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合集下载

宦寺盗柄败国蠹政——宦官秘书擅权干政的历史借鉴

宦寺盗柄败国蠹政——宦官秘书擅权干政的历史借鉴

□钟小安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多次宦官秘书擅权干政乱朝为患的现象。

宦官又叫太监,是除了皇帝、后妃、宫女外,在后宫中走动的一类奇特的人,即被阉割后的男人。

太监本为官名,“太”指皇帝,“监”有督察、帮助之意,故太监亦名宦官。

宦官与上述几种人共同构成了后宫成员。

从数量上说,宦官仅次于宫女,有些朝代宦官人数甚至比宫女还要多。

明朝后期宦官“多如蚁阵”,最多时达十万之众,《日下旧闻考》记载:“都人生子,往往阉割,觊为中官,有非分之福。

”譹訛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政权统治人口约一百万左右,却有宦官近二万人。

就宦官的绝对数量而言,南汉大约只逊于明代。

就宦官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而言,南汉则开创了前朝后代绝无仅有的特例,堪称中国历史之最。

譺訛一、宦官秘书擅权干政的历史溯源宦官因为是皇帝的忠实仆人,其中一部分人从事的是内廷秘书事务,宦官秘书由此在宫中得势,所以官员不敬重宦官就有不敬重皇帝的成分。

据记载,“刘祜因为宦官江京,当初奉派到清河宾馆(清河邸)迎接他入宫即位,认为江京有功,封都乡侯(当时前往官邸迎接的是邓骘,江京不过是邓骘手下);封李闰当雍乡侯。

二人一齐当寝殿侍奉宦官(中常侍)。

江京兼皇后宫总管(大长秋),跟另外一位寝殿侍奉宦官樊丰、宦官总管(黄门令)刘安、宫廷花园器具管理官(钩盾令)陈达,以及刘祜的奶娘王圣、王圣的女儿伯荣(姓不详),结成一条阵线,奔走内外,互相比赛奢侈、贪污、残忍、凶暴。

尤其是伯荣,随随便便出入皇宫,毫无禁忌,大规模从事奸恶勾当。

”譻訛宦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受刑后的犯人是宦官的一个来源。

在北魏,当时宦官的唯一来源就是受刑后的犯人。

因此,人们称宦官是刑余之人。

唐太宗以后,把犯人变成宦官的事例逐渐减少,张廷玉等编著的《明史》记载,明代只有怀恩是因株连受刑为宦的。

譼訛2.阉割幼童为宦官属于另一种来源。

明代朝臣剿平南部少数民族的反抗后,多次阉割其幼童供给朝廷,理由是剪其逆种,防止他们再次叛乱。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之比较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之比较
东 汉 后 期 外 戚 专 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宦 官 专 权 之 比 较
许 红 婴
( 漳州市第八中学, 福建 漳州 外 戚 宦 官 轮 流 专 权 局 面 的 出现 , 是 东 汉 后 期 外 戚 与 宦 官 利 用 皇帝 作 为 工 具 进 行 斗 争 的产 物 。 皇帝 小 时 , 大 权 掌 握 在 监 护 人 母 亲及 其 娘 家 一 方 组 成 的外 戚 手 中 , 皇 帝 长 大后 , 要夺 回 大 权 只 能靠 身边 的宦 官 , 于 是 宦 官 乘 机 专权 。 二 者 比 较 , 宦 官 专 权 危 害更 大 。 宦 官制 度 产 生 于 周 朝 , 周 王建 立 庞 大 的后 妃 制度 , 为 防 止 数 目众 多 的妻 子 红 杏 出墙 , 把 她们 关 在 后 宫 与世 隔绝 , 但 王 宫 工 作 不 能 完全 由女 人 承 担 , 因 而想 出一 种 残 忍 的 办法 , 即由阉 割 的男 人 承 担 。 称宦官。这一制度延续三千年 , 直 到 清 朝 灭 亡 止 。所 以 ,宦 官 制 是 奴 隶 主残 余 和 封 建 专 制 主 义 相 结 合 的产 物 。宦 官 的来 源 : ( 1 ) 罪犯子弟 ( 一般罪犯1 6 岁以上处死 , 1 6 岁 以下 男 子 罚 为 官 奴 , 女子罚 为官婢 , 如赵高原是 赵国贵族 , 因 为父 亲犯罪才 沦为宦官 ) ; ( 2 ) 被迫 卖身 ( 家贫) ; ( 3 ) 被 拐卖 ; ( 4 ) 少 数 民族 地 方 被 征 服 的 子 弟 ; ( 5 ) 无 赖 流氓 ( 明朝魏忠贤 ) 。 因为 他 们 都 出 自社 会 下 层 , 谈 不上文化、 道德 、 修 养 和 情操 , 人 宫 后 不 仅 失 去人 身 自由 , 而且失去生育机能 。 被 视 为 社 会 最 下 层 而受到歧视 , 一 般士大夫 均不愿 与他们 为伍 。 所 以 心 理 畸 形、 变态 。 一 旦 依 靠 皇 帝 掌 权之 后 。 便 出现 两 种 心 理 : 一 是 暴 发 3 6 3 0 0 0 )

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

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

试比较汉唐‎明三朝宦官‎问题的异同‎点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

纵观世界史‎,只有中国出‎现过这个问‎题,其他各国从‎未有过!因此宦官专‎权也可视做‎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记不清了,多多包涵)!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不过因为他‎是假太监,因此严格来‎说这不算真‎正的宦官专‎权。

