舟讲解稿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复脉汤)。
刘渡舟讲解稿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医圣张仲景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早搏、房颤、骤停、心律不齐、心肌炎都可以用!炙甘草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脉结代”的有名方剂,即现代医学所说的心律失常,但一般适合体质虚弱或者失血过多、脏腑虚衰,尤其是心功能衰竭的心律失常,本方具有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复脉汤”。
本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组成。
方中炙甘草为君药,而且用量较大,具有益气复脉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炙甘草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阿胶、麦冬、生地滋阴养血;人参、桂枝、生姜益气通脉、扶正气,激发人体的原动力。
刘渡舟讲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之。
(186)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子仁半升大枣十二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 -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这一条是讲太阳之邪传人少阴而阴阳两虚的证治。
脉结代和心动悸是有联系的,因为心主血脉,心总是搏动的,但是人不知其心动也这是正常现象。
现在的问题是,病人感觉到心跳了,心跳也有轻有重,这个跳的就厉害了,叫“心动悸”,加上一个“动”字,不是一般的心跳。
过去有“心动悸”吗?只有心悸啊,“发汗后,心下悸,桂枝甘草汤主之”。
“伤寒,心烦悸,小建中汤主之”,没有加“动”字。
现在加上-一个“动”字,就像厥阴病,“气上撞心”,加上个“撞”字,现在加上个“动”字,那么“言其甚也”。
这是个病态,就是现在所说的心律不齐了,早跳啊,期外收缩,心律不齐啊。
政:长田由于心律的不整,脉就见结代了。
结脉和代脉是两个脉,都是动而中止,跳跳它停一下子,然后再跳。
它们和心动悸是相联系的,是一致的。
心律不齐反映于脉,脉见结代,结脉、代脉都属于阴脉,能至缓者,名为结。
“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心慌心悸,胸闷,心律不齐,早搏都可用!
“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心慌心悸,胸闷,心律不齐,早搏都可用!中医技术殿堂中医家庭健康管理,宣讲实用养生保健知识,雅俗共赏。
中医实用诊疗技术培训,传授临床实用技能,精益求精。
2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这段时间,有很多朋友跟我们沟通说自己阳康很久了,但是心脏一直不太舒服,有的人会觉得心慌喘不上气,走两步爬个台阶就累得不行;有的人会觉得心跳不规律,心脏偶尔还会咯噔停一下,那种感觉用“胆颤心惊”来形容丝毫不为过,生怕自己随时撒手人寰;有的人会觉得心口隐隐作痛,一阵一阵的,饭也吃不下,晚上还影响睡眠。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感染过后,我们的身体为了抵抗外邪,体内的正气、气血、津液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而且外邪往往会直接攻入心经,这样更容易损伤心经气血,这在西医,就是病毒性心肌炎一类的疾病。
阳康后的心脏不适,一般去医院检查拍片基本上不会有器质性问题,用药比较有局限性。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就很明了,根本还是需要补心阳、养阴血,阴阳气血兼顾,补足生病时所耗费的能量,给心脏进行充分的滋养修复。
医圣张仲景就有这么一个方子,是用来调理心脏的常用方,叫做“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温通复阳,十分全面,与我们上述的调理方向相当一致。
这个方子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配方加减,至今对心脏问题及其其他虚劳疾病的治疗仍有良效,被称为“补心第一方”毫不为过。
我们先把这个方子列出来:炙甘草12g,生地黄30g,阿胶6g (烊化兑入药液中),麦冬10g,麻仁10g,人参6g,桂枝9g,生姜9g,大枣5-10枚。
清酒少许。
医圣用寥寥数字来描述这个方子的适用症: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言简意赅之余,想必很多朋友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结代脉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心律不齐一致,症见心跳会骤停、偷停。
