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第一节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一、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说属于学科课程。

生物学课程与中学语文、历史、化学、物理学、地理学一样属于中学开设的学科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范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生物学课程是科学课程,这是生物学课程的另一基本性质。

既然生物学课程是科学课程,生物学教学就必须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每一个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不论是教材编写人员、生物学教师,还是教研人员,都应在实现生物学课程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并向学生展示课程的这一性质。

违背这一性质的做法举例:

例1、就我们所知,仍有少数学校领导把生物学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学,采用“搭带头”的方法,甚至让语文、体育教师或学科教师上生物课,结果是错误百出。如听体育教师讲“生物的四大组织”出的错。

例2、有教师至今仍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如“观察草履虫”。

(三)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所以,初中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将“生物技术”列为十个标准之一,高中课程标准将“生

物技术实践”、“现代科技专题”列为三大选修模块之中的两个模块。

(四)生物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在自己阅读本节内容的基础上讨论:

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学习本节有何意义?在教学中你怎样努力去实现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二、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一)中学生物教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1、1840年鸦片战争后

英国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在中国开始设立动物学、植物学和生理等。

2、1902年清朝开设博物课

在当时制定的《奏定中学课堂章程》中,规定中学课堂开设博物课,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卫生。

3、1949年后生物学课程的发展概况

主要谈解放后经历的沧桑及各阶段取得的主要进步。(参考①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P7~P13。②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法P10~20)

⑴ 1949~1958年:1952年以前苏联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为蓝本,中央人民政府

教育部编定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结束了我国中学生物学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的状况。

⑵ 1958~1960年:1958年开展教育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初三增设了农业基础知识。

⑶ 1960~1966年: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生物学。1959年,教育部明

确规定全日制学校要以教学为主,使教育从新走上正确的轨道。196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1963、196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全国统编质量较高的中学生物教材。

⑷ 1966~1978年:十年动乱,开设《农业基础知识》、《医疗卫生》。《农业基础知识》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八字宪法”、“四大作物一头猪”。《医疗卫生》主要是针灸、中草药。

⑸ 1978~1981年:开设初中生物学、生理卫生、高中生物学。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学校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并编写了教材。教材中适当介绍了生物科学的新成就,例如初中生物学增加了仿生学的知识,高中生物学增加了细胞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简单阐述遗传工程学、仿生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成就,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⑹ 1981~1990年: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高中生物学。1981年4月教

育部颁布了新的教学计划,人民教育出版社起草了中学生物学和生理卫生教学大纲,并编写了一套新的教材,从1982年秋季开始使用。1985年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高中生物学两种要求的教学纲要(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并出版了高中生物学两中不同教学要求的课本(甲种本、乙种本)。

⑺ 1990~2000年:1992年对1988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大纲(初审稿)》修订的基础上,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

1996年教育部又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与1992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学大纲相匹配。2000年,教育部又对上述两大纲进行修订,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和《全日制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⑻ 2000~现今: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生物课程标准》,并在同年秋季开始实验。

2003年4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由教育部正式颁布。

(二)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师举例(河南某矿井发生毒鼠强毒死数人的事)说明生物科学素养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学员举例说明。

2、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自学)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自学)

三、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

(一)学员通读教材(10分钟)。

(二)专题发言:请一位来自温江的学员介绍本地区自2002年来,在初中实行“综合理科”教学取得的经验、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讲座:温江教研室教研员刘泽靓:《科学课程标准》及《科学》教学探索——温江区科学课程实验研究报告

关于“综合理科”采访温江教研室教研员刘泽靓,见文本教案绪论部分第四页。

(三)学员讨论:分科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和综合理科课程各有那些优势和局限。

第二节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学习本节的目的:生物新课程师资培训已到第五个年头,在学员对《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初、高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的基础上,有必要再学习、再认识《中学生物课程标准》。

一、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见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P2~4)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满腔热情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之中去!

01年教育部颁布了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当年秋四川郫县作为国家级实验区进入实验。

在世纪之交,我国擂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战鼓。这次改革的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是前七次课程改革所不可比拟的。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进行生物课程改革?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一)时代的发展包括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是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

1、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创新人才。

举例:农耕时代靠的是土地和农民,工业时代靠的是机器和工人,Paul M. Romer 在“经济增长”一文中以日本、印度和美国为例,说明贫困国家之贫困并非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匮乏,而是创意。

2、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际实

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当前社会还面临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危机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恶化、自

然资源的匮乏、人口迅速增长等,它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怎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国民是世界各国教育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各国把注意力集中到基础教育上,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上。

各国把培养什么样的国民、国民素质能否适应21世纪全方位的挑战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直接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