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说了这么多‎废话,现在来谈一‎下三个朝代‎的共同点:首先,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

为什么这长‎期统一的王‎朝容易出现‎宦官专权,我觉得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容易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这样就给了‎他们身边的‎宦官讨好拍‎马的机会,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其次,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

这是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最后一点,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

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就象斯巴达‎人一样(这点尤以满‎清为甚)!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接着说一下‎,这三个朝代‎宦官问题的‎不同之处!首先,起因不同。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

古代中国的宦官制度是指在宫廷中服侍皇帝和皇室成员的宦官系统。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较早,对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和演变:主要特点:1. 身世背景:-宦官一般是通过阉割手术失去生育能力的男子,他们可以是自愿选择宦官生涯,也可能是被强迫或作为罪犯被阉割。

有时,一些家庭出于谋取利益,将儿子送入宦官队伍。

2. 职责和地位:-宦官主要在皇宫中担任侍奉皇帝和皇室成员的职务,包括宫廷侍卫、太监、内侍等。

他们在朝廷中通常不具备官职,但在宫廷内享有相当的权力。

3. 政治影响:-在一些历史时期,宦官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在皇帝身边,可能成为权臣。

有时,皇帝由于过于信任宦官,导致宦官干涉朝政、干预宦官所任命的官员。

4. 宫廷生活:-宦官生活在宫廷中,负责管理后宫、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同时还可能参与一些文化艺术活动。

一些宦官因才华或深得皇帝宠爱而在文艺、宫廷娱乐方面产生影响。

演变历程:1. 早期时期:-在早期的封建社会,宦官主要在宫廷中充当侍奉角色,不具有明显的政治地位。

他们的数量相对较少。

2.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宦官的数量逐渐增多,开始参与到政治事务中。

唐代宦官有时对皇权形成威胁,甚至出现过一些宦官发动政变的事件。

3. 宋明时期:-宋明时期,宦官制度得到了一定的规范,宦官的数量相对较少,对朝政的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依然存在一些宦官干政的情况。

4. 清代:-在清代,宦官制度逐渐式微,清朝皇帝更加重视文官的地位,对宦官的限制增多。

最终,清代中后期,宦官基本上没有了对政治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宦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波动和变迁,时而对朝政产生深刻的影响,时而受到限制和整顿。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宦官的存在既是宫廷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政治运作的一种特殊体制。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唐明宦官专权之比较

宦 官是封建社会帝 王宫廷 中的奴仆 , 们离皇帝最 近 , 了解 他 最 皇帝的心意 , 而皇 帝也认为宦 官是他们 的家 奴 , 是最 容易受 自己控 制和利用 的一 股势力 。因此 , 在封建腐朽统 治的培 育下 , 宦官 屡屡 成为统治阶级中可以影响朝政 的政 治势力 , 成“ 变 手握王 爵, 口含天 宪” 的擅权者 。这些宦官借助 皇威 , 高 自己 , ① 抬 以至于铲除异己 , 扰 乱朝纲 , 在当时朝代产生 了消极影 响。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曾经评 叹道 :东汉及 前明 , “ 宦官 之祸 烈矣 , 然犹 窃主权 以肆 虐天下 。至唐
守” 宣德 以后另有镇守 、 , 巡抚 文臣 , 是 内臣、 也 文臣 、 臣同理兵事。 武
1唐代 宦官典兵
唐后期的 1 位皇帝 中, l 除唐顺 宗由嫡长子即位 、 唐哀帝 由朱全 忠所立外 , 其他如穆宗 、 文宗 、 宗等均 由宦官所拥立 , 武 宪宗 、 敬宗为 其所弑 , 昭宗一度被宦官禁 闭幽废。唐代的宦官为什么能够任意废 君、 弑君?司马光 曾一针见血地 指出唐代宦官之祸远 比东汉为烈 的 原 因:所 以然者非它 , 不握兵 , 握兵故也 。” 唐代宦官 之所 以 “ 汉 唐 0
之变也。” 唐代和明代是我 国历史 上宦官专权最盛的朝代 , 而唐代
的宦官专权与其 他朝代的最 大不同就是宦 官可 以任 意废立乃 至杀
害皇帝 , 这是 明代所不 曾出现的现象。明代是我 国历史上宦官用事
庸者 如武 宗 、 神宗等 比 比皆是 , 宦官 专权 达到 登峰 造极 的 明代 但 宦官却 丝毫不 能对皇 权造成 威胁 , 主要与 明代 的军事 制度有 着 这
臣提督军务成为定 制。 唐 明两代 的宦 官专 权 , 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 的。唐代

历史趣谈古代三次宦官黄金时代: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朝代

历史趣谈古代三次宦官黄金时代: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朝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代三次宦官黄金时代: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朝代
导语:宦官自从出现那一刻起,就有着特殊的位置,而且由于他的特殊性,甚至可以说第三种人,又由于他们所在的位置,注定了宦官不会甘于寂寞的,昨
宦官自从出现那一刻起,就有着特殊的位置,而且由于他的特殊性,甚至可以说第三种人,又由于他们所在的位置,注定了宦官不会甘于寂寞的,昨天我们说了,《古代什么什么人可以当太监?》(点击查看),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宦官的发展以及在中国历史上宦官的黄金时代。