“心动悸”就是胸闷、心慌,可以感觉到心脏跳动,或者心脏会猛地咯噔一下,这个症状有点像西医讲的“早搏”(期前收缩)和“房颤”症状。
炙甘草汤这个方子解决心脏问题的方向刚刚和大家交代过了,就是补心阳、养阴血,阴阳兼顾。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三组药分清)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三组药分清)昨日,小编读到一篇关于“炙甘草汤”的神文,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给各位看官。
原文:江苏的一位小伙伴说自己得了一种怪病,说自己的心脏会停止跳动,停止跳动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快要死了一样。
这种濒临死亡的感觉让他觉得很恐怖。
可是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冠心病,检查不出所以然来。
但是心脏停止跳动的这种感觉他常常有,不是他想象出来的,是他把手按在胸口上感觉出来的。
这让他很痛苦。
文小叔说,你那不是心脏停止跳动,心脏停止跳动你怎么可能现在还跟我说话?你那是心脏骤停,西医叫早搏吧,就是跳动几下突然停了一下,一会又开始跳动。
他说,对对对。
大概跳动八九下的时候停了一下,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这一次会不会真要这么过去了。
可是我还不想这么早死啊,我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呢。
医院虽然说没有生命危险,但我总觉得身体有问题,搞不好哪天心脏多停个几秒我就一命呜呼了呢。
所以心里老想着这事,搞得最近睡眠也不好。
所以,想问问小叔这个早搏,中医有什么方子可以调理一下呢?小叔说,你这种情况啊现在的人很多人都有,早在两千年多年前张仲景就发明了一个方子,专门治疗你这种病,叫做炙甘草汤。
你可以让当地的中医根据你的自身情况抓几副药吃吃。
这个方子基本上都是一些药食同源的东西,不必担心有什么副作用。
大概一个月后这位小伙伴突然发微信告诉小叔,小叔,太感谢你了,我上次听你的话找了一个中医开了七天的炙甘草汤,喝完后感觉早搏好多了,基本上消失了。
最近出差,一时忙起来忘了感谢你了,真不好意思。
文小叔说,不用感谢小叔,这是张仲景的方子,小叔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不过真要提醒你一下,做什么事不要太拼了。
心脏之所以骤停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心脏太累了,需要歇歇了。
——文小叔说我们的医圣张仲景是这样解释这个方子的: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古人说话都是言简意赅的,简简单单六个字就把炙甘草汤治疗什么病说出来了。
可苦了我们这些现代人,古文知识不够的话,张仲景这句话无异于天书啊。
经方推荐——炙甘草汤
经方推荐——炙甘草汤经方大家一起辩证的思考中医炙甘草汤方出《伤寒论》,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
可治疗气虚血少、阴虚之“心律不齐”和脉跳停顿。
【方药】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
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人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
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温馨提示:甘草与炙甘草是不一样的!甘草:一种补益类中草药。
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
气微味甜而特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甘草炙甘草:又名蜜甘草、蜜炙甘草。
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
偏于润肺和中。
▲炙甘草▍炙甘草汤功效阴阳并调: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
▲阴阳并调补阴为主: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指出“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
”清代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气血双补的功效和作用,以《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补血为主的功效,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
▍炙甘草汤的副作用炙甘草的毒副作用较小,但若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及血钾减少等症状并有脘腹胀满,纳呆等消化障碍。
