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壶口瀑布》 导学案 两套 (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壶口瀑布》导学案附答案
17《壶口瀑布》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难点】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么壶口瀑布是否也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壶口瀑布》。
(板书标题、作者)二、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轧.钢( zhá) 轧.账(ɡá) 倾轧.(.yà) 迂.回(yū) 推推搡搡.(.sǎng)霎.时( shà) 刹.那(chà) 潺.潺(chán) 寒噤.(jìn ) 怒不可遏.(.è)(2)解释下面的词语。
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寒噤:身体因受冷、受惊或疾病而微微颤动。
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
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含贬意。
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2.作者链接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3.背景链接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美。
2.品味语言,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3.体会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山水,将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坚不摧、坚韧刚强民族精神的歌颂。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坚不摧、坚韧刚强民族精神的歌颂。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了解作者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知识链接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
”明代有位诗人《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
”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
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
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
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文体知识《壶口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壶口瀑布》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品析本文语言之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知识卡片】游记的基本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第一: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第二: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
第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从结构上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
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
【课前准备】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2.边读边用“”画出文中写景和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其妙处。
3.回忆自己游览过的美景,记录关键词。
【导学流程】1.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阅读也是一种旅行,是一种精神的旅行。
2.旅人谚云,“观景不如听景,……”。
今天,让我们随着当代作家,山西人梁衡来游览《壶口瀑布》。
活动一:初读课文,识其形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识其形貌,感受气势。
请看大屏幕,这四张图片中,你认为哪张是壶口瀑布?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活动二:再读课文,探究写法跳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用怎样的写法将这自然景观写得如此吸引人呢?活动三:细读课文,赏析语言仔细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活动四:模山拟水,阐述分享作者运用畅达自然、典雅凝练的语言带我们游览了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
你也用自己的妙笔带我们游览一番吧!(提示:可抓住某一处景物的特点来写)请小组交流,推选两名同学,一名读一读,一名赏一赏。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读书就是心灵的旅行,今天大家一起跟随一篇篇游记在文字中旅行,课下别忘了继续游山玩水,读山品水。
板书设计:壶口瀑布梁衡用词准确,表现力强善用修辞,生动形象多用短句,节奏感强《壶口瀑布》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品析本文语言之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17课壶口瀑布
三、探究文本、体会情感1.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五、拓展思考学习完课文给你带来哪些启示和感悟?六、课堂小结:七、实践天地本课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作者借助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着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了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请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八、布置作业:1.发挥想象,将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改写为一篇游记。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不少于500字。
2.完成《随堂同步练习》118——122页内容。
学案答案第一课时二、(三)文体常识1.游记2.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四)壶口瀑布简介: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
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消除文字隔膜。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告诫(jiè)推搡(sǎng)霎时(shà)驰骋(chí chěnɡ)漩涡(xuán wō)寒噤(jìn)迂回(yū)汩汩(gǔ)湿漉漉( lù)铸就(zhù)出轧(zhá)雾霭(ǎi)潺潺(chán )弥漫(mí)刹那(chà)震耳欲聋(lónɡ)前呼后拥( yōnɡ)怒不可遏(è)挟而不服(xié)3.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寒战。
17《壶口瀑布》 导学案 两套 (2)
初二语文(下)导学案课题:《壶口瀑布》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课前完成)【基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完成时间:2分钟)轧.钢()轧.账()倾轧.()迂.回()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4.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自主质疑】5.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你的困惑。
我的发现:我的疑点:展示案(课堂探讨)【文本探究】6.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完成下面表格。
想感情?【品味体悟】8.仔细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②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反馈案(课堂检测)【学以致用】9.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训练案(课后完成)10.比较阅读:阅读梁衡同题文章《壶口瀑布记》,比较其与课文在选材、布局、语言运用和主旨上的异同。
壶口瀑布记凡世间能容、能藏、能变之物惟有水。
其亦硬亦软,或傲或嗔,载舟覆舟,润物毁物,全在一瞬之间。
时桃花流水而阴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
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收能藏,惟我黄河,其高峡为镜,平原飘带,奔川浸谷,挟雷裹电,即因时势而变。