阉人在商朝就有记载,那个时候阉人数量少,地位低下,只是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

随着专政王权的发展,到了战国、秦朝时,受宫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亦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

阉人能够当政,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和专制共同作用产生的,专制王权的发展,导致君主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占有了天下最多的资源,金银财帛土地不用说,连女人也要最多,这就出现了麻烦,皇帝的后宫里都是女人,还必须有人来干活,男人不行,一不留神,皇帝就要带绿帽子了,于是阉人就登场了。

由于阉人的特殊地位,注定了阉人肯定会干政,秦朝的赵高给以后所有的宦官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原来宦官的权力也可以如此之大,由于秦朝短暂,所以也就出现了赵高一个有权的宦官,所以称不上时代,但是到了汉朝,侍候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

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

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而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多个皇帝都是小皇帝,皇权开始旁落,而外戚和宦官开始彼此厮杀,汉殇帝即位后,外戚开始专权,而皇帝长大则依靠宦官夺取权力,宦
生活常识分享。

宦官的历史

宦官的历史

宦官的历史宦官在中国出现的很早,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测,大约早在夏商的宫廷中可能就有了宦官的存在。

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

《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据吕思勉考证,最早的技能不是源自学校,而是源自最早的所谓的“宦”。

宦相当于现在政府的公务员。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宦几乎变成了贵族家中的门客,以奉养他们的主人为职务,这样的门客当然皇帝也有,这便是宦官,但在前汉时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割过的人,到后汉光武帝时才专用此人,所以《后汉书-宦者列传序》中记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了。

太监其实最早是从隋唐之后,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在明朝的宦官有内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监,司设监,御马监,尚膳监,御用监,直殿监,印绶监,尚衣监,都知监,神宫监,尚宝监,这内十二监都是有宦官管理,人们把这些宦官尊称为太监。

清代相沿,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

三次宦官时代第一次宦官时代在中国,商朝时的甲骨文中曾出现“凸刀”字,其义与阉字相通,可见当时已有将人阉割;但未见有将他们作宫庭内侍的记述。

西周时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

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

随着专政王权的发展,到了战国、秦朝时,受宫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亦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

到了汉朝,侍候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

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

至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东汉末年成为宦官与外戚之间彼此厮杀的舞台,称为“第一次宦官时代”。

第二次宦官时代第二次宦官时代出现于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马嵬驿夺权开始,到天复三年(903年)朱全忠发动宫廷政变结束。

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

本文导读:
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自东汉中期以后,多由幼主临朝,政权多落入皇太后为首的外戚之中。

皇帝成年后,不甘于外戚专权局面,便依靠身边的宦官发动政变,这样,宦官在皇帝支持下形成政治集团而操纵政权。

由于宦官没有社会基础,没有政治才干,因而导致政治更加腐败。

比较正直的文人官吏和外戚集团起而反对宦官,宦官在皇帝支持下进行反击和镇压,因而导致了党锢之祸,使东汉统治日趋腐败,政局更加混乱。

唐代宦官专权是从唐中期开始的。

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

后来又直接掌握了兵权,宦官开始干政。

明代自永乐帝后,宦官权势开始增强。

因为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皇帝为强化权力,而通过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

明代的特务机构,有部分是由宦官控制的;宦官还控制着一些经济部分;宦官通过充任监军等。

正因为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权势极大,所以明代宦官专权的程度和危害也更为严重。

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汉唐明三代宦官问题特点

汉唐明三代宦官问题特点

试论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摘要:明代宦官专权在中国历代的宦官祸患中表现出其独特的特点,在政治权力上上完全依附于皇权、形成于明代的文官制度的改革变异、与士大夫即斗争又相互利用,甚至作为一种特务机构而存在,在经济上控制明代经济的各方各面,对明代造成了深重社会影响。

关键词:明代、宦官、专权、皇权、士大夫、特务、经济中国古代宦官专权屡见不鲜,但也如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言:“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

”①明代大儒黄宗羲也说过:“阉宦之祸,历汉、唐、宋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明之为烈也。

”②可见明代宦官专权实甚于他朝,所以探究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就更显得尤为必要。

因而本文拟从专制皇权的衍生、形成原因、与士大夫的关系、特务司法统治以及经济控制等几个方面分析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

一.对专制皇权的完全依附宦官之祸如唐一代,“宦官专权期间十个皇帝(不含德宗),为宦官所立的有7位(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为宦官所杀害的有 4 位(顺宗、宪宗、敬宗、文宗),昭宗还曾为宦官所囚禁”。

③犹如唐宪宗时,内常侍陈弘志杀害宪宗于中和殿,接着,大宦官梁守谦等立太子为帝,此即穆宗。

④相比于太阿倒握,主仆异位的唐代,明代专权宦官之如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虽不可一世,然完全是依仗皇权而已,虽然能通过司礼监执掌机要,却只是“假皇权以肆虐的奴才”只不过投其所好以弄权,如“(天启帝)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

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

”⑤一旦他们罪行暴露或有违圣意,立时落马,如张永夜“奏(刘)瑾不法十七事……遂执瑾。

”⑥可见明代宦官专权成也皇权,败也皇权,完全依附专制皇权。

二.形成于明代制度改革关于宦官专权形成的具体原因,历代各有不同。

东汉时,幼主登基,外戚乱政,皇帝重用宦官以夺权,演成宦官弄权的局面。

及唐时,宦官掌管禁军,取得了执掌机要的权力,因而为祸朝堂。

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吸取历代教训,“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