▲长期大量服用易高血压因此,偶尔泡一泡水喝可以,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炙甘草汤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中满腹胀忌服。
▍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张女士,56岁(11月29日诊)患者主诉间心悸3个月。
现时有心悸,自觉心前跳动厉害,偶有汗出,疲乏无力,气短,面色苍白,二便尚调,舌暗淡,苔白,脉结代且沉。
千古补心第一方,治疗阴阳气血俱虚“炙甘草汤”
千古补心第一方,治疗阴阳气血俱虚“炙甘草汤”总是说《伤寒论》,它真的是宝,从桂枝汤方到葛根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对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等张仲景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到现在仍旧适用。
所以说《伤寒论》一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
今天要说的是《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
原文是:“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它也有很好地补血作用,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
炙甘草汤的基本组方是:炙甘草四两(12g)、生姜三两(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50g)、去皮桂枝三两(9g)、阿胶二两(6g)、去心麦门冬半升(10g)、麻仁半升(10g) 、擘大枣三十枚(10枚)。
(剂量仅供参考)以上8味(除阿胶)用水800ml,加入黄酒或者清酒700ml,先煮前8味药,煮好后去滓倒出,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液中,分2-3次温服。
针对病症,还能加减裁化用药。
例如汤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这里给大家分享个医案。
有个年近六旬的老叟得伤寒症,四五日间表里大热。
其脉象洪而不实,现有代象。
舌苔白而微黄,大便数日未行。
医师为其开方:用生石膏三两,大生地一两,野台参四钱,生怀山药六钱,甘草三钱,煎汤三盅,分三次温饮下。
饮完三次,脉已不代,热退强半,大便犹未通下。
后用原方减去石膏五钱,加天冬八钱,仍如之前煎服,病遂痊愈。
这是在炙甘草原方基础,针对具体病症配伍变化而来的,但其核心还是炙甘草汤方,结合人参加白虎汤方,通过配伍合用诸药,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任之堂主人:一个针对心脏的经典方:炙甘草汤
任之堂主人:一个针对心脏的经典方:炙甘草汤下面来分析一个针对心脏的经典方:炙甘草汤。
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要明白此方的意义,首先得了解心脏,心脏在人体的状态,别用西医及现代解剖学的观点来分析,用中医的观点来分析。
心脏属火,火的产生需要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就是心血,没有心血这个物质基础,心火就无法正常燃烧。
心在天好似“太阳”,我们不好理解太阳,我们这样来做个心的模型,点燃一个沾满油的棉花团,我们看看棉花团的燃烧,就可以想象到中医的心脏,如果没有油,棉花团就不可能有熊熊大火,如果油烧干了,火自然会灭亡。
缺血的心脏,就好比缺油的发动机,时动时至。
心血不足,自然出现心律失常,脉结代……人体的心血来源于何方?肝也!肝藏血,为心脏提供阴血;肝所藏之血来源于何方?肾也!肾阴是肝血补充的关键;肾阴来源于何方?胃也,食物精微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转运……看看地图左轮,就明白心血的来源问题了。
再看看炙甘草汤配方:重用生地,既能养肾阴,又能养心阴,故而重用此物。
人参、麦门冬养心阴、阿胶养心血。
重用炙甘草,甘草味甘,能培脾胃之土,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的来源问题。
反佐桂枝,是因为运用大量的滋阴养血的药物,为防止阴分补充太过反而灭了不旺的心火,此物不可缺也。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协调两轮。
麻仁一物的功效,历代一家颇有争议,众说纷纭,其实麻仁就是润滑小肠,促进小肠通利,为何用此?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经络心,此经通畅,心脏经气也会更加顺畅。
一个炙甘草汤,其实从六个方面来解决心脏阴血不足、经气不畅的问题:1、直接补养心阴(生地、麦冬、阿胶、人参)2、补养肾阴,增加心阴之来源(生地)。
3、补养脾胃,增加心阴之来源(炙甘草)。
4、通利小肠经脉,促进心经气血运行(火麻仁)。
5、反佐温养心阳的药物,协同补养心阴的药物来提供心血(桂枝)。
