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生活需要法律(教师案)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生活需要法律”,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了解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选取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
3.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4.教室布局:将教室座位摆放成圆形或方形,便于学生讨论和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法律场景,如交通规则、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法律在这个案例中的作用,并阐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巩固,让学生明确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作用,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较为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法律现象较多,但往往忽视了法律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3.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3.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素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4.准备启发式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现象,如交通规则、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法律有什么关系?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违反交通规则导致的交通事故,合同违约导致的纠纷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生活需要法律》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并能够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能理解不深。
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媒体,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提高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如交通事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法律,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保障。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巩固(5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如模拟购物时遇到侵权行为,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法律,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吗?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还需要道德、自律等共同努力。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 9.1《生活需要法律》
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给我们生活的保障作用,让学生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明白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的意识,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并识记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原因,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生:放过师:那放风筝时为什么要用一根线拉着呢?生:不拉着,风筝就自由的飞走了师:对的,那根线就好比法律,如果生活中没有了法律,那么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变得很糟糕,甚至变得杂乱无章。
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天地,学习有关法律的知识吧!2.明确目标二、设置情境,问题导学【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活动一:说一说师:你能列举哪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呢?(头脑风暴法)生: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师:看来大家对法律还是有一定的了解,那接下来,咱们分别看一些法律。
家庭方面的有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继承法等。
学校生活方面有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社会生活方面的有道路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
所以法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无处不在。
2、活动二:想一想师:那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可以举例说明)生: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法》,那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环境很差的社会,我们的环境就会污染严重,对我们的健康没有帮助。
生: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生活就会有很多矛盾,矛盾和纠纷不能很好的解决,权利得不到维护,社会秩序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师:分析的很不错,所以生活需要法律来规范和调整。
3、活动三:辩一辩师:【观点辨析】有人认为,我们是未成年人,只要我们不违法,不犯罪,法律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法律案例感兴趣,善于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来理解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法律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材料。
2.准备讨论题目和问题。
3.准备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的道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需要法律》。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法律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律在这些案例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呈现的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巩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9.1 生活需要法律20-部编版
2、探究与分享
(1)出示图片和文字,设问: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是自觉地
(2)议一议: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总结: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然后阅读课本内容完成自学思考题
重点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难点
法治的脚步
学法
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以人为本,法治中国》公益广告
观看
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运用你的经验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设问:(1)你能在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课题
生活需要法律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竖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竖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认识依法治国对实现中国梦的推动作用
知识目标
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制化的进程,了解法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生活与法律
息息相关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
生活需
要法律法治的内涵、要求、意义(地位、重要性)
法治的脚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二、法治的脚步
1、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为什么?
出示图片和文字,总结得出: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初步树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初步培养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3.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法律的产生及本质、法治的进程难点:树立规则意识,能自觉遵守规则和法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是什么样的?法治建设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有什么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治的脚步》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观看多媒体播放视频《法律产生的历史》思考法律是怎么产生的?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总结:1.法律是怎么产生的?法律的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约束自己的行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活动二:播放情景材料《鲁国国王的故事》总结: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
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都体现了在古代国家实行的是人治。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那么什么是法治?3.法治的内涵: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活动三:教材P88相关链接“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视频:依法治国——法律保护我们引导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需要法律”。
【讲授新课】:环节一:走近法治1.法律与生活播放视频“民法总则草案保护的事儿,你一个都躲不开”民法总则被视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经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对每个公民来说,相当于有了一份权利保障书。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
提问: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通过说明了什么?结论: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在身边出示图片及情境,并思考回答:(1)这些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结论: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权利与义务播放视频“哪些法律在保护你?”根据视频内容完成教材第86页“探究与分享”内容并回答问题。
说说上述内容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结论: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word教案
9.1 《生活需要法律》教课方案课题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旁》——生活需要法律单元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觉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建立尊敬法律、敬畏法律、遵守纪律的意识学习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依据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世与法律相伴;认识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度;知道法律是一种特别的行为规范要点生活与法律息息有关难点法律的产生和实质学法资料剖析、小组议论、自学教法资料剖析、视频体验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公益广告宣传片《以人为本,法治中观看视频感知法律与生活国》的关系讲解新课第一板块生活与法律息息有关让学生认识与生谈谈生活中的法律活中想关的法律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多媒体展现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法律研究活动:运用有关的法律解决实质事例。