东汉宦官专权原因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之比较 (自动保存的)

东汉宦官专权原因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之比较 (自动保存的)

东汉宦官专权原因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之比较摘要:宦官专权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黑暗的一页。

本文就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共性与个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透视。

从中可以看出,两朝宦官专权,从根本上说是君主专制主义特别是皇权极度膨胀的结果。

但是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的原因又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为东汉宦官专权提供了阶级基础,加之东汉诸帝多不永年,幼主继位,母后临朝。

造成了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政的局面。

而明代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背景下,完备的宦官机构与宦官对厂卫的操纵,为宦官专权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宦官危害较深。

关键字:东汉明代宦官专权原因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宦官源远流长,从夏商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一直到清朝从未间断过,其中“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

【1】1宦官阶层这个庞大的集团在历代政治生活中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

东汉和明代就是宦官揽权比较严重的两个朝代。

两朝宦官专权原因既有共性,也有各自专权的特点。

下面就其东汉和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了以11下分析。

一.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的共同点东汉与明代宦官专权,从根本上说都是君主专制特别是皇权极度膨胀的结果。

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贯穿于中国官僚制度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要解决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东汉建立后你,刘秀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加强皇权。

即“光武帝愠数世之权,忿强臣之窍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2】东汉王朝仍然设置各为宰相的三公——司徒(丞相),太尉,司空(御史大夫)。

三公虽然享有尊荣的地位和名誉,秩禄高达万石,但是三公虽不能管理具体的事物,仅仅是“坐而论道”而已。

光武帝把具体的权力,交给了号称“台阁”的尚书台。

尚书台的正负长官,分别为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另设尚书左右臣各一人,作为尚书令仆射的辅佐官。

唐朝宦官专权的情况

唐朝宦官专权的情况

唐朝宦官专权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面一起看下。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

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

这些人个个都是生前显赫无比,死后臭名昭着的大宦官。

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

于是,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

这种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斗争大致有以下几次:永贞革新:贞元二十年804年,唐德宗死,顺宗即位。

唐顺宗因病不能理事,时任起居舍人和翰林学士的王叔文和王伾遂专制朝政。

他们先后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发布了废"宫市"和五坊小儿,禁止节度使向皇室进奉财物的"月进"、"日进"等一系列革新措施。

后又派大将范希朝接管宦官的神策军兵权。

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当即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禅让帝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并改元永贞。

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甘露之变:唐文宗即位后,鉴于他的祖父宪宗李纯、父亲穆宗李恒、长兄敬宗李湛等都是被宦官废杀或扶立的,故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决心依靠和利用朝官李训和郑注铲除宦官势力。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谎称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在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全部诛杀。

不料事泄,宦官遂派禁军大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从唐宪宗至昭宗末期,是唐朝宦官专权的鼎盛期,这股依附于皇权的恶势力,对它所依附的皇权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王”改革失败后,几乎所有宦官都参与朝政,广泛深入到当时政治生活的许多重要领域。

简单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

简单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

简单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

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然而天下没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最终灭亡了。

我们今天来看下,它为什么会灭亡。

唐朝的灭亡,主要是三大因素的结果,就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

首先我们看下宦官专权,我们知道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东汉,唐朝和明朝都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

与东汉和明朝相互比较,唐朝的宦官专权的程度要比后两者严重的多。

东汉王朝和明朝虽然有宦官专权,但是宦官是狐假虎威。

但是唐朝的宦官操纵着皇帝,宰相的任免,国策的制订都取决于宦官。

唐朝初年,唐太宗为了限制宦官的权力,对于宦官的限制是十分严格的,并且规定宦官只能担任四品的内官。

但是到了天宝年间,宦官的权力逐渐地扩大。

宦官高力士的权利很大。

诸王和公主称其为“阿翁”,驸马称其为“爷”。

唐肃宗时期的宦官李辅国执掌禁军,权利非常大,曾经拥立唐代宗即位。

他非常跋扈,曾经对代宗说:“大家但在内里坐着,外事皆听老奴处分”,唐代宗听了龙颜大怒,但是只因其大权在握也无可奈何。

唐宪宗由于宦官俱文珍的拥立而即位。

宦官仇士良曾经当着皇帝的面历数其过失。

唐文宗称自己连汉献帝和周赧王都不如。

唐朝后期的大部分皇帝大都是宦官拥立。

其中唐宪宗,唐敬宗竟为宦官所杀。

中央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宦官的手里,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

唐朝的宦官只所以这样嚣张,在很大一部分上应该怪皇帝。

皇帝对大将不信任,所以把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宦官。

从唐德宗时开始,宦官掌握禁军,成为惯例。

为了反对宦官专权,皇帝曾经多次连结朝臣共同对付宦官。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唐顺宗时期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但是这些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

宦官的权力不但未能削弱,反而更加加强。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现在我们在看看藩镇割据,为了保卫边疆地区,唐朝在景云年间设置了节度使.刚一开始,这一设置只是存在于边疆地区.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了保卫中央政权,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节度使权重,掌握地方行政大权和兵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割据势力.而且节度使一职传子或者部将,中央到时只能加以承认.而且他们垄断了地方的税收.藩镇之间以及藩镇与中央之间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不断进行着战争.各个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在”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的源地河北设立了诸多的藩镇,其中昭仪,成德和魏博三镇最为严重,史称为”河北三镇”.他们长期与中央对抗,名为”王室之臣”,实际上是土皇帝.唐宪宗即位以后,曾经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对藩镇用兵,平定了吴元济的叛乱,而且还歼灭了其他不服从中央的藩镇,这时候一向骄横的河北三镇也不得不服从中央.国家表面上恢复了统一的局面.可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试析唐代反宦官斗争的艰巨性——与东汉时期对比分析