6、调和营卫(生姜、大枣)。
或问:炙甘草汤中麻仁之通利小肠,前人尚未提出,此有根据乎?答曰:观察小肠不通利之病人,其人或便秘或便溏,历时日久,则肠道或生小瘤。
阴阳调和——炙甘草汤
阴阳调和——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所载其用治为: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 《伤寒论》第 177 条) 本方论述了心阴阳两虚的证治,是伤寒误治由太阳而内传,累及于心,影响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心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阳气虚衰,无力温煦,造成心阴阳气血不足,脉气不相顺接,故脉结代; 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故心动悸。
药物组成: 甘草( 炙,四两) ,生姜、桂枝( 三两) ,人参、阿胶( 蛤粉炒,二两) ,生地黄( 一斤) ,麦门冬( 去心) ,麻仁( 研,半斤) ,大枣( 十二枚) ,以水酒各半煎服。
患者,男,42 岁。
阵发性胸痛,胸闷,气短,动则加重 2 年,伴乏力心悸、头晕,2001 年初诊。
素体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常因感冒而心动悸不已,胸闷。
3 个月前,又因感外邪,加之劳累,出现心动悸,胸部憋闷而痛伴头晕、乏力。
就诊某医院,以“病毒性心肌炎”收治。
经系统检查,并非本病,按虚人感冒治疗收功。
1 周前,本症再现,来诊。
精神萎靡,面色少华,心悸心慌,胸闷,心前区不时跳痛,头晕,乏力,腰困如折,小便余沥,畏寒,自汗出。
少寐,舌质暗淡,苔白腻,脉象沉迟无力。
心电图显示: 心动过缓,心率每分钟 52 次,偶发早搏。
辨证为太少合病,气血阴阳亏虚,瘀血。
治疗宜消阴益火,佐以活血化瘀,宁心安神定悸,首选方剂炙甘草汤化裁。
炙甘草 30g,生地黄 30g,玉竹 30g,酸枣仁 30g,丹参 30g,桂枝 20g,人参 15g,柏子仁 15g,附子 15g,枸杞子 15g,淫羊藿15g,补骨脂 15g,菟丝子 15g,琥珀 3g 冲服) ,大枣 10 枚、白酒50ml,3 剂,日 1 剂,水煎服。
药后胸部顺畅,心慌心悸明显好转,但乏力、畏寒仍有。
效不更方,守上方,加重附子之量至30g,并加用干姜15g,意在加强附子温阳功效。
继服5 剂。
三诊患者诸症大减,心率提高到68 次 / 分钟。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统统不见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统统不见有一位老爷子,八十多岁,他说最近这个心老是跳几下停一下,有时候跳两三下停一下,有时候跳六七下停一下,以为得了什么大病,惶惶不可终日。
这老爷子说的这种现象现在的很多人都有,这病怎么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血不足了。
心脏是靠血养着的,心血不足,就是心脏里的血少了,心脏在缺血的情况下工作,就像人在没有吃饱饭的情况下干活,最容易疲劳,所以才会偷懒,才会跳几下停一下。
早在两千多年前,张仲景就创立了一个方子,专门治疗这种疾病,叫炙甘草汤。
西医说的心悸、心律不齐,还有早搏、房颤、骤停等等,都可以用它来调理,所以说啊张仲景不愧为医圣,他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从桂枝汤到葛根汤,再到小柴胡汤,历经千年,到现在仍旧适用。
炙甘草汤:甘草(炙)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擘)10枚。
关于炙甘草汤,《伤寒论》原文是这么说的: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古人说话都是言简意赅,简简单单六个字就把炙甘草汤治疗什么病高度概括了。
就好像那冰山,古书中记载的只是那上面的一角,而它下面饱含的深刻内涵需要我们后人不断去挖掘。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脉结代,心动悸?首先说脉结代,张仲景这里说了两种脉,一种是结脉,一种是代脉。
结脉就是你的脉不顺畅了,像绳子上打了很多结,手摸上去,每隔一段距离就停顿一下,结结断断的;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
不管是结脉也好,代脉也好,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跳着跳着咯噔停一下。
只要是这种经常偷停的,张仲景就用这个炙甘草汤来调理。
那心动悸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脏不正常的跳动,好像要跳出胸口来。
炙甘草汤这个方子的境界很高,它既能补血又能补气,既能补阴又能补阳,气血阴阳它都能调理到。
