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2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等问题,培养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视频、材料及阅读教材等手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2)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他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见证,至今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3)科举制度的出现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是促成隋朝繁荣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时期的秦汉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概况。
这些知识对于本单元的学习起了铺路搭桥的作用,使学生具备了学习隋唐历史知识的条件。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培养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关注历史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一条古运河,千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这里的繁盛帝国指的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来了解它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七年级的学生辨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大运河图、隋朝相关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P4“相关史事”中“罄竹难书”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城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3.“隋初经济的繁荣”(1)隋文帝即位后,发展经济。
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称为“开皇之治”。
(2)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二)开通大运河1.大运河的开通(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①经济原因: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②政治原因: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1.了解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3.理解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隋的统一;科举制度;开通大运河的意义。
教学难点科举选官制度出现的原因与意义;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大运河今貌》。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 4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这条大运河在经历了8年的申遗准备之后,终于迎来喜讯。
如果你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如何阐述理由以获得评审团的认可?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探究新知一、隋的统一(一)隋的统一【教师活动】带着学生复习北朝与南朝的分裂局面。
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学生活动】了解隋的建立与统一的过程。
【教师活动】提问:隋的统一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教师活动】小结: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
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全国、北魏与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但或者时间短暂,或者只限于局部统一。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讨论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那么具体表现有哪些?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表现:①人口激增②粮仓丰实③垦田扩大
二、大运河的开凿
读课文找学生介绍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基本情况和影响(作用)
(目的、时间、三点、四段、五河、作用)
讨论: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对此你有何有何启示如何评价大运河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事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建立
2、隋朝大运河
3、科举制
4、隋朝灭亡
教学反思:
课题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
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教学重点】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教学过程】1、本学期需准备:小笔记本一个,主要是梳理笔记,定期检查。
没有其他练习册。
2、出示朝代歌,回顾朝代更替的基本知识点。
本学期我们就要学习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先来学习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了哪些事情呢?(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
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到隋建立的过程。
(可结合地图,发问这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地图?进一步引领学生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生: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师强调需要整理的笔记:时间:581年;人物:杨坚;都城:长安(古今地名对照)多媒体展示隋文帝杨坚图片介绍隋文帝:隋文帝(581—604在位)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
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
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
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Yuchijiong)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
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2、隋统一全国师:请同学们看隋与陈对峙形势图师:阅读课文说说隋朝是什么时候统一的?统一后有什么影响?学生:589年隋统一南北知识拓展: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篇1一、整合教材子目,巧设教学活动(一)遵循特定原则,整合教材子目本课完整展现了隋朝从建立、统一、强盛,直至灭亡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历史的时序性和完整性。
隋朝的统一与强盛离不开隋朝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隋文帝建立隋朝并实现全国统一,他发展经济的同时,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则正式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此外,隋炀帝还开凿出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进一步将统一的隋朝推向繁荣。
但同时,包括开凿大运河在内的一系列暴政,又使得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因此,基于历史的时序性,我将第二子目“开通大运河”和第三子目“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互相对调。
这样的调整便于子目之间的合理过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对于隋朝的这段历史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统编教材是集合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汇编而成,并将作为统一教材推行全国,所以这本教材十分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教材中每一个子目的设计和编排都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任意调整子目、整合板块。
我认为对于教学中子目的调整和板块的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整体性原则。
初中历史教材的有些子目之间没有形成系统连贯的体系,子目之间跨度大,逻辑性不强。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整合教材并结合一些过渡方法,将不同知识点沟通衔接起来,使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其次,时序性原则。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历史。
教材从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到灭亡,全面展示了隋朝的历史画卷。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理解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历史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教材,深入探究隋朝的历史。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需要具体的事物作为依托,因此,教学中需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和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历史功绩和教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和隋朝的灭亡原因。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以及对隋朝历史的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隋朝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隋朝历史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关于隋朝的历史资料,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隋朝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隋朝有什么了解?隋朝在中国历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和灭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隋朝历史的基本框架,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于隋朝的成立和统一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更趋向于理性,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深入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
3.课堂讨论小组的划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隋朝的版图、隋炀帝的画像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隋唐时期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隋朝的成立、统一全国、繁荣时期以及灭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画卷。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如:“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答案。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新人教版
七、课堂
1. 课堂评价:
- 通过提问:在课堂上,我将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以覆盖本节课的不同知识点。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将能够了解他们对隋朝历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我将注意是否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专心听讲、是否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等。
4.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 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与灭亡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 理解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影响。
- 掌握隋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隋文帝、隋炀帝、大运河等。
-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与方法: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隋朝的历史图片和相关文物,引导学生对隋朝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隋朝的建立、统一与灭亡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的思维方式。
2. 史料实证核心素养:通过分析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此外,我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在课堂讨论和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需要更好地控制课堂节奏和纪律,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8. 历史地图:准备隋朝时期的地图,展示隋朝的疆域范围、政治中心、经济重镇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繁荣及灭亡的过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隋朝的建立背景、隋文帝的统一措施、隋炀帝的统治及其衰败、隋朝的灭亡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认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具体过程、原因及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背景、统一措施、灭亡过程及其原因,认识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灭亡原因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隋朝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隋朝有哪些重要历史事件?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隋朝的历史图片、地图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分析隋朝的统一过程、灭亡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