时滔天接地而狂呼,又拥地抱天而低言。
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
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一、学习目标○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难点○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
二、课文预习资料速查【一】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生于山西霍州,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出版有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感思录》《觅渡》等。
【二】文体知识游记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或著作。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壶口瀑布》属于写景型游记。
游记的文体要素游记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①所至,即作者的游踪;②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自然景物、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③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行程的所思所想。
一般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
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篇完整的游记。
【三】必考字词知识速查——读读写写1.铸(zhù):铸造。
2.告诫(jiè):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字音易错,注意声调。
3.推操(sǎng):推来推去。
4.霎(shà)时:极短时间。
5.驰骋(chěng):(骑马)奔驰。
6.漩(xuán)涡:文中指液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
7.寒噤(jìn):寒战。
8.迂(yū)回:回旋;环绕。
9.汩(gu)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10.湿漉(lù)漉:形容物体潮湿的字形易错,注意右边写法。
样子。
11.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2.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
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本文指水流声势浩大。
17、《壶口瀑布》导学案
17、《壶口瀑布》导学案班级:姓名:主备人:李良美副备人:王勇审核人:于莉目标导航: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掌握文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并学会赏析运用;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所表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
3、感受瀑布的美,体会文章歌颂的民族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
选自。
作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铸()告诫.()推搡.()霎.时()驰骋.()漩.涡()寒噤.()迂.回()汩汩.()湿漉.漉()震耳欲聋.()前呼后拥.()怒不可遏.()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寒噤:出轧:汩汩:打旋:怒不可遏: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2、壶口瀑布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的特征各是怎样的?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4、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
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两次游览壶口瀑布所见到的胜景。
第三部分():赞美黄河伟大的性格,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
5、归纳文章主旨。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在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形象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作者赞美黄河,就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研读探究。
1、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何处?2、品读第2.3.4自然段,感受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
(1)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有哪些方面不同?3、朗读第五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与雨季不同的景象。
当狭窄的壶口容不下黄河排排涌来的河水时,有什么奇特的景象发生了?5、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黄河,对它产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6、“我突然陷入沉思”,黄河以她宽广博大的胸怀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壶口瀑布》导学案附答案
17《壶口瀑布》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难点】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么壶口瀑布是否也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壶口瀑布》。
(板书标题、作者)二、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轧.钢( zhá) 轧.账(ɡá) 倾轧.(.yà) 迂.回(yū) 推推搡搡.(.sǎng)霎.时( shà) 刹.那(chà) 潺.潺(chán) 寒噤.(jìn ) 怒不可遏.(.è)(2)解释下面的词语。
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寒噤:身体因受冷、受惊或疾病而微微颤动。
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
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含贬意。
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2.作者链接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3.背景链接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17、《壶口瀑布》导学案
17、《壶口瀑布》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第一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5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常识(5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壶口瀑布》基础梳理”进行学习。
知识链接:①走进作者:梁衡,当代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生于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②写作背景: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作者两次造访壶口瀑布,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并由此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散文。
③文体知识: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3、自学教材(10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朗读预习课文,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注意朗读语音轻重,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
)俯.视()漩.涡()推搡.()霎.时()雾霭.()怒不可遏.()驰骋.()迂.回()弥.()漫寒噤.()汩.汩()潺.潺()4、理解内容(19分钟)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1)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为几层?(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圈画关键字,梳理每段大意。