第一,你不是心血不足吗,那就帮你补足,让心得到滋养,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阿胶补血毋庸置疑,它可以走到心脏去,把心血补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经典解读第21讲:养阴强心第一方炙甘草汤止血养阴强心强壮第一方炙甘草汤治疗心脏病,如果冠状动脉淤堵则是瓜蒌薤白汤和血府逐淤丸;如果是心阳不足的话就是参附强心丸;如果是心动过快则是冠心生脉饮;如果是气阴都不足产生脉结代的话炙甘草汤。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写道:“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其中的“伤寒”两个字,就意味着在有外感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问题。
有的时候患了外感,此时会导致我们身体为了抵抗外邪,气血耗伤,消耗了能量,而且外邪往往会直接攻入心经,这样更容易损伤心经气血,这在西医,就是病毒性心肌炎一类的疾病,还有内伤导致的,比如劳神,现在很多人都劳神,考试、写报告、炒股、熬夜等等,心血耗伤,心脏营养不足了,用中医的术语说,是气阴两虚,气虚了,无力推动心脏的跳动,阴血亏了,心脏当然会空转,就会脉结代,有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阴虚发热嘛,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这种情况我们要给它补足气血。
气虚血少的导致心悸心慌、咽干舌燥、失眠、干咳、盗汗、气短自汗。
对心脏阴阳两虚造成的病毒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均有效果。
现在临床使用炙甘草汤的剂量和方剂学介绍的用量多是:炙甘草12克,生姜6克,人参(或党参)6克,生地30克,桂枝10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10枚。
处方药量问题:处方药物完全相同,由于各味药物用量大小不同,临床收效亦不同。
对于久病的人,按照现在的剂量有点偏小,临床往往难以奏效,或奏效缓慢。
究竟用多大剂量合适,我认为必须遵照《伤寒论》的用量使用。
用量过小,难以取胜于久病,炙甘草汤证的病人多病程长久,气血虚弱,阴阳两亏,非轻剂所能中病。
《伤寒论》的原剂量是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一斤,桂枝三两,麦冬半斤,阿胶二两,麻仁半升,大枣30枚。
合现在的剂量应是多少呢?炙甘草60克,生姜45克,党参30克,生地60克,桂枝30克,阿胶30克,麦冬45克,火麻仁30克,大枣30枚。
解方:甘润与辛燥并用炙甘草汤中以炙甘草为主药,用以养脾胃补中气,益气血生化之源;以人参、生地、阿胶、麦冬、火麻仁滋阴补血;生地的作用是补血,因为其色黑,提供大量的铁质。
当然这是从西医的角度来解释。
中医的角度还有通血脉的作用;人参用党参代替,作用是补气。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桂枝通心阳;清酒通络利脉。
药物是甘润、辛燥并用,使滋阴而不致腻滞,通阳而不致伤阴。
火麻仁就是美国禁止使用的大麻的种子,吃多了会有“令人见鬼狂走”的副作用,这是大麻的一种致幻作用,但是合理用量的效果是“主五劳七伤,利五臓”。
火麻仁在这里面是润燥的,通大便,美国人研究火麻仁,他们研究的结果显示,火麻仁有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的作用,用以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桂枝的作用就是扩张心脏动脉,再配合炙甘草,就能提供稳定的心跳,把大量生地黄和阿胶所产生的血液源源不断的输往全身各处。
阿胶比较贵,可以用太子参代替,太子参性平柔润,能益气养阴,又能制桂枝之辛燥。
如果嫌辛燥,稍微减桂枝之量;按照黄煌老师的研究和观点,痰饮肥胖者慎用:这个方子的人参、麦冬、甘草都是用于羸瘦之人的。
先说人参,这是传统的补益药。
张仲景都是用于剧烈的发汗、吐下以后的疾病,体液大量丢失,人都脱水了,都是用人参;麦冬,《神农本草经》说得很清楚,“治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
背后是气阴二虚的机制,对于老人津枯枯槁、手足烦热,羸瘦骨立者,或咳血衄血者有效;再说甘草,甘草用于瘦人,古时候就有这个经验。
《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能“长肌肉”。
在大量体液丢失以后,其人必然形瘦肤枯。
服用甘草能增加体重;人参、麦冬、甘草,是炙甘草汤中的主要药物,都用于羸瘦之人,那炙甘草汤绝对不可能用于肥胖之人了,至少不能久用!不可忽视煎服法炙甘草汤的煎服法,《伤寒论》中记载是:“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正确的煎服法对于保证疗效亦是十分重要的。
发现近人使用炙甘草汤多不讲究煎服法,恐是影响疗效的原因之一。
笔者用炙甘草汤的煎服法是:取水1500毫升,加入黄酒半斤同煮,再共煎30分钟后取汁600毫升,分2~3次温服。
观仲景用地黄入煎剂,多用酒煎煮,此也是经方定例。
炙甘草汤加减方适合哪些病症?1、风湿性心脏病:心悸、心律不齐,嘴唇发紫,不愿意动,动则心慌。
平时气短、失眠心烦;2、贫血引发的心脏病:全身乏力,嘴唇苍白,心慌,牙龈易出血。
经医院检查贫血病人。
3、怕惊吓的心脏病:一般得此病的妇女较多。