试析唐代反宦官斗争的艰巨性——与东汉时期对比分析

有 同儿 戏 , 实古今 未 有之 变也 。”]7在对 宦官 依赖 [P4 24) ( 日益加 重 的情况 下 , 宦官权 利也 越来 越重 , 反宦 官 的
难 度也 越来 越大 。
二 、 代 相 权 的衰 弱 唐
解 决君 权 与相 权之 间的矛盾 问题 ,是 贯穿 于 中 国官僚 体制 发展 史 的一条 主线 。 抑制 相权 、 维护 君权 直是 君 主专制 下 每朝必 行 的一 项措 施 。东汉 时 的
像 德宗 、 宗 在 打击藩 镇 方 面 就在 一 定程 度 上取 得 宪 了成功 。然 而 顺宗 、 文宗 两 朝 的“ 新 政 治 ” 因涉 革 都 及反 对宦 官专权 而遭 到失 败 。为什 么会 出现这 种情
况 呢?很多 学者 对此 进行 了大 量 的研究 论述 。如果 我 们将唐 代 中后 期 的历 史 背 景 与东 汉 作 一 比较 , 对 这个 问题 的 回答 可能 会更 容易 一些 。东汉 也是 一个
宦 官专权 很 严重 的时期 , 东汉 的反 宦 官斗 争是 非 常 激烈 的。那 么 与东 汉相 比 , 哪些 历 史条 件 导致 了唐 代反宦 官斗 争 的艰 巨性 呢?

废 立 方 面东 汉 的宦 官 远远 不 如唐 代 的宦 官 有权 利 。 东汉 时期宦 官谋 立 的皇帝 只有两 个 ,即孙 程谋 立 的
们 反倒 和黄 巾通情 , 杀 不该 杀 !”1 ’ 该 0聊 可见 , ( 皇帝 对宦 官 的控制 还是 很有力 的 。 代安 史之 乱后 , 唐 藩镇 割 据 , 患 不 断 , 多 皇 帝 因此利 用 宦 官 削弱 相权 、 边 许 为 皇帝掌典 禁军 、监视藩 镇等 。皇帝 在宦 官权 利 日 盛、 欲削其 权时 又往 往无 势可依 , 因而 在 与整个 宦官 阶层作 斗争 时 , 往往 是失 败的 。德宗 以前 , 皇帝对 威 胁到 自己皇权 的宦 官还有 能力对 付 ,德宗 以后则 因 宦官们 逐渐 掌握 禁 军而力 不从心 了。在边 患和 藩镇 割据 的形 势下 , 皇帝 反而更 加依 赖宦 官势力 。 这 里有 一点 要着 重提 到 的 ,就是 在控 制皇帝 的

宦官评价浅议

宦官评价浅议

,

于 是 上始 疑 不 知 所 倚仗 也
。 ,
,

嗜 人的 贪 婪 之 心 的 产 生

显 然 这 样 的 宦 官专 权 并 不 能决 定朝 政
,
与权势 有 关

同 样 道 理 人 的 其 它 品 性 的 形 成 也 往往
, “ ”
的 命运
与权 势 等 社 会 因 素 相 关 并 非 是 宦 官 的 特殊 品性 使
,
.
东汉 唐

明二
代是宦 官 参政揽 权 的 最 严 重 时 欺

,
增 长 官 傣 急 剧增 加 的 结 果 明 室 的 腐 败 是 皇族 官绅 即整 个 统 治 集 团 的腐败
,
;

考察 这 三 个 王朝 衰 败 的历 史 有 助 于弄 清宦 官 是 否 败 国 的问题 的
。 ”


这一 切 都不 能 说 与 宦 官
、 。 , 一
汉建 国 的 功 臣所 致
就 是 说 刘 秀 建 立 东汉 政权 是 南
.
,


宦官
,
泪 豪族 和 河 北 部分豪 族支持 的结 果
,
表族 在 整 个 东 汉

得幸时 宦
,
直享受 着 特权 因而 发展成割据 的 结果是 必 然 的
方 官对东 汉政 治 的腐败 的 确起 了 推波 助栩 的作 用 但 是 由此 而 得 出 东 都 ( 东 汉 ) 缘 阉 尹倾 国 心 的 结论 则
:
明 室 亡 于 李 自成 领 导 的 农 民 起 义
, ,
农 民起 义的 床
从为

对比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异同

对比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异同

对比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异同中国古代王朝的五毒,权臣,外戚,宦官,豪强,藩镇。

今天我们说一说这宦官。

我国古代三次宦官专权的高峰分别是东汉后期,唐中晚期,明朝。

相同点:宦官专权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同点:(1)东汉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出现外戚、宦官交替掌握朝政的局面。

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外戚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不使权势过大。

章帝死后,和帝十岁即位。

以后的继位皇帝也多是小儿,太后临朝听政,实际是依靠娘家的父兄掌权,因之往往形成庞大的外戚权力集团,左右朝政。

小皇帝多非太后亲生,年长之后,畏忌外戚的权势,怕被废黜,就以身边的宦官为心腹,伺机除掉外戚集团,宦官又掌大权。

(2) 唐代宦官区别于东汉及明代宦官的主要特点是宦官掌兵权。

唐德宗设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全以宦官充任,统率东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