学生针对实质让学生加强对波及道德法律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义务教事例学会运用“法律与生活息育法、环境保护法、花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律。
息有关”这一主法等等。
从中得出结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题的理解关,法律已经浸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播放视频《一世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你》观看视频理解法律相伴我们一世看法争鸣:有人以为,只需不违纪犯法,不惹上官司,法律就会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同意这一观指引学生进一步领会法律与生活点吗?息息有关研究与分享——试一试练一练P86 资料认识生活中的帮助学生理解法1、连完线,大家有什么感觉?法律知识律社会生活和睦2、请将左边的内容进行分类,指出哪些是我学生连线、思有序的保障们的权益,哪些是我们的义务?考问题理解法律规定人3、我们能否能够只享授权益,不执行义务?们权益和义务,陪伴我们生命成长的全过程设置小组议论:生活中假如没有这些法律,那我们学生疏成四个领会法律与生活的生活会怎么样?小组进行议论息息有关,过渡到法律的产生第二板块法治的脚步展现资料: 1、《左传》记录:“夏有乱政 ,而作读资料思虑问理解“国产业生禹刑。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1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法律的认识还相对模糊,法治观念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力量,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庭道具和材料,用于实践活动。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保护每个人的权益的。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介绍一些与法律相关的活动,如模拟法庭,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1《 生活需要法律》精品教案
《生活需要法律》【课题】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框题《生活需要法律》【教材分析】本框由“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和“法治的脚步”两目组成。
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人生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简要介绍法治的发展进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学情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抓好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为后续法律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树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初步培养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知识目标: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
【课标依据】“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产生及本质、法治的进程【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新课,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教师广泛搜集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设计及PP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刑10年》思考:这个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师: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框题属于第四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内容《生活需要法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是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着力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既是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起始单元。
未成年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及本册书中的地位非常显著。
2.【学情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断丰富,初步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很片面,一提到法律,可能更多的是联想到法律的威严,很少想到法律的保障作用,有的同学还缺乏法律意识。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法律,进而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而树立法治观念。
3.【教学目标】法治观念:通过探究“AI到了需要立法的时候吗”,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一生相伴,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制定、修改了的法律”,进行法律的“追溯”,知道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及其本质和功能,对法律形成初步的认识。
通过分析“全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案”,知道何为法治,感受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明确法治的优势,具备法治观念。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难点:法治的内涵和重要性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6.【设计思路】本课以近期的热点“AI复活明星”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导入主题,设置一个总议题:以“AI发展”解读生活需要法律。
下设三个子议题:子议题1:放眼当下—法律踪迹何在?子议题2:追溯过去—法律从何而来?子议题3:展望未来—法治走向何方?通过AI立法、随着AI快速发展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全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案、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等,引导学生层层剖析,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法律,了解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领悟法治的重要意义,树立法治观念,坚决做尊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生活需要法律优秀教案
生活需要法律优秀教案《生活需要法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生活需要法律,理解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2)理解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1)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通过对法律产生、本质和作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法律的产生、本质和作用。
(2)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本质,树立法治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法律相关的视频或讲述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纠纷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上学、出行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生活中的法律规定和案例。
(3)教师总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调整着社会关系,维护着社会秩序。
2、法律的产生和本质(1)讲述法律产生的历史故事,如古代部落的规则逐渐演变成法律。
(2)解释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律的作用(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法律的规范作用,如法律规定了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2)通过讲述一些法律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的事例,说明法律的保护作用。
4、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1)讲解法治的含义,强调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2)组织学生讨论法治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能够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教师总结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生活需要法律优秀教案
生活需要法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2)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能力目标(1)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能够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的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法律相关的视频片段或者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法律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法律的产生(1)教师讲解法律产生的历程,从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到随着国家的产生,法律也应运而生。
(2)举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法律的特点和作用,如古代社会的律法和现代社会的法律有何不同。
2、法律的本质(1)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2)讲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同时,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3、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举例,如购物、出行、上学、工作等,说明法律无处不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2)通过具体案例,如消费纠纷、交通事故等,让学生明白法律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法律的特征(1)讲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权威性。
(2)强调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3)指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因个人身份、地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三)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体现了法律的重要性,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2、案例分析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生活需要法律优秀教案
生活需要法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知道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对法律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对法律的尊崇和信任。
