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人物形象、意象与意境及物象鉴赏练习(学生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含答案

2019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含答案

2018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解答意象类题目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学会分析意象的含义和作用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目标:熟悉考点,梳理整合形象鉴赏考点知识学习过程:自学交流一、考点样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命题探讨品读诗歌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开始。

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考查重点放在景物形象(即意象)上。

对意象的考查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一是辨析所用的意象,二是把握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三是兼及意境的把握。

意境分析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

不过从近两年的命题看,考得很浅,多是要求分析景象(画面)特征或气氛特点。

二、知识整合一、意象类意象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术语,也是一个重点。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而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具有意象的作品往往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一)鉴赏人物形象1.知识梳理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其次要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再次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诗歌鉴赏:考点一赏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意象)

诗歌鉴赏:考点一赏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意象)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承载着诗人的所 见所闻,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 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 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 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 的《吴郡志》中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 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 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夜宿于此处, 以一抒幽思。 诗人融情于景,全诗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意境 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 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 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 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 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 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 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是 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 座完整的建筑,意象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 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 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 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
鉴赏
前两句写部队凯旋渡过破讷沙的情景。从第三句
始写‚平明日出‛可知,此时黎明尚未到来。军队夜行,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偶有铮铮 ‚战初归‛乃正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 其影响所及。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 夺人的效果。前两句与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机杼略同,匠心偶合。不过‚月黑雁飞
二、审题答题规范:细辨析、巧回答 ‚细辨析‛指在审题时要仔细辨析意象类试题 与意境类试题。 意象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请找出××(意象)。 ②××(意象)蕴含什么样的情感? ③××意象在诗中有何作用? 意境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画面)。 ②××(句、联、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③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完整版)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完整版)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专题01 诗歌形象之赏析人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

专题01 诗歌形象之赏析人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

专题01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一、(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①杜甫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②。

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 ①成都草堂营建时,诗人向朋友讨要松树苗。

韦少府,即韦班,官少府。

②老盖,《酉阳杂俎》谓松树千年始平顶偃盖,故称“老盖”。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杜诗前两句将松树与其他树作对比,从体态和颜色上衬托出松树独有的形象特点。

B.李诗写南轩松树荫下生出古苔,上下辉映,绿染秋空,侧面表现松树的古久茂盛。

C.李诗起笔平淡,交代松树的位置和状貌,而在诗行推进中逐渐体现出不凡的气象。

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D【解析】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错误,杜诗并非“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

前两句是写诗人想象中的松树形象,后两句是表达诗人寻觅小松树栽种的来意。

故选 D。

(2)清代吴乔《围炉夜话》中说“诗中须有人”。

从两首写“松”的诗中,分别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参考答案】①杜诗中以松树不同于其他树木的形象,暗喻诗人卓然不群、超然脱俗的形象特征,为存千年而觅霜根的做法,体现了诗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

②李诗中描绘南轩孤松枝叶绵密茂盛、昂首天外,既展现诗人孤傲潇洒、超然物外的特点,又写出其刚正不阿、壮志凌云的形象。

(每点 3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杜诗:“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两句,诗人称赞松树“落落出群”“青青不朽”,与榉柳杨梅截然不同,高超出群的形象,其实暗喻了诗人自己卓尔不群的形象;“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写诗人想要追求松树千年留存而从小小松树养起的行为,可见诗人有凌云壮志,而又愿意从小处做起,体现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题(形象意象类)(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题(形象意象类)(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题(形象意象类)(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薄命妾辞元好问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

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

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首先用“如花”写女性的貌美,并以“画不成”强调其“美”的程度。

B.“自合”、“谁教”语似平常,实则包含对不平命运的愤感和对自我的指责C.女子虽遭命运播弄,却对爱人一往情深,聚散的命运与不变的感情恰成对照。

D.“江南岸”并非实写环境,而是以江南的广阔来反衬女子的形单影只的孤苦。

【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辦析。

题中ABC 三个选项考核诗歌的内容,D 项考核诗歌的手法,其中 B 项,没有“自我的指责”之意。

所以本题选 B 项。

(2)这首词通过具体的形象把“薄命”写得十分可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案】这首词以“叶”、“浮萍”、“杨柳”、“云”、“月”、“鸳鸯只影”等具体形象把“薄命”写得有形有色,十分感人。

①用薄“叶”形容命薄,具体可感。

②以“浮萍”作比,写其身如飘萍无根蒂,生活无定。

③以“杨柳”作比,写其迎来送往,暗示其卑微的身世。

④以“云”聚散无定、“月”盈亏变化,喻指生活的变化不定。

⑤以“鸳鸯只影”写其不能与情侣欢聚,形单影只,孤独伶傳。

这些形象从不同角度展现红颜女子的悲惨命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能力,要求分析如何把薄命写得十分可感;通过诗歌中的内容“颜色如花”“命如叶薄”“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云聚散,月亏盈”“鸳盎只影”枯荷等形景的写出红频女子命薄”生活无定“卑徴”形单影只”孤独伶们的思修命运。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 ②什么图景; 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概括诗歌的 思想感情(或寄托了什么志向)。
例:(09全国卷II)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 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 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 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 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 意?
练一练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 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 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事件,关注环境。 ②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案设计可以分以下几步: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 特点; (2)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 说解;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 点态度)
举例 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 歌》,试分析诗中所塑造 的人物形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
(第一步总写)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 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 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第二步根据诗句具体分析)“念”写 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 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 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 哀。
练一练 《李清照· 点绛唇》中刻画了怎样的艺 术形象?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 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形象:意象和意境教学目标:1、积累意象意境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分析意象意境的基本方法。

3、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析意象意境的基本方法。

2、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精讲点拨一、知识点指津(一)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认知理解意象和意境例一: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参考答案】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例二: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注】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