部编版八下语文17 壶口瀑布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7 壶口瀑布【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 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轧.钢()轧.账()倾轧.()回yū ()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明确:晋陕两省边境;两次。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合作探究】1.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明确】①突出壶口瀑布之“险”;②行文曲折有致。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导学案第17课壶口瀑布【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相关知识】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 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轧.钢()轧.账()倾轧.()回yū()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明确:晋陕两省边境;两次。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合作探究】1.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明确】①突出壶口瀑布之“险”;②行文曲折有致。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新人教版
《壶口瀑布》【预习案】学需自律——我预习,我自信!【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3.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资料链接】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简介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3.简介游记(一)游记的含义游记,就是旅游见闻,是记述和描写旅途见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二)游记的内容,一篇游记可以包含以下内容:1、时间、地点、人物2、景物描写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人文景观:建筑、人物、风俗习惯、社会情况……3、相关背景知识:传说、历史……4、作者的感受和看法(三)游记的类型根据主要内容和表达中心,游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汩汩.()雾霭.()剁.去()湿漉漉.()窟窟.窍窍.()()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二、整体感受文本: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壶口瀑布导学案两套
初二语文(下)导学案课题:《壶口瀑布》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课前完成)【基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完成时间:2分钟)轧.钢()轧.账()倾轧.()迂.回()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4.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自主质疑】5.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你的困惑。
我的发现:我的疑点:展示案(课堂探讨)【文本探究】6.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完成下面表格。
7.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品味体悟】8.仔细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②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反馈案(课堂检测)【学以致用】9.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训练案(课后完成)10.比较阅读:阅读梁衡同题文章《壶口瀑布记》,比较其与课文在选材、布局、语言运用和主旨上的异同。
壶口瀑布记凡世间能容、能藏、能变之物惟有水。
其亦硬亦软,或傲或嗔,载舟覆舟,润物毁物,全在一瞬之间。
时桃花流水而阴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
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收能藏,惟我黄河,其高峡为镜,平原飘带,奔川浸谷,挟雷裹电,即因时势而变。
时滔天接地而狂呼,又拥地抱天而低言。
17《壶口瀑布》导学案(第三课时)
17、壶口瀑布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体会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2、作者是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有力的?
3、景与情的关系,理解文章主旨。
二、自主学习:
感受作者在写景过程中抒发的丰富的,体会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三、合作探究:
作者是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有力的?
四、达标测评:(测评习题)
测评题:
“中华民族就像……,具有……的品格”的句式造句。
《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两套(附导学案)
《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驰骋.(chěn涡.(wō)寒噤.(jìn)雾霭.(ǎi)出轧.(zh乘隙.(xì)迂.回(yū)汩汩..(ɡǔ)潺潺..(chán震.耳欲聋(zhèn)恕不可遏.(è)辨清字形1.听到: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2.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可怕、惊慌最危险。
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3.第二次到壶口看瀑布是在枯水季节。
作者看到了哪些异于雨季景象?产生了哪些异于前次的感受?河水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黄河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刚柔相济。
1.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吸”,壶口之水的气势、能量尽显无遗,省去了不少渲染的笔墨。
2.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急慌慌”“匆匆”“不住地”,用“我”的瞬间系列感观衬托瀑布之险,回应了段首中心句。
3.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一连串的“跌”字,把瀑布的来势之猛、落差之大表现得淋漓尽致。
1.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外形之“厚重”。
2.“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河水“怒”在哪里?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动作,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壶口瀑布》师生共用导学案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2019-5-16 学习时间:班级:2/8 姓名:【预习案】学需自律——我预习||,我自信!【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3.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资料链接】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简介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3.简介游记(一)游记的含义游记||,就是旅游见闻||,是记述和描写旅途见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二)游记的内容||,一篇游记可以包含以下内容:1、时间、地点、人物2、景物描写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人文景观:建筑、人物、风俗习惯、社会情况……3、相关背景知识:传说、历史……4、作者的感受和看法(三)游记的类型根据主要内容和表达中心||,游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17 壶口瀑布 导学案
17 壶口瀑布【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 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轧.钢()轧.账()倾轧.()回yū ()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明确:晋陕两省边境;两次。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合作探究】1.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明确】①突出壶口瀑布之“险”;②行文曲折有致。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新人教版