平时贫血。
有人大声说话容易惊吓,导致心脏心跳异常。
夜间失眠,虚汗多。
但凡是心脏有毛病的人,总是会显示出忧心忡忡的样子,如果去看西医的话,西医就会说有焦虑症或忧郁症,介绍病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吃抗忧郁药或焦虑药。
病人吃了这些药后,会精神亢奋,作出种种不和常理的行为,然后又更加作实了病人的精神病。
其实都是那些邪恶的精神药物的副作用。
4、早搏、眩晕、心肌缺血:突然心慌不能控制,口干汗出,五心烦热,面赤如醉,医院定性为早搏。
有研究机构研究,总有效率为90%以上。
5、目干(干燥综合征) 眼干、口干、阴部干燥,畏光,流泪,眼睑结膜充血,眼睑红肿,视物模糊,酸楚疼痛,不能久视。
伴头晕目眩、乏力、心悸、畏寒、失眠多梦;舌象:淡红少苔;脉象:沉细、沉迟、细弱或结代。
这是严重的心阴匮乏,用炙甘草汤有效!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心之精气不足,同样会致目疾。
6、大汗平日身体素虚气亏,夜里大汗不止,面苍,手足不温,心跳气短,精神萎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脉症合参,此乃阳气虚极,不能温养心阳,致汗出、心跳不安;阳损及阴,心失所濡,故夜难入寐、给予炙甘草汤温阳固卫、滋阴益气为治。
汗出于心,心阳不足,可致汗出。
汗为心之液,大汗不止,复伤心阴,形成心之阴阳两虚之证,符合炙甘草汤证之病机,用之果效。
7、老年性皮肤瘙痒、老年性阴道瘙痒症皮肤干燥,粗涩脱屑,无明显斑丘疹,这于其他疾病引起皮肤瘙痒不同,注射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及内服各种西药无效,夜晚尤甚,难以入睡。
睡前必用热毛巾擦浴后症状稍见缓解。
伴有形瘦气短,口干虚烦,潮热便干等症状,舌质红、少津无苔,脉虚数,辨证属气阴两亏、津液不足、皮肤失养、风邪内侵,治疗以滋阴益气治其本,少佐风药治其标;方选炙甘草汤加减,防风10克,蝉衣10克,赤芍15克,当归20克。
8、更年期综合征头晕心悸,多汗乏力,无明显诱因而出现易怒,乍寒乍热,时而汗出、头晕健忘、睡眠欠佳、面颈轰然火升,伴气短、乏力、腰酸、心悸、便干等症状,舌质淡红、少津,脉细弱而数,证属气阴两虚,虚阳浮动,治以滋阴敛热,益气为主,方用炙甘草汤加减,加浮小麦、枣仁各30g,黄连8g。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生理上一个特定转变时期出现的症侯群,症状多见于闭经前后,是因天癸将竭,冲任亏虚,精血衰少所致;初以阴虚火旺为主,久则气阴俱伤,到了这一步就可以用炙甘草汤调理,症状明显改善。
炙甘草汤的延伸:强心强壮剂到养阴方按照黄煌老师的观点呢,这个方子是古代的止血强壮方。
因为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是战争十分频繁的时代。
这个社会上的优良资源必然要为军事服务。
也就是说,作为名医的张仲景必然会看军人的疾病。
推测张仲景当年可能用于治疗那些出血的伤员。
冷兵器时代的战伤,多以出血为主。
许多伤员经过辗转多时,才能送到张仲景处就诊,这时,许多伤员因为疲劳、出血、疼痛、寒冷、饥饿,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脉结代,心动悸”,这一在脉象上反映出的循环衰竭的重要信号。
炙甘草汤是一张集止血、强心、强壮为一体的大复方。
方中的大剂量的生地黄、阿胶是重要的止血药,人参、桂枝、炙甘草、麦冬是强心定悸药,30枚大枣能给机体充足的糖分能量。
这对于那些已经处在体液匮乏几绝的伤员来说,炙甘草汤无疑是一支有效的强心剂和强壮汤。
所以,这张配方又称之为“复脉汤”。
炙甘草汤被后世定为养阴的祖方。
所谓“养阴”,主要指纠正体内营养物质的匮乏的状态。
阴,主要指有形的血液和肌肉等,所以,所谓的阴虚,也主要表现为羸瘦肤枯。
所以,用炙甘草汤比较能强调其整体状态,形容枯槁,羸瘦是客观指征。
这种体质状态,多见于大病以后,或大出血以后,或营养不良者,或极度疲劳者。
目前在临床上多见于肿瘤患者及老年病患者。
肿瘤患者在经过手术、多次化疗放疗以后,出血、食欲下降、高度恐惧和抑郁,再加上有些刻意控制饮食,使许多患者的肉体和精神均遭受巨大创伤,非常容易导致炙甘草汤证。
黄煌老师用炙甘草汤治疗肿瘤放化疗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首先是食欲的改善,然后营养状况好转。
他经常将面色是否红润,体重是否稳中有升,作为炙甘草汤的评价指标。
随着体质的改善,不仅极大地鼓舞患者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用炙甘草汤治疗肿瘤后放化疗患者,全方的用量无需过大,过大量可能会导致腹胀、舌苔厚腻,不想吃东西。
治疗心律不齐,可能甘草的量要大些,但对于肿瘤患者,甘草量大可以导致浮肿。
化裁:夜寐不安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桂枝加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心脾不足加白术、黄芪;病毒性心肌炎加黄芩、蒲公英、大青草;需要营养滋补作用枸杞、天冬、山药;心悸心慌者,加龙骨、牡蛎;恶心者,加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