培养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2、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法律相关的视频片段,如法庭审判、警察执法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图片或资料,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讲解法律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产生和演变。
引导学生思考:法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这说明了什么?2、法律的本质和特征讲解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分析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结合具体案例,如贪官被判刑、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等,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特征。
3、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规范作用:法律规定了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标准和规范。
例如,交通法规规定了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规则,保障了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秩序。
保护作用: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消费者受到欺诈时,可以依法获得赔偿。
解决纠纷:当人们之间发生纠纷时,可以依据法律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9.1 生活需要法律6-部编版
《生活需要法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法律。
2、能力目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学习重点、难道】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小学要开设道德与法治课》问:为什么要把思想品德改为道德与法治呢?导语: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生活需要法律》第1课时观看视频思考回答根据视频内容介绍,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些举措,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重要性,引入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P84:运用你的经验多媒体出示问题:请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提示:家庭、学校、社会等)活动:准备贴纸,让学生粘贴相关法律名称多媒体展示相关法律:教师点评教师总结: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分小组从不同角度收集相关法律名称分享搜集的法律名称本活动通过让学生自主搜索“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让学生体会法律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2)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过渡)刚才我们从横向了解到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那么从纵向来看,法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规范和保障我们的生活的呢?播放视频《一生有多少法律保护你》问:法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规范和保障我们的生活的呢?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学生认识部分法律的一些规定和要求教材P86探究与分享:连线问:说说生活上述内容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教师总结: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020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树立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
2.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通过对学习的思考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3.了解生活离不开法律,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法律的本质和法治的内涵。
【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学生:搜集中国法律名称,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借用《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环节,游戏中让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中国法律名称,感受中国庞大的法律体系。
点拨: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二、探究新知(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生活需要法律调整。
出示同龄人明明的烦恼,并请6位同学进行请进模拟,让学生为明明出谋划策,帮助明明解决困扰。
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父母之间,社会成员之间。
点拨:解决矛盾纠纷不仅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2.法律在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
小组活动找寻生活中的法律,出示小贴士,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考虑。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及时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出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法律伴随我们一生。
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并通过一段视频清晰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一生都与法律密不可分。
并且学生通过“找权利义务朋友”的游戏,引导学生体会法律与我们如形随形,同时明确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老师总结】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一生相伴,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学案教师版主备人:政治组审核人: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日期:_____
9.1生活需要法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
2.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3.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自学过程课前预习并完成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2、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律的产生: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__创制法律___。
4、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
(3)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合作学习分小组问题探究:
(1)阅读84页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3)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做86页,每个小组探讨:我们的主要权利有哪些?相应的法律是什么?
(4)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
(5)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目的是什么?
(三)检测练习:
1.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
这些经历说明(A )
A.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B.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 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
2.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
国家行法治,兴旺又发达。
权益受伤害,维权要靠法。
我们青少年,人人要守法。
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家。
”《普法歌》告诉了我们法律和法治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的是( C )
A.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
B.统治国家、管理社会,打击贪污腐败现象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把我国建设成为超级大国
4.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这样规定是因为( D )
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法律
5.“国家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其运行必须有章可循,必须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如果没有法律,国家机器就难以正常运行,国家承担的职能就难以实施。
”这句话说明的最佳观点是( C )
A.国家的经济生活离不开法律 B.国家的政治生活离不开法律
C.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D.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
6.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这说明法律能够( C )
A.保护我们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B.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
C.指引我们行为的方向 D.赋予我们权利
7.下列对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D )
①未成年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成年后才需承担相应的义务②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也受到法律的保护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④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的未来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知”告诉我们( A )
A.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B.有了法律,天下就太平了
C.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D.我国已经实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全国人民都懂法守法
9.某地公安局接到一超市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抢劫犯携赃款逃脱。
该超市将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该公安局赔偿该超市经济损失5万多元。
这说明( A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依法治国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③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④公安局不在我国法治体系之内,不受法律监督,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各项中哪种做法没有遵循法律(C )
A.小国年满18周岁,积极报名参军
B.王师傅开了一间小作坊,赚了钱不忘纳税
C.初中生王小梅成绩不太好,辍学到南方打工
D.李阿姨从企业下岗后,自谋职业,生活路子越走越宽
(四)能力提升: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讨论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体系”,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说明了什么?
公民的生活需要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章程。
(2)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说说这项总目标指的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班会课、黑板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请你参加这次的活动,说说法治的重要性。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