《壶口瀑布》【预习案】学需自律——我预习,我自信!【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3.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资料链接】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简介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3.简介游记(一)游记的含义游记,就是旅游见闻,是记述和描写旅途见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二)游记的内容,一篇游记可以包含以下内容:1、时间、地点、人物2、景物描写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人文景观:建筑、人物、风俗习惯、社会情况……3、相关背景知识:传说、历史……4、作者的感受和看法(三)游记的类型根据主要内容和表达中心,游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汩汩.()雾霭.()剁.去()湿漉漉.()窟窟.窍窍.()()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二、整体感受文本: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壶口瀑布》(答案)()班组姓名教师评价三案用时 2课时【预习案】【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教材助读】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 简介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轧.钢zhá轧.账ɡá倾轧.yà迂.回yū推推搡搡.sǎng 霎.时shà刹.那chà潺.潺chán寒噤.jìn 怒不可遏.è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身体因受冷、受惊或疾病而微微颤动。
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
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含贬意。
弥漫:形容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
二、整体感受文本: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明确:晋陕两省边境;两次。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探究一: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明确】①突出壶口瀑布之“险”;②行文曲折有致。
探究二: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完成下面表格。
探究三: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写作意图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
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探究四:品味下列句子,分析文辞优美的原因: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明确: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②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
常见的写法是:一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联想。
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
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明确: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
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
探究五: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明确: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让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
【训练案】一.基础巩固——把简单的做好就叫不简单!1.比较阅读:阅读梁衡同题文章《壶口瀑布记》,比较其与课文在选材、布局、语言运用和主旨上的异同。
壶口瀑布记凡世间能容、能藏、能变之物惟有水。
其亦硬亦软,或傲或嗔,载舟覆舟,润物毁物,全在一瞬之间。
时桃花流水而阴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
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收能藏,惟我黄河,其高峡为镜,平原飘带,奔川浸谷,挟雷裹电,即因时势而变。
时滔天接地而狂呼,又拥地抱天而低言。
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壶口在山西吉县境内,是黄河上惟一的瀑布。
因状如壶口而得名。
水流至此急冲沟下,人观瀑布由上俯下,只见烟水迷漫,船行至此得拖出河岸,绕过壶口。
即古书上所载“河里冒烟,旱地行船。
”原来黄河在这里,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喧声蔽天。
却正当她得意扬眉之时,突以数里之阔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
于是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裂坚石而炸雷,飞轻雾而吐烟,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搅谷,巍巍地颤。
波起涛落,切层岩如豆腐,照徐霞客所记,三百年来竟剜石开沟上剁三百余米;激流飞湍,锉顽石如木铁,据民间所言,有黑猪落水,眨眼之间,退毫拔毛,竟成雪白之豚。
黄河于斯于此,聚九天雷霆,凝江海之威,水借裂石之力,轰然辟开大道坦途;沙借波旋之势,细细磨出深沟浅穴。
放眼两岸,鬼斧神工,脚下这数里之阔的磐石,经黄河涛头这么轻轻一钻一旋,就路从地下出,水从天上来。
她顺势一跃,排山推岳,挟一川豪情,裹两岸清风,潇洒而去,又再现她的沉静,她的温柔,她的悲壮,她的大度。
去路千里缓缓入海。
呜呼,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天地。
美哉,壮哉,我的黄河。
2、从语言、内容或结构三者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赏析。
200字。
3、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三、我的收获:17 壶口瀑布【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 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轧.钢()轧.账()倾轧.()回yū ()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明确:晋陕两省边境;两次。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合作探究】1.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明确】①突出壶口瀑布之“险”;②行文曲折有致。
2.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写作意图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
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4.品味下列句子,分析文辞优美的原因:(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明确: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②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雄伟壮阔、刚柔相济“凝重”“猛烈” “平平的,大大争。
”有坚忍不 3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
常见的写法是:一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联想。
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
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明确: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
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
5.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明确: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让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
【课后训练】1.比较阅读:阅读梁衡同题文章《壶口瀑布记》,比较其与课文在选材、布局、语言运用和主旨上的异同。
壶口瀑布记凡世间能容、能藏、能变之物惟有水。
其亦硬亦软,或傲或嗔,载舟覆舟,润物毁物,全在一瞬之间。
时桃花流水而阴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
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收能藏,惟我黄河,其高峡为镜,平原飘带,奔川浸谷,挟雷裹电,即因时势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