【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学习目标】①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②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③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学习重点】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教材解读】知识点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①背景:南方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②经过: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③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初的强盛①措施:经济方面: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②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从605年起,隋炀帝时期3、隋朝大运河概况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从北向南分为四段,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
4、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形成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期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3、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从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繁荣、隋朝的灭亡三个方面展开叙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繁荣景象以及灭亡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朝的建立,对隋朝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引导,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隋朝的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繁荣景象以及灭亡原因,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繁荣景象以及灭亡原因。
2.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隋朝的历史事件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教学课件,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隋朝的历史知识,了解隋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隋朝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隋朝是由谁建立的吗?隋朝在我国历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隋朝的统一过程、繁荣景象以及灭亡原因,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隋朝的历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隋朝经济繁荣的的原因及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台儿庄古城运河》教师:台儿庄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大运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对南北交流与发展做出了重要作用||。
那么大运河是什么时期||,由谁开凿的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分久必合:南北重归统一展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东魏——北齐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西晋西魏——北周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教师:上学期咱们学习了从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俗话说: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混战局面之后||,是谁最终完成了南北的统一?学生:杨坚||。
教师:杨坚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南北的?学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教师:隋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学生: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
教师:通过这些措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展示:展示: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现代文翻译:隋朝仓库里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隋朝的历史贡献;
技能目标:知道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隋朝的建立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隋文帝杨坚吗?他有哪些历史贡献?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隋朝的统一:
师:课件出示隋王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隋朝是何时统一的?隋朝是由谁统一的?隋朝建立后都有哪些历史贡献?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于灭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材,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灭亡原因。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隋朝的历史发展。
本课是学生接触历史学科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但对于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灭亡原因的了解并不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灭亡原因,认识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隋朝与其他朝代的异同,加深对隋朝历史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素材。
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隋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提问:“你们听说过隋朝吗?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隋朝的统一过程,重点讲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隋朝灭亡对后世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以及隋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人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隋朝的历史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手段,建立起对隋朝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历史人物的作用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隋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隋朝历史背景的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隋朝时期的历史特点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隋朝的基本史实,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隋朝历史问题,提高史学研究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北周和隋朝的交替吗?隋朝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PPT呈现隋朝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加强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D.开通大运河
2.(2016·苏州中考)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和7个点段获得申遗成功。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D)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D.江南河
3.我国的科学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B)
3.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பைடு நூலகம்士制度
1.建立: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2.意义: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同时也推动了教育发展,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1905年废除)。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表现为: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多次巡游,致使民不聊生。
2.灭亡时间:618年。
(三)帮:
1.经过上面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P3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答:先秦时期实行世官制,秦汉时期实行察举制,官吏选拔权都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门第,不太注重才能。隋朝的科举选官制开创了考试选官制度,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有利于重学风气形成。
(二)学:
一、隋的统一
1.人物:杨坚(即隋文帝),统一时间:589年。
2.改革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和度量衡;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结果: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隋炀帝从605年开始,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2.说说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与作用,介绍大运河的情况。
3.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谈谈科举制的作用。
4.618年,隋朝灭亡。分小组讨论灭亡原因。
教学步骤
(一)导:
3.P4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同隋朝灭亡的原因)
(四)测:
1.(原创)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下列不属于隋文帝采取富强措施的是(D)
A.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B.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原创)历史上的秦朝与隋朝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不属于它们相似之处的是(B)
A.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B.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D.统治时间都非常短暂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开通于哪个朝代?
答:大运河;隋朝。
(2)材料一图中的A、B、C三处地名是:
A:涿郡B:洛阳C:余杭
(3)材料二中“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这一工程的什么作用?
答:贯穿南北交通。
(4)当时统治者开通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工程的开通又有什么意义?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4.(原创)隋末,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起义军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隋炀帝暴虐无道的表现有(D)
①不恤民力,营建东都洛阳和大运河②修长城和驰道③多次巡游,耗费大量财力、人力④三次攻打辽东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集体智慧】
【个人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隋朝的建立,统一与灭亡的人物、时间;(2)大运河的流向与位置;科举制创立等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隋朝统一的原因”“开通大运河是好是坏”“隋朝灭亡的原因”等,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隋朝大运河”的观察,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3.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
学习重点:大运河与科举制创立。
学习难点:大运河地位与作用。
【学生预习指导】
阅读本课,完成下列题目,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答: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材料三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你认为正确吗?
答:不正确。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暴虐无道所致。
【学生学情和教学反思】
集体:
个人:
巧记隋朝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
(1)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
(2)四段:自北向南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中国历史朝代歌吗?
生: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与两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师:常言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中国历经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是哪一个朝代最终结束了分裂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的统一?
生:隋朝。
师:隋朝的建立者是谁?统一全国的条件有哪些?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发展生产?又是怎样灭亡的?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隋朝,去感受一千多年前那个短暂繁荣的社会吧。