元和初年,宪宗设枢密使一职,以宦官二人充任。

宣宗时出现了枢密院,枢密使下设枢密承旨,各级机构已相当完善。

中尉掌军和枢密掌政,为唐后期宦官专权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3)明代的宦官专权。

一是明代宦官极端受制于皇权。

与以往历代宦官专权不同,自始至终明代宦官的权力都是皇帝有意或者无意给予的,这也决定了明代宦官的权力无论多大都不能超越皇权,而是极端受制于皇权,始终都只能是在皇权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二是宦官权力的非法定地位。

在整个明代,宦官的权力或大或小,都一直处于权力体系中的非法定状态。

东汉和唐晚期的宦官问题都是靠地方武装势力清除的,所以在宦官问题之后马上陷入地方割据问题,最后发展成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明代的宦官看似权势熏天,无恶不作,实则只是依附于王权,为皇帝充当爪牙,一旦皇帝想抛弃他们,明朝的宦官是无法应对的。

古代太监权倾朝野的4个朝代:不仅随意凌辱大臣,连皇帝也不放过

古代太监权倾朝野的4个朝代:不仅随意凌辱大臣,连皇帝也不放过

古代太监权倾朝野的4个朝代:不仅随意凌辱大臣,连皇帝也不放过太监群体作为皇室的家奴,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其实太监不光都是坏人,也有一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太监,比如杨思勖、童贯、郑和都是功臣。

要说历史上太监权势最大的朝代,大概有4个。

1 明朝。

明朝比较有名的太监有魏忠贤,王振,刘瑾等,明朝的太监权力范围包括监军和东厂,太监走上政治舞台始于朱元璋。

他害怕宰相权力太大,于是废除了宰相职务,还让军队的将领互相制衡,于是给太监干政提供了机会。

而让太监权力失控的皇帝是朱棣,任命太监去制衡大臣。

把太监的权力推上高峰的皇帝明宣宗,明宣宗直接让太监参与朝政,使得太监的权力更加扩大。

但当时太监的权力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掌控军队,不过整体来说明朝的太监权力是很大的。

所以说明朝的太监看似权倾朝野,但实际上却只是皇帝身边的奴才而已。

不论是魏忠贤,还是刘瑾,看似跟朝中百官分庭抗礼,可皇帝一句话就把他们的权力给了回来。

朱厚照时期的刘瑾疯狂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朝中大臣谁敢当时他的面说一句难听话,可以说文武百官的生死大权几乎都掌握在刘瑾的手中,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总得来说朝朝的太监,看起来很嚣张,实际上只是个花架子而已,皇帝不发话,你就是个九千岁,皇帝一挥手,你就不如猪狗。

2 唐朝。

唐朝有名的太监包括来俊臣,高力士,李辅国,鱼朝恩等人。

唐高宗时,太监可以监军,到了武则天时期,政治斗争处于白热化阶段,各方势力都想拉拢太监集团,也让太监的势力持续扩大。

到了唐朝的晚期,太监的权势已经扩大到军队中,尤其是掌控了禁卫军,同时太监还控制了地方军队,这主要得益于唐玄宗。

唐玄宗不信任大臣,却非常信任太监,于是在地方军队中安插了很多太监监军,用以监视和制衡地方军事势力。

这就导致在安史之乱后,太监可以直接废除皇帝,而唐朝的大权也已经旁落到太监集团的手中,在唐顺宗时期,太监可以暗杀皇帝。

在唐文宗时期,太监可以随意杀大臣。

唐朝的太监不仅权力很大,还可以成家养子,很多太监都有一大群养子,不仅可以传宗接代,还可以培养权力继承者。

宦官专权哪个朝代最严重?宦官的权利有多大

宦官专权哪个朝代最严重?宦官的权利有多大

宦官专权哪个朝代最严重?宦官的权利有多大本文导读:东汉宦官专权的情况比较严重,自章帝之后,东汉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外戚与宦官的相恨相杀,其中最出名的是十常侍乱政——张让等人把持朝政,君昏奴奸,最终葬送了汉家基业。

张让等人把持朝政,也要靠汉灵帝这个著名的昏君来配合,张让等人靠着种种计谋,蒙骗皇帝,实现自己的目的,皇帝一死,没了靠山,就轻易的被外臣剿灭了。

大唐盛世,多少文人墨客抒发情怀,感慨万千的时代,然而盛世一过,就是无边的黑暗。

安史之乱后,皇帝的生杀立废都掌握在权宦手中,天可汗李世民的后人被人如此的欺凌,真是令人不禁叹息。

宦官李辅国拥立肃宗即位,肃宗封其为郕国公,让其执掌兵权,开唐代宦官掌兵之先河。

肃宗病重,皇后张氏欲与李辅国争权,李辅国甚至在肃宗床前将张皇后斩杀肃宗也因此惊吓而亡。

代宗即位,尊李辅国为"尚父",李辅国甚至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怀恨在心,联合程元振将其刺杀,然而李辅国死,程元振立,还是宦官说了算。

程元振之后,又有窦文场,霍仙鸣执掌神策军,至此,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控制权,皇帝的生杀立废就掌握在了宦官手中,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等人一个个粉墨登场。