★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赞赏。

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的落花、稀疏的雨丝、近村远寺等描绘出一幅凄清幽寂的郊外风景图。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一、什么叫意象?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

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常见意象及其特定意义:(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白云思友、思亲。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鱼雁、青鸟、青鸾:代表书信、信使。

)5.捣衣也表达游子思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6.小楼思恋故国、思乡怀人。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完整版)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本文主要讲述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其中意象指诗歌中的形象,是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结合,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而意境则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意境是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的,具有特定意义,鉴赏意境需要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在于,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而意境则是由意象组成的整体效果。

例如,XXX的《江雪》和XXX的《天净沙·秋思》都是通过意象构建意境的。

《江雪》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XXX”和“雪”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寂静、孤寂的意境。

而《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XXX”、“夕阳”和“断肠人”等意象,则构成了一种萧索悲凉的深秋意境。

在鉴赏意境时,需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即象-境-情。

例如,XXX的《鹿柴》通过“空山”、“人语响”、“返景”和“青苔”等意象,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XXX的《桃花溪》则通过“飞桥”、“野烟”、“XXX”、“渔船”、“桃花”、“流水”和“清溪”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

总之,意象和意境是诗歌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意象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和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体现,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中的重要手段。

而意境则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的生活图景或艺术氛围。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

例如,XXX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十一个意象有机组合,表达了一个沦落天涯的孤独旅人的落寞、寂寥、怀乡的情感。

一个优秀的诗人,能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创造出深刻的艺术形象,营造出不朽的意境。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题五:赏析物象和人物形象(学生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题五:赏析物象和人物形象(学生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题五:赏析物象和人物形象·学生版【复习目标】1.抓住咏物诗中的语言文字,把握物象特征和情志。

2.分清两类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 2全国甲卷《画眉鸟》《画眉禽》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6分)物象作用分析①物象多考查概括物象特征与情志。

②人物形象多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③属于轮考点。

202 0全国Ⅲ卷《苦笋》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物象特征分析201 7全国Ⅱ卷《送子由使契丹》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性格分析专项突破一分析概括物象特征和情志物象概说事物形象俗称物象,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主要有两类,一是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二是抒情诗中借托的物象。

前者如于谦的《石灰吟》中石灰,它在深山中被开采出来,然后在烈火中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诗人借石灰寄托自己不畏艰苦的考验、坚决保持清廉品质的志向。

后者如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中的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借原上草的形象,讴歌抗争精神,传达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思想认识。

【典型例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雁(其一)杜甫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④薇。

[注] 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

②瞻:往上看,往前看。

③浪语:妄说,乱说。

④故山:喻家乡。

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点拨关键一】物象题解题技巧: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首先要抓住物象的自然属性,分析其的外在特征,如形态、色泽、和环境特点;进而据物象的自然属性思考其社会属性,即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寻找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思考塑造此形象的意义,即体现作者的怎样的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怎样的向往或追求。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项训练3-物象-人物形象-画面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项训练3-物象-人物形象-画面

2020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意象、人物形象、画面描述-专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①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死生,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C.“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D.“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E. “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1.BE2.①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

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

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

②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1.试题分析:B项,“表明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死生,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说法错误,虽言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言”、“定自”两个虚词却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死生、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

诗歌之人物形象、意象与意境及物象鉴赏练习(学生版)

诗歌之人物形象、意象与意境及物象鉴赏练习(学生版)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之作品形象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型:(1)答题步骤:步骤一:什么形象(一句话概括)步骤二:形象特征(结合诗句分析/翻译诗句)步骤三:形象的意义(表达了作者XX的感情)(2)解题方法:1、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分析,关注情语。

2、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1、(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

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问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高三难点突破100题难点5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物象人物形象含解析 试题(共6页)

高三难点突破100题难点5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物象人物形象含解析 试题(共6页)

难点(nádiǎn)51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物象、人物形象解答鉴赏古代诗歌中的物象、人物形象这类题目可从以下几方面切入:首先,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要准确记忆作者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详细的创作背景等。

对于吟咏物象的诗歌更须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

其次,整体理解,分析方法。

对于人物形象来说,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关注反映其心情的词语;分析人物形象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是、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分析诗歌表达了人物的哪些方面,评价诗歌用语的感情色彩,联络作者的创作背景对人物的品质或者性格进展深层分析。

对于物象而言,找出作者在描写物象时所用的语句,分析物象的性质,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最后,把握命题规律,掌握答题技巧。

对于人物形象,一般会以“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的形式命题,其答题切入点为:1.明确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概括人物形象的根本特点。

3.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从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角度〕。

对于物象,一般会以“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物象,有何作用〞的形式命题,其答题切入点为:1.概括物象的根本特征(内在品格、精神),点出诗歌刻画物象所用的手法。

2.将物象与抒情主人公相联络,答出诗人通过这个物象表现出了怎样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②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③。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④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③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④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之作品形象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型:(1)答题步骤:步骤一:什么形象(一句话概括)步骤二:形象特征(结合诗句分析/翻译诗句)步骤三:形象的意义(表达了作者XX的感情)(2)解题方法:1、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分析,关注情语。

2、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1、(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

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问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意境型(一)答题规范:1、提问方式:(1)直接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间接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2007年陕西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国卷II)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物诗的鉴赏类型:(1)操作步骤①“读懂”全诗。

②分析物象的特点: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2)答题步骤:提问方式:作品物象有何特点?提问变式:分析作品中物象的形象特征,或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答题分析:把形象的特点概括出来,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用凝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1:(2013深圳一模)马诗[唐]李贺①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

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

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

(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1年汕头一模)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

注:①齐己:唐末著名诗僧。

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

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

②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1)诗的题目为《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早”字。

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北陂杏花王安石一坡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