宪宗、敬宗被杀,文宗、昭宗被执,太子亲王被杀被废者更是比比皆是,纵观唐代宦官,自中唐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决不允许权利旁落,集团内部相恨相杀,但上位的都是集团内部,一个权宦倒下去,另一个权宦站起来。

历朝历代,前辈后辈,无人能与唐代宦官相比。

北宋比较出名的宦官有李宪、童贯等。

李宪在神宗时执掌一路兵权,童公公甚至执掌天下兵权,更是被封了王爵,权力不可谓不大,然而,皇帝一旦要处理他们,不过一纸诏书,毫不费力。

明代宦官魏忠贤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或者说古装剧里)最出名的太监了,魏公公真是有明星风范,“九千九百岁”这个称呼独一无二,手下的阵容也是异常强大,“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等,从中央到地方,魏公公的势力无处不在。

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是什么

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是什么

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是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欢迎阅读!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①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

在宦官 24 衙门中,司礼监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权力极大,“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

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明史》卷72《职官一》),势焰在内阁之上;②操纵政府官员的任免,甚至左右内阁大臣的去留;③提督京营和监军统兵;④担任镇守和守备等职务;⑤操纵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残害官民。

明代宦官之祸原因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趋腐败,导致宦官专权局面产生。

宦官专权结果,不仅加重了明朝封建政治统治的黑暗,从而也加速成了明王朝政权的覆灭,本文仅就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表现特点以及宦官专权的原因和历史影响作初步的分析阐述。

一、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特点及其表现在中国封建专建社会统治史上,有关把持朝政,为害天下的记录屡屡不绝,如秦朝末年的赵高指鹿为马,就连皇帝也莫敢置辩,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相继专权,政治昏暗腐败以致酿成几十年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唐朝自中叶以后,皇帝宠信宦官,他们或独揽大权于内,或监军督战于外,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取决宦官。

然而,宦官为祸最烈的要数明代了。

“阉官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几,然增有若有明之烈也,……”⑴。

明朝宦官不仅数量多,机构庞大,其危害之深均超过以往朝代,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的最高峰。

任何事物都有其演进过程,明朝宦官专权也是如此。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尽收天下之权归一人”⑵ ,君主统治空前加强。

鉴于历史上宦官乱政祸民,他曾感概说“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腐败,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⑶。

为此他对宦官干政予以严厉禁止。

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宦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⑷ ,由于朱元璋严加防范,致使宦官无机可乘,但是极端的君主政治体制,为宦官专提供温床,所以,朱元璋死后,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唐朝的灭亡,主要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

首先我们看下宦官专权,我们知道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东汉,唐朝和明朝都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

与东汉和明朝相互比较,唐朝的宦官专权的程度要比后两者严重的多。

东汉王朝和明朝虽然有宦官专权,但是宦官是狐假虎威。

但是唐朝的宦官操纵着皇帝,宰相的任免,国策的制订都取决于宦官。

唐朝初年,唐太宗为了限制宦官的权力,对于宦官的限制是十分严格的,并且规定宦官只能担任四品的内官。

但是到了天宝年间,宦官的权力逐渐地扩大。

宦官高力士的权利
唐肃宗时期的宦官李辅国执掌禁军,权利非常大,曾经拥立唐代宗即位。

他非常跋扈,曾经对代宗说:“大家但在内里坐着,外事皆听老奴处分”,唐代宗听了龙颜大怒,但是只因其大权在握也无可奈何。

唐宪宗由于宦官俱文珍的拥立而即位。

宦官仇士良曾经当着皇帝的面历数其过失。

唐文宗称自己连汉献帝和周赧王都不如。

唐朝后期的大部分皇帝大都是宦官拥立。

其中唐宪宗,唐敬宗竟为宦官所杀。

中央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宦官的手里,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

唐朝的宦官只所以这样嚣张,在很大一部分上应该怪皇帝。

皇帝对大将不信任,所以把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宦官。

从唐德宗时开始,宦官掌握禁军,成为惯例。

为了反对宦官专权,皇帝曾经多次连结朝臣共同对付宦官。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唐顺宗时期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但是这些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

宦官的权力不但未能削弱,反而更加加强。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

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

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

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东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

一、共同点:
1.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东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

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

2.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

3.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

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

二、不同之处:
1.起因不同。

①东汉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比较短命,即位的皇帝年龄小, 太后要依赖外戚掌握权力。

当皇帝长大后,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

如此宦官在推翻了外戚之后,就得到了信任和皇帝赏赐的权力,并且宦官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

②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的问题,认为宦官就是家奴,比较容易控制,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

但皇帝把禁卫军的军权也交给宦官时,形势就发生变化了,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

③明朝的宦官专权则是由于制度的原因,皇帝的权力由于宰相被废除而大大的加强,随之而来的是皇帝要处理的事务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皇帝身边就必须有人来帮助他,而宦官则是最好的人选。

这就有了司礼太监和秉笔太监这两个职务。

由于皇帝对处理国事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就有了为皇帝批阅奏章的秉笔太监。

这样大权就落到了宦官的手中。

2.专权的形式不同。

东汉和明代宦官专权的形式有些相似,都是通过皇帝来达到专权的目的,但又有所区别。

①东汉的宦官是通过取得皇帝的信任,向皇帝提出他们的意见,从而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

②明代则是通过代皇帝批阅奏章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③而唐代的宦官则比较直接,他们掌握了皇帝的生杀大权,把皇帝当作了傀儡,直接掌握权力。

3.危害的程度不同。

①东汉的宦官对国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使朝政陷于混乱,尤其是在财政上,
他们大多贪得无厌,是加速王朝灭亡的催化剂。

②唐代的宦官对皇帝和皇权的危害比较大,因为他们控制了禁卫军,所以对皇帝的人身安全有了威胁,甚至直接参与对皇帝的废立。

③明代的宦官则有点区别,因为明代的宦官是机会受正规教育的,他们中间不少人也有为国为民的,对国家也是有所贡献。

比如神宗时的冯保,他和张居正一起执政,正是由于他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才延缓了明朝的灭亡,当然更多的是为满足私欲而危害国家的人。

三、东汉后期的腐朽政治
1.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章帝以后,皇帝多因有病或被害而短命,皇太后怀抱幼主处理朝政,常常令父兄掌握朝廷实权,把皇帝变为有名无实的傀儡。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受制于外戚,往往与宦官定谋,依靠自己的奴才驱逐或削弱外戚势力。

在这一过程中,宦官立了大功,接着又控制了朝政。

这样,便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情况。

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事件主要有四次:
①和帝时期,和帝即位,年方10 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宪专权,开始外戚专权。

92年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谋,迫使窦宪兄弟自杀,宦官因此得势,开始参预朝政。

②殇安时期,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听政,邓骘掌握国柄。

邓太后一死,安帝乳母王圣和宦官李闰等人无情的地铲除了邓氏势力。

当时朝廷的权要之事,都由宦官李闰、江京等人处理。

③少顺时期,安帝死后,皇后阎氏立幼刘懿为帝(少帝),阎显处死宦官江京,独揽大权。

几个月后,宦官谋杀死阎显,诛锄阎氏。

自此,在外戚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开始居优势。

④冲质桓帝时期,144 年冲帝仅2 岁,梁太后临朝,梁冀辅政。

冲帝命短,梁冀立8岁刘缵为质帝。

质帝少而聪慧,被梁冀毒死;复立桓帝,外戚势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桓帝对梁氏深恶痛绝,与中常侍单超等五人成谋诛冀。

如此在东汉大约持续了一百余年。

2.党锢之祸: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宦官专权垄断仕途,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

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为浊流,对宦官以上奏书的方式进行猛烈地抨击,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

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兴起"清议"之风。

桓帝时,以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王畅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贾彪为首的三万余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

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史称“党锢之祸”。

一是166年,宦官党羽张成教唆其子杀人,被李膺处死。

宦官遂派人诬告李膺等,在宦官的操纵下,桓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党人”,赦归田里,禁锢终身,不许做官。

二是发生在169年,山阳督邮张俭上书告发大宦官侯鉴依仗权势,残害百姓,强占民女,侵夺田宅,请加赤族之诛。

侯览反唇相讥,再度搜捕“党人”。

李膺、杜密、范滂等一百余位知名人士皆死狱中,太学生千余人被捕。

凡党人父子兄弟、门生故吏,及五服以内诸亲,皆免官禁锢。

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

“党锢之祸”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产物。

但“党人”推崇贤臣,反对宦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党锢之祸”的发生,标志着士大夫反对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统治阶级的腐朽,已达到了不能自救的地步。

四、唐后期的政治斗争
1.宦官专权: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高力士尤被重用,后逐渐宦官专权的局面。

①掌握兵权,掌握禁军,出任督军使,安史乱后,凡有兵马处,莫不有监军;
②控制将相,代宗以后,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权势日重,任免将相;
③废立皇帝,唐朝皇帝,从肃宗起,除哀帝外,都是由宦官拥立的。

2.牛李党争: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

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

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

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40 年。

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曲直。

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辅佐武宗时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

只是由于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

3.南衙北司之争:朝官和宦官的冲突与斗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

永贞革新:唐朝后期宦官专政,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改革。

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并准备夺去宦官手中的兵权。

可惜计划被视破,宦官首领俱文珍逼顺宗退位,二王被贬逐,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

历史上也称作“二王八司马事件”。

甘露之变:唐文帝即位后,深恶宦官专权乱政,乃以李训为宰相,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谋内外结合而除之。

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李训、舒元舆与金吾将军韩约、河东节度使王璠、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御史中丞李孝本等合谋,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往视,但被宦官发觉,仇士良等人立劫文帝入宫,封闭宫门,发禁兵五百人,杀死金吾吏卒六百余人,诸司吏卒及民酤贩死者,又千余人。

宰相舒元舆、王涯、李训、贾餗及王璠、郭行余、郑注等皆被执杀,妻女不死者皆被没为官婢。

朝列几为之一空,宦官更为专横,文宗郁郁而死。

五、明朝宦官之祸:明初鉴于前代宦官之祸,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防范严密,宦官无机可乘。

朱棣起兵“靖难”,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许多宦官立过战功。

李兴、郑和始受到重用。

宦官专权主要表现在:
1.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

在宦官24 衙门中,司礼监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权力极大,“秉笔批朱”,势焰在内阁之上;
2.操纵政府官员的任免,甚至左右内阁大臣的去留;
3.提督京营和监军统兵;
4.担任镇守和守备等职务;
5.操纵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残害官民。

明代宦官之祸迭起,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成化以前的王振专权;成化年间的汪直专权;武宗时期的刘瑾专权;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专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